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7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才是最大的悲哀。看看这次前往西方的人员,多是以吏员为主,这些人仕途无望,才会前往西方搏一把,但有多少人是真的想去西方,恐怕很少。

    黄公度见状只是笑了笑,秦浩东只是看到了前往西方的危险和困难,但绝对没有发现,前往西方的优势,吏员去西方都可以升官发财,他这个进士出身的人,若是去了西方,再回来一趟,得到的东西将会更多。

    当然,相对于这一切,教化一方,更有成就感。

    东宫,李定北看着手中的名单,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道:“吏员虽然多,但相比较我们需要的人数,还是不够,至于那些当官的就更少了。”

    “当官和军队不一样,大军可以搜刮任何地方,但当官那是要教化一方,替朝廷牧守一地,讲究的是律法,自然是有些不一样的。”张孝纯一下子就点出了其中的差别。

    人性本恶,只要发现了更简单的办法,岂会用复杂的办法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民间很想加大对西征的投入,那是因为想用掠夺的方式夺取金钱,而不是用教化的方式巩固统治。这世上,高尚的人还是少了许多,就算是当官的人也是如此。无疑,李定北的方式还是有些漏洞,激发不了这些人的积极性。

第两千零七十二章 中世纪的欧洲() 
銮驾之中,李坐在软床之上,手中多了一本厚厚的奏折,几案上多了一张地图。奏折是暗卫和东厂联手送过来的,上面记载着欧洲的情况。大唐的暗卫通过商旅等方式,将欧洲的所见所闻都呈现了出来。

    “这是一个肮脏的城池,是一个古板的城池,无论是贵族或者是百姓,都毫无廉耻之心,他们不会洗澡,传闻他们认为,洗澡是对神灵的不敬,一生之中只洗三次澡,在城池之中,四处可见粪便的痕迹,甚至还能看见这些人随地为之。在城中,苍蝇、蚊虫多如牛毛。”

    “在这里,君权神授,教皇拥有绝对的权力,国王的权力根本就不敢与之抗衡,只要教皇下了教谕,国王必须要遵从,否则的话,国王都会被人推翻。”

    “在这里王国下面有公国、城池等等组成,以城邦为主,城主的权力很大,在自己的城邦中,就好像是君主一样,拥有很大的权力,决定城邦百姓的性命安全。”

    “城邦的士兵多为骑兵和步兵,这些士兵身材高大,生的十分健壮,作战也是十分凶猛,身上穿着的也是锁子甲。只是作战方式十分古老,不是我大唐的对手。”

    “城邦中,贵族对百姓多有压榨,民不聊生,所以许多百姓都会揭竿而起,在城外,有许多盗匪。这里雇佣军很多,实际上,都是和盗匪勾结在一起。”

    “果然是中世界的欧洲。一个充满着肮脏的地方。传闻当年因为成吉思汗的西征,才会出现了黑死病,但现在看来,就算没有成吉思汗,黑死病同样也会爆发,这些是一个肮脏的地方。”李将手中的奏章丢在一边,心中对遥远的西方也有了一些了解。

    征讨西方一直是自己的执念,无论是想在功绩上超过成吉思汗也好,或者准备将西方同化为中原人也好,李都认为自己应该征讨西方,给那些萨克森、盎克鲁、奥斯曼人一个教训,掌控整个西方,是李的梦想,并且这种梦想有可能会实现。

    “陛下,赵大人求见。”马车之外,高福的声音传来。

    “哦!”李一愣,从銮驾中走了出来,看见赵鼎正在高福的搀扶下走了过来,赶紧迎了上去,接过赵鼎,搀扶着对方上了銮驾。

    “岳父不好生休息,怎么到朕这里来了。”李看着一脸苍老的赵鼎,微微感叹道:“朕当初应该让虞允文跟上来,岳父到底年纪大了。”赵鼎年近六十,头发花白,因为常年操劳的缘故,脸上尽是青灰之色,精气神并不好。

    “臣听说西方来人了,所以就来见见。”赵鼎笑呵呵的说道:“陛下真的决定一年之后西征。”

    “岳父,请看,这里是东胜神州,从这里开始是为西牛贺洲,这一块,朕称之为北俱芦洲,而这个地方,被称之为南瞻部洲,至于大唐所在位置,是位世界的中间,称为中洲。”李笑呵呵从一边打开一张地图来,赫然是简易版的世界地图。

    “可是佛门的四大部洲,陛下又加了一个中洲?”赵鼎苦笑道。心中为李的野心感到震惊,传闻中的四大部洲是佛门的四大部洲,没想到李也弄了四大部洲来了。

    “朕不过是粗糙的划分了一下,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能不能征讨四方,就看以后如何了。现在中州和北俱芦洲都没有征服呢!”李画了一个圈,赫然是将后世的亚洲和欧洲圈了进去,在他看来,这就是中洲和北俱芦洲。

    “中洲以西如何?”赵鼎询问道。

    “一个肮脏之地,但又不得不取之。若是这个时候不取之,日后想取就更难了。”李指着一边的奏折,说道:“看见了吧!这是暗卫和东厂传来的消息,啧啧,好家伙,看看这个肮脏的地方,连澡都不洗。当然,还有更恶心的,朕都说不口。”

    赵鼎接过奏折,认真的看了一遍,脸上顿时露出苦笑之色,上面说可是比什么都恶心,恶心的昂赵鼎都要呕吐,双目中更是一阵怪异。

    “如此庞大的疆土,却落入这样的人手中,让人感到惋惜啊!”赵鼎苦笑道:“不过这样一来,陛下想要彻底的掌握西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城邦为主,王国之下,都是公国、城邦,这些城邦之间,又相互争斗,我们消灭这些敌人就变的很轻松了,但处理这些地方的陋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摸了一下眉心,笼罩在西方上空的不是军队,而是教皇,教皇所居的地方,比较小,但权力之大,让人震惊,连国王的地位都会随时被教皇剥夺,足见教皇的观念将会深入人心。

    “杀人容易,但诛人心难啊!”赵鼎看在眼中,微微叹息道。

    “什么君权神授,在我大唐铁骑面前,一切都是虚妄,就算朕面对都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又能如何,大不了尸横遍野,哼哼,西方的女子和中原多有不同,相信很多人都会喜欢的。”李忽然冷哼了一声,双目中闪烁着凶光,在他看来,只要见这些人都给灭了,就不存在反叛的问题。

    杀戮,赵鼎一阵苦笑,他心中也知道李心中所想,反正都是要消灭掉的,若是精神上消灭不掉,就在**上消灭对方,将这些地方杀的干干净净,相信,这些信仰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陛下,杀戮固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绝对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赵鼎苦笑道:“若是能将这些人感化了,可以减少许多事情发生。”

    “赵卿,你说错了,这个对方和钦察荒原不一样,那些百姓们不过是听了教皇的一道命令,就敢废掉国王,足见这边宗教势力之大,这个地方,君权神授已经深入人心,想要行王道,可不是最好的办法。”李摇摇头。若是能行王道自然是轻松,但中世纪的欧洲是十分疯狂的,只能行杀戮之道。

第两千零七十三章 封禅之议() 
今年的燕京无疑是很热闹的,不仅仅是恩科,还有吏员科举,前者是弥补国内官员数量的,后者却是要出口的,有些人在年前就到了燕京。

    燕京城大,陡然之间增加了如此多的人口,而且还是读书人,客栈之中几乎家家爆满,甚至有许多人都住不了客栈,不过,没关系,朝廷为此开放了燕京学府的宿舍,还有军营,这些读书人或者是吏员可以入住学生宿舍或者军营的营房之中,虽然条件艰苦了一些,但到底是有一个住的地方。

    黄公度感到很幸运,最起码自己来的早,能住在客栈里,当然,他也感到不幸运,自己的同乡秦浩东实在是太能折腾了,平时看书的时间很少,而是四处打探消息,什么主考官是谁了,这个主考官有什么特性了,什么本次科举的命题将会有很大的变动了,等等,他很想说一句,只要自己的才能到了,还有什么不会的呢?

    “师宪,听说这次科举的主考官是曹学士,这下不好了,曹学士必定会专注商业的,你说,我们这些读书人为什么要考那些阿堵物呢?”秦浩东闯了进来,坐在椅子上,一脸的不好了。

    “按照陛下的说法,做官的诗文并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反而是其他的东西,经济之道、劝课农桑、格物之道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你当官难道仅仅是凭借诗文吗?”黄公度放下手中的书本,书本很薄,这是燕京学府出的叫做《经济》的书,传闻是曹大学士汇合了不少大商人编撰而成的,里面还有当今天子的指点,几乎是现在必考的内容。

    “这倒是真的,以前还认为当官必须要读书,读书就可以当官。可是,现在看看,朝中的大臣们,当官之后,又有几个作诗的,都在做事情。这写诗啊,实际上,也不过是陶冶一下情操而已,倒是剩下的商学、农学才是立身之根本,不懂的这些,就不能富裕百姓,三年一次的考核之中,就会落了下风。”秦浩东罕见的坐了下来,说道:“每年贡献多少税收,多少粮草,辖地之内,新增多少人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黄公度点点头,大唐的科举和以前的科举都不一样,想要凭借几首好诗就能摘得状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靠的都是一些经济适用之道,死读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反而是策略部分。

    当然,想要懂得这些东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燕京学府还好一些,但在下面,有些人都不知道经济之道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就更加的困难了。就像黄公度,为了明白经济之道,还会向商人们求助,为了了解农业方面的知识,也问过农民,这些东西,以前都没有做过,现在做了,黄公度并不感觉到这些东西没用,反而让他增加了不少的见识。

    当然,还有一些迂腐之辈,对这件事情十分讨厌的,在暗中诋毁科举者甚多,黄公度对这些人并没有放在心上。

    “听说陛下要回来了?不知道会不会钦点我等为状元。”秦浩东嘿嘿的笑了起来。

    “你认为你能成为状元?天下那么大,听说连高丽和红河新城都有人来参加科举了,你也能行?别的不说,燕京城中也不知道有多少高手。”黄公度笑呵呵的说道:“我劝你,这几天突击一下,或许还能行,否则的话,你到了大街上,弄不好就会碰到什么纨绔子弟,那可就不妙了,我们到底是外地人。”黄公度略带深意的望着秦浩东一眼,这段时间,秦浩东回来的时候,身上隐隐带有脂粉的气息,这让黄公度有些担心,青楼妓院这样的地方,经常会滋生这些麻烦事情。

    “嘿嘿,是,是。”秦浩东脸色微红,这段时间他的确是放松了一些,在他看来,凭借自己的才学,状元是拿不到的,但进士是肯定的,谁让今年恩科遴选的进士名额又增加了许多呢?不过,这个时候听黄公度这么一说,倒是有些紧张了。

    黄公度摇摇头,他并不能确定秦浩东有没有听进去,自己又拿起经济看了起来,虽然上面的文字表述的很浅显,但黄公度仍然能从其中感觉到书本之中蕴藏着深奥的道理。

    东宫,李定北看着眼前的试卷,试卷很多,上面还有油墨香,李定北取了其中一张试卷,见上面字迹分明,又看了其他的几张,都是一模一样的,顿时点点头。

    “殿下,这是广备攻城作新制作出来的印刷机,印刷出来的文字十分清楚,大小适中。”张孝纯指着面前的试卷说道:“这样可以节省许多成本和时间。看上去也是整齐划一。”

    “不错。”李定北看了一下,上面的字一模一样,有名家的风采。他知道这是赵鼎的字,四四方方,端端正正,宛若像是做人一样。

    “殿下,还有最后一篇策论未出,不知道殿下准备何时出题?”张孝纯有些为难的说道。

    “还没有想好,不过,相信当天会出来的。”李定北笑呵呵的说道:“对了,父皇还有三个月就能返回京师,这次礼部要花一些心思弄一下,父皇为大唐开疆扩土万里之遥,可以说古往今来最圣明的天子,孤想请父皇封禅泰山,张大人以为如何?”

    “这个主意好,只是就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同意。”张孝纯想了想点点头,封禅泰山,告知天地,这是一件大事,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资格,若是没有资格,只能是让人笑话,就像前朝,也有皇帝封禅泰山,不过许多大臣认为,这都是笑话。看看历史上,真正封禅泰山的皇帝,上古时期除外,其余的诸如秦始皇、汉武帝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封禅,其余的诸如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等,就差了一头了,而宋真宗更是一个笑话了。

    但李不一样,文韬武略,古代先皇无人能及,大唐疆域之大,人口之多,震惊世人,若是说李没有资格,那恐怕所有的皇帝都没有资格。

    “那就招群臣商议一番,然后上书父皇,相信父皇会考虑群臣之议的。”李定北笑道。

    

第两千零七十四章 小心思() 
封禅泰山是一件大事,不是李定北或者张孝纯两人就能定下来的事情,不过,想来凭借李的功绩,世上也无人会阻拦的。

    “对了,张卿,铁路方面建的怎么样了?”李定北忽然不在意的询问道:“这些年,铁路建设也是一个大问题,朝廷也出了不少钱,耗费了不少的青壮劳力,建造的怎么样了?”

    “黄河北边倒是很好说,但有些地方还是差了一些,建造起来有些困难。不过,工部和广备攻城作的人正在认真调整,虽然有些瑕疵,但相信不会影响大局,只是此事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朝廷每年在这上面投入不少,能产生多大的效益,臣也不敢保证。”张孝纯先是一愣,很快就说道。

    “铁路讲究的是地势平坦、开阔,中原大地物华天宝,山川河流众多,所以建造起来十分困难,这一点,孤是知道的,你说,能不能修建一条道路,从燕京到草原,或者说,从长安西进,穿过沙漠,到达西方?”李定北忽然说道:“西方现在尽数为我大唐所有,商队众多,若是有这么一条铁路,直接通往西方,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张卿,你认为呢?”李定北目光闪烁,望着张孝纯。

    张孝纯心中一阵苦涩,运送商旅固然是一个方面,但他知道李定北想修建这么一个铁路,绝对不是想着通商,而是为了加强对西域,乃至整个西方的控制。就算是封了王国,那王国也是朝廷的,也是属于大唐的一份子。

    “殿下,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实际上,想要实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而且,这件事情,陛下那边未必会同意的。”张孝纯苦笑道。李是何许人物,这样的计谋在李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他必定能一眼看出李定北的打算。

    “嘿嘿,这件事情父皇就算知道了,也必定会同意的。”李定北听了,反而笑呵呵的说道:“能够加强大唐对西方的控制,这样的事情,父皇怎么可能不同意呢?而且知道孤的打算之后,还会增加支出,加快进度。张先生,这件事情,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张孝纯想了想,忍不住点点头,没有谁比李更想彻底的掌控西方,甚至张孝纯还认为,李之所以,将西方册封为诸位皇子,甚至还移民,甚至还允许将士们在西方开枝散叶,实际上也是为了加强汉人在西方的统治,就算西方出了什么问题,那也是李家内部的矛盾,这个时候,李定北提出的建议,李可定会通过的,甚至还会强行推广,逼迫诸位皇子同意此事。

    诸皇子也不得不答应这件事情,只要李还在世,这件事情,那些皇子们就不会反对,这就是阳谋,谁都不能阻挡。张孝纯看了李定北一眼,这个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了,一举一动,都让人震惊。

    “那臣就盯着广备攻城作的人,让他们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张孝纯连忙说道。这件事情才是关系到大唐的千秋大业,关系到汉人江山。

    “既然如此,这次恩科的题目就叫做西方。”李定北笑道:“现在朝廷西征的事情早就传遍天下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知道,若这些读书人还不知道,那就是读死书的人,这样的人没必要进入朝廷为官。”

    张孝纯并没有反对,策论实际上才能反应出考试人员的综合水平,想凭借一首诗就能获得状元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一点真知灼见,莫说是打动太子殿下,就算是下面的主考官都是很难的。

    “那些准备支援西方的吏员都来吏部报道了吗?”李定北又问道。

    “已经有一千零三十二人报名了,但距离截止时间还有半个月,臣估计,恐怕人数更多,甚至连高丽、红河新城那边都有人报名。”张孝纯赶紧说道:“说明此举对这些吏员们的吸引力很大。想来,填补西方的空缺应该是够了。”

    “能者上,庸者下。我大唐为官就是如此。孤看不仅仅是西方,若是有好的吏员,留在中原也是可以的。”李定北并不能确定,这些人十年之后还会回来,所以能留下来,自然是好事。

    “臣明白了。”张孝纯心中一阵暗笑。

    “这些试卷保密问题可做好了?”李定北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试卷,说道:“这要是将试题泄露出去了,恐怕你我都要倒霉了。”

    “殿下放心,负责印刷的工匠都全部控制起来了,都是在山里进行的,周围有大军警卫,就是一只鸟也飞不出,然后由东厂的人运进宫中,是臣亲自拆封的。”张孝纯赶紧说道。科举舞弊的事情长有发生,一般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尽的杀戮。张孝纯也知道其中的道理,哪里敢有丝毫松懈之处。

    “如此甚好。”李定北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让人将试卷重新密封好,这才让张孝纯退了下去。

    恩科终于开始了,整个燕京城的人都知道这一天,大清早的,就见一个个读书人朝贡院而去,燕京的贡院很大,建造的虽然不是十分华丽,但十分的庄严,这些地方,早在一个月前都打扫干净了,昨天,又派大军清扫一遍,甚至还重新粉刷了一遍。

    考试的地方并不大,左右不过数丈而已,勉强能够靠在墙壁上休息,但遮风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