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汉帝国-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发辽东() 
第175章:(出发辽东)

    奉天元年六月二十日,河北战报,袁景初的死讯迅速传遍整个河北,袁龙等河北诸将群龙无首,在众多将士的共推下,以袁龙接替大燕国皇帝位,都城庄州,并维持与拓跋文宏及刘玄等盟约;这之中刘玄也是欣然接受,袁景初的死讯对刘玄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除掉上官尹风之后,袁景初就是烫手的山芋,而现在袁景初被上官尹风杀死,也算是无形中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二十一日,寇恂、文泰、袁贤三方聚兵四十万,大举进攻李秀成死守的内丘,由于安阳粮道被截,邯郸城中的军粮已经无法维持李秀成大军的供给,而上官尹风也给李秀成传达了退守河间的命令。

    六月二十五日,山海关外

    上官尹风这次前往辽阳,带着三万军队及神机营,留下了贾复领军四万镇守北平城,等待他的凯旋;他设想如果山海关的沈浪拒不投降,就只能用神武大炮炸开山海关的城墙。

    看着巍峨雄壮,屹立在群山中间的山海关,上官尹风也能感受到当年满清被阻挡在山海关外时望关兴叹的场景:“沈昶,你前去游说,看你弟弟愿不愿意投降。”

    随军的沈昶得到命令之后,骑着马朝着关前走去,上官尹风带着军队离着老远,不一会儿就看见被阻挡在关外的沈昶被放进了城中,半个多时候之后,山海关关门被打开,沈昶带着一个全身盔甲的中年男子一起驾马出关,当那么顶盔贯甲的中年男子骑马来到上官尹风面前时,便下马朝着上官尹风单膝下跪道:“罪将沈浪,不知王爷大驾,还请王爷恕罪。”

    看着跪着的沈浪,上官尹风很满意的笑着点点头道:“袁景初已死,河北之地叛乱朝夕可灭,沈将军能识时务,本王很是钦佩,依照本王之前所说,只惩首恶,从者不究,既然沈将军投降本王,献出了山海关,也就从轻处罚,你与你兄长一斑,皆为戴罪立功之身,还望将军能在之后的战斗中好好表现,才能拜将封侯。”

    “谢王爷大恩”沈浪低着头大声的说道。

    “沈浪听命”上官尹风骑在马上,看着还跪在地上的沈浪吩咐道:“本王命你率领山海关所有守关将士出发,随本王前往辽阳解围,并且擒拿陈勋。”

    “末将领命”沈浪很爽快的答应了,上官尹风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虽然沈浪投降,但难保不能说这家伙会突然反水,一旦关闭山海关,他可是连入关都是不可能,更别说以区区三万人拿下山海关,所以只能让沈浪带着山海关的守军与他一同前往辽阳,至于山海关的防务,则交给了黄龙,由黄龙带着一万人马驻守,以防万一。

    辽东地区虽然苦寒,但袁景初身死的消息传的很快,首当其冲的便是还在包围辽阳的陈勋,他根本不知道袁龙已经继任了燕国皇帝之位,现在由于被困在辽东只能固守,连围困辽阳的兵力都没有,范阳被围之后,袁景初抽调了辽阳围军三万人,只给陈勋留下了两万人,而进攻辽阳的重任则交给了倭奴国的人,毕竟他们和袁景初还是有联系的,不然倭奴国人也不肯能越海前来帮忙。

    真番郡治下,辽中城,辽中都护府内

    辽中都护乃是陈勋,在围困辽阳之时,乃是袁龙与陈勋二人一起领兵,袁龙当时为辽中都护府大都护,陈勋为上都护,袁龙走后,陈勋继任大都护一职,而此时的都护府内,陈勋坐在首座上,下面是正吵成一片的帐下将领。

    “樊将军,皇上虽然死了,但诸位王爷相信还在,如今成朝军还未到达辽东境内,你便主张投降,是不是在一开始你便是成朝安插的人?”

    “张将军,饭可以多吃,话不可乱说,樊将军如此说,也是为了大家的利益着想,山海关虽然还在沈浪的手里,但不能保证他不投降吧?本将军倒是听说了他们沈家给上官尹风带路偷袭北平的事情,否则北平城怎么会失陷?”

    “对对对,刘将军说的在理,那沈家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范阳驻兵七八万,居然给上官尹风带路,以至于北平失守,那沈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将军,你们就别说些没用的吧,本将倒是认可周将军的话,樊将军在敌军还未到达之前就想着投降的事情,到底是不是想着大家的利益,还是说樊将军本来就是贪生怕死之人?”

    “田充,你他娘的说什么屁话,本将何时是贪生怕死之辈?你如此不把士卒的性命当做人命来看,如何配的上这身盔甲?”

    “你”

    “够了”底下吵成了一片,陈勋皱着眉头,站起身大喊道:“尔等只知道争论,想我们之前十万人居然拿不下仅仅四万人的辽阳城,你说你们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争论谁不怕死?”

    陈勋的话完全触动了这群人的神经,虽然陈诚聚集了十万人马,但是分布在辽阳的周围,辽阳城中仅有不到四万人,而且还坚持了几年,他们除了本身的兵力,还有倭奴国人帮助,也没有攻上辽阳城墙,使得本身损失惨重。

    当然,陈诚能守住辽阳,离不开乌桓人及高句丽的帮忙,要不是这两方暗中给辽阳运送粮食物资,陈诚根本不能坚守这么久,辽阳城早就破了。

    “都护,此次消息准备无误,咱们是时候该想想对策了,否则一旦上官尹风率兵赶来,辽阳的陈诚一定会带兵出城两面夹击我们,辽中城中的粮草仅能维持我军三个月,一旦断粮,军心不稳。”先前那个骂人的将领朝着陈勋拱手说着。

    陈勋也清楚这一点,但到底是战是降,还得征求大家的意见。他也怕到最后落一个贪生怕死的局面:“此次让你们来,就是商量这件事,而不是让你们吵,本督没有多少时间与你们磨蹭。”

    “都护,平乡侯李延庆尚能投降,为何我等不可?”

    “对呀,那袁瀚都投降了,我等为何不可?”

    “都护,山海关一旦失陷,我们便走投无路了,自皇上镇守河北开始,我们与乌桓人、匈奴人打了大小数百战,他们早就对我们恨之入骨,即便我们去投,恐也会受到非人待遇,那倭奴国人见我们失势,肯定会背弃盟约,不管走哪条路,都是死路,所以,为今之计,我们能投降,才能保住这两万将士的生命。”

    “没错都护,那上官尹风会妖术,就连四重城墙的北平城都守不住,这辽中城更加的守不住,还请都护三思。”

    “请都护三思”堂中过半将领都齐齐的朝陈勋拱手说道,剩下的就是少数不愿投降的将领。

    陈勋皱着眉头,思虑再三之后,做出了决定:“当前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我城中将士不过两万,一旦陈诚与上官尹风攻城,恐怕守不住,且我军后路及粮道被断只是时间问题,鉴于此,本督决定,派人前往北平城投降,希望上官尹风能一视同仁,饶我等性命,另,撤回辽阳外所有斥候军队,向陈诚送去投降书,以示诚意”

    “喏”

    陈勋除了向上官尹风投降之外,还要想陈诚投降,毕竟这不是小事,那些辽阳城中的军士对陈勋及袁龙恨之入骨,如果不说清楚,很有可能引起陈诚的误会,然后带着大军杀入辽中城。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七十六章 谨慎对待() 
第176章:(谨慎对待)

    奉天元年六月三十日,辽中城外

    经过五天行军的路程,曹真的先锋陷阵营首先到达辽中城外,因为在半道上遇见了陈勋所派遣的投降使者,曹真这一路赶来可算是毫无阻挡,顺利的到达辽中城,沿途十七个县全数开城投降,迎接上官尹风的到来。

    一天之后,上官尹风带着神机营的人马缓缓的赶到辽中城,陈勋及帐下将领被曹真领着在城外等候上官尹风,将风尘仆仆的上官尹风迎进了辽中城都护府内。

    与此同时,辽阳城内

    陈诚在辽东都护府内召见了那名自称使者的文官,他已经从那使者口中得知了陈勋率部投降的消息,且袁景初的死讯也是同时得知,这一消息令辽阳城的军民欢欣鼓舞,他们坚守了数年的辽东,终于迎来了转机。

    倭奴国人在得知袁景初死讯,陈勋投降的消息后,迅速的撤走了辽阳城外的部队,在当时也是引起了陈诚的怀疑,倭奴**队撤走之后,全数退到了盖州城内,并没有愿意回国的迹象。

    “想不到长沙王如此英雄,居然一天之内拿下了固若金汤的北平城,还剿灭了袁氏一族,皆是我等的楷模典范。”陈诚点了点头,望着站在一旁的使者,问道:“你可知道长沙王现在还在北平城中?”

    来使回道:“启禀将军,小的来之前已经得到了准备消息,长沙王已经在来辽东的路上,其先锋营的人距离我辽中城不过百里,转瞬及至,所以陈都督命小的前来送降表,还请将军仔细过目。”说着将捧在手中的降表递给了陈诚。

    陈诚帐下的将领都表示怀疑,其中副将尤为不相信的说道:“大都督,此事还是小心为妙,千万不要忘了当年的圈套,我们可是损失了数万将士。”

    袁景初造反初期,曾经派人前往辽东给陈诚送信,除了继续让陈诚担任辽东大都督之外,还加封陈诚为镇东大将军,都督辽东诸事,敕辽东侯,只可惜被陈诚严词拒绝,造反中期,辽阳久久不下,袁龙用计,诓骗了陈诚,使得陈诚带着大军出城,结果被陈勋率队埋伏,伤亡两三万人,而当时袁龙的计谋便是成朝官军杀到,而且还让手下数万人换上洛阳禁军的服饰,追杀袁龙自己,由此就陈诚引上钩。

    面对副将的提醒,陈诚立刻警觉了起来,望着使者,厉声问道:“这莫不是陈勋的计谋?又想要诓骗本督出城?”

    来使见状,赶紧躬身道:“不敢欺瞒将军,确实是降表,长沙王大军已经在辽中境内,不日就会到达,还请将军明察。”

    “都督,不可轻信,还是静观其变的好”副将接着说道。

    陈诚点了点头,这是现在唯一的办法,虽然消息很令人鼓舞,但确实不可轻视,万一就连袁景初死亡的消息都是故意放出去的,到时候陷了辽东,他陈诚可百死不得其就:“来人,将此人拿下,关入牢中,若是消息准确,再放出来,若是计,将此人砍头挂于城楼之上。”

    “喏”

    六月三十一日,辽阳城外

    此时的辽阳城外,聚集了近七万大军,由上官尹风带来的三万人,山海关沈浪的两万人以及辽中城的两万人,而环绕在上官尹风周边的,则是先锋营、神机营及锦衣卫的人,一重接一重,将上官尹风保护的严严实实。

    而辽阳城墙之上,也是刀枪林立,站满了守城士卒,个个表情严肃,如临大敌一般,指挥的副将更是来回的督战,因为他在城楼上看见了陈勋的部队,已经更加确定此次投降就是计谋,于是派人去请陈诚亲自上城督战。

    当陈诚上城发现陈勋的部队时,也是暗自庆幸当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要不然很有可能现在就开城迎接上官尹风,结果上了陈勋的当:“看来真是陈勋的计谋。”

    “都督,你看大阵之中的‘成’字王旗及‘上官’帅旗,很有可能也是陈勋的计策之一。”副将指着迎风飘扬的旗帜,如是说着,他现在都有些感叹自己的猜测。

    “怎么回事?陈诚为何不开城门?”上官尹风在大军之中等了良久,陈诚始终不开城迎接自己,莫非是有什么原因?

    黄维调转马头朝陈勋的军阵而去,不一会儿便回到上官尹风的身边,拱手道:“启禀王爷,陈将军说已经派人给辽阳侯送去了降表,只是他也不知道辽阳侯为何不开城门。”

    上官尹风皱着眉头想了想,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陈诚不相信陈勋的话,否则早就迎接自己了,于是看着黄维道:“黄维,你不是在城中安排了锦衣卫的人吗?去,给我拜关。”

    黄维被上官尹风一提点,立马回过神,想到了自己曾经安排了锦衣卫在辽阳来,由于时间太久,他也不清楚那锦衣卫叫什么名字,于是叫上了两个主要负责辽东事宜的正副千户随自己一同前去,虽然自己不认识沈天锡,但负责辽东情报的正副千户肯定认识。

    三人骑马缓缓的来到辽阳城下,被城上射下的定位箭给拦在了射程之内,城上守将大喊道:“来者何人?若在上前一步,休怪弓箭无眼。”

    黄维举起手中的锦衣卫腰牌,朝着城楼大喊道:“大成王朝摄政亲王,长沙王上官尹风前来拜关。”

    城楼上的陈诚闻言瞬间提高了警惕,亲自问道:“你是何人?”

    “城楼上的守将听着,我乃长沙王亲卫将军,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司黄维,去通禀辽阳侯,本将要与辽阳侯亲自说话。”黄维大喊着,说着将手中的腰牌递给了一旁的副千户,那个副千户骑马来到城边,由于黄维等人没有威胁性,城楼上的士兵便放下了吊篮,那副千户径直将黄维的腰牌放了进去。

    陈诚结果军士递给的腰牌,仔细观看着,腰牌是纯金打造,正面写着‘锦衣亲军拱卫司’,背面写着‘北镇抚司镇抚使黄维’等字样,疑惑的递给了副将观看,然后转头吩咐道:“去把沈总旗请来,他是锦衣卫的人,看他认不认得城外的这几个人。”

    “喏”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夹道欢迎() 
第177章:(夹道欢迎)

    “沈总旗,快来看看,这是否是你们锦衣卫的腰牌。”陈诚将金制腰牌递给刚刚走上城楼的沈天锡。

    沈天锡虽然在辽阳城中,但他的职责只限于辽东的情报,以及收集高句丽及乌桓的情报,若是让他出战打仗,就是难为他了,他隶属于北镇抚司,与南镇抚司不同,根本没有经受过战场上的训练,单打独斗还行,乱军冲杀,恐怕也活不到多久。

    沈天锡接过腰牌,一看正面,吓得连腰牌都要拿不稳:“君侯此腰牌从何处来?”

    陈诚见着沈天锡的表情不像是假的,于是指了指城外:“那骑马的人给的,说是长沙王的亲卫将军,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不知道你们锦衣卫是否真的有此人?”陈诚就在辽东,对于锦衣卫的构造全部来自于沈天锡,他当然不知道北镇抚司的镇抚使是不是黄维,所以也表示了怀疑。

    陈诚朝城外望去,清楚的看见了黄维,吓得赶紧朝陈诚说道:“君侯,来者正是黄镇抚使,还请君侯开城门让卑职出去。”

    陈诚正要同意,旁边的副将阻止道:“都督,以防万一,还是请沈总旗从城楼出去,等确实确认来者是长沙王之后,再开城门也不迟。”

    陈诚闻言点点头:“有理,沈总旗,委屈你一下,从吊篮出去。”

    沈天锡自然知道陈诚的用意,表示理解之后坐上了吊篮,被士兵放下城去,下城之后的沈天锡快步跑到黄维的马前,朝着黄维单膝跪地拱手道:“卑职锦衣卫北镇抚司下属总旗官沈天锡,参见镇抚使大人。”说着沈天锡便将黄维的金制腰牌双手奉上。

    一旁的一个副千户下马,从沈天锡的手中从容的接过腰牌,问道:“沈总旗,可认得我?”

    沈天锡抬头望去一看,来人正是自己的上司:“属下自然认得副千户大人。”

    那副千户将腰牌递给黄维,然后上马,黄维接过腰牌,问道:“沈总旗,辽阳侯为何不开城门?”

    沈天锡抬头回道:“启禀大人,据卑职得知,辽阳侯曾经吃过陈勋等人的亏,折了数万人,于是很担心此次是不是又是陈勋的计策,所以闭门不出,卑职这就前去说明,让辽阳侯开门迎接王爷入城。”

    这里一提,沈天锡在那副千户面前自称‘属下’,而在黄维面前却自称‘卑职’;古时候官场等级森严,各自都有自己的称呼,一名官员的直系下属自称‘属下’,越级则自称‘卑职’,就好像那副千户一样,他在黄维面前自称‘属下’,但在上官尹风面前则要自称‘卑职’;这就是等级制度。

    将领也是一斑,直系将领在自己将军面前也自称‘属下’,越级则自称‘末将’,但军队中无特定,一般都自称末将,不用区分。

    沈天锡站起身,转身朝辽阳城门跑去,在城楼上的陈诚等人是看得真切,沈天锡来辽阳这么久,辽阳城没有出现过任何探子,即便有,都被沈天锡给抓了,其情报能力之高,使得陈诚都要佩服,所以,沈天锡是不会无缘无故给一个刚到这里的人跪下说话的。

    陈诚想着,转头看着副将吩咐道:“本督亲自带人开城去见长沙王,若是真王爷,那么就开城全城同庆,若是陈勋等人的计谋,记住,一定守住辽阳城。”

    副将听闻就着急了:“都督万万不可,还是让末将去吧”

    陈诚摆手摇头道:“不可,若真是王爷,我们闭城不出,难免怠慢,容易遭受口实,若真是计谋,本督将会率兵往辽溪城固守。”

    说完便下了城楼,亲自领着一千士卒,骑马出城朝黄维而去,黄维见着一中年男子领兵出城,自然清楚来人应该就是陈诚,于是抱拳朝陈诚说道:“不知道来将可是辽阳侯?”

    陈诚一脸的严肃,紧握手中的长刀,举刀抱拳朝黄维说道:“本督正是陈诚,你是何人?”

    确认身份之后,黄维朝陈诚行礼道:“卑职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黄维,参见君侯。”

    见着黄维如此有礼,陈诚也算是放松了些警惕,问道:“长沙王何在?”

    黄维朝着身后一指:“王爷早就在中军等候多时,请君侯随卑职前去。”说着黄维调转马头,朝着陈诚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陈诚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前去,于是带着人马朝上官尹风的中军前去,一路畅通无阻,所过之处军士纷纷让道。

    上官尹风由于闲得无聊,已经在马车里和沈丽华说了很久的话,正要上手乱摸的时候,马车外传来黄维的声音:“王爷,辽阳侯来了。”

    被中途打断了兴致,上官尹风有些不爽,看着脸红红的沈丽华,心中更是发浪,现在的沈丽华已经完全接受了上官尹风,毕竟上官尹风才华横溢,而且长得无与伦比,是个女人都会喜欢,更何况她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