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攻约梁山-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城官兵绝大多数成了清真山军一样的准海盗军,极大增强了战斗力,杀得豪强大户家的精锐打手死伤惨重纷纷逃走。

    到了这程度,剩下的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战斗在天明后进行得更清晰顺利,并且不是太久就结束了。

    其间有地痞流氓烂军趁机出来趁火打劫,也嚷嚷着加入海盗冒充投靠者,实际是肆意行凶逞**为自己捞好处。

    结果不用马元等按周川三条要求惩治这些人渣,跟着造反的府城军就自觉挥刀狠狠砍杀清除和震慑这些人,杀得这类家伙胆战心惊纷纷又逃回藏匿处,再不敢轻易出来浑水摸鱼。

    事后马元他们才搞清楚,投降追随的府城官兵不是他么的文明素质高良心好有正义感,而是海盗移民政策中不要罪恶者不要人渣。

    混成移民的也不用心怀侥幸能从此掩无良与罪恶当海盗帝国良民。总有人能认出你揭穿你,下场就是要命的苦役炮灰。因为海盗帝国的法治口号就是“邪恶终要受到惩罚;罪恶定要偿还。无论你逃到哪里,公平正义之剑都会降临。”

    官兵自觉清除人渣是怕队伍中掺合了人渣让群体变了味,造孽者会连累整体,到时海盗会拒绝接收,甚至连累到已经移民安居正过着美梦一样生活的家人。在屠杀抢掠中,即使杀红了眼抢疯了心也不敢真的任性乱来,除了怕同行的“海盗军”怒而惩罚,最根本约束因素也是因为海盗移民政策。

    这些往日的混蛋军痞都突然素质高起来原来他娘的是争当好人在积极表现。

    马元、、赫连进明以及二愣子王伯超明白这个原因后,无不狠狠地被震动了一下,暗暗警醒,暴起的凶性也强行理智些。

第854章 笑料大战() 
轻取府城,清真山矿军不但取得了急需要的一些武器铠甲军用帐蓬钱粮衣被等等,杀光了包括知府、兵马都监在内的全部府城贪官污吏土豪士绅等众多骑在万民头上当吸血鬼的该死者,好好出了口胸中恶气,还吸收了数千起码有作战基本素质的官兵,武力增强,并且吸引了那些生活困苦绝望想投奔海盗却路远无钱无粮支撑去的人家欣喜若狂加入。

    这是场利益和人心双赢的大胜利,付出的代价却微乎其微,极大鼓舞了造反将士和追随的民众,也让周川等后勤管理者长出一口气的同时认清了大宋的衰微将亡事实,心绪复杂地感叹不已。

    马元等为首的将领则眼睛亮了,情绪高昂。

    兵多了,没了府城兵力威胁,本府都不知情,显然周围的州府更不会有准备,后顾无忧应乘胜追击全力扩大战果,争取弄到更多钱粮帐蓬搬家的车马等长征最需要的东西。叛军立即分兵拉网对剩下的县城和乡间土豪大户放心地迅猛扫荡。

    府城都说破就破了,兵力薄弱的县城和土豪大户又能有什么抵抗力?

    面对汹涌大军,吓也吓瘫了官僚大户吓跑了守军打手。

    短短几日,本府各县城和罪恶累累的大户、骄横豪强就被扫荡一空。

    叛军获得了大量钱粮物资,参与造反的府县将士搬来家属和愿意走的族人朋友一起走并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势力再猛长,迅速演变成比赵岳当初领导的强盗军兵力规模更大打击大宋王朝威力更强的扫荡队伍。

    长征物质条件有了一些,在周川等组织配合催促下,这一群体立即转入迁移东征。

    马元打起清真六金刚称号的海盗大旗。周川、寒渊蟒来泳儿等带领矿工军为中军,护卫钱粮和造反核心民众——矿场和将士家眷,酷毒蟒周兴负责断后,铁头蟒赫连进明和花斑蟒皇甫雄为左右翼,为首主将翻江蟒马元亲自当开路先锋和二愣子黑煞蟒王伯超为前军,向东一路前行一路拉网扫荡。

    钱粮车马帐蓬武器越来越多,沿途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夏收前一个月的气候不冷不热也正适合野营迁移,唯一的麻烦是下雨,这只队伍庞大了,迁移速度却没慢下来,都急于逃命啊,就是井然有序高奏凯歌的外表下实际是孩子哭大人叫吵闹混乱。

    毕竟这个群体数十万人,而且是拼凑起来的,农耕民族的百姓散漫惯了缺乏组织纪律性,周川等人尽管管理过人数众多的矿场,有一定经验,但现在的情况和矿场管理截然不同,他们这些管理者骤然接手这么大的摊子也是手忙脚乱,颇有些焦头烂额。

    好在这些困难在迁移过程中都能慢慢适应并克服。

    这只浩浩荡荡的队伍实际就是明末李自成、张献忠之流领导的兵民混杂的流寇,所到之处对王朝的破坏力恶劣影响力巨大。

    周川、马元等领导最担心的是遭到周围州府联军截杀。

    队伍庞大得是能吓死人,但毕竟真会打仗的兵却不多。

    而周围的州府听闻恶耗,无论文武无不震惊得差点儿瘫倒在地。

    好好经营了数年的清真山矿场怎么说反就突然全体造反了呢?

    是周川等矿场领导早有猫腻不轧,一调离,秘密就露馅不得不煽动组织反叛,还是新调去当总管的公羊务等人所为不当,贪婪过甚,太刻薄寡恩,激怒了矿场人员,逼得,恨得,全体不得不反?

    无从得知。

    但这些州府官僚都是官场消息灵通人氏,知道公羊务的根底,心里大致明白,九成九应该是白副相的便宜老丈人的责任。

    一个父凭女贵的京城小奸商骤然得到金山一样的矿场,仗着白居中势力,哪还不红了眼失心疯一样拼命捞好处?

    这个不重要。

    除了周川这种傻子,谁去总管铜矿也得想方设法在完成朝廷任务的同时为自己个捞个够饱。只是干馋没机会罢了。

    官僚们惊恐的是这股造反势力太庞大了。

    当年的强盗军闹山东就够恐怖的了,区区三四万人就破了十几个州府,几乎毁灭了京东京西两路官府统治,给大宋统治者留下了刻入骨子里的惊惧及教训。清真山流寇的破坏力无疑更大了数倍,所过处不但摧毁统治政权和乡野根基还卷走军队和民众。

    你造反规模和破坏力大就大呗。不干我事就行。

    倒霉的是,身为周围的州府官僚,按强盗军闹山东时形成的制度,有责任联军跨界围剿,否则迟疑不前也俱是大罪,贬官降职是最轻的处罚,若是损失巨大,皇帝震怒,不知得有多少官员掉脑袋或丢官发配抄家。

    残酷的是,想耍心眼联军围剿却不去真正冒险堵截,装模作样地调兵遣将等流寇大军过去,不干我事了,也不行。

    清真山流寇大体迁移方向无疑和当初的强盗军一样最终是奔向东海边逃往海外,据报,招揽民心的旗号也自称是海盗军,但具体行踪难测,东一头西一头到处打破县城抢掠乡间大户,指不定就会打上府城狠杀一番。

    这可太吓人了。

    只想想那庞大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攻城规模就能让人腿软心死,不得不防。必须赶紧联军尽早剿灭。

    叛军一路到处扫荡抢掠,实际是为抢到武器装备和钱粮加强抗击来堵截追杀的官兵的能力,同时变相练兵,加强组织纪律性和战斗力,也是为了弄到足够多的帐蓬和车马让追随者抵抗雨淋之害和长途跋涉的困难。

    这么臃肿不便没有多少真正战斗力的团体硬闯在大宋腹地太危险了,都急于逃命早早奔到海边。

    周川、马元等和部下一样紧张得很,心里都恨不能一下子就飞到东海上才有安全踏实感,不想到处扫荡拖慢前进速度,只是不得不四处抢必需的物资。

    对城高兵多装备充足的周围府城,叛军领导压根没想去招惹浪费时间和人命。

    但周围的州府官僚不知道哇。

    他们只以为流寇大军狂妄嚣张无惧要肆意抢掠和毁灭周围一切利益大的地方。

    几天后,联军成立。

    共尽量出兵凑成了近五万大军,在各州府兵马总管都监之类的将主相互协调配合下扑向流寇大军。

    流寇大军最怕的防的就是这个。

    广派游骑哨探仔细布控侦察周围州府动静,早作预防准备,这点军事常识,马元还是懂的。

    大战来临。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偷袭、放火等手段就不必玩了。

    双方都戒备森严。

    清真山流寇方人手充足得很,满门性命所迫,人心极齐,极认真负责勇敢,布防得更严。官兵无机可乘。

    重要的是官兵没打过真正的仗,连兵马总管等将领也没几个真正懂打仗的,更没人愿意带队去那么庞大的敌人群中去干放火偷袭等事。那等于是拿性命开玩笑,很容易就陷进去有去无回。

    内地太平军官懒散享受惯了,和边军不同,几乎无不贪生怕死,整天只想着怎么捞钱送礼升官快活,这当口岂会不顾生死地去打仗。就算有想逞强冒险立功的,可官兵也无人愿意效劳。

    那只有凭官兵素质优势和武器优势硬碰硬干一把了。

    但愿在满天箭雨和浩大兵威威胁下,胆小的草民流寇能崩溃大败。

    叛军这边也是顾虑重重。

    手下正经军队不足,也只有六个能顶当起来的将领,其他军官不是本事不行就是难说可靠,马元不敢派人对官兵大军玩偷袭放火。能打仗的人手和大将损失不起。

    他们也只能指望着靠能碾压官兵的青壮人数绝对优势吓住不堪的内地官兵击溃对手。

    双方最终在一处便于大军交战的旷野相遇。

    马元边走边望着对面刀枪闪亮如林、弓盾密集、旗帜鲜明的浩大官兵阵式,不仅紧张地咽口唾沫,心中无底却一横,毫不迟疑地直接开战,挥金背砍山刀大喝一声:“不战而退,有死无生;奋勇向前,生路在望。为了活命,弟兄们跟我杀呀——”

    吼声中和二愣子王伯超带头跃马奋勇冲锋。

    连周川这种文官都明白,以平民为主的军队再急于杀开一条血路也终归是缺乏铁血意志的乌合之众,在这时候越是观望不前就越是会胆怯畏缩没有斗志士气,只有直接冲起来卷着人形成顾不上其它心思的浩大威势才能有望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为了全家老小能活命,为能有机会过上海盗帝国梦一样的美好生活,奶奶个腿的,爷爷和你们拼了。

    咱们这么多人还干不过这些贪生怕死的鸟烂兵?

    流寇大军怀着这心思,十几万青壮涨红了脸,怒吼着拼他娘的,喊得脖子青筋暴跳,气势和信心也随滔天巨浪般的呐喊暴长,挥舞刀枪铁钎锤子,随着马元等将领和带队头目疯狂地扑向官兵。人在滚滚洪流中这时候是没有理智的。

    双方迅速接近。官兵开始放箭阻击。

    但清真山叛军万万没想到的一幕出现了。

    各州府官兵汇聚一起抱团,却并没有形成将主想像的人多胆壮效应,一个个战战兢兢放了一波箭,射得七歪八扭,绝大多数不知飞哪去了,却被叛军惊天动地的呐喊和铺天盖地的疯狂人潮构成的恐怖声势吓蒙了。

    几十万壮汉拿着家伙不要命的冲过来,不用会打仗,根本不用费事,只一人抡一下子就能轻易把咱们趟平了。

    官兵们脑子里就只剩下这么一个念头。

    更可笑的是,随着马元等骑将骑兵迅猛凶恶最先杀来,吓蒙的官兵未先溃,军前统军的兵马总管都监等将主重将却被铺天盖地卷来的凶威震得直接崩溃先开始逃跑。这些将领一刻也不敢停,根本顾不上军队,策马拼命向两边逃避。

    哎呀我的娘唉,这伙流寇全是发了狂的疯子暴民,无边无沿几十万人规模这么亡命猛冲,就是天兵天将在这怕也挡不住。这要是挡在前面不及时逃开,被两军一挤,下场铁定只有成肉泥的份,尸骨无存啊。不赶紧跑,难道还傻乎乎夹当中等死?

    这其实也是人的正常反应。

    只有身经百战,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强军才可能面对这种疯狂的人潮还能有勇气硬顶着杀上去。没经过残酷血战洗礼,别说是平民百姓,就是正规军队,平常再训练有素,个人武力再强再自负,也顶不住这股狂潮。

    只地震般的脚步声和冲天弥漫的尘土就能吓倒人。

    统军的主要将领怕死,未战先逃,导致官兵直接崩溃。

    这时候,从清真山矿场踢回原军还能留在军中继续当兵当军官的突然反叛发难在乱军中搞事,趁其不备纷纷偷袭砍杀射杀骑在脖子上的上级军官或主要将领,猝不及防之下,许多重要将领和中极军官被偷袭个正着,死得稀里糊涂。

    有人领着大喊:“弟兄们,咱们不要当宋军再傻乎乎为贱视咱们的大宋卖命啦。咱们投海盗过好日子去。”

    又有人领着大喊:“弟兄们,咱们还没受够贪官污吏克扣军饷喝咱们的血还欺压鄙视咱们吗?杀他狗娘养的报仇哇。”

    。

    踢回原军的五千守矿军能留下继续当兵的不到两千人,还不是全来了战场,但就是这么点人夹在官兵中大喊大叫煽动着并狠杀痛恨的上官,却引动陷入崩溃正惊慌失措乱挤乱逃却挤成一团乱麻根本逃不动的大军生起心思有了活命主意。

    对呀,逃不了可以投降啊。投降不但不用厮杀不用死了,还能投靠海盗帝国带家人享福去。

    这么庞大的海盗队伍,朝廷怕是想挡也挡不住,更别说问罪剿灭了。

    投降这条路貌似很靠谱啊。

    一时间,呐喊愿意投降的声音越来越多,很快就形成惊天动地之势,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快马飞奔而来的马元等将领愕然了,但毕竟经历过破府城那一次,立即反应过来,狂喜中边降下马速停止冲杀边领着亲兵和附近的部下冲官兵大喊:“降者不杀,共去海外享福。”

第855章 心中的野兽() 
十几万反军扯着嗓子亢奋呐喊‘投降共享福’,那种声浪威势你尽可想像。

    起了投降保命心思的官兵得到‘海盗军’积极回应,顿时有了活命机会,心生喜悦信心,为表诚意不但嘴上喊我投降,手上也挥舞家伙仗着人多势众开始屠杀喝他们太多血让他们受太多气的腐烂军官,一开了头就收不住了,越杀越凶猛疯狂有序。

    在军中仗着权力作威作福惯了的大大小小军官本就吓得要死,在乱军中拼命乱钻只想逃命,这下成了众矢之的更是惊慌绝望。

    他们万没料到平时为应付公事教导将士粗粗训练的阵法合攻战斗技巧没用在杀敌上,而是用在了今日收拾他们自己,走投无路逼急了眼,凶性发作大叫着恐吓威胁官兵,舞枪挥剑乱杀周围的官兵想开出条路,却只落得官兵更恨,加快灭亡。

    近二十万汉子参战,这场本应该是杀得血流成河鬼神皆惊的大战就这么还没正式接战就很快结束了。

    死的人绝大多数是官军方的贪鄙无耻招人恨军官。连最先狠打马逃窜的兵马总管都监大将也大半死在乱军中。

    而清真山反军只是人潮汹涌中有人跑崴了脚,有人因摔倒被人群踩踏或中箭才死伤了些个,对这种庞大规模的战斗来说,损失相当于是零,而收获的却是四五万起码懂厮杀的官军以及随军的粮草武器帐蓬车马等东征最要紧物资。

    更重要的是此战无形中清晰揭露了赵宋王朝腐朽荒唐没落人心背离不堪一击的本质,消息传开后,让天下看到了宋人对传说的海盗帝国的人心所向,沉重打击了捍卫大宋王朝者的信念信心,引起全国性争论,有人大骂心怀背离就想着投海盗者是不忠君爱国、是数典忘祖、是抛弃祖宗与故土的不忠不孝,是无耻无德。有人则暗暗欢欣鼓舞暗骂拥宋者守旧迂腐无耻可笑。

    总体效应却是空前振奋了宋人中心怀它志者的精神。

    田虎、王庆之流似乎找到了自己扯旗造反的合理依据,大肆宣传自己反抗赵宋的正义性和符合人心,鼓气挥军狠攻占领地附近的州府,想借着人心动荡官僚与军队守城意志忠心不坚的势头趁机多侵占些地盘和人口,大力壮大势力。

    结果,总体趋势却是被攻的州府百姓趁战乱匪患脱离当地统治者各种监控约束和制止,大量逃向沿海,困在城中逃不走的,却不是积极投降反贼,而是积极踊跃支持官兵守城,勇敢揭发私通反贼者,好象百姓拥护朝廷的忠心与热情空前高涨,搞得当地原本三心二意只想如何保官保命体面合理弃城逃走的文武官僚官兵受到鼓舞,据坚城反击反贼入侵反而坚定有力不少。

    田虎、王庆等反贼不但没能轻取目标州府,反而损兵折将惨重,无功而返,而且已统治地百姓以及强征来当兵的民壮还偷跑了不少。兵力和人口势力未就势迅猛暴涨,反而极大削弱了。可谓偷鸡不成,反失米。气得田虎、王庆大骂海盗。

    而江南的方腊则是一边为赵宋衰落当亡兴奋,一边却是对海盗势力的影响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越发忌惮痛恨敌视戒备。

    这些效应是后话。且不多说。

    对引发效应的当事主角——清真山反军,眼前的收获是立马就看到的。

    周围州府的百姓听说了此战轻胜的经过,一片哗然,反响空前激烈。

    原来朝廷的军队是如此好打!

    原来朝廷的军队绝大多数人心里也想着投靠海盗!

    那,我(我家)趁机追随反军叛逃海外,虽然到东海路途遥远,可朝廷的官兵挡不住,还有什么可怕的?

    本就想借着反军保护与照顾投奔海盗帝国的那些穷苦悲惨却无力逃到东海的绝望家族,这下放下顾虑,疯狂投奔反军,得到周川统领的人的热情接收和照顾。那些有些田地和生计能过下去的百姓,不少的也一横心举家投奔而来。

    寻常百姓没什么知识见识,但生存小智慧并不缺乏,不会说却也明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

    海盗帝国是汉人新国,那生活比在大宋强很多,安全稳定有出路有盼头,不同于国内的反贼伪政权,此时不走,还等何时?

    有了好机会还犹犹豫豫留恋不走,难道守着不多的田产家业继续受贪官污吏地主豪强地痞恶霸的盘剥欺凌吗?

    这一战给马元等清真山六蟒的刺激太大了。

    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彻底有了信心,不再害怕官兵联军来追剿,而且萌生了到海外占岛独立建国称王的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