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如意跑走后,武元庆见长乐有些紧张的看着自己,轻拍了拍她的胳膊笑着安慰道:“别担心没事的,我就是想起来这么一说,这都下了五天了,要真有堵塞早堵了,可你也看到了外边地面都没什么太大积水的,说明下水道是通畅的。“
“可是,武元庆哥哥,外边雨下的比刚才要大了呢。“
第五百零七章 公主不见了()
又是几日过去,雨还在下,还越下越大。没完没了似得,整个洛阳城都没法走人了,到处都是积水。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
在同个屋檐下你渐渐感到心在变化
你爱着他
也许也带着恨吧
青春耗了一大半
原来只是陪他玩耍
正想离开他
他却拿着鲜花
说不着边的话
让整个场面更加尴尬
。。。。。。。。。。“
晚上,潮湿依旧,武元庆穿着大裤衩子靠在窗边看着雨幕,深情的嚎叫。
这时已是子夜时分,夜深人静都睡了,只有他这儿屋里还亮着烛光,鬼哭狼嚎的歌声悠悠然在夜色雨幕中传得很远,很远,很远。
喀拉拉。。。
一声沉闷的巨响突然从天际传来。
“卧槽“
武元庆被吓了一大跳,撑着窗台的胳膊一软,差点滑溜到地上。
“妈的,这连绵阴雨天竟然打雷,老子还是第一次见到。“提了提有些松垮的大裤衩子,武元庆喃喃咒骂到。
嘴里这么骂着,心中却没来由的感觉到一阵悸动,耳鼓膜也像过隧道一样有种鼓涨嗡鸣的感觉。
心绪不宁的武元庆趿拉着木屐咣当咣当走到门边拉开门走了出去。(解释下,木屐是汉族人的发明,不是小鬼子的,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常见服饰,李白曾经写过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叶绍翁也写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所以光知道小鬼子穿木屐,不知道木屐由来的小伙伴千万不要乱骂哈)
来到外边,有雨丝飘到脸上凉凉的,武元庆刚想深吸一口沁凉湿润的空气时,耳边隐约听到了凄厉的哭号叫喊声,还有哗啦咔嚓的流水以及有东西倒塌的声音。
“擦,什么情况,大半夜的大半夜的那边搞什么?“武元庆纳闷的侧耳细听。
叫喊声好像在朝着他这边靠近,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从隐约可闻的快。。。。进。。。。,到快跑。。。有水。。。。
“快跑啊,洪水淹进来了。“
“卧槽,洪水。“
当完全听清楚后,武元庆惊叫一声浑身汗毛倒竖,也就在此时,他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动作的时候,洪水已经从声音传来的西北面涌到了他所在的宫室,几乎是眨眼之间方才还在台阶下的薄薄一层的水流就张成洪水,淹到了台阶上,再一个呼吸已经没过脚面,忽漾着要超过门槛冲到家里边了。
武元庆看过后世电视上的那些发洪水的视频,他自己家门前大河小溪发洪水他也见过,上涨都没有这么快。
这绝对不是洛阳城里积水造成的,武元庆意识到问题不对了,水这时已经淹到了他的大腿根部,宽松的大裤衩都卷到腰间了,身后住了几个月的卧房也全被淹了,桌子凳子花瓶都随着撞出的小漩涡在屋里来回漂。
“长乐。“
就在武元庆面前,一具身着宫装,脑袋被砸烂的女尸夹杂在树叶杂物里漂过,武元庆脑袋翁的一下差点晕过去。
女尸不是长乐,但女尸的出现一下让武元庆从震惊惶恐中惊醒了过来,并且告诉他一个事实,那就是发洪水了,洛阳宫被淹了,洪水无情会死人的。
“长乐怎么样了,有没有爬到安全的地方,长乐会不会出事?不会的,长乐绝对不会出事的。。。。。。“
脑中一闪而过就想了很多很多,武元庆心中惶急万分,却强迫自己要冷静下来,双手扒着窗沿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快淹到胸口的水里往月亮门那走,他要去找长乐。
虽然此次出巡皇帝皇后公主们还有随驾大臣基本都住在洛阳宫里,但却有内外廷之分。
皇帝一家住的是内廷,也就是最靠北的那边,大臣们住的外廷则是靠南边。
武元庆住的就是外廷,不过是外廷靠北边的,和内廷也就一墙之隔,但距离却也不近呢。
此时的内廷已经全乱了,洪水就是从北面溢入的洛阳宫,而内廷就是洛阳宫的最北面,和外城墙也就是隔着甬道,宫门,一墙之隔。
时间又是在午夜,大家都熟睡的时候,水淹进来的时候很多宫女内侍都没反应过来就被水飘走淹死了。
醒的快的侥幸没淹死的都哭号着找高地躲,可就算皇宫又哪有什么高地呢,除了皇帝处理政务的大殿格外的高外,其他地方没有比地面高出太多的,洪水都可以轻易就淹进去。
于是地面没法躲后,一个个就争着抢着上树的上树,上墙的上墙,你拉我拽。
整个内廷一片汪洋,浮尸随波逐流,哪个庭院都有,月亮门上,墙上,甚至宫殿房顶上都有避难的宫人,也不知道怎么爬上去的,一个个在漆黑夜色中,或大哭,或低泣,或悲鸣。
“公主。。。公主。。。。“
长乐寝宫房顶上,宫女如意很没形象的瘫坐着,脸上雨水泪水交织着不停的滑落,嘴里抽泣呢喃着公主两个字。
“哭,就知道哭,你怎么不去死。“另有两个宫女坐在一边,绝望仇恨的看着如意,声嘶力竭的叫骂。保卫公主寝宫的几名侍卫手指泛白握着刀柄,同样绝望的看着如意,通红的眼睛扫视着如意的脖颈胸腹,好像在寻找下手的地方。
“都怪你,是你没看住公主,现在却要连累我们。。。。陛下会杀了我们的。。。呜呜。。。。“两个宫女继续哭着骂着。
时间回溯到之前。
一声闷雷般的巨响过后,值守在城墙上的士兵敲着锣大声叫喊着示警。
“城门冲垮了,溢水了,溢水了。“
连日的大雨,让洛阳城内外已经变成了一片泽国,城北紧挨着洛水,谷水两条河流,往日这两条河流沟通着东北面的运河,也在为环绕洛阳城的护城河注入着活水。
但降雨多日,洛水,谷水两条洛阳最重要的河流都水位暴涨,远超出了河道,不停冲击着洛阳城北面的城墙和城门。
洛阳的城墙多厚啊,洪水根本不可能冲开,但水位越来越高,本也算厚重的城门却抵挡不住巨大的洪水冲击喀拉拉崩碎了。
第五百零八章 不会水的长乐()
洛水就是洛河,流经洛南,洛阳的河流,这条河在后世都是一条很重要的河流,灌溉面积很广,河图洛书还有洛神赋都是这条河流上出来的典故。但在大唐这时候,洛水对于洛阳的重要性却是小于谷水这条后世不闻其名的河流的。
后世谷水已经没水干涸了,大唐这时候它的水流量却比洛水还要大。
全长只有一百多里的谷水,发源地是渑池崤山以东的山谷,而这两日那里的降雨量远比洛阳这边还要来的大,洛阳如果说是大雨的话那边就是暴雨。
这也就导致这条本就水量巨大的河流,有更多的山洪汇聚涌入,山洪接着山势下降,带着巨力不停流到洛阳冲刷着城门,终于在子夜,北城门扛不住被冲垮了。
连巨大厚重的城门都被冲垮了,更别说低不少薄不少的宫门了,洪水从城门涌入后摧枯拉朽的就把宫门冲毁直入皇宫。
城墙上的示警,最先听到的自然是内廷。
其他宫女内侍们基本熟睡,但长乐却和武元庆一样无心睡眠,所以她是最早一批听到示警知道洪水溢进来的人。
就像武元庆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她一样,长乐也第一时间就想到的是要通知武元庆。
但洪水来的太急,不管是宫女内侍还是护卫没有一个想离开长乐去给武元庆报信的,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长乐,让长乐不要出任何事情,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和他们无关。
洪水越来越高,护卫在搭人梯上房,宫女内侍们惶急的看着,喊着小心,长乐的命令没一个听的,见此情景,长乐一提裙摆掉头就跑进了黑夜中,涉着已经过膝的浑浊水流前往外廷找自己的元庆哥哥。
贴身宫女如意就是扭头关注了一下人梯搭建的情况,转眼就把公主给丢了。
长乐公主不见了。
公主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丢了,当发现这个事实的时候,所有人都如遭雷击。
公主要有个闪失,他们就算活下来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迟早被皇帝剁了脑袋啊。
一时间所有人都绝望的没有求生的动力了,还是侍卫头领心理素质好一点,让其他人上房躲着,他自己则叫了两个会水性的侍卫去找公主。
也就是这个侍卫头领心肠比较软,又觉得如意是长乐的贴身公主,万一回来了看不到如意可能会生气,才让其他人把如意也弄到了房上,要不然这些人恨不得把如意这个没看住公主的人直接砍死或者扔到水里淹死。
话说,侍卫头领带着两个兄弟去找长乐,没走多远就损失了一个。原本他们身上穿着盔甲是想着重一点走在水里能稳住的,可他们没想到水涨的会那么快,一个庭院都没穿过,其中一个个子矮的就被水没过了脖颈。
会水顶个屁用,几十斤的盔甲穿身上根本浮不起来,咕嘟咕嘟几口浑浊的水呛进嘴里,那个矮个侍卫就没什么反应了。
救人什么的,侍卫头领和另一个侍卫根本就没想过,嘁哩喀喳才手忙脚乱的扔着头盔,解着系带自救呀。
而长乐呢,比他们走的快了不少,在洪水涨到能淹到胸口的时候,长乐已经快接近外廷了。
“元庆哥哥,长乐来找你了,你等着我。“
长乐嘴里喃喃着,小声给自己打着气,双手张开拍打着水面努力保持着平衡随着水波晃荡着往前挪。
“真该死,当初怎么就没有跟着元庆哥哥学游水呢,要不然现在就可以游水过去了。“长乐大大的眼睛里满满的懊恼。
当初她跟着武元庆到海上,在补给停靠岸边的时候,武元庆就常跟着那些水手学游泳。
以前,武元庆会的就只有在河里的狗刨,水花溅起的挺大,但半天游不出去一丈远,还把两脚拍打的死疼死疼的。
要么就是憋着一口气钻水里潜水,那样倒是游的远一点,但却不好控制方向的。
直到到了海里,有的是水手保护和教授技巧,也是为了学会游泳有一技傍身,安全第一嘛,靠别人总不如靠自己,所以武元庆勤学苦练游泳的本领,还是在大海里游泳的本领。
当时他也让长乐学游泳来着,可长乐觉得女孩子脱了衣服到水里游泳不成体统,虽然武元庆再三保证会隔离开不可能有人看到,教授长乐游泳的也是当地的渔家女,可长乐依然不答应。
几次三番后,武元庆也就不在提了,长乐也就空在大海上晃悠了一年多却依然是个旱鸭子。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以为一辈子都不可能遇到,不可能用上的东西,偏偏就在某一个时刻成了你想得却不可得,让你后悔无比的救命东西。
武元庆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在这个万一就让长乐遇上了,可她再懊悔也没用了。
懊恼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就在长乐努力保持平衡想走到月亮门那扶住墙壁的时候,一个撞击院墙形成的小漩涡从她身边划过,直接带动的她娇柔的身子一歪,再也保持不住平衡一头扎到了水里。
水面本就到了胸口了,身子再不稳,这么一倒下,长乐就和所有溺水者一样,嘴里咕咚咕咚呛着水,手脚用力乱蹬乱抓着。
如果有人在此,就会看到长乐身子斜仰着,穿着绣花鞋的小脚踢蹬着,水里一下水面一下,因为用力过猛,其中一只绣花鞋都踢飞了。
大眼睛紧紧的闭着,双手在两边乱拍着乱抓着,而就在她身边不足一米远的地方就有一个木盆子浮沉着漂过。
“救命。“
“救命。“
偶尔脑袋浮出水面的时候,长乐呛咳着喊一声救命,只是随着扑腾的时间越长,长乐的体力越来越不行了,加上呛着喝了不知道多少污浊的洪水,整个人也都懵晕的不清醒了。
手脚越来越没力了,扑腾的越来越越慢了。
“我要死了吗?是的我要死了,元庆哥哥长乐要死了,再也见不到你了。“
眼看着要不行的时候,长乐脑袋却变得清明了起来,就跟回光返照一样。都能清楚的在意念中组织起语言来。
就在突然变得清明了一下的时候,长乐感觉到自己的耳边好像有人和自己说话,手指也钩住了什么东西似得,于是,下意识的小手突然将钩住的东西攥住,用力一拉,脑袋就冲出了水面。
出水的一瞬间,眼睛不由张开看向手里抓着的东西。
“啊“
第五百零九章 乐极生悲()
“架“
“驾,架“
一匹高头骏马疾驰在驿路上,修长的马腿舒展踩踏。泥泞不堪的地面溅起无数泥点水花,抛洒在马腿马臀上,在顺着油亮的毛皮滑下甩落回地面。
这一人一马是从洛阳出发赶往泰山的。照常理在下雨天沿着黄河坐船顺流而下要远比骑马来的轻松惬意,可连绵半个月的降雨导致黄河水位暴涨,哪怕已经是中下游平缓的河道,也不在适合行船。
幸亏马是宝马,四蹄稳健,无论是泥泞还是水坑,甚至一米多深的水洼河流,都没有出现马失前蹄的危险。
。。。。。。。。。。。。。。。。。。。
泰山。
千里外的洛阳还在阴雨绵绵,泰山地界却已放晴多日。气温再次升高,甚至因为水汽蒸发,潮湿闷热更甚之前,极目望去都能看到因为气温太高导致的路面一两米高的空气都有些扭曲。
皇帝一行是在天空放晴前两日就赶到了泰山左近的。当时在细雨中,李世民率领的文武百官,扈从仪仗,长孙率领的内外命妇车乘连绵数百里缓缓行到泰山下的时候,迎接的地方官员好悬没看傻了眼,排场,实在是太排场了,嗯,可能还有点觉得太狼狈了。
到了地头,一方面让人重修整因为降雨被冲散了些的祭台,一方面敕令地方官开仓放粮,赈济因多日下雨房屋被毁,粮食缺乏的当地百姓。
李世民还率领百官亲自走访民间,扶危济困,当然皇帝就是做个姿态,自然有地方官来帮助解决,就像后世一样,上头领导要去了哪家贫困户视察送温暖,随后这家贫困户就能直接奔小康了。
等天空放晴,祭坛重修整一后,在礼部官员选定的吉日里,李世民先是在山下装饰五色土的圆丘祀坛“封祀坛“上祀天,接着开始从阳面登泰山,随行有魏征,杜如晦,长孙无忌等朝中宰辅重臣。除了皇帝李世民是乘坐御辇外,其他人全部徒步跟随。
说是御辇,实则就是步辇,就像被人抬得滑竿一样,和轿子也差不多不过是去掉了顶部罢了。不过,皇帝乘坐的东西嘛,什么都要带个御字,马是御马,车是御辇,人抬的步辇也是御辇。
走在窄窄的,陡峭的石阶山路上,李世民整个人都是往后仰的状态。在这种时候,抬御辇军士要是有谁心怀不轨,有心弑君的,直接手一松,抓着辇杆来回一晃,左右前后一送,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小命就基本交代在这绝壁山路上了。
不是滚落旁边的峡谷,就是顺着台阶皮球一样滚落山,反正不过怎么样,小命肯定是保不住的。
在皇帝和朝中宰辅重臣后边几百米才是长孙率领的一些郡王,国公一品命妇还有公主们。
这种祭天封禅女人是没资格参加的,所以她们是跟在后边,别小看几百米,在绝壁山路上,几百米就意味着间隔有一两个,两三个小时之多。
等皇帝大臣们到了山顶完成了所有的休憩,更衣,祭天行封礼一系列步骤后,皇后她们能赶到山顶就算不错了。
在泰山顶其下埋藏玉牒书的登封坛上行登封礼后,皇帝李世民陪着皇后,女儿好好在山顶俯瞰了一番泰山的雄浑壮美。就在群臣赞美皇帝多么伟大,多么圣明,李世民也心潮澎湃却无法用言语抒怀的时候,小兕子晋阳公主很会抓时机的奶声奶气献上了一首诗为她皇帝老子助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世民哈哈大笑红光满面的将气势最壮阔最豪迈的最后一句掷地有声的重复了一遍,一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得瑟样。
然后如潮马屁就把李世民给淹没了,至于小兕子晋阳公主哪来的这首诗没谁在意。
第二日,皇帝再登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至此泰山封禅所有仪礼步骤全部完结。
踌躇数年,两次驳回,李世民终于在贞观十一年,他正值壮年,国富民强的时候圆了自己自己的封禅梦。
“陛下,封禅结束,圣驾何时回返洛阳?“
这天李世民和几位宰相议事结束后,长孙无忌站出来询问李世民回洛阳的归期。
“陛下,臣认为不急于回返洛阳,既然已经到了这里,陛下理应巡幸周边郡县,让这里的百姓也能瞻仰一下圣颜。“魏征建议到。
老魏意思很简单,皇帝你来都来了,封禅完了就走有些不地道,怎么说人家这里的官员百姓也都为你这封禅出了大力的,你这一路走来花的都是百姓的税赋,用的也是这里的民役,你好歹让这里百姓见见你,就算见不到你,能看到你的圣驾出巡也算是给了福利对不对。
没什么实在的奖励,政治作秀一下也该有点的嘛。
老魏属于肴山以东的官儿,他在肴山以东的地界很有威望,当年贞观元年的时候,这边官员因为是前太子李建成一系的,害怕李世民搞清算有点不稳当,武元庆给李承乾的提议就是让魏征过来安抚,果然李世民接受了这个建议,魏征也不辱使命的成功让肴山以东的广大地界恢复了稳定。
现在老魏又跳出来给这里的人争取福利了。
杜如晦明白魏征的心思,但却不太赞同,倒不是觉得皇帝不该巡幸,也不是觉得这里的人不配沐浴皇恩,而是因为
“前些日子连日降雨,这里的百姓多受水灾,陛下已经敕令赈灾了,可臣听闻洛阳那里雨下的更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