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价格,来狠狠地赚我大凉一笔。
然而若是我们封锁消息,助长朝廷的嚣张气焰,让朝廷以及朝廷的商人们不断地抬高丝麻的价格。等织毛机全面量产,能全面替代丝麻时,朝廷和朝廷那边的商人们知道丝麻有了替代物,我大凉已经不再需要丝麻时,他们必定发疯。
因为囤积太多的丝麻,必然超过朝廷治下所能吃下的量,而大凉又不要丝麻,丝麻必定价格大幅下跌,而且下跌的程度定会比上升的程度更大,丝麻价格必定前所未有地低廉。而大凉可以一直拖下去,半根丝麻也不买,丝麻会随时间流逝,变色腐朽。
所以只要大凉坚持住不买,朝廷和朝廷那边的商人们就只能坐看丝麻变质,不断地降低丝麻的价格。然后大凉再以低价购入丝麻,就能让朝廷损失惨重了。大凉不仅只需花很少的价格就能买来大量的丝麻,而且还可以以较之更高的价格转卖给西域,就能大赚一笔了。”
众人听了,纷纷哈哈大笑。
刘范笑道:“你贾文和不愧是毒士,如此计策,朝廷必定要亏得吐血!”
贾诩但笑不语。
刘范说:“好,就听文和的,暂时不要透露出织毛机的消息。朝廷想抬高价格就让他抬高,抬得越高,降得越低。等织毛机批量生产好了,咱们大凉要从朝廷身上狠咬一口!”
“遵命。”
刘范说:“既然等织毛机批量生产后,要以羊毛为主要纺织原料,那一定保证羊毛价格的不高不低。太高,伤害大凉的纺织业和消费者;太低,伤害大凉的牧民。中书省和门下省要制定好一个能让两者都受益,都能接受的价格,维持市场上羊毛价格的平稳。如果有投机者趁机哄抬羊毛价格,一律严惩!”
“遵命。”贾诩、郭嘉和田丰说。
刘范说:“不过,羊毛织物是一支独放不是春。中书省再想想办法,能不能再加大对天水、武都、陇西等郡的丝麻生产。”
“遵命。”
刘范又想到了一个好点子,说:“诸位也都看见了,此次贸易战之胜败,很大的关键在于发明创造。若大凉没有马钧发明的织毛机,就不可能以羊毛替代丝麻,也就永远受制于朝廷的讹诈。可见这发明创造是一个国家十分重要的助力,不得不大力支持。”
众人都点点头,马腾说:“可以重赏马钧,以为天下楷模,让全大凉的人都乐于发明创造。”
马钧欣喜不已。
刘范说:“重赏自然是要的,但重赏的形式,可以改一改。”
“哦?主公有何高见?”
刘范笑道:“不妨设立一个奖项,姑且称之为‘大凉国家科学进步奖’,分为金奖、银奖和铜奖,或者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这科学进步奖,就专门奖励给那些在发明和发现之上,有卓越进步的人,例如马钧。”
众人都道:“如此之法甚好啊!”
刘范说:“这科学进步奖,每年固定评选出几个人来,举行大型的颁奖仪式,以使全大凉之人都知晓。奖金不可太低,一定要高得足够让人向往。这件事,中书省要抓紧办,至少要在织毛机大批量生产之后几日。”
“遵命。”
贾诩说:“若要评选科学进步奖,除了马钧之外,主公必定要选为一等奖方可!”
刘范笑道:“哦?为何是孤呢?”
田丰说:“主公你忘了,是你首先发明出马镫和马蹄铁,还大大改进了马鞍。若没有这些东西,我大凉的铁骑也不可能威名赫赫,闻名天下啊。”
黄忠说:“是啊,在西征安息、大月氏时,主公还发明出奶粉等东西,也足可以评选为三等奖了。”
“还有水泥,也是主公之发明,不然我大凉也没有如此四通八达。”
众人都道:“是啊是啊,主公奇思妙想,居功至伟,当得评奖!”
刘范笑道:“好,既然诸位都如此抬举,那孤可以位列评奖。”
马钧说:“主公,既然这发明、发现之事,也就是主公所说的科学,对国家进步如此重要,理应重视。那属下有一个想法,为何不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从事发明、发现,也就是科学研究呢?”
礼部尚书蔡邕也附和说:“是啊,现在我大凉的学校里,大多都设立了物理、化学等学科,可以与专门的科学机构一道,促进我大凉的发明发现。”
刘范点点头,说:“两位说得对,这个机构不妨就叫做‘大凉科学院’,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华佗之医学院,也可囊括其中。马钧,你是我大凉目前科学第一人,那么就由你出任科学院之院长,由你来培养、选拔科学院院士。”
马钧欣喜若狂,说:“谢主公恩典,属下一定庶竭驽钝,不得慢待!”
不过刘范转念一想,说:“现在五大宗里,丝麻已经解决,还有茶、铁、粮未曾解决。”
原本因为织毛机而兴致高昂的众人,一听这盆冷水,又都冷静下来了。
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凉()
正在刘范和三省六部的长官们一筹莫展之时,一队商旅进入了姑臧城南门。这队商旅由一老一少两人带队,车队和驼队都运送着成捆成捆的精美丝绸。当这队商旅进入姑臧城中时,驼峰之上的大量精美的丝绸,立即引得城中百姓驻足观看,啧啧称奇。
一个行人羡慕地说:“这么多丝绸,不知得卖出多高的天价啊?”
另一个行人说:“是啊,而且这丝绸如此精美,其中的锦,应该是蜀锦吧?”
“我看啊,他们恐怕一匹也卖不出!”一个妇人说。
“为何啊?”
妇人说:“如今丝绸价格如此昂贵,谁能买得起?”
“嗯,这倒也是啊”
“要我说,他们运进姑臧来也是白费力气!”
“诶,这可没准,万一凉主想出了什么克制朝廷的贸易战的方法,价格下去了,达官贵人们自然会买!”
“你笨啊,要是丝绸价格下去了,那对他们岂不是更不利吗?”
“哦对对”
商旅为首的一老一少,正是王越和史阿。
王越端坐在马上,史阿并肩骑在他旁边,并行在商旅前面。整个商旅一百多人,全是绣衣卫的高手,也是他们这次带来的所有人。
听着街道两旁驻足观看的行人们的三言两语,王越脸上慢慢显露出不屑之色。
王越轻蔑地说:“看来这凉国也不过如此,贸易战才相持十几日,凉国人竟然连丝绸都买不起了。可见这凉国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啊。”
史阿毫不在意地说:“未必。若是凉国果真外强中干,不堪一击,那么又是又是如何从十军之战之中胜出的呢?我看啊,终究是朝廷远不如凉国。”
王越扭过头来,看着史阿说:“哼,朝廷虽然在战场上奈何不了凉国,但却也是只用提升关税、打击贸易之法,就能让凉国由盛转衰,民生凋敝,不用干戈不用兵,此乃上上策也!”
史阿这才不再说话。王越生气地说:“史阿,为师知道你对朝廷并无忠心,但你别忘了,是朝廷用俸禄养你,而非凉国!”
史阿轻笑道:“徒儿此来,不就是为朝廷办事么?”
王越说:“你之本心,不过是来应曹令君的挑战,与刘范身边的高手们比试罢了,你自己清楚,你根本不是为朝廷尽忠而来。”
史阿笑道:“那又如何?不管目的如何,总之这个结果都一样,都是朝廷、曹令君所要看到的。”
“哼!”王越冷哼一声,不再与史阿说话。
很快,两人带着丝绸来到姑臧城中心。
王越看这里正是姑臧城中心,距离州牧府不远,周围还都是凉国大臣们、贵人们和富商们的府邸,州牧府左边还有一处兵营,十分慌张,说:“怎么把队伍带到这来了?你不知道这里是凉国防守最为严密之所在吗?”
史阿笑道:“知道啊,就是因为知道,才要在此地潜伏下来。”
“知道还来这里,你不怕被凉国人发现么!”
史阿笑道:“那按照师傅的意思,我们应该选择何处为隐秘巢穴,到何处蛰伏起来?”
王越说:“姑臧城正在扩建,有的是临时搭建和未曾完工的房屋建筑。到那里藏起来,才不会被发现。”
史阿摇摇头,说:“师父,你都这么想,锦衣卫难道不会这么想吗?”
王越方才没有话说了,史阿说:“反而是这里,虽然是姑臧城的中心,也临近州牧府,以及凉国大臣富商们的府邸,但一旦有事,锦衣卫不会第一时间想到这里,更不敢轻易搜查。再说了,靠近州牧府,咱们办起事来也容易许多。”
王越点了点头,说:“好,那就听你的。”
于是王越派人将所有带来的丝绸,带到东西两市去售卖,由于价格比市价低了许多,商家们一抢而空。王越得了卖掉丝绸的钱后,就假装成丝绸商人,在姑臧城中心买了一个宅子。
王越和史阿带着绣衣卫高手们入住这宅子,王越带着史阿看了看这宅子,他指着宅子北面,说:“这宅子北面就是州牧府,中间隔着三排宅院。”
史阿便飞身而起,一纵就跳上宅子中的高楼,向北看去,果然是比他的宅子更辉煌壮观的州牧府,州牧府和他所在的宅子中间是三排宅院,都有高楼。
史阿纵身跳下,王越问:“怎么样?”
史阿点点头,说:“不错,中间那些房屋都有众多高楼,行动成功后,就可以飞檐走壁,借助高楼,回到这里。”
王越说:“这才第一天,你就已经想好如何行动、如何撤退了?”
史阿笑道:“这是因为徒儿今夜就想行动,当然要提前计划好了!”
千里之外的洛阳城马市,经过改革,马市的范围扩大了,不仅贩卖牲畜,也开始贩卖其他种类的商品。这使得马市商品琳琅满目,人群摩肩擦踵。
马市的人流之中,袁绍与曹操都只穿着便服,带着几个侍卫,正在马市里四处闲逛。
看到洛阳马市里,丝绸的价格只是比往常上浮了一些,却没有上浮到凉国那般高时,袁绍志得意满,因为这个计策,可是他袁本初想出来的。
袁绍指着一个丝绸店铺的招牌,对曹操说:“孟德你看,如今的丝绸价格,也只不过才比往常高了两成,而凉国那里,丝绸却高了近十倍,而且还在上浮,哈哈哈!”
曹操看到后,也是觉得比较高兴。
但两人走到一个牛马行时,看到良马的价格涨高了三倍。
袁绍便好奇地问:“为何良马之价格,高出这许多?”
那牛马行的雇员笑道:“客官您还不知道吧,自从朝廷提高了关税,凉国的良马就很少输入我大汉了,是故良马价格上涨了。”
听到这,袁绍方才的好心情变差了不少。
曹操问:“不是还有大漠吗?大漠难道不出产良马吗?”
“哎呦,客官,您有所不知啊,大漠上的鲜卑、乌丸、匈奴等辈,那都是常年被凉主征伐的。凉主多次打败鲜卑、乌丸、匈奴,加上他们内部也不断有内乱,故而现在正在舔伤口呢,有战马,也想自己留着。再说了,凉主屡屡逼迫鲜卑、乌丸、匈奴交出良马,所以他们的良马其实连自己用都不够,怎么还有太多的战马卖给大汉呢?”
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对谈()
袁绍和曹操稍微有些气馁,无声无息地从牛马行面前走开了,走入一间茶馆喝茶。
袁绍看见曹操略微有些不快,想必是刚刚看见战马价格激增的原因。袁绍道:“孟德何须如此?不就是战马吗?战马又不是生活必需品,有没有战马,我大汉的民生国计又没有太多的影响。”
曹操蹙眉道:“可是本初,我大汉军队现在急缺战马啊。之所以十军之战失败,为何?还不是因为当时十军之中,没有任何一军的骑兵有凉国铁骑那般凶猛精锐。其中朝廷的骑兵很少,还得靠鲜卑、乌丸给朝廷充场面。而你也知道,经过十军之战,鲜卑和乌丸都已经了解我大汉缺乏骑兵的内情。”
袁绍能够身居司隶校尉,自然见识不凡,他立即醒悟过来,说:“孟德你是说,之所以之前鲜卑、乌丸、匈奴等辈,就算是檀石槐在的时候,都不敢大举入侵我大汉,是因为戎狄们不知我大汉虚实,恐怕贸然入侵,会被大汉打败。毕竟之前的大汉,彻底击败强大的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又连年打击羌人叛乱;更成功地平定黄巾之乱,显示出强大的武力。戎狄们自然以为,大汉仍然强盛。
然而十军之战时,鲜卑和乌丸已经将大汉的武备看得一清二楚,大汉能用之兵,多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实际上大汉的军事实力,已经较征伐北匈奴时弱小了许多。”
曹操点点头,说:“是啊。戎狄们本来就是恃强凌弱之辈,他们必定会想,大汉也并非那么强大,大汉也不是那么难以打败,入侵大汉并非没有机会成功。一旦他们这样想,他们必定会尝试入侵我大汉。这样一来,我大汉的北境可就危险了。这也是为何我要派公孙瓒带骑兵驻守在右北平,原因就是公孙瓒此人曾经与羌人战斗,熟悉骑兵,擅用骑兵。”
袁绍点点头,拍拍曹操的肩膀,说:“孟德良苦用心,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忧。鲜卑、乌丸和匈奴等辈,尤其是最为强大的鲜卑,早在十军之战之前,就曾经被刘范重创。十军之战后,戎狄们遭受的创伤比大汉严重得多。他们就算有胆子入侵,其力度也很小。”
曹操说:“是这样。”
袁绍说:“那你还这么担心战马价高、骑兵不足之问题?”
曹操说:“本初,你忘了凉国人吗?贸易战中他们一旦受损太重,又无其他方法可胜过我大汉,必定会用武力解决贸易战。届时,关中定会再次遭受凉国铁骑的蹂躏。所以,我才想赶紧扩张骑兵数量,以免本初你苦心孤诣想出来的贸易战,被凉国铁骑的铁蹄给踏破啊。”
袁绍也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说:“这么说来,这扩张骑兵之事刻不容缓啊。孟德,你打算扩张多少骑兵?总共扩张多少军队?”
曹操说:“现在朝廷除却要留下留守京师的数万禁军,朝廷还有四十万大军可用。其中骑兵五万,其中两万在关中皇甫嵩手中,其余三万在西园军中。我与大将军商议后,决定再扩张十万,使朝廷拥兵五十万,其中十万骑兵。”
袁绍说:“可是如今凉国禁断良马,再扩充五万骑很难啊!”
曹操叹了口气,说:“却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我们先把市面上所有良马买下来,应该也有三四万匹,再派遣使者入大漠,用重金购买鲜卑、匈奴、乌丸的战马。”
袁绍忽然想到了什么,说:“孟德,其实朝廷除了大漠之外,未必就没有其他良马来源。”
“除了大漠和凉国之外,还有哪里?”
袁绍冷笑道:“并州牧董卓。”
曹操笑道:“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
一想到董卓,袁绍的手指捏紧了茶杯,说:“董仲颖包藏祸心,若不是在十军之战中,他的谋士兼女婿李儒暴露了,我们还不知被蒙在鼓里多久,相信他是汉室的忠臣。如今董卓拥兵仅仅数万,精锐都丧失在渭水之畔,而朝廷却经过孟德的改革,愈发复兴。而董卓所在的并州,与匈奴临近,战马必定有不少。”
曹操说:“若是如此,拉起五万骑,也并非太难。”
袁绍说:“那孟德可要加快了,贸易战之中,凉国已经被限制得商业停滞不前,民生物价飞涨。凉国很有可能为了早日摆脱贸易战的影响,而兴师动众,进攻朝廷,企图用战争来压服朝廷,迫使朝廷降低关税。”
曹操冷笑一声,说:“不一定!凉国不一定还有机会发动战争。”
袁绍说:“你是说,你派出的绣衣卫,史阿?”
曹操说:“对,就是史阿。放眼天下,史阿是武艺最强之游侠剑客。就连曾经入大漠取羌人首领之头颅而还的王越,也就是史阿之师父,武艺也还差他一些。用他去解决刘范,应该有很大的成功几率。”
袁绍说:“刘范剑术高强,况且又有黄忠、赵云、马超、张辽、张郃、庞德、阎行、马岱、徐荣、典韦等举世猛将,环绕其身,区区两个剑客,怎么可能刺杀得手?”
曹操笑道:“未必也。忠、云之辈,虽是万人敌,但其超高武艺更适用于战场厮杀。而史阿之武艺,则更偏重于刺杀。用忠、云之勇,也不一定能与史阿相抗衡。此正是术业有专攻也。”
袁绍又问:“不过,使用刺客,行刺杀之事,去刺杀他国之主,恐怕会被天下人非议吧?天下人少不得说其法太过卑鄙无耻,也更会说朝廷这是面对凉国束手无策,而不得不用此下策。”
曹操笑道:“本初啊,你还是太过迂腐了。我不管什么上策下策,只要他能达到目的,那它就是上上策。至于天下人之议论,天下人又懂什么?何必听他们议论纷纷?”
袁绍无语,他自诩身出名门,断断做不出这等事。不过袁绍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法虽然卑鄙,但是有效。
袁绍说:“那要是史阿,也抵挡不过刘范帐下猛将,如何是好?”
曹操笑道:“抵挡不过也无妨!那史阿孤傲无比,多次无礼于我,我早就想除掉他了!派他去刺杀刘范,他若能得手,很好;若不能得手,死在刘范手中,更好!”
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潜入()
听了曹操的真是打算,袁绍心里不免得一阵恶寒。袁绍从小就认识曹操,两人都是洛阳城里的官二代,可以说是发小的关系。袁绍熟知曹操的为人和性格,知道曹操历来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如此狠辣,仍然叫袁绍有些咂舌。
曹操敏锐地观察到袁绍的略一沉默,笑道:“本初,你不是吧,居然会可惜区区一个游侠,一个剑客!要知道侠以武犯禁啊!”
袁绍被说破,尴尬地说:“那那绣衣卫大概何时能够得手,杀掉刘范?”
曹操笑道:“绣衣卫已经出京十日有余,又有众多好马,此刻必然已经到了姑臧城,在城中蛰伏下来,以待时机。不过我想,就凭史阿那等鲁莽无忌之性,估计他刚一进入姑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