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一副惊喜若狂的表情,对蔡邕道:“两人的生辰八字正好相配,适宜成婚。”蔡邕也笑了。

    第四项程序:纳征,就是男方家送给女方家聘礼。贾诩将十只活蹦乱跳、惊喜过度的梅花鹿送给蔡邕,这让蔡邕受宠若惊。本来,送礼只需送一只鹿就好了,但刘范送给他十只!这其实是镇北军出动全军冒着大雪,去森林里围猎捕获的。除了十只活鹿之外,贾诩还送给蔡邕许多金银财宝、绫罗绸缎。

    第五项程序:请期,就是男方家提日子。贾诩告诉蔡邕,今日就要让两人成婚,并询问蔡邕的意见。蔡邕当然没意见,爽快地答应了。

    最后一项程序:亲迎,就是新郎亲自去迎娶新娘。这时候,男主人公刘范终于登场了!刘范穿着大红色的婚服,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马头人还绑着一朵大红花。他身后是镇北军将士,将士们都身穿喜庆的大红色衣裳,手上拿着众多乐器在演奏喜庆的音乐,整条街都被乐声所感染,仿佛天空都是喜庆的红色。有五乘轿子,每顶轿子都有八名士兵抬着,轿子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四角挂着正黄色的丝穗,来时有花轿三乘,一女迎亲者坐一顶轿子,两个压轿男童各坐两顶轿子,女迎亲者就由刘范的姨妈、黄氏的姐姐代劳,两个压轿男童就是刘瑁和刘璋;另有两顶轿子,是给新娘和新郎坐着回去的。

    刘范下马,向老丈人蔡邕行了一礼。蔡邕满意地拍了拍手掌,刘范的二弟刘诞便背着蔡琰出来了。古代迎亲时,新娘须由新娘的兄弟或者表兄弟或者堂兄弟背着出来。由于蔡琰福薄,蔡家子嗣太少,她没有兄弟,也没有表兄弟或者堂兄弟,所以只好让小叔子刘诞代劳了。刘范看见了蔡琰,瞬间就被她的美惊艳到了。蔡琰内着一件大红色袄子,足蹬绣履,腰上系着一条流苏飘带,下穿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编织而成的凤冠,肩上披着一件绣着龙凤呈祥图案的霞帔,光彩照人,光彩夺目!蔡琰的脸蛋儿浮现出两团红晕,含情脉脉地给刘范暗送秋波。没等刘范看够,刘诞就已经将蔡琰背进了轿子里,还给蔡琰披上红盖头。刘诞上了他的伴郎轿子,刘范只好也上了他的新郎轿子。

    喜庆的乐曲再次响起,士兵们将五顶轿子抬起来就走,后面的军士将喜钱洒满街道,人们喜悦地惊呼,纷纷去捡起喜钱。

    抬轿子抬了一段路,就到了刘府之中。刘府里摆着一个小鼎,里面已经煮好了一道羹汤。按照周礼,新郎新娘需要一起食用鼎里的食物。轿子停下,刘范便挽着蔡琰的手,来到小鼎前。在众位宾客的注视下,刘诞用勺子给刘范和蔡琰各盛了一碗羹汤,两人一边暗送秋波,一边共同饮下美味的羹汤。之后,就是著名的合卺礼了。年轻的宾客纷纷起哄,刘诞冷静地用刀子把一个匏瓜一分为二,分别将两个半个匏瓜递给刘范和蔡琰。刘范和蔡琰这还是第一次结婚,都激动不已,对婚礼每一项程序都毕恭毕敬的。刘范和蔡琰各拿着一半匏瓜,然后刘诞接过侍女递给他的一壶酒,然后给两人斟了些酒。刘范突发奇想,和蔡琰来了个交杯酒,一同饮下甘甜的美酒,这顿时让围观着的宾客们惊喜交集,纷纷拍掌。

    然后,刘诞在前引路,刘范和蔡琰跟着他进入大堂之内。大堂里已经距聚集了许多重要的宾客,蔡邕、刘焉和黄氏一起坐在首席。这就到了拜堂了。司仪由军师田丰担任。刘范和蔡琰走到刘焉三人之前,田丰拿着一面绢布,用中气十足的嗓音,唱道:“一拜天地!”

    刘范挽着蔡琰的手,转身跪下,给天地跪了。刘范拉着蔡琰的手,一起起来。田丰又唱道:“二拜高堂!”刘焉、黄氏、蔡邕都不禁微笑。刘范又和蔡琰朝三个高堂跪下。

    两人起来。田丰又唱道:“夫妻对拜!”刘范和蔡琰激动不已,只要对拜之后,他们就是合法的夫妻了!刘范双手挽着蔡琰细嫩白皙的手,两人对对方鞠了一个躬。再抬起头时,两人喜悦得眼里都溢满了晶莹的眼泪。田丰也难得笑出来,他郑重地唱道:“好!礼成!送新郎新娘入洞房!”

    在场的刘诞、刘瑁、刘璋纷纷不顾礼貌,去护持刘范和蔡琰进入洞房。洞房里,红光照人,刘范将蔡琰送到房门前,便依依不舍地回去了,他还要去招待宾客。

第一百零一章 宾客献礼() 
刘范回到大堂之中,众宾客也已经就坐。刘范从自己的桌子上拿起一个酒樽,然后举起,刘范道:“感谢座上的诸位在百忙之中,光临鄙人的婚礼,此真是令鄙人家蓬荜生辉啊!鄙人无以为敬,敢请先干为敬,敬诸位一杯!”说着,刘范双手捧着酒樽就着嘴唇,将较为甘甜的米酒一口喝干。此时的酒水,还是低级米酒,直到元朝时,受蒙古文化影响,中国人才能品尝到白酒的清冽、醇厚、甘甜、酱香。

    众人也纷纷举杯畅饮,就连很多女眷也抛弃矜持,用袖子掩盖住半边脸,喝下对她们来说比较苦涩的酒。酒过三巡,宴会旁,刘家和黄家的乐工们奏响喜庆高亢的音乐,众人受音乐感染,逐渐放开了手脚。

    这时,糜竺站起来,笑道:“将军,可曾还记得糜某?”

    刘范自然认得他,又看向他的身后,栋梁之间、帷幔之下,正好坐着糜贞和糜芳。糜贞一直在脉脉含情地看着他,头垂得低低的,眼神却从未从刘范身上离开过,眼眶红红的,闪着一丝光,眼瞳里稍微有一丝幽怨的意味。刘范看了许久,才醒悟过来,笑道:“我就是忘了谁,也断然不会忘了糜兄的!”

    糜竺是个聪明人,也察觉到刘范和糜贞四目相对,这才一直没有打扰。糜竺笑道:“承蒙将军不忘小人,更有之前相救糜家于危难之中之大恩在前,糜某无以为报,谨借将军大婚之良辰吉日,献上大宛良马十匹,以及其他一些薄礼,略表敬意,忘将军不嫌弃,还请笑纳。”

    说着,糜竺朝门外拍了拍掌,十几个糜家仆人牵来了十匹神骏、高大、身形优美匀称的马儿,引得众人一阵议论。

    此言一出,刘范以及堂中众人都吃了一惊,尤其是刘范!大宛良马,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价值连城,不可多得!在唐朝时,曾有人用一群国色天香的美女去换取一匹汗血宝马;在西汉,汉武帝一代雄主,为了这种神奇的生物,竟然不惜花费国家几年的财政,牺牲十几万士卒,攻打并占领大宛国!

    刘范愣神了一会,抵挡不了这种致命诱惑,于是笑道:“想必糜兄一定是动用了不少手段,花了重金,这才买回十匹汗血宝马吧!如此珍贵的礼物,刘某可不好收下啊!”

    糜竺认真地道:“将军何出此言?将军救了糜家,那就是我糜家的大恩人,就算是一百匹、一千匹大宛良马,那也换不来将军的大恩啊!将军还请收下,要不然糜某心中着实难安啊!”

    刘范就知道糜竺会这么说,他便就坡下驴,道:“哈哈!既然糜兄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谢过糜兄了!”

    “应该的!应该的!”糜竺露出了小人得志的笑容。

    突然,又站起来一个人,刘范有些吃惊。这人是甄尧,甄尧身后,就是甄脱,和糜贞一样,眼神里像装了钩子似的,樱桃小嘴嘟得高高的。甄尧看了一眼糜竺,朗声道:“将军,我们无极甄家与将军家是世交,将军也曾与甄家有过大宗的生意往来,对甄家十分重要。甄某无以为报,就借这个机会,为将军献上十五匹大宛良马,以及其他一些薄礼,略表敬意!望将军笑纳!”说着,甄尧给一旁已经有些愣神了的糜竺递过去一个挑衅的眼神,然后得意地挺直身子,朝门外拍了拍手,又有十几个仆人牵来了十五匹同样神骏、同样高大、同样身形优美匀称的马儿来,一时间,刘府的广场上站满了汗血宝马,即使是坐在正堂中,人们也能感受到它们那卓尔不群的气质。刘范看着那二十五匹汗血宝马,恨不得看尽马儿们的全身每一根毫毛,看得出神。

    刘范扭头过来,直接就对甄尧道:“那就谢过甄兄了!”说完,刘范才感到自己好像有些心急和贪婪了,后悔不已。

    “应该的!应该的!”甄尧一边坐下,一边给糜竺一个迷人的微笑。糜竺脸色都有些不对了,也坐下了,垂头丧气的。

    还没等刘范从得到足足二十五匹汗血宝马的喜悦中出来,只见卢植也站了起来,笑道:“哈哈!子楷啊!”

    刘范恭恭敬敬地道:“师父!”

    “师父知道你喜欢用剑,今天是你的大日子,为师特地送给你一把龙泉剑,你可不要嫌弃师父小气哦!”卢植兴致勃勃地道。

    刘范笑道:“龙泉宝剑乃天下名剑,弟子怎会不知?况且师父清廉,两袖清风,能忍痛割爱,将宝剑赠与弟子,弟子早已感激不尽了!师父,弟子敬您一杯酒,谢师父栽培弟子之恩!”说着,刘范又饮了一杯酒。

    卢植点点头,也快速地喝干酒樽里的酒。

    蔡邕也不甘寂寞,站起来,笑道:“子楷,你也知道,老夫家里穷,在你和琰儿的好日子里没什么好礼物送的,只好给你焦尾琴了!你可不要嫌弃老夫抠门啊!哈哈!”

    刘范笑道:“岳父能将琰儿嫁给小婿,这已经就是最好的礼物了!焦尾琴也是岳父心爱之物,天下名琴,小婿怎敢嫌弃?岳父,小婿也敬您一杯!”刘范又喝下一杯酒。

    “好好好!”蔡邕也对着杯子小酌一口,他又笑道:“老夫记得,上次在诗会上,你还因不通音律闹出了笑话,这回老夫送你焦尾琴,你可要好好地讨教琰儿一番啊!”

    刘范笑道:“岳父放心,小婿当会与琰儿琴瑟和鸣!”

    “好好好!你这么说老夫就放心了!”虽然蔡邕说得坦然,但心头那苦涩又甜蜜的滋味,也只有他自己能体味得到了。

    黄琬也道:“表弟啊,表兄知道,你这人好看书!那表兄今天特地送给你几百本古籍,外加一些俗物,你看如何?”

    刘范根本就不想看什么书,尤其是用他不知道的字体写的,根本看不懂。刘范只能勉强地笑道:“表兄的古籍,那可都是表兄的心头肉啊!送给了我,表兄一定很心疼!”

    黄琬道:“那可不是!那些古籍,大都是我亲自誊抄的,你可要抽空好好地看,不要辜负我的书!”

    刘虞也站起来,笑道:“子楷啊,叔父我知道,你不仅好读书,更喜欢武事,这次送你一把两石的柘木雕花牛筋硬弓,你可满意?”

    刘范笑道:“叔父能来光临小侄的婚礼,那就是给小侄最好的礼物了,小侄怎会不满意?叔父在上,小侄敬您一杯!”

    “哈哈!好好!”刘虞也饮下酒,笑道:“我们宗室里啊,年轻一代里就属你最有出息,你可要再接再厉,*啊!”

    “承蒙叔父夸奖,小侄定不会忘记叔父嘱托,铭记在心!”

    “嗯!好!宗室的将来就要靠你了!”刘虞的话里藏着秘密。

    “喏!”刘范得了刘虞的夸赞,就别提多高兴了。

    之后,刘陶、陈耽、张钧等大臣,江夏郡的官民代表,以及赵云、典韦、高顺、黄忠、魏延、张郃、张辽、文聘八个将领,都纷纷献上各自的礼物。刘陶等大臣都是一等一的清官,所以送的都是书籍;江夏郡的代表送的都是江夏的土特产;赵云等将领,送的也不贵重,但胜在心意满满。

    当最后一个将领就坐,刘焉和黄氏站起来,黄氏道:“诸位将军,都是拿着性命跟小儿闯荡的,为小儿立下众多功劳,老身先敬诸位将军一杯,略表敬意!”说着,黄氏饮下整整一杯酒。

    赵云等将领也纷纷举杯,道:“谢太夫人!”说着,他们也痛快地饮下一杯酒。

    刘焉道:“诸位,小儿若有何怠慢之处,还请诸位将军多多包涵!啊!老夫敬诸位将军一杯酒!”刘焉喝酒。

    “我等定当谨记太公教诲!”

    “哈哈哈!好!好!小儿有诸位将军,大事易成矣!”

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赏() 
正在宾主尽欢之时,突然门外进来一个仆人,报道:“禀主公、主母、少主,皇帝派来的使节来了!”

    堂中众人都是一惊,心急纳闷,这个时候,皇帝怎么也派人来了?正在众人惊愕和不解之时,便有两队身穿黄门服饰的人举着朦朦胧胧的灯火,两队人簇拥着中间一个高高瘦瘦的人,正在快步往大堂里来。众人都忍不住站起来去看。刘范也举目看去,仅仅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人正是汉灵帝刘宏的心腹、大太监赵忠。赵忠一边闭着嘴,用腹腔和鼻腔发出一阵渗人牙酸的笑声,一边给众人微微作一揖。他见了刘范,便道:“凉州牧大人,老奴可是来迟了!”众人看着赵忠,眼里都是不屑一顾的意思,还有的是仇恨,恨不得把他给活活生吃了。

    刘范淡淡地笑道:“不迟不迟!只要赵常侍肯来便好!”

    赵忠笑道:“老奴此来啊,是帮陛下给大人宣旨的,州牧大人快快准备接旨吧!嘿嘿!”

    刘范便命人摆好一应器物,刘范跪下,人人也都跪下。赵忠站在刘范跟前,从容自如地从衣衽里摸出一面细绢,郑重其事地咳了咳嗽,用他那绵长、软弱、略带些刺耳的声调,唱道:“朕拟:凉州牧、冠军侯、护羌校尉刘范,汉室宗亲,国之栋梁,国之利剑,朕之重臣,朕之心腹!其人屡建大功,忠君爱国,深得朕心!今汝大婚,值此良辰,举国同庆,朕亦欢喜。为彰汝功,为慰汝劳,今特赏赐汝:金三千斤、银五千斤、钱五十万钱、锦缎三千匹、汗血宝马二十匹、上党百年宝参三株、宝剑十柄、东海宝珠五十颗、西域美玉二十件!望汝纳之,不忘朕意,更为国家、更为朕多立大功!钦此~!”

    随之赵忠念完最后一个字,刘范和众人都惊喜不已!汉灵帝不仅赏给刘范那么多宝物,而且他还赏给刘范足足二十匹汗血宝马!汉灵帝虽贵为一国之君,西域各国中有的依赖大汉的国家年年进贡,但汗血宝马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特别是大宛国故地被乌孙人占据之后,汗血宝马的种群数量下降迅速。他给了刘范二十匹,想必他自己的宫廷里也没有多少匹了!上党宝参,就是党参,很早的时候就被中国人发现并采掘并用于滋养,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简直就相当于后世的胰岛素或者青蒿素!

    和刘范想的不一样,众人想的是,从来自顾自的汉灵帝,只要国库里有了几个臭钱了,他一定留给自己享乐,要不然就赏赐给十常侍和他的奶妈,他从来都没有如此大费周章地重赏过朝廷的大臣过!但这次他却舍得花费这么多宝贝赏给刘范,可见他是有多想拉拢刘范了。

    刘范便道:“谢陛下隆恩!”赵忠便递给他圣旨。圣旨颁发完了,刘范和众人也就想要起来了。赵忠制止了他,道:“侯爷莫急,老奴还有旨意要宣布呢!”

    刘范感到有些奇怪,但还是服服帖帖地跪下。赵忠又拿出第二卷细绢,清了清嗓子,念道:“皇后懿旨:臣弟刘范,高祖遗裔,恭孝仁德,性行淑均,靖武健扬,勇冠三军,为国尽忠,为君分忧,乃国之重臣!今因良辰,特赐汝:金一千斤、银两千斤、钱十万钱、锦缎两千匹、宝剑五柄、东海明珠五十颗、西域美玉五十件、宫中美人三十人!钦此!”

    众人又是惊呼一片,刘范更是惊愕不已,不仅是皇后赏赐的东西只比汉灵帝的少一些而已,尤其是最后一项,何皇后竟然送给三十个美人!这下刘范大被同眠的梦想就能实现了!但三十个极品美人,也太多了,刘范想着,他的七个参将都还没有妻妾,正好可以帮他分担。

    众人也是十分惊讶,皇帝和皇后都大赏刘范一个人,恩赏如此贵重,恐怕不只是仅仅赏赐的问题,而是要拉拢刘范了。

    刘范再拜,道:“谢皇后娘娘隆恩!”

    刘范和众人都起来了。刘范对赵忠道:“这寒冬腊月的,还劳烦常侍千里迢迢、不远万里前来为我宣旨,我真是感激不尽!”

    “侯爷说的哪里话?能为侯爷宣旨,光临大人的婚礼,那是老奴一生的荣幸啊!老奴还庆幸得来不及呢,侯爷何须感激?”赵忠笑道。

    刘范道:“赵常侍客气了!赵常侍是我刘府贵客、稀客,请上坐!”

    “嘿嘿!谢大人!”赵忠搓了搓手,便识趣地坐在了一个远离刘范和清流派朝臣的坐席上。

    于是宴席重开,宾主尽欢,刘范跟在刘焉的身后到处敬酒,喝的酒越来越多,脸也越来越红。刘范想起洞房之内,蔡琰还在焦急地等待,于是心生一计:在众人不注意时,刘范伏在桌子,假装醉倒了,发出鼾声。众人一听到有鼾声,连忙向刘范看去,只见刘范已经醉倒了。众人皆是大笑。刘焉笑道:“众位,实在是不好意思,犬子不胜酒力,不能再陪诸位饮酒了!来人啊!”

    刘焉说完,两个侍女便进来,刘焉道:“把少主扶进洞房去吧!”

    “喏!”两个侍女使劲将重重的刘范拉起来,把他的手臂放在她们柔弱的肩膀上,吃力地将刘范拖走。刘焉笑道:“来来来!我们继续喝!啊!”

    却说刘范被两个侍女扶着走向洞房,他悄悄地瞧了一眼洞房,洞房还有温暖的灯光。刘范不禁激动不已。来到洞房前,一个侍女吃力地敲了敲门,门里传来一声,极为熟悉:“谁啊?是夫君吗?”

    侍女答道:“夫人,是我们!少主已经喝醉了,主人让我们把他扶到洞房来!”

    说着,门就开了,正是揭开了盖头,一脸埋怨的蔡琰。蔡琰一见到刘范,便把刘范扶住,吃力地将他拖进洞房里,将他放在榻上,然后略微帮他理了理衣衫。刘范发出一阵鼾声。蔡琰对两个侍女道:“行了,这里有我,你们下去吧!”

    “喏!”两个侍女识趣,立即出去,将两扇门掩起来。刘范还是装作醉酒,躺在榻上一动不动,乍一看还真是睡着了。蔡琰帮刘范去掉鞋子,又用手帕轻轻地帮他擦擦油腻腻的嘴。蔡琰擦完了,便一边把手绢收好,摘下红盖头,一边嗔道:“行啦!人都走了!还装呢!”

    刘范一个鲤鱼打挺便从榻上坐起来,搂着蔡琰的腰肢,将头放在蔡琰的肩膀上,笑道:“琰儿是怎么看出来的?我这么装,连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