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诺点头:“没错!”
祝玉妍想的更深一层,问道:“是能够发光的,像是武功一样的智谋、策略?”
韩诺赞道:“聪明!”
(未完待续。)
第276章 东观藏书()
张宁问:“那我们也能学?”
韩诺笑道:“这就要看你们有没有那个悟性了,能领悟出来就有。”
“那大叔你领悟到什么了吗?”
“是呀,大叔你是什么境界呢?”
张宁和祝玉妍两人一人一句的问道。
“我?我只能勉强算是第二重境界吧。”韩诺摇摇头,说道:“我能看出这石碑上边藏着东西,可要领悟出来就难了。”
事实上,有着随身系统的帮助,所有的玩家都可以说是处在第二重境界。
有什么异常信息,系统自然会有提醒。
就比如韩诺之前也没有看出来这熹平石经有什么不对,可是随身系统就有提示。
“而且,我也不是文修,这些秘法其实对我也没有什么作用。”
“真要说的话,也就这部《易经》还有些用处。”
韩诺曾经就在《易经》中领悟出“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这七个技能,后来融入了《降龙十八掌》之中。
只是再后来专注拳法和戟法,就弃之不用了。
最初领悟《易经》技能的时候,还不到四星呢,现在可是已经五星级了。
“就算当初是借助了众神殿的力量,可如今星级提升,应该也能领悟的吧。”韩诺心中暗道:“至少,现在系统有反应不是么。”
“《易经》吗?”
《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加上《论语》和《公羊传》,都是儒家经典,真要说的话,童渊、阴后等人大概也是和韩诺一样。就只对《易经》有兴趣。
也正是因此,韩诺才想要在这洛阳招揽些人回去。
“对了。”韩诺突又问道:“你们怎么有空过来了?”
阴后笑道:“事情已经都安排好了,这就过来了。”
“这么快?”韩诺有些讶异。
阴后笑意盈然:“神将大人的威名可真是厉害呢。他们一听说是跟随神将大人,都不用我们多说。便应了下来。”
“就连张让他们也想跟随而去,只是不知道神将大人还收不收他们?”
“哦?”韩诺道:“既然他们执意投诚,那岂有不收之理。”
阴后笑道:“那妾身便安排他们过来,不知神将大人什么时候有空?”
韩诺沉吟一下,说道:“现在就去安排吧。既然你们事情差不多了,那就赶紧一些,明天正好有事要做。”
“还请神将大人吩咐。”阴后执礼恭听。
“不必如此拘礼。”韩诺道:“只是让人准备一些竹篓、包裹,还有马车。明天去东观、兰台抢些藏书过来。”
“藏书?”
韩诺点头:“没错。我也让这些石碑提醒了,兴许那里便有些孤本秘本,正好拿来培养人才。”
“也对。”阴后等人都是点头。
也就只有赵云还觉得有些别扭,毕竟是强抢别人的东西。
韩诺也看到了赵云的脸色,便道:“子龙可是觉得这样不好?哈哈,到时候我百倍还给他们就是了。”
“啊?”
“不信?”韩诺伸手入怀里,从系统包裹中取出两本同样的《三字经》,递给赵云,说道:“你且看看,这两本书有什么不同。”
赵云接过。粗粗一翻,便发现了问题:“这字,都是一模一样的?”
韩诺点头:“没错。这里没有外人。我也不怕跟你说,我们已经有办法大量的弄出这样的书籍,差得就只是原本、孤本、秘本。”
韩诺将他们掌握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道:“只要拿到一本原本,我们就能弄出成千上万本,到时候百倍还给他们又算得什么!”
赵云虽是要讲规矩,却并不死板,这么听了,自然再无异议。
阴后最后问道:“不知道要准备多少?”
韩诺道:“越多越好。再有六七天时间,黄巾力士的数量将超过一万。”
“妾身明白了。”
阴后领命而去。
童渊、赵云、张宁和祝玉妍四人。在石碑前观摩良久,始终不得要领。唯有放弃。
而韩诺要想领悟技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只能随着系统一声一声的提示,慢慢地积攒着进度。
夜里,张让等十常侍果然来了。
这些天,韩诺击败左慈的威名早已经传遍洛阳,灭情道也由此轻易落入韩诺手中。
第二天一早,阴癸派和灭情道,还有花间派也有帮忙,三方一共搜罗了近三千的竹篓,两千余块布匹,还有百余辆板车。
主要是准备搬迁,钱财不能露白,他们本就需要用不少布匹来打包裹,就少了些,竹篓倒是能腾出更多一些。
韩诺留下一千人在太学看守,然后便带着两千名黄巾力士往洛阳南宫的东观而去。
汉朝历代皇帝都注重对书籍的搜罗。
西汉时宫廷藏书分别藏于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兰台、石室、延阁、广内等处,称为“秘书”,或“中书”、“内书”。
此外,还有太常、太史、博士所藏的外书。
东汉时则有七所藏书处,即辟雍、宣明殿、兰台、石室、鸿都、东观、任寿阁,官府图书加上释道等图籍,其总数约有一千一百余种,二千九百余卷又二千二百余篇,其中称章称首者,都还没有计算在内。
这时的洛阳,藏书之处主要是石室、兰台和东观。
石室建在汉高祖刘邦庙内,藏有谶纬书籍和天地自然中的异常现象记录。
兰台则是档案典籍库,起初是名儒著述的地方。
章帝、和帝之后,东观藏书渐渐多于兰台,藏书中心就由兰台转移到东观,成为宫廷收藏图书档案和撰修史书的主要场所。
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
“初,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辆,自此以后,三倍于前。
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滕囊。
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载七十余乘,道路艰远,复弃其半矣。
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
如今洛阳遭劫提前,又因为有韩诺搅和,董卓也早早裹挟少帝逃去长安,但是宫城作为纷乱最初的地方,被吴匡、袁术等人一把大火烧毁多处。
虽然后边王允救火,着重将东观书籍救下,却还是被毁了不少。
阴后自昨夜听说要来抢书,便派人盯着这里,人员出入不去管,但是那大堆书籍却都看得严实。
(未完待续。)
第277章 鸿儒郑玄()
“你们是什么人?”
“你们要干什么?”
韩诺、阴后等人,和两千黄巾力士鱼贯而入。
而看到有人闯了进来,那些正在整理书籍的文人士子自然是要上前来拦阻。
韩诺直接吩咐道:“将他们拉开,赶到别的地方去,少来碍事。”
“有敢反抗的,打晕了事!”
“是。”
韩诺看着地上乱糟糟的书册、竹简,眉头大皱:“看来,那一日大乱,还真的影响甚大啊。”
当时将这些书册抢救出来的,是那些不识字的普通兵卒,乱拿乱放,随意堆叠在一起,这时自然就要重新整理。
只是,韩诺可没有那个心思来仔细整理。
阴后看着也是觉得麻烦,便道:“神将大人,要不要将这些人也给带走?”
韩诺想了想,说道:“问问他们的意思,要是愿意走的就带上,不愿走的就算了。”
阴后还没有走过去,那边就有人在喊道:“你们是什么人?”
韩诺没去管阴后怎么跟他们交涉,在他看来,掌控这个世界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统一天下的事情自然也不用着急,没有意外的话,慢慢来就好。
所以他不需要急功近利的逮着人就强掳了去冀州。
阴癸派和灭情道的人清空了场地,只剩下书册、竹简堆在地上,韩诺便指挥着黄巾力士将这些书册、竹简都给装进竹篓里。
一些散碎的部分则是由其他手下打成包裹,再给黄巾力士背上。
两千名黄巾力士,堪堪将这些书册、竹简都给带上。
“看样子,大概才只有四万卷?”韩诺皱眉,问道:“这东观的藏书就只有这么一点吗?”
“才不是!之前我们这里藏书足有十万卷!”
那边顿时便有嚷嚷道:“还不就是你们!就是你们烧的这一把火,烧了大半!还不知道烧掉了多少孤本!”
韩诺没理他。反正放火的又不是他。
转过头,韩诺问正走过来的阴后:“他们不愿意?”
阴后摇头:“都是不肯。”
韩诺听了,便道:“那算了。我们走!”
阴后连忙跟上。暗中传音道:“神将大人,我看其中有几人是动了心的。只是当着别人的面不肯开口罢了。要不要我私底下再找人问问?”
“哦?那行。”
反正是手底下的人跑腿,韩诺也不介意多拉几个人过去。
临出门前,韩诺回头望了一眼那高大阁楼。
他本来还以为这里也会像少林寺的藏经阁那样,有个像扫地僧那样的隐藏高手。
毕竟,这里的书籍可都是朝廷特意搜罗过来的,里边应该有不少是能够领悟技能的孤本、秘本。
东观的重要性可不见得要比那藏经阁低,甚至还可能犹有过之。
结果呢,却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不得不说。韩诺实在有些失望。
似乎感觉到韩诺的失望,旁边的阴后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回去吧。”
然而,就在韩诺带队回去之后,那东观最大的阁楼,最顶层之上,却是真的转出一名须发花白的老儒生。
老儒生看着韩诺带队远去的身影,长叹一声:“唉!这些书落在他的手上,兴许会更好一些吧?”
“如今汉室衰颓,这洛阳虽是帝都。却是劫难重重,熬过了这一次,只怕还会有下一次。”
“若是没有强力的守护。这些书免不了还有一劫。”
“便且随他去吧。”
在老儒生叹息过后,又有着另一把声音响起:“老师,那熹平石经呢?那可是您和蔡中郎毕生心血的凝聚,就这么任他搬走吗?”
在老儒生的身后,走出一人,却是荀悦!
能让在太学中官居博士祭酒(首席)的荀悦称为老师的,当然不是寻常之人,这位老儒生却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郑玄郑康成。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之长。融会为一,以其丰富的著述创立了“郑学”。
“郑学”破除了过去今、古文经学的家法。初步统一了今、古文经学,使经学进入了一统时代。对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由此可见其在儒家中的地位。
只是,若是按照原本的历史剧情,这时的郑玄却应该是还受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影响,正在北海高密故里杜门不出,隐修经业才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听了荀悦的话,郑玄摇摇头,道:“我看他行事,虽是蛮横,但还不失规矩。而且,也是知道书籍珍贵之人,便由得他吧。”
荀悦却是多少仍有些不甘心,又道:“老师,那熹平石经才刻成不过一年时间,订误正伪、校对规范之用尚还没能做到,就这么搬走,真的好吗?”
郑玄抬头眺望,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同样的,原本的国运金龙,也早已不见踪影。
“不然又能如何?”郑玄语气平淡的说道:“仲豫啊,你便是决定了要一直在太学任职?”
荀悦微低着头,皱皱眉头,只是执礼说道:“学生愿听老师安排。”
郑玄终于回过头来,定定的看着荀悦,说道:“老夫想去巨鹿走上一趟,仲豫陪老夫一起如何?”
“呃?巨鹿?”荀悦一惊,忙道:“老师,那太危险了!老师可是不放心那熹平石经?若是如此,学生去走一趟就是了,不必劳烦老师。”
“有这个原因,只是,我更想去看看,去亲眼看一看,这天界神将要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这么说着,郑玄摆摆手道:“我意已决,你的意思呢?”
荀悦看郑玄脸色沉凝,显然不会改变主意,唯有躬身说道:“学生自然是随侍老师左右。”
“那好,你且准备一下吧。到时便和那韩神将一道上路。”
“啊?”荀悦又是一惊。
郑玄又说道:“对了,你再去跟你师妹也说一声,问问她是否也愿意过去。”
“呃,是!老师还有什么吩咐?”
“没有了,你去准备吧。”
“是!”
有书友建议开防盗版,好意心领了,只是这事有些麻烦。
网站有规定,“作品出现欺骗读者(包括但不限于大量无意义情节填充、重复之前已写内容、将感言作为正文收费等情形)”,是会取消福利的,全勤奖、半年奖之类。
而且,编辑也在群里说了,让我们安心码字,防盗版这种事情交给网站就好。
毕竟,我们这还是一本两本的,网站可是以万为单位的。
另外,章节同步到起点有些麻烦,防盗版的话还要修改一次更麻烦,就不给别人增加工作量了。
最后,再说下qq群号:260278997,有兴趣的可以加,进群之后发个订阅截图。
(未完待续。)
第278章 有女蔡琰()
蔡府。
蔡邕的宅院,能藏得下近万卷书册的地方,自然不会小。
因密奏七事而得罪宦官,担心报复远避江东吴会之地,蔡邕离家至今已有六年,家中主事的,其实只有年仅十三岁的蔡琰而已。
曲曲折折小道,延伸至重重庭院里边,后宅书房,两名少女正在品读书籍。
个子较矮,年纪偏小的便是蔡琰,而另一位却是荀采,荀爽之女,荀悦、荀彧之妹。
两人并肩而坐,看上去十分亲密。
“妹妹,你看这里,‘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我倒是知道,但是后边的‘如囊萤,如映雪’、‘如负薪,如挂角’又是说的什么故事?”
荀采将手里白纸黑字的《三字经》挪到蔡琰面前,纤指轻点着问道。
蔡琰年纪虽比荀采还小一岁多,看上去却像是更加老成持重一些。
只听她老气横秋地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这‘囊萤’呢,说的是在夏天晚上抓了萤火虫,用白绢口袋装着吊起来当油灯用,‘映雪’呢,则是冬天晚上借着白雪倒映的月光来看书。”
“那负薪挂角呢?”
“同样也是勤学的故事,打柴、放牛的时候都不忘看书。”
“好吧,可为什么我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故事呢?”荀采轻皱着娥眉叹道。
蔡琰却是摇头道:“其实是有典故的。”
荀采听得娥眉舒展,连声问道:“啊?有吗?在哪里?”
“《汉书》里边就有。”
“真的假的?我怎么没有看到过?”
“唉!”蔡琰又是长叹一声,转身在一排书架上翻出一卷,摊开。
荀采凑了过来,只见上边正写着: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还真有?担束薪,行且诵书!”荀采兴奋得叫了起来,又问道:“那其他的呢?在哪里还有?”
蔡琰看她手舞足蹈的,怕弄坏了竹简,忙收了起来,然后才说道:“典籍上没有了,估计是天界的说法吧。”
“负薪”的朱买臣是西汉时人,才有着典故一说。
而“挂角”说的是隋朝李密。“囊萤映雪”说的是晋朝的车胤和孙康,都是在三国之后,自然就没有什么书籍记载着这样的典故了。
将竹简重新放回书架上,蔡琰又说道:“对了,关于这朱买臣,还有一个典故,你知道吗?”
“不知道。好妹妹,你再给我说说。”
蔡琰叹道:“其实你也是知道的,只是你没去记而已。覆水难收,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么?”
“啊?就是这朱买臣?”
覆水难收的故事。荀采自然是听过的,她还真没有想到就是这朱买臣。
“没错!”
“原来是他!”
便在这时,院外却突然传来急急的脚步声。
“大小姐!不好了!不好了!”
荀采一惊:“是信伯。怎么了?”
蔡信是蔡府老仆,最早时是蔡邕伴读书童,如今是这蔡府管家,他向来稳重,能让他这般着急的,只怕事情不小,也就不由得荀采吃惊。
蔡琰也是担心,转头看着。
蔡信很快便闯了进来:“大小姐,黄……黄巾过来了!”
“啊?”
荀采大惊!
前些日洛阳大乱时。便有过乱兵败卒冲撞蔡府,亏得蔡府仆从不少。勉强守住。
但这蔡信说的黄巾,即便以荀采的脑袋瓜子都能想到。只有那黄巾神将了!
洛阳新定,城防虽不算多强,但也不会太弱,她们既然没有听到什么喧嚣征战的声响,那便不是黄巾攻城。
而能够不用攻城就进来的黄巾,自然就只有黄巾神将韩诺了。
“他终于来了么。”蔡琰心中暗道一声,随即对蔡信说道:“信伯,他们既然来了,便让他们进来吧。”
“啊?”蔡信大惊,忙道:“大小姐,使不得啊,那些黄巾谁知道会做什么什么事来,怎么能让他们进来?”
蔡琰叹道:“那信伯可有办法将他们拦着,不让他们进来?”
“呃!”
蔡信顿时无言以对。
“那韩诺那么厉害,谁能拦得住他?”这么想着,蔡信左右思量,终于说道:“大小姐,要么我们离开洛阳吧,去找老爷?”
蔡邕能放心让蔡琰在这洛阳居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