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强盛,所以皇帝强势。皇帝强势,才能压下朝中的门阀。
就像现在,满朝中顶级大臣中找不出一个五姓七望的族人来,而在之前也就是太原王家的王珪级别最高,是朝中巨头之一。
这是因为唐朝初年建唐的功勋——“关陇军事集团”仍有很大势力;二是皇帝有意压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现,而当时“五姓”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的嫉恨,就如同现在的朝中格局一样。
而原时空后来五姓七望的世家门阀却崛起了,从皇帝的打压中抬头了,这个时间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说。
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2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8人为宰相。
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
如范阳卢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进士者超过百人,这一数量令人惊异。要知道,原时空的唐朝,科举考试中的进士考试是最难的,录取人数又少,卢氏能有此成绩,自是借助于家风与知识之厚。
但高门大族中亦有始终蔑视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贵族观念的,比如以荫入仕的宰相赵郡李德裕和荥阳郑覃,李德裕“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尤恶进士”,荥阳郑覃更是建议废除进士制度。
当然,这些世家门阀崛起真正的主要原因是皇权不盛,皇帝威势不够,没有足够的威望,势力压着门阀低头。
要是放在现在,就算有再多的五姓七望族人待在朝中,皇帝都有的是办法将他们压服,起码保持和寒门,很新兴勋贵保持平衡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当然,皇帝现在是根本不给五姓七望世家门阀抬头的机会,凡是门阀族人基本全被压制在底层。像崔仁师已经算是数得上的五姓七望家族里高级别的官员了,但也仅仅只是给事中而已。职权虽然挺重的,但也不过是正五品上的官职罢了。
家里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老人情况稳定一点了,更新开始恢复。
第六百三十四章 吐到小脸煞白()
李世民老是觉得自己赏罚分明,哎呀,真是千古以来的第一明君啊,但丫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大臣,特别是五姓七望的门阀自己在偷偷骂他呢
赏罚分明?
屁
武元庆打了汉王,多大的事情啊,亲王给打了,结果太子拖着不处理,皇帝回来也拖着,最后被高士廉烦的没办法了,直接一个闭门思过就算了,连象征性的罚点俸禄都没有
而崔仁师这样一个尽忠职守得到皇帝亲口称赞的大臣,结果最后就得了一个口头表扬,连一点提拔重用的意思都没有
真是毫不掩饰的区别对待
可是偷偷骂的再欢又能怎么样呢?皇帝现在正是权威最重的时候,高句丽干掉了,新罗百济残余势力一旦干掉,也要全部纳入到大唐的版图,完了北方的薛延陀也灭掉了,仅仅一年的时间,大唐就扫掉了东方北方所有的威胁,这时候谁敢不开眼的说皇帝的不是那不是找死吗?
什么?
魏征?
魏明镜进入到贞观十七年正月就病的不行了,虽然有孙思邈诊治一时半会死不了,可是眼疾的问题却是更严重了,视物不清,魏明镜都上书递辞呈,连特进的虚衔都不想担任了,还想让他怼皇帝?
以后啊,做梦去吧
皇帝还是个好皇帝的,对于让自己明得失明了这么多年的魏兄弟李世民还是很上心的,不但派人送了许多好药材,补品,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aiyoushenm】
还亲自带着太子李承乾去魏征家里探视,只是后边还跟着一个小丫头片子
十岁不到的衡山公主,小萝莉一个,魏征一家很纳闷啊,怎么回事,皇帝现在出门去哪里都要带着闺女出行了吗?
这个好像于礼不符吧,卧病在床的魏征琢磨是不是该再怼皇帝一次,结果,没想到皇帝和他寒暄一番,安慰一番后,忽然指着眨巴着大眼的小萝莉衡山公主说:“爱卿啊,你辅佐朕多年,直言进谏让朕少犯了不少错误,朕心里都记着呢现在爱卿要请辞,朕是百般不舍的,可是爱卿眼疾甚重朕不好苛求爱卿家里只有独子叔玉一人,朕准备把衡山嫁给叔玉这样一来,爱卿也不必担心百年以后叔玉被人欺负“
皇帝话说的很明白,你魏征说要辞职,我这皇帝不忍心让你抱恙做事,所以我同意你辞职,反正只是职事辞了而已,你的爵位俸禄什么都保持不变但是你也知道你就这么一个儿子,都每个兄弟帮衬,谁知道以后什么情况,所以为了免除你的后顾之忧,我这个皇帝把自己的宝贝闺女嫁给你儿子,这样一来他就是驸马了,他的身后就是皇家,这样你就算以后死了也不用担心你儿子会过不好,被其他勋贵欺负什么的
怎么样,哥们我够意思吧,李世民就差这么一句得瑟的话没说了
衡山小萝莉傻了吧唧的傻眼了,本来还高兴老爹,哥哥只带自己出来玩,没有带其他姐姐出来玩,心中小小窃喜自己最受喜欢的,没想到,特喵的,自己竟然转眼就成了待嫁人了
眼巴巴瞅瞅老爹,然后再瞅瞅哥哥,完了发现这俩货仰头看天都不看自己的,衡山心塞了,然后感觉到有人偷看自己,转眼看去发现竟然是魏老头家的那傻儿子瞪他,狠狠的瞪他,瞪死他自己就不用嫁给他了
于是,衡山小萝莉皱眉,皱鼻,努嘴,一副丑不拉几凶巴巴的样怒视魏叔玉,准备化眼神如刀戳死他
魏叔玉跟他老爹魏征不一样,魏征那是乱世成长起来的,所以很牛掰魏叔玉则被魏老头教导的有些木讷,很老成,完全不像武元庆,程处默他们这样无法无天
魏叔玉干什么都是一板一眼的,从来不会跟武元庆他们一起闹事,别说闹事了,就看他们闹事魏叔玉都不干
程处默嘲笑他怕事,武元庆倒是不这么觉得,魏叔玉只是被魏老头教导的古板一些,方正了一些,就像以前没和武元庆他们混在一起的房遗直差不多
不过古板,方正,不惹事,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胆小怕事
衡山小萝莉就是这么觉得的,所以她要吓唬魏叔玉,最好用眼神吓死他,让他拒绝掉这门亲事
但是衡山小萝莉明显想的太美了皇帝下嫁公主,魏征两口子没有二话,高兴的连忙拉着魏叔玉谢恩,魏叔玉跟着谢恩,没有一丝被吓到要拒绝的意思
又心塞了
不过让衡山小萝莉松了一口气的是虽然赐婚了,可是因为她年纪还小,所以要等几年才能成亲,所以,这次就算是个简单的订婚了,衡山小萝莉也成为了一个光荣的养在自己家里的童养媳
“这家伙真特么狠,竟然挖了人家的心肝给烤着吃了,啧啧,也不知道人的心肝是什么味的承乾你知道不?“武元庆将手里的烤肉狠狠咬了一口,然后一副吃人心肝的样子砸吧着嘴
“呕“
一旁的李承乾脸色煞白,惊恐的扔掉手里的烤肉,蹲在地上吐了个天昏地暗
“要死啦,恶心不恶心啊你,瞎说什么呢,还让不让人吃东西了“媳妇王子瑜同样一脸煞白的责怪道
李承乾旁边,武元庆另两位媳妇襄城和长乐两个一个拿纸,一个拿水伺候自家兄弟
“哈哈,瞧瞧你那胆子小的,不就是说一下嘛这都能把你吓到“武元庆不理王子瑜的责怪,大声嘲笑道
“我这是被吓的吗?我这明明是被你恶心到的呕“刚喝了口水压下恶心感的李承乾话没说两句就看到武元庆再次狠狠咬了一口烤肉,然后就又开始干呕了,一边干呕一边骂:“你能不能别在说这么恶心的事情还吃的那么香啊“
“可是,你刚才不也吃的很香吗?对不对,香吧“武元庆翻着白眼说
“呕“
李承乾又崩溃了
我说过不会烂尾,不会太监的,说到做到,从今天起恢复正常更新
还有解释下,奶奶丧事办完,在家过了三七后才出来,结果住的地方要拆迁,每天找房子什么的耽搁了好久拖到了现在才恢复更新,真的很不好意思
第六百三十五章 逗比的谋反者()
【。aiyoushenm】“行了你别说了,恶心死了“王子瑜嗔怪的拍了武元庆一掌
“哎呀,这怎么能是恶心呢,我这是和太子殿下讨论朝廷大事的一州都督谋反,结果被腰斩了不说,还被右武候将军给取出了心肝当了下酒料,这是多的事儿啊都督谋反说明这些都督权柄过重了,特别军队的权柄,这个要好好讨论讨论,看看该如何掣肘,或者干脆是削减都督的权利再一个,就算是谋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但既然已经被处以腰斩,为何还要取其心肝吃了呢怎么说也是堂堂都督的吧,论官职不比右武候将军差的吧,如此爆裂,是彼此有深仇大恨,还是真就生性残暴,不管是哪种,朝廷总该管一管的吧,特别如果生性残暴的话,这样的人我觉得就不该再担任重要职务的,否则谁知道以后受伤害的会是谁?“武元庆振振有词的说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你能不能别在吃东西的时候说这些啊特别“王子瑜看了一下自家夫君手里的那被咬了好几口的肉,一脸嫌弃的接着说道:“特别,能不能别在我们吃烤猪心猪肝的时候说这些啊“
“就是啊,我这边正吃着烤肝呢,你就在旁边说吃人心肝这样的话,搞得我都觉得咬在嘴里的是人肝了呕“李承乾愤愤的附和,结果控诉了没两句,就又扛不住阵阵翻滚的恶心开始再次干呕了起来
“哈哈哈“武元庆不但没有惭愧,还幸灾乐祸的笑的更欢乐了
半响后,李承乾终于不吐了,小脸虽然还白,但已经不是惨白了,然后武元庆也被三个媳妇口诛笔伐了一顿老实了,李承乾终于有胆子凑到他身边和他正常说话了
“你刚才说的是不是真的?“李承乾问
“什么是不是真的,人肝啊,当然是你真的“
“呕,滚“李承乾条件反射的蹲下捂嘴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见三个老婆冷飕飕的齐刷刷看过来,武元庆赶忙陪着笑说
“我说的都是真的,现在都督们的权利有些太大了,不但掌管一州军马,甚至连地方政务都有资格插手,这样不好“
“不不不,这个该父皇操心,我问的是你说的那生性残暴不该担任重要官职,这是不是正经说的?“李承乾摆手说道
“当然,这也是真的,没开玩笑“武元庆正色
正月嘛,大过年的大家都是嗨皮嗨皮,走亲访友,吃喝玩乐的,结果有人不好好浪,偏要作死搞造反还特么是在河东道
也就是武元庆的老家,也是李唐皇室龙兴之地那边
你要说这造反是真正造反也就算了,还特么不是造反这事是被人给告发了的
大正月的,代州都督刘兰成被雩县县尉游文芝告发谋反,这县尉是什么官职呢,大家应该都清楚的就相当后世的小小的县警察局局长罢了管的是治安,是刑事缉盗这些事情
关键啊,一个雩县县尉要告发一州都督,这个都督还不是雩县范围呢的,是隔着黄河,另一边河东道里的代州都督
这天差地别的,他竟然就告发了,武元庆觉得也是奇葩的厉害啊
以下告上本就是犯大忌讳的,如果是正常一点的哈说是为了忠君体国为了国家着想所以告发了,也能信,哪怕特么隔着老远的距离,正常来说不可能的,但就当可以信了
可偏偏这个告发是不正常的因为这个雩县县尉游文芝是个死囚罪名呢,很可笑,也是谋反
而且这个罪名是李承乾给他定的,一同下狱的还有李承乾的护卫纥干承基
纥干承基可以说是李承乾的心腹护卫,武元庆非常不喜欢他,多次跟李承乾说换了,李承乾都没换
然后就是这么一个李承乾非常信任的人,在去年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不是都不在长安而是在洛阳吗,各地兵马又都调往草原,调往辽东,朝中,特别是关中很空虚吗?纥干承基就觉得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是自己能当从龙之臣的机会
因为关中空虚,而且朝中大员也基本都不在要么在草原要么在洛阳,这时候造反的话自己的主子李承乾就能顺利当上皇帝
当然,就算不造反也能当皇帝,但皇帝现在还年富力强,谁知道什么时候才死,万一十年二十年还不死呢,没准自己都死了皇帝还没死呢,那自己不是就得不到想要的荣华富贵了
也不知道这纥干承基脑回路是怎么长的,反正他就觉得这时候造反是非常好的选择,然后纥干承基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机会,然后他就去书信和自己早年认识的好朋友雩县县尉游文芝隐晦的说这事,求个主意
结果雩县县尉游文芝也是一个擅长钻营,想要投机取巧博取荣华富贵的人,这两人不愧是朋友真对了眼了,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
然后这游文芝找了个借口就跑长安来了,反正雩县就在长安左近,很快他就到了长安,和纥干承基一番详谈后,先由纥干承基一点点试探李承乾的态度,李承乾这人有时候也挺傻的,主要是挺相信这纥干承基,所以对纥干承基很多隐晦的话李承乾根本没听出来什么意思,结果纥干承基却以为李承乾沉默就是认同呢
纥干承基高兴坏了,然后就暗自带了游文芝进宫,然后一起到头跪拜恭请李承乾搞政变,也就是所谓的劝进
反正这时候长安最厉害的就是太子李承乾了,整个长安都掌握在李承乾手里,虽说还有侯君集坐镇,但李承乾的手下贺兰楚石可是侯君集的女婿,李承乾造反侯君集能不跟着吗?
纥干承基,游文芝激动的不能自已,跪在地上说完想说的劝进的话,就开始梦想李承乾当了皇帝以后自己该被封为什么官,是尚书,还是侍中,仆射,封什么爵位,是国公还是郡公
想的呀,思绪都飞到天边去了
第六百三十六章 迷信要不得()
人要是没有点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可是这梦想要是太大的话,那就容易扯着蛋了。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当纥干承基,游文芝两个煞笔从做梦中回到现实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已经被一圈又一圈的侍卫给包围了,锃光瓦亮的刀也架到了脖子上。
然后两人因为密谋,煽动太子造反被下了大狱,就等皇帝回来以后彻底定罪之后秋后问斩了。
就是这么一个谋反的逗比死囚,眼瞅着过了年等到秋天就该砍头了,结果他说什么为了将功补过竟然把一州都督给告了,自己都还是满身屎呢,却告发一个级别那么高的都督。
平常都没人理的,可这告发的却是谋反的案子,朝廷不能不重视,于是派了人去查。
可这一州都督哪怕就是下州都督也是从三品的大员的,还是封疆大吏的。手里握着好几万的兵权呢。派去查的人自然级别不能低了。
而且为了不让查的人束手束脚,李世民还给了便宜行事的处置权,就是说派去查的人可以根据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临时决定该如何处置,比如说遇到抵抗啊什么的可以直接卸掉所有抵抗官员的职权,兵权。
李世民派去查的人叫做丘行恭,以前提到过这位丘行恭是个很残暴的人。生性严酷,官场同僚都对他极为忌惮,邱行恭还有个更加有名,有恶名的儿子,历史上武则天时期的酷吏之一的邱神勣,从这里也能看出来这生性残酷是家族遗传的。
邱行恭多次因手段残酷而遭弹劾免职,但是这人打仗很有两下子,李世民念他是个人才每次免职用不了多久就又让他官复原职了。
这也和李世民本身的性格有关系,李世民是个很念旧的人,朝中大臣除非是真的把李世民气到死的那种,不然几乎所有被贬朝中大臣都有重新起复的时候。
前几年征讨西域的时候,邱行恭也有参与,因为立功被封为了天水郡公,升任右武侯将军。
代州都督刘兰成也是一个悍将,他的爵位官职都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奋勇杀敌赚回来的。当年朔方被梁师都占着的时候,刘兰成
就上书阐述过攻克的方略,李世民很是认同,让他当了夏州都督府司马,夏州就在朔方左近,意思就是让他多了解一下朔方,也是为攻打朔方做准备。之后攻打朔方,李绩,尉迟恭等都是一路统率,然后刘兰成虽然不是统率,却是行军副总管,而且攻克梁师都还有之后的攻打东突厥,刘兰成都立了大功。
贞观十三年的时候,李世民把自己几个兄弟和大点的儿子打发到封地就藩,刘兰成是被安排给蜀王李愔的,李愔是夏州都督,刘兰成则是都督府长史,实际上相当于刘兰成自己是夏州最大的军事主管。
因为藩王是不太被允许参与军事的,特别是李世民明显在给太子扫清障碍的时候,藩王们也没谁傻的说深入掌管军队。
后来吐蕃进犯非要求娶大唐公主,武元庆牛进达他们是前军,之后的后续部队里刘兰成是独领一只万人大军的。
刘兰成是不折不扣的一员悍将,南征北战打了好多年打下的爵位,他被告谋反,李世民就想着派旗鼓相当都是悍将的邱行恭去调查。
结果好嘛,邱行恭日夜疾行,几天就跑到代州去了,然后去了代州二话不说就把刘兰成军权给卸了抓了起来。
然后就开始调查了,对于被告谋反刘兰成矢口否认,这要换其他人来调查对于无论级别,爵位,战功都和自己差不多的一州都督肯定是谨慎谨慎再谨慎的。
可偏偏来的是邱行恭,否认喊冤顶个屁用,邱行恭直接就对刘兰成用刑了。
可这是谋反的大罪,是会诛九族的,不是闹着玩的,刘兰成自然死活不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