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家小农女-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理寺中呆了半日的李奚然出来时怒容满面,回府就捆了三个管事送去大理寺,那三人再没出来。这不明摆着告诉大家,左相家的下人也牵扯进了大案之中么?左相是二皇子的亲舅舅,他掺和进去了,是不是意味着二皇子也被搅进去了?

    这意思是,只大皇子是清白的?可大皇子的反应也大不寻常,他整日关在自己府中,不出门也不见客。

    又两日,晟王与右相入宫面圣。二人在宜寿宫正殿待了两个时辰才出来,之后建隆帝在殿中待到掌灯十分,未传膳便去了慈宁宫,天家母子又密谈许久。

    朝堂文武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所以无论朝上还是朝下,众人都老实的跟兔子一样,大气都不出一声,摸不到风向的御史们也安静如鸡。

    到了正月十五上元日,京城内依旧灯火如昼,皇宫之中更是花灯映月,天上人间。建隆帝带着宫中嫔妃和皇子、公主们同赏灯火,笑语欢声。

    不过是个人就看得出来,建隆帝的笑意不达眼底,而太后也是低垂着眉,皇后也不开口,气氛十分地尴尬。在场的众人都心中忐忑,生怕行为有失为自己招祸。

    待到月儿西转,天忽起了风。建隆帝盯着摇曳的龙灯两眼发直,气氛诡异到了顶点,便是三岁的八皇子都趴在乳母怀里一声不敢吭。这时,众人都忍不住地打量晟王,可他那张万年冰山脸,实在让人看不出一点情绪。

    建隆帝,终于开口了,“朕登基二十四载,乃是我大周皇帝中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个。这二十四年来,朕为我大周天下兢兢业业,不敢有片刻松懈,盼得就是大周百姓能安居乐业,天下儿女能共享太平。如今终得盛世,朕心悦不已。”

    建隆帝说完,众皇子立刻带头行礼,称颂建隆帝的功德。

    建隆帝也不叫起,接着道,“朕圣明?朕万岁?朕如今才五十有一,离着万岁还远着呢,你们就觉得朕活得太久了,恨不得朕去死,你们好取而代之!”

    “真是朕的好儿子!”建隆帝将夜光杯摔在地上,四分五裂的杯子闪着点点寒光,看得人心中发毛。

    一地的人大气也不敢出,都想知道建隆帝口中这个“好儿子”到底是指的哪一个。

    “百兽园中,你们四人为护朕都受了伤,朕当时心疼又欣慰,觉得朕的儿子个个是好样的,个个堪为天下人子之表率!”建隆帝呼呼带喘地说着,“可谁知道,你们当中竟有人狼子野心杀父弑君,意图取而代之!朕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若你现在站出来,朕可从轻发落。”

    这一声落,宫中众人都偷看四位皇子。这可要了命了,三皇子什么时候把活干完了,他只提审了四皇子,这意思是四皇子干的?

    可四皇子老实地跪在地上,也没站出来啊。

    建隆帝看着整齐跪在地上的四个儿子,点道,“柴严晟。”

    “儿臣在。”三皇子直起身。

    “你讲,讲那畜生都做了什么!”

    “是!”三爷朗声道,“腊月初十,有人暗中派人与百兽园太监主管吕贵、监门卫少将桑清勾结,利用给百兽园运送食料的机会,偷偷运入一批兵器,分别藏于白虎山和冷宫中。腊月二十日,又有十五人秘密混入宫中潜伏,于腊月二十五日在百兽园中刺驾。筹划此事的人就是大皇子——柴严昌!”

    德妃花容失色,大皇子柴严昌如遭雷击。母子二人跪爬几步出列,大呼冤枉。

    在场众人摸不着建隆帝的心思,无一人敢替大皇子求情。在这早春料峭的寒风中,他们二人的声音随风飘散,根本激不起一丝波澜。

    建隆帝站起身,“朕冤枉没冤枉你,你自己心里有数。”

    柴严昌跪爬几步到建隆帝脚下,触地有声地道,“儿臣冤枉啊,儿臣是有私心,但儿只是嫉妒三弟被父皇重用,儿万死也不敢伤了圣驾。请父皇明察,请父皇明察……”

    “私心?嫉妒?”建隆帝一脚将柴严昌踢飞,“你三弟为国为民在外奔波数月,得到的不是你这当爹当大哥的赞赏和关怀,而是嫉妒?你真是朕的好儿子!来人,将这畜生押去大理寺,着刑部、大理寺、宗正寺三部共审,定要将此案给朕查个明白!”

    柴严昌的怒呼声渐行渐远,御花园里只剩风声和德妃的哭声。建隆帝垂眸看着瘫坐在地上的德妃,好不心软地道,“德妃自即刻起,闭门思过。”

    德妃也被人拖了下去后,御花园里就只剩了风声。

    建隆帝颓然坐在龙椅上,望着地上婆娑的树影长叹一声,想说几句又没得心情,只挥手让众人散了。

    待华嫔退到御花园门外时,才轻声叮嘱儿子,“既然事了了就好生在府中歇息,莫熬坏了身子。”

    “是。”三爷低声道,“母妃这几日也当仔细。”

    大皇子被押,德妃被幽禁,宫中和前朝定会风雨不断,华嫔点头。母子二人也未多交谈,便分开了,华嫔回了重华宫,三爷则守在御花园外。

    与他同守在御花园外的还有二皇子和四皇子。此时,二皇子心中舒畅表面忧伤,四皇子则是神情慌乱,他忍不住凑到三爷身边低声问道,“三哥……”

    三爷凤眸只钉在御花园的月亮门上,“莫问我,该说的我都与父皇说了。”

    “那……不该说的呢?”四皇子忐忑追问。大理寺内,当着右相和老三的面,他亲口承认自己早就知道大皇子搞了小动作,甚至跟着搞了些小动作打算浑水摸鱼……父皇知不知道呢?若是知道了偏不说,他是主动认错还是装啥也没干呢?

    三爷收回目光问道,“什么不该说?”

    四皇子哑口无言,暗骂老三不是个东西。

    建隆帝出御花园时,目光逐一扫过三个尚在等候的儿子,建隆帝只对三儿子道,“严晟连日审案多有辛劳,回府好生歇息几日,待休息好了,朕还有一摊子事儿等着你做呢。”

    三爷称是。

    “散了吧。”说完,建隆帝扶着德喜的手,慢慢地走了。

    二皇子柴严易看着父皇微驼的背和缓慢的脚步,眯了眯眼睛。

第四九七章 千里一片月() 
从御花园回宜寿宫的途中经过华嫔的重华殿时,每处都是明亮的,只重华殿里灯光柔和,建隆帝见了觉得舒坦,迈步走了进去。

    德喜直起腰刚要喊一声“圣上驾到”,却被建隆帝抬手止住。到了嗓子眼儿的声音又被硬生生地噎了回去,噎得德喜直翻白眼。

    华嫔身边的大宫女华玉见建隆帝来了,快步走下台阶行礼。

    见建隆帝大步走进殿内,旁边的小宫女低声问道,“姑姑,这花灯还摘吗?”

    建隆帝喜欢亮堂,他都来了,还摘什么。华玉只后悔方才没关上宫门,放了这厮进来扰主子歇息,却也只得道,“再挂起来吧。”

    建隆帝扶起已换了素衫的华嫔,“路过你这里,看着灯火不同于别处暖融,便进来看看你。”

    华嫔垂眸,默不作声地给建隆帝递茶。

    “搬到这里来可还住得惯?”建隆帝又问道。

    华嫔点头,“臣妾觉得很好,只是阿宝初换地方,有些不安生。”

    建隆帝扫了一眼窝在白狐裘窝里的白兔子,眼里有了笑意,“阿宝过完年足有十五岁了吧?”

    这只兔子是六公主夭折那年,建隆帝安抚华嫔用的。不想竟活了这许多年。

    华嫔的声线依旧冷清,“才三年。”

    建隆帝一愣,“原先那只呢?”

    “老死了。这只是阿宝的孩子。”

    老死了?阿宝的孩子怎还叫阿宝?建隆帝不晓得如何评说,刚要吩咐德喜说要在这宫里歇息了,华嫔却轻掩朱唇咳了一声。

    “圣上恕罪,臣妾无用,方才在御花园中受了凉,有些不适。”

    妃子有疾就不能侍寝,德喜偷眼看着华嫔面如白玉的脸,哪有一点不适的模样?她这是分明是不想侍寝罢了……德喜低头后退一步,这位主子的事儿,他还是少沾惹为妙。

    “传御医。”建隆帝却不肯走,拉着华嫔的手进了内殿。

    御医都是人精,察言观色的本事是一流的。既然华嫔说受了凉,那便照着受凉开两剂去寒温养的药便是。

    待华玉亲自熬好药端进内殿,便听建隆帝正在问,“淑儿为朕弹一首《幽意》可好?”

    “是。”华嫔轻声应了,命人抬来古琴。斜卧在榻上的建隆帝又问道,“朕送你的那张古琴呢?”

    华嫔轻挑琴弦,才低声道,“已坏多年,臣妾将它葬了,请圣上赎罪。”

    葬了?建隆帝微微挑起嘴角,“虽已过了二十三载,淑儿还是当初湘子桥头那个採明珠、拾翠羽小女儿。”

    华嫔不答,只听得殿内琴声幽意,如千里月华流照,又如陌路寒梅吐芳。建隆帝闭上眼睛,舒服得叹了口气。

    端着药的华玉轻咬朱唇,德喜无声走过来,“将药先温着,命人备热水。”

    华玉抬眸扫了德喜一眼,脖子发凉的德喜默默退回角落里,静静听琴。华嫔的琴艺冠绝六宫,圣上久不去延华宫,这样的让人寒毛都跟着舒畅的琴声他也几年未闻了。既然圣上以此消磨月色,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刚出皇宫的三爷便得到建隆帝去了重华宫的消息,眉头微微皱起。

    三爷忽然纵马狂奔而去,害得后边刚要追上他的四皇子柴严昙只得夹马肚子追上去,“三哥,三哥!”

    三爷速度渐缓,柴严昙追到近前,“三哥去何处,今夜月色正好,不如你我兄弟一块去观月吃酒?”

    “父皇说让我回府歇息。”

    这一句话便把柴严昙堵得死死的,“那小弟顺路跟三哥一块回去。”

    皇宫在城北,他俩的府邸一个在城南一个在城东,哪来的顺路?严晟扫了他一眼,“我要出城。”

    柴严昙眨巴眨巴眼睛,“如今天色已晚,三哥出城作甚?”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自然是出城回家赏月。”三爷纵马而去,只留下被雷劈了的柴严昙。

    见柴严易骑马过来,柴严昙立刻委屈道,“二哥,三哥他欺负我。起初他骗我说要回去歇息,后边又说要月上柳梢头!他又没女人,柳梢跟他何关,玉盘又干他底事!”

    “哪个跟你说你三哥没女人?没女人的是你吧。”柴严易满是怜悯的用马鞭子敲了敲四弟的肩头。

    柴严昙刚一张嘴,便听他二哥又道,“本王的女人在府里等着呢,恕不奉陪。”

    看着他也急匆匆走了,柴严昙的剑眉倒竖桃花瞳喷火,“哪个还没女人了,咱们走着瞧!”

    今夜是上元佳节,京城四门洞开,三爷骑马而出,踏着月色直奔小暖所在。待到第四庄外,见到高高挂着的花灯,三爷拉住骏马。

    “主子,陈姑娘和秦夫人睡在一个屋里。”玄散好心提醒道。这母女三个白天在一处,晚上也在一处,同睡在一条大炕上,感情好得让人羡慕。

    三爷再想挖洞进去会佳人,怕是不成了。

    “去把我的琴取来。”

    玄散……

    已经躺在床上睡得昏昏沉沉的小暖忽然睁开眼,因她听到了琴声遥遥传来,是三爷在弹琴!

    这琴声让小暖想起去年上元夜时,她与三爷手牵手在灯市间穿梭钓鱼的场景。想到那时握着他的手的心动,想到那无意的一吻,想到三爷火热的目光……

    她想得心头火热,三爷的琴音也含了情意,越来越悠长缠绵,小暖的脸忍不住红了。

    “这什么人,大半夜的不睡觉。”秦氏咕哝一句,“不过怪好听的,让娘想起了弹棉花的声音。”

    “……”小暖心中所以的情怀,被娘亲这句话,打得无影无踪。弹棉花是不难听,可跟三爷的琴声比起来,还是差了八千里呢……

    千里一片月。

    再往北五十里的客栈中,传出婴儿的哭声。柴玉媛披衣问道,“棉儿怎么又哭了?”

    早莺立刻回话,“姑娘是饿了。”

    “真是没用的东西!新找的奶娘呢?”柴玉媛骂道,她给女儿选的两个奶娘,居然出济县没几天,就都上了火,所以柴玉媛只得在此地逗留,给女儿又挑了一个奶娘补上。

    早莺低声道,“姑娘不肯吃她的奶……”

    柴玉媛脾气也上来了,这孩子真是烦死人了,除了哭就是拉尿,一点也不讨人喜欢,这样带过去能讨了她外祖母喜欢才怪!

    。

第四九八章 耳塞目不明() 
陈祖谟也坐起来吩咐道,“小棉不吃奶便由着她哭闹?吩咐下去,若是不能喂三姑娘吃奶,明早将三个奶娘全部赶走,没用的东西!”

    柴玉媛皱起眉头,从生了女儿后,她明显感觉到婆婆和丈夫对女儿的轻视,似乎女儿在他们眼里就不是自家的孩子,随便糊弄糊弄就能长大一样。

    早莺见老爷生气了,立刻转身而去,不一会儿小棉的哭声便小了。柴玉媛不放心地问道,“怎么喂的?”

    早莺又在门口回话,“是奶娘把奶挤到碗里,用勺子喂的。”

    这样奶不就是凉了么?小棉吃了凉奶更得拉肚子了。柴玉媛吩咐道,“仔细这两个奶娘的药食,让她们三日内务必好起来。”

    后天他们就该到京城了,若是小棉还是吃不饱奶哭闹,带她回娘家也起不到好效果,任谁会喜欢一个动不动就哭闹的孩子!柴玉媛忧心忡忡。

    父亲和伯父受她牵连丢官丢爵,这半年多来对她非常冷淡。便是她生孩子这样的大事,伯父家却未派人送去任何物品,外祖母和母亲倒是送了,不过也只是面子上过得去而已,算不得多用心。

    柴玉媛的心里没底,觉得以前疼爱她的母亲也不在乎她了。所以这次在出了月子后,她立刻借着回娘家躲灯的借口,进京探望双亲,让他们莫忘了家里还有她这个女儿,在乡下受苦。

    按照大周的风俗,新嫁女成亲后前三年的正月十四到十六要在娘家度过,美其名曰躲灯。躲灯又叫追灯,新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灯到娘家,按照柴玉媛家的规格,应送珠玉宝石镶边的琉璃宫灯一对并配着八盏精致小花灯做引灯,是引导新妇早生贵子之意。婆家接灯后,新妇随娘家来人回家躲灯。之后第二三年,虽说不再送灯,但娘家人还是会派人到婆家接女儿归家躲灯,是为不舍和重视女儿之意。

    当然,躲灯在皮氏嘴里便又是另一番说辞新媳妇之所以回家躲灯,是因为婆家正月十五要吃好吃的,媳妇在正月十四将好吃食准备好后便被赶去娘家,待婆家人把好吃的吃完,正月十六媳妇再回来收拾碗筷!

    皮氏的的话听得柴玉媛想抽鞭子!最近让她想抽鞭子的还不只这一件。

    年前陈祖谟给京中送了年礼后,娘家的回礼十分草率,且根本没提要叫她回京躲灯的意思。若是娘家不叫她回来躲灯,她在济县就会成为众人口中的笑柄!

    所以,过了正月初十后,柴玉媛以她爹娘让她提早启程归京为借口,没等到京城来人接,便与陈祖谟带着孩子动身了。春节后天气尤寒,他们带着孩子上路没几天两个奶娘便病了。这一耽搁便没在正月十四时感到京城,上元节也只得在路边寒栈中度过了。

    简直是人倒霉了,喝凉水也塞牙!

    想到正在京中风光的秦氏三母女,柴玉媛的拳头就握得嘎巴巴直响。都是她们夺走了属于自己家的一切!这个仇,她一定要报回来!

    “睡吧,明日还要赶路呢。”心中同样郁闷的陈祖谟翻身嘟囔一句,眼睛却合不上。

    这一夜,京城内外睡不着的人还有很多。

    第二日一早,陈祖谟夫妻便踏着寒霜带孩子上路了。轧着冰雪狂奔,总算在后晌天未黑时到了京城南五里一个比较像样的客栈投诉歇脚,一行人总算松了一口气。

    待到明早给大哥柴智瑜送信,大哥再派人来接时,他们就可以进京了。喜欢京城繁华的柴玉媛已经想好了接下来几日的行程,笑语吟吟的抱着女儿轻哄着,与她诉说京中的热闹。

    不想不大一会儿,被陈祖谟派去打听消息的陈町却慌慌张张地回来了,“老爷,朝中出了大事儿。昌王牵涉到年前的宫中行刺大案,被圣上亲自下令押进大理寺,着三部会审;德妃也被关在揽月宫中不得外出,同时被关押的还有监门卫的几个将军、圣上身边的大太监擎禾。”

    陈祖谟惊得手中的被子落在地上,柴玉媛腾地站起来,“怎么可能,就算给昌王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刺杀圣上啊!这其中一定有误会,一定是晟王陷害……”

    “闭嘴!”陈祖谟立刻高声打断柴玉媛,“你当这是什么地方,岂容得你胡言乱语!昌王是圣上下旨关押的,与晟王何干?”

    “呜——哇——”陈晓棉被她爹吵醒,又哭了起来。柴玉媛咬唇不语,的确是离开京城太久,她竟忘了隔墙有耳,这里已是京畿重地,可能到处都是圣上的探子,一言不慎就能招来杀身之祸。

    陈祖谟在屋中走了几圈才吩咐道,“如今京中局势大乱,咱们先在此地休养几日再进京。陈町、陈忠,你二人立刻去京中打探消息,越详细越好。另外,尽快打听到秦日爰下榻之处,我想先见一见他,小暖和小草的落脚地也问清楚。”

    陈町立刻回话,“秦日爰在京南晟王府不远的登州齐家京中宅院落脚,大姑娘和二姑娘就在离此客栈不远的第四庄内。”

    “第四庄?”柴玉媛惊讶,附近还有这样的地方,她怎么没听说过。

    “第四庄就是圣上赐给秦安人,被秦安人改名的清王庄。”陈町及不可见地往后缩了缩,生怕夫人拿鞭子抽他。

    柴玉媛果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过两年的功夫,秦氏那个贱人竟然有了三个田庄。第四庄……这意思是她还想弄个第五庄、第六庄、第七十庄了?!

    “老爷不对啊,第一庄不是秦岚的,为何她的三个庄子都挨着第一庄的号叫下来了?”柴玉媛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总觉得秦日爰跟秦氏的关系非同一般。

    陈祖谟正为朝局忧心,哪有心情管秦氏那蠢妇给田庄起了什么名字,“派人给秦日爰下帖子,约他尽快到客栈相见;再派人去给小暖送信,让她今日速来见我。”

    陈町又往后挪了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