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攻约梁山-第3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京城中还是歌舞升平象往日一样一片热闹。

    海盗迅猛突袭,轻破城池,把攻掠地官吏一网打尽,又把和官府有勾结有实力的地方恶霸豪绅按预先侦察的精准迅速一扫而光,结果江淮沿海沦陷却无人向外通报,附近未遭遇打击的州府一时一无所知,过了几天察觉辖区百姓开始大举流走,风闻了灾难,官僚们这才大吃一惊,听说海盗对贪官污吏的凶残清除和抄家灭门手段,一个个吓得双股战战,惶恐不可终日,想弃城而逃又怕被朝廷追责前程尽毁破家灭门,不及查得详情,一边严守城池,一边赶紧上报朝廷请求支援。

    他们言语不详,不知道,也根本说不清楚海盗为祸到底达到怎样严重的程度。

    海盗犯边又不是什么稀奇事。不犯边才是稀奇。朝廷得报并未立即重视起来,只判断是地方官深畏海贼而听风是雨胆小怕事或虚夸贼情借机彰功求窜升得飞黄腾达,下文呵斥并严令防守反击海贼,违者重责不怠。

    白时中、张邦昌等宰相级重臣认为,大宋如今对海盗有了防备。沿海诸城布有重兵呢,不再象以前那样疏忽无备容易破取。海盗若强攻城池,指定要崩掉几颗大牙,不想死伤惨重必定败退,来无非在乡下抢些人口钱财,还能怎么的?

    此时,蔡京正被突然一齐失踪的许多儿孙打击得焦头烂额恼怒惶急。

    他儿孙众多,若消失几个只会败家丢人的纨绔废物,他也不真当事,只会为蔡家权威被挑衅触逆而大怒。

    关键却是他寄予厚望特意留在京城为官方便随时悉心指点栽培的所有杰出儿孙全失踪了,家中只剩下一个伺候自己老实却没大用的第五子和几个废物,若失踪的儿孙全死了,没了优秀的儿孙,老蔡家就断了权力继承。

    这可要了对权力无比迷恋和重视的老蔡京的半条命。

    绑匪狡猾,手段高超,这么大的绑架案居然能做到不留下蛛丝马迹查无可查,怎么也找不到有价值的线索,不知是什么人在东京如此有势力敢如此大胆在老虎头上动土,又不知劫匪到底是何用意,老家伙第一次感到束手无策。

    他这几日无心上朝理事,称病在家,却也因关注权力而关注朝廷动态得知南方沿海海盗闹事,这才心思猛然一动,感觉绑架案有了眉目,心中越发惊恐却又起了一丝侥幸的希望。

    果然,一封勒索信随后出现了,绑匪索要两千万贯金银珠宝,不要珍贵字画,不要铜钱。

    蔡京看到绑匪如此粗鄙不重风雅,先接受了是缺乏文化底蕴只着迷红货的海盗所为,在惊骇贼子敢如此狮子大开口的恼怒中看到信纸下脚上特有的骷髅印刷标志,确知是海盗所为后,他又仰天长叹,痛恨诸子放荡不羁流恋烟花柳巷才让海盗有机会轻易得手。

    只是再痛恨也要千方百计把优秀儿孙解救回来继承蔡家权力荣光。否则他一退休,蔡家就完了。

    儿孙落海盗之手,海盗又不是不知他蔡家的强大势力,一出手必定盘算得周全,就不要指望哄骗海盗伺机以武力解救人质了,想要人,赎金就得老实支付。蔡京又极度痛心要失去的那么高的赎金钱财。

    这可让既爱权力威风荣耀又爱财的老蔡京左右为难心痛死了。

    家里具体有多少钱财,蔡京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极多,堆满了众多钱库还在不断加盖。

    找管家盘点后,拿出两千万金珠宝贝不成问题,还有百来万贯富余,老蔡左思右想,最后总算下了决心交钱赎人。只要权力在,钱没了可以再弄。人没了,蔡家就没以后了。

    只愿海盗言而有信,让杰出的儿孙们能平安归来。

    他不敢拖延,清楚此次只是一封勒索信,若迟疑不决,下回必定是带血的警告。或是一只手,或是耳朵,甚至直接是哪个蔡家杰出儿孙的命。要是死的是蔡京最重视的那两儿子,那妥协的损失就太大了。

    赎金既然要付,就赶紧付。

    蔡京到底为相多年,行事不乏大气果断,以权调用了官府的一些漕运船,安排亲信得力人手秘密把庞大的赎金押送到海盗定下的淮河某交接地结清。

    如今,海上和江淮这样的大江河是海盗战舰的天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宋军无法阻拦,水军连面都不敢照。

    蔡京就是想耍花招算计在换回人质后以官兵围剿绑匪来解恨并抢回赎金,也没那个可能。蔡京身为宰相也清楚这一点,并没有费事布置军队怀着侥幸去试图搞一把。他还怕海盗无孔不入察觉官兵布置而恼怒一起起了杀心呢。

    负责此事的蔡府大管家在惊恐不安中看到绑走的蔡家儿孙一个个走出海盗船,看着小主子们除了神情惶恐不安精神萎靡不振外似乎没有其它问题,连想像的毒打虐待痕迹都没看到,他终于长长松口气。

    传说的凶狠邪恶海盗看着并不凶恶,在审查清点完赎金满意后,还一个个喜笑颜开呼声:“谢蔡相大手笔。”随即扬帆嚣张顺流而下奔向大海很快而去。

    而蔡京在看到儿孙都安然无恙地回来了后,心情一松,随即就是大怒,痛骂教训了儿孙,转为专心痛失去的巨额财富,赌咒发誓定要好好报复海盗逆贼,等以调集全国造船工匠之力在江州打造的新战船准备好了,定要把海盗剿杀个干净。不想他誓言声未落,海盗绑匪的勒索信又来了,这次索要一百万贯换苏州知府蔡十三父子的命,限日速交。

    蔡京惊骇欲绝,没想到有重兵强器把守的苏州府居然也能被海盗攻破并活捉到他重视的儿孙。

    老贼纵横官场无敌手,确实有韧性,承受住了第二次沉重打击。

    既然前面已经交了两千万贯,再交一百万也不算什么了。无奈打掉牙齿再次往肚子里咽,再老实交赎金。

    海盗象走私生意一样,依然守信。蔡十三父子安全回来了,只是这次却是受刑吃大苦头了,形象惨不忍睹。

    蔡京辛苦搜刮几十年的财富这一下几乎荡然无存,他的心在滴血,越发恨海盗恨得咬牙切齿,但在听蔡十三汇报了苏州失陷的轻易后,认识到了海盗的可怕与事情的严重性。

    他第一时间不是上报朝廷赶紧着手驱赶海盗减少损失,而是急思此灾的后果与补救之法。

    也没法报,下面没报具体情况呢,上面怎么能得知详情?总不能说是他私下以赎金换回蔡十三获悉的准确消息吧。那是通匪失节,不但宰相权力和家族名节保不住了,蔡家也会就此失势完蛋。

    这时,张叔夜的奏折到了。各地汇报具体灾劫的奏折也雪花一样纷纷来了。

    身体不复以前健康风流的皇帝赵佶一听相当于后世苏浙两省的城池失陷、财富和人口被海盗抢掠一空,眼看要解交到京城的南方夏税船送走运河的全部被截抢走,而且受灾地区不止这两处,江淮沿海和近海的州府普遍遭难,损失之重不可想像,而且海盗兵锋就在河南东边的州府,离东京开封才多远?危及京师啊。

    若海盗猖狂一横心打来,京城也危矣!赵佶吓尿了,为掩饰尴尬和仓皇,装震怒下身体不适退朝洗澡换衣服。

    白时中和张邦昌等奸贼大佬也个个脸色苍白如纸,身体摇摇欲坠。

    他们倒不是害怕海盗来打京城。京城有八十万禁军呢,更有上百万百姓能协助防守,不至于害怕。

    他们想到的是损失如此之大,欠的巨额窟窿怎么办?

    几十万西军催讨夏季粮饷的文书如雪片般堆了一桌子。

    北军同样不拉后。只这两处军费就是可怕的数字。还不敢拖欠。

    若大的王朝,其它的花销也多得是,汇聚起来也是惊人数字。这都得赶紧准备。这是宰相级大人物的职责。

    解决不好,那位子就完蛋。这让他们如何不急?

    赵佶头缠蜀锦做病夫状于床榻上招宰相和武官重臣厉声问策。

    众人被噩耗惊昏了头,白时中、张邦昌、童贯、高俅之流玩权谋害人一个顶一万,这种急难能有个屁高招。

    蔡京却老谋深算早有准备,这时现出泰山崩于前不变色老成谋国的支柱老臣架式,起奏说:“当务之急是调京城大军急赴江淮尽力剿除海盗主力军,快速驱赶走海盗以减少损失、打击海盗嚣张气焰,并尽可能夺回人口财富。”

    这话有理。

    指望江淮内地本就势力很弱的地方军解救危难是不可能的。他们能保住自己的辖区就是大功。此时只有京军才能迅速集结并调用形成可铲除海盗的威势。

    赵佶点头。

    蔡京又奏第二条。。。。。。帝安,夸奖蔡相。

    随后,高俅赶紧出来表现忠心为国,请示要亲率大军征剿。

    赵佶高兴,还是高卿贴心,下旨点镇国大将军(正二品)率领十万京军为前部急赴江南夺回苏杭二州,堵截海盗陆地退路。令高俅高太尉(正二品)为主将,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正三品)为左右副将率领三十万京军为后援,并负责扫清沿途私通海盗的逆贼剿灭深入内地的海盗。令骠骑大将军(从一品也是武官最高品)兼兵部尚书石肤统领剩下的四十万京城禁军严守京畿。左右武卫龙镶卫等皇家禁军严守皇宫大内。

    粮草问题,因为夏季赋税即使是早熟的江南地区也绝大多数还没运来,京城粮草短缺,若无法弥补海盗造成的损失,京城也会遭遇饥饿之忧,眼下更不能提供出征大军的耗用,依蔡京之法,大军沿途征用官府准备好的税粮以解燃眉之急。

    赵佶最怕海盗杀到京城,更重视留守京城的干将。这样,高俅的心腹丘岳、周昂等有真本事的就不能随高俅去了。

    高俅哪会带兵打仗啊。

    他积极表现,却是另有心思,出了皇宫,先安排了十万禁军打发了不对付的镇国大将军开国勋贵。自己却准备精兵,十万蒙骗皇帝的样子军是要带为中军护卫他的,毕竟时常操练过,将士个个高大强壮有武艺,总有一定战斗力,而且服从性高。剩下二十万从他能控制的全军中挑选抽取强壮有力能打又比较听话的。

    这期间,蔡京召见高俅,交待说:“海贼壮大如此之快,气焰如此嚣张,全是走私导致的。为解朝廷长久之忧患,锁困海贼增长之势,必须首先严加打击走私犯。高大人此次出征最好把重点放在这上面。至于海贼,能抢到的钱粮指定早送走了,夺不回来了。贼寇奈何不了我大宋江山,抢够了自会退走。”

    蔡京是想用抢掠江淮无数富得流油的走私大户来弥补夏税缺失造成的巨大窟窿和危急,让皇帝没有钱粮之忧,他的相位也就无忧。同时,高俅发财。他被海盗诈空的钱袋也会迅速鼓起来。

    高俅本就有此打算,心领神会,话不用说得太明白,双方默契达成约定。

    随后,白时中、张邦昌等重臣也想到了高俅积极领军的用意,有了和蔡京相似的弥补钱粮损失的妙法,纷纷约见高俅打招呼。诸贼达成了心照不宣的约定。

    有了能遮盖朝廷的诸重臣的支持,原本不敢太折腾大的高俅这下可以放开手脚尽情玩一票了。

第778章 疯狂愉快之旅() 
大宋骠骑大将军带领十万京军南下沿途收集粮草,一路“奋勇清剿”海贼和叛宋逆贼收复失地,战果不俗,“锐不可挡”,“急急”杀奔苏杭地区,等到得长江,苏杭在望,半个多月已过,海盗大军果然已经劫掠完撤走了,不用死战了。

    官兵皆喜,放眼望去,长江北岸沿江停靠着密密麻麻从东到西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大小小河船。

    这些船只中,大型的是海盗劫赋税时所得的官府的漕运船或豪商的商船,更多的是从江淮内陆各地乘船主动来投靠的移民家丢在沿海河口附近的大大小小船只,有货船有渔船,一时数不清有多少。

    官府的船缴获了是功绩。其它船只则代表着巨额钱财,夺回再卖给需要船的百姓,即使便宜处理也好大一笔收入。

    官军心里都明白,眼又红了。

    家里靠水用得上船只的官兵眼更红,无不想为家里弄到免费好船。这比钱都好。大宋造船工匠奇缺,一般人家能拿出钱也未必能订做或采购到想要的船,只能干瞪眼看着有船的人家发水上财。眼前有这么多无主船,怎能不红眼?

    而朝廷大军浩荡天威一降临,屑小海盗就“吓得屁滚尿流”,仅剩下的在江北沿岸抢掠的少部分水贼也“仓皇”丢下沿江河船,逃上海盗船匆忙出海逃走了。

    在骏马上高坐的威风凛凛骠骑大将军眼望溃逃的海盗,意气风发,傲慢不屑地说声:“算你们识相不敢捋本官虎威。否则全将你们收拾了丢江里漂到海中喂虾兵蟹将。”

    在下属官员的一片马屁声中,官兵轻易夺回了船只渡过长江,并“血战”数场夺回了(空城)苏杭二州,主帅大将军不愧是国朝最高品大将,英明果敢指挥有方,禁军将士也勇猛顽强,斩贼上万,重创海贼上报大捷。

    至于没真和海盗血战,证明战果的贼人首级从哪里来?

    嘿嘿,江南有海盗杀人留下的众多死尸可代替,把脑袋搜集起来就能应付万一天使来查对。

    反正这里的官吏全死绝了,当地的人都没多少,天气又炎热,尸体腐烂得快,早死的还是这些日子杀的都是个烂,难以分清,没人能揭破这把戏,战果想怎么骗就可以怎么编。

    帝阅罢奏折,大喜,下旨嘉奖,并令大军分驻苏杭两城阻止海盗再犯并震慑江南不法之徒迅速恢复秩序。

    海盗已经完成沿河运输和接应内地大股移民潮的任务,故意留些人手控制着那些用完了的河船滞留北岸等着官兵来接收,为的是避免这些船被盘踞在太湖三山岛刘梦龙负责训练的摩尼教水军得了去闹瘫江南钱粮供应大宋的水运渠道。

    骠骑大将军在忙着处理船只发财。高俅这方面则战果更辉煌。

    谁若敢说高太尉不通军事不负责任不重武备,只是个球踢得让皇帝欢心的弄臣,不配为统军殿帅,高太尉指定不服。

    他这几年,特别是在淮西闹起了王庆、沿海闹起强横海盗,感到威胁后就大力整顿中央禁军,把老弱不堪的不论是官是卒全部逐步裁撤赶回老家,按宋太祖当初制定的军策,从全国各军抽调年轻力壮骁勇善战将士充入中央禁军,不足部分从民间选拔高大强壮有些武艺的青壮补足,经过整顿,不说战斗力到底怎样,起码一眼望去全是精壮有活力的年轻将士。

    这厮另有种魄力,带着三十万精锐京军很快离开京城,却不是急奔向正被海盗大肆劫掠的江淮沿海地区狠打海盗,不向东走而是向西去了,令两副将,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分统十万大军,自带十万最高大强健的模范样子军,一线排开,以清除潜藏在大宋私通海贼祸害朝廷根本的罪恶走私犯和海盗为名,开始屠杀劫掠江淮地区的大户。

    大军扫荡到之处,无论是城里的巨商还是乡下的大地主,无论是有官宦靠山的还是没官府背景的富户,凡是和蔡京白时中张邦昌童贯等重臣没直接利害关系、靠山不够硬的、奈何不了如今的皇帝第一宠臣高俅的富豪,全在劫掠目标当中,连当地州府大员的关系户也不放过。

    如今的高俅除了忌惮朝中极少数人之外,谁也不怕,有那些权臣支持和帮忙做掩饰,有皇帝清理和打击走私削弱海盗的无比强硬决心,他更无惧。

    高俅深通为官之道,精明油滑得很,敢下狠手,敢得罪大批官员,却也不是仗着势力和武力一味地蛮横瞎来。

    能富得流油,能关系不硬却广占田产的江淮豪富没有一个不是和走私有关的。

    按大宋律法,走私破坏正常商业行为,逃税的,贩卖朝廷规定的违禁物品谋取暴利的,全是死罪。

    身为宋民,你就是贩卖些私盐,官府抓到了也得砍头示众。

    高俅此行没杀错抢错,先有了下手依据把柄,并且区别对待,把那些无足轻重没可能威胁到他的直接灭门,而有关系能参奏弹劾他的,则一律严刑拷打审问出通匪口供,把这些人家中能干活的男丁一律押在军中充当苦力帮大军干运输扎营等重活,这样将士们在有抢劫小财发的同时还能轻松开心,更拥护太尉大人,而人犯人质还捏在高俅手中。

    这些人质的亲戚、关系户靠山官僚若敢因利益受损而巧言令色参高太尉,高太尉就能反手把其牵扯进眼下第一重罪的走私通匪大案中搞得敢弹劾他的官员获罪而家破人亡。如此一来,谁敢弹劾触怒高太尉的权威。

    高俅也有安抚地方主要官僚的手段。

    他把三路大军劫掠到的金银珠宝名贵字画等金贵值钱东西一律自己收在中军随中军而行,并不急于解回京中,一是此时送回太招人眼,二是自己控制不了,等大扫荡结束,赶走了海盗,他要统一盘点清楚收获,掌握主动权,算计好和部下以及蔡京梁师成等人如何分脏、要上交多少到国库合适,把笨重的铜钱却交给当地官府换成银子上交东京,把从地主家缴获的无数粮食除了大军在当地食用的之外,也全部交给当地官府缴纳到东京,以此缓解朝廷的燃眉之急和东京缺粮的饥饿之忧。抢到的粮食并不带走当军粮是因为,军粮在下一地再抢。

    江淮大户多得海了去了,何愁大军到处缺粮吃。

    而城里乡下消失的众多豪强大户空出的众多店铺田地房产则是当地官府的收获了,处理一部分,钱上交国家或田地括归为公产,证明高太尉和当地官府能力合作的功绩,让皇帝高兴。剩下的,当地官僚自可和朝中重臣上下勾结尽情刮分,这是巨大的利益,足够安抚失去走私关系户断了财路的当地官府要员受伤的心。

    一下吃个饱,当地官僚们满足之余自然不会真敢仇恨敌对皇帝眼前第一红人高太尉。

    敢挑衅心眼小的高太尉,那是找死。

    至于没了关系户走私犯,这其实没什么大紧的。

    海盗走私不断。暴利诱人胆肥。自会有新的走私者攀附上来主动送钱,形成新的地方利益链条。

    话说,没强大政治背景的富豪不就是朝廷养的猪么?

    是猪早晚要杀来取肉。眼下国难当头,急需要钱粮补充,自然也就到了杀富豪猪的时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