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眷眷红尘-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慌忙挣出铁桢的怀抱,退开几步,扭头回望,贾恢一脸愕然,立在远远的梅树下,嘴还保持着张大的姿势。

铁桢轻轻扬眉,语气依然是一贯的温和:“什么事?”

“皇上,张大人,酒宴已经准备好了。”贾恢低下头,脸上表情已经恢复平静,象是什么都没看到。

“酒宴?”我微微有些错愕。

“三弟,我在怡芳亭摆了一桌酒宴,为二弟接风。”铁桢说到接风二字的时候,有意加重了语气。

脑海中忽然闪出那位模样酷似我的陌生女子,我不自觉地皱了皱眉。

铁桢似乎看出我心中所想,顿了顿,笑道:“别担心,这桌酒席只有我们兄弟三人,那位名叫红袖的姑娘已经走了,说起来,她的模样和你真的有几分相象,连我都有些惊讶。”

我急忙开口推辞:“眼看大比之日将至,微臣还要和周大人商议试题之事,先行告退。”转身想走,被铁桢一把拉住:“难得我们兄弟三人相聚,其它政事待明日再处理也不迟。”

听他反复强调兄弟二字,我忍不住心中苦笑,他始终不揭穿我的身份,到底是为什么,真得只是希望我开心吗?

铁桢探询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一阵,微微一笑,握住我的手:“跟我来。”

我还想措辞推拒,他不由分说,使劲握住我的手,边走边道:“朕命人寻来几坛梅花佳酿,采自腊月梅花上的积雪制成,淡雅芬芳,你一定喜欢。”

我跟着他穿过密密的梅林,眼前一大块空地,种满各色奇花异草,豁然开朗,鲜花丛中立着一座四角亭,古朴典雅,雕工精致。少华立在亭畔,远远地向我们揖首:“皇上,相爷。”

看到他平静的表情,温和的笑容,心中忽然一阵刺痛,我是他的未婚妻啊,而他心中却没有我,只有那个名叫红袖的陌生女子。他知道婚约的事吗?他要怎样安置红袖姑娘呢?

铁桢一直拉着我走上亭子,才轻轻松开我,随意坐在上首,抬手道:“二弟,三弟,都坐,今日这里只有兄弟,没有君臣,只管畅所欲言,畅饮一番。”他的语气一派平和,恍若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我犹豫了一下,到大哥左手坐下,少华笑着走过来,在我对面落坐。宫女上前斟酒,是带着些粉红色的酒水,透着缕缕梅花清香。菜是精致的小菜,素一半,荤一半,里面居然有一盘这个季节极难得见的醉虾。我微微一愣,抬头看大哥,他也在看我,眸光温暖,隐含着笑意。

“大哥,这里怎么种的全是梅树?”少华诧异地环视一圈,从进宫起,一直走到御花园,一路上除了梅树,还是梅树。虽说梅树风骨傲然,梅花清丽脱俗,但整座皇宫都种一种树,未免太过单调。

“这都是我登基以后,命人陆陆续续种下的。宫中已经移植了几千棵。”铁桢含笑答道。温柔的目光却是看着我的,平静的语气隐着暗里的波澜。我的心顿时怦怦跳了起来,不敢看他,低头看着桌上那些精致的菜式。

“原来大哥喜欢梅树。”少华笑道。酒很醇厚,初尝时不觉醉,喝到后来,便渐渐有些醉了。

铁桢挥手示意宫女退下,向我笑道:“三弟,大哥听闻你府上的门客已有将近百人,多是平民出身的青年才俊,有多人已过了这次的乡试,其中更有一个叫齐深济的,祖上本是佃户出身,年方弱冠,学识却颇渊博,中了乡试的第一名解元。”

听他说的如此详尽,我暗暗心惊,脸上仍笑道:“皇上真是火眼金睛,臣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逃不过皇上的眼睛。”

铁桢止不住笑了两声,道:“我明白你的心意,是想在民间挑选德才兼备之人,让他们为朝廷效力,只是你平时政务繁忙,还要教导这些门生,未免太过劳累,不如将他们送往国子监,如何?”

入了国子监,就成了天子门生,将来尽皆可以入仕。我忙起身拜道:“臣替他们谢皇上隆恩。”

“我已经说了,今日这里只有兄弟,没有君臣,那些君臣之礼,尽皆免了吧。”铁桢伸手拉我坐下,亲自提起酒壶,为我和少华各斟了一杯,又为自己斟满,举起来笑道:“你们二人一文一武,又对朝廷忠心耿耿,就如我的左膀右臂一般,缺一不可,这杯酒,是我答谢你们的。”

一文一武,左膀右臂,他心中真是这样想的吗?

“我不想再看到你伤心。”大哥方才的话还响在耳边,细细品味,心中顿时一阵惶然。

“小弟不敢。”少华急忙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凉凉的酒,滑到腹中,却如火般燃烧起来。按捺住心中的不安,我提起酒壶,往铁桢空空的酒杯里缓缓注满酒,一手端起来,递到他面前,笑道:“大哥,若论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天下无人能与您相比。这杯酒,不如让小弟敬大哥吧。”他即然不想点破我的身份,我也索性继续装糊涂,至于将来,等将来再说,就象我对爹娘说过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铁桢接过我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笑道:“三弟,你方才在御书房说,世上唯有我和许知远可与海山战场对敌,如今算上二弟,应该有三个人了。”

我心中一惊,急忙立起身道:“小弟今日在这里说句真心话,二哥武功高强,作战勇猛,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只是海山太过奸诈,二哥生性憨直,只恐被他所趁。”

少华止不住笑道:“三弟太多虑了,海山暴虐,尽失天下民心,手中不过十五万士卒,区区三州之地,任他再奸诈,又能如何?小弟愿领旨出征,一举踏平江北,取他的首级祭告先父在天之灵。”

如此轻敌,非着了海山的道儿不可。我心中气恼,扭头瞪了他一眼,低下头,不想再说。

满城风絮(三)

铁桢神情复杂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我,微笑道:“三弟说得颇有道理,海山征战沙场多年,至今未有一次败绩,说明此人绝不可小觑。二弟切不可轻敌啊。”

少华笑道:“大哥,海山自晋升王爵之后,已有多年未曾上过战场,再好的宝刀,不用也是要生锈的,小弟敢断言,他那些乌合之众,定然不是朝廷大军的对手。”

“乌合之众?”我止不住苦笑:“二哥,你可知道,海山手下十五万大军,都是跟随他南征北战的精锐之师,对他忠心耿耿,而且其中大多是铁甲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若真象你说的那么容易,大哥又何须为此忧心呢?”

少华笑了笑,正待开口,被铁桢抬手止住:“三弟,你还记得台州知府雷子其吗?”

“小弟记得,他是去年的探花,小弟的同年。”我轻声答道。

“台州几年来一直山贼猖獗,百姓不得不携家带口,逃往他处谋生,雷子其上任不过一年,便联合当地驻军,将山贼肃清,使百姓安返家园,此人智勇双全,才堪大用,我已决定调任他为军师,随二弟出征。三弟不必为此担忧。”铁桢含笑望着我,原来他早已心有谋算,若果真有雷子其随行,或可弥补少华的不足之处,知人善用,方是上位者的智慧所在。倒是我多虑了。

执起酒壶,为大哥和二哥斟满酒,又给自己的杯子注满了,我端起酒杯,笑道:“皇上英明。”

少华离座拱手道:“请大哥下旨吧。”

铁桢起身拉他坐下,笑道:“如今大军还在操练,二弟又刚回来,身上伤势还未完全痊愈,不如在府中静养几日,再走不迟。”

听他提到伤势,我心中一惊,扭头看向少华。

少华触到我询问的目光,脸上微微一红,开口道:“是小弟行事太过鲁莽,入宫行刺海山,被他发现,若非红袖姑娘相助,我已经尸骨无存了。”

原来如此,只是他该如何报答这位红袖姑娘呢?我在心中苦笑,提起酒壶,给大哥和少华各斟了一杯,又给自己满上,端起来,一口喝干。

铁桢看了看我,眼中明显透着些担忧,不过他什么都没说,含笑道:“红袖姑娘于你有救命之恩,做大哥的应该代朝廷好好赏赐她,感谢她为我朝留下一位大将之材。”

少华忙道:“大哥,不必了,红袖说过,她救我,不是为了赏赐。”他顿了顿,唇上露出笑容:“不过,我欠她的恩情,是一定要还的。”

“二弟打算如何报恩呢?”铁桢轻轻扬眉,幽深的眸子却是看着我的。我低下头,望着手里的酒杯,玉质的杯子,有着优美的弧线,闪着淡淡的光芒。

少华的俊脸又红了红,低声道:“红袖姑娘身世飘零,家中已经没有亲人了,所以,我已禀明母亲,要给她一个名分。”

我手一倾,杯中酒水溢出了少许,溅在桌上,淡红的颜色,香气扑鼻而来。

少华讶异地看我,铁桢急忙掏出一块绢帕,亲自将我面前的酒水拭尽。柔声道:“三弟,这酒虽香醇,后劲却很大,喝得太急,容易醉,这一杯,不如大哥代你喝了。”

我一惊,忙道:“大哥……”话未说完,铁桢已经伸出手,轻轻握住我的手,连酒杯握在一起,送到自己唇边,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

少华在旁笑道:“三弟已经身居相位,酒量却还如当日一般,几杯便醉了。”

我扭头看着他,心里又气又笑,说不出话来。

铁桢轻轻松开我的手,唇上依然带着微笑,语气平和道:“二弟,三弟,还记得当日在杭州的往事吗?”

少华笑道:“小弟从未忘过,当日我们和三弟在观音塔前相遇,驿馆中结拜为异姓兄弟,许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誓言。”他顿了顿,转眸望着我:“如今转眼一年,三弟已经做了当朝丞相,将来必然位极人臣,封妻荫子,名垂青史。”

少华想和皇上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可能吗?

至于封妻荫子,这对我来说,更不可能。我暗暗苦笑着,没有理他,自顾自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又提起酒壶,想再倒一杯,铁桢伸手握住我的手,语气低沉:“不要喝了。”

“不妨,大哥的梅花酒味道香醇,小弟心甚喜之。”我淡淡一笑,想推开他的手,他固执地握着不放,专注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你若喜欢,明日大哥派人送两坛到你的相府去,但是今晚,不要喝了。”他握着我的手温和而不失力道,让我无法挣脱。

“多谢大哥。”他在担心我吗?怕我喝醉伤身。最关心我的人,原本就是他啊。我不再坚持。

铁桢轻轻笑了两声,松开我,转向少华:“二弟,你平生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征战沙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少华不假思索道。

“好,好兄弟。”铁桢哈哈一笑,在他肩上轻轻拍了拍,转眸望着我:“三弟,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就是小弟此生最大的心愿。”我坦然答道。

铁桢微微一愣,看着我的眸色忽然深沉了几分,缓缓开口:“这就是你的心愿?”

我含笑望着他:“只有这样,我才会开心。”这也是他的心愿吧。天下太平,百姓富足,是每个有为之君的心愿。只是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呵。

放在桌下的手忽然一紧,不知何时,他已将我的手握入掌心,紧紧地握着,似乎永远都不想松开。我手上悄悄用力,想挣出来,可是他握得太紧,根本动弹不得。

“大哥的心愿是什么?”少华问道。

铁桢轻轻扬唇,话中带着笑意:“三弟的心愿,就是我的心愿。天下太平,百姓富足……”他意味深长的重复了一遍,一双锐利的眸子紧紧地盯着我,声音低沉的近似耳语:“这个心愿,一定会实现。”

是啊,会实现,不过到了那时,我一定已经离开朝堂了吧。我缓缓立起身:“大哥,二哥,小弟不胜酒力,先行告退。”

“还早,为何不多喝几杯?”少华开口道,有些讶异地看着我。

铁桢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松开我的手:“也好,你早些回去歇息吧。”此刻,只有他明白我。这世上,最明白我的人,只有大哥,只可惜,他为何是皇帝。

我不理少华,转身离开,此刻的我,只想一个人静一静,不管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我真得只想静一静,什么都不想,不去想将来,连现在都不想。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品尝痛苦的滋味。再痛苦一次,又有何妨?是不是外表坚强的人,都要多受些伤害呢?

可是,为什么连一个人静一静,这样小小的心愿,都无法满足呢?

不一会,我就听到急匆匆的脚步声从身后追来。我知道,那是少华的脚步声。

“三弟,等等我。”少华急声唤道。我也不答,闷着头向前急走。

听着他的脚步声追过来,听着他轻声唤我道:“三弟,三弟。”我一直没有回头,也没有理他。一直出了宫门,也不坐轿,挥手命轿夫回去,走到僻静的大街上,才停下脚步,冷冷道:“二哥,还有什么事?”

“我只是想送送你。”他的语气竟有几分恋恋不舍

啼笑皆非

“这么近,有什么好送的。”我不满地瞪了他一眼。继续闷着头走路。

少华紧走几步,和我并肩而行,笑道:“三弟,二哥这些时日见不到你,心里想念得紧。”

我本待不理他,忍了忍,还是开口道:“是吗,那当日在青城,你为何不告而走呢?”

“那是因为……。”少华似乎有些难以启齿,支吾了一阵,叹道:“不说也罢。”

“很好,我也不想知道。”我快步离开他,他很快追上来道:“三弟,你别生气,我匆匆离开,也是出于无奈。”

“不必说了。我还有事,二哥请回吧。”我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少华一把拉住我:“三弟,我说的都是真心话,这段日子,我天天都盼着和你见面,一起喝酒,谈天,如当日在杭州一般快意。”

“只可惜小弟政务繁忙,没有闲瑕陪二哥喝酒,真是对不住。”我用力甩他的手。他使劲握着不放:“三弟,你听我把话说完。”

我气恼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少华闭上嘴,看着我只管笑。

我心里又添了几分不快,没好气道:“这么开心干什么,是天上掉银子,还是摔一跤绊到金元宝了?”

少华笑道:“确实是件开心的事,我们本来是兄弟,这回要做姻亲了。”

“是吗?”我暗哼一声:“二哥这话,我可不明白。”

“你还不知道?”少华疑惑地看着我:“你叔叔没对你说。”

“说什么了?”我故意装糊涂。

少华笑道:“就是……。”

我挥手打断他:“我很困了,要回去歇息,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等一等。”少华一把拉住我:“你不想知道是什么喜事吗?”

“能有什么喜事,比得上皇甫将军携美人平安归来呢。”我笑道,心却象被什么轻轻刺了一下,有些微微的疼。

少华脸上一红:“我说的是另一件事。”

“相府快到了,二哥请回吧。那位红袖姑娘还等着你陪她呢。”我知道他想说什么,但我不想听。天色已渐渐黑了下来,远处,相府的后巷透出些许灯光。

“三弟,等一等。”少华急忙叫住我。

这个呆子,我呼出一口长气,缓缓转过身,许久道:“说吧。”

“听我娘说,你那位堂妹,人品性情与你十分相似。”少华低下头,盯着我左看右看。

“那又怎样?”我反问道。被他看得有些不自然,稍稍后退一步。

少华看了我好一阵,忽然笑了起来。

“笑什么?”见他这么开心,莫名的,我有些恼。

少华止住笑,表情变得很认真:“我一回来,娘就对我说了,说为我订下了你的堂妹孟丽君。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高兴。”

“这有什么好高兴的?”我抬起头看他,他的脸庞在月光下朦朦胧胧的,象是隐在雾里,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你甚至都不知道我堂妹长什么模样,性情如何。”

“可是我知道你。”少华唇上溢满笑意:“你的人品那么好,性情又开朗,相貌也……。”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缓缓开口道:“所以我想,你堂妹定然是位才貌双全的好女子。”

人品那么好,性情又开朗,这就是他心中的我吗?心底深处忽然涌起一阵酸涩。

“只可惜,你堂妹还在江宁老家。”少华轻叹一声,语气有些怅然:“我很快就要奔赴前线,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你这么想见她?”我低声道。不知不觉已经进了相府后门那条巷子,四周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没有。

少华不答,定定地看了我一阵,忽道:“三弟,你堂妹长得象你吗?”

“不象,一点都不象,我堂妹生的貌似无盐,赛过夜叉,针线刺绣,样样不知,琴棋书画,一窍不通。”我咬牙恨恨道。

少华吃惊地看着我,好一阵方道:“真的?”

“当然是真的。你一定很失望吧,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倘若知道我就是孟丽君。他会后悔他娘订下这门亲事吗?女扮男装,逃婚,考状元,上战场,这样离经叛道的女人,又有哪个男人敢娶呢。

少华沉默了一阵,忽道:“我不会后悔。”

听他说得这么坚决,我不禁一愣:“为何?”

“亲事是我娘定的,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由爹娘做主,我怎么会后悔,更何况是你的堂妹。”少华开口道。

“倘若她不是我堂妹,只要是你娘定的,你都会愿意吧。”我忽然抑制不住心中的怒气。这个傻瓜,就算他娘给他订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婆,他肯定也是愿意的。

少华笑了笑:“也许吧,但是没这么开心。”

“貌似无盐,赛过夜叉,你也开心?”我出言讥道。

“孟小姐出身大家闺秀,孟伯伯一家爱如掌上明珠,怎么可能相貌丑陋,三弟,你跟我说笑呢。”少华舒展了眉笑。

该傻的时候,他却不傻。我顿了顿,假意笑道:“二哥,你什么时候变聪明了?”

少华大喜,笑道:“三弟,那位孟小姐,一定和你长得十分相象吧,她的品性才情可比得上你?”

“和我很相似。”我笑道。

少华顿时一脸喜色:“那就好。”

“只可惜……。”我欲言又止。

“可惜什么?”少华疑道。

“没什么,小弟先恭喜你了,早日纳得娇妻美妾在怀。”我道。说完转身就走。

少华忙上前拉住我道:“三弟,你生气了?”

“我生什么气,我高兴着呢。”我笑着开口,心却象被什么狠狠地敲了一下,疼得厉害,却没有眼泪。

“可三弟的样子,不象是高兴啊。”少华低下头,盯着我的脸看。

“傻的,你要成亲,我怎么会不高兴,将来大哥也是要成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