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室内的一处只有六七十米长的跑道走了过去,“现在满打满算的离奥运会开幕也没几天时间了,虽然我们田径队算是最后一批去的,但也就二十来天的时间,训练其他的效果不大,也没多大的意义。”
“嗯。”叶钦听着于伟利的分析,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他自己在400米和200米的比赛中,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那种前半程落后只能追赶别人的感觉,实在不怎么美妙,他也十分想提升这方面。
本来聂方平有和他说过,下半年开始,要开始针对这方面的力量,爆发力,起跑等等做专项的训练,但现在眼看就是奥运会了,这个级别大赛的备战,肯定是以能够提高成绩为主。
叶钦也很想知道于伟利给他指定的奥运会备战训练是什么,不同的教练,训练的方式不一样,有些合适有些不合适,但都需要运动员自己去体会。说实话,有天赋的运动员,如果遇到一个合适的教练往往能够撞出火花,而如果教练员和运动员不搭的话,训练起来进步缓慢,情绪低落,不但不能进步,还可能出现成绩倒退,甚至受伤的事情发生。
“不练别的。”
走到了室内跑道的起跑线前,于伟利从旁边拿出两个助跑器,助跑器后面还拉着很长的线,那些线都连接在起跑线边上的一个计时器上。
于伟利拿起计时器旁边拿到一把电子发令枪,指了指助跑器,“我们就练起跑。”
“起跑?!”
叶钦看着这整套的助跑器还有计时器,看着和他比赛的时候设备有些像,但听于伟利说起只练起跑,还是略有些诧异。
“对,你其他的跑动训练基础训练固定下来,每天有一两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其他的时间,我们就简单点,我根据你的特点,就练一个,起跑。
我看过了你之前世少赛,世青赛,城运会这些比赛的各项数据,其中你的起跑反应偏慢了。虽然说你是200米和400米项目的选手,对于起跑的要求并没有百米运动员要求那么高,但是能够提升一点是一点,起跑反应快了,起跑加速也能够更快一些,这两者都是和你的前半程速度相关联的。这个训练可是很枯燥的,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训练,叶钦,你要有心理准备啊!”
“我已经准备好了。”叶钦看着于伟利锃亮脑袋下浮起的笑容,直接走上了助跑器,“我不怕枯燥,于指导,那我们就开始吧!”
“不着急,你先去热身!”
“我早上已经热身过了!”叶钦在起跑线前俯身低头,做出准备起跑的架势。
“你早上都有训练?”
“嗯。”
叶钦点点头,早起的热身跑他只要有时间,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或者其他地方,他都一直坚持着。
从何俊那回来之后,他对于提升自己的成绩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随着年龄和参加比赛的级别,还有接触的人与事,叶钦渐渐感觉到了自己在这条跑道上飞奔的意义,他已经不单纯只是为了自己一个人在跑,在他后面,还有很多的人,一直在看着他。
啪!
电子发令枪声响起。
起跑线前,叶钦飞奔而出。
第一百九十章 雅典()
8月14日,雅典机场。
“一个月都不到,又回欧洲,是不是挺折腾的?”
雅典机场国际出机口,一行穿着红白相间队服的田径队队员,带着大箱小箱的行李浩浩荡荡地走了出来,人群队伍后方,杨耀拉着一个大行李箱,朝走在他身边有些神思不属的叶钦低声问道。
“啊?”叶钦扶着自己的行李箱,似乎被杨耀的声音给惊醒了一般,轻轻吸了吸鼻翼,“其他都还好吧,空气不错,就是要来回倒时差,这个不是太舒服。”
“确实空气要比燕京好得多,恩,气温也要低一点……”站在叶钦身前的陈建转过头看了一眼两个人,忍不住轻声笑了起来。
在燕京集训的这段时间,户外的训练经常只有早晚一段时间,主要还是气温太高的缘故,队里怕运动员中暑,基本上在户外训练的时间都有做限制。
奥运在即,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药物治疗手段都是不太合适的,身体稍微出了点状况就会比较麻烦。
出了机场,站出机口的位置,此时已经早有几辆大巴车等在那里,国家队的队员们一次放好行李,上车,前往雅典的奥运村入驻。
雅典国际机场离雅典市区大概有30公里,上了大巴车以后,汽车也要走上半个多小时。
坐在大巴车上,叶钦一路看着公路两边的建筑和各种图标,多少有些眼熟的感觉。7月份的世青赛在格罗塞托呆了一周多的时间,此时再回到雅典,虽然是分属不同的国家,但一些古典的欧式建筑还是能够看到几分雷同。
而且格罗塞托和雅典中间,虽然隔了地中海,但真算起来,两边的距离,不会比海西省到盛海远哪里去。主要还是天气,虽然夏季气温同样不低,但这个时间的雅典,从空气洁净度到气温,感受上无疑要比燕京舒服几分。
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整个赛程时间为8月13日至8月29日,中国代表队本届奥运会总共派出了总共有633人,其中运动员407人,达到了历届奥运会参赛人数之最。
今天是8月14日,而雅典奥运会的开始时间是8月13日,国家田径队并没有赶上奥运会的开幕式。
中国代表队六百米多人的队伍,从7月30日开始,先后分成了8个批次抵达雅典,因为奥运会田径项目时间是在8月18日…8月27日,田径队是最后抵达雅典的一批。有13名教练员和54名运动员,由领队罗艺和副领队冯舒友带领。
虽然田径队没能赶上昨天的开幕式,但坐在大巴车上,一路穿过公路和城市的街道,还是能够感受到雅典这座城市浓重的奥运会氛围。
在沿路两岸都能够看到很有气氛的奥运会五环旗帜和各种颜色招展的旗帜,不少地方都能够看到本届奥运会的欢迎语“welcome home”,还有具有宗教内涵的官方吉祥物athena和phevos以各种方式出现在街头的墙壁,图案等地方。
叶钦看了一会雅典市区两侧的建筑,很快就觉得没什么意思,靠在座位靠背上,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累了?”
坐在叶钦身边的杨耀轻轻用手肘顶了下叶钦,笑着问道。
“有点吧。”叶钦眼睛都没有睁开,只是随口嘟哝着回答了一句。
“你最近都在跟于指导训练,我觉得你是不是不太适应,还是来参加奥运会感受到压力了,没事,不要想那么多,放轻松,我们能来参赛就算是胜利了。”
从下飞机之后,到上了大巴车,杨耀就注意到了叶钦的情绪似乎不太高,远不像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人那样兴致高涨。方才在机场的时候,他就问了下叶钦,而上了车之后,叶钦也就随意地看了几眼车窗外,然后闭眼小憩,完全不像其他运动员那样个个都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
杨耀比叶钦大上五六岁,参赛的经验也丰富,他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隐约感觉得到叶钦的情绪不太对头,太闷了,完全不像是要参加奥运会比赛的模样。
“没事,杨哥,就是有点累了。”叶钦微微睁开眼,嘴角扯了个笑容回答道。
“没事就好,等到了驻地,到时候好好休息一下。”杨耀笑着拍了下叶钦,见叶钦这样说,也不再多问什么。
运动员要有自我情绪的调节能力,这方面他虽然不知道叶钦怎么样,但从偶尔大家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叶钦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他还是相信叶钦能够处理好这个问题。
“嗯。”叶钦点了点头,一路上也感受得到杨耀的好意,从他进国家队以来,虽然两人都是200米项目的运动员,说不好听点,甚至是竞争对手,但杨耀丝毫不以为忤,在各方面都对他很是关照。
叶钦自己其实很清楚,从前几天开始,到今天抵达雅典,他确实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压力。
其中那天在康复中心何俊跟他说的一番话,他时不时都会想起,奥运会、金牌、梦想,这些他也有,但此前,在何俊完全说出来之前,他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或者说概念,想去做,但也不知道能够达到哪一步。
但何俊的一番话,似乎让他的目标清晰了起来。
只是这个目标,在此时此刻,叶钦自己知道,多少有些遥远,他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只有练了短跑才真正能够深刻地了解到顶尖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在现阶段的情况下几乎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
另外一方面,虽然和于伟利训练了二十几天,相处也还算融洽,但毕竟彼此之间还是比较陌生。脑海里不时的都会冒出聂方平的影子,从确认聂方平康复出院回国,到回到南秀市调养,叶钦一直都有联系,颇为牵挂对方。
尤其是想到一个月前是和聂方平在欧洲,而现在他来参加奥运会聂方平却未能来,那种感觉让叶钦情绪上难免有些低落。平常训练的时候还好一些,训练一停下来,那种空荡的感觉就特别的深。
他刚刚进入国家队,此前没有接触过这样的环境,于伟利毕竟是田径队的副总教练,平常训练好说,但奥运会在即,诸事繁琐,也没有时间细细的和叶钦聊聊。
没有熟悉的教练在身边,环境陌生,节奏太快,马上又要面对奥运会这样的比赛,无形之中叶钦总会觉得自己似乎是在被推着往前走一样,想停都没法停下来。
这种环境下,叶钦多少感觉有些孤独。
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少年人,离家时间太长,没有熟悉的师长同伴在,接着又一个浪头一个浪头逼过来的训练备战,难免情绪会低落几分。
这段时间,要不是杨耀时不时出现和他一起训练,吃饭,聊天之类的,他估计自己会更难熬。
像今天抵达雅典之后,或许是长途飞行的疲惫,又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被杨耀点了两次后,他也知道自己的情绪不对。
现在已经抵达雅典,马上入住驻地,接下来就要开始面对比赛,他要尽快的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
他记得聂方平之前在海西省体校训练时跟他说的话,运动员肯定要各地的跑,各种复杂的情况都要去面对,他会是一个人,方方面面的都要自己去克服。
看着汽车已经穿过了城区,进入到了奥运村的位置,叶钦坐在位置上轻轻吸了口气,默默给自己鼓劲。
猛兽总是独行,只要上了跑道,就什么都好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
“预备!”
啪!
雅典奥运村,中国代表团驻地不算太远的一处简易的田径场前。
于伟利站在叶钦的身后,高深喊出了口令,双手手掌猛然一拍,清脆的巴掌声响起。
起跑线前,叶钦在身后响声传来的瞬间,猛然飞快的冲了出去。
钉鞋和塑胶跑道的摩擦的脚步声在飞快响起,从冲出起跑线之后,叶钦一口气冲刺了差不多四十米,速度才渐渐放慢了下来。
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子肆意洒落,呼吸略显得有些沉重,叶钦双手撑着腰缓缓朝着于伟利所在起跑线的方向,走了过去。
“起跑的时候精神要集中专注,不要去受到任何其他想法的干扰,动作要干脆利索一些,从蹬踏助跑器面板到迈步,都要快一些。”
看着叶钦慢慢走回来,于伟利走到了起跑线前,手脚并用给叶钦做了一个示范性的动作,转而问道,“你知道你经常跑的时候问题在哪吗?”
叶钦吐了口浊气,微微摇了摇头,练了二十几天的起跑,他的起跑反应和起跑动作进步并不算明显,这种针对性的起跑训练,需要的是长期不断的磨练,不可能一蹴而就。
“你跑的时候反应速度其实不慢,慢的是动作的衔接,就是你起跑的动作不够利索干脆。”于伟利双脚放在起跑器上,指了指自己的小腿和脚掌的位置,“小腿和大腿的力量要爆发起来,瞬间一下子就要炸开,动作要快而脆。还有……”
于伟利说着又轻轻摆动了一下手臂,“看到没有,摆臂是关键,你进入节奏以后跑起来不论是迈步和还是摆臂都很好,但是在起步加速阶段的时候,摆臂的幅度小了,没有能够产生强大的向前的甩动的力量,这一点你还是要加强的。”
“我再来试一次。”
叶钦听完于伟利的话,点了点头,准备重新走上起跑器继续按照于伟利强调的要点,再跑一趟。
“先歇会吧!”于伟利却是笑着摆了摆手,“马上就要比赛了,你现在是适应性的训练,强度不要太大。这次我们过来比赛时间还是太赶了,你在起跑方式上可以优化的东西还有很多,等奥运会结束回国后我们再慢慢来。”
说着于伟利看叶钦眼神还停留在助跑器上,似乎在琢磨着什么,不由得跟着笑了笑,“我们国内的短跑运动员在绝对速度和后半程的速度耐力方面和顶尖选手是有不小差距的,但是在起跑上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像跑百米的陈建,你也知道的,他的前面几十米速度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没有欧美选手那么大的力量和爆发力,但是起步动作轻盈利落,枪声一响,身体就条件反射的做出反应,起步,加速……就是这名一个过程。
你之前的跑法很好,尤其是在400米上,后半程来绝杀,不过要换在200米,就不能光依仗后程,前面的起步和加速都要提起来。”
于伟利连手带脚一起比划着动作要点,说得叶钦连连点头。
他能够感受到于伟利确实是很有水平的教练,和他相处的这段时间,很快就把他的技术特点分析得极为到位。而且和聂方平教练不一样的地方,大概是于伟利是运动员出身,很多表达也更能够从运动员的角度去展开,从训练局开始,到雅典这二十来天,叶钦自我感觉虽然实力的提高并不明显,但理论知识学了不少,而且,通过于伟利的一番指导,就是没有教练在的话,他大概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训练弥补自己的不足。
“今天等会你做一下放松跑,就差不多了,明天就开始比赛了,赛程的安排你都看过了吧?”
于伟利从起跑线前的助跑器上站起身,笑着看向叶钦。
这一二十天的时间里,他给叶钦的指导不算特别多,一个是时间段,一个是很多时候都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磨合,大赛在即,他也没有贸然的用什么新的训练方式去刺激。
而且,每天他个人还兼着国管部的一些工作,也没有大量的时间放在叶钦身上,只有到了雅典,算是真正放下了其他琐事,在比赛开始前和叶钦又好好说了一番。
运动员其实到了叶钦这个水平,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训练,也有比赛的经验,于伟利很清楚一些东西并不需要他去唠叨个没完,他要的还是直接能够见效,提升叶钦在奥运会成绩的东西。
“已经看过了,赛程比世青赛好多了。”
今天已经是8月18日,雅典奥运会的田径比赛已经开始,不过今天没有进行很多项目,只进行了男女铅球的比赛,上午是资格赛,下午是决赛。
他要参加的项目正式开始的时间,则是在后天8月20日正式开始。
叶钦参加的是男子短跑项目的400米和200米,其中男子400米是以b标的资格参赛,200米是a标和杨耀两人一起参赛。
奥运会的赛程里,男子400米总共是三枪决胜,预赛、半决赛和决赛。
8月20日21点10分开始的是预赛,然后8月21日21点15分半决赛,最后在8月23日21点05分进行决赛。
而男子200米的比赛和他此前参加的比赛不同,是四枪决胜,预赛、复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
时间分别是在8月24日10点35分,8月24日20点整,8月25日22点40分和8月25日22点50分。
整个比赛的赛程没有出现叶钦在世少赛和世青赛时候的那样200米和400米项目有冲突的情况发生,其中还有男子100米的时间是放在了8月21日和8月22日。
这也是像奥运会这样的顶级大赛中,考虑到了男子短跑这样的项目里很多顶尖运动员是有兼项的,像100米和200米,200米和400米,100米和跳远,在一定程度上有共同性,比如曾经的卡尔…刘易斯,又或者迈克尔…约翰逊,这些世界最顶级的选手,他们在两个项目上都有着绝对的实力,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发挥,比赛的安排都会更加合理。
看到这个比赛安排的第一时间,叶钦的感觉就是轻吐了一口气,像世青赛的时候200米预赛、半决赛和400米决赛轧在一起,一天三赛的强度,对于运动员的体能和状态的考验实在太大。
即便是在男子100米这样的短距离项目,半决赛和决赛都有差不多两个小时以上的缓和时间,对于男子200米和400米,就更不用说了。
“这样就好!你这次来就是锻炼的,好好看看奥运会这个级别的比赛!”
于伟利笑着点点头,这几天的适应性训练,两人算是相处时间最久的。
新教练和新运动员,总是要一点一点开始磨合,如果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相互交流,慢慢训练,不论是感情上还是配合上,都会达到更加契合的状态。
现在则是大赛备战,于伟利心底虽然对叶钦看好,但很多东西也都没有用上,不过,叶钦的表现还是让他满意的。
十七岁的少年人,刚参加完了世青赛就被国家队急忙招了进来,准备参加奥运会,这里面的时间仓促,他前段时间都能够感觉到叶钦明显有了压力。不论是训练还是生活中情绪都变得有些低沉。
本来到了雅典,于伟利有考虑好好的给叶钦做一番思想工作,但出乎他预料的是,这个从农村乡镇跑出来的少年,心理调节能力比他想得要出色得多。
第一天上跑道的时候,动作似乎要有几分干涩,但跑着跑着,好像突然就适应了节奏。
这也是于伟利目前最为看好叶钦的一方面,雅典奥运会叶钦的参赛,田径队里是没有给出任何要求的,虽然叶钦打破了全国纪录,但田径队里对他的期望值比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