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公子碍眼。那为何不批准辞官?俺们主人成了无官无权的农夫,那些人想动手岂不更方便容易?”
“你说呢,梁大总管?”
说着这些,周管家声色俱厉,盯着满脸阴沉得要滴水的梁师成,把这老阉贼的阴险凶威全倒逼了回去。
这种赤裸裸喝问质疑让负有必须完成的使命而来的梁师成心惊肉跳。
到了这一步,老家伙再阴狠狡诈也没着了,只能赶紧换了亲切笑脸胡扯几句辩解一下,全力争取维持赵公廉对朝廷的幻想。
第959章 28节憋死你()
梁师成绞尽脑汁,精力耗得差点吐血,才好不容易糊弄安抚住了成心想玩命为主家探个真相的周管家。
周管家似乎放心了些,才有心情多说几句难处,发发憋心里的牢骚。
“害!”
他重重叹口气,“想想俺们主人真可怜。欠债那么多,还要坚持信誉名声,不能象某些人那样耍权赖账,怎么还呐?”
“商务全毁了。机器人手全没了。俺们赵庄也破了,被抢个干净,人没剩下几个。本来能重振家业的那些秘方绝艺也毁了被抢光了。商务这块是彻底没指望了。家中还有不少田地,还有不少城堡。想卖了还债。可沧州被郑居中折腾得,别说有钱人就是人都不知能剩下几个。地和城堡想卖又能卖给谁?卖了又能换几个大钱?”
“俺们赵庄被破的事怕是还没传遍大宋。不然,那些全国各地的债主还不得闻风堵上门来逼债讨要?”
“今天之事休怪俺们下手重。”
“西方大陆那些国家有一法则‘我的家,风能进,雨能进,皇帝不能进’。说的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我不犯法,国家就不能想夺就夺我的财产利益。”
“咱大宋,一切都是皇帝的,没西方那个规矩。人呢,也没西方人那个观念。但常常当朝二品大员的府邸,那不能什么人想来闹事想强夺强闯就可以恃众恃权来硬抢吧?不然,这大宋朝廷还有何威严?当大宋的官,效忠大宋还有什么保障有何意义?这还是个国家?”
“今天,俺们若不杀些不长眼的,不来个狠的,不闹个大的,一旦风声传出去,天下人感觉俺们主人好欺。那些本就可理直气壮要债的债主还不得有胆子直接逼上俺们大公子的衙门里家里闹事硬逼着还债?”
“丢人也就罢了。没钱还债本就不应该,已经丢尽了人。可俺们大公子还要操心守边,准备随时应对打仗打究疯了的辽寇,阻止其抢掠大宋弥补国力,这闹腾开了,哪还能静心尽忠国事?灰心辞官想回家重整家业,好维持家人生存努力还掉债务,官家又不准。别的官作孽,受难的却是俺们主人,这它么算怎么个事?大宋还有没有王法公道了?”
梁师成一听这个,这下彻底死了讨要赎金的心,不必再费那个脑子再狠坑赵公廉和沧赵家族一把了。
若强要这笔钱,自然有绝对实力能强占了,可这么一搞,无疑同样是逼得赵公廉走投无路不得不起什么心思。
梁师成无言以对,索性转移话题,阴险地问:“那这侯府还卖吗?”
他本以为周管家会忌惮朝廷怀疑沧赵要脱离京城少了牵挂搞谋反什么的而不敢再提卖侯府这事,也说不定还能顺便诈出一大笔赎金,间接达到目的。
谁知,周管家又是直接摆在明处。
你怀疑什么是你的事,是你们自知做孽在逼迫人生异心异志又害怕这个,是你们心术不正,不是沧赵不忠心思不纯。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谁也不能钻你脑袋里看看想的什么阴险歹毒不是?那是你们自己的事,自找的麻烦。谁在乎你担心什么。
我们就是要脱离京城,你能怎么着?
不信邪,你们就赌一把,扣着或直接杀了我们,看看后面会发生什么,赌一把后果。
你们这帮只会,只能坑听你忠你的人的无骨懦弱之徒,敢那么豪赌一把么?
你们若是有那魄力,大宋早就不是苟且大宋了,早灭了辽国西夏成为东方霸主了,哪还有什么燕云梦想之虑、周边之患?
周管家直接道:“卖啊。怎么能不卖?”
“不卖,上哪弄钱还债呀。”
“还能指望从俺们主人家获得大好处的那些狼心狗肺之辈良心发现主动送钱替着还债?”
“还能指望债主大度地一挥手免了俺们主人的债务?”
“就算他们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能力怕就。那不是一点小钱。他们一大家子也要吃饭生活的。将心比心,这俺们理解。”
“沧赵人讲信誉,讲良知,视荣誉尊严高过性命,此天下皆知。再苦再难,这债也不能赖账。确实没能力全部还清。但还一点是一点。让债主收回些债,心里总会安稳点。至少俺们大公子也能不陷入债务危机,可以为朝廷为皇帝陛下尽量多干点正事。”
“俺们主人不赖账,还有宰相这等大前途。债主也有希望有指望收回本,能更安心等等不是?”
“为表达还债诚意,最好的方式就是卖掉侯府还债了。”
“卖了侯府,相信天下人就会相信俺们主人的高尚品行和坚持。”
“”
梁师成彻底堵得没词了。
再耗下去也没什么指望了。
梁师成心里充满强烈挫败感和羞恼,憋得心似要爆炸了,转身就离开,临走阴阴说了句:“周管家,这府邸,杂家劝你还是别急着卖好。”
他指指天,“还是等信吧。”
侯府岂是你想卖就能卖的?你的家,你说了也不算。
不错,大宋没有风能进,雨能进,皇帝不能进你家这可笑规矩。东京城也不是你侯府的人想来就来想撤走就能撤走的。
一切得看皇帝答应不答应。
你若敢胡来,那真就是找死了。
梁师成以为警告一句就能轻易点醒周管家明白其中的厉害只能老实安分点。
谁知,周管家却瞬间喜出望外,惊喜满脸地追上来拉着梁师成的袖子问:“大总管,你的意思是说官家可能在债务上伸手帮俺们主人一把?”
“哎呀,若是那样,那可真是太好了,太感谢了,也不枉俺们主人这么多年全心全意效忠大宋孝敬皇帝陛下了。”
“呃?”
梁师成差点儿憋个半死,好半天才缓过劲来,三角眼瞅着仍然满脸惊喜与无限期待的周管家,心说:“你它么扯什么犊子呢?还想指望皇帝念旧情自己或以朝廷之力替你们还债?
你做梦吧你。
你,你周管家的脑子是怎么长的你?真是愚蠢无知透顶,完全没脑子你。也只有对主人的一腔热血和忠心这点优点,完全是个沧州盛产的热血冲动二杆子乡巴佬。只怕赵公廉也正是看中了你这点热血忠心才点你当侯府总管。赵公廉还是太嫩了,家族没有官场底蕴和见识才用了这么个蠢蛋。怪不得会发生今天这种疯狂效忠主人私自作主的乱搞呢”
吐槽无数,怀着无数怨念,梁师成哭笑不得地甩开被拽住的衣袖大步赶紧离去。
不料,周管家又追了上来,居然一把拽按住梁师成的肩膀,硬生生卡住梁师成离开。
吓得梁师成以为周管家醒悟了他的欺骗要拿他小命报复呢,菊花一紧,差点儿尿裤裆。
“你,你要干什么?”
周管家听着颤抖的声音,心中无限鄙视,面上却愕然问:“大总管,你怎么了?怎么这么问?”
“呃?”
“嘿嘿,哼哼,拉拉扯扯成何体统?杂家可是大内总管。还不放手?”
“哦——”
周管家应一声却没听话地放手,反而手上加力一紧把梁师成拉卡得更紧了,吓得这阉贼心又扑通扑通一阵惊跳,老脸皮都直紧着颤。他还是怕周管家明白过味来翻脸弄死他解恨又赚个够本。
附近的随旨禁军看到这场面,不禁一阵彷徨。
想上去呵斥周管家解救梁师成吧,不知周管家到底是何意,侯府和媪相貌似真有交情,说不定人家就是突然想起什么要紧事想和媪相商议点什么秘密急事。再者,周管家显然不是好对付的,怕是一逼上去,若周管家真怀了恶意起了杀心,那根本解救不急,梁总管的命瞬间就交待了。可不上去,任周管家欺负老媪一样拿着梁师成,也不好,怕这老阉鬼整治不得侯储就把火发俺们头上
这时就听周管家笑着打趣道:“大总管,你这身子骨也太弱了,当年和俺们大公子混的胆量豪气哪去了?
这真是人享不得太多福,否则人就废了。官不能当太大,越大胆越小。
俺要和你说点秘密,事关你的,全是好意,你咋就哆嗦成这样了?”
梁师成才不信这鬼话,但挣脱不开,禁军也指望不上,只能使劲壮壮胆子哼一声问:“你说。杂家听着呢。”
周管家一拽,毫不客气地硬把把梁师成拉得更近,低头贴近耳朵低声道:“大总管,你高高在上,又整天伺候官家在皇宫大内呆着,不了解东京。
我跟你说,这京城地面可不是以前的鱼龙混杂那样简单了,而是成了狼窝蛇窟。你老人家以后出宫可千万别玩什么微服简从出游,更别摆什么牛气阔气。否则若是被不认识你的黑手盯上了,最轻也残废成废人,大失钱财。”
“俺是忠言相告。”
“忠言逆耳,可它有实用啊。你可千万别不当回事。若不是看你今天主持公道讲交情,俺不会告诉你。”
说着放开了脸色阴晴不定的梁师成,郑重一拱手:“万望大总管在不晓得外情的圣上面前说清俺们主人的冤枉,请多美言。”
“哎呀,这侯府让俺老周卖,真卖不动啊。全指望梁公公你了。俺知道你不差钱。要不你买了得了。绝对赚大便宜。”
梁师成确认周管家不是瞧出了破绽要弄他,性命无忧了,却还是赶紧远离几步,感觉彻底安全了才放下紧悬的心。
这时候才有心瞅瞅周管家,他瞧见这位满脸真诚与期待,心中冷笑。
要我买?
本内相是不差钱,可决不会花给你一个大子。
这侯府外观一般,真住着,是无比舒坦,比大内皇宫还好。可它和本内相是无缘的。侯府太招风了。想占了当外宅在这享受,却难逃皇帝法眼。那可真是找死了。皇帝知道我有钱,这没大碍,但若是知道我在外面权盖宰相威风得不行,不说起了疑心猜忌收拾了我,至少得把我费尽心思攒的钱财掏干净不可,让杂家心痛死,而且总管地位也必定完蛋
他疑心是周管家在变相警告威胁他,根本没把话听进去,更不会提醒皇帝注意东京地面的小事,急急回去复命了。
皇帝还在眼巴巴提心吊胆等着他出行的安抚结果呢。
赵佶听完梁师成整编的汇报,得知那笔令他这个皇帝也眼馋的钱没能从侯府掏出来,期盼的眼神顿时变得冰冷失望羞恼。
赵庄欠的私债,还想要朝廷要朕替着还了?
真是岂有此理,好大的胆子!
他一向吃沧赵家族的懂事孝敬惯了,吃顺嘴了,习惯到麻木了,感觉是应该的,无非是泛泛说句赵公廉是个忠敬臣子,没什么感动,更不会有感激与恩情一说,这冷不丁侯府不但不搭理索要,反而想反索要回报,赵佶就万万接受不了。
大宋是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
其实那些大员功臣向皇帝讨要奖赏回报,皇帝都酌情满足,也没感觉哪不对不应该,甚至不用臣子讨要就主动大方奖赏。
大家当官为的就是功名利禄。
皇帝若不肯让臣子分享好处,不肯给予大方回报,那我为何要当大宋臣子效忠你大宋?
难道只有你家才应该坐天下共主?难道大宋就应该存在?皇家强夺孤儿寡母的江山还有理符合天意了?
是不是天名真主,不是皇家说了就算的。
认不认你家当皇帝,大宋王朝能不能存在,不取决于皇家意愿,不看说不清道不明可随便解释的天意,全看天下人怎么想。
其实,历代王朝,但凡懂点人情事故的皇帝都比任何人更清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道理。
臣工们口口声声说什么忠君爱国儒家大义节操,那都是扯蛋,是表面文章口头禅,若没有诱人的利益回报,看有几个人会拥护朝廷尽忠效力。
不积极阴谋造反推翻王朝另立明主就已经是万幸了。
还敢指望臣民义务死心塌地效忠?
按理说赵公廉和家族保家卫国并强力带动了大宋工农商业全面大发展,使大宋边防更安稳国力空前富足强盛,使本朝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享受到更多富贵荣华和衣食教育等满足,建立了本朝谁也难及一半的巨大功劳,讨要应得的回报一点不过分。
可正应了升米恩斗米仇那句话了,赵佶就是感觉不舒服,怎么也压不下那股子羞恼。
但再难受,他再变态肆欲,眼下也只能憋着。
人家要还债,要吃饭,皇帝也不能说你的债你家要吃饭,这都先放一边,这钱你得贡献给朕。
皇帝拥有四海,大宋什么都是皇帝的,那只是理论上说说而已。
真那么干了,分分钟江山完蛋宝座移主。
天下臣民决不会让这么家吃独食不管别人死活的独夫当主子。
若强行霸占那笔赎金,先不说沧赵家族会怎样,传出去,天下万众先得哗然而寒心,敌视而群起造反也可预见。
第960章 29节诡异的东京()
梁师成和侯府的老交情没套成,办事不利,看到皇帝冰冷的目光投向自己,吓得扑通跪拜在地,赶紧把事先想好的主意说出来满足皇帝的贪婪和强烈泄恨之念,以求脱罪。
侯府那笔钱是无法夺了,但这么大一笔钱是从哪来的?
京城富商啊。
这些人真它么有钱,几十万说拿,转眼就拿出来了。可惜以前不知道。。。。。。
犯事的富豪现不正关在开封府大牢听候处置么?
也不用要杀要打要发配的,让他们拿钱赎罪呀。
稍一逼吓,那能弄到手的钱财不比侯府敲诈那点丰厚无数倍?
赵佶一听,有理。
以罚代罪,既教训了胆大妄为的富商,警告了只顾私利的众权贵,还不会把权贵们弄得集体寒心甚至产生异心。
真是良策。
其实赵佶之前就有了这想法,所以才严令开封府看好这些富豪,不得随便虐待,更不准富豪出被自杀什么的意外。
要梁师成说出来,皇帝就保持了高大上伟光正光辉形象,不那么龌龊,否则传出去皇帝也贪谋民财太丢人。
但只梁师成一个内宫阉宦提议还远远不够把此事弄成光明正大。
得有宰相大员们来提议和背书,如此才合理合法说出去好听。
白时中、张邦昌等文武要员,包括富豪背后的权贵代表们也被紧急召集到皇宫商讨怎么处罚大闹侯府的土豪。
要往外掏钱,富豪背后的权贵们就不乐意了。即使出钱的是富豪。
在权贵们心里,勾结自己的富豪家的钱也是属于他们的,想什么时候弄回家就能弄,眼下只是要富豪效力才暂时放富豪家安安富豪的心让富豪稍稍享受一下而已。他们揣摩出了皇帝的心思,却一个个闭嘴装糊涂,就是不肯主动提起。
赵佶瞅着这些平日口口声声如何如何忠君爱国的权贵,眼冒寒光,心中躁动的怒火和憋气迅速升腾,有压不住之势。
他盯上老奸巨滑一向缩第二不当出头鸟的张邦昌,语气平和实则暗藏杀机地问:“张卿,你是副相,你说说该怎么办?”
你那混帐猪头儿子带头惹事闯祸,给朕带来大烦恼,给大宋江山带来更大危机,这笔账,朕还没跟你算呢。
别耍心机缩头当中庸好人了。
这时候你若敢保持万年老二原则不满足朕的意,朕就强行拉你当回受难出头鸟。
不信,你就放胆试试惹怒朕的下场。
张邦昌察觉到皇帝的阴狠意图,紧张地吞了吞唾沫,左思右想迅速琢磨掂量了一番,只得硬头皮挑头出来建议。
“圣上,依微臣看,那些富商不识大体,不懂政治,不了解大宋面临的困难,是猪油蒙了心,为小利而冲动闹侯府,此罪虽重,但念他们无知又对国家的税赋有大功,恭请圣上宽恕他们,给他们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富商图谋的无非是沧赵家族发家治富的秘密手段,非有政治意图,以臣看那就在钱财上让他们吸取教训。”
赵佶嗯一声,却故作不解,追问:“那依张卿看,如何在铜臭上能让那些胆大妄为的贱商赎罪并吸取足够教训?”
足够教训四个字,赵佶说得很重。
这语气中也夹着难平的怒火。
权贵们一听这个,脸皮就一哆嗦,知道这次让皇帝拿住了把柄肉要割个狠得了。
张邦昌也一哆嗦。
在权贵们死盯他恨不能活吞了他的目光威胁中,张邦昌艰难地回应皇帝追问:“臣,臣之意自然是重重罚款,罚到他们痛不能忘,以后想起这次钱财损失就再不敢乱起心思。”
赵佶嗯一声,看张邦昌识趣,也不再过分刁难他,又扫视吏部刑部尚书这两家孩子也带头参与闹事的大佬,点名追问:“二位爱卿是否赞同张卿的建议?”
这二位哪敢说半个不字,
赶紧大表赞同,说什么此举显圣上仁慈英明大度,给了富商活命机会,朝廷获得感恩拥护,财政也宽裕了
总之,一举多得,罚款之策好得不能再好了,尽显天朝大国的统治智慧与风范。
但,赵佶此时喜欢的不是歌功颂德马屁套话,只关心实利,又追问:“那依你们之见,该罚款多少为好?”
“这,这个,那个。”
赵佶冷哼了一声,目光冷冷盯着这两家伙,心说:到了这关头还敢耍滑头糊弄朕?你们是觉得脖子硬不想活了吧?
逼得两尚书硬头皮一次次往上加罚款数额,从五万贯直加到五十万,赵佶才不再冷哼,转首扫视敢以目光威胁张邦昌和两尚书的权贵,点了地位最显赫的那位大佬:“刘卿,朕看你似有不同意见,莫非有更好的良策?”
“说出来让众卿听听。“
”其实朕很生气,很失望。也不大赞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