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华佗毕竟也是超一流的高手,对刘辩的杀气虽然敏感,可是却也带不来多少影响!见刘辩来势汹汹,华佗猛的向后翻越了几步,险险的避开了刘辩的一击。
“嘿嘿。”见华佗避开了自己的正面攻击,刘辩的嘴角轻轻的扬起,龙刺可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躲开的!
“不好!”看着刘辩嘴角的微笑,华佗心生不妙之感,还不等他想明是何处不对,刘辩右臂的半截手臂突然凭空消失。
刘辩半截手臂突然消失,在场的众人,包括了华佗都大吃一惊,这等诡异的事情,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华佗心中震撼之余,突然觉得背后传来一阵迫人的气势,还不等他躲开,一股巨力便锤了上来,将他轰飞了出去。华佗难以置信的回首望去,原来将自己打飞的,居然是刘辩消失的半截手臂。
“噗……”华佗普通的一声摔落在刘辩的身前,一口鲜血猛的喷吐而出,他只觉得自己似乎浑身都散架了。
要不是仓促之余,华佗使用了熊式,抵御了小半的力道,恐怕挨了这一击,他起码要躺上十天半月的。
“神医输了!”刘辩看着趴在身前的华佗,有些牵强的笑了笑,此时他也不怎么好受。刘辩消失的半截手臂已经回来了,可是却布满了血丝,显然是血管爆裂了。
刘辩的身体固然强悍,甚至可以比拟一些四、五级的防具,可是贸然将手臂当成兵器使用,而且还是用了那么强悍的龙刺,只是血管爆裂都算是好的了!要是换做了别人,早就被穿透空间的威压给挤爆了。
要使用龙刺这等穿越空间的招式,一般的武器根本就无法承受,只有7级以上的武器,才能有支撑穿透空间的压力。而刘辩手臂的坚固程度,只是相当于四五级的兵器而已,这种程度使用龙刺,自然是要受伤了。
“王爷要说些什么,尽管说吧!不过不能说服我的话,我依旧不会同意留下的。王爷称呼我的表字即可。”华佗勉强的站了起来,虽然受了一些伤,不过在熊式的防御以及刘辩收了不少力的情况下,他的伤势很快就可恢复了。
虽然战败了,可是华佗却也没有显得低落,毕竟他的本职是医生,武艺不过是傍身之技,就算输给了别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了!何况战败的代价,仅仅是让刘辩说服一次而已,大不了听完之后再拒绝,然后离开就是。
“那好!元放且先坐下,同张神医一同听听我的想法吧!”刘辩示意华佗到一旁坐下,然后冲张机善意的笑了笑,左手冒出了一团绿光,将受伤的右手包裹住了。
“王爷也称呼在下的表字即可,神医之名,愧不敢当!”张机见刘辩看向了自己,连忙开口谦虚了一句。
张机不同于华佗,华佗立志行医天下,可是他却是立志钻研医术。两人的医术不相伯仲,不过心中所想不同,所以张机对于刘辩要招募他,显得不是很反感。
如果刘辩说的的确有理的话,张机也会同意刘辩的邀请,留在冀州做事。说白一点吧!
在哪里研究医术,不是研究啊!
天下哪里都会有病人需要医治,如果刘辩说的道理的确让他心动,也不过是要换个地方而已,还是照样可以治病救人。
感觉手臂的疼痛开始减缓,伤口也恢复完毕后,刘辩撤去了法术,缓缓的坐回了走到了华佗和张机的身前,开始解说起医学院存在的理由和理念起来。
华佗和张机开始听得还有些不以为意,不过越听越心惊,刘辩一些奇特的想法,根本就是他们没有想过的。张机因为抵抗力最弱,刘辩不过说了一半,就已经将他给说服了,不过华佗没有表态,他不好开口而已。
“元放,你一人之力是不能真的做到救治天下人!何不培养成千上万的医者,让他们代你行医天下呢?这样被救治的百姓,才会更多不是么?”刘辩见张机意动,只剩华佗犹豫不决,便一脸严肃的看着这个名满古今的神医,说出了一句无数三国穿越小说,说服华佗时的一句话。
“唉。王爷所说的,佗又何尝不知!只是如今医者地位卑微,甚少有人愿意学习此业,所以佗行医数十年,也不过培养了数个弟子而已。”华佗心中虽然被刘辩的设想所打动,可是客观的事实,还是让他异常的清醒。
“这点元放不必担心!不是本王自夸,本王在冀州的号召力,绝对是无人能及的!只要本王放出话来,就算是找来数万诚心学医的人,都没有任何问题。何况医者行业目前虽然地位卑微,可是请你相信我,在不远的将来,医者将会成为人人尊敬、追求的职业!”刘辩用着煽动的语气劝说着,听得一旁的张机一脸的狂热,华佗也彻底意动。
“既然王爷这么说了,那佗便留在此地三年,如果三年后,学医的人不超过千人,还请王爷准许佗继续四处行医!”华佗心中挣扎了许久,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折中的办法。
“三年之内,医者的地位,绝对会大幅提高的!临时的医术学院在城南,预计在一年后会迁移邺城,如今有医师五十余人,都是当世的名医。两位即刻便可以走马上任。”
刘辩自信在三年后,医者的地位会大大的提高,这个道理是经过历史验证的,从21世纪医生吃香的程度,就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了。所以华佗已经是瓮中之鳖,逃不出刘辩的五指山了!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有了华佗和张机的加盟,医学院的组建自然是十分的顺利了。在刘辩的号召之下,第一届的学员就招收了近千人,都是比较有潜质的少年,平均每个医师带二十个学生!
身为院长和副院长的华佗、张机,平时也只是各自研究医术、为上门的重病之人诊断,偶尔指点一下学院的学员。当然他们本身也带着两个,潜质非常不错的学员,可以继承他们的本领。
在刘辩的可以推崇之下,冀州兴起了一股学医的狂潮,冀州境内医者的地位大幅度提升,甚至几乎可以与士人相比。
不过刘辩的领地之外,医者的地位还是一如既往,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各地的医者蜂拥而至,让冀州几乎成了医者的圣地。
医者的行动,顺带的也带动了人口的流动,毕竟没有人愿意留在,生病没有医生治疗的地方。结果冀州的流民再次大幅度增加,平添了百万的人口,从原先的五百万,变成了六百万之巨!
这个结果是非常夸张了,大汉才三千万的人口,而且一共是十三州,如今冀州便占了六分之一,绝对是人口第一的大洲了!
冀州本就不是什么超级大洲,人口一下子急剧增多,就显得有些拥挤了。不过就算再怎么拥挤,也比二十一世纪要好得多吧?
幸好刘辩麾下多了幽州五郡势力,可以将部分医者以及大半流民迁移过去,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其中消耗的资源差点就把冀州给拖垮了。
等那些诸侯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口已经流失了很多,流民的缺失也就代表兵员的减少!众诸侯无奈之下,只有大幅度提高医者的地位,借此保住领地的民众。
而刘辩成了这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不仅平添了百万人口,以及数百医术精湛的医者。还让华佗彻底归心,一心一意的发展医学院。
期间洛阳来了两个御医,是灵帝派遣来的。何后乃是一国之母,虽然已经相当于被打入冷宫,不过她身患重病,灵帝怎么说也要派人前来探查一番的。
当然何进的慰问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他派人送了根千年人参来冀州。刘灵这个小丫头也是少不了的,比较她同何后非常亲近,自然也是要前来看望一番。所以才刚刚回到洛阳的她,有转头来到冀州了。
值得一提的是,管宁和邴原也答应了刘辩的邀请,管宁开始着手组建士学院,为刘辩培养文官。等日后司马微前来,刘辩就更不用担心文官的问题了。
同时因为士学院教授知识的导师不够,管宁和邴原还邀请了一些好友前来执教,其中就有名士王烈,一个才能不逊色于管宁的名士。
不过让刘辩意外的是,邴原并没有留在士学院教书育人,而是出仕在刘辩麾下,并且前往幽州协助沮授。到是给刘辩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至于邴原为何突然改变主意,刘辩也只能认为是,邴原见识了冀州的繁华之后,决心让大汉之土都变成这样的乐园。要不然刘辩实在想不出,为什么邴原在冀州逛了几天后,便决心出仕了。
最让刘辩心喜的不是这些接连的喜讯,而是孙策从长沙归来带回的消息,孙MM果然就是后土转世之人!她的心口有一个菱形的黄色胎记。而且孙坚也已经答应,三年之后亲送孙MM来冀州,接受刘辩的教导。
诸多事情了解之后,刘辩也就闲置了下来,领地不能再进行扩张,发展也有手下的人做。需要戒备的南匈奴也显得非常乖巧,没有任何的异动。
就算南匈奴中,有心怀异心之人,也被暗部的人即时刺杀了,时间一久,南匈奴上下就成了刘辩麾下一条,非常听话的狗狗。
不过让刘辩觉得奇怪的是,太行山上的三十万黑山贼,停止了扩张势力,连接数月,都没有下山打劫过。
根据暗部打探来的情报,他们在太行山上耕种,自给自足。如果没有遇到天灾的话,恐怕暂时是不会出来打劫了,当然却不能排除出来攻城掠地的可能。
而黑山贼的首领张牛角,也没有派人来冀州打探张宁的真实身份,而是沉迷于修炼太平要术,营寨中的大小事务,都是交给义子张燕处理。
虽然刘辩有心早日取缔黑山贼,不过却迟迟没有行动,毕竟收服了黑山贼,暂时也没有地方安置!既然黑山贼如今自给自足,那就暂时让他们呆着。只要把持了道路,别让外州的贼寇进入太行山,继续壮大黑山贼的势力就足够了。
冀州商会的发展也在急速增大,徐州的糜家和江东的鲁家,纷纷秘密将产业转移到了冀州!而且刘辩也顺利的收服了,梦寐以求的鲁肃,让冀州的内政越发的平稳。郭嘉、田丰等人也可以卸下任来,专心处理军中事务。
冀州有刘虞、顾雍、鲁肃三巨头打理内政,幽州五郡也有沮授、邴原,内政方面基本上不用任何人操心了。而刘辩早先提及的六部制度,也被无限期延后,等刘辩统一天下后,可能会被重新启用吧!
幽州方面,公孙瓒也顺利击败了辽东、高句丽,公孙度、高蒙相继战死。公孙瓒也顺利将他们的领土,全部兼并了下来。
高句丽的一百多万俘虏中,将近三十万的年轻女子,被公孙瓒卖给了沮授,借此换来了大批的武器、盔甲以及粮草、马匹,公孙瓒也由此获得了一个新的外号,人贩将军,意思就是贩卖人口的将军。
而高句丽剩下的俘虏,却还有百万之众被拘禁了起来,在公孙瓒击败高句丽的半月后,被刘辩偷偷用一把大火给烧死!对外宣称是公孙瓒将他们处死了。
刘辩一把火,受益了一千五百多万灵气,灵气点暴涨到了五千三百多万点,距离四次进化越来越接近了。
沮授购买了三十万高句丽的年轻女子后,先是派人进行了毫无人道的洗脑,确保这些女子没有复仇的心里后,才将其中最漂亮的处子挑选出来,进献给刘辩。
剩下的女子,则是被分赏给有功勋的士兵为奴为妾。因为刘辩下过命令,不准虐待、私自贩卖这些女子。所以得到赏赐的士兵,也没敢做出什么不人道的行为,也只是回家的时候,同她们做些传宗接代的事情而已。
公孙瓒灭了高句丽和辽东自会后,声明飙升到了极点,前去相投的热血志士不计其数!导致公孙瓒实力急剧扩张,实力直追三大诸侯。
期间刘辩也亲至去查看了一次,公孙瓒现在的忠诚度,依旧是满点。刘辩这才放下心来,任由公孙瓒发展,不过定期的检查还是必要的。定期检查忠诚度,对谁都是一样,并不是针对公孙瓒一人而已。
公孙瓒灭了高句丽和辽东之后,坐收了幽州西北五郡,只剩一个辽西没有收复。公孙瓒也按照刘辩的指示,没有主动招惹还在内战的乌桓,而是对游牧的鲜卑族发动了战争!
在暗部的协助下,鲜卑族接连吃了几场败战,最后三大氏族不得不联手起来,整合了鲜卑族对抗公孙瓒。
知晓唇寒齿亡这个道理的乌桓族,终于仓促的结束了内乱,伙同了几个北地异族加入了战局,协助鲜卑族抵御公孙瓒。
乌桓等族的突然加入,气得公孙瓒大肆捕杀境内,以乌桓为首的异族,彻底同北地的异族撕破了脸皮,拉开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征战……
第五卷 董卓乱政 第1章 邺城琐事
一眨眼,两年的时间久过去了,这两年冀州发展的十分顺利,甚至连天灾都不曾出现过,当然其余各地依旧是,年年天灾,时轻时重的。
冀州就好像获得神之庇佑一般,这两年可是什么天灾都没有,每年都是风调雨顺、风和日丽。这让刘辩的部属也坚定了一个想法,刘辩乃是天选之人,他所在之地就不会有天灾!
其实事情的真相很简单,其实所谓的天灾,乃是天界某股势力搞的鬼。而负责降下天灾的神灵,自知惹不起刘辩,所以刘辩所在的冀州,自然也就没有了灾情!刘辩表面上治下的势力,灾情也是全大汉最轻的。
或许是刘辩隐蔽的手段太厉害,公孙瓒以及荀彧所治之地,依旧如以往一般!不过有刘辩的支援,人口没有减多少,反而是大幅度的增加。
刘辩表面上的领地也扩张到了冀州九郡之地,幽州的涿郡、广阳、代郡、上谷、渔阳等五郡以及青州的平原、齐国、乐安三郡之地!实际上冀州、幽州、豫州、兖州、青州都是刘辩所统治的州郡。
邺城扩建一事也顺利竣工,戏志才不复众望,将邺城扩建成了一座不逊色于国都洛阳的巨城!为了建设这一占地面积高达,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巨城,刘辩消耗了数之不尽的钱财(利用修改器复制,不能献祭灵气的黄金珠宝),动用了近五十万的民工。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就这么一座巨城,安置了冀州五百万居民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邺城的人口已经高达百万!
此时的邺城,比之东都洛阳,繁华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这里可没有贪官污吏,恶霸横行,就算有些小青皮(地痞),也很快被拘捕入狱,依法判了重刑。
就如同刘辩两年所说的,他让田丰参考法家,设立了新的律法,以此来约束民众的道德行为。并且让士人在市井讲学,教授圣人之道。冀州,不!是刘辩治下,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不为过。
举个列举一些比较简单,却又不失残酷的律法吧!
行骗之人,最轻的刑罚是割去舌头,最重的是抄家灭族;
偷盗之人,最轻的刑罚便是针扎十指,最重的是腰斩;
抢劫之人,最轻的刑罚是砍去一臂,最重的是凌迟;
杀人之人,最低的刑罚是斩首,重些的还要让家人服役,用劳作赎罪,也就是所谓的连做之罪;
叛国之人,满门抄斩,夷尽三族;
不仁、不孝、不义之人,依法判刑,最低劳作十年,最高劳役终生;
直接或间接协助罪犯逃走,同罪处理;
贪污受贿者,剥皮抽筋,家产全部充公;
事出有缘着,可以逐级上报,酌情减轻刑罚。
在这些残酷的律法之下,众人哪里还敢再触犯法律,虽然众人心中颇有怨言,不过身边有人偷盗的时候,还是会争着上前缉拿。往往衙役还没有出动,罪犯就已经落网了。
市井之中,每日都有十几个士子讲学,路人听过之后也学到了不少道理,于是对严明的律法抱怨之声,渐渐的减少。
其实这些民众心理也清楚,只要自己或家人遵纪守法,日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安稳。而且严明的律法,也给他们提供了人身安全的保障,哪里还会有怨言。而且最后一条也说清楚了,这冀州之法不是一味的残酷,也是讲人情的。
这道律法推出,并且被百姓们接受后,刘辩治下风气大好,犯罪之人大幅减少,军民之间的相处也颇为融洽。
闻风前来投奔刘辩的义节之士不计其数,其中甚至有些大世家的士子。甚至连太行山上的黑山贼,都有人迁居冀州从良,也直接削弱了黑山贼的势力。这些人前来冀州,倒是让刘辩颇为意外。
说起黑山贼,这两年倒也没有再犯过事,就好像从良了一般。
不过根据暗部的情报,张燕每天都在操练士兵,张牛角依旧沉迷太平要术。所以刘辩非但没有放松戒备,反而是让刘备扩军到十万,严加警惕黑山贼突袭州郡。
且说邺城竣工后,刘辩也将执政中心迁移了过来,直接的结果导致,常驻邺城的冀州正规军高达二十万,预备役二十万。加上其他各郡驻守的兵员,刘辩展现在世人眼中的实力,就有近七十万大军(二十万预备役)。
所幸这些兵员除了训练和驻防之外,还需要轮流前去屯田,倒也可以自给自足,没有给冀州添太大的负担,反而还能让粮库多上无数的稻谷。
其他诸侯见刘辩由此获利,也是纷纷有学有样,到是让近年来天灾连连的大汉,暂时不需要为了粮草困扰了。起码人吃人的事情,已经不像前些年那般普遍了,刘辩倒也间接做了一件大好事。
刘辩麾下最重要的五个机构,神兵营、军事学院、士学院、医学院以及商会。除了军事学院,因为地理原因没有搬迁外,其余四个机构都搬迁到了邺城,不过却有在信都留下分部就是了。
而刘辩的死党名将‘朱俊’也在刘辩搬迁到邺城的时候弃官,前来冀州投奔刘辩,声称厌倦了战场厮杀的生活,要帮助刘辩培养人才。
结果,邺城也多了一个军事学院,机构大致和信都的相差无几,学院的教官也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精英战将,个个都有二流以上的身手。
虽然两家学院各自名称不同,却都属刘辩管辖,朱俊同卢植是至交好友,所以彼此之间存在着良性竞争。
至于日后天下太平之时,这两家学院会不会像后世或者小说剧情一般,渐渐的为了利益,演变成恶性竞争,就不是刘辩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让刘辩遗憾的是,皇甫嵩想在朝中努力一番,看看有没有机会挽救大厦将倾的汉室,所以没有随朱俊弃官投奔刘辩。
当年讨伐黄巾的三大名将,刘辩也只收了卢植、朱俊,皇甫嵩只能暂时放弃了,否则冀州就有三大军事学院了。
也不能怪刘辩将军事学院看的比其他学院要重,毕竟他是准备以武立国,自然要崇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