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神外传-第17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就在萧华收了飞车之后,突然间眉头一挑,目光看向远处,眼光之中透着一种惊讶。

    静仙子觉察出来,急忙看去,但见极远之处乃是一座不大的高山,山上遍布梯田,梯田里都是水光,明晃晃的有些耀眼。此时乃是正午,正是日头高照的时候,可那梯田之中,又是有不少的人在耕种。这中辛勤操劳的情形本没什么奇特的,可这些耕种的人皆是光头,身上虽然穿着僧袍,但僧袍并不甚清洁,有些沾了泥巴,有些带着污秽。不少耕种的和尚看起来累了,僧袍松散,居然躺倒在树荫之下仰面休憩,哪里是有道高僧的样子?

    “嘻嘻,有些奇怪了!”静仙子也是笑道,“妾身所知的佛宗弟子,莫不是手里拿着钵盂,四处化缘布施,一个个脸上清高,端是世外高人的样子,怎么这里的和尚如此的粗俗,还要自己耕作吗?”

    “我等下去看看吧!”萧华脸上带着笑意,很是饶有兴趣的样子。

    待得两人从空中落下,相貌不曾改变,衣装已经换了,萧华乃是儒装,手里拿着折扇,翩翩公子的样子,静仙子则换了普通的衣物,不过既然没有变幻,静仙子的美丽依旧远超寻常世人,端是明艳不可方物。两人沿着大路不过是走了片刻,从路上之人,无论是坐车的行走的,但凡男人都不由自主看向静仙子,不少人的口中还流出了口水。

    萧华苦笑,传音道:“静仙子,你不妨稍加变幻,若是这般去探看,我等何必从空中落下?”

    “嘻嘻……”静仙子掩嘴一笑,随着萧华走入旁边树林,待得从远处现出身形,相貌已经变得寻常。

    “这还差不多!”萧华微微一笑,眯着眼睛看看远处的梯田,快步走了过去,眼看一个老僧坐在地上歇息,走上前拱手道,“阿弥陀佛,大师请了!”

    “哎哟,不敢,不敢!”那老僧一听萧华叫自己大师,急忙一骨碌从地上爬起,双手合十道,“老朽就是个寻常僧众,当不得大师称呼,公子若是不嫌弃,可叫贫僧一声崇洪。”

    “哦,崇洪师傅!”萧华一听老僧法号,知道和尚虽然年纪不小,但是辈分着实的低,也就不客气的叫一声“师傅”。

    “施主实在是客气了,叫一声老和尚足矣!”似乎到了此时,老和尚才醒悟过来,自己应该叫眼前这个公子为施主的。不过听得萧华叫他“师傅”,老和尚很是高兴,脸上满面红光。

    萧华笑道:“崇洪师傅太过执着,无论是师傅还是和尚,崇洪不都是出家人吗?这还能有什么变化?”

    萧华的话很有佛理,若是有道高僧必定暗自点头,说不定还要重新施礼。可惜崇洪挠挠头,陪笑道:“小施主啊,老汉刚刚剃度不过半年,我佛门的佛法……不瞒小施主说,老汉着实的不懂,您若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到山上的诚慧寺去。哦,若是小施主不认识路,老汉可以带着施主过去。”

    “不必了!”萧华笑着说道,“我就是随便路过此地,看到民风淳朴,特别是崇洪师傅这样的老僧,居然也在田间劳作,心里颇是纳罕,才停下来问问罢了。”

    “老汉一辈子就是在田间地头做活的,不耕作吃什么?”崇洪挠挠头,憨厚的一笑,“老汉可不知道这有什么奇怪的。”

    “来,来……”萧华一拉崇洪老和尚,笑道,“我等坐下说话,您老怕是也累了,不必站着。”

    说着,萧华看看旁边的石头,一屁股坐了下来,哪里有元婴宗师的仪态啊!

    “你这个小公子不错!”崇洪老和尚一见到萧华坐下的姿势很是熟稔,笑了,对着萧华身后的静仙子说道,“小娘子可是好福气,这样没有架子的小公子在家里必定也是好好人一个,不会给小娘子气受。”

    静仙子年岁也不知道比这崇洪老和尚大了多少,此时听了老和尚的话,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若烟之眼波忍不住狠狠瞪了萧华一眼,她左右看看,眉头微皱,水田旁边的地上能有什么整洁的啊,静仙子始终是不能随意的坐下。

    “呵呵,小公子也是个有福之人!”崇洪老和尚夸完静仙子,也不忘夸夸萧华,“小娘子一看就是大家大户之人,有良好的教养,虽然没来过乡间,可为了小公子,宁愿守在旁边。以后公子家中,必定是……举案板齐头,和睦的很。”

    “哈哈……”萧华大笑,知道老和尚说的是举案齐眉,拱拱手道,“老人家坐下吧,咱们随便的聊聊。”

    “好……”崇洪老和尚一屁股坐下,很是顺手要从腰间那什么东西,可惜一摸是空,很是砸吧砸吧嘴道,“唉,做和尚什么都好,有吃有喝,还有活儿做,可惜就是戒律比较多,老汉抽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旱烟,如今不得不戒了。”

    萧华笑吟吟的说道:“既然不能戒,那就别戒了,何必自己为难自己呢?”

    “那可不行!”崇洪老和尚急忙摆手,“老汉既然入了佛门,就要持守佛门戒律,老汉可不能给我佛门丢脸。”

    随即老和尚很是戒备的看了萧华一眼:“小公子是不是在试探老汉啊!”

    “呵呵,和尚应该自称贫僧,小公子也应该叫做施主。”萧华笑呵呵的回答道。

    “那不同的!”老和尚很是傲然的摆摆手,又是一个“那是不行”,就跟一个高僧一般……(未完待续……)

第二千四百零九章 理想的单梁国

    且听老和尚傲然说道:“老汉的师父说过,称呼就是一个标记,无论叫什么,只要别人知道就行。即便是我佛如来,老汉称颂一声阿弥陀佛,那是应该,老汉就算是称一声我佛,也是正常,最不济了,老汉不开口,心中有默念,那也不以为过!而我佛门的戒律则是老和尚跟以前种田老汉的根本不同,只有持守了这些规矩,老汉才是和尚,否则老汉就不是和尚!”

    “南无弥勒尊佛!”萧华忍不住口宣佛号,点头道,“老师傅所说甚是,小生有些执着了。”

    “哦?”老和尚自然听不出什么不同,可静仙子有些愕然,很是奇怪的看看萧华,这“南无弥勒尊佛”的佛号她可是没怎么听过的。

    “小公子要问什么?”老和尚有些惋惜的举起手指,在自己鼻子前深深的闻了几下,抬手从地上拔起几根小草,边说边是将根茎放在有些发黄的牙齿中嚼着,一缕缕草绿色的汁液从根茎中渗出,发出一阵清香。

    萧华看着老和尚有些熟悉的动作,笑道:“小生去过不少地方,也见过不少的和尚。那些和尚跟老师傅不同,他们穿着干净的僧衣和袈裟,拿着木鱼和念珠,最紧要的,他们拿着口袋,他们不耕种,他们每天化缘,请人布施。所以见到老师傅,小生觉得很是奇怪,难不成这单梁国的和尚跟旁的地方不同?”

    老和尚挠头了,苦笑道:“小公子这可把老汉问倒了。以前老汉没见过什么和尚。后来蜈蚣岭有了诚慧寺,诚慧寺中又有了和尚,打老汉看到和尚的那一天起,和尚就是要耕种的,老汉可没见过不劳作的和尚,老汉没办法回答你。”

    萧华想了一下,笑道:“崇洪师傅不知道也罢,待得一会儿小生去拜会诚慧寺的住持询问。那师傅能告诉小生,你为什么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非要出家当和尚?”

    “好端端的日子?”崇洪老和尚眨巴眨巴眼睛。看着萧华道。“小公子哪个眼睛看到老汉以前过得是好端端的日子了?老汉出家当和尚又有什么不好的?”

    萧华哭笑不得,说道:“还是小生的错,小生一直觉得寺庙里面出家的和尚都是孤灯单影,很是无聊。每日念经劳苦。还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哪里有在寺庙之外来的逍遥?”

    “呵呵,那是小公子和小娘子的想法。”崇洪老和尚笑眯眯道,“小公子有小娘子暖被窝。自然不需出家为僧的。而老汉不同……”

    静仙子忍不住又是脸红,微微的低下头来。她着实的不明白,萧华为什么对这么一个粗俗的老农这么感兴趣!

    随即崇洪老和尚说了他要出家的缘由。老和尚的经历也算是复杂,年轻的时候算是村子里的好劳力,可是家里穷,娶不上媳妇儿,后来有别国逃荒到单梁国的女子经过,就留在了他的家里。可是后来单梁国边疆有战火,这一片沦为他国的疆域,村里的人或是被杀或是逃难,老和尚的一家在逃难中走散,待得老和尚回到此地,已经物是人非,老和尚为了等失散的家人,就留在村里。家人没等来,岁月却是来了。老和尚虽然能种地,也可以糊口,但一个人总也不好过,若是再娶,年纪也大,并不好找。老和尚无奈间,找到了蜈蚣岭的诚慧寺,将自己的水田捐给了寺庙,自己更是剃度为僧,每日在寺庙之内吃喝,每日也在寺庙的田产上耕作,日常的生活也有寺庙的年轻僧人照顾,比之先前好了很多。

    听了崇洪老和尚的话,萧华的眉目有些紧皱,若说这诚慧寺霸占乡民的良田成为私产,也是不对,毕竟崇洪老和尚乃是自愿,而且崇洪老和尚说得明白,跟他形似情形的还有不少,这些老和尚都是自愿将田产捐给寺庙的。这些田产崇洪等老和尚自己种不完,而寺庙之内则有精壮的壮年和青年和尚耕种,这些老和尚平素间除了荤腥不能食用,其它菜蔬都是不缺,甚至还有一些银子和铜钱发下来。不仅如此,诚慧寺每日都会有僧人督促崇洪等老和尚诵经,即便这些老和尚不认得字,僧人也会一句句的诵读,让这些老和尚跟着念,僧人寻常的功课也都是必备,当然这些功课的时间或许比寻常寺庙之中要少了很多。

    待得萧华有听崇洪老和尚说起诚慧寺内,不仅有他们这等年老的和尚,更是有一些孤儿收留,自小当沙弥;寻常蜈蚣岭左近贫穷之人、困难之人但凡有什么难处,也都是来诚慧寺内寻僧人解决。萧华忍不住转头看向静仙子,低声道:“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静仙子虽然不是儒修,可她执掌一国,对此也有耳闻,不觉微微点头:“公子所说甚是,单梁国的国师……不简单啊!”

    “是啊,听了崇洪老师傅的话,小生有种极其想见到这位佛宗国师的冲动。”萧华也是笑道,随即又是问崇洪老和尚道,“老师傅,你知道萧剑么?”

    “萧剑?”老和尚一愣,微微摇头,“他是哪个村子的后生?”

    “呵呵,萧剑不是什么后生,是你们单梁国上一个国主……”萧华笑了,解释道,“你可知道这人?”

    “原来那个生儿子没屁眼儿的人叫萧剑啊!”崇洪老和尚一听,不觉咬牙切齿的叫道,“老汉当然知道这人!若不是这人斗鸡赌输了,老汉的村子怎么可能被邻国抢占?若不是有邻国的兵丁过来,老汉的家……怎么会没了?原来……原来这该死的龟儿子叫做萧剑啊!真是够贱的!奶奶的,老汉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南无弥勒尊佛!”萧华急忙说道,“师傅今日犯得口戒太多了,小心佛祖生气。”

    “哼,佛祖即便生气了,老汉也要好好的痛骂他!”崇洪老和尚一听,就是气不打一处来,“我单梁国以前多好啊,老汉小的时候,整个村子还有四周的村子都是极好,可就是因为这个生儿子没屁眼儿的狗东西,生生将蜈蚣岭左近的乡亲们糟践了。唉,要不是有诚慧寺的和尚,还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哦!”听到此处,萧华心里一动,突然问道,“那老师傅知道现在单梁国的国主是谁吗?”

    “爱是谁是谁!”崇洪老和尚生气的摆手道,“他们你打我,我打你的,跟老汉无干,老汉只想过日子。”

    “呵呵,那最近十来年没什么战乱吧?”萧华又是问道。

    “当然没有!”崇洪老和尚笑道,“有佛祖在我单梁国呢,怎么可能有战乱?”

    “有道理!”萧华笑了,起身道,“崇洪老师傅,您老可有时间带着小生去拜会一下诚慧寺的住持?”

    “当然,当然……”崇洪老和尚急忙起身,右手很是习惯的抬起来,在身下的石块上要敲一敲的,可惜这次他敲了个空。老和尚有些尴尬,笑道,“唉,多年的习惯啊,不好改!不过师父说的好,只要心中有佛,所有的习惯都能改。”

    “应该吧!这个自然也有佛祖保佑。”萧华笑吟吟的回答道。

    “走,小公子请随老汉上蜈蚣岭,诚慧寺的住持最喜欢有学识的人了,我记得以前有不少的读书人来过寺中。”崇洪老和尚虽然年纪不小,可健步如飞,在山道上走得很快,边走边说。

    蜈蚣岭虽然说是山,可实际上应该叫做岭,本身并不高,只不过这山岭的颇大,绵延也长,就跟一条蜈蚣一样生出许多道山坡。

    蜈蚣岭上除了常见的树木,还种了不少的果木,这些果木成林,一片一片。果木不生的地方,有时候是瓜园,有时候是麦田,间或的还能看到一畦畦的豆秧。这些所在也都有一些僧众,有些年老,有些年轻,还有一些瓜园是光着脑袋的小沙弥看守。

    这些大大小小的和尚,跟崇洪一样,脸上都带着笑,或许口中不能说阿弥陀佛,或许没有清洁的僧袍,但是见到萧华和静仙子,都是双手合十,笑着施礼,端是让萧华看得欣喜。

    “崇洪……”眼看不远处一个极大的寺庙将山岭都是覆盖,大大小小的僧舍掩在轻松翠柏间,一个有些粗犷的声音从山道上传来,“你不在田间干活跑回来作甚?是不是腹中饿了?”

    萧华抬眼看去,但见一个身材瘦小的中年和尚,穿着一件月白色的僧衣,那僧衣看起来已经极是破旧,可这僧衣的破旧跟和尚愁苦的脸色比起来,又是逊色了不少。

    “师父……”崇洪老和尚一见此人,立时站住,双手合十恭敬道,“弟子刚刚在田中干活,正好碰到这两位施主来寻诚慧寺,弟子怕他们摸错地方,就带着他们上来。”(未完待续……)

第二千四百一十章 等待

    “嗯,知道了,你去吧!”那中年和尚听了,淡淡的说道,然后又从手里拿着的一个竹篮中捡出一个拳头大小,有些青瘪的果子,递给崇洪道,“这是贫僧地上捡的,你先拿着果腹,如今时辰尚早,你若是饿了再忍忍吧!”

    “多谢师父!”崇洪此时说话也是恭敬,接过果子施礼后,又冲着萧华和静仙子笑笑,转身去了。

    “贫僧鉴东见过两位施主!”鉴东的话开始像寻常僧众的语气了。

    萧华和静仙子随意的拱拱手,算是见礼,萧华看看鉴东手中的竹篮,笑道:“法师这是作甚?不在寺内诵经念佛,怎么手里拿了竹篮东逛西逛的?”

    静仙子有些纳罕,这话刚刚萧华明明已经问过崇洪,不知道他为何现在没来由又要再问?

    鉴东双手合十,低声道:“阿弥陀佛,若是贫僧心中有我佛,无论何时何地心中都在礼佛。若是贫僧心中无佛,即便端坐在寺中,手里拿着经卷,眼前放着木鱼,那端坐在大雄宝殿上的金身佛祖依旧不会理会贫僧。”

    “嗯,和尚所说有理!”萧华不置可否,又是说道,“其实和尚手中的东西,尽可以派遣寺内壮汉即可,并不用亲自前来。”

    “诚慧寺内除了佛祖金身不闲,其余都是闲余,贫僧乃小僧尔,故前来。”鉴东脸上神情不变,一边示意萧华随着自己过来,一边低声回答着。

    眼看鉴东回答的甚好。颇有禅机,萧华原本就是满意的心更加没什么挑剔,旋即萧华也不再多问这方面的事情,只指着四周的果林、瓜田问些什么,那口气跟乡间农人并无差别。鉴东先开始见到萧华责问寺庙的事情,心里有些反感,可接着听萧华的话,涉及农桑生计,颇有请教的意思,以为萧华乃是年少官员。今日偶然路过采风。也就悉心的解答,知无不言。

    待得到了诚慧寺的山门之前,萧华已经将诚慧寺的事情问的差不多了,不出萧华的预料。这蜈蚣岭已经被单梁国赐给诚慧寺作为产业。但是。诚慧寺并不像其它寺庙一样将这蜈蚣岭围起来,在山岭上兴什么佛事,做什么佛法。而是踏踏实实将这蜈蚣岭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土壤和流水的不同种了不同的东西。甚至还将蜈蚣岭的土地跟山岭之下的土地连在一起耕种,无论这些土地是否是属于诚慧寺的。

    特别的,蜈蚣岭的产出,除了供应寺内所用,还施舍四周的乡民,即便是有逃荒而流落到此地的乞儿也都发放。说白了,诚慧寺就好似一些乡村的善心财主,可诚慧寺又跟这些财主不同,诚慧寺自己根本就不积攒钱财。

    萧华微微有些叹息了,佛宗佛义深奥,教化众生向善,但有一点儿最是让世人不好接受,那就是寺庙之内的僧众一向以出家人自居,自己不事生产,只要世人供奉,美其名曰布施化缘。当然,这布施和化缘本是出家人当有的,说明出家人自己没有立身之本,只能靠世人的接济过日。可僧人大部分布施得道高僧,大部分依旧有人性,到了最后寺庙有极大的田产,僧人过得日子极其丰裕,还要靠困难的世人供奉,世人都有自己的眼睛,那谁还会相信寺庙?谁还会供奉和尚?久而久之,这佛宗可就显得虚伪。

    “受教了!”萧华拱手,说道,“若天下之寺庙皆如诚慧寺,那藏仙大陆何必有长生镇?”

    鉴东和尚似乎不知道萧华所说的长生镇是什么,他只笑笑道:“小施主怕是由别国而来,并非我单梁国子民,在我单梁国内,所有的寺庙都是如此!”

    “真的么?”萧华眉头一挑,有些惊讶。

    鉴东并不回答萧华的话,看看眼前的台阶,又是看看身后的静仙子,躬身道:“阿弥陀佛,女施主,我诚慧寺不允许女子踏足,还请女施主在外面奉茶!”

    静仙子眼光闪过微怒,她哪里将这世俗的寺庙放在眼中,只不过萧华的笑容和温言又是让她安静了。

    “你先在这里等着,待得我拜访了寺内的住持就立刻出来!”

    萧华的话中没有“仙子”,也没有“道友”,可听着温馨,好似……一种难言的亲昵含在内中,静仙子低声答应一下,转头看看,径自去山门前的一片山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