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范看了一眼,不说话,立马腾地从座位上起来,准备走出去。赵忠这下惊慌了,他连忙也从座位上起来,伸手拦在刘范身前,道:“诶诶!将军将军!别走啊!有话好商量啊!”但刘范不敢,一副气愤不已的脸色。典韦见赵忠拦住了刘范,大怒,喝道:“大胆!让开!”

    赵忠也算是久居深宫之人,哪里见过这种架势?吓得赶紧抽开了手,脸色变得煞白。刘范便大步流星地走出正厅。赵忠动了动脑子,这才明白缘由,立即喊道:“将军请留步!价钱老奴愿意降一降!”听到了这句话,刘范嘴角浮起,赵忠已经上钩了。

    刘范愤然转过身来,脸上一副义愤填膺的神色,眼睛像放了光似的,赵忠不敢忤视。赵忠道:“将军这是怎么了?老奴才刚刚说出价格,将军这就要走?”

    刘范暗笑赵忠无谋,他气愤地道:“哼!刚刚赵常侍还亲口说,我是红人、又是回头客,价钱可以好商量!转眼之间,你就给出五百万的价格!五百万!五百万!这难道是一个小数目吗?莫不成,是赵常侍根本就不想和我达成交易,提出这么个天价,是想让我知难而退?!还是,你根本就瞧不起我?!”

    赵忠吓坏了,连忙分辨道:“将军误会!误会!老奴怎敢轻视将军半分呐?只不过,这尚书一职确实显要,老奴虽然负责管理西园,但也轻易不敢卖啊!”

    刘范道:“哼!尚书不过是九卿之一的少府的属官,地位低下,薪俸微薄,天下人挤破了头都要争当三公九卿,谁会花费五百万去买一个油水不足的尚书呢!”

    赵忠苦苦哀求道:“哎呦喂!我的好将军!您刚刚自己也同意了,整个尚书台就像丞相府一般重大;而且前些日子,您不是花了整整一千万救下卢老尚书了吗?怎么不见得尚书货真价实呢?”

    刘范笑了,道:“赵常侍说的都不错!可是我也说了,尚书虽然重要,但鲜少有人买下。都没人买,价格怎能不低?赵常侍又说了,我是为了救下卢老尚书一命,这才花了整整一千万!他老人家在没当北中郎将之前,不就是一个尚书么?按照朝廷旧制,陛下一定会让他官复原职!那赵常侍救下了他,他不管怎么样都会官复原职,这又和赵常侍有何干系?”

    赵忠想了想,刘范的话很是在理,他竟然想不出反驳的话来。最后,赵忠斟酌了许久,无力地道:“那将军认为,价格定为多少合适?”

    刘范想了想,道:“两百万钱可好?”

    赵忠一听这话,直接就想给刘范跪下了,他可怜地道:“将军,啊不,祖宗~!您真是老奴的亲祖宗啊!见过砍价厉害的,可没见过这么狠的啊!您再怎么杀价,那至少也得给老奴留点油水,让老奴好歹使几个臭钱吧!”

    刘范装成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摸了摸光洁的下巴,试探道:“那,赵常侍认为该怎么定价?”

    赵忠想了想,道:“两百五十万!就两百五十万!要是再少,那老奴可就不干了!”

    刘范一听这话,装作可惜的模样,叹了口气,道:“唉!说到底,赵常侍的面子,我还要给的!——那就两百五十万吧!”

    赵忠乐呵呵的,道:“好好好!成交!将军,您看,这都成交了,老奴是不是能那个嘿嘿!”

    刘范白了他一眼,道:“哼!我像是那种食言而肥的人么?来人,抬上来!”

    赵忠干笑几声,就望眼欲穿地盯着门外,果然黄家的奴仆又抬着箱子进来了。赵忠拍掌大笑,道:“将军爽快人啊!”于是,他又上前检查一番,果然没有问题。

    刘范道:“赵常侍可满意?”

    赵忠奸笑道:“满意!满意!一万个满意!”

    刘范笑道:“常侍不必自满,我还有一桩生意要和常侍谈谈呢!”

    赵忠一听还有买卖,兴奋得不得了,道:“什么好买卖?将军说说看?”

    刘范道:“常侍也知道,我父亲现任冀州刺史,他老人家差点被黄巾军给害死在任上!做儿子的实在是羞愧,所以,我想让常侍动用些手段,将我父亲调派到京师来。”

    赵忠点点头,道:“嗯,将军孝顺,老奴敬仰。但不知,将军想让刺史大人担任何职呢?”

    刘范笑了笑,道:“我听说,光禄勋之位一直空缺着?”

    赵忠一听就明白了,感慨道:“唉!还是将军厉害啊!这光禄勋,属官众多,文武兼备,武有五个中郎将和三个都尉,文有四个大夫,还有议郎和谒者仆射,在朝堂上也算是说一不二的大官儿啊!”

    刘范点点头。其实,刘范不仅是知道光禄勋位高权重,而且,董卓新任五官中郎将,正好是刘焉的属官,刘范可以让刘焉往死里的整他;庞羲和蔡邕也是议郎,刘焉带着他们,可以整合势力,组合成紧密的朋党,好帮助刘范。

    刘范道:“我父亲是宗亲,资历够老,能力也不俗,是光禄勋的不二人选;只是因某些小人的缘故,这才叫光禄勋迟迟无人顶替!”

    赵忠道:“敢问将军,不知是哪个不开眼的小人打压刺史大人的?”

    刘范瞟了他一眼,道:“赵常侍,打探顾客的底细,这可不是一个良心商人所为啊!”

    赵忠道:“是是是!是老奴失礼了!不知将军,价格如何啊?”

    刘范道:“一千万怎么样?”

    “成交!”赵忠拍掌大笑。

    刘范又道:“慢着!我还有个条件!”

    “将军请说!”

    “我父亲不希望现在就上任,因为太招人耳目,所以,我父亲决定了,等他回到江夏老家时,常侍再和陛下商议不迟!另外,我现在只能先给常侍两百万钱,常侍务必要在我父亲回家之前保住光禄勋之位!”

    “哦!原来是这样啊!”赵忠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刘范又要提什么刁难的条件呢。

第五十章 宗亲集团() 
刘范道:“既然如此,那就多谢常侍了!”

    赵忠还是一副心术不正的样子,笑道:“诶呦喂!瞧将军说的,这是哪里的话?能为将军做事,那都是老奴祖宗坟头冒青烟啦!将军以后去到幽州上任统帅一方了,老奴还要依靠将军在幽州照拂一二不是?”

    刘范又想起了卢植推荐给他贾诩和田丰一事,又道:“呵呵!赵常侍真会开玩笑!我都还有生意要和你谈谈呢!你却要我去照拂你?”

    赵忠欣喜得拍掌,道:“哦!将军又是想举荐哪个人升官发财啊?”

    刘范斟酌了一番,道:“这一次恰恰相反,我要的就是罢免两个人的官职。”

    赵忠感到奇怪不已,道:“哦!这倒是奇怪!但凡是来老奴这儿的,无一不是买官的,或者为人买官的,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要罢免别人官职的。哦!老奴知道了,是不是他们两个触怒将军虎威,惹将军不痛快了?那他们该死!真是该死!将军请放心,老奴一定要为将军讨个公道!”

    刘范道:“多谢常侍。”

    赵忠道:“不知是哪两个不开眼的狗东西,将军说出来,老奴一定罢了他们的官,再好生料理他们一番,给将军解解气!”

    刘范道:“有一个孝廉郎名叫贾诩,字文和;还有一个茂才名叫田丰,字元皓,就是他们两个冒犯了我!敢请常侍为我做主!”刘范抱拳。

    赵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道:“不是不是不是!老奴没听错吧!将军,你真的确定,就只是两个和蝼蚁比起来也大不了多少的、不入流的小官儿,竟然也敢冒犯你?这不会吧!”

    刘范眨了眨眼睛,看着一脸求知欲望的赵忠看了许久,道:“赵常侍,我刚刚不是说了么?打探顾客底细绝非良心商人所为,你又问我这些!而且我准备要把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通通塞进你的袖子里,你说这些,难道是不想要了么?那好吧!既然赵常侍不想要,那我只好就拿回去给张常侍看看了!”说着,刘范起身就要走。

    赵忠醒悟过来,连忙道:“慢着!将军息怒!老奴错了,老奴别走啊!老奴还是愿意帮助将军的!将军您看,老奴帮将军罢免这两个人,要二十万可好?”

    刘范心想,这赵忠也真不把贾诩和田丰这两个国士当回事,竟然只要区区二十万!鼠目寸光,莫不如是!刘范道:“好!成交!”说着,刘范拍了拍手掌,又有人抬进箱子来。

    刘范道:“时候不早了,生意也都谈完了,赵常侍,告辞!”说着,刘范走了。后头的赵忠殷勤地将他送到府门,还道:“将军慢走,下次再来啊!”

    当刘范走出赵宅时,松了一口气。和赵忠这样的小人很不好打交道,面对小人,不能一味地当君子,只有小人才能对小人造成更深层次的伤害。刘范对此深信不疑。

    之所以刘范甘愿深入狼穴,与狼共舞,只因他没有安全感。刘范在朝堂上有他的师父卢植卢尚书,有他的表哥黄琬黄少府,有几个大臣支持他,还有刘焉的派别帮助他,看似根基已经很稳固了,但其实不然,面对外戚何进,面对老牌大官僚袁隗,面对宦官十常侍,刘范除了钱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朝堂上的势力,首推外戚集团。他们一直以来,都是东西两汉朝堂上力量强大的势力,从周朝的周公之后,虽然周公是周王的叔叔,但外戚也是皇亲国戚。关系差不多,人们开始将周公的神话,转移到了外戚身上,笃信外戚的神话,心中默认外戚当权合法合理。后来,又有霍光当权,治理国家,励精图治,汉朝在他的手里变得越来越富足强大。又有了霍光这个生动的例子,人们就更加对外戚深信不疑,就连后来霍光告太庙废除昌邑王,如此可以判处死罪的行径,人们似乎也并不反对。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外戚当权能够使国家昌盛,当然也可以将国家推进火炉里去。直到西汉末年,当跋扈将军梁冀横空出世时,人们才知道外戚的厉害。梁冀的梁家相当于现在的袁家,在朝廷中也是一呼百应,一时间,全国笼罩着一股阴森的气氛。八九岁的汉质帝,只因在其他公卿面前戏说梁冀是“跋扈将军”,于是他就动了杀心,当夜就秘密派人

    给质帝送去一个有毒的饼。

    再有就是宦官集团。西汉末年,以及东汉末年,皇帝由于种种原因普遍都是小孩子。宦官们有一天然优势,他们伴随着皇帝的成长,天然就博得了皇帝的绝对信任;又对皇帝的喜好和忌讳了如指掌,只需阿谀奉承一番,当个侯爷不在话下。有了皇帝的荣宠,宦官们本来就畸形的心理开始萌发出野心,他们的权力直接来自皇帝,他们也想要掌控朝堂。他们的主要对手就是外戚和官僚士大夫,于是,西汉末年和东汉末年,两个时段中宦官们依靠皇帝的帮助,竟然也和两方斗得游刃有余,这两个时段也是他们的黄金时代。有时候,皇帝不愿与外戚或者官僚士大夫直面,于是便有意扶持宦官,让他们站在维护皇权的第一线,对抗外戚和士大夫。简单来说,受皇帝控制的宦官,就是皇帝的代理人。

    最后还有士大夫集团。士大夫大多数来自世家大族,有的也来自基层,但他们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忠君爱国,弘扬正道,所以士大夫集团还算比较好的。但士大夫们很容易受外戚和宦官的拉拢分化,大多数人选择投靠外戚。但由于士大夫广泛来自世家,又在民间有较好的声誉,所以外戚和宦官会被灭掉,而士大夫却可以保全。

    但汉朝的宗亲却难以出头。在西汉初年,刘邦杀白马为盟,宣言只有姓刘的人才能当王,不然全天下的人都会讨伐那人!而且,刘邦综合了周代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成为郡国并行制,将汉室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地,这就使汉室宗亲渐渐坐大。

    后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宗亲的势力渐渐萎缩,再也没有当年馆陶公主和造反的七王的威风了。

    刘范和刘焉便是想让宗亲再次回到权力中心,再次兴风作浪,也是更好地为刘范守住第一道防线。刘焉可以拉拢汉室宗亲,团结力量,则其他的势力恐怕很难撼动他们。

第五十一章 拜访毒士() 
刘范带着典韦回到了黄琬家,安心的睡了一晚。第二天一起来,就从典韦那里听到了赵忠传来的消息,说是他已经遵从刘范的意思,巧立名目,再耍耍手段,轻易地将只是个孝廉郎的贾诩

    和只是个茂才的田丰给罢免了。

    听到这个消息,刘范露出了奸邪的笑容。之所以刘范宁愿花费二十万钱将他们二人罢免,其实是学的唐太宗。唐太宗是一代英主,他知道他的继承者李治没什么雄才伟略,恐怕不能驾驭得住曾经和他打过交道的一帮老臣们,于是他毫无缘由地将一个老臣贬去地方,后来临终前又嘱咐李治登基以后再把他提拔回来。李治无甚城府,问为何如此安排?太宗说,就是他故意把他贬下去,再让李治重新用他,如此一来,那员老臣一定感念李治重用他的恩情,用心辅佐李治。可是太宗漏了一点,那员老臣是太宗的心腹,又岂是池中之物?他看出了太宗的用意,心里怨恨不已,即使是被李治宣召回京,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不鸟李治。

    刘范就是想让贾诩和田丰先沮丧一阵,然后再招揽他们,说不定他们看不出来。

    于是刘范便带上典韦先去找贾诩。贾诩是凉州人,又出身清寒,而且只不过官至区区孝廉郎,一个月最多能领取半石或者一石的薪俸,所以很穷,住得离贫民窟很近。典韦粗鲁地敲了敲门,不久,门开了一条缝,一个稚嫩的小孩,把他梳着两个冲天辫的头探出来,奶声奶气地问道:“你们找谁啊?”

    刘范微微对小孩欠了欠身,温和地道:“我们找贾诩贾先生,他可在家么?”

    “他就是我爹,他在家。你们请进吧!”将两扇门打开后,小孩一蹦一跳地跑进去,两个冲天辫一颤一颤的,他还一边四处高喊:“爹,爹,有人找你来了~!”

    刘范和典韦进了正厅,只见这正厅很窄,勉强只能调转马匹。不久,一个中年人就从容自若地走进正厅,刘范看去,只见此人:身材中等,身体清瘦,穿着一件半新半旧的儒服,头上的是桃木簪子,颧骨高耸,鼻子挺直,嘴唇细薄,眉头和胡须飘摇如云,眼睛深邃,深不可测,周身笼罩着一种神秘感,让人一看就觉得此人有很深的城府。

    那人也稍微打量了一下刘范,然后率先行礼道:“在下就是贾诩,不知二位贵人是?”

    “俺主公是朝廷新封的镇北将军,泗水亭侯,刘范刘子楷!俺是典韦典恶来!”不等刘范回答,典韦就先粗声粗气地回答道。

    “哦!原来是名震华夏的刘镇北!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请将军上座!”贾诩还是一副淡定从容的神色,根本不为所动。

    刘范欠了欠身,道:“谢过贾先生。”

    “将军客气了。英儿,快去上茶!”贾诩朝着门外喊。

    “喏!”那个小孩很听话,立即蹦蹦跳跳地跑去煮茶去了。

    刘范点点头,赞许道:“贾先生家的小公子很懂事啊!有这样的儿子在身边侍奉,贾先生还真是有福气。”

    “将军过奖了,小儿其实最是愚钝不过了。不知将军光临寒舍,可有什么要紧事?”贾诩听到刘范夸赞他儿子贾英,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

    刘范道:“听人说,贾先生是天下一等一的人才、国士,所以我特来看看。恶来,抬上来!”说着,典韦抬进来一口箱子,里面全都是散发着浓郁墨香的竹简,却不是金银。

    刘范微笑着道:“听闻贾先生是向雅之士,不好黄白之物,而偏好清雅文学。所以我特意寻找来一些古代典籍,算是给贾先生的见面礼了。”这时,贾英捧着茶具上来了,先恭恭敬敬地给贾诩斟茶,后又给刘范斟茶。

    贾诩看了看微笑着的刘范,又看了看那些竹简,微笑道:“将军,贾某家里虽穷困但也已有典籍,贾某也并不是什么风雅才子,故而不敢收下。”

    刘范道:“诶!贾先生不必推辞,是文人哪有不喜欢书籍的?且贾先生博学多才自可不看,但我以为令公子不可不看。令公子天资聪颖,懂事可爱,且正处于学习成长阶段,先生为人父母,心怀望子成龙之心,岂能不盼望他博览群书,博闻强记?”

    贾诩看了看一边垂手而立的贾英,贾英则是脸上满满地渴望。刘范又趁机道:“先生再看我的这些书籍,它们全都是我从我表哥黄少府那里窃来的,可以说全都是世上不可多得的精品,大多只有黄少府能看,别的人轻易看不得,其中很多书,可能还是好久都没有在世上出现过了,世人都以为早已遗失的古籍!”说完,刘范笑了,没有哪个文人不爱惜书,特别是这种不可多得而又没读过的古籍。

    贾英看向贾诩的眼神更加火热了,贾诩则暗自思考着什么。刘范又道:“先生就不为令公子考虑考虑么?我看令公子十分乖巧好学,要是失了这个机会,恐怕以后学习成才,难免会对经典有所遗漏啊!”

    终于,贾诩忍不住诱惑了,拱手道:“将军如此盛情,在下再推辞就是失礼了,那就谢过将军馈赠了!英儿,还不快来谢谢将军?”

    话音未落,贾英就兴冲冲地跑到刘范面前,行礼道:“小子谢过将军!”拜谢之后,贾英就不管贾诩制止的眼神,吃力地将装满竹简的箱子,要拖进内室。典韦得刘范一个眼神,便主动去帮贾英搬动箱子到他的房间。这下,这些竹简古籍就是贾英的了,贾诩也很难再还回去,刘范也就放心了。

    刘范喝了一口茶,微笑道:“令公子年纪轻轻就如此好学向上,识大体,识时务,我看日后必成大器!这真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贾先生觉得是不是?”

    贾诩也卷起袖子,慢吞吞地端起一杯茶,道:“呵呵,将军开玩笑了!犬子年幼无知,恐怕是把将军馈赠的宝贵书籍当作玩具看待吧!倒是平白辜负了将军的一片好心了!罪过罪过!”

    刘范连忙道:“不不不!只要令公子高兴,他要拿那些书籍来干什么都行!要是令公子实在是喜欢,我隔日就再送来几箱子书来,又有何不可!”

    贾诩微微颔首,道:“将军,恐怕这些书籍十分贵重吧!你何必把如此宝贵的书籍,交给一个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