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立即收住四只蹄子,刹车,马蹄一连搓开了几丈的草皮,弄得马场人烟尘弥漫它才停下。

    刘范见马儿停下,还以为马儿这是要屈从于他了,于是暂时放开了紧紧地咬着马鬃的嘴,但还是不松开抱着马儿脖子的双手。马儿对此极其愤怒,便长嘶一声:“希律律”!尖利而响亮的嘶叫声震耳欲聋,响彻整个山丹军马场!其他的军马听到它的叫声,纷纷向它围了过来。

    马儿昂首怒目,高高地人立起来,四蹄腾空,扬起四个石块般大小的蹄子,在空中踢动;它引颈向天,不停地甩动脖子,马鬃像云卷云舒一般迎风飘扬,仿佛一面黑色的旗。马儿这是想要把挂在它脖子上的刘范给甩下来,但刘范已经决心要收服它了,当然不会如此容易就让它把自己给甩下来了,这样在场的军士也会对自己感到失望。刘范紧紧地抱住马儿的脖子,还有意用手掌紧紧地按住马儿脖子上的主动脉,他知道,驯服一匹烈马,就必须要让它知道他的主人能够置他于死地,这样,马儿从心里就会对主人产生恐惧,之后才会对主人产生敬畏之心,最后,马儿才算是被驯服了。

    马儿感受到了主动脉上刘范手掌传来的压迫感,血液供给开始不足了,马儿心急如焚,立即扬开四蹄,玩命似的围着圆形的栅栏极速奔跑,军士们见状,吓得立即跳出马场。马儿围着圆形马场栅栏奔跑,就给刘范增添了一股强大的离心力,由于马儿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刘范竟被马儿甩起来了,整个身体除了双手和头还停留在马儿的身上,都被甩起来,半悬在空中,在这一刻,刘范感觉自己是太空人一般,身处太空中,没有一丝重力的束缚。

    但这么美妙的感觉慢慢地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眩晕。马儿快如闪电,一瞬之间就能跑完马场一圈,刘范跟着它绕圈子,头脑越来越不清醒,越来越眩晕,感觉只要一着不慎,他就会送来抱住马儿脖子的双手,离马而去。想到这里,刘范赶紧强迫自己脑子变清醒,并奋力用意识强迫大脑保持清醒,刘范想着,他绝不能输给这匹马,他今天一定要战胜这匹马!于是,刘范重新用力搂住马儿的脖子,并咬紧牙关用力按压住马儿的主动脉!

    这是一匹马和一个人之间的斗争,就看谁最先停手,输赢只在一瞬之间,也只在一念之间。若刘范脑海里再冒出放弃的念头,他就会被马儿从身上重重地甩在地上,很有可能脊梁骨都会被摔碎;若马儿大脑缺氧,坚持不下,那它只好停下,并且心甘情愿地认刘范为主人,受刘范支配命令。这是刘范要用性命赌马儿的效忠。刘范绝不放弃,若不能得到这匹马,人生亦无所乐趣可言;马儿也是这么想的,它需要的主人必须要能击败它,而不是它蹄下的尸体!

    考验刘范的定力的时候到了!刘范自己也知道,他使出吃奶的劲逼迫自己在极速旋转之中保持头脑清醒,并用手指用力顶住马儿的主动脉,阻止马儿血液供给给它的大脑,刘范狠狠地咬紧牙关,仿佛要自己咬碎自己的牙齿;马儿也是拼了命了,它脖子上的主动脉连接着心脏和脑仁,若是主动脉还是被刘范一直压着,那它的大脑很快就会缺氧,进而它将不得不停下脚步,向刘范屈服。于是马儿不顾身上的血一直在流淌,又加快速度,它的四个蹄子仿佛并没有踩中地面一般,而且踏着风,马场栅栏边上的绿草很快被它踩灭,露出黄色土壤。

    刘范除了头部还很清醒之外,全身都已经麻木了,根本不受刘范指挥,当然他也没时间指挥其他身体部位。特别是紧紧抱着马儿脖子的双手,裸露出的皮肤都是紫红色的。马儿席卷整个马场,奔跑时卷起一阵阵大风。越来越强劲的风呼呼作响,划过刘范的眼睛,刘范绝望地闭上双眼,咬着牙等着,他想,就在坚持最后一刻,若是马儿投降则已;若它不投降就找寻机会跳出马场!

    就在这关键一刻,就在刘范准备放弃的时候,令刘范欣喜若狂的是,马儿渐渐疲惫了,开始大口大口地喘气,速度就像流水一般慢慢地流逝,不过几瞬,马儿的速度就降低到刘范可以伸展四肢的程度了。最后,刘范又骑上了马儿的后背,并可以伸展一下酸痛不已的双手。马儿驻在了原地,然后不停地大口大口地喘气,口吐白沫,两只大大的鼻子随着呼吸不停地起伏,它身上紧绷的肌肉也是一张一弛的,它的皮肤下还渗透出一滴滴红色的汗水,在阳光下显得如同血丝一般,十分狰狞恐怖。

    刘范也累极了,松开了钢圈似的双手,颓然坐在马背上,像只狗似的舌头一伸一缩,快速呼吸空气中身下马儿传来的一阵汗味,刘范感觉好极了!就像马儿流出血汗,刘范也是全身大汗淋漓,但却也是酣畅淋漓,经过这一斗,刘范觉得这次斗争远比上阵杀敌还要疲惫不堪。

    刘范休息好了,便得意忘形地拍了拍身下的马儿,好像是在提醒它:你已经被我给征服了!马儿早已停止了喘息,被刘范拍了拍,它愤懑不平地打了个响鼻,又故意用力地踏了一脚地面。刘范见了它的反应,猖狂地大笑,然后跳下滑溜溜的马背,揪了揪它的鬃毛,又强行用手按低了马儿骄傲高贵的头颅,抱着它的头,和它再次四目相对。马儿一动不动地、不卑不亢地盯着刘范的眼瞳;刘范也报以同样的眼神,紧紧地盯着马儿那漆黑如碳的眼瞳。刘范能从马儿的明亮灿烂的双眸中看到他的倒影,马儿也能从刘范明朗星灿的眼瞳中看到它的倒影,刘范和马儿,他们是在看着对方,但更像是在看着自己。仿佛这是一个*神圣的仪式一般,一人一马一动不动,却又针锋相对,眼神如电。四目相对了许久,马儿的眼神中那凌厉的光终于被刘范的眼神里的光芒给逼了回去,马儿终于不敢再正视刘范一眼了。

    刘范看到这一幕,便揉了揉马儿结实的脖子,替它擦了擦血色的汗水,马儿则对他用头儿轻轻地拱了供,还用它的舌头掠了掠刘范的脖子,很痒。但这意味着,它是他的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刘诞之思() 
刘范轻轻地捶一下马儿那结实得如同钢铁般的胸膛,马儿低着头慢慢地踱步向后退却一些。刘范又为马儿用手指指缝梳理了一下它额前的鬃毛,马儿感觉到十分舒适,轻轻地哼了一下鼻子。刘范得意地笑了,然后向马场外还惊魂未定的军士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上前来。军士一愣一愣地慢慢靠近刘范和马儿,马儿见军士们靠近,又想攻击他们,这把军士们吓了一跳。刘范不紧不慢地用手抱住马儿的正正方方的头,不让它动弹。

    军士们便给马儿套上了辔头、缰绳、马鞍、马镫,又小心翼翼地为它钉上了马蹄铁。在此期间,马儿非但没有反抗挣扎,而且还十分配合军士们的行动,在钉马掌时它还特意略微扬起蹄子,忍受痛苦一动不动地让军士帮它钉完四个马掌。工作完了,军士们身不由主地离开马儿一段距离。刘范却不以为然,他立即踏上马镫,翻身上马,再次骑上了马儿。这下,马儿和刘范的关系就得到完全地确定了。刘范用双腿夹了夹马儿的腹部,催促马儿奔跑起来,马儿果然顺从地飞扬起四个蹄子,乘着风,不踏地,一跃就飞跃出了马场,跨越了马场高达一丈有余的栅栏,然后四平八稳地落在草地上。

    刘范怕马儿太累了,于是轻轻地勒了一下缰绳,马儿随即停下驻足。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所有的凉州军士、商人、相马师、牧马人以及正在围观的几万匹军马,均对傲然屹立在马背上的刘范,报以响彻整个山丹军马场的掌声和马儿的嘶鸣声。刘范得意不已,对人群和马群挥了挥马鞭,马儿也骄傲神气地打了几个响鼻,并用蹄子在地上踢踏。

    有个机智的商人上前,劝刘范给他的坐骑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刘范心想,他的坐骑全身漆黑,奔跑时有如天上快速飞飘的乌云;速度飞快,能够追上大风吹拂;四只蹄子在奔腾时好像只踏着风而不临地,应该用它的特征来给它起个响亮的名字。

    本来刘范想给它套上昭陵八骏中的一匹的名字,但八骏中大多数名字都和突厥人有关,不够响亮,让现在东汉的人听了,会觉得怪怪的。最后,刘范绞尽脑汁,想起了拾遗记中记载的周穆王的八骏,分别是:绝地、翻羽、奔宵、越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书中对它们的描述和赞美分别是:绝地马,足不践土;翻羽马,行越飞禽;奔宵马,野性万里;越影马,逐日而行;逾辉马,毛色炳耀;超光马,一形十影;腾雾马,乘云而奔;挟翼马,身有肉翅。

    刘范觉得绝地马的特征和眼前他的坐骑十分相似,两匹马都是飞奔起来时蹄子不沾土地,而是乘着大风。刘范又想起了后来的吴国名将周泰的坐骑也是全身漆黑,其马名叫黑云马,和刘范的却也十分近似。刘范于是给坐骑起名叫“追风绝地黑云马”,平时的时候就省略为黑云马即可。刘范的坐骑,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刘范为了努力贴合历史,曾送给的赵云一匹白马,起名为“照夜玉狮子”;曾送给张辽的一匹灰色的汗血宝马,起名为“灰影”;曾送给黄忠的一匹全身赤红的汗血宝马,起名为“燎原火”;曾送给魏延的一匹全身同样漆黑的汗血宝马,起名为“乌骓”。这些战马的名字,都是在演义中和三国迷心中鼎鼎有名的名字,而其他将领的坐骑的名字,都是刘范自己乱起的。

    言归正传,却说刘范领着黄氏和他三个弟弟进入姑臧城,当路过姑臧城东门时,好奇心重的刘诞、刘瑁、刘璋纷纷探出头来看姑臧城的城墙,见城墙宽而厚,并配备有瞭望塔、箭楼、瓮城等军事设施,感到十分惊奇;又看见城门下两旁整齐划一地站立着的亢龙营军士,个个高大威猛,他们身上的盔甲华美耀眼,胯下的战马雄赳赳气昂昂,手中的武器锋利锐气,又不禁发出一阵感叹。刘璋还努力地伸小手出车窗,想要摸一摸一个军士的战马,军士还跟淡定,但那匹战马却不买刘璋的账,朝他瞪了一眼,还用蹄子踏了踏地,吓坏了没见过世面年纪幼小的刘璋。刘璋即被吓得哭出声来,刘范听到了,又猜到了原因,便骑着追风绝地黑云马返回到马车旁。刘璋看见刘范骑着另一匹比那匹吓唬他的马更为雄壮的马向他走来,立马破涕为笑,笑逐颜开,伸出手要骑马。刘范便伸手进车中把小刘璋抱出来,将他放在马鞍上、刘范的身前。

    小刘璋激动不已,双手不老实地在高桥马鞍上拍来拍去,他甚至还大胆地对黑云马伸出魔爪,用手轻轻地抚摸了几下黑云马飘逸的鬃毛,见黑云马并没有理会他,刘璋还故意用手试着揪了揪鬃毛,黑云马这才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来,警告刘璋不要轻举妄动,刘璋又被这个庞然大物吓到了,身体一颤,便转身缩回刘范的怀抱里。刘范摸了摸刘璋的头,鼓励他不用害怕,刘璋这才慢慢地恢复勇气来,再次在马鞍上坐稳。

    见状,还在马车里的刘瑁眼红不已,也嚷着要骑上马背,刘范便又伸手去把他揽入怀里,放在刘璋身后。两个小孩子在马背上不老实地乱动,黄氏对此忧心忡忡,叮嘱刘范不要让他们掉下马背。刘范自然会,他还把至关重要的缰绳交到刘瑁和刘璋的手上,他们俩却不懂缰绳是干嘛用的。刘范手把手地演示给他们俩一遍,刘瑁比刘璋反应更快一些,便先抢到了缰绳。刘范道:“你说一声驾’试试!”

    刘瑁犹豫了一下,便奶声奶气地冲安分守己的黑云马喊一声,道:“驾!”一边说着,刘瑁还学着刘范的动作用他的两截短短的腿夹了几下马肚子,黑云马还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因为它知道,让它走的不是刘范。刘瑁见黑云马不动蹄子,又叫了几声“驾”,但黑云马不买他的账。刘瑁失落不已,扭头回来,可怜巴巴地看向刘范,稍不注意,他的眼泪就要夺眶而出了。刘范便拍了一下黑云马的屁股,黑云马感受到这熟悉的分量便缓缓地走动。刘范笑道:“看吧!马儿听你的话了!”

    刘瑁听了刘范的话,信以为真,笑逐颜开,刘璋也学着三哥刘瑁的样子,叫几声“驾”,马儿稍稍加快了速度。以为马儿真的听话了,刘瑁和刘璋两个小孩高兴不已,悠悠的马背上荡漾开铃声般悦耳动人的笑声,让每个人听了,心中的水平如镜的湖水荡漾开一丝涟漪。刘范一手牵引着缰绳,一手搂着刘瑁刘璋两兄弟,心头点起一支蜡烛,燃起温暖的光。

    唯有刘诞安安稳稳地坐在马车里,陪在母亲黄氏身旁,静静地看着那两个小孩在马背上嬉戏,脸上只是浅浅的笑,眼里却还留存有一丝对他们的羡慕。刘诞就如同刘范一般,也是少年老成。在原来的历史上,在现今的三四年之后,当刘范在朝廷上担任中郎将时,二十岁的刘诞也当上了治书御史,职位也不算低,虽然其中未尝就没有刘焉的作用和他的出身的因素,但年纪轻轻就能作一御史,也是很不简单的。

    在今年,也就是中平二年、公元一百八十五年的六月份时,刘诞的年龄又增了一岁,为十六岁。而且刘诞在黄氏的管教下,已经通习四书五经,还因为刘范的缘故而广泛涉猎兵家、农家和墨家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十分有道理,但在崇尚儒学的东汉,都算是歪门邪道,在后世就叫邪教。

    刘诞之所以敢顶风作案学习邪教思想,就是因为刘范喜欢。刘范不不仅是喜欢,还重视这些思想,甚至于改革中都用到了许多墨家和农家的思想。刘诞的梦想就是想在兄长刘范之下作一个官,能帮到刘范一点,哪怕只是一点也好。

    在来凉州之前,刘范就在信中提及要派给刘诞一个十分重要的官职,并申明这个神秘的职位甚至要比贾诩和田丰的军师一职更加显要。看了信的刘诞十分激动,他想,他很快就能在刘范之下任职,也能像兄长的文官武将们帮到他了!尤其是刘范曾说过,这个职位非亲信人等不可随任,刘诞更是高兴。刘诞也不是不知道很有可能刘范在做的所有事都有造反的可能性,但刘诞又想,刘范是宗亲,是高祖的后代,没有可能对自家的天下社稷造反。所以刘诞一心就像快些赶到凉州,赶到兄长的地盘上,帮助兄长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但心思单纯、涉世未深的刘诞却不知道,刘范将要交给他的职位,却可能对他的将来的人生旅程造成重大改变,还可能会彻底毁了他!

第一百七十章 家婆教媳() 
当刘范和刘璋、刘瑁在马上嬉戏、刘诞坐在马车中沉思之时,他们已经通过了姑臧城东门,进入了姑臧城。越进入姑臧城里,人群的嘈杂声就越来越嘈杂。听到车外纷纷扰扰的声音,黄氏和刘诞都下意识地撩起窗帘,伸头出车窗,好奇地看向窗外的姑臧。只见姑臧城里的百姓,贩夫走卒的、小市民的,还有在市

    里租赁门户的商人,都赶着热闹围在道路两旁,想要看看州牧大人的家人都是些什么人。

    黄氏看着嘈杂的人群很久,忽然扭头对刘范道:“范儿做得好!”

    刘范不知道黄氏的意思,便问道:“母亲,孩儿什么做得好?”

    黄氏微笑着指了指拥挤嘈杂的人群,道:“你看看,姑臧城里的百姓红光满面,面容饱满,身形充腴,衣裳整洁,人群中尚有黄发与垂髫,一看便知他们不曾受过饥饿窘困之苦,当是丰衣足食!不像咱们江夏老家那边,饥民遍地,还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比起其他的州郡,凉州都可谓是天堂了!嗯!你这个州牧也不是白当的!”

    刘范这才懂得黄氏的意思,原来是在夸他治理凉州有功。刘范感觉好极了,感觉飘飘然的。刘诞听了黄氏的话,也看了看人群,发现姑臧城的百姓果然脸上都没有饥饿之状,而且还是精神百倍的神情。刘诞点点头,笑道:“母亲说的不错,不仅是这姑臧城的百姓,就连城外乡村中的百姓,他们脸上皆未曾有过饥饿之色,人们口粮丰裕,家中饲养的禽兽成群,衣衫整洁干净,房屋皆用红砖构建,家中的孩童和老人都怡然自乐。如此的景象,是在别的州郡所看不到的。小弟听说,就连司隶刺史部也爆发了饥荒,出现了河内的丈夫吃妻子、河南的妻子吃丈夫的惨剧!来凉州的路上小弟还在奇怪,为何天下许多流民都愿意来凉州如此偏远荒凉的州郡,现在小弟终于知道了,原来是兄长善于治政的缘故!”

    刘范笑了笑,道:“其实这治理地方也没什么难的。咱们大汉地大物博,百姓精明强干,只要官员们都奉公廉洁,国家不过分地剥夺人民之财富、降低赋税、减少徭役,与民休养生息,多多发展对人民有益之业,何愁大汉不兴?何愁治理不成?”

    刘诞点点头,对刘范虔诚地拱手,道:“兄长高见,小弟受教了!”

    刘范笑道:“高见谈不上。等你在凉州任了职位,你也会和很快懂得这个道理的。只要你肯勤勤勉勉,肯吃苦耐劳,大事不难成矣!”

    刘诞闻言,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那兄长,小弟的职位究竟是什么?”

    刘诞见黄氏也在看着他,目光如炬,想要直接告诉刘诞,但却有害怕黄氏反对,于是对刘诞道:“不急不急!等回了家,兄长为你接风洗尘之后再说也不迟!咱们先回去吧!”

    刘诞只得放下好奇心,道:“喏!”

    不一会儿,一行人到达了州牧府前。州牧府大门口,挺着个大肚子的蔡琰正带着糜贞、甄脱、马云鹭、任红昌四个妾室,站着等待黄氏和她们的三个叔叔的到来。老远地黄氏就看见蔡琰了,只见蔡琰始终面带微笑,肚子高高地隆起,额头上出了些汗水,两个侍女搀扶着她。黄氏心疼蔡琰,更心疼她的孙子,黄氏立即叫停了马车,在刘诞的搀扶下,快步向蔡琰走去,越走近,黄氏脸上的笑意就更加浓郁。刘范也急忙下马,并把刘瑁和刘璋也抱下来。蔡琰命侍女放开搀扶着她的手,便要对黄氏行礼。黄氏眼疾手快,立即伸出手扶住了正要艰难地弯腰的蔡琰。

    黄氏心疼地道:“琰儿啊,你怀有身孕,身子骨虚弱,以后就不必多礼了!”

    蔡琰出身于书香门第,自然不答应,笑道:“这怎么行?母亲是长辈,琰儿不仅要给您行礼,琰儿肚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