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韦说道:“主公英明。”

    虎卫军是全西凉军的精锐,三千人都是在全军范围内万里挑一;而且还是刘范的亲卫队,所以装备自然比其他部曲要好。虎卫军都装备了一匹大宛马,所以刘范、典韦和虎卫军能日行千里不止。山丹军马场在姑臧城以西三百里而已,对于大宛马而言,根本不算什么。第二天,刘范就回到姑臧城。刘焉得知刘范回来,赶紧会面。

    刘范知道刘焉被朝廷加封为凉公,食邑千户,百思不得其解。不安诡谲的气氛越来越浓。这时候,贾诩和田丰来了。贾诩和田丰是刘范现今最得力的谋士,刘范每一场战争的胜利,都有他们的运筹帷幄。

    贾诩看了看朝廷颁给刘焉的圣旨,只是看了一眼,即刻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刘范说道:“文和莫非是知晓朝廷之计?”

    贾诩说道:“禀太公、主公,正是!朝廷此计,乃离间计。”

    刘范仍然不得其要,说道:“离间计?离间何人?”

    贾诩说道:“贬低主公而抬高太公,这是朝廷有意要离间太公与主公之间的情分。依我之见,朝廷此举,是想让主公对太公生疑,给主公造成太公向朝廷上表要求加封,与朝廷勾结要谋害主公的假象。万望太公、主公勿要相疑。”

    刘焉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刘焉惊讶地说道:“想不到朝廷竟如此歹毒,竟使出这般计谋!若使朝廷得逞,则你我父子二人皆危矣!”

    刘范则是呼出了一口气,幸亏从始至今,他只是一直在疑惑朝廷为何要出此下策,且猜测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而从来没有怀疑是刘焉暗中请求朝廷加封他而贬抑刘范。刘范说道:“所幸儿不敢有疑父亲,不然朝廷必得逞。”

第三百七十八章 阴谋败露() 
贾诩手中拿着圣旨端详片刻,说道:“如太公、主公所言,朝廷此计确实是心肠歹毒。若是主公稍微有怀疑太公,只需半信半疑,就能让太公与主公之间父子相残,而使我西凉不攻自破。不费一兵一卒,就能除掉我西凉胜势。能筹划出如此计谋,朝廷果真还有人在。不过,朝廷终究还是太大意了。”

    刘范说道:“可是朝廷此计露出马脚?”

    贾诩说道:“禀主公,属下不才,以为朝廷觑我西凉无人尔。这等离间计虽然称得上是精妙狠毒,但朝廷筹谋之时,却忘了属下的存在。属下不才,最擅长者,便是离间计。而朝廷之离间计,一开始就会使太公知道,这是朝廷的阴谋。假如主公并不生疑,此计不攻自破。离间计讲究的是使离间的双方都不知晓此为离间计,使双方两虎相争,而使计者坐观成败,渔翁得利。朝廷既不知离间计之精妙,更不知我贾文和之厉害,正可使我等看破其计谋,日后反击。”

    刘范闻言,这才回忆起来,论起利用人心来,无人能与贾诩比肩。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是贾诩撺掇李傕、郭汜二人反攻长安,致使王允和吕布的大好局面一朝烟消云散;而后,贾诩看不惯李郭二人作乱,又暗中帮助汉献帝,使朱儁和杨彪利用郭汜妻子的妒忌,让李傕和郭汜反目成仇;然后,曹操派陈群说张绣投降,贾诩力主张绣降曹,其实是贾诩知道南阳张绣不成器,意欲投靠明主曹操,劝张绣投降,只是把张绣作为他给曹操的见面礼而已;其后,马超、韩遂与曹操大战,是贾诩献上抹书离间计,使马超与韩遂反目成仇,曹操遂破马超;最后,曹丕夺嫡,欲借贾诩之力,贾诩看破其意图而婉拒。因为贾诩对人心洞若观火,能将人心玩弄于股掌之中,致力于自保求全,所以得到善终。

    贾诩说道:“朝廷之离间计,一定不止这一步。因为这一步已经将离间之意图暴露给太公知晓,而主公从客观上看,还不知此为离间计。故而朝廷第二步是要使主公对太公生疑,最后再使太公对主公生疑。”

    刘焉和刘范说道:“那如何应对才好?”

    贾诩说道:“很简单,不信便是。”

    “不信?”刘焉和刘范有些疑惑。

    贾诩说道:“离间计之重点,在于破除被离间的双方之间的彼此信任。人与人之间,信任最为紧要。若信任破除,二者必然会二虎相争。朝廷的招数必然还会前来,只要太公与主公记得,不论发生了何事,知晓了何事,统统勿得相信即可,即便发生了天大的事,关系到军权、政权的争夺,也必须宠辱不惊,不为所动。这一点,太公与主公可做得到吗?”

    刘焉闻言,给刘范一个坚定的眼神,刘范也点点头。没有过多的语言,刘焉和刘范已经达成了默契。田丰说道:“接下来,朝廷必然会暗中阴谋作乱,以乱人心,使太公与主公父子相残。主公可使锦衣卫暗中打探,追根溯源,抓捕朝廷派来实施此计之人,也好破除这离间计。”

    刘范说道:“可。这就让都指挥使准备。”

    田丰说道:“以防万一,这几日主公就不要再住在军营里了,最好是和太公一起起居出行。若朝廷使计于太公,则主公可知;若使计于主公,而太公可知。如此,离间计不攻自破,烟消云散。主公可令西凉军戒严,一旦朝廷细作作乱,可先防备。”

    于是,刘范采纳了贾诩和田丰的建议,调动西凉军驻扎在城内和城外,并和刘焉贴身相伴。果然不出贾诩所料,朝廷的第二计马上就接踵而至。第三天,有虎卫军擒住了一名行踪诡异之人,并在此人身上搜出了一封书信。虎卫军将此信呈给典韦,典韦看信之后,顿觉不好,将此信呈给刘范。

    刘范正和刘焉一起在公署中一起处理公务,典韦将信给了刘范,并将事情原委告诉刘焉和刘范。有了贾诩的告诫,刘焉和刘范警惕不少。一看有信来,就知道这是朝廷耍的花样。于是刘焉和刘范相视而笑,一同展开书信,只见信上面是刘焉的笔迹,信是刘焉写给刘范麾下大将黄忠的。信中说,刘焉看不惯刘范为西州之主,意欲联结黄忠发动政变,囚禁刘范。而后,刘焉会重用重赏黄忠云云。

    看了这信,刘焉和刘范摇了摇头,心里都清楚这就是朝廷的诡计。于是刘范让刘诞加紧搜查这封信的来源,然后把信撕烂了继续和刘焉处理公务。

    又过了三天,朝廷又派来了一名使者,声言要见刘焉。刘焉和刘范闻言,又知道这是朝廷派来的细作。于是,刘焉和刘范一同会见朝廷钦使。依照袁绍的计谋,应该是会见刘焉一人,然后再假装把刘焉看成是刘范的部下,再将朝廷与刘范之间的勾当告诉刘焉。

    但听取田丰的建议后,刘焉和刘范始终是在一起,就连晚上睡觉也是父子二人抵足而眠,目的就是让朝廷无机可乘。结果,刘焉和刘范的一同出现,让朝廷派来的使者大吃一惊,根本没想到刘范会在这里,于是战战兢兢,不知所云。刘范厉声喝骂,加重了使者的心理负担,最后使者被锦衣卫带走,一顿好生伺候之后,就把离间计的前因后果都竹筒倒豆子地说了出来。

    不久之后,刘诞又亲自捣毁了一个朝廷派来的细作的窝点,经过突击审讯,所有细作耐不过锦衣卫衙门的严刑拷打,也都把朝廷的阴谋招了。

    至此,朝廷的离间计告破,刘焉和刘范都松了一口气。这几天以来,两人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生怕对方会对自己生疑,然后父子相残,发起内斗,会让朝廷得渔翁之利。虽然父子二人谁都不说,但却都明白对方也在害怕自己生疑。这也是为什么朝廷的伎俩始终没有得到他们的信任。最后,时间证明了一切。父子二人从此之后,信任因此更上一层楼。

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丰论势() 
经过对朝廷细作的盘问,刘范已经知道,这是大将军何进的幕僚袁绍所设下的离间计。刘范本来以为,应该是何进的首席谋主郑泰设下此计,从来没想过这竟然是袁绍的主意。从历史上看,刘范以为袁绍就是个色厉内荏、志大才疏、面宽心忌、好谋无断的庸才,这也是为什么袁绍讨董不成,又在官渡败给弱小的曹操。但思前想后,刘范还是认为袁绍不可小觑。

    袁绍敢反对董卓专权,在温明园宴席上对董卓拔剑相向,将印绶挂在洛阳东门而走渤海;知道孙坚孙文台是枭雄,日后不可限量,而暗中派兵袭击了孙坚的大本营——鲁阳,致使孙坚实力大损;在界桥大破公孙瓒、被公孙瓒包围在土墙之间仍敢将头盔摔在地上,亲自出战,后又攻破易京,占领青幽并冀四州,兵势强盛。这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但袁绍再怎么聪明,也比不上毒士贾诩。贾诩仅仅看了袁绍的第一计,就清楚这是离间计,并推算出了袁绍接下来的两计,先使刘范疑刘焉,再使刘焉疑刘范,可谓是算无遗策。

    刘范立即召集谋臣武将,商议对策。刘范说道:“离间计不成,朝廷必会采取下一步行动。我将如何?”

    田丰说道:“禀主公,朝廷之所以心甘情愿地把流民送给主公,目的就是要用流民拖垮主公,让流民的造反将主公陷入泥潭之中。一来,解决流民和反军对朝廷的威胁,二来,更是要使主公无力东进。但主公英明,利用屯田制和以工代赈解决了流民安置问题,将流民安置与西域开发紧密结合,使朝廷借刀杀人之计不攻自破。同时假以时日,不出数年,流民将成主公之助力,天州和昆州成为下两个凉州。”

    “于是,见流民不会起来造主公的反,朝廷此计不成再生一计,意欲在主公忙于安置流民、开发西域时使出离间计,以乱西凉人心。流民西迁,本就是祸水东引。如今主公忙于西域开发之事,难以发动战争。而若要主公发动战争,则会使西域之开发大计陷入停滞,用于开发西域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会被战争所消耗掉,使西域开发化为泡影,使主公元气大伤,并可能使主公一蹶不振。”

    “如今,西域开发正处于最为艰辛的开头攻坚克难阶段。若是这开头发生什么意外,就会对西域开发造成巨大的影响。出于大局,主公现在只能用全力开发西域,而不可抽身去应付朝廷。朝廷知道,这是主公最为虚弱无力之时。主公被流民安置问题所困住,一时间不能大动干戈。从前,主公未曾迎接流民,可纵大军东进至潼关,威吓关东。但如今,主公东进会影响到西域大局。流民西迁之后,攻守之势变易。如今,朝廷摆脱了流民,而主公却困于流民。朝廷必认为,这是消灭主公、克复西州的最好时机。”

    “朝廷也必然清楚,只要假以时日,让主公得以休养生息,西域开发殆尽后,主公的势力就会不下于朝廷。到那时,朝廷就不再有能力消灭得了西凉。所以,趁现在主公忙于治理西域,翦灭主公,就是朝廷最佳也是唯一的选择。袁绍之离间计,在属下看来,必然只是朝廷的第一道开胃小菜,不足为道。就算离间计玉成,朝廷要想完全扫除主公势力,也必须大举出兵,进攻西凉。离间计失败后,朝廷必将知晓西凉不是使用阴谋诡计而能铲除的。要想一举除掉我等,朝廷除了出兵西凉,别无他法。故而,属下以为,朝廷下一步之举动,必定是征召士卒,趁西凉无力之时,进攻西凉!”

    听完田丰对时局的分析,对朝廷下一步行动的研判,刘范,以及诸位从事、太守都是惊出一身冷汗。张钧说道:“诚如是,我西凉危矣!”

    刘范也知道大事不好。刘范从来没想过,朝廷竟然会如此难以对付。不过短短三年时间,虽然他从一个统兵两千的校尉一跃而起,成为西州之主。但这三年不仅是刘范势力膨胀的三年,更是刘范与朝廷斗争的三年。三年来,朝廷曾多次设计要铲除刘范。第一次,大将军何进故意使刘范担任征北将军,与势力强盛的鲜卑单于檀石槐对敌,目的就是借刀杀人,利用鲜卑人杀掉刘范;第二次,并州牧董卓采纳李儒之计,建议大将军何进趁刘范进京,用刘范在凉州施行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新政为借口,将刘范拘禁在洛阳并杀掉;第三次,朝廷听信乌孙人浑都靡的挑唆,采纳车骑将军皇甫嵩引君入瓮之计,意图将刘范骗到洛阳来;第四次,朝廷采纳了杨彪、杨温祸水东引之计,意欲利用流民拖垮刘范,使刘范不攻自破;现在,朝廷又要趁着刘范为流民所困、难以东进之良机,对西凉发起猛烈的攻势。

    环顾这三年来,刘范才逐渐意识到,他最大的敌人始终不是鲜卑、黄巾军、乌孙等,而始终是朝廷在背后作祟,使他步步惊心。刘范不怕在战争中失败,但朝廷的明枪暗箭却更使刘范感到胆战心惊。幸好刘范有顶级的谋臣武将辅佐,一次又一次在危机中取胜。不然的话,只要朝廷几次筹谋之一成功,刘范就不会有今天的强盛。

    不同于从事、太守等人的不安紧张,武将们十分的气定神闲。甚至虎卫军统领典韦还欣喜若狂地说道:“哈哈哈!俺正愁这些天不能打仗,手痒痒呢!朝廷要与主公交手,俺恶来可一定要做大军先锋!”

    刘范深思熟虑后,斥典韦说道:“恶来,稍安勿躁。军师说得对,从大局出发,现在我们还不能发动战争。西域开发才是我们的根本大计,若是让与朝廷的战争干扰了西域开发,那就是战胜了朝廷,也于事无补。”

    典韦这才诺诺而退。

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 
刘范忧心如焚地说道:“元皓,如今朝廷步步相逼,浩劫将至,你认为我现在该将如何?”

    田丰说道:“属下以为,接下来的几年是主公修炼内功、发展自身实力的关键几年。几年之后,西域大治,人民大悦,主公可成强秦灭关东六国之势,届时主公如何诉诸武力都不过分。但现在不行。发动一场小规模的征战,西凉还可勉强支撑;但与富有天下的朝廷龙争虎斗,逐鹿中原,必然是规模空前绝后的史诗般的大战。如此大战,若要西凉鼎力支持亦可,但同时西域开发所需的巨量物资投入战争,西域开发也就无从谈起。眼下,主公还须实践‘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先向朝廷屈服,然后再图王业,逐鹿中原。”

    刘范自然知道田丰说的正是最佳的对策,但刘范仍然怀有顾虑。刘范说道:“此次朝廷使离间计不成,必不甘心,定有下一步行动。朝廷更忌恨西凉强盛,威胁到关中三郡之安全。或许朝廷已下定决心要趁西域开发时,趁人之危。朝中多有英雄,如大将军之下郑泰、陈琳、袁绍、曹操、荀攸等人,皆非庸才。若这些人鼓动朝廷趁机举兵进逼,而西凉危矣。只恐我欲讲和,而朝廷英杰不允尔。”

    刘范来自后世,他知道郑泰、陈琳、袁绍、曹操、荀攸等人的厉害。尤其是曹操和荀攸。荀攸自不必说,是曹操的谋主,一生除了未能看穿周瑜与黄盖之诈降火攻之计外,也可称为算无遗策。而曹操,更是被刘范视为头号大敌。曹操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刘范清楚,曹操早已将他的野心和战略看破,曹操可谓是比田丰、贾诩更了解他。若是此二人为朝廷献策,主张趁他忙于治理西域时出兵西向,则他三年来苦心经营的局面将大有可能一去不复返。

    田丰说道:“诚如主公所言,如曹操、郑泰等俱为鬼谋之士。但主公无忧,此二人不过是大将军门下幕僚罢了,在朝中也未曾担任显官。显官如三公九卿者,俱为酒囊饭袋,垂垂老矣之人。如太尉杨彪、车骑将军皇甫嵩等,虽壮年时破羌有功,但这些人年老力衰,多次为主公所败,未必有雄心壮志敢于主公一战。而其他朝中执牛耳者,多为庸碌无为之人。操等若献策于朝廷,还需经三公九卿审议。公卿不一定就同意操等之见。”

    管宁也说道:“属下亦与田军师持同样意见。属下认为,朝廷久为穷困,上至皇帝,中有宦官、公卿大臣,下有一众小吏,满朝均汲汲于财货。朝廷虽痛恨主公拥兵自重、实力强盛,但更对西州三州之富庶繁华垂涎三尺。朝廷欲攻灭主公,虽主因是解除主公对关中三辅之地的威胁,但未尝没有怀着垂涎西凉富庶,欲抄掠西凉之财货、户口、战马、罕物等之意。若主公对朝廷主动示弱,将部分财货进贡给朝廷,使朝廷心满意足,延缓朝廷之攻势。若此事可成,则主公不过花费些许财货,便可争得喘息之机。待西域大治,再兴兵东进,必能将进贡之物数十倍夺回来。此诚为良策,愿主公图之。”

    刘范沉吟不语。贾诩也说道:“是啊,主公。十常侍等多好财货,收受贿赂,百无禁忌。虽然昔日主公与十常侍结怨,但只需主公以重金贿赂之,必可使十常侍为我所用。若贿赂十常侍行不通,主公还可贿赂董太后,使之劝说皇帝;或董太后亦不答应,主公尚可贿赂何皇后,使皇后劝大将军;皇后未可,主公还可贿赂何皇后母亲——舞阳君,或皇帝之乳母程夫人。只需主公能说动其中一人收为己用,并成功劝服皇帝或大将军其中一人,则朝廷大抵不会对主公动兵。”

    舞阳君,是何皇后和大将军何进的母亲,兄妹二人侍奉舞阳君十分孝顺,也很听从舞阳君的意见。之所以历史上何进杀了蹇硕之后,袁绍建议诛杀所有宦官,但何皇后不同意何进诛杀宦官十常侍,原因就是张让和段珪贿赂了舞阳君。舞阳君于是给张让、段珪说情,何皇后其实也受到了张让、段珪二人的贿赂,于是坚决反对袁绍诛杀宦官,以至于酿成了何进身死、董卓进京这等祸乱。

    而程夫人之好贿赂,不下于舞阳君。程夫人是汉灵帝刘宏的奶妈,从小就给刘宏喂奶,刘宏待她如同亲妈董太后一样。刘宏建立专门的贿赂买官机构——西园之后,程夫人也参与其中。名士崔烈本为廷尉,已位列九卿,但永不知足,又买官为司徒,给了程夫人五百万钱。刘宏嫌弃五百万钱太少,痛惜得直拍大腿,对程夫人说道:“悔不少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不屑一顾地说道:“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殊邪?”程夫人敛财至此。

    田丰、管宁和贾诩三人皆献计献策,但刘范仍有所顾虑。刘范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固知妙计,知必施行。但尝下于朝廷久矣,臣下之份,实为屈辱。洛阳之变,方使朝廷震殚,欲与朝廷平起平坐,同日而语。若从君计,屈从朝廷,复为臣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