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诞便整日沉迷于酒肆之中,用酒精来迷醉他混乱迷惘、一片空白的头脑。刘范就在刘诞身后看着他,他的一举一动刘范都会感到心惊肉跳。最终,刘诞想开了,他想,终究他是逃不掉的,那还不如拼上一拼,说不定还会成功;如果失败了,面对兄长也能有个交代,心里也解脱一些。
于是刘诞开始干了,第一步就是要招募锦衣卫的人员,招兵买马。但这个就麻烦了,锦衣卫的要求就是隐秘,除了刘范、刘诞、贾诩、田丰之外不能让别的人知道,至少在草创之时不能。如果像刘范招兵买马、选贤举能那样大张旗鼓,就完全违背了刘范的要求。刘诞想了很久,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想既然用软的不行,那就只能硬着来了!
刘诞便暗中在刘家仆人中挑选了二十多个可靠的,在白天时观察人群中谁比较适合加入锦衣卫,然后在夜里,由刘诞亲自带头,带着二十多个仆人前去绑架那个他相中的猎物。将目标绑架到刘家之后,刘诞软硬兼施,先用酷刑消磨掉目标的锐气,然后再好言相劝,许以重金,最终拿下此人。依靠这样的手段,刘诞在三个夜里就得到了七十多个锦衣卫。
但总是这样也不好,刘诞又把目标瞄准向逃亡进凉州的流民。流民中有一些人,全家丧尽,了无牵挂,正适合加入到锦衣卫。还是绑架的老办法,刘诞就在进入街亭的要道上埋伏,支持绑架过往的独身男子。不到半个月,刘诞便“招募”到了三千多名锦衣卫,并在刘范的许可下任命了锦衣卫的各级官员。这样,锦衣卫就基本建立完成了。
见刘诞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刘范十分高兴,鼓励刘诞继续努力。刘诞便依照刘范的吩咐,用钱去凉州官营工厂中*了几千套飞鱼服和几千把绣春刀。飞鱼服上的飞鱼,其实并不是鱼,飞鱼很像蟒,只是在蟒的身上加上了鱼鳍等鱼的特征而已。在明朝,飞鱼服只在蟒袍和斗牛服之下,它也不仅是锦衣卫的服装,一些受皇帝喜欢的大臣也可以穿。
飞鱼的基础是蟒,蟒就是四爪龙,但汉朝时龙的地位相当于一般的瑞兽,所以飞鱼也不受重视。所以飞鱼服很容易缝制,但绣春刀就不好弄了。绣春刀的工艺很复杂,为了快些装备锦衣卫,刘诞只好降低要求,就普通的凉州军装备的马刀稍稍改变一些工艺。
三千多个锦衣卫力士,穿上了华美的飞鱼服,拔出锋利的绣春刀,自有一股威严。刘范视察了几次都很满意。接着,刘范又给刘诞提出新的要求,必须把锦衣卫的行动扩展到全国各地尤其是司隶雒阳、并州太原、冀州成都等重点地方,要多安排锦衣卫的
渗透;更要让锦衣卫渗透进各行各业中去,特别是商业。商人是流动的,锦衣卫借着行商的名头,来往各地之间比较隐蔽。
刘诞领命,回去就训练锦衣卫,并把三千多锦衣卫派出到全国各个城池去,特别是政治意义重大和军事意义重大的城,比如在雒阳城这样的政治意义重大的城池,锦衣卫主要的活动就是收集朝堂上的情报,以便刘范应对朝廷;在汉中郡南郑城这样军事意义重大的城池,锦衣卫就要将汉中郡的军事要道和各处关隘的布防情况收集好,以便刘范日后攻略益州。为了开展情报活动,有的锦衣卫的探子还进入到朝廷的部门中任职,还有的甚至参了军,就在重点关隘上当兵。
在开展业务的同时,锦衣卫也不忘继续扩大,不断地依靠刘诞传下来的秘诀“招募”力士,力士就是锦衣卫最底层的探子。锦衣卫在十月时建立,在刘诞的手中不断完善和扩张,最终在十一月中旬时完善得差不多了。完善了的锦衣卫共有三万两千七百八十四人,其中指挥使一名(便是刘诞)、指挥使同知(就是副手的意思)十名、佥事一百名、镇抚一千名,其余的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有三万一千多人。
说白了,刘诞的锦衣卫比明朝的锦衣卫更加庞大。刘诞的锦衣卫,职能也比明朝的多,其按照部署探子的地方,暂时划分为十个部,分别是凉州部、并州部、司隶部、冀州部、益州部、兖州部、青州部、荆州部、幽州部、豫州部。在部之下,又以任务的分类设置有司,分别是:刺杀司、反贪司、刺探司、传情司、卧底司、军情司、联络司、后勤司、刑讯司、扩展司。
刺杀司就负责刺杀;反贪司只有凉州部才有,刘范用来打击凉州的贪污腐败;刺探司专职刺探情报;传情司负责传递情报;卧底司就安插在重点地方的重点人物身边,也负责刺探情报;军情司只负责刺探军事方面的情报;联络司负责沟通其余九个司,统筹安排九个司;后勤司就是负责后勤,也负责给锦衣卫探子们分发薪水;刑讯司,就负责严刑逼供,主要针对贪官;扩展司就是继续用刘诞的手段扩展锦衣卫。
每一个指挥使同知负责管理一个部,每一个佥事负责管理一个司,两级官员都直接向刘诞负责,刘诞再对刘范负责。
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发展()
每一个部负责一个州的行动,比如凉州部就只负责凉州的行动。因为东汉的政治重心、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商业重心、农业重心都集中在中国北方地区,所以刘诞目前只在北方的十个州安排了锦衣卫,虽有荆州部,但其实锦衣卫只能在荆州的长江以北的辖地活动,益州也是如此。徐州、扬州、交州,锦衣卫都没有在那里扎根。十个部中,以凉州部和并州部的锦衣卫探子最多,凉州部有五千人,并州有六千人。凉州部的锦衣卫探子还被安插进凉州军去,为的是刘范对全军都了如指掌,并预防叛乱的出现。
但为了锦衣卫,刘范可是花费了不少钱,三千万钱都不够锦衣卫花的,刘范后来又追加了五千万钱给刘诞,主要是锦衣卫的工资太高了,甚至比凉州军士兵的粮饷还多上一些,足足每人一个月赏两百钱。有些特殊岗位要求的职业素养更高,所以工资更高,例如要求最高的刺杀司,能为刺杀司效劳的刺客,都必须拥有过三年的游侠经历,轻功好,心理素质好,精通下毒、飞镖等杂活,所以刺杀司的刺客工资为一千钱。
为了传情司传递情报方便快捷,刘范海忍痛割爱,给传情司配备了战马,并提供经费让他们训练鸽子和鹞鹰;为了刑讯司,刘范还准许刑讯司对贪官等采用酷刑;为了卧底司的卧底潜伏到重点人物身边,刘范给他们买衣服装身就花费颇巨了。
锦衣卫的台子建立起来了,那刘范的心思也活泛了。之所以并州安排了如此之多的人员,就是因为,刘范想要董卓
大汉中平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并州,太原。董卓当上并州牧、掌握并州之后,就在太原安家落户,州牧府也设在太原。这一天,董卓正在与他的麾下文武商讨大事。董卓高高地坐在上面,下面是济济一堂的文臣武将。董卓还是老样子,肥胖得走起路来晃晃悠悠的大肚子,满脸的横肉,满脸的络腮胡,被肥肥的脸夹着的一双细小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红红的酒糟鼻。不同的是,董卓现在心情总是大好。
董卓在平定黄巾起义时被刘范欺负,气早已憋了一肚子;后来好不容易班师回朝准备得高升了,能打击打击刘范的气焰了,结果吝啬的朝廷只封给他一个中等军官——五官中郎将,却不想竟然是刘范的父亲——刘焉的属官,所以当董卓在雒阳为官时又被刘焉欺负,曾几何时,董卓都想要告老还乡了。但他没有。
董卓还想着要报复刘焉刘范父子呢!他曾会如此轻言放弃?董卓就在刘焉手下等着,等一个时机,他可以打翻身仗的时机。结果没想到,和刘焉唱反调的何进主动来勾搭他,董卓知道这就是个机会,于是董卓投靠了何进,果然,投靠了何进之后,刘焉也要对他让上三分了!
最让董卓自豪的是,当匈奴的休屠部落入侵并州,何进为了保护自己的羽翼——南军,便提议朝廷不必理会休屠人时,他自己看准了这是个好机会,所以大胆地向何进毛遂自荐,去并州驱赶休屠人。何进见他是北军的中郎将,不在南军的序列中,于是放心地向皇帝举荐他,由此,他终于逃出了雒阳城,进入到并州这更广阔的新天地。
董卓此人也有很大的能耐,他不仅用一支临时在北军中凑齐和在并州各地抓壮丁来的军队,运用自己的指挥才能和超凡的眼光,打败了穷凶极恶的休屠骑兵,还趁势收复了长期被匈奴部落和鲜卑人占据的并州北部郡县,一举成名,震惊天下。时人纷纷拿他与刘范相比,称他为民族英雄,董卓每每听到这种评价,都会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超过刘范,更要夺取汉家的天下!
不错,董卓心里对天下的欲望早就有了,身为男人,谁又不想称孤道寡、君临天下呢?现在,摆在董卓面前的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看出了汉朝已经疲惫衰老了,并敢预言不出几年,汉朝一定会倒塌,届时,他就可以趁乱夺取至尊之位了。
但首先,董卓知道,他的实力远不及刘范的实力强盛,他必须早些取得一个安身之地,然后潜心发展自身实力,赶超刘范,才更有把握夺取天下之权。为此,董卓竟然敢拒绝朝廷的命令,率领自己的军队留在并州。但这也并不是冒险,董卓身居朝廷,他知道朝廷现在只不过是只纸老虎而已,要不是还有往昔四百年积累的威严,天下早就不是汉家的了。果然,朝廷真的不敢再对董卓采取第二步措施,只好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虽然其中未免没有何进帮董卓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朝廷没那个实力。朝廷只想安稳。
就这样,昨天还只是个小军官的董卓,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一个不亚于刘范的封疆大吏,手下还有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尽管战斗力难以保证,但好歹也是有些威慑力的。
董卓清楚地知道,就凭借这样的实力,是完全比不上刘范的,所以,董卓又在并州招揽了更多的军队;打击世家大族以获取并州所缺少的人口;和盘踞在太行山上的黑山军讲和;和北方的匈奴人开通互市,购买匈奴人的马匹。不仅如此,董卓知道,他身边只有他的三个弟弟:董越、董璜、董旻,和李傕、郭汜两个部下难以成事,所以又在并州招贤纳士。
不得不说董卓运气好,他一共招揽到了包括吕布这样的顶级战将在内的几名大将,还招揽到了两位文士,李儒和李肃。李肃口才好,李儒智计高,董卓最倚重的还是李儒,正是李儒为他制定了总体的战略,所以董卓才发展得如此快速。而且吕布的武艺是董卓见过的人中最高超的,他手下十几名大将一起围攻吕布一人,也不能将他拿下。
为了笼络人才,特别是李儒和吕布,这一文一武两个人,董卓甚至舍得把他最宝贝的女儿嫁给李儒,他还认了吕布为义子。董卓把主要的政务大胆地交给李儒,把军务交给吕布来管理,其余的文武董卓也没有冷落,平时皆是仗义疏财,不管手下人有什么要求,董卓都尽量满足,由此,董卓得到了手下人的鼎力相助,并州和董家军越来越强盛。
对待并州人,董卓的做法是学习刘范,对世家大族下手,因为这样可以把世家大族的财富和耕地占为己有,也可以把世家大族隐匿的户口给夺回来,扩大收税面,增加赋税。董卓虽然不能像刘范那样对待百姓掏心掏肺,但也能降低一些赋税,减免一些徭役。所以并州人民对他还是有些好感的。
但随着董卓日益骄固,日益渴望扩军,他又放弃了原来的政策。董卓的目标是扩军到二十万人,并且全部是骑兵,他知道难以在军队的素质上和凉州军一较高下,所以就力图在军队数量上是压倒刘范。所以,董卓又把税率提高回原来的十抽一,为了减少粮饷开支,董卓直接以徭役的名义抓壮丁充军!但如此低劣的手段不可能长久,只会对打击并州的元气,对他没有好处。所以董卓又把目光放在路过并州的商旅。
商旅大多十分有钱,例如东晋的大富豪石崇,他发家致富的秘诀就是在当荆州刺史时抢劫过往荆州的商旅。董卓不仅抢劫商旅,还敢抢劫前去给皇帝进贡的外国使节,靠着这个卑鄙龌龊却又行之有效的办法,短短几个月,董卓就发了大财了!本来董卓家在陇西郡临洮县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世家大族,有钱有势有关系;而且他也不在乎百姓的死活,所以扩军二十万,对他来说很容易。
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对比()
董卓深知,刘范的凉州军,不仅普通军士都是万里挑一的西凉勇士,而且凉州军的军纪严明,训练严苛,他的董家军,可不是换上一个响亮的名字:并州军,就能一下子就超过凉州军。乱世之中没有一支强大忠诚的军队,就等于吃饭不用筷子,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机智如董卓怎会不知?他将并州军交给吕布一干武将和他的三个弟弟整改,他就在背后统筹安排,宏观调控。
并州军的士兵,都是地地道道的并州人。在中国的大地上,总有这么一个规矩:越是穷乡僻壤、环境越是恶劣的地方,那里的人民就越发的彪悍、刚强、泼辣、坚毅!由于并州主要处在后世的黄土高原和太行山上,环境恶劣,土壤贫瘠,水源稀少,农业落后,又有黄河的摧残,导致并州人也很彪悍。但凉州人的彪悍程度是并州人无法企及的,更何况,凉州军中还有很多羌人和氐人,他们即使是被汉化了,但身上还留存有蛮族的习性,身体也更健壮。性格彪悍,打起仗来更加卖力气,甚至爱上杀人之感。董卓知道,他在兵源的素质上就先输给刘范一大截了。
在军纪上,并州军也无法和凉州军相比。董卓军建军时,朝廷一分钱不给他,没有粮饷,董卓怕军队哗变,于是就放纵他的士兵去抢劫普通百姓和一些世家大族,这就给并州军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后来董卓急剧扩军,又缺钱花了,他没得办法,又放纵并州军去抢劫,杀人越货、杀人放火的,什么罪都敢犯。所以并州军的军纪十分败坏,动不动就全军出动去抢劫,所有的并州军士兵,活脱脱地都是抢劫犯!
士兵的素质和军纪,董卓的并州军无法和刘范的凉州军相比,那董卓只好严加训练了。董卓效仿刘范制定的训练大纲,给并州军严格规定训练,力求样样训练都能赶超刘范的凉州军。例如,刘范规定,凉州军每训练五天便休息一天,那董卓就规定,并州军每天都要训练,没有休息日;刘范规定,一天之内,凉州军训练六个时辰,那董卓就规定并州一天要训练七个时辰!这样,并州军的素质很快就提升上来了。但不同的是,刘范不仅注重训练,还注重训练士兵们的知识功底。董卓在这一点上没有学习刘范,他认为,士兵只要打好仗就行了,学那么多知识,反而会让士兵有了自己的思想,对并州军的管理不利。
刘范的凉州军更得意的地方、并州军所不能企及半分的地方,还有其士兵的优待政策和伙食的丰盛。凉州军普通士兵一个月的粮饷,就是普通农人两个月的收成,也是并州军士兵的四倍有余;凉州军全军每天都能吃上肉,连战马都能在饲料中掺上鸡蛋,这样有利于补充士兵的营养,增强士兵的身体素质,应对繁重的训练。后来刘范提前发明了磨面技术,凉州军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烧饼和面条。并州军就没这个福分了,别说烧饼了,就连汤里能多放点盐,那并州军士兵就感到幸福了。
不仅凉州军的普通士卒的素质不是并州军士兵可以比的,而且凉州军的将领也不是并州军的将领可以比的。戚继光训练戚家军时,就注重培养将领的素质;孙子也将“将孰有能”放在打仗的关键中第二重要的地位。简单来说,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董卓发迹之前,他就领略过刘范的风采;随着后来刘范的逐步壮大,他麾下的大将涌现得越来越多,比如埋伏射雕谷的赵云、箭术百步穿杨的黄忠、一人独四将的张郃、生擒韩遂的文聘,这些著名将领,董卓都听说过。凉州军不仅只有这些大将,听说还有能和黄忠相持一百回合而不下的典韦、与张郃平分秋色的张辽等等。董卓对此感到惶恐不已。
但董卓的武将虽然比不上刘范的,但好歹还是很不错的,他有吕布、徐荣、李傕、郭汜、樊稠、牛辅、胡轸、段煨、张济、张绣、董旻、董越、董璜等十三名上将,吕布的武艺自不必说;其他的将领武艺也能处于中中、中下的水平,他的三个弟弟水平比较低下,都在下上的水平。另外,他的谋士李肃也能客串为武将。对于并州军那样的军队,有这些武将的带领也算合适了。
在军旅上董卓比不上刘范,在民政治理上他更比不上。刘范的凉州,人口在十一月时已经积累到了两百五十万;而并州由于之前的不太平和后来的董卓抓壮丁充军的政策,致使水深火热的并州人民纷纷逃离并州,赶往地下天堂——凉州,所以并州的人口渐渐地降低到八十多万。之所以并州人口没有降低得更多,那还是因为董卓抄世家大族的家,把世家大族的佃户都释放出来的缘故。
并州人涌向凉州,这就是董卓的实力下降,换来刘范的实力上升了,这董卓能忍?身为一个屠夫,董卓马上就颁布法令,阻止并州百姓逃离并州,他采取的措施就是杀,无休止的杀,他企图用杀戮吓阻住那些想去凉州的人。另外,董卓还巧妙地利用扩大并州军的方式,留下并州的人口,因为并州的二十万男子都在并州军中,所以军属只好留在并州。但这两个方法不管用。董卓的杀戮,没有遏制住逃亡大军的势头,只能让人民恨透了他;有些士兵还和军属串通一气,士兵逃离并州军,和军属一起逃离并州。
董卓再怎么凶恶,也懂得人口的重要。无奈之下,董卓只好颁布法令,像刘范那样吸引流民进入并州。原本并州临近冀州、司隶、兖州等流民聚集的州郡,很容易就能招来流民,但因为董卓的倒行逆施,流民们都不敢进并州,怕被董卓所杀。故而并州只吸引来了区区十几万流民,远不及逃离去凉州的人多。
刘范又对董卓采取了一个卑鄙的对策,就是暗中和无极甄家、东海糜家等商贾合作,让他们去粮食不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