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幻初唐-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成可就靠你了,你最近抓点紧赶紧把想法琢磨一下。“

    “哎,不行的,陛下皇后只是去九成宫,那里离长安太近了,一有个风吹草动的陛下皇后就能知道并且赶回来。“武元庆摇头。

    “不是,谁跟你说父皇母后是到九成宫了?“李承乾翻了个白眼说道。

    “额,不是九成宫还能去哪?“武元庆纳闷了,他以为这几年每年三四月份皇帝皇后就会到九成宫避暑去,想当然的就觉得今年也应该还是去九成宫,结果听李承乾的意思,今年竟然是换地方了。

    “你知道父皇准备修飞山宫吗?“李承乾笑着问。

    “不知道。“武元庆一脸懵逼,他回来长安才几天,又被关在大牢里,哪里知道这些事情。

    “那你知道魏大人坚决反对修飞山宫,还拿隋炀帝举例子,逼得父皇不得不改变想法吗?“李承乾又问。

    “额,不知道。“武元庆继续摇头。

    “哦,那我信你的确是不知道父皇要去哪。“李承乾轻笑到。

    “哎,你什么意思啊。“武元庆皱眉。

    “没什么意思,就是想看看你消息是不是真的要闭塞成这样。“李承乾耸耸肩说。

    “滚。“

    经过李承乾讲述,武元庆才知道,皇帝今年又开始想修宫殿了,结果刚透露了点想法,魏征就上书给他怼了回去。魏征在奏折中说: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穷奢极欲,使百姓困穷,以至身死人手,社稷为墟。陛下拨乱反正,宜思隋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若因基而增广,袭旧而加饰,此则以乱易乱,殃咎必至,难得易失,可不念哉!

    白话说就是,隋炀帝自持国家富强,不觉得会有后患,所以穷奢极欲满足自己的享受,结果导致百姓生活困难贫穷至极,以至于到处有人造反,自己也死在了别人手里,江山变为了废墟。皇帝你拨乱反正才当了皇帝,应该想一想隋朝为什么会灭亡,自己又是为什么才得的天下。请陛下你收回建造宫殿的想法命令,安心住在不那么好的宫殿里吧。不能因为国家现在富裕点了,你就想着修宫殿,添加这个添加那个,开始享乐了,要是这样的话,你和隋炀帝有什么分别。不过是从他的不好变成了你的不好,如果这样像隋朝遇到的动乱一定会降临到你的头上。得到艰难失去容易,还请皇帝你多想想吧。

    李世民也是够悲催的,遇上了魏征这样的臣子,话说成这样,他也只能收回成命,不然不就和隋炀帝一样了。

    李世民想修宫殿已经有几次了,贞观四年的时候发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结果被给事中张玄素上书怼了回去,说他“洛阳未有巡幸之期而预修宫室,非今日之急务。。。。。。。陛下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恐又甚于炀帝矣!

    这词魏征又是拿隋炀帝说事,再次给怼了回去。

    要说这几年唯一大臣们没说什么的也就是给他老爹高祖李渊修宫殿了,结果刚开始修,李渊就挂了。

    虽然在洛阳修飞山宫被怼了,不过李世民还是决定今年要往洛阳跑一趟,宫殿烂就烂吧,巡幸该有的还得有。

    怪不得李承乾说皇帝皇后过段时间就不在长安了呢,原来要去洛阳了啊,这洛阳离长安可真是够远了,别的不说快马加鞭通信来回也得二十天左右。

    这有个什么事儿,帝后想应对或者什么的可就难了,武元庆觉得自己心中闪过的想法貌似是有实现的可能的。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

    “我该怎么出去啊。“武元庆惊叫,皇帝皇后要到洛阳去肯定是要赶在天气不热的时候,那差不多也就是三四月份吧,自己要是在那之前没法出大牢的话,那可就要等皇帝巡幸完返回长安的时候才能有出狱的机会了。

    妈妈咪呀,皇帝出行走的慢死,来回起码就要几个月,更别说还特么看看这里看看那里,起码是明年的事情了。那自己不是要坐一年多的牢?

    一年多,想想就是恐惧,最主要夏天牢房闷热要死人的好不好。

    “快快,想想办法,让你父皇放我出去。“武元庆一把抓住李承乾的手说道。

    “别,这你就别想了,反正最近你是不可能被放出来的。“李承乾想都不想的拒绝。

    “你的事情朝中还没吵出个结果呢,在有结果之前你就安心待着吧,不要出来添乱了。“

    “我勒个去,我关在这里怎么可能解决长乐的事情。“武元庆气到。

    “额,这倒是。可我也没办法啊,温大人虽然病重可还不至死掉,可你奏折那么一骂人死了,和他亲近的大臣都说是你气死的温大人,哭着喊着要父皇降罪严惩于你,能有什么辙。“李承乾苦笑。

    “你也说了温彦博本来就重病了,什么时候死谁知道,怎么就能断定是我给气死的,他们有证据吗?没有证据凭什么诬陷我。“武元庆这个气呀。

    “是啊,他们的确没有证据,所以嘛,军方的将军们还有房相杜相他们不是都在帮你说话呢嘛,现在就看父皇会支持谁了,我想支持房相他们的可能性最大,不过你什么时候能放出来,那可就难说了。“李承乾说道。

    “既然这样,那我就只能做好将牢底坐穿的准备了,不过你回去和长乐说,千万不要跟着你父皇去洛阳,不然我的办法就没法用了。“武元庆交代到。

    “好嘞。“李承乾下意识点头,接着想到了什么似得,又唰的盯住武元庆有些惊恐的问道:“我说你不会又想带着长乐私奔吧?“

第四百八十七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正月末的时候,高原上围绕着跋布川的吐蕃大唐攻防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松赞干布陆续调来十多万军队,几乎把吐蕃剩余的战力调空全用在了跋布川,可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攻城也依然没能从大唐手里夺回祖地。

    然后松赞干布认怂了,再次派了使节到大唐求和,当然和亲是不敢再谈了,能让大唐尽快停战就是最好的结果。

    要说还有十几万军队呢,再打一打也不是不可以,而且作为游牧民族往往都是以全民皆兵著称的,虽然吐蕃现在剩余的国土还不到以前的一般了,人口也是锐减,可再征召一二十万的新兵也不是做不动,为何松赞干布就认怂了呢?

    因为在军队损失近半,刚刚成型的吐蕃帝国国土也减半,松赞干布威信大减,不管是对军队还是对下边各部族掌控都大不如从前的情况下,以前被松赞干布强压下的反叛过松赞干布老爹的那些旧贵族又开始搞事情了。

    远离松赞干布控制中心逻些城的最西部,已经有三个旧贵族打起了造反叛乱的旗号,而其他地方的旧贵族也不少都蠢蠢欲动。

    而跋布川被唐军占着,眼瞅着是拿不下来了,不但如此大唐还陆续从松州,从原吐谷浑方向有军队开拔到新占的吐蕃领土上。

    工布江达已有一万多唐军赶到且驻扎,康延川也有一万人,江达,色达,等几个重要的城池也都有五千左右大唐府兵驻守。

    国内有叛乱,大唐又持续增兵,看起来颇有种直接灭掉吐蕃,将整个高原纳入大唐版图的打算。

    这种情况下,松赞干布想不认怂也不行,在认怂和被灭掉两者之间选一个,傻子也知道选认怂了。

    于是本着不被灭掉,还有攘外必先安内的打算,松赞干布再一次没皮没脸的找大唐求和了,他知道大唐不可能把跋布川让出去,所以也不提要回祖地的要求,只希望可以把赞普一系祖坟迁走就行。

    这个要求在大唐看来就是小意思,所以直接同意,于是何谈内容还和之前的差不多,只不过大唐占领的土地又多了吐蕃四茹之一工布江达以及跋布川这一大片罢了。

    为了一个大唐的公主,损失了一多半的国土和兵力,关键,特么公主还没娶到手,估计松赞干布午夜梦回的时候会哭醒,如果听过已经在大唐流传开的武元庆抄袭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话,少不得涕泪横流的哭号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说谈和罢兵后的松赞干布如何调转头收拾国内的叛乱,把视线转回到大唐长安。

    打了半年,高原上终于停战了。

    战争结束自然就该论功行赏,功劳是多大该怎么赏都有定例,所以统计赏赐都很简单,唯一比较难得就是对武元庆的封赏了。

    作为和牛进达一队的监军,首先赶到松州夜袭击溃吐蕃二十万大军的,是他们这一队,除了牛进达,就数武元庆功劳最大了,因为这是个开端,还因为光他们一路追杀就干掉俘虏了六万吐蕃士兵。

    之后的追击虽然没有武元庆的事情,但他却坐镇后方,大军后勤保障调配,以及管理新占土地都是他一力在搞,这个功劳一点也不必攻城拔寨来的小。

    所以几个总管功劳最大的话,那武元庆必然也要和他们是一个级别的。

    可武元庆现在却是被关在牢里的,而且还有气死当朝右仆射这么一个天大的指控在,这时候如何封赏,如何处罚就要好好琢磨一番了。

    功过相抵是不可能了,因为功劳再大也比不过气死当朝宰相来的罪名大,而且不少人还弹劾他擅起战端导致之前和谈失败,和亲告吹,说他抗旨不遵呢。

    好在的是,这个罪名还有侯君集,牛进达,程咬金等人一起扛。

    最后经过几日廷议,辩驳妥协之后,李世民给出了最终处理结果,开疆拓土的封赏被抵消,还罢免了武元庆除了爵位的其他所有官职,连银青光禄大夫这样的文散官职衔,怀化大将军这样的武散官职衔也全部罢免了。

    不但官职全没了,还罚俸两年,食邑减一百户。

    这个处罚即便是对武元庆这种不看重官职,不想当官的人来说也相当重,要知道他以前受过最重的出发也就是免官,罚俸一年罢了。

    这次竟然还减掉食邑一百户。虽然这一百户是民意上的食邑减一百户,实食邑减五十户吧。

    但要知道武元庆侯爵食邑是往足了给的,所以看起来这五十户不很多,可其他侯爵就不同了,别说侯爵了,国公的实食邑很多也才三五百户罢了,至于侯爵不少都是一百来户的,这要给他们减掉五十户,那是伤筋动骨收入减半的大事情。

    武元庆虽然不至于伤筋动骨,可五十户食邑呢啊,现在都是种大棚,搞各种副业富得流油的富户了,五十户一年下来也是要给武元庆上缴很多很多钱的。

    关键还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以后每年都少的,这可和罚俸两年不同。

    如果武元庆爵位封地不变,传承一百年就少一百年的收入,传承两百年就是两百年的收入,传多久少多久。

    妈妈咪呀,不能算,越算越心疼。

    但不管怎么说吧,破财消灾,武元庆终于又从监狱放出来了。

    然后就从李承乾那里得到一个让他绝望的消息,这次巡幸洛阳,他也在随行名单,而且不能不去。

    计划赶不上变化。

    因为皇帝担心他在长安会影响太子监国,嗯,就是说李承乾了,李世民意思就是时刻把武元庆这个惹事精放在眼皮下看着,不能让他祸祸自己宝贝儿子了。

    “我勒个去,不是吧,那我要是跟你父皇去洛阳,那我还怎么执行我定的计划啊,还怎么解决长乐的事情啊。哦,对了,长乐和你父皇母后说没说她不去洛阳的事情啊。“武元庆煞笔了。

    “说了啊,父皇母后也同意让长乐留在长安了。“李承乾苦笑着说。

    “艹。“

第四百八十八章 无语的现实() 
“孙神医,有没有那种吃了能让人处于假死状态的药啊,给我点呗。“武元庆低眉顺眼陪着笑对孙思邈说。

    “假死?“孙思邈注意力从正在解剖的尸体上移开,带些疑惑的看向武元庆。

    “对啊,你没遇到过假死的病人吗?就是那种看起来是死了,但实际还有微不可查的心跳脉搏,只是一般医生都诊不出来的那种。“武元庆解释到。

    “遇到过啊,多年前老夫在秦岭游医,路遇一队送葬之人,队伍过后,地上的几滴异样血迹引起了老夫的注意,连忙追上打问。寻问过后方才得知,原来棺内装着一位妇人,因难产而刚刚去世。滴上的血迹就是棺内妇人流出的。但老夫观那血迹颜色不像死人的血迹,嗅闻过后发现的确如此,棺内的人还有一丝生机,老夫觉得或许可以一救,于是说服了丧者的亲人,他们同意打开棺椁让老夫诊治。那个妇人就是你说的那种假死的状态。“孙思邈淡然的说起往事。

    “我去,你老要不要这么神奇,看血迹都能看出人死没死?那后来呢,后来救活了没?“武元庆好奇的追问。

    “当然救活了,老夫找准穴位,一针下去,片刻,那妇人就全身抽动慢慢苏醒,之后顺利生下一名男婴。“孙思邈缕着胡须说道。

    “咦!“

    看着孙思邈带着手套还沾着血迹就抓胡子,搞得胡子上都有血了,武元庆一脸嫌弃。

    孙思邈却是没有察觉,看向武元庆说道:“这种假死的状况百不遇一甚是难得,老夫行医多年也只遇到过那么一次罢了。你问这些做什么?还要什么假死的药,你小子要干吗?“

    “呵呵。“武元庆扯着嘴角强笑道:“做什么你老就别管了,你就把药给我就行。“

    “呵呵。“孙思邈也呵呵一笑,然后摇头:“不管就不管了,不过你的要求老夫爱莫能助啊。“

    “额,不是,你老什么意思啊,是我不告诉你为什么要,你就不给我药呗。“武元庆急了。

    “不,老夫的意思是你要的假死药老夫没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拿什么给你,当然是爱莫能助了。“孙思邈重把视线放回到解剖尸体上,一边用手术刀从腹部划拉开一个口子,一边回答了武元庆的问题。

    恶心的武元庆看不下去,急忙忍着干呕扭过头去,背对着大声说道:“你可是孙思邈,神医孙思邈,你怎么可能没有假死药这种居家旅行必备的常用药呢。“

    “滚犊子。“孙思邈懒得搭理武元庆,直接口出恶言了。

    “真没有啊,你老再想想,这事关小子的终身幸福,事关一个姑娘家的名节和幸福婚姻的,你老可不能见死不救啊。“武元庆不甘心的吼道。

    “你小子祸害哪家姑娘了?几个月了,快生了不?不会是吐蕃女人吧?“孙思邈急忙抬头,然后就是一串的问题蹦出来。

    “什么和什么啊,你说的这些都没有,你就把假死药给我就成,等事情办妥了我再给你解释。“武元庆哭笑不得的说道。

    “没有。“孙思邈再次摇头,见武元庆还要纠缠,孙思邈一脸正色的说道:“真的没有,老夫不是在骗你敷衍你,是真的没有这种药,也没听说过这种药。老夫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这种药,但老夫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和很多同道交流过,都从未曾听说过此种药物。“

    “竟然没有,竟然特么没有。妈的,他妈的,电视都特么是骗人的,骗子,全特么是骗子。“

    武元庆极度失望,他相信孙思邈说的是真的,既然他说没有,那就真的是没有了。正是这样,武元庆才失望到有些极其败坏的指天骂地的叫骂。

    没有假死药,那他的之前一切计划都是无根浮萍,没有一点实现的可能。

    他原计划是等李世民,长孙他们去了洛阳后,让长乐装病,循序渐进的病,然后等装病到一定时间后吃下假死药。

    公主装病,御医就算查不出什么病也不敢说她没病,然后吃了假死药装死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说成是病死,然后李世民长孙远在洛阳,一来一回肯定是不可能及时赶回来的。

    这中间的时间会花去很长的时间,长乐的葬礼肯定不可能等他们回来后再举行。因为父母还都健在,当子女的过世是不可能停棺太久的,又不是和前年高祖李渊挂掉一样可以停棺小半年。

    再说李渊那停棺半年也是有原因的,陵墓没有修好,作为大唐的开国之君,现在皇帝李世民的老子,肯定不能草草下葬。

    但是长乐就不同了,她只是个公主,就算是最受宠的公主,可该遵守的规矩还要遵守,尽快下葬是必然的。

    当然这不可能是真的把长乐给埋了,只需要把长乐公主死了这件事情坐实了就可以,到时候就算大家都知道长乐公主还活着也无济于事,因为只要咬死了不承认,别人也没辙。

    这样一来,给了皇帝皇后一个台阶下,给了朝臣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交待,武元庆也就可以娶长乐为妻了。

    正妻不符合礼仪,平妻也是可以的,再者就算平妻也不行,那就在家里养着也行嘛,反正大唐的风气就那啥那啥,只要没了那层身份的障碍,其他都是挺开放的。

    当然这个事情除了一开始讣告天下外,肯定是在之前或者同时就得告诉帝后知道的,不然等帝后经历过丧女之痛后再告知,武元庆少不得要脑袋搬家了。

    这就是武元庆的计划,虽然计划挺异想天开,挺冒险的,但怎么也有实现的可能。

    可现在孙思邈的答复直接给了武元庆一个迎头痛击,整个人就不好了。

    没有假死药,这个计划最关键的一环就不可能实现。因为装病或许御医看不出什么也不敢说话,可你要装死没有神奇的假死药,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瞒过御医的。

    瞒不过御医,就不可能发讣告说公主死了,因为这是欺君,御医不会配合的。

    武元庆处于无限懵逼状态,假死药没了计划实行不了了,自己还特么被命令跟去洛阳,长乐又说了要待在长安,这尼玛一走起码一年,难道这事情又要拖到明年去吗?

第四百八十九章 羡慕的李承乾() 
“真羡慕你,可以到洛阳玩,我却只能留在长安监国。“李承乾一脸艳羡的说道。

    “不要我我我的,你应该自称本宫,不然小心让御史听到了又要弹劾你。“武元庆笑嘻嘻的说道。

    “哎,我现在也就能在你面前这么轻松随意了。“李承乾叹息一声很是无奈的说。

    “谁让你都这么大了,连孩子都好几岁了,遥想当年初见你的时候你也就九岁,比现在小象儿大了没几岁,结果一晃你自己都当爹好几年了,真快。“回想当年,武元庆也是很感慨。

    “是啊,那年去晋阳是我从出生到现在最快乐的一段时光,现在也只能在梦中回味了。“李承乾说。

    “呀,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