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影教师-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贝他们赶到司法部的时候,日军正向外拖人,大约100名荷枪实弹的东瀛兵,将100多名中国男性围了起来,每100捆绑排成一行,被依次押上车,稍有反抗就会被刺刀戳死。负责管理难民营的里格斯拦住东瀛兵,向他们解释这些人不是士兵,被结果东瀛兵打得嘴角出血,跌倒在地。

    拉贝冲上去大声质问道:“你们的原田将军答应过,可以保证他们的生命。”

    几名东瀛兵气势汹汹端着刺刀团团围住拉贝他们,不让他们过去。东瀛军官更是恶狠狠地道:“中国人在济南枪毙了2000名东瀛战俘。”

    拉贝脸色惨白,觉得自己被骗了,他们明明答应过要遵守“人道主义”,才不过几小时,他们就弃承诺与不顾了!拉贝的目光与一名士兵的目光相遇,认出了这个士兵正是几个广东士兵中的一个。拉贝的心紧紧地缩在了一起,他对他们说过,放下武器就能保全生命的,但现在他却什么也做不了。拉贝喃喃地道:“我做错了吗?”

    史密斯和米尔斯也在自责:“与其这样,不如让他们跟东瀛人拼了!”

    镜头切到拉贝别墅,时间已经是晚上。拉贝坐在打字机记录白天发生的一切:“安全区外已经没有一家店铺未遭洗劫。现在掠夺、强奸、谋杀和屠杀在安全区也开始出现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随即房门被推开:“拉贝先生,有东瀛兵闯进来了!”

    这话刚落音,拉贝就听到了妇女和儿童的尖叫声,他伸头从窗户看去,一群东瀛兵正在翻越围墙,他当即冲下楼。拉贝挥动手电筒照向东瀛兵,愤怒地咆哮道:“滚!滚出去!”

    几名东瀛兵恼怒地拔出刺刀,向拉贝逼来,一名东瀛兵则拔出手枪,准备射击。拉贝用手电筒照着自己手臂上的**标记:“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当明白面对的是一个德国人后,几名东瀛兵迅速收起了刺刀,想去打开院门溜走。但怒火中烧的拉贝挡住院门,愤怒道:“不行!”他用手电筒示意,让他们原路返回,也就是围墙上出去。鬼子们对佩戴着**标志的拉贝有些忌惮,只好爬墙而去。

    银幕前顿时响起了一片叫好声,尤其是在场的华人和中国人,大家都觉得出了一口气。

    李安也轻轻呼了口气,低声对旁边的贾樟柯道:“张然很会调节观众的情绪,这部电影非常压抑,但一直压抑下去,观众肯定会受不了,所以他安排了这个情节,让观众情绪有一个释放。”

第1126章 愤怒() 
镜头切到金女大校,魏特琳和程瑞芳坐在校门口的门房里,守护着身后数千妇女和儿童。程瑞芳神情悲哀地道:“我不明白为什么上帝让我们中国人承受这些暴行?我们做错什么了?”

    魏特琳叹了口气道:“上帝用他自己的方式做事,只是我们难以理解。”

    就在此时,在学校巡逻的守夜人跑过来,大声喊道:“华小姐!东瀛兵进教工楼了!”

    魏特琳让程瑞芳守在门口,自己往教工楼跑去。还没进楼,她就听见女人的尖叫声。

    镜头切到国际委员会总部,里面乱着一团,各个难民营的负责人正在向国际委员会汇报受害情况:7个东瀛士兵闯进金陵大学图书馆大楼,拖走7名妇女,其中3名妇女被当场强奸。东瀛兵闯进汉口路的一个中国居民住家,强奸了一名年轻妇女,强行拖3名妇女;其中2名妇女的丈夫跟在东瀛士兵的后面追赶,结果被这些东瀛士兵枪杀……

    此时的魏特琳完全没有了平生温和的模样,就像一头愤怒的狮子,大声对拉贝道:“昨天夜里,东瀛士兵三次闯进我们学校,有两个姑娘被强奸!他们就是一群畜生!畜生!”

    拉贝已经是焦头烂额,但他还是安慰道:“明妮,你的报告我们收下了,我们会尽快将这些信息整理成抗议书,并将抗议书递交给日方的。”

    镜头切到东瀛驻南京总领事馆,拉贝将抗议书递交给了外交官员福田笃泰。福田对拉贝倒是很客气,不过他表示:“军界人士要把城里的情况搞得一团糟,我们大使馆一直在设法避免这样,但我们无法阻止他们!”

    金女大校园内一片安静,难民们正在吃晚饭。大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孩子飞奔过来,大声喊道:“华小姐!华小姐!东瀛鬼子来了!”

    魏特琳放下碗就往校门口跑,事务助理李鸿年跟在她的身后。妇女和儿童的尖叫声在校园里回荡。三个士兵在中央楼砸门,魏特琳他们赶紧走了过去。一个东瀛兵用生硬的汉语道:“把门打开。”魏特琳道:“我没有钥匙!”一个东瀛兵道:“里边有中国士兵,东瀛的敌人。”魏特琳道:“没有军人,只有妇女和孩子。”

    那个东瀛兵当即打了魏特琳一记耳光,另外两个东瀛兵先打李鸿年耳光,然后对着他拳打脚踢,其中有一个一边打一边得意的笑,就像在玩游戏。紧接着,一个东瀛兵举起步枪,用刺刀对着李鸿年的喉咙:“把门打开!”

    “住手,住手!”魏特琳大声道,“可以从别的门进去。”她指着大楼侧面,然后带着他们上侧门去了。李鸿年被打得满脸是血,但还是紧紧跟了上去。

    让人意外的是三个东瀛兵进了大楼,只是很随意的检查了几间屋子,搜查就结束了。从侧门走出来时,魏特琳看见另外两个东瀛兵拉着三个中国人过来,三个人双手都被反捆在背后,当即冲上去道:“他们不是士兵。”

    一个东瀛兵将刺刀对准了魏特琳:“中国士兵,东瀛的敌人。”

    魏特琳反驳道:“不是,他们是工人和花匠。”

    但辩解毫无用处,东瀛兵还是把人拉走了。三个东瀛兵示意魏特琳他们跟上。魏特琳他们只能跟着他们,往门口走去。大门外边,跪着一群人中国人,陈斐然、王耀庭都在里面。两个班的东瀛兵站在周围,端着步枪。三个东瀛兵走上前,抓住魏特琳和李鸿年,把他们拖到人群中,强迫他们跪下。很快程瑞芳、玛丽…特威纳姆,以及更多的教职员工被押到这里,被喝令跪在地上。

    一个中士问道:“谁是这里管事的?”

    魏特琳站了起来:“我是负责人。”

    中士让魏特琳从人群中把雇员认出来。她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告诉中士他们是干什么的。在她继续往下指认时,显得有些迟疑;她不可能记得所有名字,尤其是刚雇来的临时工。魏特琳在一个年轻的雇工面前停住了,想不起他的名字。陈斐然开口了,想要帮魏特琳,但东瀛兵马上冲过去对着陈斐然拳打脚踢,打得他满脸是血。

    就在此时,一辆吉普车开过来,停在路边。从车上跳下三个美国人,是斯迈思、费奇和米尔斯。东瀛兵们立刻把他们围住,搜查他们身上有没有手枪。搜查完毕,费奇用德语道:“我们是传教士。”那中士没有反应,便费奇改用法语:“我们都是美国人。那中士点头道:“是的,我知道。但你们必须离开这里!”

    中士一挥手,十几个东瀛兵冲上来,把三个美国人推上吉普车;还抓住魏特琳、玛丽…特威纳姆的胳膊,把她们往车上推。魏特琳挣扎着喊道:该死的!这儿是我的家!我哪儿也不去!”

    玛丽…特威纳姆紧抓着后挡板,坚决不肯上车:“你们这些狗杂种!放开我!”

    费奇把魏特琳她们的话大声翻译给中士听,中士便命令他们三个外国男人立即离开。在步枪的瞄准下,费奇他们上了吉普车,慢慢开车走了。

    吉普车刚一消失,学校里面突然传来女人的哭声和被捂住嘴的尖叫声。透过大门,现场观众看见东瀛兵赶着一群姑娘朝学校的侧门去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东瀛人的诡计,他们把魏特琳他们困在前门,假装审查和搜捕中国士兵,而其他人则在大楼里挑选姑娘。

    枯叶瑟瑟地作响,凄厉的北风在低声呜咽,被抓走的妇女们发出的凄惨叫声在空中回荡。魏特琳忍不住哭了,双手合十,低声念道:“仁慈的上帝啊,你看到了吗?你为什么还不行降下你的愤怒啊?”

    银幕前观众的抽泣声响成一片,尤其华裔和中国记者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就连李安控制也不住情绪,不禁泪流满面。贾樟柯不想哭,死死咬着嘴唇,但肩膀却不受控制的抖个不停。

    魏特琳的话让斯科塞斯想起了二战后思想家们发出的疑问:奥斯维辛以后,人怎么还能谈论上帝?他不由想道,南京大屠杀后魏特琳是不是也产生了类似的疑问,上帝在哪儿?

    镜头切到军政部对面被烧毁的交通部大楼,大楼前有座挖了防空洞的小山丘。此时拉贝目瞪口呆地看着防空洞,在洞口躺着许多横七竖八的尸体,尸体上千孔百疮,显然是被机枪扫射而死。约翰…马吉拿着一台毫米摄影机偷偷的拍摄,旁边的史密斯让他小心一点,要是被东瀛人看到,非杀了他不可。

    镜头切到距离国际委员会不远的一个池塘,里有几十具尸体,大部分被反绑着双手,其中有些人的脖子上还挂着石块。显然处决后的中国士兵被日军扔进水塘。拉贝看着满池塘的尸体,喃喃地道:“上帝啊,你看看这些一切吧!”。。

    镜头摇向天空,头顶碧空万里,太阳喷洒着温暖的光,但现场观众却没有感到温暖,只有透骨的寒意。这个镜头仿佛在告诉所有人,在937年的南京城,上帝或者神是不存在的。

    镜头摇下来,时间回到了995年的纽约,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张纯如走进编辑苏珊…拉宾娜的办公室。苏珊…拉宾娜看到张纯如,非常高兴地告诉她,普利策奖得主《天堂与大地》的作者麦克杜尔格愿意在张纯如的《钱学森传》出版时写书封推荐。

    张纯如听到这个消息像小孩子一样欢呼起来,然后问了问具体情况。不过她很快冷静下来,严肃地道:“苏珊,如果出版社同意的话,我想自费出一本书,出一本对我的民族来说很重要的书。”

    苏珊…拉宾娜有些诧异,不明白张纯如为什么要自费出书:“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不需要你的钱。要么我们认可并出版这本书,要么干脆不出版。现在你跟我谈谈这本书吧!”

    张纯如简单向苏珊…拉宾娜介绍了南京大屠杀,描述了她在图片展上看到的那些照片,还有她在国家档案馆和耶鲁大学图书馆收集到的资料。

    苏珊…拉宾娜对此非常吃惊:“真不可思议,我从没有听说过这件事,这样庞大而沉重的题材,竟然没有一个学者写过,怎么会这样?”

    张纯如苦笑道:“哈珀…柯林斯是专门出版学术著作的,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连你都没听说过南京大屠杀,更何况普通人了。这就是我打算写这本书的原因。”张纯如作了个深呼吸:“最近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人人都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知道被**屠杀的百万犹太人,却不知道二战期间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暴行?为什么会这样?但不管怎么样,我都有责任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937年南京发生的一切。”

    苏珊…拉宾娜微微点头道:“确实很奇怪,为什么这件事从历史书中消失了?是什么原因让它消失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选题,你写一份图书选题计划给我。”

    镜头切到聚会现场,张纯如穿着漂亮的裙子,跟一群华人愉快的交谈着。丁元向张纯如介绍一位女性:“这是汤美如,她是独立制片人,去年制作了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奉天皇之名》,她到南京去采访过幸存者。”

    张纯如听到这话,马上问道:“你到南京采访过幸存者,他们的情况怎么样?”

    本来面带微笑的汤美如听到这话,顿时严肃起来:“我前年8月去的南京,—个历史学家给了我一张采访联系人名单。我采访了4位幸存者,他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接受采访。他们生活很糟糕,住在平民窟里,甚至没钱买药!”

    说到这里,汤美如有些愤怒了:“而那些东瀛老兵住在美丽的房子里,家里陈设着美丽的艺术品和家具,还有花园。他们从东瀛军方得到巨额补助。这些人是罪犯,而受害者因他们的罪行还在继续受苦!”

    张纯如微微一怔,随即道:“我打算去南京为收集资料,并采访一些大屠杀的幸存者,但我在中国没有认识的人,你能帮我吗?”

    汤美如马上道:“当然,我想不光是我,很多人都愿意在这件事上为你提供帮助。”

第1127章 南京之行() 
世界地图,一架飞机从纽约飞到了香江;随后飞机的图标消失,火车的图标出现在银幕上,向着北方而去,在地图上划出一道红色的轨迹。

    地图与真实的画面叠在一起,火车的图标与真实的火车重叠。地图与火车图标渐渐淡去,真实的画面出现在观众眼前,一列轰隆咆哮绿皮火车沿着铁轨,在苍茫的大地上前行。

    镜头切到火车内,车厢里挤满了乘客,墙壁上电风扇呼哧呼哧的响着,让喧闹的车厢显得更加嘈杂。张纯如抱着着包坐在硬板床上,看上去非常憔悴,又有些委屈,就像受了欺负的孩子。

    镜头切到南京站,火车从左侧开到画面中,然后缓缓停住。全景,张纯如拖着行李从火车上下来,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全景,张纯如的周围都是人,他们顺着月台浩浩荡荡地往前走。人群中的张纯如看上去有些孤单,又有些无助。

    镜头切到车站外,张纯如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然后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告诉司机,去南京大学西苑宾馆。汽车缓缓启动,然后顺着街道在南京城里穿行。汽车停住,张纯如打开车门从车上下来。

    镜头切到西苑宾馆的走廊里,大全景,张纯如拖着行李箱迎着镜头慢慢走来。就在张纯如走到镜头前,即将于镜头擦肩而过之时,摄影机转动,对准了张纯如的后背。张纯如在一道房门前停住,用钥匙打开了房门,并走进了房间。镜头切到房间里,张纯如放下行李,拉开了窗帘。她坐在床上,重重呼了口气,然后倒了床上。镜头切到窗外,外面碧空万里,太阳喷洒着猛烈的光线。

    咚咚的敲门声响起,穿着大花低胸晚礼服的张纯如整了整礼服,将门打开。三个中年人走了进来,他们告诉张纯如,他们是杨夏鸣、孙宅魏,以及王卫星教授,将为张纯如的这次南京之行提供帮助。

    三位教授问张纯如,张纯如在吗?张纯如笑着告诉他们,我就是张纯如。三位教授非常惊讶,他们以为“美国作家”张纯如应该是个中年人,没想到是个年轻姑娘,简直像一名大学生!三人面面相觑,有一种我们是不是在浪费时间的感觉。

    王卫星问张纯如:“你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张纯如非常严肃地道:“**屠杀犹太人,这件事全世界家喻户晓,但是在美国,在西方,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无人知晓。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后裔,写出它是我的责任。”

    三位教授被这话打动了,而张纯如带的资料更是扯淡打消了他们的不信任。张纯如带来了《魏特琳日记》的复印片段,这是国内学界第一次知道《魏特琳日记》的存在。她在美国图书馆复印了1000多页有关远东军事法庭审判的资料,而这些资料在国内已经遗失。

    张纯如简述了此次来南京的目的,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是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二是实地察看当年的屠杀地点和当年外国人居住的房屋;三是收集并翻译中文档案资料。

    三位教授作了分工,由王卫星收集整理资料,杨夏鸣担任翻译,孙宅巍还找来了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段月萍,她对幸存者的住址比较了解,有她出面方面张纯如采访幸存者。

    镜头切换,张纯如在孙宅巍、段月萍和杨夏鸣陪同下前往当年大屠杀的现场。挹江门纪念碑前,张纯如静静站在那里,陷入沉思,汗水浸湿了她的头发和t恤;与此同时,电影画面的画面叠化出当年大屠杀发生时的场景,日军用机枪对着人群猛烈扫射,成批的中国人纷纷倒下,哀号之声回响在荒凉的江岸……

    接下来,张纯如他们去了中山码头、煤炭港、草鞋峡……

    每到一处张纯如都会停下来,将自己代入大屠杀发生时的情形;而观众通过叠化出来的画面,也都看到了当初日军如如何疯狂屠杀中国人的。

    镜头切回到西苑宾馆,窗外已经是漆黑一片。张纯如站在一张1937年的南京地图前,双眼盯着地图,在地图上进行标注:“江东门一万人被杀;燕子崖五万人被杀;草鞋峡五万七千人;煤炭巷三千人;鱼雷营九千人;中山码头一万人……”

    华人和中国记者不必说,现场的美国记者和观众都这一串串的数字惊呆了。张纯如的声音不大,但她念出的这一个个数字却像一把铁锤,敲击在所有人的心上,让观众的心紧缩成一团,并不断下沉。

    张纯如走到桌子前,坐在椅子上,重重呼了一口气,然后看着笔记本怔怔出神。

    镜头切换,张纯如在杨夏鸣的陪同下走进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杨夏鸣告诉张纯如,金女大的旧址就在这里,那些建筑都保存完好。

    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树环抱,遮天蔽日,里面都是飞檐峭壁式古典建筑,点缀在绿树丛中充满江南的味道。银幕前的观众惊讶的看到电影里的大草坪、以及中央楼、科学楼、艺术楼等建筑都完好无损的保留着。古老的建筑静静的矗立着,像在无声的诉说过过往的一切。

    张纯如走到艺术楼的门前,轻轻推开了大门。就在房门推开的一刹,现场观众都微微一愣,房间里正在说话的魏特琳和程瑞芳猛然看向镜头,像看到了银幕前的观众似的。不过观众们马上反应过来,在房门推开的一瞬,时间又回到了1937年。

    镜头切换,一个小男孩气喘吁吁地道:“华小姐!华小姐!东瀛鬼子来了!他们有好多人!可能有几百人!你快去看看吧!”

    魏特琳听到这话,脸上现出一片忧色,赶紧往大楼外面走。程瑞芳把那个送信的孩子叫道跟前,叫他跑步去中心楼和各宿舍楼,把东瀛兵到来的消息告诉工作人员。要他们确保年轻妇女和女孩们不要露面,也不要喧哗。那孩子立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