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之谋国-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从日出打到了日头正中,隋军虽然不要命的猛攻,城头几次被隋军冲上来,但最后他们还是守住了,虽然城头的两万士卒再加两万民壮如今已经倒下了差不多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基本上都是人人带伤。但好在他们还有着充足的器械,刚刚荣留王又从城中征集了两万余民壮上城。

    虽然这次征集的都是年过五十的老人和年不满十五的少年,但在如今的危急情况下,已经没有人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合适了。西城防守将领高明此时只剩下了一只胳膊,连脸上都有一道伤痕。但就算负了这么重的伤,他也依然守在城头。王爷已经传下了话,朝廷新任大将军乙支文德已经领兵来援,只要他们再坚持两日,那么到时等乙支文德将军一到。大家到时里外齐攻,两面夹击,定能再次将隋军打的大败而回。

    在这个消息的刺激下,以及对高建武的信任,使得所有的守军都充满了信心,有当今朝内最有名的两位大将联手。定能一举将隋军杀败,说不定到时连隋帝都能抓到呢。

    王爷已经下了令,此次辽东守军等战事结束,每人都能升一级,赏钱十贯。奴仆十人,牛羊百头。这些大都还是奴隶的士卒们听到这样的消息,无疑将原本心中的那份对隋军的恐惧又压下了几分,反之升起的是一种兴奋和期待。

    高明的左手在上一波的攻城中被冲上城头的隋军给砍掉了,此时也只是随便的包裹了一下,他提着一把大刀走到高建武的旁边,小声的道:“王爷,我刚刚让人去东、西、北三门去查看了一下。虽然这次隋军以我们西城为主攻方向。但是另外三个城门也一样有许多隋军在攻城,而且他们不是佯攻,全是和我们这一样的不要命的抢攻。那边三个城头如今士卒已经都所剩不多了。如果隋军这样强度再攻下去,不用等到明天,今天我们就会守不住的。到时就算我们西城守住了,其它城反而有可能会先被隋军攻破的。”

    高建武此时身上也是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衣冠鲜明,风度翩翩,此时他身上的一身白色战袍全被鲜血染红。他随意的坐在一具攻上城头的隋军士卒尸体上面。手按着长剑,靠在城垛上面。眼睛有些失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好半天才道:“我何偿又不知道如今的情况。我高丽上次大败来犯隋军。使得朝内的那些贵族们早就已经看不清情况,一个个自大起来,好似隋朝真的就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可是他们忘记了,隋朝立国才数十年,却已经用武力扫平了整个中原和塞外。如若他们真的那么不堪,又岂能有如此成就。想那突厥人,以往我们也常和他们争战,可是我们的勇士有几次在突厥人的手里占到了便宜?可是你看如今的草原之狼,已经一分为二,就连那西突厥的汗王现在也投降了隋朝皇帝。我高丽将士虽然勇悍,可我朝子民不过三百万,比大隋差的远了。如今隋帝铁了心倾国而来,我们借着这辽东群山,以及这诸山隘口之间的山城,能挡的了他们一时,却挡不了他们一世,一次两次我们将他们击败。但是却也伤了我们的元气,只怕这次我们真的是要守不住了。”高建武的眼里全是不甘,还有对那些朝内贵族的恨意。

    高明这些年一直跟着着高建武,也是他的铁杆心腹,很多事情也比其它的将领们知道的更多一些。此时也有些忧愁的站在高建武的身边道:“王爷,既然您早看见了这些,为何不告诉国王呢?如果我们能像以往一样,每次从中原王朝上割下一块肉,然后马上向中原皇帝们上个表,以示臣服,这不是很好吗?”

    高建武苦笑了一下,“我又何偿不知道这些,我高丽的先祖一块弹丸之地而立足,最后开创一国,其中历尽多少艰辛。当年先祖就这下了国策,利用中原王朝每次的大乱之时,就趁机蚕食他们的土地人口,等中原王朝决出胜负之后,我们就上表臣服。五百年来,我们高丽的历代国王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我们高丽才得以成为如今的远东之王。”

    说起这些往事,高建武眼里满是自豪,是啊,中原王朝再强大又如何。他们虽然偏居远东,可是却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中原强盛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想当年的大汉,后来的强魏,再到晋,再到后来中原的这些南北朝代,哪一个帝王当初不是天下之雄主,可最后他们全成了过眼云烟,而唯有他们高丽却已经历五百年而不倒。不但不倒,反而越来越强大,甚至已经有了与中原相抗衡的实力。

    当初大隋第一次征高丽时,举国上下是恐惧的,但是没有想到,那次老天也帮忙,他们那么容易的就将隋军的三十万大军给收拾的差不多了,最后都没剩下几个能回去的。经此一次,不由得让他们的心态开始变化起来,原本中原王朝也不是那么可怕的。

    而去年的第二次大战,更是让所有的高丽人彻底的自信起来。一百一十万大军,加上民夫脚力,隋人多达三百万的军队开到了辽东,那次他也是主战的。而也正是那一次,他们一举歼来了隋军四十多万人,所有的高丽人几百年来对中原王朝的那点畏惧之心一去不复返。

    从国王高元到他高建武,再到下面的贵族们,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对中原王朝表示臣服了,几百年来的这自卑一下子就成了自大。所有人都觉得,是时候和中原王朝决一胜负了,只要再打赢一次隋军,他们甚至准备让国王高元改称皇帝,从此就和隋朝天子平起平坐。

    可是当高建武从平壤来到了这辽东之后,面对着虽然比上次人数还少了许多的隋军,他却感觉到了一些不一样。是的,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了。上次隋军一心想着以大军威压他们臣服,但这次隋军却不再管这些人。

    特别是今天的攻城,去年的那次大战,辽东城几次被攻破缺口,但是只要他们一假装说要投降,隋军就会停止攻击,任由他们修补破损城墙。而当今天当隋军的一部份冲上城头,一至占领了一段城头的危急关头,高丽人马上拿出了这招,可是隋军却没有一个对他们的投降有理睬的意思。最后要不是高明拼死率着一群死士奋战,将那段城头夺回来,辽东城可能那时就已经破了。

    高建武终于明白,隋朝天子这次是铁了心要拿下高丽了。天子一怒,血流漂杵,隋朝天子杨广这次是来真的了,原本心里还有的那些乐观也终于离高建武而去。他这时才发现,原本高丽和大隋还差的远。

    高建武和高明两人都久久没有说话,只是靠坐在城头。

    “王爷,我看辽东城是守不住了,前些天辽军射进来的告示还宣称新城等四城已经失陷隋人之手,如今看来此事怕也不全是假的。如此一来,我们怕是不会有援兵了。王爷,我们在此坚守了一月有余,也拖了隋军很久了。要不我们今夜就突围出城吧,辽东城没有了,后面还有许多山城,我们还有机会。”

    高建武一双眼睛没有焦点的看着前方,不甘的道:“辽东乃是我们高丽的国门,此是第一道天险。自我们从汉朝手中夺下此城后,我们就一直以此为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有了此城,我们才能让中原人次次无功而返,拿我们毫无办法。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拖下去,到时他们百万大军在这里,连后勤粮草都不能保证,只能退兵。现在我们放弃,无疑就给了隋人一个以后进攻我们的桥头堡,这将后患无穷。”(未完待续)

第一二四章 城破() 
ps:再次厚脸求票

    听完高建武的话后,高明立马跪倒在他的面前,泣声道:“王爷,辽东城重要,谁都知道。可是辽东城是死的,我们人是活的啊。辽东城再重要,也比不过王爷您重要。如今辽东城已经到了极限,将士们最多还能坚守住今天。王爷,是该到下决定的时候了。难道您真要与城俱亡,做此无意义的事情吗?”

    看着高建武那充满不甘的眼神,高明哀求道:“王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完全可以将隋军拖到冬季去,这辽东不比中原,一到冬季那就是大雪封山,只有到明年的三月隋军才能再次进军。到时隋军肯定要退兵的,没有了数量上的优势,这些隋军又怎么可能会是我们的对手。现在我们先把辽东城让给隋人,等到时我们再夺回来就是了。”

    高建武叹息了一声:“就怕我们把辽东城给了隋军,他们还不知足,万一他们到时不退兵,以辽东为依靠,对我们步步推进,那我们又将如何?”

    “王爷,过了八月的辽东,连我们世代居于此的高丽人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动兵。要是那时隋军真的对我们用兵,那我们依靠着各个坚固的山城,一定能让隋军大败而归。而且有一事王爷不要忘记了,虽然如今的国王陛下是王爷的哥哥,可是朝中的那些贵族们却把持着朝政啊。王爷如今手中的军队,就是对国王的最大支持。要是王爷在此玉碎,那国王陛下还将依靠于谁呢?”高明道。

    高丽的虽然经过近五百年的发展,如今形成了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但是五百年的王朝。国内的贵族们也是掌握了大部份的权利。他们不但把持各地的政权,而且每个贵族都拥有着私兵。高建武想到这,不由得犹豫起来,高元虽然是国王,可是手中的军队却没多少。忠于陛下的最精锐的军队除了留守平壤的近卫外,如今全在他的手中。如果这些忠于国王的军队都丧失在辽东城,到时谁还能保证那些贵族们还继续效忠于国王。

    虽然他心里想着念着的是他的哥哥,可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哥哥却在盼着他死,盼着他永远回不到平壤城。国王高元的心思,高建武不知道。可是作为高建武的心腹高明却很清楚,所有他绝对不能让高建武死在这里。尽管高明已经明着暗着提醒了他很多回,但是高建武从来不相信他的话,甚至还有好几次差点就杀了他。

    这次他之所以强烈的要求高建武离开辽东城,除了担心隋军势大不能受之外。还有就是他已经得到准确的消息,国王高元已经派了杀手到了辽东城。如果高建武死在辽东的话,他们就不会出手,如果高建武还活着的话,他们就立马动手,绝对不能让高建武活着回到辽东。

    这些杀手在辽东城的一举一动高明都知道的很清楚,所以他才要劝着高建武尽快的离开辽东。这些杀手现在之所以没有杀高建武,是因为辽东城还需要高建武来守。一旦等到辽东城破。那么等着他们的不是隋军的明刀就是这些杀手的暗箭。作为高建武的心腹,他绝对不能让高建武有事。高建武如果活着他的荣华富贵就跑不了,可是一旦高建武死了。那么等着他的就只有死亡。所以他一定要保住高建武的命,抱住他的命也就等于保住他自己的命。

    有人要问了,这个高明既然知道那些杀手的身份,那么他完全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吗?如果事情有这么简单就好了,高明之所以不能这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也是那群杀手的一员,否则他怎么会对杀手的行踪了解的那么透彻呢?

    高明虽然是杀手的中的一员。可是他对高建武是非常敬佩的,也知道只有高建武才能挡住隋军的攻击。所以他才不愿意杀了他,使得高丽损失一员大将。而且他和高建武接触的越久。他越是被高建武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所以他不愿意高建武死在自己哥哥的手上。

    听完高明的话后,高建武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放弃辽东城,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但如今,他却不得不如此做。就像高明所说的,自己如果死了,国内的那些贵族们还不都得翻了天呀!自己哥哥的王位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稳当了。

    好半天后,他睁开眼睛,眼中满是坚忍的道:“高明,你马上抽调三千最精锐的骑兵,让他们现在开始休息。再准备好一万匹马,给战马也都喂好。另外,你再将城中的各个粮仓、军械武库给堆上柴草,等到晚上我们一突围,立刻让断后的人将所有的粮草物资都给烧毁,既然我们不得不把辽东城先交给隋人代管。那么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得到一粒粮食,就连一根马草也不要给隋人留下。”

    高明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色:“王爷,您尽管放心,我保证让隋军得不到一粒粮食。要不我们到时干脆将整个辽东城给烧了,一瓦一木也不要留给隋军,让他们得一座灰烬之城。得不到粮草补充,隋人就算得到辽东城,也不能安心南下了。”

    辽东城中此时还有所有附近迁入城中的百姓,加上城中原本的百姓如今城中一共还有着近十五万的平民,是高丽在辽东的最大一个城池,也是百姓最多的一个城池。辽东一城就占了高丽近二十分之一的百姓。

    如果真如高明所说的,将整个辽东城烧毁的话,那城里的百姓将要遭受到灭顶之灾了。这火一起,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丢掉性命呀!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高明这个人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

    高建武也被高明的这个提议吓了一大跳,可是仔细想想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了,虽然有些不舍,但最后仍然咬了咬牙道:“好。就按你说的办,等到我们一出城,马上将辽东城都烧了,到时大开四门,让百姓们自己逃命去吧!逃了的话。是他们运气好,逃不了就只能怪他们没运气么。这些百姓要怪就去怪隋人吧!如果不是隋人肆意的发动战争,他们也不会无家可归的。”

    “是,王爷,那我马上就去安排准备,你在城头多加小心。”

    高明跑下了城墙。他下去没一会,城头上的高丽士兵大叫道:“举盾,举盾,快举盾隋军的弓箭手又要射箭了。”

    听着那叫声,城头上歪着躺着的所有高丽士兵马上又都在各自将领的呼喝下。到处找盾牌摭挡,各种大盾小盾,门板、桌面都用上了,实在找不到的士卒们就扯过城头上还没有来的及丢下去的尸体摭挡。

    对于隋军的弓箭,这些人可是印像深刻,那万箭齐发的阵势和威力太吓人了。每一次万箭齐发的那一盏茶的时间里,哪怕是他们躲的再好,也一样会有大量的士卒淹没在这箭雨之中。

    好在交战这么半天。所有的高丽士卒们也摸到了一点规律。隋人的箭雨虽然厉害,但是每一次却只会最多射个十来波就会停止,然后就是那些在箭雨掩护下又冲到了城墙下的步卒和各种器械了。

    万箭齐发下。伴随着高丽守军的惨叫和嚎叫,隋军休息了一阵的士卒再次开始攻城。虽然攻了一上午,也没有拿下辽东城,但是隋军的这些经验丰富的将士们知道,高丽人已经快要不行了。

    之前他们要想冲上城头,十架云梯也不一定有一架上的士卒最终冲上城头。但是在上午的休兵之前,他们已经在短时间内数次冲上了城头。而且冲上城头他们才发现。城墙之上到处都是那结胡乱披着铠甲、拿着武器的民壮猎户一类的,正规的高丽守军反而是少数了。

    要不是最后大阵中传来鸣金之声。他们相信此时他们都已经拿下了辽东城了。前线的士卒们只当是皇帝体恤将士,不忍伤亡太大。但是依然列阵在一侧的幽州军将领们却明白皇帝的意思,虽然步军的士卒一度攻上城墙,但是高丽还没有垮掉,现在这样冲完全是拿命却填。

    在辽东城下不远处,就是皇帝杨广的御营,对于这次攻击杨广可以说是十分的有信心,完全拒绝了那些大臣们的劝说,直接坐阵中军。要不是大臣们的拼命劝说,他本来是打算直接到城下观战的。

    虽然离辽东城还有着十里地,那些被死死围困在城中的高丽人也不可能出城来攻击皇帝陛下,但是皇帝身边的天子六军却是异常认真,围绕着杨广的天子大旗,里里外外数围了近百层。

    而在这些最精锐的将士们的拱卫之中,是一座巨大的木制行宫,虽然偏处于辽东敌国境内,但是杨广好奢华的习惯没有半点改变。一来到这,他就让军中的众多军匠加紧制造这木制的行宫,这也是为了能移动方便,甚至能在战场上临高观战。

    此时杨广就站在这木制行宫的最高处,整个木制行宫耗费了近万工匠打造,虽然是木制,但在刷上漆后,却富丽堂皇,和真正的宫殿也不差多让。

    高达九层的观战台,就是特意为杨广观战用的。此时杨广端坐于一张玉榻之上,一旁诸多美貌宫女嫔妃侍坐两旁。而此时杨广也不是寂寞独享,在他的身后,除了一众没领兵的文武大臣外,还有一些更重要的嘉宾。

    要不是这楼阁造的极大,也根本无法容纳如此多的贵宾,此时在杨广的左右有一百多位贵宾,却是杨广邀请而来的各个隋朝藩属使臣和小国国王。去年第一次伐高丽,丧师败绩,杨广很下不来台。这次他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当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耀武的机会。在所有的藩臣属国之中,也就只有东西突厥的没有派人来。对于这两家没有派人来,杨广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是很不高兴的。

    周边的一众小国国王、使臣、可汗等一上午也是看的十分过瘾,四五十万人的攻城战啊,特别是隋军那整齐的大军阵列,那数十万箭支齐发的遮天蔽日。那各种他们以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大型攻城器械,真是让他们看的大开眼界,热血沸腾啊。

    一边看着城头大军喋血激战,一边却有着众多美貌歌姬陪酒。还有美貌宫女弹唱跳舞。喝着醉人的美酒,听着糜糜之音,再看着那数十万的大军热血拼杀,这不禁让这些偏处于各地的使臣、国王、可汗们羡慕不已。这才是中原繁盛啊,这才是中原之主啊。

    此时来自林邑的使臣端着美酒,捋着胡须道:“陛下的军队真是威武雄壮呀!我林邑地寡民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今天真是大开眼界呀!”

    一个来自西域小国的国王对于林邑使臣的谄媚十分的不屑,他道:“陛下的军队真是百年难得一见呀!就算草原最强盛的民族也没有这么厉害的兵势。”说道这儿,语气一转道,“只是可惜啊。刚才那些中原健儿们差一点就拿下西城头了,就差一点啊。要是陛下再等等,说不定我们一会就能在辽东城中饮酒庆祝了。”

    杨广哈哈一笑,“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