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之谋国-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辅兄,听说贺若弼竟然刺杀圣上,他是不是脑子烧糊涂了,他怎么能够干这样的的事情呢?”

    宇文弼苦笑一声道:“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呢?不过我怀疑这件事是林子轩设计的陷阱,目的就是要整死贺若弼,只是没有想到会牵连到独孤罗和元寿。”

    裴矩以怀疑的口气说道:“林子轩有这么大的本事吗?我不相信。”

    “贤弟的意思,这件事背后还另有主谋。”宇文弼充满好奇的问道。

    “不知道,这件事除了林子轩恐怕谁也不知道呀!不过我相信圣上会查明真相的,毕竟那二位都是朝廷的重臣呀!”说道这里,裴矩又道:“不过话说回来,贺若弼为老不尊,和一个晚辈斗气,有点不成体统。现在弄成这样也是自找的。”

    “哼!他因为儿子被林子轩所杀,一心报仇。只不过他太愚蠢,被人利用了而已。”

    裴矩眉头一皱道:“公辅兄的意思我明白,贺若弼其实是想杀林子轩的,只是没有想到皇上和晋王会出现在马车里,所以才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贺若弼命该如此,谁也救不了他了。”宇文弼道,“其实贺若弼鲁莽,那是他咎由自取,我们并不关心。关键是他竟然把独孤大将军和元寿他们牵扯进去了,现在独孤兄弟被抓,元氏兄弟被抓,弄得人心惶惶,他们其实无辜。作为同僚,我们应该替他们说几句公道话,裴贤弟以为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裴矩便完全明白宇文弼来意了,就是想让自己替独孤罗他们说说情,但裴矩不知道,宇文弼是专门来找自己,还是自己是众人说情者之一,做一个联名上书之类,他便笑问道:“那需要我做点什么呢?”

    其实张瑾的意思,迁都之事最好找宇文述情的效果会更好,但宇文弼却很了解宇文化及此人,让宇文化及去说情,最后的结果很可能非凡救不了独孤罗,宇文化及反而会落井下石,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不可信任。

    宇文弼和裴矩的关系很好,而裴氏兄弟最近深受圣眷,在圣上面前说话很有份量,让他做中间人,是个不错的选择。

    宇文弼便笑道:“其实那天朝堂上谈论迁都之事,并不是说大家反对迁都,只是觉得太仓促,圣上刚刚即位就要迁都,大家都担心圣上是一时兴起,没有意识到迁都的重要,如果圣上能够考虑周全,我想大家都会心平气和地坐下商议,想请裴贤弟替我把这个意思转达给圣上。”

    裴矩心中跟明镜似的,圣上果然有手段,略施小计便让关陇贵族们屈服了,看来圣上那句话说的没错,林子轩果然是一把好刀。裴矩是河东士族,他对迁都持中立态度,不过有一点,迁都后关陇贵族的势力肯定会下降,那么此消彼长,北方士族的影响力就会加大,迁都对裴阀有利。既然关陇贵族们屈服,那他也愿意做这个中间人。

    “好吧!我可以去圣上说一说,不知公辅兄希望我什么时候去?”

    “事态紧急,我希望裴贤弟现在就去。”

    御书房里,待林子轩走后,他和往常一样,又坐下来批阅奏折,他每天都有大量的政务要处理,使他这个皇帝做得颇为辛劳。如果让那些批判他的砖家叫兽们知道杨广是这样一个勤勉的帝王的话,他们说不定会找个地缝给钻进去。

    此时,杨广正在听取刑部尚书张衡汇报,张衡负责审理贺若弼案,他作为杨广的心腹之臣非常得力,一切都按照杨广的意思处理得妥妥帖帖。

    “殿下,元胄也承认了他参与了谋逆案。”

    “独孤氏呢?还有元寿,他们承认了吗?”杨广又问道。

    “独孤罗和独孤整都不肯承认,元寿说如果陛下想让他承认,他就承认。”

    是吗?此人倒挺圆滑。”

    杨广笑了笑,接过他们的供词看了看,独孤罗的供词用血写成,‘无罪!’两个字,殷红的血格外刺眼。

    独孤整的供词却写了很多,前因后果,写得清清楚楚,最后写道:‘臣赞成贺若弼杀林子轩,此行为不当!但刺杀皇上,臣不但没有那个胆子,也没有那个心,望陛下明察。’

    张衡小心翼翼察言观色,他见杨广语气虽然随意,但还是掩饰不住他心中的不满,张衡连忙道:“陛下,臣可以保证,明天天亮前可以重新拿出他们的口供,一定让陛下满意。”

    杨广沉思了片刻,就在这时,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黄门裴侍郎说有重要事情求见陛下。”

    “宣他觐见!”

    杨广还需要再考虑一下独孤罗等人的事情,便对张衡道:“你在外稍候片刻,朕再考虑一下,等会儿再宣你。”

    “喏!”张衡慢慢退了下去。

    片刻,裴矩被宦官领进了御书房,他上前深施一礼:“臣裴矩参见陛下。”

    “裴爱卿,这么晚来见朕,有什么急事吗?”

    “陛下,关于明天朝会,臣有一个奏案,想提请朝会讨论,请陛下先过目。”

    说完,裴矩将一本奏折恭恭敬敬递给杨广,杨广接过奏折看了一遍,心中微微一怔,竟然是提议迁都洛阳的奏案,他看了一眼裴矩,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这个裴矩很有眼光啊!竟然在这个关键时刻抓住了机会。

    “裴爱卿,你怎么会想到提议迁东都之事?”

    裴矩躬身道:“陛下,上次陛下在朝堂上提出迁都洛阳,臣一时没有心理准备,事后臣反复考虑,臣非常赞同陛下迁都洛阳的深思熟虑,臣以为,迁都洛阳是我大隋中兴的关键,绝不能被少数私利者阻挠,臣明日将坚决支持陛下迁都洛阳。”

    朕理解裴爱卿的忠心,可是反对者众啊!仅裴爱卿一人之力,恐怕还是有点吃力。”

    杨广在暗示着裴矩,裴矩心里明白,他微微笑道:“臣可以说服吏部尚书牛弘,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人一并支持臣的方案,并不是臣一己之力。”

    “好!”杨广拍案而起:“朕就期待你明天的表现。”

    裴矩又和杨广商议一下明天朝会的具体细节,便退下去了,杨广心中已经有处置独孤罗等人的方案,他立刻令道:“速宣张衡觐见!”

    裴矩走出大兴宫,登上了马车,马车内坐着他的族弟裴蕴,裴蕴时任御史大夫,也是裴阀在朝廷中的重臣,等裴矩一上车,他便急问道:“情况如何?”

    裴矩半天没有说话,等马车开动,他闭上眼睛,身子随着车壁轻晃,半晌,他才淡淡道:“圣上的意图很明显了,他要扶持士族对付关陇贵族,但他又不想士族坐大,所以我估计他对关陇贵族的打压也不会太狠,我们裴家的地位就将在明天早朝决定。”

    此时,林子轩的门前,独孤无明正在一个人孤零零的站着,他在等待着这所宅子主人的接见。

    依照独孤无明那高傲的性格,不管林子轩是不是自己的老上司,也不管林子轩的职位有多高他都不屑一顾。可是今天他不得不来,因为这涉及到独孤家的盛衰荣辱。

    虽然他到现在也不明白,皇上和晋王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但是他却知道解决这件事的关键是林子轩。所以他来了,他希望林子轩能够看在自己和他并肩战斗的份上帮自己一把。

    他就这样静静的等着,等着林家的大门被打开,等着林子轩将自己请进府去。

    可是他在这里已经占了半天了,他面前的大门还是紧紧的闭着。

    他抬头看看天,现在已经很晚了,林子轩还没有出现,这就代表着他是不会见自己的。独孤无明很生气,自己一个堂堂的贵族世家子弟,能够找你帮忙那是看的起你,你居然还摆起架子了。尽管他很生气,可是没有办法,谁让现在自己有求于人家呢?而且现在是林子轩掌控着主动权,自己只能这么受着。

    在等的过程中他恨不得冲进里面将林子轩狠狠地教训一顿,可是他不敢。一旦他那么做了,不但自己祖父救不出来,就连自己也得搭进去,甚至于自己会被林子轩当场格杀。

    看着依旧没有打开的大门,独孤无明只能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准备离开。他虽然很生气林子轩的不近人情,但是他也很理解林子轩行为。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恐怕会展开疯狂的报复,怎么可能像现在这默不作声呢?

    独孤无明觉得离开了,既然林子轩不帮忙,他就去找别的人。他相信总会有人帮助自己的,前提是自己家族舍得放弃一些利益。

    就在他将要离去的时候,林子轩家的大门打开了。

    独孤无明刚刚消沉下去的心,再次活了过来,他急忙走上前去对着走出来的管家道:“怎么样,林将军见不见我。”

    独孤无明可以肯定这是自己这辈子说的最低声下气的话了,虽然他也想将自己的高傲保持下去,他也想俯视林子轩,可是没办法,自己现在是求人的人,必须放低姿态。

    管家刘忠摇了摇头。

    独孤无明看到他的动作,刚刚升起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他什么话都没有再说,转身的离去。

    就在他转身的一瞬间,刘忠道:“我们家少爷,让我交给你一封信。”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递给他,独孤无明回过头来看了看,刘忠手里的信,又再次看了看林子轩府邸,最终他还是将信接了过来,他不知道林子轩在信里写了什么,或许是侮辱自己的言语,或许是其他的什么,但是他必须接下来,他不能让林子轩小看了自己。

    刘忠见他接过了信,便道:“我们家少爷说了,让你好好的看看这封信。他还说你会在信中找到解决这个事情的方法。”

    刘忠说完,不待独孤无明说什么,就转身进了门,然后顺手将府门重重的关上了。

    独孤无明拿着信不知道愣在了那里,自己该怎么办,这个林子轩又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以为一封信就将自己给打发了吗?他很想将这封信给扔了,可是听着林家管家刚才的话,他又觉得林子轩是在提醒自己什么?

    所以他决定看看这封信上写的什么?

    于是他走到自己的马车上,让下人拿来一个灯笼,他将信撕开,拿出信靠近灯笼,只见信上写了两个很漂亮的大字:迁都。

    看到这两个字,再想想自己祖父他们最近在策划的事,独孤无明瞬间明白了一切。既然明白了,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回过头来对着林家的大门喃喃的说道:“林子轩,谢谢了,这个恩我会报答的。”

    ;

第八十章 幽州祭母() 
幽州,林家村。趣*

    林子轩离家一年后再次回到了这里,此次以涿郡太守的身份回家,也算的上是衣锦还乡了。年纪轻轻就成了一方重臣,这算得上是开了大隋历史的先河呀!上次是因为自己身负重任,威力避免打草惊蛇所以没有让人知道自己回家了。虽然说自己后来在幽州也呆了几个月,但是因为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所以也没有顾得上回家来看看。每每一想起这个事情,林子轩不仅暗自感叹道:自己快赶上大禹了。所以这次林子轩借着到涿郡上任的机会,回家看看,让所有人知道知道自己现在有了成就了。

    林子轩回到家已经有三天了,这三天里,来拜访他的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不算那些当官的,就是林家村这个小小的村子里人都可以说快将林子轩家给挤爆了。其实这也怨不得他们,一个乡下小农村陡然间出了一个两千石的大官,而且听那些当官的说林子轩在皇上那里很吃香,他们又怎么会不激动呢?这可是他们这个村的骄傲呀!

    林子轩虽然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但是他实在是受不了这些人对自己的那种态度。自从自己回来后,每天都有人上自己家去拜访,美其名曰串门,其实还不是冲着他来的。虽然他受不了这样的场景,但是舅舅却是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要知道以前都是他们去向别人拍马屁,现在好不容易有人向自己买好了,自己还不趁机享受享受吗?

    既然自己的舅舅母喜欢这样的生活,那就让他多享受享受吧!林子轩相信等这个新鲜劲儿过了之后,他就会很烦恼了。

    林子轩此时一个人静静的站在北山上,看着自己当初曾经打猎生活的地方。自己虽然只打了几个月的猎,但是正是这几个月的生活磨练了自己意志,让自己的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他在回家的路上,听到了关于朝廷的一些消息。

    在他离开京城的当天夜里,杨广便下旨宣布了对贺若弼、独孤罗等人的处置决定,宋国公贺若弼阴谋刺杀皇上,实为谋逆大罪,现证据确凿,罪不容恕,按律本应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但念于贺若弼于国有大功,特建罪一等,将贺若弼处死,剥夺一切官职及爵位,全家流放岭南。

    前右骁卫大将军元胄为从犯,遣家将参与刺杀皇上,同样证据确凿,将其处死,念其与国有功家人可赦免,但剥夺其爵位

    前幽州刺史独孤整,同样为从犯,遣家将参与刺杀皇上,证据确凿,但念其家族旧功,赐死,家人赦免,准其长子继承爵位。

    蜀国公、左武卫大将军独孤罗与太府寺卿元寿虽未参与策划刺杀案,但知情不报,同样有罪,罪可稍减,免独孤罗大将军之职,贬为庶民,免元寿大将军及太府寺卿之职,贬黜为汉阳县令。

    杨广的旨意当夜便生效,贺若弼等三人当天晚上便在大理寺被处死,独孤罗和元寿则在次日夜里被释放回府,元寿被勒令三天之内离京赴任。

    林子轩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心中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因为他知道杨广迁都洛阳的决议没有人会阻止了,事实上也是。

    在第二天朝会的时候,黄门侍郎裴矩上书杨广,赞同他的迁都之意,裴矩的提议得到了所有大臣的一致同意。而裴矩也因为这件事得到了杨广的嘉奖,而除此之外关陇贵族还要搭他的情。

    林子轩身为局外人,看的很清楚。裴矩之所以上书很明显是关陇贵族的人找上了他,而他正好借着这个双方都要搭他情的机会让北方士族集团进入到核心的位置,他是典型的吃了东家吃西家,是真正的老奸巨猾之辈。

    而且林子轩很清楚,关陇贵族集团集团不会算计他们的事情记在自己的头上,只能记在杨广的头上,谁让自己是人家的一把刀呢?而且林子轩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或许正是因为这件事,关陇贵族集团占到了杨广的对立面。杨广现在势大,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明哲保身。不过林子轩相信,只要杨广再一次做出削减关陇贵族的事情或者出现一丝的失误,这些大鳄们就会扑上前去猛烈地撕咬他,直到将他彻底的咬死为止。

    而且林子轩有理由怀疑,关陇贵族集团现在说不定就在秘密的寻找一个能够替代杨隋的人,说不定李渊已经进入到他们的眼中了。

    当然,林子轩现在也只能是想一想了,他毕竟已经离开京城那个风暴漩涡了。就算他在京城凭借自己的地位也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说不定还会被人家吃的连个骨头都不剩呢?

    现在林子轩要做的就是在几年后的天下大乱中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活下去,自己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实力了。而说到培养实力,没有什么比宗族的实力更好的了。自己这次正好借着这次回来的机会,和村里的人谈上一谈,让他们出动一些年轻人帮自己,毕竟这个时代不管什么人最信任的部下往往是自己亲手招募的子弟兵。因为他们和主家血缘以及其他的利益休戚相关,所以很少干出出卖主家的事情来。

    就在林子轩站在北山上想着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时候,林氏宗族的祠堂里,一群人正在商量着什么似的。

    坐在主位上的一个年约六旬,须发皆白的老头说道:“林子轩虽然不是林姓子孙,但是他从小在林家村长大,而且他对外宣称的也是姓林。”

    坐在他下手的一个四旬左右的中年人道:“七叔说的对,林子轩只要他还有一天承认自己姓林,那他就是林氏子孙。在说了,随母姓有什么不可以的。”

    “四哥,这话说得不对。”坐在他对面的和他年纪差不多的人说道,“万一他有一天认祖归宗了话,那咱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了吗?”

    “老六这句话说的不错,咱们不能白忙活一场吧!”坐在老六这边的一个男人说道。

    随着他的话音刚落,刚刚平静下来的祠堂再次喧闹起来,各自诉说着自己的道理,不过总体上是分成两派。

    最后还是坐在主位上的那个被称为七叔的人站了出来,他看着吵吵闹闹的众人,眉头皱了一下道:“好了,这里是祠堂,不是菜市场。”

    随着这句话一出,刚刚还热闹非凡的林子轩祠堂再次安静下来。

    七叔看着众人道:“既然大家的意见不统一,那这件事就以后再议。不过我劝大家还是回去好好的想一想,这是咱们林氏族人难得的机会。咱们现在是小山村里的农民,咱们这样的人给那些世家门阀相比,算的了什么呀!什么都不算。虽然说林子轩现在的地位是不高,可是你们别忘了他的年纪还有他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他发达的机会还在后面呢?只要他发达了,咱们林氏自然也会水涨船高,最起码以后面对那些世家门阀的人不用低头哈腰的。你们说是吗?”

    “七叔,你说的是很有道理,可是让林子轩进族谱,这说不通呀!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父亲是谁?而且自古以来从来就没有女人进宗祠的,既然女人进不了宗祠,那林子轩是谁的后人呢?”那个被称为老六的人,站起来说道。

    “对呀!六哥说的对呀!”

    “七叔,自古以来哪有女人进祠堂的。”

    “如果我们这么干了,还不被人们给笑死呀!”

    六哥的话,顿时间在一次引起了在场众人的议论,而且这一次是绝大部分的人都认同这个观点。

    七叔看着众人的表情,知道自己就算说什么都不顶用了。本来他是想借着林子轩成为涿郡太守的机会,将他纳入林氏宗祠。这样以后林氏的人就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不用辈辈都窝在这个穷山村了。其实他在一开始策划这件事的时候就知道会有阻力,可是没有想到阻力居然会这么大。而且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