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兵器,跪在一边。”柴玉京眼珠转动,长枪指着扎尔汗大声说道:“大唐皇帝陛下仁慈,你若是归顺,皇帝陛下肯定能饶过你的性命,你若是反抗,必死无疑。”
扎尔汗面色一变,最后想了想,还是下了战马,将手中的金刀丢在一边,跪在地上,他身后的数百牙帐亲兵见状,也纷纷下了战马,去了手中的兵器。既然连扎尔汗都已经投降,这些人自然也是不用抵抗的。
看着跪在地上的扎尔汗,柴玉京嘴角露出不屑之色,猛然之间招招手,就见身边的士兵张弓搭箭,在扎尔汗惊骇的目光中,利箭破空而至,将扎尔汗和他的亲兵笼罩在其中。
“为什么?”扎尔汗死死的望着柴玉京,他不明白这个柴玉京为什么不遵守承诺,在自己投降之后,仍然对自己下狠手。
“皇帝陛下仁慈,自然是会饶过你的,但本侯可没说饶了你的性命,像你这样的人,死不足惜,若是让你活着,日后肯定还会找机会兴兵造反,既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杀了你。”柴玉京根本就不相信眼前的扎尔汗,这样的枭雄一样的人物,能够指挥几十万大军,岂会甘心投降?既然如此,还不如早一些杀了,免得留下祸害。
又是一通箭雨,扎尔汗和他的牙帐亲兵尽数被诛杀,柴玉京甚至下马,亲自砍了扎尔汗的首级,然后让人挑着,用突厥语大声的喊了起来,数百骑兵绕着战场,大声的喊了起来,声音很大,瞬间就传遍了战场。
“玉京已经斩杀了扎尔汗,好样的。”李接到消息之后,心中很很高兴,对身边的近卫军说道:“也跟着后面喊起来,尽快结束战斗。”
葛逻禄人见扎尔汗已经战死,抵抗力更是小了许多。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不对称的战争,大唐军队虽然第一次进入河中,初来乍到,但禁不住人多,百余万大军不是任何一个部落或者国家能够抵挡的,大军所到之处,人畜尽数为大唐所有,也因为如此,才能支撑这百万人的消耗。
葛逻禄人的抵抗,李是很喜欢的,没有这些人的抵抗,如何让唐军掠夺的名正言顺,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唐军就是蝗虫,吃了一地,就去下一个地方,留下一片荒芜,却壮大了自己,这就是唐军。当初那个托钵僧说的一点都不错。
一块巨大的黑色布幔遮掩了整个天空,布幔所到之处,根本就看不见任何的太阳。黑色的幽灵骑兵,将摧毁沿途所有的城池,文明将焚毁在废墟之中,这就是大唐军队。
几十万大军的葛逻禄人,经过了两天的厮杀之后,只有数万人之多,这些都跪在地上,不仅仅是失去了兵器,甚至连身上的盔甲都给脱了下来。
唐军将这些人的双手捆在一起,肩膀上压着两根木棍,常常的木棍夹住了脑袋,五六个人捆绑在一起,他们的行动十分缓慢,根本就没有逃跑的可能。
李在诸皇子、众将的护卫下,巡视着眼前的战场,显得十分得意,又有一个强大的势力,在自己手上灰飞烟灭了,这就是一种成就感。
“知道康里人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吗?这些该死的家伙,居然来帮助葛逻禄人对付我大唐的军队,难道是想找死吗?”李想了康里人,若不是伯颜见机早,恐怕后军都会为之所破,那李的损失可就大发了。
“父皇,康里人向北逃走了,儿臣愿意领军追击。”李定国扫了一边的柴玉京一眼,这次大功落到柴玉京手上,让李定国有些不服气。
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真相()
李璟想了想,说道:“今天就到这里,我们先去怛逻斯休整,天下还大着呢!先让康里人蹦跶一会,我们要让将士们休整一段时间。要知道,他们到来不仅仅是来打仗的,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做。这天下太大了,朕这一代要是征服不了,不是还有你们这一代吗?”
“儿臣明白了。”李定国赶紧应道。
“你,比你的母亲要好,虽然狡猾了一些,但还知道大局。”李璟拍着李定国的肩膀,径自转身离去,背后留下阴晴不定的李定国。
“莫非母亲又做了什么事情,让父皇生气?”李定国望着李煜的背影,心中生出一丝迟疑,他并没有因为李璟的一番话,心中高兴,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自己能成为除掉李定北之外,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不就是因为自己母亲的缘故吗?到现在为止,朝中仍然有人没有放弃过对自己的支持。
只是从李璟的言语之中,他本能的感觉出李璟似乎发现了什么,发现了一些对柴二娘不利的消息,他扫了周围一眼,默默的跟了上去。这种事情并不是自己现在能够参与的。
大军在荒原上休息了一天,大队人马百万大军径自朝怛逻斯赶去,武松将李璟等人迎入大帐之中,而残破的怛逻斯也出现在李璟面前。
“陛下,请恕臣擅作主张,将城中的工匠极其家属都已经留来了。”李璟一到,武松就上前请罪。毕竟这个李璟当初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二郎已经知道思考问题了,不错。”李璟听了很高兴,说道:“一路厮杀过去,我们需要更多的工匠帮助我们修理攻城武器,留下他们吧!不过,他们必须说汉语,记住了,说了汉语,才是我们的人,才能享受汉人工匠可以享受到的待遇。”任何时候,李璟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侵略。
“臣明白。”武松顿时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他可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了什么事情,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上次的事情,别看李璟到现在都还没有追究,并不是不想追究,而是因为此刻的李璟,正在暗中调查。一件小小的军报,实际上说明了许多的问题。
别的不说,看看林冲,到现在还在望东城监督新城建设,就知道此事李璟对林冲的惩罚了,男人当立军功,林冲也是一样,兴建望东城哪里能得到什么军功?这一切还不是因为军报的事情?
武松有些畏惧的看了一眼李璟,自己退在一边,既然事情已经得到许可,自己也就可以放心了。只是等到他后退的时候,看见人群之中多了一个人。
暗卫副指挥使陈龙,顿时面色变了起来,大唐暗卫的配置他也是知道的,杜兴对外,陈龙对内。杜兴在军中关系比较好,但陈龙就不一样了,他是监视文武百官的。就好像是鹰犬一样,让人不喜欢,这个时候前来,恐怕是有要事了。
莫非上次的事情有结果了?武松虽然问心无愧,但却害怕这些家伙搬弄是非,他自认为自己和林冲两人并没有什么亏心的事情,只是君王自古多疑,谁知道这里面的情况呢?
大帐中,李璟和高福、陈龙三人,大帐内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声音,只有陈龙站在那里,说着暗卫的调查结果。
“这么说,你们确定林冲他们已经将战报送出去了?只是那个人在路上,为乱匪所杀?”李璟声音上扬,脸上露出奇异之色。
“这个,臣等已经找到那名信使的尸体,是在兴庆城外,有可能是当初死于叛军之手。”陈龙吞了口吐沫,实在是压力很大。
“死了好啊,死了就一了百了,最后所有的责任都是乱匪承担了。”李璟摆了摆手,让陈龙退了下去,他看着陈龙的背影深深的叹了口气,事情实在是太巧了,一个送信的士兵就这样被杀了。
“陛下,这件事情不如交给东厂。”旁边的高福眼珠转动,低声说道。
“交给你们?你们能承担这身后的压力吗?”李璟是一个聪明人,否则的话,也不可能白手起家,有今日这样的成就,这一切都是谁的,事情哪里有这么巧的事情,背后若是没人的话,又怎么可能呢?背后是谁,李璟都能隐隐猜测到一些。
“奴才等是陛下的家奴,除了陛下之外,任何人都不能命令我等。”高福义正言辞的说道。至于这件事情的背后是谁,高福已经不在乎了,他需要的是扩大东厂的影响和权力。
李璟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就查查吧!”背后是谁,李璟隐隐的能猜到一些,这原本只是一件小事,但小事之中,却蕴藏着大事,而且这件事情也是他不允许的。
高福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他站在大帐之中,还是有些害怕的,眼前的这位实在是太可怕了,虽然只是坐在那里,但气势太过恐怖,好像随时都会爆发一样。
“是哪个该死的家伙,居然惹了陛下生气,连咱家都小心翼翼的,真是该死。”高福一边走着一边低声骂道。
东厂出手,说明了对暗卫的不信任。大帐之中,杜兴和陈龙两人隔案而坐,这种情况已经很久都没有发生过了,平日里,两人都很忙,除非大事,才会如此。
“陛下这是对我们暗卫的不信任。”杜兴丑脸阴沉,有些不满的看着陈龙,他虽然是指挥使,但两人分工明确,眼下却是陈龙惹出来的事情,杜兴不想被这样的黑锅。
“事实是这样的,难道还能改变不成?这就是事实。”陈龙不在意的说道。明显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节奏,好像事情真的是这样的。
“你以为你能瞒过陛下的吗?”杜兴冷笑道:“陛下是何等人物,这样的事情岂能骗的了他?”
陈龙苦笑道:“哪里敢欺瞒陛下,只是这件事情真的是如此,暗卫只是查到这些。并非我故意如此。”
“当真?”杜兴面色凝重。
“当真如此。”陈龙正容道,他面色冷峻,目光敏锐。
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失落()
杜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这件事情莫说李不相信,就是他都不相信,事情哪里有那么凑巧的事情,一封战报送到军机处,军机处不管有没有收到,总得有个回信吧!林冲有没有收到回信?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难道林冲不知道这里面的情况吗?
陈龙默然不语,这里面的情况他也是知道的,但绝对不能说出来,这件事情已经超出了自己本事范围之外,甚至其他人,谁碰了这件事情,谁都要倒霉。
“哎!这些年你我合作的很愉快,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我倒是希望以后还是这种情况。”杜兴忽然叹息了一声,仿佛是在说着什么似的,却没有发现陈龙双目中的不屑之色。
杜兴已经是国公之位,而他陈龙只是一个侯爵,双方的待遇却是差了许多,最后好处都让杜兴占了,这叫合作愉快?陈龙恨不得指着对方的鼻子骂起来。索性的是,他知道眼下这种情况双方还不能闹翻,只是坐在一边点点头。
而在另外一边,武松大帐内,一个内侍面色阴沉,站在武松之前,声音尖利,冷森森的询问着,武松虽然一脸的愤怒之色,但也只能是听着,只是脸上的不耐烦之色更浓了。
“武松将军,不要以为你是陛下的心腹大将,就。”
“够了。”内侍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大帐之外,走进一个人来,不是高福又是谁,只见他狠狠的给了那名内侍一巴掌,冷哼道:“武松将军乃是陛下的亲信大将,军中主帅,岂是你这样问话的?还不滚出去。”
那名内侍吓的面色苍白,赶紧退了下去。高福赶紧赔罪道:“都是奴才的失误,让将军为难了。”
“高公公,到底是什么事情?那本战报不是已经送到军机处了吗?而且军机处也已经有了回复啊!”武松按下心中的不悦,有些不满的说道:“至于你们说的,那名士兵死在乱匪途中,我们根本不知道,在我们得到的消息,就是那名士兵被留在京中。”
“这些,您和暗卫他们说过了吗?”高福有些惊讶,赶紧询问道。
“暗卫根本不相信,他认为我武松在说谎,说他们已经找到那名将士的尸体,这不是笑话吗?若是士兵死在河湟故地,那名军机处的人怎么可能说已经接到战报了呢?”武松摇摇头,忍不住苦笑道:“更是不可能将那名士兵抽调入京中了。”
“我相信武将军,也相信林将军,甚至咱家相信陛下也是相信两位将军,但既然不是两位将军这边的问题,那就是军机处的问题了。”高福嘴角露出一丝冰冷之色,这不仅仅是军机处的问题,就是连暗卫也是有问题的。
林冲和武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满朝文武都知道,林冲严于律己,武松就是一个侠义之人,岂会做出这种事情来,暗卫的推卸责任,还有军机处的言辞,这些都是在说明两者之间有问题。只是这两个地方出了问题,那问题才是大发了。
“军机处?”武松面色大变,最后默然不语。
“或许不是几位大学士,只是下面的人也说不定。”高福劝慰道。只是武松看的分明,这句话就是眼前的内侍都不相信。
“为什么如此?”武松忍不住询问道:“我与林将军对陛下忠心耿耿,专心打仗,不在乎利益的得失,在西北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干涉过朝中的事情,怎么还有人算计?”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使得李损兵折将,那肯定是要受到惩处的。
“那是因为两位将军都和太子殿下关系很好。”高福扫了周围一眼,低声说道:“太子殿下一日不登基,这皇位都是有变化的,两位将军在河湟故土用兵数十万,朝中岂会没有人忌惮呢?哪怕两位将军一心打仗,不管朝中之事也是如此。”
“原来如此。”武松一阵苦笑,说道:“若不是公公指点,恐怕我武松还不知道此事呢!”
“虽然背后有人,但只要陛下信任两位,谁算计都没有任何用处。”高福见武松神情萧瑟,忍不住在一边劝说道:“我等不是为陛下效命吗?只要跟随在陛下身边,忠心耿耿,何人敢算计我等呢?”
“可是朝中的那些人?”武松叹息了一声。
“真正朝中有其他心思的也只有少数人,这些不明天道,妄图和陛下、太子殿下作对,这样的人迟早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高福冷森森的说道:“就好像是这次,还真的以为事情做的天衣无缝?我东厂迟早会查出来这件事情的真相。”
“能够号令暗卫和军机处又岂是简单的人物,恐怕就是你们的督主也未必敢下手吧!”武松顿时冷哼道:“甚至这件事情若真的有问题,背后是谁,想必你也是知道的。此人与陛下情深义重,也就是这一点,所以才会如此嚣张,嚣张的我等都没有办法。”
“陛下没开口,谁敢放肆。”高福也坐了下来,说道:“唯独太子即位,才能解决这一切,陛下仁慈,是不会对她动手的。”
“可不是嘛!这件事情到了最后,恐怕也是不了了之。”武松长叹了一声,说道:“哎,可惜的是死的那些将士,若是当初陛下这封战报,我们的弟兄也不会死这么多人了,敌人的弓箭手、骆驼骑兵都是如此,骁勇善战,若是加以防备,最起码可以伤亡会少了千余人。”
“陛下。”高福没有说话,实际上,大家都是聪明人,他们都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有可能是何人,但却无人敢动。他冷哼哼的说道:“陛下自然是知道这一点,下官猜测,陛下迟早会做出决定,毕竟朝纲不能乱,一旦太过分了,迟早会废了他的。陛下是谁?身边的女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到时候,咱家亲自上门。”
武松听了,忍不住摇摇头,若是如此简单,柴二娘也不会冒着大风险,不来漠北伺候李了。
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得意忘形()
钟粹宫,柴二娘一席青衫,靠在躺椅上,面色平静,也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半响之后,一个宫女走了进来,低声在柴二娘的耳边说了几句。柴二娘这才松了口气,脸色又恢复成正常之色,娇美的面容上多了几分笑容。
“太子在做什么?”柴二娘淡淡的询问道。
“听说正在让军机处的人动员第二批西征人员名单。”宫女赶紧说道:“最近民间反向很大,许多人都愿意参加西征大军。”
“财帛动人心,任何时候都是如此,派人告诉太子,中原才是天下的根基,陛下的大战恐怕也就两年,暂时没有必要动员这么多人,陛下也不会允许的,动员这么多的青壮前往西方,拓展大唐领土,中原如何是好?”柴二娘忍不住说道。
身边的宫女有些好奇的望着自己的主子,她可是没有想到,自己的主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分明是在帮助太子殿下,免得他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
柴二娘并没有解释,而是挥了挥手,让身边的宫女退了下去,这里面的秘密,哪里是一个小宫女可以理解的,尽管这个小宫女并非一般的人物,可同样是不理解,也没有必要理解。
东宫不过是昔日秦王府改建过来的,换了一个名字而已,李定北在接到柴二娘的话后,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
“宫中女子不得干政,这是父皇说的,也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就算是教训我,那也是母后的责任,她算什么,眼下全国上下,都想着西征,那些青壮们恨不得都加入西征大军,为我大唐开疆扩土,他却在身后阻拦,真是可恶。”李定北忍不住埋怨道。
“镇辅天下,周转粮草,同样是功劳,若是能为陛下筹集一支生力军,陛下心中肯定会喜欢的,就是如此,同样是功劳一件。皇贵妃这是不想让殿下立功而已。”东宫洗马封伦忍不住说道。其他众人也纷纷点头,柴二娘留守京师的目的,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众人对这样的事情,也是很抵制的。
“殿下,是啊,这算是什么事情,我大唐天下稳若泰山,大家都想着去为大唐开疆扩土,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虽然有春耕秋收之说,但我大唐大部分的粮食都是来源中南半岛,中原根本无忧,还有那么多的奴隶,臣听说,有些地方青壮们无所事事,家里的土地都是找一些奴隶来耕种,一家或者几家一起到牙行出手,这样一来,庄稼照样是种上了,自己还能活的自在。”又有东宫官员说道。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一阵哈哈大笑,现在天下还真是如此。这也说明大唐王朝的富裕之处。
李定北想了想,也点点头,说道:“进行西征,这是民心,民心不可违。不过此事还是要与政事堂商议一番。指望我们东宫来推动此事还是差了一些。”东宫人手方面自然是不能和政事堂相比,而且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