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韵-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过汤和递 来的书册。

朱元璋居然这般看重他,并且还派了朱正清在暗中协助他,那朱正清也是位谋士,而且在泉州府曾经就任鲁氏商号的管事,若论能力商羽认为这县丞之职应当由朱正清来就任,但既然朱元璋如此安排,他也只能如此接受。

“商兄弟,你不但救过我与左副元帅,此番还令元帅不得不发出粮草,并在帅府中救出被软禁地马将军,来安县也是应你计谋才如此轻易拿下,这是因功而赏,并非是左副元帅因私废公。”

“对了,在你到达来安县前,尊师陆先生从北方来到来安见过左副元帅,却没时间担搁,此番已经前去北方毫州去见刘福通元帅,刘福通元帅目前在各支义军中势力与军力最强,商议立天下共主之事,此番若能成行,我义军将结束分头行事之苦,将有能力对元廷进行沉重地打击,光复我中原华夏儿女之地。”汤和说到最后时,语气逐渐高昂起来。

听到汤和之言后,商羽精神一振,立即便勉力站起身来,眼中闪出一丝泪水来说道:“我与我恩师竟然只差一线便可见面,他可知我安然无事否?”

“你师尊直接从军中离开,而滁州也并未传出你的死亡,当时左副元帅也不知此事,所以陆先生便有意令你作为商盟在滁州的长驻人选,而来安县一地目前基本上是由胡将军率军队控制,所以你这个县丞实际上轻松得很,只要负责好农业与商道经营便可,元帅与你师尊的用意便是如此。”汤和说到此处时,不经意地便说出此事。

“商盟?我商盟在来安县只有两家店铺,况且还是由最小的一个家族掌管,此事我却忘记,若说想令来安县成为前军的供给之地,目前可有数种方法可行,这滁州与来安一带的情况我很清楚。”商羽听说军事方面不用他费心,立时便将悬着地一颗心放了下来。

商羽最为担心地便是军事防务问题,那是他的弱项,军事防务涉及到的方面实在太多,诸如军队调派、兵员补给、训练、换防等等,他胸中所学虽然不少,但他想起历史上那位有名的纸上谈兵的将军赵括,便对自己的能力有些担忧。

而粮秣生产,他则是地地道道地农民子弟出身,山地田间与水田等作物种植皆难不倒他,而且刘兴宝还曾教授他数种短时间内便能提高产量地方法,更是令他对此有信心。

而商道经营,他在泉州府所做商筹中对滁州一带各县也有涉及,来安县与各地的行商经略他也熟知,只要略做调整,派出商队经营得当,便可令来安县在数年后便成为江南地富庶之县,商羽对此更是极为有信心。

听到商羽此言再看到商羽那自信地眼神,汤和这才放下心来,他望着商羽说道:“我们已经派出信使,将滁州一带情况上报于韩林儿大王,此番陆先生便是极力促使身在刘元帅处的大王登基为帝。”

“你这县丞若是做得好,很可能比前方浴血奋战地大将所立功劳还大,将来的官职必定更高。为兄也仅是暂代县令之职,我本是军中千户,还要领兵作战,希望兄弟这两天熟悉政务,也好令为兄放心离去。”说话间,汤和面带期盼地望向商羽。

商羽身体很难恢复到以前地状态之事,汤和已经听朱元璋说起过,这安排商羽成为文职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商羽听后却感激地说道:“将来能否升官发财,商羽倒未曾想过,只是将来希望能够为我滁州义军驱逐元廷尽一份心力,然后在将来能与父母、师尊团聚便心满意足了。”

只是在说话间,商羽却不经意地想起了鲁宛来,心中不由一阵隐隐作痛,这是商羽数日以来再次想到鲁宛,李嫣红曾经说起鲁宛在峨嵋山上,如今他做了县丞,是否可以在适当时机派人到那座册上去寻访她呢?

“那好,为兄便暂且告退!你刚刚醒来,还是要多做休息,这些书卷适当地翻阅一番,有何不懂之处尽可遣人来向我问询,你看可好?”汤和见商羽脸色有些不好,以为他是身体不适所致,立即便向商羽告辞。

“汤兄,稍后我便会翻阅这几本书卷,请恕小弟不能相送之罪!”商羽说了这许久地话身体也确实有些不适,便告罪说道。

“好,那救你的少年便可以做你的随侍,为兄这便先去了。”汤和说完这句话,再次深深地望了商羽一眼,这才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汤兄慢走!”商羽坐在床边带着歉意地说道。

汤和并未回头,只是背对着他摆了摆手便自行离去。

商羽将手中书册拿起来观看,不久后便惊呼出声道:“来安县万倾良田,如今全县人口加起来才不过六万余人,而城中便有四万人口,多半便是各乡镇的村民,以此算来,在乡村间的人口不过两万左右,如何能种植得那万倾良田?”

“记得我当初做商筹之时,曾经记载来安县全境人口接近二十万,那些人难道在短短半年内便消失或死于乱军之中?”

“商大哥,各村中人口均有虚报现象,便是为了逃避丁口税与田亩税,这并不稀罕!去掉一少半逃亡的人,我敢说在来安县必定有数万人躲藏在山野之间。”这时,卫璧端着一碗稀粥从外面走进来。

数日来,商羽昏迷不醒,全靠着卫璧喂他喝下稀粥才能延续生命,不致因饥饿而死,卫璧此番见商羽醒来便再度端了一碗粥来,商羽才醒来若是吃得东西太硬,反而对身体有害。

商羽肚子早便饥饿无比,闻着那稀粥地香味不由便咽下一口唾液,但想及卫璧所说之事,便想起泉州府当年那些村民为躲避兵役与重税而逃向其他城镇之事。

“将粥给我,卫兄弟,你说得似出有些道理,来安为多山与密林地区,适宜民众隐藏之地许多,此事等我身体稍好些,一定要将这些人重新登记造册,否则那万倾良田必将荒废大半。”商羽向卫璧伸出手准备接粥,但却立即将心中所想说出。

第三韵 第四十六章 … 铁山(1)

朱元璋果真如汤和所说,在两月内将数万贫民自盱眙与天长一带吸引到来安县境内,而商羽所实行地五五分田制也得到了贫民地支持。

“县丞大人,没想到左副元帅真的下令没收那些地主的土地,让进入县境地平民获得土地,五成交于府库,五成可留用或出售给义军,三年后土地耕种权归于这些平民,三成粮食做为税赋,这比起永川的重税来可真是天大的好事,无怪乎境外地均百姓峰拥而至。”

在一座百多丈高的阶梯水田顶端地一处落脚处,卫璧戴着斗笠兴奋地向商羽说道。方圆十数里的阶梯水田间星散着无数在辛勤种植地农户们。

商羽站在田间,望着附近兴旺地农业种植心中也是激动异常,听到卫璧地话后转过头来说道:“此处并无其他人,你还是管我叫大哥便是,这官职称呼听起来很是不舒服。”

卫璧听后却是连忙摇头说道:“那可不成,若是叫大哥叫得顺嘴了,若是在人前让人听到,必定认为我不懂得礼数,没得还丢掉衙门的脸面,这种事情我可不做。”说这话时,他倒是显得有些焦急起来。

商羽摇摇头,自从做了县丞后,商羽便感觉周围地人对他的态度都产生了微妙地感觉,那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尊敬,但却令商羽怅然若失。

“卫兄弟,真正的税收并非如此,而应该是以银抵税,来安县境内地主多为蒙人后裔,剥夺他们的土地所有百姓都是极为拥护,这也只是针对来安县一地而言,所以我才能向左副元帅报知此事。”

商羽见无法令卫璧改回原来地称呼,便轻缓地将目前令百姓获得土地的目的说出。

“县丞大人,你那征兵地法子也妙得很!若是平民家中有壮丁加入义军,便可获减税一成!如今报名地人足有近两万人,那朱先生与胡将军最近可忙得很啊!”卫璧此时却又提起商羽所施行地征兵之法。

万倾良田,每年可收取三季粮秣,从山野乡村间寻找回三万余人,加上朱元璋自盱眙与天长迁来的人口,目前来安县的土地严格按每人十二亩地分配方式进行种植,再过一月便可收获一季粮秣,到时县府库中粮秣将会堆积如山,足可供五万兵马一年之用。

若是一到两年下来,仅凭这一县之地便可供十万兵马日常消耗的粮秣,这是商羽仔细计算得出地结果,他将此结果报与朱元璋后,朱元璋在前线发回信来说道:“弟之所为,兄与义军之幸也!望弟更进一步,兄当于不久既回。”

商羽见信后很是高兴,只是却恨自己不能随朱元璋到前方与元军战斗。身体直到目前也不能恢复如初,总是觉得无力,偏是饭量不减,食量是普通少年地数倍。

商羽总是感觉这可能与邵荣那一战时的时间停顿有些关系,但却想不明白到底是何原因,而身穿地那件无缝小衫每天都会有一股暖流涌入身体,但却不像以往那般能令他充满力量与自信。

那把他亲手制作地五弦弓便挂在他的书房墙面之上,他只能望着自己制作地强弓兴叹,一次也没有上场地少年将领,曾经地神力让他几乎成为义军中最年轻地将领,但在那次与邵荣的一战后却似乎变回了一位柔弱地少年,这令商羽时常有些困惑。

幸好朱元璋听从李善长之言,任命他为来安县丞,而且他到目前做得也很不错,百姓们很认可这位将土地交予他们的商大人。

在战火与残暴地元军统治地地区,能吃顿饱饭便很是难得了,而来到来安县,不但能获得土地耕种,所种植地粮食首先就有一半是自己地,而且对于没有钱粮的平民,县府还在各乡镇向肯于耕种地平民发放粮食,虽然在获得收成后要将这些粮食还给县府,但这绝对是吸引人的。

“征兵容易练兵难,战场上将来也不知会死去多少人,但中原天下必定会回到我们汉人手中。”商羽此时脸上却并无喜色地说道。

卫璧一愣,商羽目前贵为一县县丞,在他心目之中便算得上极为尊贵之人,见商羽并不高兴不由好奇地想向他询问。

便在这时,便听得山下传来大喊声道:“县丞大人,县衙中传来消息,请您尽快回到县城中去。”只见一名骑着马地兵士在山下小路上喊道。

商羽听后叹息一声说道:“不知又出了何事,我们下山去吧!”

说罢,便顺着梯田地边缘处小心地向下走去,若是掌握平衡差些便会掉入水田之中,弄得一身泥巴,商羽此时是文士打扮,倒与他目前地无力状态很相符。

卫璧急忙在后面跟上,边走边说道:“大人,用不用我在水田间捉两条鲤鱼回去吃?”

商羽回头瞪了卫璧一眼后说道:“不可,此时地鲤鱼也不过两寸多长,何况这些鲤鱼都是平民之物,等长大些后也要用银钱来买。”说罢便再度向下走去。

卫璧吐了吐舌头,心道:“商大哥目前越来越有官威了,不就是在田间捉两条鱼么?这么认真?”

等到了山脚下后,便那名兵士站在马前正在等候着商羽,见到他后便半跪于地说道:“胡将军与朱先生都 在县衙等候着商大人,请您速归!所以派遣小人来。”

商羽听后便知必定有紧急之事,反正此地离县城也不过十多里,半个时辰便可赶回。

“好!我们走。”商羽将拴在路旁树上的马解开后便翻身上马,卫璧也是如此。

一行三骑便加急地向县府内赶去。

“商大人,刘福通元帅迎韩林儿大王在亳州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以亳州为都城。仿元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六部,地方设行省。我左副元帅正式受封,而且目前张士诚已经脱离元军包围,而百万元军内哄,被义军分头袭之,已经各自逃返属地,而我左副元帅在数日后即将返回滁州。”

朱正清脸色凝重地说着话,毫不以商羽年纪轻为意,此番张士诚能逃离高邮,实是那脱脱不在元军中之故,元军群龙无首之下,竟然被张士诚逃向南方,而且率军避于通州一带,而由于大军补给困难,元军实是被庞大地粮秣消耗所拖垮,若非如此江南义军恐怕会受到极为严重地打击。

“左副元帅要归来?那实在是太好了,我正有些东西要交给他。”商羽不由立即惊喜地说道。

商羽最近绘制了江南各地的详细地图,包括到乡村一级,甚为详细,若是将这些地图熟知,朱元璋用兵时将更为如意。

“左副元帅此时会先到来安县看你政事安排得如何,而且还会亲自带你回到滁州去见都元帅,为你讨回上次险些丧命地公道,你要有心理准备思索下如何应对?”朱正清缓缓说道,脸上却殊无一丝喜意。

胡大海也在一旁说道:“这件事情我也是在事后才得知,当时是都元帅按粮不发,便我是催粮官也必然会持刃相挟,怎可置数万兵士于饥饿之间?仅凭这正点他这个都元帅便不适合在做下去。”

商羽听后却是连连摇头,脸上显出一丝无可奈何地表情说道:“朱先生、胡将军,二位不可如此说!便是左副元帅前来,商羽也不会赞同他行此举。”

“那又是为何?如今都元帅明显是想在半路害我左副元帅,前番按粮不发,后又遣大军至盱眙与天长两地面对元廷大军,幸亏元军临阵换将,百万兵马犹如烂泥般不能统一调度,否则我数万兵士必然会死伤大半,而都元帅必会治他前军指挥不力之罪,就势革了他的左副元帅之职。如此用心险恶之人,纯以自家权力得失而伤害我左副元帅,这分明是不明大局,不顾天下百姓之举,商大人为何要如此劝说我们?”胡大海故做气愤地问道。

商羽却是叹息一声说道:“两位,此时若是左副元帅如果那么做,必失民心!等左副元帅归来,我必然要劝说他不可如此。商羽有些倦了,不想再说这件事。”说罢起身便要向后堂而去。

朱元璋为何要带他到滁州去?虽然商羽也很痛恨郭天叙,但权衡利弊之下,郭天叙毕竟是郭子兴长子,若是朱元璋带着商羽威逼郭天叙让位,势必会令天下人对其为人产生怀疑,所以商羽不肯相信朱元璋会就大军回滁州之际会废了郭天叙,那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之事。

见商羽如此绝决地离去,朱正清与胡大海两人并未阻止,只是在商羽从客厅中离去后相视一笑。

“左副元帅果然没有看错,这商羽便失去了那身神力,也并非是一名普通少年,只看他不为一已之仇而如此行事,便可推知他将来必可做一名优等文官!”胡大海点头笑着说道,表面粗豪地他对于商羽先前地表现很是满意。

“嗯!我也是怕他在左副元帅归来时会有此举,而左副元帅命我们对他做这般试探也是值得地。商羽这孩子我在泉州做管事时便看出他不同凡人之处,而且他还是商盟未来的继承人,做我滁州义军地官员也能更好地将商盟拴在与我们一条利益线上,对双方都极有好处。”朱正清也是微笑着轻声回答道。

而这时却听得房间外有名兵士高声喊道:“商大人,请留步!半塔镇一座村庄后面地数座山峰上发现不能种植庄稼,那里分到土地的平民将那里裸露地山石都带来了,说请大人重新分配可以种植庄稼地土地,否则便赖在外面不走?”

只听商羽说道:“将那些平民都请到衙门中,我马上去换官服。”

朱正清与胡大海一听,不由都好奇起来,心道:“不长庄稼地山峰,难道那座山上有毒不成?”

第三韵 第四十六章 … 铁山(2)

“师父,这一路以来您为何不说出我们的目的所在?徒儿与四名师弟都很奇怪啊!”宋玉有些不解地向张丰问道。

做为张丰首徒,四位师弟与他有着同样地疑问存在心中,目前正在前往少室山地路上,他们刚刚在洛亭镇的一间客栈落脚。

安排完师弟们并吃过晚饭后,宋玉就跑来师父地房间中询问。

在铁衫门中,他们在极北的铁衫峰中与世隔绝地长大,所受训练也极严格,本身都有着不错的武技,但仅从书本中得到的东西远远不够,对于世事并不精通。

这一路来,在经过女真与伯夏两族间的战争,再看到渤海与高丽两部族间的残酷杀戮,再到山东一带看到察罕帖木儿与红巾军的战斗,再往南下便看到元军百万兵马被数股红巾军分而逐之。

而这一种路下来,所看到的全然是赤地千里、血流成河之像,而腐尸横亘遍野,直到江南才看到一些人气,这与书中记载地中原皆然不同,完全是一番佛经中的地狱景象。

“徒儿,此番下山我们师徒六人便是要代表铁衫门重新加入商盟,但你师祖却不允许我们用铁衫门之名行事,如此一来为师只好到少室山走一趟,与少林寺地高手一战后为师便准备开宗立派,完成你师祖地愿望!”张丰说这些话时,脸上却殊无一丝喜意,却带着一种失落感。

“师父,为何要与少林寺的和尚打斗?又为何要开宗立派?这岂不是要我们背叛出铁衫门?”宋玉立时便瞪大了眼问道。

张丰的话实在令他难以理解,也无法令他愿意接受,铁衫门的弟子好战是很出名地,与号称天下第一佛学与武技门派地少林高手打斗那是宋玉也极为渴望地,但若说是背叛师门,这着实令宋玉难以接受。

“玉儿,此是你祖师交予师傅的书信,你可观看一番!便知为师所说不假。”张丰此时叹息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向宋玉。

宋玉从幼时起便住在铁衫峰,对于门派的感情很是深厚,此时虽见书信但还有些不信,连忙接过来将信笺取出来仔细观看。

“予我徒张丰:兹天下纷争不断,我铁衫门虽然避世已久,但份属商盟当年一脉,此番派尔等师徒六人下山,助商盟寻找天下共主,并且对外不得以铁衫门为之,而要以新开宗派之名加入。”

“另:本门创派祖师千年后惊现一传人,名为商羽。望寻访之,并且在其周围进行拱护,为师在两年后出关时将亲见这位祖师,以求成道之术,尔等入世助商盟将中原平定后,方可诈死脱身返回我铁衫门中。”落款之名为敬松老人,正是掌门雅号。

宋玉看完这封信后,脸色刷地便变了颜色,抬起头颤声问道:“师父!师祖之意是让我们重归商盟,而且要在天下平定后才能回返门中,还有一位名叫商羽地祖师,难道门中所传言创派祖师是神仙这是真的?”

张丰听后这才脸色凝重地点点头,缓缓说道:“这是创派祖师留下来的遗命,我们要重归商盟而且要在中原重归汉室,并且要保护那位名叫商羽的祖师,这便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