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公度似乎很公道地为赵廉辩解了一下,
如此说是为了展示他的评价公正客观可信,却也是为了先抑后扬的转折。
“但是,陛下把他收在身边任用,让他这种对官场和朝政一无所知的小年轻经手皇帝亲阅和批复的各种大事,目的无疑是在爱护他,培养他,让他长长经验见识,多些真才实干,也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好更能为国效力。陛下此心何其珍贵博大有爱?此恩对赵廉何其厚重?
亲生父母也远比不上啊。
这是多大的幸运和恩情。可是呢,赵廉是怎么做的?”
“哼哼,他仗着陛下的仁慈怜惜栽培心和做事之便,欺上瞒下,骄横无畏,玩弄他刚刚领会的那点可笑权术,干涉国事,欺凌朝臣,气焰嚣张到居然妄称自己为小相,
这才刚披上官服踏足官场呢,就敢与当朝诸位德高望众真正有治国能力和大功的宰相们相提并论了,
只是个类似皇帝身边内侍的小人物,还没当上朝廷的正经官呢,赵廉已经想和满朝的干了一辈子治国大业的功臣勋贵众臣叫板并试图压一头了。这是多么狂妄不知恩,更不知自己斤两的无耻行为?嗯?”
“后来,陛下一看这么不行,怜惜赵廉别无知无畏地走上邪路,就放他离京为官,任为京畿重区知县,放手支持他历练实干,仍是恩比天高地厚待他保护他,可他呢,是怎么做的?”
“上任就露出乡野粗鄙小子的野蛮凶狠,滥杀本县不认可不赞同他所谓创新而不遵守法度常理的胡搞的下属,以及爱国地主与良知商人,以凶威震慑人服从他。
陛下念其年少想为,不想挫其难得的少年做事锐气,又大度宽容了他,并且随后还增加了他的权力,
二十岁啊就能掌管起京畿重地两县重任,等同于当知州的重用栽培,后更是再调回中枢,放在身边,进一步加以教导栽培。大家怜惜他家不易,也一直都友善宽容,没对他这样的少年官员加以批评和严格要求。”
“赵廉也在成长,似乎沉稳知礼了。
大家本以为他终于长大懂事知道该怎么做人做官了。包括陛下也如此,却都料错了。”
“陛下再次降厚恩,不惜违了官员不得在老家为官的规矩,放赵廉回老家执政,并且寄予了最深切的厚望。
二十多么岁就当了沧州这样的边防重地的长官,年轻得能让满朝的文武官员自叹不如而羞愧死,军政一把抓,赵廉的威风与在天下人心中的名声及深切期待一时无两。其他象他这个年纪的官员,却还都在各个衙门的低层打转,在慢慢熬着历练,不知此生有没有出头之日呢。
这种鲜明对比,这种陛下重恩以及和全天下的人一样的对赵廉的重视与期待,赵廉是多么幸运!”
这些话说得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心生了哄鸣,再次有了当年的感慨。
赵廉当年那么年少就当了重地知县,也就罢了,二十几岁就成了知州并且是执掌边关要害的重地,当年可是惊掉了一地眼珠子。
创造了先例,破了大宋官场纪录,这已经够惊人的了,
但那时的皇帝赵佶也正青壮想为之时,虚荣自大也任性就是敢干,如此破格重用赵廉也不算什么。那高俅不就是先例榜样?赵廉当时得宠信虽大,却连当时的第四第五都算不上。没赵廉的本事却比之更年轻混得更显赫风光的大有人在。
但,如此年少就担任边防重地知州的就赵廉一个了。
这就吓人了。
事关国家安全的边防要地岂是能任性轻予的?
安排在京城当富贵显赫的少年高官,与在边防当,那意义与分量是完全洋同的。
象沧州之类的边区要地,本朝历来都是委任朝中威望极高能力也极强的要员担任压阵的,比如包拯。。。。。。。
赵佶屡屡破例任官也就罢了,也太信任赵廉的忠心与能力,太胆大了。
古往今来,泱泱中华几千年历史上,论有赵廉如此际遇的也只有汉武帝时的冠军侯霍去病一人了。
此事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太大了,各种质疑、各种不好宣之于口的羡慕嫉妒恨,都压在了人们心里,直到今天由正公度勇敢地扯开了,掀起了共鸣与轰动。
此人能凭嘴巴闯出大名,果然不凡。
第1347章()
正公度感受着众人的共鸣,得意地厉声道:“可是,赵廉又是怎么做的?”
“肆意诛杀沧州主要官员,事先不申报朝廷批准,完全视国法纲纪为无物,目无君上,再次辜负了圣恩。”
这话又引起一片激烈的赞同声、助威声讨声。。。。。。。。
正公度紧跟着声势又愤恨无限地大喝:“后来的事不用我说了。赵廉率军杀了几个辽贼,在沧州立了点微末的守边小功。陛下没苛责他,也没失望地把他调离老家,而是再厚恩升他担了沧北高官,领沧北四军州军事。赵廉确实有些实干才华,胆子更是大,不畏国强兵猛的辽国,就是敢战,此令人赞叹也。朝廷和全天下的人也给予了他至高的荣誉与期望。”
说着这种又似是公正极公道极可信的话,他重重感叹一声,随即怒视着赵岳:“可如今呢?”
“陛下一直以来都给予了赵廉最大的栽培、最大的信任、最大的重用、最大的宽容体谅,对最宠爱的亲儿子皇子也莫过如此了。满朝的官员也对赵廉始终给予了最大的宽容支持最深切的理解与期望,可赵廉如今却拥兵自重,把朝廷卫国的边军当成了自己家的私军,妖言挟众,肆意诛杀朝廷在沧北的命官,无视王法天威,并以兵威威胁起了朝廷。”
他愤愤一指赵岳:“这个沧赵小儿来到京城更是嚣张凶残,无法无天,拿着朝廷的宽容、大家的理解当好欺,肆意而为。你兄弟俩怎可如此辜负陛下辜负朝廷,更辜负了满天下人对你们家如此的宽容支持信任友善和期待?”
这话一出更是掀起了风暴。
谴责和声讨声如滔天巨浪一般能轻易淹没五骑。
可是,赵岳听着对他大哥的功绩和品行的变相羞辱和否定,仍然平静如水,无动于衷,仿佛根本不受汹涌浪潮的影响。实际上,他早预料到并习惯了这种翻脸无情,而且关注和在意的是别的,敏锐地感觉到了点什么,琢磨出味了。
眼前这老不羞虽骂得恶毒骂得狠,但却是话里有话啊,
不是单纯为了出风头邀名才悍然跳出来只顾冒充公正大妈来大肆批评否定个痛快。
他怕是想以此逼迫他家干点朝廷希望的事,或是希望逼迫他家按朝廷期望的某个方向发展吧?
此人是个正经八百的中央官员,而且是排名第一贵重的礼部高官,所为所言不会是寻常读书人那样单纯,符合朝廷甚至皇帝心思的政治动机必然有,否则就是傻蛋了,冒险跳出来争斗一场却是没真正意义上的好处,只招风引恨,朝廷会嫌弃他在这个万分敏感时期多事而格外不喜。
这个老匹夫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赵岳大致也能猜测到一些,
无非是继续忽悠他家给朝廷卖命而已。但朝廷到底想逼他家怎么个卖命法,这个要搞清楚了才能把住朝廷的脉搏。。。。。。。
赵岳始终淡定不吱一声,一行面对如此激烈甚至恶毒的攻击仍然没反应,这让正公度吃惊不小。
他很怀疑自己面对的人并不是赵老二,甚至不是真正的沧赵嫡系心腹,仅仅是梁山上的打手小人物。否则怎能忍受这样的谴责与挑衅,做到平静如水,没任何激烈情绪呢?
若真是搞错了对象,演错了戏码。。。。。。。
唉!错了也得继续错着演下去。不能太在乎是不是白费劲了。做了此事,好处总会有些的,不会白干。
既然批评赵廉打不到痛点上,不起作用,他立即转入攻击沧赵家族,自然包括梁山之主赵老二。
富n代官n代过得豪奢嚣张得意,怎么都是应该的有资格的,被各种羡慕崇拜吹捧;屌丝若逆袭成富豪贵人,稍有看不顺眼的地方就会被各种质疑、不屑、挑剔,恶意鸡蛋里挑骨头嘲讽漫骂,揭其过往贫贱丢人历史底子,大力谴责声讨。。。。。。。。。
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原因很复杂,大家懂的。
沧赵家族由屌丝飞跃成豪富与贵人的崛起,也是这样,从一开始就遭受各种质疑、不服、排斥、下套陷害。。。。。。。。如今因为沧赵破产了,还欠着巨额外债,政治上更失势了,若不是朝廷迫于形势而不得不暂时妥协,沧赵家族早就被朝廷带头亲自出手凶狠干掉了,也因此,到了今天,终于在这位先生的嘴巴里开始公开幸灾乐祸地大胆全面否定、嘲笑、谴责。
“若说赵廉当官多少还有所为,多少对国家有所贡献,不全是污点错处,那么,他的家族沧赵这些年的所为就堪称是天人共愤了。”
正公度义正辞严大声说:“沧赵所在赵庄本是边关僻壤野蛮愚昧贫贱之极的庄子,自有宋以来,上百年都一直是穷得饭都吃不上,时时面临饿死。是我大宋对民宽厚仁义有能,赵庄这样的贱民群才能生存下来,代代得以生息至今。”
”赵庄能由最穷苦的边区贱民猛然翻身富裕起来,再不愁衣食保暖,这是当时的陛下的恩典。赵廉不过是草创了本拼音字典,陛下重视文化,更重视对万民的识字读书教育,把赵廉由一个区区边远之地的乡野无知也没正经教养的少年封了爵,并且是越过子、男两级,直接封了中等爵位的伯,还是最美好的文成封号。
文成是唐初,屈身远嫁最艰苦的高原野蛮愚昧地的尊贵公主才有的美名。文成公主为国为民牺牲了自己的终生幸福,化解了唐初的国家危难,并且把我中国的文明传播推广到了世界上最荒凉最困苦野蛮之地,让那的生番蛮子懂得了如何才是真正的人,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她做出了无人不敬佩称赞的圣女女神一样的伟大牺牲与历史功绩,让文成美名得到真正体现并在世人心中竖立,铭刻历史,闪耀千古,也感动着千古世人。赵廉却是什么身份?当时又何等年少?又何德何能?陛下赐他如此美名,这是何等的恩典?也寄予了陛下何等的期望或者说是美好祝愿?他却又是怎样回报陛下的?“
”沧赵家族借着陛下的隆恩,也由当初的那个整天为怎么带着庄户活下去而愁死了的边区贱民头头一下子成了贵族的荣耀爹,而且也得了陛下的恩典,满门老少都成了有勋位的体面人。赵庄从此开始由贫转富,走向兴盛发达。这又是天子对沧赵多大的恩情厚爱?“
说着这个,正公度心里那个痒痒啊:要是皇帝对我这么好,那该多好啊。赵廉,沧赵?算个什么东西。他们得到了那么大的恩典,而我却居然没得到。我正公度可是官宦人家出身,天生高贵,自身又是何等才华何等高洁品行志向,岂是赵廉之辈能比的?却中进士窝在太学只能当个区区根本不算官的教书先生那么多年。。。。。。。。这太不公平了,太屈我才了。。。。。。。
当年赵廉发迹时,他就有这种强烈情绪,却气运不佳,有苦难言,也不敢得罪赵公廉,一直憋心里这么多年,而今天不同了,终于可以畅所欲言痛快地好好说说了。
在场的读书人以及围观者中不少的也是类似正公度这样的心情。
赵公廉,沧赵,你,你们幸运得意的也太久了,压了天下十几年呐!现在终于倒霉了笑不出来了,这太解恨了。。。。。
骂他,骂他满门老小,狠狠骂,毫不留情,如此才能解憋太久的气。
可惜的是,现在仍然不能真的把他家踩在脚下尽情跺上一万脚,还不能直接把他们跺进万丈深渊。。。。。。。
”天子是如此厚待,朝廷和大家也是如此友善宽厚对待,可沧赵是怎么做的?“
”仗着庄大丁多和野蛮凶残,加上天子恩赐的权势地位,横行乡里,凌霸整个沧州,耍奇淫技巧小聪明,巧取豪夺,从此暴富了。如此还不满足,更不知收敛,把店铺开遍了天下,到处抢占当地优势买卖,耍强权与暴力,大发横财。用巧取豪夺积攒起来的惊人财富,拿出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对百姓施以小恩小惠,竖立慈悲良善仁义美名,并佐以使人吹捧等其它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养望扩大影响,把自己整得仿佛是九天圣人下凡尘一样美好、伟大,沽名钓誉,哄骗天下。“
说到这,他一指赵岳怒喝:”赵二小儿,你自己说说,若不是你家不知感恩,肆意逞强作孽,又怎么会落到如今这样债台高筑再次陷入贫困窘迫的境地?你家若真的那么仁义可敬,又怎么会在如此困境却没有得到天下人的同情和帮助?“
这家伙说得好有道理的样子,赵岳竟感觉无言以对。
总不能直说:我家把自己抢了,不是真落魄了,相反,更豪富了,我家把世界抢了,钱多得没处花去。而没人同情帮助是因为,你,你们,还有还在宋国的全天下人都是只沾便宜不记恩的翻脸就不认人的形形色色坏蛋。
赵岳无语地瞅着正公度。
正公度敏锐感觉到了这一点,
他越发得意,随即铿锵有力地总结道:”作孽太多,自有天罚。你家遭难,这是天意。“
下了这么有力的结论,他又冷笑说到:“你家恃武逞强惯了,卖弄忠勇坚强美名搏取天下人的敬仰惯了,到处竖敌,仇家太多,又总喜欢借打辽国的名义扬名,践踏了辽邦的上国威严,结果和辽国结下大仇,成了辽国的心头大恨,又因富可敌国的无数财富所招祸,赵庄在今年遭到辽军重兵攻击抢掠,紧跟着又遭受贪婪狡诈之极的海盗洗劫,此灾,本是你赵庄自己引来的大祸,自己的事,应该你赵庄自己抗,却空狂妄自大没抗住,不怪自己,反而怪沧州军不管赵庄。。。。。。岂有此理。”
赵岳本不会对这老家伙的言行生气。
内斗传统嘛,向来是翻脸敢说,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为达到目的不惜恶毒无耻之极。正公度此刻也不过是很传统很标准的极力表现。
但是,正公度理直气壮一口咬定:赵庄之灾是赵庄活该倒霉,兵灾就应该自己抗,和官府无关,这调调,赵岳还是不禁心头火腾,起来了,怒了。
万民向国家交税纳粮,为国流血流汗、牺牲生命在内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万民必须尽的责任,不尽不行。国家,或者说是朝廷要不要保护万民,这就不一定了,不是义务,更不是责任,愿意保护就保护一下,若是感觉不划算,不愿意了或是懒得作为,那就不必保护,死的贱民再多再惨,那也仅仅只是个数字与字面几句文字汇报而已,不必真在意。简单地说就是:你必须为我牺牲一切,但我不必为你做点什么。正公度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种意思,或者说是这种心态。
而这种心态却正是坐江山久了,高贵惯了的统治阶层的惯有心态。
尽管早在孔夫子时就清晰表达和强调过百姓、民心对江山的重要。唐太宗也明确说过百姓与统治者的水与舟的厉害关系,历代统治者也不是不懂,早就懂了,但只要享受江山久了,高高在上飘着俯视众生习惯了,就必然视万民如草芥。
统治者凭什么敢对万民如此傲慢!
陈胜、吴广可是早就喊出:天下将相,宁有种乎。
小民,一个好欺,一群也可欺,但天下万民不是统治者掌握国家暴力机器就能想欺就欺想耍就耍想杀就杀的。
小民的力量,早已在历史上反复展示过证明过了。有再强大的军队,再铁打的江山,万民也说推翻就推了。以正公度之流为代表的读书人、聪明人统治者却敢如此自我感觉良好的如此牛逼的忘记了,无视了。。。。。。
这还是在大宋王朝岌岌可危,说倒随时会倒的情况下尚且如此,可见傲慢骄横卑劣的惯性是多么强大不可避免。
赵岳压不住情绪,怒视着正公度,手下意识就握住了马上挂的剑,但此时的正公度已经进入了往日早习惯了的近乎忘我的痛快喷人表演中,居然并没察觉杀机,说得更精彩更有劲了,谴责了沧赵家族虚假仁义辜负万民辜负圣恩。。。。。转而又攻击赵岳本人。赵岳恶名在外而且太盛,让这老家伙有充分的素材和理由尽情诋毁,并且诋毁的更合理更具有可信度。。。。。。
吧啦吧啦,滔滔不绝。
但如此,赵岳猛然暴发起来的怒火杀机反而又压下了。
,这就是一个,不,是一群该死的疯子,
整个阶层不知自己享乐到头要很快灭亡了,越是将灭越是不自知地疯狂傲慢疯狂作死。历史好进入下一循环。
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或者规律。
第1348章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对将死之人,赵岳还是大度的,忍不住生气,但又能恢复理智压住火了。
且让他多疯狂一会儿,让他说下去今日说个痛快。
他所说的实际上也透露了宋王朝此时及以后的很多很多人心,很有代表性。
应该就此多了解一下天下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所以,赵岳也摆手压了压,示意被激怒到怒火沸腾正抓着刀把子的四将压下立即砍了老匹夫的冲动。
正公度越说越精神,浑然忘了寒冷,忘了手捧的灵牌时间太久也冻累手,又猛喷了好一会儿才气竭口干的暂停。
这时他才惊觉四将对他虎视眈眈随时会冲上来砍他的杀机,不禁一惊,
也才猛想起他今日来堵赵二可不单纯是往日那样高高在上训人寻痛快,而是有重大政治目的,
必须巧妙完成激将和逼迫沧赵听话的最终目的,若是玩砸了,那后果可不止是失掉了操心费力的好处,以后的命运前程也悬了,所以他立即又补上要圆回来的话,也是重点必须要点明的。
“你们这么凶狠地瞪着老夫做什么?”
他气昂昂反扫视着四将高声质问着,好象为正义无所畏惧不惜一死,实际心里如揣了十七八只兔子惊跳个不停。
可惜,这种色厉内荏的喝斥只让四将更盯紧他的脖子摸着刀把子跃跃欲试。
正公度感觉小命危险了,不禁心里怪了下自己教训人习惯了,一说得畅快入神了就一时忘了此时面对的可不是往日的那些书生后辈或不敢拿他怎么样的武官失势官什么的。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