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植掌大唐-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孩子都想方设法的朝各家的私塾里送呢,压根就不会来这种普及教育的平民书院学习。

    至于掏钱,就算能掏的出来,他们敢吗?怕不是接着就被以贪腐的罪名送进牢里去吧。

    后面再有出来扎刺的,李承乾很干脆的都给强压了下去,还让考功科的把这些人全都记了下来,实际上他本人大概也在努力记下这些人的样子。

    这特么都是世家中人的门下走狗无疑了,即便有些是单纯的老学究,以后也显然不适合重用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去教书育人吧。

    反正这些人在贞观朝能蹦跶多久还不知道,在他李承乾上台以后,基本是前途无亮了。

    最后世家中人一看暂时是没有好招了,捐款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咱们花钱买个好名声吧,就当破财免灾了。

    咱也多捐点吧,至于说脸面,在事关家族兴衰的大事面前,一点脸面算什么,更不要脸的事又不是没干过,只要能把声望维持住,谁不得给咱们面子。

    于是几大世家的人商议了下,还是同进退吧,一家子捐一千贯好了,就在期限内的最后一天去上缴吧。

    既能展示出自家的诚意,又显得自家相对还是比较廉洁的,并不像那些商人一样满身的铜臭味,就知道捞钱。

    咱们这可是节衣缩食的,才好不容易才挤出这些钱财来的。

    为此咱可是马车都不坐了,改成了牛车,多大的一份心意啊。

    结果他们还是被骂了,而且被骂的更惨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盖棺论定() 
    “明明就是有钱还只拿五贯钱出来,果然还是不想捐款而已,还说什么省吃俭用攒出来的,敢情几天功夫吃穿用度就花了不止一千贯啊,穷奢极欲!”

    “早干嘛去了,大家都骂开了才拿钱,而且还不如那些商人拿得多,贱骨头,我呸!”

    “人家商人都捐了那么多,他们才一千贯,别说他们钱还不如商人多,商人也是要给他们上贡的,人家都能拿几千贯出来,这才一千贯,糊弄鬼哦。

    摆明了还是舍不得钱呗,铁公鸡,吝啬鬼,啐……”

    “假惺惺的做个样子,别人就不知道你们的真实面貌了?垃圾!”

    诸如此类的骂声不一而足,但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鄙视那帮世家中人的。

    其实仔细瞅瞅,总能在讨论的群情激愤的人群中,发现那么一两个林家庄户的身影。

    只是有的现在成了最受欢迎的小吃摊的摊主,有的开始了别的营生,但无一例外都成了合格的舆论引导者。

    显然这是见识过后世舆论威力的林森,率先炮制出来的水军了。

    看似在这次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出什么力的林森,其实私底下可是帮着出了不少的忙,而且别忘了这提议最早就是林森想到的呢。

    而眼下看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不仅成功的为大唐天下算是都办了一件地地道道的好事,一家伙就让书院这种原本很是高大上的东西,在全国范围内都铺开了摊子,未来造福的人绝对不是一个两个。

    更重要的是,这次事情有了林森安排人在其中搀和着,引导着舆论,对世家中人的名望损伤,可真不是一点半点,而是狠狠的打击了他们的形象。

    在他的热心帮助下,更多的民众看到了那些世家中人的真面目,算是将他们从神坛之上重重的扯落了一次,让他们的家族名声蒙上了厚厚的一层尘土。

    眼下看好似没有给他们造成什么直接的损失,但是长远看来,对他们的伤害就大了,这是真正的在朝着挖断他们根基的方向努力。

    不只是朝着断绝他们声望更近了一步,还为培养出更多的寒门学子奠定了基础,以后自然有望更好的遏制住他们的势头和影响力。

    而作为真正的始作俑者的林森,在这件事中把自己倒是摘的挺干净的,仇恨倒是都被马周给拉的稳稳的。

    但是对马周来说,这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经此一事,他已经隐隐的有了成为寒门学子代表人物的势头,以后在寒门学子之中的声望怕是无人能及了。

    而且通过这一举动,也算是彻底的和世家一系的官员划清了界限,充分的向皇家展示出了自己的价值,受到提拔重用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这个好处甚至都没用等上太久,就落到了实处。

    去为李渊守孝了几个月的李世民,在广大臣工的一再请求下,终于“勉为其难”的回来参与政事了。

    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内,有着亮眼表现的马周,接着就迎来了升职加薪,算是肯定了他提议建造书院的这一系列措施。

    当然也相当于又把世家中人丢到地上的面子,又给狠狠的踩了一脚。

    变相的也在帮着林森,巩固住了这次争斗的胜利果实。

    万年县令、登州刺史时老头,还有那一心想往长安城跑的广州刺史,也先后受到了嘉奖,就等着考功结束以后,给他们安排新的职位了,当然是要给他们加加担子的。

    另外,李世民还郑重其事的肯定了李承乾的一番作为,夸赞他处事稳重云云。

    其他的重臣,像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他们,可以说是真正的文臣领袖的这帮子人,也都真心实意的送上了祝贺。

    对大唐来说,一个能力出众的储君,应该是大部分既得利益者,如这些新兴权贵们,共同的愿景。

    他们虽然支持了当年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却真的不希望大唐再经历一次那样的惨烈了,未来能够顺利的完成权力交接,保持住稳定发展的局面,更符合所有人的期望。

    像世家中人那样想让李承乾他们哥几个多些争斗,最好再形成混乱的,毕竟是少数。

    和他们抱有类似想法的,也大都是些政治投机分子,看到的也只是自己眼下的不得志,还有投机成功能获得的庞大利益而已。

    而李世民这一趟借机躲出去,也未尝没有借着太子监国的机会,好好看看李承乾的处事能力和手腕的意思。

    想看看这位他一直着重培养的儿子,到底能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所以放手的也算是比较彻底了。

    尤其是在建书院这件事情上,尽管后边给出的那些条件,确实是有些超出常规的,比如立碑传记,比如允许商人之子入学,放到现在来说甚至有点惊世骇俗的意思。

    可在李承乾前去问询的时候,李世民也都选择了默许,甚至做好了帮忙擦屁股的打算。

    这样的大事李承乾可不敢擅专,没有李世民的首肯,他哪来的底气啊。

    可事实证明了李承乾确实干的不错,找准突破口分化瓦解,同时用对比的方式,狠狠打击了世家一系的嚣张气焰。

    至于说担心李承乾因此声望太高,影响了他这个当今陛下的权力,以李世民的自信,这种担忧压根不会出现。

    事实上他回来后,就利用自己目前无人能及的威望,将那一系列优惠条件所带来的影响,给平息了个差不多。

    如此一来,反倒是进一步巩固了李承乾的威望,不论对李承乾还是对林森来说,这无疑都是个好消息。

    可以说,这一回合林森胜的非常彻底。

    尤其是头一次体会到在幕后操控一切,敌人却察觉不到的感觉,这感觉就一个字,爽!

    怪不得那么多老奸巨猾的家伙,都喜欢在幕后鼓弄是非,原来这种感觉是会上瘾的。

    可惜林森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压根就不是什么玩心眼的料。

    这次过程之所以那么顺利,那主要还是马周策划的好,两人之间也算是配合默契,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才不仅办了实事,还好的教训了世家中人一通,算是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

    可要是没了马周这等人物帮忙,林森怕是还得抓瞎。所以这种事以后还是少干的好。

    看着局面变得平稳起来,林森这边又开始享受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可没想到他办的这事的影响还在继续呢,最后却还是影响到了他自个身上。

第四百一十二章 烂摊子() 
    这段时间林森的日子真的是优哉游哉的,这叫一个舒服惬意,没事就陪着儿子到处玩,当然主要还是集中在林家庄子这个范畴内,偶尔也会带着他和程怀玉一起,去长安城的自家产业里逛逛。

    只是这个安全问题,他可一直不敢懈怠了,即便对自己的身手特别自信,程怀玉同样不是个善茬,可身边还是会带满护卫才出门,人熊哥俩也是必备的。

    之前的经历让他不得不提高警惕,毕竟幕后的主谋极有可能是某一位皇子,谁知道这些家伙能够疯狂到什么程度呢。

    尤其是在李承乾卸掉了监国的重任后,可以说第一时间就带着太子妃,一同到林家庄上来放松一下之后,谁都能看出这位太子爷对他林森的信重。

    作为对手的其他皇子,自然很有可能会把他林森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了。

    而且林森给那些家伙造成的损失可是不少,几百号死士呢。

    即便是受宠的皇子,想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手也不容易啊,肉疼是一定的了,对林森的仇视,肯定也要上升一个台阶了。

    实际上李承乾有来表达谢意的意思在里面。马周压根就没贪功,私下里沟通时,就将这建造书院是林森的主意这点告知了李承乾。

    知道自己能够有这个露脸的机会,离不开自己的这个朋友,李承乾对林森就更加重视了,自然要过来一趟好好聊聊。

    顺便也好让太子妃苏氏过来,找程怀玉交流一下经验,比如如何照顾孩子,又比如如何才能保证头胎就生个儿子。

    现在的人们对于男孩的看重,可比后世来的强烈的多,尤其是像太子妃这种有地位的女人。

    所谓母凭子贵啊,有个儿子傍身,她这个太子妃的位置,坐的也能更稳当不是。

    而且有了正儿八经的世子,对于稳固李承乾的地位,同样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有了孩子更显得他成熟稳重,值得托付嘛。

    这方面程怀玉还真的是挺有发言权的,自家老公是个出了名的医生,和孙思邈那等活神仙又很是熟悉,总能掌握一些所谓生男孩的秘方的。

    吃什么,怎么做,也确实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当然这主要都是林森后世的时候看来的,像是什么《育儿宝典》这类的书上都有记载的,他后世的姐姐为此做准备的时候,他也没少被耳提面命了。

    其实核心无非就是给众多的子子孙孙们创造一个碱性环境而已,这样雄性的小蝌蚪才能活得更好,游得更快,如此而已。

    而这样的方子,可不仅是在程怀玉身上验证过了,也在她的那帮子闺蜜身上都取得了实效。

    像是这种能够帮助开枝散叶的东西,经常都是作为家族秘密呗保守着的,也就是真正的亲近之人才会得到指点。

    能像程怀玉这样大方的拿出来的可是不多,这也是她能够有现在这么好的一个人缘的重要原因之一,都想着和她搞好了关系才好问秘方啊。

    当然也有兰蔻出品的众多好东西的功劳,更重要的是程怀玉自己情商很高,很会为人处世。

    眼下太子妃苏氏听得那叫一个认真,也容不得她不相信啊,就她眼前的程怀玉现在已经怀了二胎,经过把脉以后已经被再一次确定为男孩了。

    嗯,林森回来之后,不是要好好弥补下自家老婆吗,所以晚上那是格外的努力,这不就又中标了嘛。

    而在程怀玉这实打实的彪悍战绩面前,求子心切的太子妃能不信服吗。

    就在林森美滋滋的陪着怀孕的程怀玉,准备做个好爸爸,好老公,一起见证平安的成长,还有二孩的出生时,新一期的官员考功和栓选又开始了。

    之前在捐建书院一事上有过上佳表现,并且先后被李承乾和李世民都点名表扬了的那三位父母官,这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主要是也要结合他们在本职工作上的成绩,才好给他们确定能提拔到什么职位上去。

    那些嘉奖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是加了一层保险而已,并不是说以前的政绩如何就不用看了的。

    而结果对他们来说,应该都算是很不错了。

    万年县令被提拔进了六部,同时职衔顺利的提了一级,不用继续苦逼的在万年县令这个位置上受那夹包气了。

    可能也是考虑到了他得罪那帮世家中人得罪的有点狠,打脸打的啪啪响,以后再蹲这个位置上和这帮人打交道,怕是工作就不好搞了,被坑都不是没可能,所以也是保护性的调离,算是对他,也是对李承乾的一种维护。

    干了几十年登州刺史的时老头,其实差不多该到退休的年头了,可之前带领治下抗击水灾,后来到长安卖鱼干等事情干的都太出彩了,在捐建书院中同样有亮眼表现,官方必然要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才成。

    除了李世民父子俩的嘉奖和赏赐以外,升职加薪,调入中枢同样是应有之义,这才能让大家干活更有奔头啊。

    广州刺史那边相对来说算是奖励最少的,他遭遇的局面难度最低,相对来说功劳自然也是最低的,结果也只是平调而已。

    不过对他而言,应该也算是达成了心愿吧,因为他从广州这个南方的中心港口,调到了登州这个北方的港口中心,接任了时老头的职位。

    这边毕竟是文教兴盛之地,从心理距离上讲,离长安城可是近多了。

    这边可是一直都深受重视的地方,并不像岭南那边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作为流放之地,搞得他这个原本的广府一把,都像是后娘养的,平白比其他刺史低了一头似的。现在总算也能昂首挺胸的和其他同级的刺史说话了。

    当然李世民这么安排,也是有其深意在的,这位原来的广州刺史家就是登州这边的,说起来家族势力也算是不差,这样对当地人和上下官员来说,天然的就少了些排外情绪。

    而且他之前在广府时所展现出的政治手腕,也更适合应对登州这种势力错综复杂的地方政务。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广州和登州同为港口中心,对这类地方的事务,他也更容易上手吗。

    然后或许还要加上一条,是因为他之前在广府时就和林森配合的挺默契的。

    而这一次本来以为没自己什么事的林森,又被派到了登州,接替了那位勇敢“自杀”的原登州折冲都尉的工作,成了那边的武官头头,也算是和这位原广州刺史又成了一文一武的搭档吧。

    只是林森面对的绝对是个烂摊子,偏偏这一次又是带着秘密任务去的。

第四百一十三章 热情了了() 
    非常不舍的辞别了挺着大肚子的程怀玉,还有哭的稀里哗啦的小平安,林森带上护卫们一起坐上了一艘客船,打算沿着黄河顺流而下,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到入海口那里,再转为骑马去到登州就是,这样最为快捷,相对来说也是最舒适的方法。

    虽然因为上次的伏杀,让林森对这黄河上的沙船多少有点心理阴影,不过这样不会很累,能带的物资更多些,去到登州那边才能有精力更好的应对可能的状况。

    另外,其实林森未尝没有借此调出对手的想法。

    这艘船上用的人手就可靠多了,是李世民那边派过来的,船只也是,武器装备都要强悍的多。

    虽然其实更多的还是任务需要,但在林森从登州回来以前,这艘船都是要听林森调用的,感觉还是要比走陆路要安全一些吧。

    而且船上可不止是林森和手下一大帮子护卫,此次受到嘉奖的原广州刺史也和他同行的。

    怎么说也是衣锦还乡了,他这次带着的阵仗可也不算少,礼物什么的也没少准备了。

    还有就是之前曾经不顾家人的反对,一同进入到翊卫给他做副手的林淵源了。

    说起来两人也算是有过命的交情,那次他差点和家里脱离关系,也一定要跑来帮自己,让林森也很是感动。

    好在后来林淵源带领着那只翊卫队伍,成了大唐的仪仗队和国旗护卫队,已经成了大唐的脸面,自然也是为他和他的家族赚足了荣光。

    家里人不仅原谅了他的一意孤行,重新主动的接纳了他,还颇有点以他为傲的意思。

    这次跟着林森一同过去,也有点给他当副手的意思。

    只不过不是做林森手底下的折冲副尉,而是成了登州治下的另一个军府的折冲都尉,是要帮忙统领那一府的人马的。

    没办法啊,登州那边被查出来有问题的军官,可不只是“自杀”了的那位折冲都尉而已,上上下下的军官那真是被渗透的跟筛子似的。

    另一个府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虽然那个都尉罪不至死,但遭到撤换也是一定的了,林淵源也算是来帮林森收拾烂摊子的。

    手底下要都是那种货色,林森这个登州的最高军事长官,想要开始履行职责不知道要多困难呢,多了林淵源这么个自己人,肯定就要轻省多了。

    如果有他们一同在船上,那位大概是皇子的幕后黑手,还要发动死士来进行攻击,那真的要算是丧心病狂了。

    有个这样的敌人在旁窥视,林森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所以到时真个来袭,林森就会想尽办法揪出这黑手来,越早除掉对方越好。

    谁也不想有个疯子做敌人啊,尤其是这个疯子杀人不犯法的,还是尽快弄死吧。

    让林森安心不少,又觉得有点失望的,他们这一路走的很是顺畅,无论是走水路还是在陆路上,都没有遭受什么攻击,甚至连山贼水匪的都没碰到一回,白瞎了林森的一番精心准备。

    不过好歹说明敌人还不是没有理智的纯疯子,起码这样一来,李世民的警告,对方应该能听得进去吧。

    像上次袭击自己妻儿的那种所谓“意外”要是再来一次,林森毫不怀疑自己一定会想法子把李世民的所有有嫌疑的儿子全都干掉的。

    既然敌人都不遵守游戏规则了,那也别怪他下狠手了,大不了大家鱼死网破。把李世民也弄死咯再远遁海外,他都不见得干不出来。

    当然这都是朝最坏处做的打算,用不上就最好了。

    而给他这个底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