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英雄-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质的队伍!我们是穷人的朋友,真心实意要把劫富济贫当做终生事业的义军。”张海向弟子们告戒道。

    在下一步战略方向的商讨中,张海还是请了有些见识的父母参与讨论。

    “我们被迫起事至今已经过去三天有余了,朝廷的官军会不会跟快到达?”杨秋霞有些忧虑的问。

    张海对此也有些顾虑,虽然说以这时代正常的通信反应乃至行军速度,得到通报并进行组织动员再行军超过一府距离的一二百公里至少需要七到十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队伍还有数天的时间攻略周边县城,可他不想做孟达第二,凡事总有例外并料敌从宽的。

    “我也有此顾虑,盐山县内的对手对我们早就有所了解和防备。现在囤积在郛堤城内的敌人兵力多达近千人,大部分还不是临时征集来的状丁。这样的军城准备也非盐山县可比,并且打下来也不会有多少收获,在效费比上是前途未知的。我的看法依然是南下庆云县看看情况,如果北直隶的敌人援兵赶来,攻城又不利我们可以向山东境内退去。”张海最终决定道。

    “我们全师而动放弃盐山么?”负责日常管理事物的大弟子刘鸿涛忽然问。

    “扩编后的少年营乃至青壮队共计两千余人全部带走,工匠也跟着我们。其他人留在盐山至少可以迷惑敌人”张海回答。

    人们在心里清楚,这样一来盐山就只有几千老弱妇孺负责守卫了。

    虽说老幼妇孺并非不能守城,至少面对郛堤城内的那些人坚持一日没有问题,但总似乎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可这又何尝不是不得不冒的风险?

    。。。

第40章 攻打庆云() 
张家众人在出发之前为了确保盐山不出意外,也为了避免守备盐山的临时召集众因为觉得被抛弃而丧失信心还是留下张万勇及数名张家家匠乃至上百名青壮坐镇以防不测。(。)

    由于时间的紧迫张海最终没有决定在正月十二的晚上选择夜间突袭,这些刚刚成伍不久的队伍即便是在平川地区能不能在一个晚上之内抵达近六十里外庆云县是很没有把握的。只能选择在白天行军。

    另一方面:在这开阔的平川之地如果发现敌情也能更早的做出防备,最大限度的避免以外。

    进攻庆云的总“兵力”多达近两千人,超过一半的人都拥有了缴获来的刀矛短弓等正规兵器。那些没有武器的人也拥有不少即可以土工作业也可以做为自卫的农具之类。还有张家之外和盐山县城缴获来的六七百匹马,整个算的上骡马兵器齐全了。这也得益于元代以来北方民间普遍饲养牲畜,民间马匹保有量并不算少。

    但刚刚出发没多久,这些人就如同回归时的旅游团或者学校组织活动归来时学生队一样,稀稀落落硬是把分两组前进原本最多只有一里的四列横队拉出几里之远。

    轮流骑在挑选出来勉强可做骑用的几十匹马上的张家核心弟子不停的在前后督促整队花了很长时间才迫使这些人不在有行军中掉队偷懒的人,勉强算是保持了次序。

    保持一定速度的长途行军果然并不算容易,为了能在并没有优质鞋具的情况下保持长时间前进的能力。专门有一些负责计行程的核心骨干每行大概三千步或者说现代的六千跬步就命令整个队伍停下来休整一下。

    每半个时辰休息一次,整个行军过程大概经历了包括午休在内五次左右休息之后终于在傍晚来临之前赶到了庆云县城。

    “庆云县是为数不多的本朝以来的新建立的新县。城头虽然只有一丈五尺大概五米左右的高度,却四门齐全。东曰‘瞻岱’、南曰‘观澜’、西曰‘拱宸’、北曰‘望海’,城门有城楼楼顶,县城外的壕沟宽达三丈,深一丈有余,而壕沟距离城墙大部分的地方不过三四米左右的地方而已。”队伍规模已经多达数千的情况下自然不缺几个对附近这一带稍有了解的人,一名临时被请来的向导对张海说道。

    张海等人此时也已经来到了城下,经历了一次攻城战似乎不少人也有了些经验。看着城头那些时不时探出头来警戒的人乃至早已紧闭的四门就知道这县城早已做好了防守的准备。张海再次像攻盐山那样以三石弓的强试射成本,却发现这样的强箭几乎在四门都挂在了门上而不是穿透而入。原来庆云县平时只有东西两门开放,南北两门早就是锁死的。得到消息的一天多时间以来知县及县里的训导早就命人将两门堆砖石封死。

    盐山的防守如此严密,原本计划的方案有没有把握张海也难以确定了,攻城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利用多种方法寻隙进攻了。说不定需要自己亲自冲锋陷阵才行。

    张海没有分散带来的炮队去同时攻南北两门,而是决定把力量集中放在东门准备展开攻击。同盐山不同的时候这次对手没有一开始就把为数不多用于守城的火炮摆出来对射。

    经过盐山的初步整训,从城头上抛射过来的箭支至少对于近千人数左右的少年营及炮队的队伍来说不再像上次那样威慑力强了。

    依靠炮车上的车盾乃至手持藤牌少年营作战人员的掩护下三十门轻炮很轻易的就推到距离城门大概百步左右的位置上,在张海持弓弟子的压制下偶尔射过来的零星箭支没有造成几个人的伤亡。

    太阳落山前的半个多时辰的时间,三十多门轻炮连续展开了几十轮齐射的轰击。东门的城楼终于被彻底轰塌。不但整个城门被轰碎,城门后的砖堆也被打塌下来露出了一人多高的空隙,似乎完全可以展开进攻了。

    为了防止冲在前面的最勇敢的人遭到杀伤严重削弱整个队伍的士气和实力。这种试探性的进攻张海选择了主动报名和随机点名相结合的方式,在每一个临时编组的百人队里选出两名陷阵之士一共挑选出数十人做为首轮进攻先锋。

    这些人并非是最勇敢的人。不少是少年营之外早已成家心思成熟的中年人。在张家众人铳箭的威逼之下才保持了勇不独进,怯不独退的进行要求的队形手持盾牌缓缓的向城门处挪动,可不论怎样威逼那些保守和心思复杂的年纪大一些的人总是会想各种办法落到人群的后面。

    几个冲在最前面的勇敢少年刚刚露出半个脑袋就引起门内弓弦声阵阵,十几支为一组的箭群瞬间射了过来。

    在用临时制作的盾牌试探了几下确定那些弓箭并没有穿透木皮盾牌在杀伤拥有铠甲的人之后前面几个少年端起盾牌站起身来向前冲去。

    正在此时,城门之内早就准备好的两门虎尊炮在近距离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这种几十公斤的火炮在发射霰弹的时候因为能量的损害外加火药的**,威力不过相当于数千焦尔的大号霰弹枪而已。平均每个十余克的弹丸只能获得几十到数十焦尔的能量,连最普通的盔甲和盾牌也不能威胁到。

    不过近距离巨大的声势和多处被命中造成的钝击伤害还是使两名披甲持盾的少年负了轻伤,四十多人组成的先锋队被吓的退了十数米。在撤退的时候惊慌失措的人们忘记了注意城头上的目标,还有一名并没有冲在前面的中年在撤退的时候被箭矢杀伤。

    东城城门内的敌人在击退了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还在鼓动之下勉强的欢呼起来,提升了不少士气。

    预料中的抵抗虽然并没有造成张家众人的气馁,可大多数人也意识到对于庆云县想像盐山那样一鼓而下是不可能的了。

    。。。

第41章 攻打庆云(二)() 
初次东门进攻最终败退在前的又是几个年龄稍大一些的中年。

    自古以来,东方社会都是长幼有序极讲辈分的社会。然而在战争的实践面前就连以前很多畏惧权威的孩子不得不认识到:原本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在危险面前竟然是如此的表现。很多孩子向往的“成熟”究竟是什么?是趋利避害、胆小懦弱、中庸油滑、明哲保身。

    这些在平时看起来还算是可以理解的,可在战场上却是那样的可鄙。

    “论尊卑论资历不论贡献的传统风气我还真就要从现在开始纠正了!”张海暗自下定决心。

    按照早就声明的军纪,这次进攻没有人战死但是有两轻两重四人负伤。

    “身上中了红箭的人过来!”执行一般军法的大弟子刘洪涛喊道,随即核对了户号,确认没有在作战中表现英勇而受到表彰的那些少年的长辈。那些三十岁以上年纪较大的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免于被责罚,就是有自家的孩子曾经表现出色。

    被督战的持弓弟子以染了红色颜料的训练箭射中的四个人被押送到阵前当着无数人的面执行了一军棍至两军棍左右的军法。

    虽然知道一两军棍的军法即便是健壮的人照实里打,也不至于使人重伤死亡或残废,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丢人显现却是一种极大的惩罚了。

    不少人没有想到这规矩竟然被确定下来,都不由的感到一阵恐慌。甚至有人怀疑自己投靠张家是不是正确的。

    随后张海将两千名骨干编成的二十个百人队确定了更为详细而具体的编制体系,并在每个人百人里都安排了一名永久和一名临时共两名持弓弟子或张家家将组成的百夫长。并确定了更细的都、队、伍等体系。这两千青壮看起来总算是脱离了乌合之众的范畴了。

    然而出忽人们意料的是在短暂的休整之后对东门的进攻却并没有停歇,进攻似乎要在白天的行军之后连夜进行。

    一箭距离之外的无数火把前随机抽出的第二个百人队准备进攻了。在进攻前由那些前一次进攻的少年先锋负责宣传和鼓舞下一波人的士气。

    “敌人的炮声势虽响,但是却没有什么杀伤力。打的是实弹最多杀伤冒头的一个,散弹的话会被盾牌挡掉大部分。无需惊恐!”

    昏暗的灯火之下针对东城门的第二次进攻展开了。踏过临时达在外围壕沟上的木板,上百名确定了先有次序在督战队监督之下的少年营向着东门的转石土坡行进而去。

    这此的进攻虽说是在朦胧月光的昏安下进行却显得有序了很多,从城头乃至门洞里射出的箭羽虽然难以看清并躲避了,但准头也差了不少。

    但进攻的队伍再一次以密集对形举身着缴获来的铠甲举着盾牌向前突进在土石堆上露出头的时候,敌人的箭矢与炮声再次响起。

    这一轮虽然有一个孩子负伤倒下但也仅仅是使人群迟疑了下,人群向前的推进不久之后又紧接着展开了。

    这时候忽然门洞内杀声四起。早就准备好以长矛肉搏战应对来袭进攻之敌的守城中为数不多的敢战精锐从黑暗的门洞里涌出,借助兵器乃至士气上的优势与进攻的百人队展开了近接激战。

    虽然这个百人队也算是少年营那些有些朝气的人,可毕竟大多数人受着传统与习俗的影响还没有树立什么为理想而战的信仰。在这旧时代的中国决定部队士气的很大程度上在于奖惩。很显然:在这方面庆云县内守城的一方似乎下了更大的赌注,在少数敢战之士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守城士兵紧紧的将少年营的孩子堵在了门洞之外。

    “看起来庆云县的守城之人也算是个有能力的人,可他们却不完全清楚盐山丢失的原因!”张海的大弟子刘洪涛笑道。随后在烟火信号的传递之下早就在城东城墙两侧四百米距离外准备好的拳铳手再一次按照早已测算好的距离与角度轮番向敌门洞内测方向连翻开火。短时间内的数轮射击五百多发六两铅弹就给拥挤在东门一带的敌人以严重的杀伤。战局一下子就逆转开来。

    从后面射来的督战直箭胁迫着少年营继续向门洞内进攻,哪怕在有人战亡数人伤亡损失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前进。

    而做为预备队的百人队在完成抢救伤员的同时派人替补了因为减员所带来的损失。

    原本对这次进攻不报期望的张海也有些意动起来,看起来火炮的作用还是不小的。这回没准又可以轻易的从城门攻入而不用翻墙了。

    可张家众人做为临时赶到的进攻队伍在工程性盾牌等方面的准备不足还是带来的局限。守军迅速集中在东门附近的预备队在初时的慌乱之后也开始分分以标枪和简单的投石向临近城门的街道展开密集的投射,两个百人队还是因为遭遇到数十人的伤亡而不得不撤退下来。

    鉴于这一次少年营的表现还算说的过去,没有伤亡不到一成就出现撤退迹象。主动下令撤退的张海并没有责罚众人。

    “从城门进攻看起来伤亡太大。推土进攻看样子因为这外面的壕沟也难以展开,难道最终还是要花时间制造大量云梯和三角盾再进攻么?”刘洪涛等习弓弟子们也有些犹疑了。

    “正门始终保持准备随时进攻的压力,防止敌人向其他方向上增调力量。我们准备动员大部分主力绕至城南展开一次堆土。无需堆到五米的高度,只要二十几个土方量堆到可以两个人协助的情况下上城即可。如果还是不成,那只能由我家武艺最高的我本人还有我的父亲**,乃至你做为精锐先锋在黎明前冒险亲自进攻了。”

    回到临时营帐的时候听到张海命人讲早已准备好的长箱打开的时候,**、杨秋霞等人都赶了过来:“你难道准备亲自登城作战么?我们并不是非拿下庆云不可的。”

    “只要准备得当,这个险值得一冒。我们对于下面的队伍一开始就要求这样严格,如果我们自己在战斗中没有任何表现,那是说不过去的。”张海思索片刻还是坚定的说道。

    。。。

第42章 攻打庆云(三)() 
庆云的防备虽然完善,但是城墙并不算高。仅仅是勉强达到了不能在没有专门工具的情况下轻易越墙而上的高度。

    因此,尽管东城门张家所部的进攻压力一直不小,负责庆云防备的训导只是把城中较为堪战的人手集中在东门附近及两侧。长达五六里的城墙上负责轮流职守的普通男丁及健妇依然多达千人,平均每十米就有超过大约一个伍的人负责相互监督与职守。

    临近十五的月光给张家众人在城南的进攻带来了便利,树干劈成的板子越过壕沟很快就连成了可以供不少人通过并抵御一定矢石的木桥。除了封锁北门和应对南门的数百人外,一千三百名左右的青壮利用在盐山缴获来的麻包于很短的时间内就准备出大约每人六十多斤约四十公斤的硬土,以行伍为单位分批轮流通过木桥展开了向城墙拐角处的堆土。

    月光固然有利进攻方在夜间的行动,但也在一开始就将主力进攻方向的变化暴露了。

    发现张家众人在城东南角展开堆土作业后,警戒的叫喊声迅速传了开来。城墙上由远及近的人纷纷抽出部分人手携带门板**板等物临时制作的盾牌并带着石块等守城之物向东南角方向集中。

    在弓手赶过来之前,成片的砖石就从城头上接连不断的砸了下来。由于夜晚的时候很难看清来袭石块的轨迹并适时躲避,堆土作业只能暂时的中断了。

    转移到城东南方向的五十名左右张家习弓弟子放弃了平时所用的强弓,以寻常普通士兵的四五斗弓在固定测算好的距离上抛射重箭。虽然平时习弓射箭的训练方向不一样,还达不到当年鼎盛时期的英格兰长弓兵那种抛射精度,但在射程有限而且重箭低速导致风阻能量衰减不大的情况下还是很快在东南角左右三十米,纵深误差不过三四米的范围内形成了远比拳铳精度更高的抛射压制。

    这些四五斗弓射出来的抛射重箭为了追求抛射精度而牺牲了穿透杀伤能力,大部分可以被哪怕暂时制作出来的简易防具有效防护。但是这样一来,却大大的限制了城头上的人向下投掷石射矢的密度。尤其这些人大多并没有强军般的勇气的情况下。

    负责过桥堆土的张家中人被分成了单人为单位接力般的冒着黑夜里零星投来的石块和射来的箭矢负责堆土。虽然这样一个投放麻袋几乎需要数秒种的时间,但因为兵力在角落上最大限度的分散也减少了被杀伤的概率。

    扛着装土的麻包过桥的人虽然也遭遇到了零星伤亡,甚至曾经因为这种伤亡风险的压力而使的有的行或伍显得畏缩不前。但在有效的督战下经过一个时辰有余的忙碌,一千三百多个麻包终究还是在城的东南角堆起了三米高左右过桥可以攀登上并供人站立的土堆。

    然而,虽然土堆至城头的高度不过两米左右的样子,初次由少年营先锋展开的进攻却并不顺利。

    一个时辰的时间以来,守城方的人手虽然不足并且在黑夜里以固定对游动的情况下受到了很大的压制,但还是利用临时准备好的砖石和木板在土坡处搭起了负责防备箭矢的高台。每当在两三个少年营先锋队成员在四五个人抬着双脚的协助下展开登城冲击的时候,砖石和**板垒起来的临时小堡里就有四五支长矛同时攻了过来,虽然不一定能扎伤冲上来的人,却好几次把快要登上城头的人顶了下去,接连十余次进攻,还是有七八个少年负了不轻的伤。

    在众人过桥堆土展开进攻准备的时候,做为核心骨干力量的张家众弟子其实也没有闲着。

    “测试完成了没有?”身穿板条重甲,小腿与前臂、乃至脚部都用铁板或铁片包裹起来的张海已经全副武装起来,在进攻前最后问道。

    “减半装药下的威力也没有问题。”同样利用缴获来装备身披带有铁皮棉甲的刘洪涛答到。

    张家特有的一寸口径发射200克左右铅弹的拳铳在减少了一半发射药的情况下只能把200克的铅弹抛到二百米左右。如果是白天正面阵战,这不过是寻常优秀一些的投石索的威力,并不能保证对于有防护的人形成致命伤害,初速也有不足。

    可是在减少了射程的情况下精度得已最大限度的保证,对于这些只有最简单防护的城头上的敌人来说即便不能保证形成减员性杀伤也足够起到作用了。

    在精心的准备下,近百名学塾弟子利用早已装好减半弹药的拳铳对东南角两侧三十米以内距离的几百平米城头展开了突如其来的猛烈轰击。接连不断发射的九百多个二百克铅弹大部分都准确的从侧面落到东南角城头上的敌群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