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幻初唐-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弹劾的没错,却不代表一定要治罪的。

    这是古代,又不是朱元璋时期或者二十一世纪打老虎的时期。

    古代官员贪墨那是常事,还是惯例,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里因为贪墨被处罚罪责的官员绝对没有太多,而且被处罚罪责的往往贪墨只是罪名,真正的罪因却是其他,要么得罪人,要么站错队,政治上的问题才是罪责他们的关键原因所在。

    这还是下级官员,中高级官员因为贪墨被处罚的更是没有多少,宰辅,大将军里边因为贪墨等问题被处罚的更是没几个,而被处罚的绝对不是因为贪墨,而是皇帝看的不顺眼了,或者政敌搞的。

    侯君集的事情说起来根本不是大事,如果放在往常御史弹劾皇帝绝对不会怎么理会的,顶多把侯君集说一顿也就完了。

    但是这次御史弹劾却不光是因为贪墨问题,更多还是因为文官对这次出兵高昌,还灭国无数的在他们看来不正义的战争表达他们的不满。

    他们拿皇帝没办法,所以就把矛头对准了领兵出征的侯君集这样的军方巨头上。

    所以御史弹劾只是一个前奏,一个引子。

    就在御史上书弹劾后,紧接的满朝文官的弹劾奏折就雪片似得飞到了皇帝的案头上。

    他们不但弹劾侯君集,还弹劾副总管薛万均,说薛万均私通高昌女人,行为不检,有辱国体。

    还有弹劾行军总管平原郡公刘德敏的,说他谄媚上官,原因是在西域的时候因为正值夏天,毒虫到处都是,侯君集坐马的前额被虫子咬伤,刘德敏用手指沾脓,用鼻子闻其臭味,这在明理的看来刘德敏这事儿办的很对,虫子咬伤就能化脓,还咬的是皮糙肉厚的马匹,要是咬到人岂不是更严重。

    作为带兵的将领,闻一下脓水是不是恶臭,是不是特别严重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特别严重那就要注意防范,并且让随军大夫研究配制治疗预防毒虫的药膏,药水。

    但文官们现在完全不是因为将军们错了而弹劾,而是因为弹劾而纠错。

    他们根本不管弹劾的对不对,反正我就是要弹劾你,没毛病都要弹劾,更别说看起来好像是个毛病,更加要弹劾了。

    文官们的集体针对,让军方吵吵闹闹向来不和,山头众多的一票军方巨头们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于是军方巨头们放下矛盾联合了。

    反弹劾什么的,军方一票大老粗才不屑于干呢,他们只干自己擅长的。在朝堂上找了一个由头和文官们争吵了起来,然后由程咬金首先出手一拳捶倒了敢跟他顶嘴的褚遂良,接着一场军方巨头对文官集团粗暴凌虐的单方面殴打开始了。

第五百八十一章 爆笑的武元庆() 
“噗,,,,,,父亲,你这是让谁打的啊?“

    武元庆正在自己的院子里陪着女儿丫丫玩儿呢,然后就听说自己便宜老爹让人给打了,然后武元庆带着媳妇孩子赶忙过去探望,

    然后刚进正厅就见杨氏正一副埋怨的说着武士彠,责怪他不知道保护自己,手指沾着白酒给武士彠揉着脸颊。

    然后武元庆就被便宜老爹那两个熊猫眼逗笑了。

    “秦叔宝那个匹夫。“武士彠说起打他的罪魁祸首秦琼秦叔宝就一脸血海深仇咬牙切齿的。

    “哈哈。“武元庆莫名的就被点到了笑点,然后就开始大笑。

    “秦叔为什么打你啊?“武元庆就好奇了,自己家和将门关系相当好的,而且又不属于将门连利益冲突都没什么,秦琼家的小子秦怀道十五六岁的小屁孩,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常跟在他和程处默,尉迟宝林屁股后边武大哥,程大哥,尉迟大哥的叫着瞎跑。

    结果这傻小子管尉迟宝林叫了十来年的哥,却在前年娶了尉迟宝林的女儿当了老婆。

    尼玛,就是这么任性。

    转眼之间,尉迟大哥变成尉迟老丈人了,最逗得就是秦怀道他老子秦琼了,本来和尉迟恭一个辈分的,就因为儿子娶了尉迟恭的孙女,转眼间就矮了一辈儿。

    秦怀道矮尉迟宝林一辈儿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小屁孩十来岁,可秦琼岁数和尉迟恭年纪差不多,同样的战功赫赫,同样的位列国公,同样的军方巨头,这么一位声名显赫的瞬间比另一位老兄弟矮了一辈就特别的有喜感了。

    据说尉迟宝林去和秦琼碰面的时候,秦琼多数时候都是装没看见的,实在躲不过也从来只说话不搞任何称呼,也不允许尉迟宝林搞任何称呼。

    有一次武元庆见了,都替他们觉得别扭的要死。

    就凭武家和尉迟家的关系,凭武元庆和尉迟宝林的关系,论起来武元庆都和秦琼一辈,可以称兄道弟的,怎么突然见秦琼就对自己老子挥拳了呢?

    武元庆很是诧异。

    然后武士彠痛的直抽抽的一解释,武元庆知道缘由了。

    特么,文官集团和军方起了全面冲突了,就因为弹劾西征西域的几位大总管,副总管,总管,军方大佬说不过文官,直接饱以老拳将文官们揍了个尸横遍野。然后武士彠就是秦琼盯上的施虐目标。

    “不是,父亲,这是文官和武将之间的事情,你跟着瞎掺和什么啊,你说说你都多大岁数了,再者论起来你一开始是武将来的好不好,也是带过几万兵打过硬仗的总管呢好不好,后来你又是工部尚书,又是吏部尚书的,转成文职了,你这是军方,文官两方都干过的,你该保持中立才对,你怎么就跟着文官们和军方杠上了啊。“武元庆没好气的埋怨。

    “滚,你个不孝的东西,谁瞎掺和,我多大岁数了,我比房玄龄也就大两岁吧,我都被封为特进要退出朝堂荣养了,房玄龄还在当他的左仆射当的好好的,我怎么就大岁数了。“武士彠不乐意的骂道。

    “好好好,你岁数不大,还正当壮年。但你壮年归壮年,你跟着文官闹什么劲儿啊,你保持中立不就好了,你不知道军方都是什么德性啊。“武元庆很是无语的说。

    “小兔崽子,你当我不想保持中立啊。魏征他们上书弹劾的时候我可是什么都没做的。他们要陛下严惩侯君集他们的时候我也是什么都没做的。打起来后我还偷偷帮着踹了岑文本一脚呢,对于军方我做到这样够可以了吧。可我都这样了,秦琼那老匹夫竟然什么都不说突然之间冲到我面前就是一拳砸我脸上,然后我没反应过来之前又是几拳打过来。嘶,轻点好痛。“正说的火大生气的时候,突然杨氏揉到了武士彠脸上的痛处,武士彠瞬间火气都没了,痛的直咧嘴。

    “哈哈哈。“武元庆再次爆笑。

    秦琼的战斗力那整个大唐都是有目共睹,数一数二的,武士彠虽然以前是军方的,李渊晋阳起兵的时候他就是带兵将领之一,南征北战打过不少打仗,也是名将来着,可他却不是以武力见长的。更别说转文职都快二十年了。

    哪里可能是秦琼的对手,秦琼南征北战多年,浴血奋战受伤无数,大唐建立后武德中期就一身伤病,缠绵病榻多年。

    但后来在孙思邈的诊治调养下已经好了很多了,带兵打仗可能不太行,但玩个自由搏击,打个单挑群殴什么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只要不是战场上长时间的征战,短时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光是凭着爆发性的勇武,技巧,朝中身体倍棒的那些军方大将也没几个能弄得过秦琼的。

    武士彠被揍了几拳长了两个熊猫眼真的是一点都不冤。

    “祖父痛。“丫丫一扭一扭的爬上武士彠腿伸出小手摸着祖父的脸,奶声奶气的说。

    “呦呦,丫丫真孝顺,不像你爹,小兔崽子不孝顺。“武士彠享受着宝贝大孙女爱的抚摸,一边狠狠瞪了一眼笑的喘不过来气的不孝子。

    “哈哈哈。“看着便宜老爹用熊猫眼怒瞪自己,笑点总是很低很怪的武元庆再次捶地狂笑。

    “哎呀,不行了,要笑死我了。父亲你别用那眼神看我了,你越看我我越想笑,真的,你千万别看我了。哎呦,笑的肚子都疼了,我要出去笑一会。“武元庆手捂着腰间,眼角都笑出泪花了,一边无力摆手一边赶紧出门平复心情,再待下去他觉得自己真能笑死了。

    “父亲,那后来怎么样了?“

    长乐,襄城这时候才有时间插嘴问道。朝会上发生殴斗,在大唐朝堂一点都不稀奇,几乎每次动手的要么是程咬金,要么是尉迟恭,这大家的都习惯了。

    但像这次整个朝堂群殴还是第一次,而且军方单方面殴打文官,文官那些细胳膊细腿,老弱病残障的哪能经得起军方那些铁拳的三锤五锤的,这要万一锤出个好歹,锤死一个半个的那可真就出大麻烦,大乱子了。

    “没事,你们别担心,就是受点伤,痛几天。“见两个公主儿媳非常担心,武士彠急忙安慰,只是那满脸的青紫以及大大的两个熊猫眼实在缺乏说服力。

第五百八十二章 多么痛的领悟() 
一场惨无人道的单方面殴打,终于让太平安稳强势了多年的文官集团记起了军方的凶残,知道了他们是多么的蛮横霸道无礼,想起了军方那些牲口都是一个什么样的出身。

    军方除了部分是跟着李渊,李世民造反起家的外,其他不少是出身瓦岗寨。

    瓦岗寨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所在呢?

    往好了说这是一个农民起义军盘踞的所在,往不好了说就是日子不好过不下去了,然后见朝廷形式也不太妙,所以就扯旗造反了。然后人吃马嚼的得有粮食吧,又没能力自己种,那就只好仗着武力抢了。能抢的过的就抢官府,要是官府抢不过又不能饿肚子,那就只能抢过往的商旅有钱人。

    所以,实质性的说这就是一伙有着农民起义军性质的土匪团伙。

    简称土匪。

    看看他们的驻地,名字都叫瓦岗寨,和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山寨性质的。

    瓦岗寨出人才,大唐重臣就有好几个出自瓦岗寨的,比如秦琼,比如程咬金,比如牛进达,再比如李绩,还有早死的罗士信,军方大头目就出了这么多个,文官里边也出了一个,那就是千古名臣的典范魏征。

    对,没看错,就是魏征,魏明镜。

    这位爷也是瓦岗出身,还是狗头军师来着。

    然后尉迟恭呢,这位一开始是参军讨伐农名起义军的,后来三倒两倒的自己就混成了农民起义军,然后还不是好的农民起义军,是蝗虫一样一路打一路劫掠的没有理想目标的农民起义军,带头大哥是刘武周,二哥是宋金刚。

    后来跟大唐众多将帅干了很多仗,最后才归附了大唐的。

    这些往不好的说这些都可以算是土匪出生的,除了魏征是文化人外,其他就连智将李绩也算是莽夫一个。

    这样的人能说理的时候自然说理,但当他们发现说理说不过去的时候拿下一秒就动手挥拳一点也不足为奇的。

    文官们权势大涨,站在军方头上好多年,让他们都忘了这一点了。

    这次的群殴不过是让他们重新记起了这一点。

    只是,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武将和文官打的天昏地暗的,准确说是武将把文官打得天昏地暗的,李世民还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值守侍卫在皇帝下令帮忙分开打做一团的人群的时候,侍卫们束手束脚施展不开,将军们可没什么顾忌的,直接嘁哩喀喳把侍卫们也揍倒了一片,然后侍卫们就学聪明了,叫唤的声音震天响,就是不动手的。

    然后当将军们活动完筋骨的时候,文官们已经躺了一地,没一个站着的了。

    想一想吧,武士彠这样和武将集团关系密切,还是前军方大员的一个中立派都被揍成了猪头,更别说那些强烈的要皇帝治罪侯君集等人的文官们了。

    惨不忍睹。

    魏征这位前瓦岗寨狗头军师被程咬金逮着按在地上就是一顿捶,打得魏征鼻血长流,然后推搡拥挤的糊了一脸,光看那凄惨的样儿还以为命不久矣呢。

    当然受伤最严重的是弹劾侯君集的那位御史,不光是满嘴满脸的血,关键牙都被打掉了两颗,还咽进了肚子里,是尉迟恭动的手,论武力尉迟恭说第一,那其他人顶多和他并列第一。

    文官躺了一地,武将们得意洋洋的站在当场还数落文官的不济,吹捧彼此的伸手不见当年。

    面对一群滚刀肉,李世民除了气的破口大骂外就是赶紧让人召御医前来给文官们疗伤。

    至于什么弹劾,什么咆哮朝堂的处罚,什么都没有,统统略过,就当从没发生。

    没法处置,难道还能把武将全处理了啊,至于受伤的文官怎么安抚,那是皇帝头疼的,不过想来,皇帝最后也就是象征意义的对武将们罚俸半年一年的薄惩一下罢了。

    然后这件事情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在文官武将们前所未有的敌视之中烟消云散了。

    武将们不提文官们的无理弹劾了,文官们也不提武将们将他们从精神到肉体肆意的羞辱无理的殴打了,反正大家是准备老死不相往来的节奏,见面都是鼻孔冲着对方,然后发一声冷哼,就把所有的不满,所有的情绪表达出来了。

    明明是一场文官武将的争权夺利,打压与反打压,结果愣是被武将们的悍然出手给搞成了一场闹剧。

    大唐的朝堂,贞观年间的朝堂就是这么随性任性。

    憋了一肚子气的李世民懒得看文臣武将每天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幼稚对峙,干脆扔下政务跑樊川散心了。

    这地方在城南,也是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这句话最开始传开的地方。简单点说这地方人杰地灵,是京兆韦氏,京兆杜氏的祖地,也是现在韦氏杜氏的宗族所在地。

    当然这里不止是韦氏,杜氏,还是大唐达官显贵郊外别院的聚集地。

    樊川位于长安城南少陵原与神禾原之间,西北起于韦曲镇塔坡,东南止于终南山北麓。长约三十里,是一个由纵贯其间的潏河长期冲刷、下切、淤积而成的一道冲积平原,倚原面水景色撩人。

    这样一个好地方,虽然是冬天了,但却也是出游的好去处。李世民在这里狩猎一待就是二十天。

    心情终于舒畅了点的皇帝在樊川晃荡了二十天可算是回宫了。

    结果回宫第二天上朝发现文武百官还是那要老死不相往来的鸟样,李世民又心情不好了,然后,李世民先是找了个由头揪着张玄素问他在隋朝时官居何职,张玄素说是县尉。

    李世民又问他当县尉之前呢,张玄素说是流外,也就是没有品级的小吏。然后李世民又问了那是哪一曹的小吏,然后张玄素被追问的觉得羞耻丢人的不行,面如死灰,走出殿门后都不能迈步了。

    李世民这是还记着去年因为儿子李承乾的事情,武元庆是怎么骂张玄素的,所以这次发泄心中不满就挑上了张玄素。另一个原因就是李世民知道孙伏伽在隋朝时候和张玄素差不多,都是当小官的,但孙伏伽对自己过去的经历从来不会羞于提起,在大庭广众之下自陈往事,丝毫无所隐讳。李世民也是想借此看一看张玄素的人品,结果很失望。

    在文官里挑了一个拾掇了一把后,李世民又亲自整治宫中侍卫,见队列不整齐,命大将军张士贵杖打中郎将等人,之后又恼怒嫌弃张士贵杖打的太轻,命人把张士贵打了一顿以做示范。

    文官,军方一边收拾了一个,然后朝堂气氛一下就好了很多。

    李世民终于可以好好过新年了。

第五百八十三章 兄弟阋墙父子反目() 
“听我爹说近来朝中大臣好像都挺有眼色,听话了不少。“大年初一都在自己家过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武元庆第一站到的是皇宫。

    进宫后长乐,襄城和姐妹们叽叽喳喳凑一起聊着天,武元庆则和李承乾,李泰还有其他驸马待一块说话。

    其他人跟着李泰去看新改进的蒸汽机了,武元庆和李承乾早就看过了所以落在后边闲聊着。

    “何止听话,简直是特别听话,都知道父皇生气了,所以一个个说话都谨言慎行。就连魏大人都是,前几天不是有不少官员回京述职了嘛,然后都有折子呈送父皇。父皇都是捡重要的看一下其他不太重要的都交给秘书省处理审阅,然后上书的人和御史台不少御史就进言请求父皇亲自翻阅表章奏折,以防止被蒙蔽。就这个事情父皇询问魏大人,你知道魏大人怎么说吗?“

    李承乾并不是真的问武元庆的看法,所以没等武元庆说话,他就乐呵呵的继续说道:'魏大人说这些人真是不识大体,如果一定要陛下一一亲自过目,那么岂止朝堂奏章,各州县的事也应当亲自过问了。那还要各部各司官员干吗,尸位素餐当摆设吗?“

    “可以啊,老魏转性了。“武元庆笑哈哈的说。

    “可不是嘛,当时父皇都有些懵了,魏大人向来都劝谏父皇勤政的,这还是第一次说出不用事事亲为的话来。“李承乾笑着点头。

    “这是好事,年后你爹巡幸洛阳封禅泰山我估计一年半载的是不会回长安了,到时候你又要监国,有了老魏这话,还有陛下的表态,你在长安监国也能轻松点,不用被留守长安的那些家伙逼着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处理。“武元庆很替李承乾高兴。当皇帝是个累人的差事,当太子也一样,都是劳累命。

    “是啊是啊,总算能轻松点了。“李承乾高兴的附和。

    “对了,驻扎西域的另一半大军什么时候回来啊?“武元庆想起来自家商队还有王家商队还在西域发战争财呢,前不久王伦还从晋阳来信问什么时候大军回返,可以让商队跟着一起回来。

    毕竟这次发战争财收获有点太多了,西域几十国被灭,将士们的隐匿的战利品就非常多,更别说还有按规定给的赏赐,这些基本都被武家,王家的商队给打着欠条收了上来。

    除了从将士们手里收的,西域各国大大小小的官员贵族手里也有不少好货色的,国家被灭了那些幸存没被抓起来的官员贵族很迫切的想要处理手里的金银珠宝器物换取钱财,要么逃向更西边,要么跑大唐内地过安生日子,在留在西域提心吊胆的生活,大多数有钱人是不愿意了。

    像这些人手里的东西收上来自然不能按实际价格,能有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大批金银珠宝在手,想平安回来还是跟着大军比较妥当一点,毕竟西域各国上层虽然被抓了,可流散的溃兵或者原有的沙匪强盗还是不少的,别运气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