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氖虑椤
对于怎么处置王君廓,武士彠没什么兴趣,反正都是死人一个了。但关于再次提升给儿子的封赏,武士彠可是非常高兴的,当看到裴寂和温彦博横加阻挠的时候,他恨不得扑上去咬死两人,但限于身份他却不好发表什么意见更不好对两人的话表示反对,不过好在皇帝没有受这两人的影响。
当儿子衣衫褴褛的进店时,武士彠瞬间老泪纵横,但听到皇帝一件件封赏下来,他又老怀甚慰,颇有一种生子如此夫复何求的感觉。
感受着其他同僚的羡慕嫉妒恨,武士彠脸上乐开了花。
长光,太长光了。
可还没等高兴两分钟呢,就听到儿子武元庆竟然拒绝了皇帝的封赏。
武士彠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跟川剧变脸一样,大吼一声:“孽障,你竟敢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看老子不打死你”。
冲出来,照着武元庆就是劈头盖脸一顿暴揍。
武元庆忽然遭到袭击下意识就要还手,手都伸了一半了发现打自己的竟然是记忆中的便宜老爹,这就没法还手了,可他又不想白白挨一顿打,只好到处躲避。
于是,显德殿这个大唐朝臣议事的地方开始上演一出家庭闹剧,儿子在前边东躲西藏围着柱子朝臣转悠,老子在后边伸手踢腿追着打。
一时间人仰马翻,好几个大臣遭受了无妄之灾。
裴寂这个第一宰相连连喝止,武元庆就当没听到,武士彠也怒火攻心忘了其他。
端坐龙椅的皇帝李世民嘴角直抽抽,哭笑不得的说道:“来人,将他二人分开”。
等殿前侍卫将武士彠拦住后,武元庆也站定不跑了,但还是戒备的看着准备一有不对继续逃命。
裴寂气呼呼的大声说道:“陛下,武士彠武元庆父子御前失仪,臣请治其二人不敬之罪,另武元庆抗旨不尊,违抗圣意,臣再请治其欺君之罪”。
听到裴寂给扣了这么大顶帽子,武士彠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臣教子不严,以至于君前失仪,请陛下恕罪”。
见便宜老子跪下了,武元庆也只好跪下说道:“臣出言无状,顶撞陛下罪该万死,但父亲大人只是一时气愤,才会君前失仪,望陛下明察”。
“父教子,何罪之有,武爱卿起来吧。至于武元庆你嘛,念你年幼,这次就不追究你失仪之罪了。”李世民倒是很大度,微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
“谢陛下”武士彠武元庆叩谢。
“陛下,失仪之罪可免,但武元庆还抗旨不遵。。。。”裴寂又想说什么。
李世民却打断了他的话,呵呵笑着说道:“是朕问他满不满意的,他只是说了自己的心里话而已,何来抗旨不遵”。
皇帝都这么说了,裴寂也不好再抓着这件事不放了。
“武元庆,朕倒是想问问你,为什么不愿意。难不成就为了继承你父的国公爵位?可你要知道,如果你接受了封赏,马上就是武功侯。实食邑五百户,还能做从四品的司农少卿。这样的爵位官职,以你的年纪可以说古之少有。而且以你的才干早晚能成为国公又何必急在一时,到时候你弟弟再继承了你父的爵位,那就是一门双公多么显赫。再说了,你想继承你父的爵位还不知道要多久,难道你还想盼着你爹尽早百年不成”说道最后,李世民戏谑着看了一眼武士彠。
在场的大臣都笑了,除了裴寂和温彦博两个是满满的恶意外,其他人都很善意
被皇帝这么打趣,武士彠笑的颇为不好意思。
“陛下,承蒙您厚爱封臣为侯爵,臣也不是那么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好赖的人,臣心里其实挺想接受的。但是臣如果接受了,那我父亲的爵位就要由我弟弟武元爽继承了,这是臣不想看到的,所以臣只好拒绝陛下的好意”武元庆正色道。
“怎么,你和你弟弟关系不睦,所以见不得他继承你父的爵位吗”李世民话音变冷。
兄弟阋于墙,这是在家丑外扬啊。
武士彠气的直哆嗦,其他大臣都露出看好戏的神情。
谁知,武元庆摇摇头说道:“并不是,臣和弟弟武元爽关系很好,之所以不愿意他继承爵位,是因为臣太了解他,他的性子并不适合继承家业,如果臣封了侯爵,他就肯定要继承父亲的国公爵位,那就相当于分家,臣就无法再管束他,没有了臣的管束他败坏家业也就算了,可要是闹出其他祸事来就不是臣想看到的了”。
听了武元庆一番话李世民脸上再次露出笑意:“哦,听你这么说这都是为你弟弟好了。可要是朕一定要封你做武功侯呢?”。
“如果陛下一定要封,那臣斗胆请陛下再下一道旨意,可以让臣分家以后无论何时也都能管束弟弟武元爽,而且他不得违抗”武元庆施礼说道。
“说起来你们家里的事朕不该管也不好管的,不过介于你为了兄弟着想,连朕的封赏都舍得不要,兄弟情深如斯,朕要是不答应倒显得自己是坏人了,好,朕准了”李世民点点头说道。
“谢陛下成全”武元庆赶紧谢恩。
“你就先退下吧,稍后朕就让内侍到你家里去正式宣旨”李世民说道
本来皇帝都这么说了,武元庆就应该顺势退出大殿才对,但他却没动地方。
见武元庆犹犹豫豫的样子,李世民好奇的问道:“怎么,你还有事啊”。
“陛下,那官能不能不当啊”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该()
“逆子”武士彠这次也没力气生气了,直接眼珠一番晕了过去。
见过胆儿大的没见过胆儿这么大的,抗旨还敢连着来的,真的皇帝是泥人了啊。可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
大臣们都炸了锅,议论的有之,呵斥的有之,默哀的有之。
被人这么不给面子,李世民就算度量大也忍不住了,黑着脸怒道:“为什么,武元庆是真的不想要你的脑袋了吗?”
“陛下,臣正是想要脑袋才要这么说的。您让臣当官是看的起臣,臣感激不尽。但臣自知才能有限,担不起重任。且臣懒散惯了,实在受不了约束,让臣每天准时准点的到衙门应卯办公,臣实在是做不到。所以未免以后在其位不干其事,尸位素餐或者是办砸了什么事情被陛下治罪砍头,臣还不如现在就请辞,就算被治罪砍头,也好过犯了错误,误了事再被治罪砍头要好的多。”武元庆言辞恳切的说道。
“刚才是为了你弟弟好所以拒绝,现在又是为了朝廷为了朕好所以拒绝,武元庆,你的理由还真多真充分啊。不会是早就打好的腹稿吧”李世民呵呵冷笑。
“臣不敢”武元庆低着头,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不敢?我看你胆子大的很嘛,都敢连着和朕谈条件了,你要说不敢的话,那天下也就没有敢的人了”李世民继续冷笑嘲讽。
“臣惶恐”武元庆脑袋低的更低了。
“惶恐屁你惶恐,武元庆,朕告诉你,这件事没得商量,你想去也好不想去也罢,你都得给朕乖乖的去。要是敢有什么迟到早退,不尽心办差的事情发生,你就等着掉脑袋吧。来人,先给朕拖出去廷杖十下。”
“陛下,不要啊,实在要当官,可不可以不要按时按点上下班啊”武元庆惨叫着被拖了出去。
“到了现在还敢讨价还价,给朕重责二十”李世民追加惩罚。
活该,真活该。
听着外边传来的子里哇啦的惨叫哀嚎声,大臣们纷纷憋笑,刚幽幽醒转的武士彠再次翻着白眼晕了。
妈的,这已经是被皇帝打得第二次二十杖了。
感受着屁股上板子落下带来的剧痛,武元庆流着泪暗骂自己不把门的破嘴,然后不合时宜的想到两句歌词
“不管应该不应该,自作自受真活该,可怜我可笑我成了负罪人,没有人理睬”
刚封爵封官就被廷杖二十,武元庆彻底出名了。
半天时间不到,全长安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都知道有个二货叫武元庆的不识抬举被皇帝命人给打了。
幸亏武元庆挨完打后就被人给送回了国公府,不然再晚点他就能享受到全民围观的中国式围观待遇了。
见武元庆被抬回来,杨氏大丫二丫一顿好哭,纷纷咒骂该死的王君廓,等武元庆把受伤的原因说了后,杨氏气的在武元庆的屁股上狠狠拍了一巴掌,二丫也有样学样拍了两下,就数大丫疼哥哥,没有在屁股上下手而是拧着胳膊上的软肉转了两下。
至于差点就失去了继承国公机会的武元爽这时候还不知道在哪里找武元庆呢。
武士彠是跟宣旨的内侍,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太监一起回来的。
圣旨中除了那些定好的封赏,还另外赏了一千亩永业田,以及金银绸缎若干。
另外,官服之类的东西也都给送了够来。
等小太监念完了圣旨一走,武士彠按住武元庆又是一顿毒打,完了还不让人给上药,扬言早死早省心。
这尼玛是不是亲爹啊,太狠了。
两天后的上午,武元爽,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几个人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见了趴在床上的武元庆就是一阵痛哭。
武元爽哭的嗷嗷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哭着说什么没有保护好少爷怎么怎么的,拔刀就要自残明誓保证以后再也不让少爷受到伤害的,吓得武元庆赶紧把他们拦住,好一顿安慰,才让他们放弃了自残的想法。
虽然被王朝马汉几人自残的行为给吓了一跳,不过紧接着几人就给了武元庆一个大大的惊喜。
来长安的时候,收获的花生是装在口袋里被王朝带着的,然后王朝的马匹在和王君廓那些人交手的第一时刻就炸死了,武元庆一直以为那些花生肯定是丢了还挺伤心的,不但少了一种可以榨油的作物,关键是吃不上油炸花生,醋溜花生,蜂蜜花生等等美味了。
没想到,王朝他们在武元庆被挟持走后,回去找马的时候还把花生给找出来带上了,不但花生没有丢,就连武元庆那匹卖主的蠢马都被他们给找到带了回来。
花生和土豆玉米一样都是绝版,要是丢了那在没有人可以去到美洲大陆之前是别想再有的。
看着提溜进来的那多半袋花生武元庆乐开了花,大手一挥决定中午弄点花生米,再炖点土豆猪肉,做点南瓜糕犒劳一下王朝马汉几个。
这时候武元爽也从嘴快的二丫那里知道了大哥被封为武功侯,当了从四品司农少卿的事情,关键是得知自己以后可以继承父亲的国公爵位,武元爽高兴的晕晕乎乎找不着北了。
要知道正常来说,他作为家里的次子,不但继承不了爵位,就连家产都没他多少的,所以在晋阳的时候输了一千贯,却连一百贯都拿不出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以后继承国公,这家产起码能得一半,而且平日里的花销也再不会像之前那么少了。
喜事,天大的喜事,度过了最开始的惊喜期,武元爽就嚷嚷着做的东西太简陋,必须多做点大开宴席。吩咐一旁的丫鬟紫鹃说是二少爷说的,今天要好好庆祝一下,府内所有人都加菜,每个人都有赏钱领。
瞧他那臭得瑟的样,大丫故意泼凉水把武元庆求来的那道管束他的圣旨一说,武元爽果然傻眼了。
老大太特么坑了,他都封爵了,还要管着自己,不过一想到起码自己能继承国公,还能有一半家产可分,被管着就管着吧,本来就是意外之喜,武元爽很快调整好了心态。
菜照加,钱照赏,只是脑袋上又挨了两巴掌。
武元庆作为伤残人士仅仅养了十天伤不到,宫里就来人催他赶紧进宫陪太子读书。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这是学堂?骗鬼呢吧()
武元庆作为伤残人士仅仅养了十天伤不到,宫里就来人催他赶紧进宫陪太子读书,还说是太子殿下的要求。
关键是,天天往武家跑的太子李承乾竟然不知道这个事情,而关键的关键是,当时来人是当着李承乾的面这么说的。
瞧瞧这瞎话说的,太子当面都敢明目张胆的乱说。
看看一本正经的内侍,再看看瞠目结舌傻逼一样的李承乾,武元庆就明白了,这是看似大度实则小心眼的皇帝在故意打击报复呢。
你爹真不要脸让你背黑锅,武元庆笑着看向李承乾。
是你先不要脸讨价还价不给父皇面子的,李承乾回以怒视。
你们一家都不要脸,武元庆继续笑。
你一个人顶上我们全家不要脸了,李承乾跟着回以怒视。
。。。。。。。。。。。
不管皇帝是不是真的不要脸的打击报复,武元庆都要乖乖的到东宫报道了。
同为伴读小书童,华府的9527,华安,唐伯虎就是武元庆人生的楷模,指路的明灯。
人家那书童当得,两个白痴公子又是端茶递水又是按肩捶腿,和太师随意勾肩搭背,和夫人嬉笑怒骂。
武元庆只求模仿不求超越。
可悲催的武元庆注定是苦逼的。
已是深秋十月,早上勤奋的公鸡开始上班打鸣的时候寅时还没过,天还是黑咕隆咚的,没有一丝光亮。
早起的杨氏就命丫鬟紫鹃把沉睡不醒的武元庆拖出了被窝。
迷迷糊糊的被丫鬟服侍着穿好衣服,洗漱过后,武元庆到了大厅。
“母亲,没必要这么早吧,宫门还没开呢”武元庆对已经准备好饭食的杨氏嘟囔抱怨。
“等你去了正好就开了,这是你第一次去侍读早点去给陛下和皇后留个好印象”杨氏笑着说道。
“哪还有什么好印象啊,早就坏的不能在坏了”武元庆撇撇嘴说道。
“这话和你父亲说去,看他不揍你”杨氏好笑的说道。
“哎,老爹真烦人”想起暴怒的便宜老爹武元庆长叹无语。
吃过早饭,抱起早已准备好笔墨纸砚的箱子武元庆打着哈欠出了门坐上车往皇宫出发。
到了皇宫门口果然如杨氏所言门已大开,早有内侍在那里等着接人了。
内侍提着灯笼领着武元庆走过长长不知道多远的甬道,进入了东宫,然后又走走走不知道多远来到了一座挂着灯笼,里边透着亮光的楼阁前边。
“怎么到这来了,咱们这都已经出了东宫了吧,太子不是在崇文殿读书的吗”武元庆疑惑的问道,扭头看了看四周,寂静无人,心想这死太监不会想在这害死老子吧。
杀人劫财,还是特么劫色啊?皇宫里也太不安全了。
就在武元庆脑洞大开胡思乱想的时候,小太监尖着嗓子笑道:“武侯爷所言不差,太子平日里的确是在崇文殿读书,但今天是每月一次的大课,太子是要和其他皇子公主一起学习的。咱们面前的凌烟阁,正是太子学也就是皇子公主们平日读书的地方”。
“什么,这座楼阁叫凌烟阁?”武元庆抽抖着伸出胳膊指了指楼阁大声问道。
“对啊,此楼叫凌烟阁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侯爷如此吃惊”内侍疑惑的眨眨眼问道。
“当然不妥了,凌烟阁怎么能是皇子公主读书的地方呢,这完全不对呀,这上边该挂功臣画像的,画像你懂不懂,就是把人的样貌画到纸上去的那种”武元庆手舞足蹈的比划。
“额,画像奴婢当然懂了,但为什么要挂在这凌烟阁上,侯爷你不是魔怔了吧,胡说什么呢,这凌烟阁自大唐建立以来一直都是皇子公主们读书的地方啊”内侍说着话,伸手就要往武元庆的脑门上放,准备试试他是不是发烧说胡话呢。
“去去去,不要乱摸,男女授受不亲”武元庆一把打掉内侍的手说道。
人家是男人好不好,虽然切了点东西,内侍的哀怨武元庆没有看到。
卧槽,卧槽,卧槽。
武元庆连爆三个粗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大诗人李贺的一首诗曾让多少有心报国建功立业的怀梦少年对凌烟阁这个地方心驰神往。
武元庆年少之时在课本上学到这首诗的时候,也曾心潮澎湃的立下志向要当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
可就是这么一个让人提起来就会想到建功立业的千古阁楼在贞观十七年以前,竟然只是个皇子公主们读书的地方,一个不起眼的皇家学堂。
这尼玛有几个人能想到?
看着楼阁上在昏暗灯光映照下的凌烟阁三个大字的匾额,武元庆好一顿缅怀。
等内侍多番催促后,才抬脚走了进去。
来到上课的地方,武元庆发现里边已经坐了二十来个人了,大都是四五岁六七岁的小正太小萝莉,年纪最大的就是襄城公主了,除了她长乐公主和李承乾也在其中端坐。
武元庆笑着挨个施礼后,刚想让李承乾给介绍介绍,就见打门口走进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
还是个认识的,孔颖达,秦王十八学士之一。
前几天武元庆在显德殿搞事情的时候,这老家伙还出言呵斥过。
武元庆不爽,孔颖达看到他更是不爽。
但现在武元庆是奉皇命侍读,也算是他的学生,为人师自不好再过于计较。
于是,孔颖达只是狠狠瞪了武元庆一眼,就开始授课。
武元庆也赶紧拿出笔墨纸砚,准备随时做笔记。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早已离开课堂多年的他,哪还能听进去这些,更何况孔颖达也不知道是故意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高深,讲课的时候是能简略就简略,之乎者也一顿说。
本来就起了个大早瞌睡的不行,这下好了,武元庆半蒙半猜听了十几分钟,没怎么听懂,就开始眼前发花昏昏欲睡起来。
朱自清曾在散文里说过,酣睡固不可少,小憩也别有风味。
武元庆正在半梦半醒之间享受小憩的风味,隐约着就感觉有人来到了自己身边。
“竖子,起来”一声大喝震响在耳边。
(。)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丢人了()
盘盘着腿坐在杨氏特意准备的软乎乎的坐垫上胳膊撑着脑袋正迷糊中的武元庆,一个激灵被吓得站了起来。
睁开朦胧的双眼这么一瞧,就见孔颖达正黑着一张满脸皱纹的脸哧呼哧呼的气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