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类战舰在伦敦海军条约里对巡洋舰的分类中被规类于一级巡洋舰,也被称为重型巡洋舰。
但是在设计建造“约克”级重巡时,正值英国国内对削减海军经费呼声最高的时候。迫于国内的这种压力,英国海军部决定建造一级缩水重巡。
把普通型号重巡的四座203毫米炮塔精简成三座,这样既可以减少建造经费又可以保证舰队中巡洋舰的数量,保证英国的海外利益。
于是“约克”级重型巡洋舰诞生了。由于被严格限定了战舰的吨位,所以她并不算是一艘合格的重型巡洋舰,至少作者认为建造这样一级巡洋舰是在浪费资源。
标准排水量被限定在8200吨的“约克”号基本结构设计方面还算成功,建成时吨位只超过标准50吨。
全长175。25米,型宽达到17。37米,满载吃水6。17米。标准排水量8250吨,满载排水量达到10350吨。
安装有8台燃油锅炉,4台帕森斯齿轮减速蒸气轮机,总功率达到80000轴马力,最高航速32。。3节,四轴四浆推进,在14节航速时航程达到10000海里。
从一条重型巡洋舰来说她的航速和航程还算令人满意。
但是接下来就是令人郁闷的地方了,这样一条满载排水达到万吨级的重巡洋舰的防御竟然还不如后期英国生产的轻巡,这实在是令人惊讶。
全舰装甲最厚处只有121毫米,不但如此,这样的主装甲带还不覆盖全舰,只覆盖了战舰锅炉舱和动力舱这一块,差不多只有全舰的三分之一的面积。
这就是英美海军所推崇的所谓重点防御策略,其实就是为了减轻装甲重量搞出的方案。
虽然她达到了同时代其他203火炮重巡洋舰的防护能力,但是按照作者的看来,历史上“约克”号被意大利海军的三条人控爆破艇击沉在克里特岛,这种防护手段应该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约克”号安装了六门203毫米mkviii型舰炮,这是二战期间英国重型巡洋舰的标准舰炮。重17吨,50倍径,发射被帽穿甲弹和榴弹,初速855米每秒,射程28030米,身管寿命550发。
六门火炮安装在三个双联炮塔里,可惜的是,这些重炮炮塔却只有25毫米的装甲,真不知道英国人怎么想的,如果遇到巡洋舰以上战舰的轰击,那种炮塔防护力几乎等于零。
这一级战舰还安装了4门mkv型副炮,口径101。6毫米,射程15020米,属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火炮,在“约克”级上一般当作高射炮来使用。
作为防空火力,该级舰还安装了两门2磅mkii型机关炮,在二战早期这种炮就被证明是已经过时的废物,以至于后来换装了多联装乒乓炮和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不过在本文发生的时间,“约克”号还没有换装上那些新型高炮,只在舰桥边换装了两门20毫米机关炮。
这级战舰还装备有533毫米鱼雷,她拥有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安置在战舰烟囱两边。
最后就是航空设施,“约克”级装载有两架“仙女”iiif型侦察机,配备有旋转式飞机弹射器。
这就是“约克”号重型巡洋舰的基本资料,可以让大家对本文中英军旗舰有个大致的了解。
下面我还会找时间为大家介绍其他出场的武器,不过今天时间有限,只好改天继续了。。。。。
复活恶搞集 锦(不断补充)()
场景一:(战斗在白山黑水)
德国士兵们愉快地吃着炒山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
“妈了个巴子的,弟兄们,这次下山收获不少,跟三爷干了这碗。”
迪特里希上尉狂笑着端起了一碗土烧一饮而尽。烤架上的野猪闪着油光烤架边上捆着几个剥光军服只穿了条兜裆布的日本兵,熊熊的火焰映照下,上尉那张原本就有几分酒色的大脸现在更是红的发亮。
场景二(银英版)
“多么美丽的星空啊,克里斯蒂安。”
冯。罗严克拉姆站在船头仰望着群星璀璨的苍穹感慨到。
“是啊,阁下。”
克里斯蒂安。冯。赫茨海军上校由衷的附和到。
“我的征途就是这星之海洋,千亿颗星辰千亿个梦想,你愿意追随我吗?”
冯。罗严克拉姆并没有回头,他还在仰视着星空。
“我会追随您的,阁下!”
冯。赫茨坚定的回答到。
“你们这两个白痴,竟然还能站在那里看着星星说胡话!还不快过来帮忙,救生艇开始漏水了啦,再傻蹲在那里就把你们两个废物扔海里去。”
阿尔佛雷德。扎夫特海军上校提着一只水桶大声斥责到。
场景三(风云版)
徐峻坐在巴黎临时大本营舒适的将帅休息厅里惬意的喝着龙井茶。
“报告元首,有位老人要求见您。”
道根小声的报告到。
“嗯?”徐峻放下了茶杯。
“他说有什么事么?”徐峻知道道根不会为了小事在喝茶时间打搅自己。
“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与您面谈,另外。。。。他说他是从中国来的。”道根知道元首对中国的那种偏爱。
“是么,那么请他进来。”徐峻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制服。
“这位就是德国元首阁下了吧,老朽这厢有礼了。”
进来一位瘦峭的老头,冷不丁一看果然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
“哦,不知先生此来所为何事。”德国元首也不由自主的拽起了文。
“这个么,老朽精通星相卜算之学,两个月前我夜观星相,突见一赤星临空转圈圈,此千年难遇之奇事也。当夜天降四句偈语于老朽的梦中,老朽掐指一算,此偈语当应在元首阁下的头上。所以老朽立即起身千山万水漂洋过海来到此处面见元首阁下。。。。”
老家伙仰着脖捋着续侃侃而谈,徐峻的脸色却也慢慢的沉了下去。
“原来阁下是位星相学家,不知那四句偈语是。。。。”
“咳咳。。。。这四句偈语是。。。。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老家伙拿腔拿调摇头摆尾。
“停!”元首阁下的脑门当时愣是迸起三根横筋。
“来人啊。。。。把这个老家伙给我拖出去埋了!”残暴的纳粹头子咬着牙命令到。
“看了本漫画就敢到我这里冒充高人,你以为你真是泥菩萨啊。。。。”徐峻愤愤的把那杯已经凉了的龙井一饮而尽。
第二章 那些怀念的日子()
徐峻出生在一个沿海城市,家里是个大家族,家道盈实,书香门第,人口众多。家里的各位长辈亲戚不是做学问的就是经商的。
徐峻从小就聪明伶俐,很得长辈们喜爱。祖父是个著名的史学家,由于自己的儿子们天份太差,无人继承自己的衣钵,很是耿耿于怀。现在有了个聪明好学的孙子,不禁把希望寄托到孙儿身上,希望后继有人。结果连带着各位长辈们也对徐峻关爱有加,悉心培育起徐家太史公接班人来。徐峻倒也非常努力,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把祖父的人品学问学了个底儿掉,让老人家着实欣慰。
除了家传学问徐峻的兴趣也的确够广泛,简直算得上是个杂家典范,尤其喜欢机械和飞行。从小他就梦想做飞行员,不过由于体质稍差了点,也就死了那条心,把兴趣转向了机械和动力运动。没想到后来国内开始开办民间飞行学校,结果家里人经不过徐峻的软磨硬泡,在不耽误学习的保证下同意给他交学费学习飞行,多才多艺总是件好事嘛。最后他在大学两年级时的暑假终于一圆他的蓝天梦,考到了国际飞行执照。以后每年的假期他都会去那家学校进行训练,增加他的飞行小时,顺便过过瘾。
大学毕业后徐峻向家里提出要出国留学,理由很充分。国史部分由于有祖父这一辈大宗师坐镇,很难再有所超越。而世界历史很多在国内还是空白,如果出国学习说不准还能在那方面有所成就。祖父一听也很是欣赏他的想法,结果也就等于徐峻的求学计划被徐氏家族全票通过了。只是要求他必须每个月要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于是在两年前;也就是2008年他单身一人从上海来到了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留学。他报了世界近代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本来徐峻对世界近代史的研究就很有心得,所以在语言关过了后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今年年底就准备交研究生论文了。他选择的论文题材是关于二战军事科技对历史发展的推动方面的。所以为了对那方面有个直观的认识,通过他的导师的介绍,在寒假里来到法兰克福郊外的一座私人军事博物馆里打工。结果在多年以后徐峻一想起此事还在为当年年少无知误上了贼船悔恨不已。
博物馆占地虽然不大,可上上下下加上地下室整整有五层。展品全是各种二战军械和其他相关产品。老板,也就是馆长是个看上去足有八十多岁的老头,身子骨竟还很硬朗。徐峻从那老头的走路和说话神态看出馆长以前一定做过军人。“看年纪搞不好还是个参加过二战的老德国兵呢”,徐峻偷偷的想。别看只是个私人博物馆,馆藏品竟然非常丰富,门类齐全,其中还有几件连大型博物馆都不得一见的珍贵展品,品相好到让人觉得那东西根本是直接从当年的生产线上开到馆里来的。这使徐峻不禁又开始怀疑馆长是个管理哪个纳粹秘密军火库的第三帝国残余份子了。
刚开始徐峻只是被分配做一些简单的展品归档和考证任务,后来又兼了一些保养维护工作。看到徐峻工作完成的很出色,馆长接着又把负责整理维修残破军械和仓库清理的任务交给了他。博物馆有个附属的小修理厂,平时除了修理馆藏文物还承接修复私人收藏的老式车辆和古董武器的业务。能接触到这么多的稀有武器和老式精密机械使徐峻这个狂热机械爱好者对馆长的残酷压榨竟然毫无怨言并且还乐此不疲。其结果就是使这位未来的历史学家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军械师兼优秀仓库管理员和机械专家。
老家伙可能觉得这个东方来的小子还有潜力可挖,还有精力可榨,就又让徐峻带领几个馆里的机械师整理起那些重型装备起来。
等接下这个工作以后,徐峻才发现原来那些外面品相一流的战车和飞机的里面早就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了,各种橡胶制品已经老化得不成样子,电气线路也因为老化问题乱成一团乱麻。不过机械部分倒因为当时油封的很细致,所以没有什么锈蚀。换过几个电器元件和装上新的电路后一试车,还真的发动得起来,使徐峻对当时的德**事工业水平有了深刻的印象。飞机就难办了点,不过检查下来还真让徐峻开了眼。特别是那架梅塞施米特109竟然是全新的原装货,还是1940年前的型号。真让人不得不怀疑馆长的来历啊。想归想,修还是要修的。馆长托人调出了当时厂方的生产资料和技术图纸,徐峻按照图纸彻底的检查了一遍飞机。真是老古董了,虽然封存工作做的很完美,可是因为年代久远,金属自然疲劳,结构强度已经有所下降,有些结构需要重新做个新的换上去,电瓶和电路全部要更换,液压系统要重新清洗,液压管油封要全换,燃油泵也要换新的,电台要拆下来检修,有的地方还需要加固一下,仪表要拆下来清理上油调试。cao纵钢丝倒还结实,可是连接螺栓全报废了。发动机还行,不过要清理以前的封油花了很多时间,得出的结论是按他的计划修好了的话应该还能飞。
等到徐峻忙完了这些事后突然发现,寒假早就过了两个月了。他因为沉浸在对二战精密制造技术的狂热中,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学业。现在学校早就开了学,没办法,他只好向他的导师提出索性接着休学一年,明年再重修今年的课程。馆长倒也有点不好意思,也专门向徐峻的导师打了招呼,还为徐峻办了个工作签证,接着正式签了两年的合同高薪聘用他为博物馆技术员。也算是耽误徐峻学业的补偿。徐峻也吸取了这次玩物丧志的教训,在工作之余开始重新拾起自己的学业。开始借助博物馆仓库里大量二战时的文件(连绝密的都有,那老头的过去绝对令人怀疑)认真研究起二战历史起来。
;
第三章 灾难的开始()
本来徐峻非常满意他现在的生活,整天在武器和资料堆里钻进钻出,忙得不亦乐乎,直到那一天馆长突然冒出了那个该死的点子,徐大学究的快乐时光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也不知道那天馆长大人哪跟经不对,从来不管经济效益如何的他开始关注起门票收益起来。可能是因为修理那几个大家伙花费太大了吧。
馆长那老家伙真算是老狐狸了,竟然被他想出钱从哪儿花出去的就从哪儿赚回来的办法。在馆舍后面圈出了一块林地搞起了模拟战争表演项目。准备把那几辆经过修理后可以开起来的坦克拉出去对拼,以此吸引国外游客来参观。
因为一时没有专业表演人手,所以各位馆里的工作人员便被动员起来各司其职,全部被馆长大人赶上“战场”客串起各国炮灰相互嘶杀起来。经过馆长大人亲自上阵“指导教育”后各位炮灰们表演起来倒也能象模象样,还真打的是有声有色。果然,此招一出立马引起各方轰动,各国游客蜂拥而至,生意也开始蒸蒸日上起来。
可苦了徐峻那一班技术人员,由于有技术在身,驾驶个坦克开个炮的工作就责无旁贷了。徐峻更是能者多劳身兼数职,每次表演一开始他先要开着三号坦克向“敌军”阵地冲击,被“敌方”反坦克炮“击毁”,逃出舱口跑出几步要被机枪“击中”翻身掉入旁边的战壕。在壕沟底部换好“敌方”军服,顺着壕沟绕到阵地后面的树丛中驾驶着早准备在那里的m4开着炮再杀回去,接着就被“追猎者”一炮“击毁”,徐峻要到从逃生门爬出被mg42扫成筛子后才算是功成身退。
每天两场表演的结果是各位员工身体素质和单兵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徐峻等技术人员的驾驶水平也趋于炉火纯青,而且有向着上车能打炮下车能放枪的全技术人才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其实私底下要不是大家看在老东西第一天就涨了大家一倍的工资的份上,各位炮灰们早就造了馆长的反了。不过徐峻倒是在这种近乎于儿戏的“演习”中对二战军械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直观的认识,还给他的论文思路带来了新的空间,觉得很是有收获。
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德国国内几个大型的军事博物馆听说这里有还能开动的三号四号原装坦克后大为震惊,派人来仔细观摩检查了一番后马上表示愿意出巨资购买所有能开动的坦克。馆长大人当然是死不撒嘴,直到最后对方还是不死心的提出愿意各馆合资租借这批宝贝去巡回展览时,馆长思量了半天看在同行的面子上才总算勉强同意了。
战争表演由于道具被拉走的原因被迫暂停下来,结果所有炮灰们当晚跑到附近酒吧狂欢了一夜欢庆一段美好假日的到来。可是当时谁也没想到的是,馆长那老家伙在这几个星期赚钱已经赚出瘾来了,看惯了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后看着空荡荡的展厅和表演场竟感到有些寂寞,正在这时一封来自法国的信使他又打起了新的主意。
在坦克被拉走后的第三天一早。徐峻正兴致勃勃的钻在一架海因克尔iii残存的机头里参照着驾驶说明书想象着当年那架飞机的驾驶员在漫天的高炮炮火里穿行或者发现后面跟了一屁股敌机时会是怎样的手忙脚乱。这时一个博物馆解说员一头钻进了驾驶舱把正在幻想着参加英伦空战被“喷火”追杀得入地无门的徐大飞行队长拉回了现实中。
“徐,我到处找你,原来你钻在这啊。”那解说员一脸的埋怨。
“哦,呵呵,我在检查这个机头的保养状况,这个。。。。这个cao纵杆有点松动了。。。。呵呵。”徐峻觉得被人发现自己像小孩一样做白日梦是很不好意思的事。那个解说员倒也没有注意徐峻前面在机头干什么,也没理会徐峻笨拙的掩饰只是点了点头说:“哦,这样啊,对了,馆长十分种前叫你马上去他的办公室见他,害得我找了你半天,我看你还是马上去一下吧。”然后捂着鼻子笑着说:“徐,这里这么重的机油味你都受得了,真是佩服你们这群当技术员的。我还有事先走了,你快去吧,别让老头子等急了。”说完赶紧爬出了驾驶舱找地方透气去了。
徐峻听说是馆长大人召唤,急忙收拾了一下资料和工具,爬出机头向馆长办公室走去。馆长的办公室在三楼,藏在图书库的后面,一般游客还真难找到那里。徐峻站在馆长办公室的橡木门前先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敲了门。
“进来。”
听见馆长的回答徐峻打开门走了进去。馆长正坐在办公桌后看着一些文件之类的东西,一抬头看见是徐峻马上一脸的笑容。
“啊,是徐啊,快到这来,你知道我今天多么想见到你吗?哈哈,噢,别站着,快坐。”馆长绕过办公桌走过来把徐峻按到桌子前的椅子里,一脸的笑容灿烂到让徐峻感到不寒而栗。
“喔,馆长先生,不知道您这么急着叫我来是为什么事情,如果是为了那门20火炮的话,我想我可以解释。”徐峻昨天把一门fk30/20拆开后没马上装好,现在还散着扔在车间里。
“我正在研究当时的结构设计到底哪出的问题使它的射速怎么都提不上去,从中可以发现德国当时的军械。。。。”
“叫我卡尔,我亲爱的徐,叫我卡尔好了,别叫馆长先生,也别管那门炮了,我找你来是有别的事”馆长微笑着打断了徐峻的解释接着说到:“你要知道,我亲爱的徐,从你来到我们这里我就一直很注意你。我把大量的工作放心的交给你做,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还不是为了剥削外籍劳工。”徐峻心里嘀咕着,嘴上却回答说:“馆长先生。。。”
“我说了,叫我卡尔,别带先生。我们就像朋友一样说话。”
“哦,好吧,卡尔。。。我想您把那些工作交给我做是为了锻炼我的技术增加我的阅历吧。”徐峻感到自己的汗毛都树起来了,自己还真是狗腿啊,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己有这种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