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他为什么听说了李承乾和林森的情义后,不仅没有阻拦,反而有点鼓励,和乐见其成的意思,哪怕是皇帝也并不是只需要敬畏的。
“你小子是不能随便回来,不还可以让怀玉带着孩子去探亲啊。”
李世民想到林森每次一有个儿子,就被自己派驻到很远的地方任职,这才有那广为流传的,儿子把老子当成昆仑奴的笑话,不自禁的就是心一软,这算是额外给了林森一个恩典。
将领在外按说是不能携带家眷的,那样会让他们打仗时分心,也会更加惜身,多上许多顾虑,失了勇猛无畏,当然也有做人质的意思。
而李世民能够打破这样的潜规则,可以说是对林森相当的看重了,也是真正的法外容情了。
当然这也得亏登州那边的局势相对平稳,不能算是战区,而且一直也都有着针对官员的探亲的惯例在,这么做也不算太出格。
林森要是跟他老丈人程咬金一样,在幽州那种边防重地驻守,随时都要面对游牧民族的侵扰,那肯定没有这种优待了。
“谢陛下隆恩!”林森的这一声感谢,那可绝对是发自肺腑的了。
前面明知道他偷跑回来不对,李世民冷嘲热讽归冷嘲热讽,其实还是多批了半个月假期,这下可就是名正言顺的回来了,这就已经够照顾的了。
后边准许程怀玉母子前去探亲就更不得了了,尽管不可能让他们一家人在任职期间长久生活在一起,但是隔上一年半载的,能有那么个把月时间在一起,说不定还能让老婆孩子都见识一下不同的风土人情,怎么看也已经很让人满意了,尤其是对一个在外驻守的将领来说。
“你小子少惹我生气,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行了,也别啰嗦了,回头给我仔细点倭国那边。
现在,麻溜的滚回你的土楼去吧,别在我面前晃悠了,没得让我烦心。”
李世民边说着,边赶苍蝇一样的挥手示意,让林森赶紧回家。
话虽然说的不太好听,其实却是不想多耽搁林森时间,让他更多的和家人团聚的意思在里面,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了。
林森难得的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满怀感激的躬身一礼,准备告退。
正在这时候,一个宫女慌慌张张的跑到了张阿难的身边嘀咕了几句。
以林森的强大耳力,轻易的听清了对方那焦急而惶恐的话语,“皇后病危!”
第四百二十五章 心思复杂()
听到这话,林森有些迟疑了起来,原本急着回家所以很是急促的步伐,都因为踌躇而放缓了下来。
林森和长孙皇后的感情或许并没有多深,不论是和李世民比,还是和李承乾或者小兕子比,那亲近感都差的多了。
可不像后世中经常写到的那样,会有将这位皇后当妈的感觉。
他之所以在意长孙皇后的情况,其实更多还是因为他现在可以说是已经上了李承乾的船了。
就算不说席君买和李承乾如今的密切关系,也不说他林森和李承乾之间亦师亦友的感情,单是他之前送到李承乾手里,如今已经成了他最为喜爱的把玩件,真的是一直随携带,都快形影不离的那方田黄冻的方章,就足以把他俩绑到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李承乾要是真个跟历史上那样,二杆子的去造他老子这个造反专家的反,那林森也绝对没跑了。
这个山水方章的寓意太直白,很容易把他牵扯进来啊,这是可以作为铁证的东西。
既然如此,林森当然要竭尽全力的将李承乾扶上宝座才成。
而历史上的他,正是在长孙皇后去世以后,失去了这个父子俩之间的缓冲层,也算是李承乾最大靠山和帮衬者的母亲,这才因为一直无法得到李世民的肯定,而彻底的走上了叛逆的中二少年的不归路。
行事越来越出格,然后越来越不受李世民待见,然后就想用更恶劣的做法,来吸引父皇的注意力,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然中间也少不了那些个极似卧底的老学究们的功劳,说教的太多,理解和包容太少,这才让这位原本骄傲到一直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家伙,成了最后那个可怜的叛逆。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其实都不是,只是一个傲娇小年轻,用错误的方法,对现状进行了无奈的控诉而已。
如果有长孙皇后在,有她在李世民那边帮忙转圜,也有她在李承乾这边温柔的抚慰,李承乾必定不会选择堕落,还依然会是那个骄傲的太子,那个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这一双父母,都理所当然的认定为最好的继承者的好儿子。
所以林森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竭尽全力的拯救长孙皇后的性命啊。
“你小子先别走,跟朕一起去看看皇后。”
李世民从张阿难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看到还没有走出大殿的林森,赶紧出声喊住了他。
虽然对林森这个年轻的所谓“神医”不是很抱希望,不过病急乱投医啊,眼下多一个医生,总是多一份希望吗。
哪怕只是帮忙拖延一下时间也是好的,在御医确定束手无策的时候,早就已经有人跑去请孙思邈这个活神仙了。
最近他都有在长安城里方便查询一些资料,因为写医书正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很多东西的药性和药理,更要格外仔细的辩证才成,多看看前人的经验也很有必要。
“是。”林森再不迟疑,转身就跟上李世民,迅速的朝着后宫走去。心里已经在琢磨着接下来可能面对的情况了。
上一次进宫来参加御宴的时候,林森就专门给长孙皇后诊治过身体,当时她的身体调养的已经很不错了,只要不是情绪有太大的波动,按说不应该出现危急情况了的。
不过眼下多半还是老毛病爆发了,林森也算是有所准备吧。
整个后宫都因为长孙皇后病倒,而变得气氛十分压抑和沉重。
看到李世民阴沉着脸进来,周围伺候的那些宫女太监全都跪下请罪,生怕李世民心情不好就大开杀戒。
他们都是事实上的奴隶身份,是生是死全都在李世民一念之间,大臣们也不会有人出头为他们说话的。
大唐这会对待奴隶就是这么个态度,同比大牲畜,这可是律法里都写明了的,因为皇帝家奴的事情上折子,可没法给大臣们带来什么诤臣的名声。
而这些皇后身边的下人,又都是知道皇帝对皇后那是真心的喜爱,皇后要是有个不测,他们搞不好全都要给皇后陪葬。
这时候自然都战战兢兢的,有些甚至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
李世民眼下压根就无暇去关注这些小人物,径直走到了皇后的大床边上,很是心疼的握着长孙皇后的手,小声喊着“观音奴!观音奴……”
看着长孙皇后蜡黄着脸色,一直都没有醒转过来回答一声,李世民的神情说不出的紧张和悲哀。
“陛下,容小子看看。”林森只能硬着头皮对满脸焦急的李世民说道。
这时候上前,很可能变成李世民的出气筒啊,尤其是继续告诉他一个坏消息的话。
可他有自己的责任感,也是因着李承乾的关系,不得不为啊。
“快去。”李世民眼睛分明有些红了,看向林森的眼神,都有几分可怖的感觉。
这要是林森再表示束手无策,或者来一句节哀顺变,李世民当场就能抽他。
“陛下请容小子放肆了。”
不过林森顾不得想这些,在李世民让开以后,他赶紧上前去,也别弄什么悬丝诊脉的花头了,直接就是上手捏住了长孙皇后是手腕。
虚弱,能够感受到的全都是虚弱,看来这次爆发的确实是很强烈啊。
“把这个放到娘娘的上颚处,让她含住了不要咽下去,以免堵住嗓子。”
林森干脆的从旁边拿过来一把玉刀,将自己随身带过来的一棵足有几百年参龄的极品野山参,给切了一片下来,然后递给了旁边那位皇后的贴身女官。
能在这时候一直待在皇后身边,还能随时注意他这个医生的动作的,必定是皇后真正贴心的忠心下属无疑。
让她来干这活,别人能放心,林森也能放心。
这株老山参本来是打算用来让李世民消消气的礼物,不过后来插科打诨的化解了,就没用上。
现在却是正好派上了用场,用来吊命,没有比这更好的东西了。
那边贴身女官放好以后,林森就在密切的注意着长孙皇后的情况。
说实话长孙皇后现下的情况非常不乐观,没有这片人参吊命,她这点生命之火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可放上这片人参,面临的变数也比较多。
如果向好的话,长孙皇后有可能会醒过来,生命力同时被拉起来,那么后续治疗虽然会因为人参的冲击而变得更复杂一些,但想要恢复,还是要比那风中残烛的状态靠谱一些。
可要是向坏的话,那林森就倒霉定了,搞不好长孙皇后就从苟延残喘的状态,直接变成一命呜呼了,毕竟还有个虚不受补的可能啊。
到时谁也没法预测,李世民在极度的悲伤刺激下,会干出什么事来,反正林森这个始作俑者的下场不会太好就是了。
林森这会脑子里难免也是心思复杂啊。
第四百二十六章 避嫌()
在林森紧张的注视下,也在李世民他们各种期待和担忧等等复杂难明的眼神中,长孙皇后那原本都已经有些灰败的脸色,总算是慢慢的有了那么一点改变,那让人绝望的蜡黄脸色中,慢慢的多了那么一丢丢不分明的红润。
而林森这边感受到的脉象更加直观些,从极度的虚弱,慢慢的变得有力了一些。
“醒了醒了,皇后醒了。”宫女们忍不住先高兴的叫了起来。
林森也长舒了一口气,赶紧把位置让给了满脸焦急,又带着些惊喜的李世民。
林森显然也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淡定和自信,之前心里也在为自己狠狠的捏着一把汗啊,不可避免的还出现了一些诸如后悔这类的情绪。
直到现在才算是真个从容起来,既然长孙皇后都醒了,下一步只要不是再次发病,慢慢调养对林森来说,难度可就降低多了。
起码不用像之前那样赌命了,既是赌上了长孙皇后的性命,看她的命好不好,够不够运气,同时也是堵上了他林森自个的性命啊,搞不好就得给长孙皇后陪葬呢。
“观音奴……”这边李世民又开始对着刚睁开眼睛,勉强露出了一个虚弱的笑容的长孙皇后表达着爱意。
而林森则去到一边开始写起了药方,还有配套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在不停的叮嘱着那位女官各种注意事项。
有了救醒长孙皇后的光辉战绩在,林森这位年轻的“神医”的话也就变得可信多了,所以周围的那些人都在异常认真的听着。
说起这些东西来,林森那是真的很有自信的。
之前在用人参吊命时,就得亏有系统的帮助,才可以精确的掌握这个用量,事实证明系统在这方面从来就没掉链子过,绝对是值得信赖的。
现在知道了病情以后,想要对症下药,不论是药材的选择还是药量的把握上,林森自然也都有了绝对的信心。
当然林森也可以确定自己诊脉的结果,并不会有多大的偏差,毕竟也是和孙思邈一起学习和交流了那么长时间,又在山民们身上经过无数次实践的,和最开始连药名都不清楚的那个林森,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药方都是一蹴而就的写完的,侃侃而谈时这自信的姿态,也是看着就让人信服啊。
孙思邈不知何时也已经来到了,听到林森给出的药方,还有其他的说法后,他一直在频频点头表示认可。林森是直到说完了才发现孙思邈的存在。
“林小友说的很对,在药量的把握上,小友向来比贫道做的更好,更加精准,让贫道来都做不到小友这般高妙,所以贫道看来,照着小友说的法子来就可以了。
得亏小友在这里,要不然以皇后娘娘的病症,怕是贫道赶到也无力回天了。”孙思邈先是高度肯定了林森的医术,然后才有些庆幸的感慨了一句。
其实他也是得了师兄袁守诚的提醒,说是长孙皇后这边近期可能要遭逢大难,最近才一直都呆在长安城这边的。
要不然他肯定早早的就借到自己想要的医书,回终南山那等清幽的地方,去编写自己的心得去了,才不想在长安城这种繁华又喧闹的地方待太久呢。
眼下这也算是通过另外一种形式,延续了长孙皇后的生机,孙思邈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回到终南山中,不用再担心这个事了吧。
不过显然他想的太早了,以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看重,林森那边又不能长久的靠上去,他毕竟还是要回到登州卫那边的岗位上去的,所以林森基本可以肯定,李世民一定会留下孙思邈,这样他心里才能有个底,除非他改命令。
林森倒是巴不得李世民改命令啊,相比起去登州卫那边和老婆孩子聚少离多,显然还是留在长安城这边更好些。
反正那石见银山已经被证实了,也见到了银锭的成品了,登州卫那边整个线路,包括各种遮掩都给找好了,这算是成了一条完整的链条,功劳妥妥已经到手了,能回来自然更好。
那边李世民看来也已经和长孙皇后说完话了,让虚弱的皇后先休息一下,他自个也跑到了林森旁边,听到孙思邈肯定了林森的法子以后,这才算是放下心来。
有了孙思邈的首肯,他自然不会再去追根问底的确认一遍,那也显得太过不信任林森了。
“你小子有心了。”李世民拍了拍林森的肩膀,话中甚至有些感激的意思。
不过感谢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口,不知是大恩不言谢的意思,还是有别的什么想法在里面。
再次确认过长孙皇后的病情,而且是和孙思邈一同商讨过,再次肯定了之前的法子合用之后,林森和孙思邈就知机的告退了。
当然也表示过之后这段时间,两人每天都会过来看看,也会随时等候宫里的传召的。
李世民对他们的知情知趣很是满意,也没再提让林森尽快回到登州卫的事情,只是示意两人可以先走了。
然后他就再次坐到了长孙皇后身边,虽然脸上难掩疲惫,今个经历了情绪的大起大落,肯定会有种心累的感觉,但还是颇有点要亲自照顾皇后的病情的意思,足见两人之间的感情有多么的深厚了。
路上林森和孙思邈两人都还在讨论着长孙皇后的病情,当然也有刻意压低了声音,毕竟这样牵扯到了皇后病情的也是大事,还是要有一定的保密意识才行,不能随意泄露的。
脸上自然还要配合的做出云淡风轻的样子,别让那些个人精一样的家伙,从他们身上看出什么端倪来,省的回头吃了挂落。
而两人的这番做派其实还有个用意,尤其是早早的退出来这点,确实也是完事了,但更多的还是为了避开接下来可能会有的秘密。
他俩对长孙皇后的身体状况都是有所了解的,也都就此给出过法子。
这一家人都有着类似三高的毛病,但是因为林森和孙思邈两人给的调理法子比较得当,皇后的情况一致还是挺稳定的,起码比历史上记载的此时已经病入膏肓的情况要好得多,外表几乎看不出病症来。
这次之所以突然犯病,而且那么危急,俩当世神医都同时想到了一个词——“急怒攻心”,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原因,才可能造成那么恶劣的结果。
那么能把长孙皇后刺激到这个程度的还能是谁呢?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牵扯到皇家内部事务了。所以两人才赶紧避嫌走人。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能得罪的人()
相互印证了彼此的看法后,林森和孙思邈到了皇宫外边,打了个招呼就各自会自己的地方去了。
林森最近肯定要带着老婆孩子们一起,住进长安城这边的那个李世民御赐的园子里来住了。
程怀玉因为经常需要打理兰蔻这边的生意,所以时不时的也会带着孩子们过来小住几天,这边一直也都维护的挺好的。
眼下林森需要经常进宫,去查看皇后的病情进展如何,自然还是暂时搬到这边来更方便些,林家庄子和长安城可是还有段不短的距离呢,万一有突发状况,肯定没法及时的靠上去,那他的罪过可就来大了。
林森这边刚搬过来,李承乾就跑来了,当然不是来找他叙旧的,而是询问长孙皇后的病情,并且问起大赦天下来给母后祈福行不行,能不能让她快点好起来。
林森也没有隐瞒,将实情全都告知了李承乾,至于这个祈福,林森觉得李承乾刚因为自己儿子的原因拒绝过,从而获得了大臣们的交口称赞,眼下提议这个会显得他有点反复。
与其这样祈福,其实还不如带着自家儿子,去他奶奶面前多露面,李承乾自个也多去照顾一下,这样长孙皇后的心情肯定更好,也更能体现李承乾的一片孝心。
李承乾毫不迟疑的点头应承下来,然后有些迫不及待的就拉着林森朝宫里跑,看来确实是很着紧他母后的病情的。
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和李承乾爷俩的殷切期盼下,在林森和孙思邈的每日跟进下,病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恢复着。
林森这边每天都来往于小院和皇宫之间,其实还有时间和自己家人多多相处,孙思邈那边比林森可是辛苦多了,他是直接住到了宫里去的,保证可以随叫随到,他这把年纪已经百无禁忌了,林森还太年轻,住进宫里就有些不合适了。
而林森每次进宫的时候,几乎都能看到李承乾带着他儿子小象儿在长孙皇后身边,因为这父子俩的存在,或者还有李世民这个好老公同样一直在身边关心着,长孙皇后尽管身体还很虚弱,可精神头却是好了许多,脸上总能见到笑模样。
心情好了,这病好的也比预计中要快了一些,说起来也是李承乾的一份功劳啊。
这眼瞅着半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李世民那边却压根没有再提过让林森滚回登州卫的话,眼下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