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别碰了,衣服上沾一身泥呢。”叶钦轻轻拍了一下陈梓熙的手臂,将桶放在地上,“我等会给你装一些,你回去漂一晚上清水,明天可以让你奶奶给你做个泥鳅锅。”
秀水县特色菜式泥鳅锅,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法简单,口味绝佳,在夏日里,但凡有时间,水渠池塘田间叶钦就几乎没有空过手。
陈梓熙轻轻地甩了下指尖的水,似乎有些心动,接着又摇了摇头,似乎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叶钦,我要去临州了。”
陈梓熙情绪微微有些低落,早几天她就想说这个事,但一直拖着没开口,现在明天就要走了,再不说就来不及了。
“去临安好啊,我还没出过秀水呢。等你去了临安,记得多拍些好看的照片回来。嗯……就像你去年拍的那些。”
叶钦笑了笑,他还记得去年暑假陈梓熙从临州回来给他看的照片,各种优美风景和窗明洁净的高楼大厦,那是他只在家里那台黑白电视里看过的一些画面。
在各种背景的建筑和山水间,十多岁的少女已经有了些笑靥如花,轻舞飞扬的样子。
“不是……”少女微微摇了摇头,“我要转学去临州读书了。”
“转学?!”
叶钦愣了下神,接着笑起来,黢黑的面孔下露出一口白牙,“那挺好的呀,我记得你好像有和我说过是不是?”
叶钦笑着没等陈梓熙回答,继续说道,“临州的学校肯定比我们这边好,那是大城市,到时候你过年回来,还可以给我讲讲临州有哪些好玩的嘛。”
“嗯!”陈梓熙轻轻发出一个鼻音,认真地点了点头。看着叶钦的笑脸,她的目光有些闪烁,这次去临州,其实她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再回老家。
大概是会的吧!
“那你明天什么时候走呢?”
似乎都沉默了一会,叶钦才突然开口道。
“上午吧,等我爸在县里处理完事情,就会过来接我和我妈。”少女低着头,看着脚下的白色凉鞋。
“好,知道啦!”
叶钦笑了笑,拎起地上的水桶,“要吃晚饭了,回去吧!”
“嗯!”
少女轻轻点着头,默默地跟在少年身后,突然又雀跃了起来。
“叶钦,我跟你说,雷峰塔里根本没有关着白素贞,而且去看了也不好看!”
“那是电视剧嘛。”
“西湖我也去看了……好像也不好看,就是西湖醋鱼挺好吃的。”
“糖醋鱼啊,我又不爱吃甜的,你看糖醋排骨我都不知……”
“那……那还有叫花鸡和东坡肉。”
“那你记得找到菜谱,回来我自己做,我手艺这么好!”
“哼,吹牛!”
“哇,你又不是没吃过……对了对了,你记得要帮我去看看断桥。”
“那有什么好看的!”
“断桥相会,断桥残雪啊……真不知是什么样的呢!”
“好,我大伯有个摄像机,到时候我拍给你看……还有钱塘潮,哎呀,我应该赶得上……”
“那你可别掉下去了,有鲨鱼……”
“嘻嘻……你是不是傻……”
夕阳已经落下了山坳,余晖渲染了西边的天空,云蒸霞蔚,红艳艳似火烧。偶尔有晚风拂过,大片翠绿葱郁的稻田起起伏伏,形成了绿浪。
少年走在前面,一边忧虑着自己看不清的前途,一边附和着少女的叽叽喳喳。
少女走在后面,眼神明暗交杂,一笑生花。
第五章 礼物()
潺潺的小河水哗啦啦流淌而过,上云村桥头的路口,一辆黑色的丰田皇冠正停在路口,金色的阳光落在流线型的金属车身,显得格外的耀眼炫目。
相比起此时很多不过流行的捷达、奥拓、桑塔纳等车型,皇冠毫无疑问还是颇为吸引人眼球。尤其是在秀水县上云村这样的地方,即便很多人都不认识车标,但那种圆润的车型和长度,就能让很多未曾见过什么世面的人感到一股冲击力。
千禧年开头的几年,也是秀水县人口开始大量外流的几年,小到工地板砖,进厂打工、开杂货店小吃摊,大到创业办厂、包工程、开公司,有人折了本,有人发大财。
很多人盯着的不再是眼前的那一亩三分地,而是一个带一个,成群结队开始不断往外面跑。
树挪死,人挪活,古今概莫如是。
陈云波坐在驾驶座上,车窗落下,已经接连和好几个人熟人打过招呼,那种别人艳羡的眼神,或者偶尔啧啧轻叹陈家兄弟有大出息,都颇让他有些满足感。
说实话全秀水县这些年外出的人不少,但大部分还处于城市底层,像他哥俩这样真已经跳出原来圈子的,还真是没几个。
这几日他就基本都在县政府里转悠着,饭局一个接一个,推杯换盏之间,都是想让他们回来投资回报家乡的。
秀水县地理位置尴尬,别说火车机场,就是高速都得等上面规划了再规划,而且秀水县本土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也实在太少了,县里的几个纳税大户都是大城市不让进、污染很重的那种生化厂,有那么一段,还没进厂区就是恶臭熏天。
“以后还是少会回来吧!”陈云波揉了揉太阳穴,无声地感叹了一句,随手摸了裤兜里的香烟,又瞥了眼旁边正把头探出窗外的妻子,抿了抿嘴,手又缓缓缩了回去。
“梓熙,你还在那里干嘛,快点上车走啦。”
黄红英在从副驾探出头来,看着站在桥头路口香樟树下的两道人影,大声地喊道。
“妈,你等一下啦。”少女的声音飘了过来,人却没有动一下。
“这么热的天还等什么呢等。”黄红英不满地吼了一声。
“呐,你急什么呀,让她说会话就是了。”
一旁陈云波看着有些不过眼了,都是邻里乡亲,妻子咋咋呼呼的,做得太过,面上实在不好看。
“说说说,这些年我们又都不在家,你知道什么呀你。”黄红英毫不示弱地回瞪了丈夫一眼,这回来几天丈夫都在县城,就没着家,早憋了一肚子火。
陈云波皱了皱眉,一时有些无奈,倒没去深想妻子的无名火是从哪冒出来的。而是想着大女儿从小留在老家跟着父母,虽说吃穿不缺,经济也越来越宽裕,但他自己内心确实不免会有些愧疚。
妻子的心态他也懂,只能温言相劝,“孩子们都小,你瞎操心,这几年我们都不在家,和梓熙都生分了。反正去临安后,以后就是逢年过节可能回来下。”
一旁的路边上,陈梓熙一身浅色连衣裙,双手背在身后,看着叶钦气喘吁吁跑来的模样,原本有些焦急的脸上登时笑了起来。
“对不起,差点没赶上!”
叶钦呼哧呼哧喘着气,摸了摸额头上有细细密密的汗珠,随手将拎着的一个塑料袋打开。
“呐,看到没有?”
“杨梅?!”陈梓熙通过袋口,看着里面的东西,顿时欣喜地叫了起来,“叶钦,你什么时候去采的?船山?”
袋子内装满了一颗颗鲜艳饱满的杨梅,有些还带着折断了的绿色的枝叶,看得出来采摘的时候可能还有些仓促。
“嗯。”叶钦平复了一下呼吸,轻轻点了点头,也不多解释,只是将手里的袋子递给了陈梓熙。
陈梓熙嘴角划起一道弧线,眼睛微眯,宛如月牙。船山是在河对岸中间凹两头尖,略有些船型的山,她以前也跟着去过,不算太远,但也绝对不近。
现在不过早上九点,按来回路程再加上采杨梅的时间,叶钦怎么说也差不多要五六点就起床了。
她没有马上伸手去接叶钦手里的那一袋杨梅,而是转头接着拉开身后的小背包,从里面里拿出了一个书本厚的小盒子。
“这是什么?”
叶钦神色有些古怪,没想到陈梓熙还给他装备了礼物,接过纸盒,轻轻掂量了一下,伸手就要去拆开。
“哎呀,等一下。”陈梓熙连忙按住了叶钦,“你现在不可以拆,等我上车走了你再拆。”
“好,好。”
叶钦止住了动作,咧着嘴,一如既往地笑了笑。
看着前面汽车里陈梓熙的妈妈不时探出头,看向这边,顿时轻轻摆了手,“天热起来了,你赶快上车吧。”
“嗯。”女孩的声音微微低了下去,也没有再多说话。
安安静静地接过了叶钦手里的那一袋杨梅,将背包单边甩在肩上,转头朝车后座走去。
叶钦看着少女的背影,抿了抿嘴,无声地呼了一口气。
突然,已经拉开车门,准备钻入后座的陈梓熙顿住了身形,没有回头,只是背对着他,高高扬出了右手,轻轻摆了摆。
“叶钦,加油!”
一瞬间,叶钦笑了起来。
那是他的动作。
发动机的引擎声响起,叶钦看着汽车上了桥,远去,呆呆站了几分钟,摇了摇头,转身朝自己家方向走去。
门虚掩着,爷爷奶奶这会都不在家,大概是去菜地或者哪里了,今天叶钦起得很早,也没有太注意。
在门口的木樨树下,叶钦拉了条矮凳子坐下,树上有知了的鸣叫声,偶尔一阵风吹过,人在树荫下,格外的凉爽惬意。
叶钦看着手里打着漂亮蝴蝶结的小纸盒,嘴角不自觉地微微翘起。
陈梓熙从小到大也会时不时给他分享一些东西,很小的时候是玩具,大了点可能是在临州买的小玩意礼品之类,但用这样精心包装起来的,好像还是第一次。
动手拆开纸盒的彩带,映入眼帘的是一本黑色的笔记本。
“这妮子……”
叶钦看着黑色的笔记本有些好笑,笔记本是黑色软皮,背面有个金属扣子,看着像是很多商务办公用的,比较高档。
打开金属扣子,叶钦随手翻了下笔记本,突然呼啦啦的几张红色的纸片滑落了下来。
叶钦看着那几张红色制片顿时愣住了,然后又在几张红色中看到一张白色的卡片,卡片上写了字,叶钦拿在手中,轻轻摩挲了一下卡片,认真地看了起来。
字不算很漂亮,但一笔一划,写得很清楚,上面写着:
“这是我的压岁钱啦,你记得以后要还我呢!叶钦,你一定要去上高中,然后考上大学呀!”
卡片最后还有用水彩笔画的一个紧握的小拳头。
叶钦,加油!
第六章 高中开始()
铃铃铃……
秀水县南城区一阵清脆的电铃声响起,熟悉了这个铃声的街头小贩们,在铃声响起的一瞬间立刻就忙活了起来。
空气里烘烤的光饼、油炸盒子糕、茶叶蛋、卤鸡爪、蒸腾着热气的包子馒头,还有板车拉来的水果摊,各种味道弥漫在了秀水二中的校门口。
寂静的秀水二中校园内,在铃声响起之后,也犹如锅底翻腾的开水一般,忽然热闹了开来。
“叶钦,一起去打会球啊?”
高一一班的后排座位上,一个高大的男生在化学老师的身影消失在教室门口后,第一时间捧起座位下面的篮球,朝着同桌的叶钦喊道
“我不太想打。”
叶钦摇了摇头,时间已经跨度到了九月,现在是他进入秀水二中的第二周,男生们很多该熟悉的已经开始熟悉了起来。
跟叶钦打招呼的是男生名叫孙宇光,人很活跃,整天都抱着个篮球,虽然同桌时间不长,但叶钦已经见过对方不止一次在晚自习里掏出篮球杂志。
说实话,即便到了九月份,中午的气温依旧很高。学校的水泥篮球场被晒了一上午,这个时候人站在当中都能感受到几分热气蒸腾。
可再热的天气,还是耐不住这个年纪的少年人,活泼、好动,浑身上下似乎都有使不完的劲,只要抱起个篮球,就能在球场哐哐哐砸一个中午。
“是不会还是不想打啊?”
孙宇光将篮球轻轻抛起接住,在指尖转了转,似乎技术不太娴熟,并不能稳住重心,篮球转了两圈就滑落掉了下来,又被孙宇光手忙脚乱地伸手接住。
“你要会的话,我们就一起去呗,反正时间还早。打会球,等下吃个饭,刚好赶上下午的课。”
“嗯,我不太会吧,就不和你去凑热闹了。”
叶钦看着孙宇光摆弄着篮球,轻轻晃了晃手里的圆珠笔,转身低头继续开始复习起刚课堂上所讲的内容。
“好吧,你不想打那我就走了。”
孙宇光看着叶钦重新投入到学习中,也不太在意,他也是在前几天打球的时候,偶然听到了一个七班来自孝里镇中学的人说起叶钦体育非常好,中考体育满分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就是叶钦初三有一次在操场上扣篮引起过全校的轰动,他听着很有兴趣。
叶钦的个头不过一米七多些,大概是还不到一米七五,这个年龄和身高能够摸到篮筐的人都不多,更不用说扣篮,怎么听都挺让人震撼的。
孙宇光自己见过的,也就是他读初中时,见过一个一米八七的高三体育生,曾经表演过单手扣篮,而且还不是一次就成功。
他是挺想看看叶钦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的弹跳力,只是一连叫了几次,叶钦都没答应,而且成天抱着书本,跟个书呆子似的,也不像是那种好动爱打球的人,反正感觉就像是那个七班的在吹牛。
叶钦在孙宇光离开后,歪着头看了眼窗外鱼跃而出的人流,心中有那一丝雀跃,他不是一个特别能够定得住性子的人,从小就爱跑,爱跳,狗都撵不上那种,要他安安静静坐在位置上,实在是难受的很。
但叶钦也只是和之前好多次一样,瞟了一眼窗外,很快便收拢了情绪,继续埋头温习功课。
他的学习底子不见得有多好,能够考上二中凭借的从来不是常说的脑袋灵光,而是实实在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投入在学习上。
死记硬背,文科一些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数学、物理这样的,他就有些抓瞎。
不过叶钦一直秉承着以前初中老师教的“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学习理念,比别人慢一点就慢一点,最后成绩还是要考出来才作数的。
在初中的时候,他忘记是在哪一本书里看过一句话,命运不是我所能选择,但责任我必须付出;结局不是我所能把握,但努力我必须付出。
从进入高中之后,叶钦几乎都在抓紧所有的时间在努力学习,他能够进入高中的这个机会不是来之不易,人得懂得去珍惜。
这时候还没有2006年的那一次大的教改,在秀水不论是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学杂费零零散散加起来都不低,再加上县城上学的花销要比乡镇大得多,家里只靠二老是极为勉强的。
他暑假后面一个月都在隔壁村子的砖窑长给人做小工,拌泥浆,打砖胚,从窑里运烧得火热的红砖,再加上爷爷拉下了脸面,找小叔和几个已经出嫁多年的姑姑帮衬了一点,第一学期多少是够了,但生活费还是得省着花。
至于陈梓熙留给他笔记本的那些,他没舍得拿出来,而是一直藏着,以防万一。
在孝里镇中学的时候,他基本可以一周回一次家,从家里带米和菜,学校食堂蒸饭。但是到了高中,回家的时次数就没办法那么多。距离太远,很多东西就不那么实际,需要在学校食堂解决。
很多困境,叶钦其实自己的想得到,可这个时候的少年人,受限于眼界和见识,还有身边能挣钱的机会田少,他无法想出太多办法去改变自己面对的窘迫,唯一能做的就是,只能是更加努力学习。
进入高一才一两周的时间,内容不多,他把能学的已经反复温习巩固了很多遍,对于即将要开始的课程,也一再预习,甚至以前初中的一些知识点,他都不时拿出来翻翻。
负责今天值日的一个小女生一再确定叶钦不马上走后,直接将班级前后门的钥匙扔给了他,一溜烟的跑去食堂吃饭。
教室内,很快就人去楼空,只有吊扇的呼呼风声仍在继续。
数学,语文,英语,化学,上午的四节课内容并不算太多,新学期开始没多久,很多课程也都刚刚才讲了几个小章节。但叶钦不敢大意,他初中的时候,一个是资质所限,一个也是数理化重视不够,没有花时间,基础没打好,到了初三即便废寝忘食,但这两科成绩还是拖了后腿。
进入高中那天起,他一心就扑在了这上面,不但每节课听的认真,笔记做得扎实,还把以前初中的书又翻出来看了看。
他现在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技巧,只是按着以前老师说的,课后巩固,课前预习,尽量让每一天听课讲解的内容自己都能够消化掌握。
一科科的温习完功课,叶钦感觉掌握得差不多,再次抬起头看向黑板上方的挂钟,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钟头。
摸了摸有些咕咕叫的肚子,他也没有再继续下去,起身收拾起桌上的书本,关了电扇,锁了门,直接出了教学楼。
第七章 体育老师()
秀水二中的食堂是在教学楼后面的一栋两层楼里,比起教学楼,去年才启用的学校食堂还比较新,窗明洁净,是二中现在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这是秀水二中换了新校长后上任做的主要几件事情之一,秀水二中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县城走读生,县城里中考没考到前三百名又或者没肯花钱进一中的,基本都在二中。来自下面乡镇的寄宿生人数并不算特别多,是以之前学校都没有好好弄过学生食堂。
以前大部分的二中学生都是在学校门口的各个小馆子里长期包餐,费用贵不说,卫生条件很多也差。
数年前整个秀水二中管理也是一盘散沙,经常有各种社会人士随意地进入校园,一些外面的小混混没少和学校里的学生打架斗殴。
这也是那时候叶钦考上二中后,有些人不以为然的原因之一。
千禧年之后,换校长,管理严格了起来,才渐渐有了几分气象。
叶钦进入学校之后,总体感觉上不论是对比传言中的秀水二中,还是自己在孝里镇上的中学,其实各个方面都要好出不少。
进了食堂,一阵混杂着各种菜肴和米饭的味道就直扑口鼻,叶钦咽了咽口水,扫视了一眼偌大的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