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残兵-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鲁肃答不上话来,张昭再次说道:“现在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唐军再次的进攻就要到来,城破再降与现在就降是两回事,请皇上最做决断才是。”

鲁肃一时也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便对孙权道:“唐军可能

始进攻了,鲁肃还要去进行一些安排,无论皇上最后断,鲁肃都会执行。”说完向孙权施了一礼就离开了大厅。

看着鲁肃挺拔的背影,孙权难过得想流眼泪,这才是真正的忠臣啊!

看着鲁肃的背景,孙权突然有一种明悟,不就是一死吗!自己的这一生已够了,该有的都有了,该享受的也都享受过了,没什么遗憾的,至于家族的利益关自己何事,既然当初选择了依附自己,就应该有面对各种情况的觉悟,如果到了现在都不能够与自己同心,保护他们的利益又有何用,那根本就是无意义之事。

“啪!”孙权猛地用力拍在桌子上,他站起来圆睁双眼道:“朕意已决,朕决定与此城共存亡!”

听到孙权的话,大臣们几乎全都面上失色起来,张昭更是急忙跪下叩头道:“请皇上三思啊!”

“再有说降者定斩!”孙权咬牙道。

张昭仿佛没听到孙权的话似的,头上都叩出血来说道:“皇上不可啊!如果这样做的话,孙氏的血脉就全毁了。”

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张昭,孙权愤怒了,大喊道:“拉出去斩了!”

不顾大臣们的求情,孙权在斩杀了张昭后,文武大臣们全都不再敢说话了。

没理这些大臣们,孙权大步走了出去。

城门前的战势正烈,唐军再次的攻势已经展开,鲁肃正往来奔走指挥着。

孙权静静站在城楼上看着双方的攻守情况,现在他已没有了一丝胆怯,任由箭矢从自己的耳边飞过也没有躲避之意,已经有两名护卫为了保护孙权死在了他的面前。

城门边的争夺越发激烈了,看着摇摇欲坠的城门,孙权知道最后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奇怪的是现在孙权并没有思考着如何防守的问题,他面对着喊杀震天的战场,往日的一幕幕不断展现在了眼前,艰苦征战的时光、文臣似海,武将如林的盛况、与众美人嬉戏、指点江山的情影全都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甚至那大乔美艳丰满的身体也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一想到大乔已成了吕三阳的妃子时,孙权嫉妒得有些要发狂。

“皇上,快闪开。”护卫队长看到越来越多的箭矢射来,焦急地喊了起来。

抽出一把佩剑,孙权大喊道:“命令全军集合!”

看着很快集合起来的八万军队,孙权高声道:“吴国的成败在此一举,朕亲自与你们一道出战。”

鲁肃看到孙权把全军都集合了起来,就知道孙权已存了死战的决心了,这一战明显是凶多吉少,但鲁肃非常理解孙权的心理,他这是不想再拖下去了,城破已是迟早之事,有得等到战至城破,还是如趁现在军队的士气不在,出城与唐军一战。因此他也没有进行劝说,他现在也抱着一死的决心。

把几员大将叫到面前暗自交待道:“你等到时寻个机会把皇上护送离去。”

看到这几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鲁肃也把佩剑抽了出来对大军道:“皇上与我们一道冲杀,这是我们的光荣也是耻辱,为了吴军的荣誉我们定要奋勇当先,死战到底!”

等鲁肃说完,孙权长剑一指城门外喊道:“杀!”率先驱马冲了出去。

紧随其后,吴军大喊着“杀!”声激动得冲出了城门。

八万吴军冲出城来,贾诩和诸葛亮都想到了这是吴军在做最后挣扎了,贾诩高声喊道:“全军出击!”

在贾诩的命令下,唐军二十多万人也冲杀了过去。

双方的军队很快就绞杀在了一起,这两支军队都是两国的精兵,也许是面临最后的关头,吴军的士气非常的强烈,以八万对二十多万唐军也没有显出怯势。

一个时辰的撕杀后,唐军逐渐压制住了吴军的气势,几员唐军大将更是在吴军中横冲直撞。

当鲁肃被藏霸斩杀后,吴军开始出现了混乱,孙权刚开始时也杀了好几名唐军,但自己身陷唐军大军之中后,面对越来越多的唐军,他的气势弱了下来,看到鲁肃倒下马来,孙权知道大势已去。几名保护他的大将想保着他冲出去,但这种想法根本就无法实现。看到自己身边的大将一个个倒下,想到失败就会成了吕三阳的俘虏,孙权心中很是不甘,我孙权宁死也不会成为俘虏!孙权想到这里,狂笑着反手一剑砍在自己的脖子上。

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定

权的自杀促成了吴军的迅速崩溃,在唐军压倒性的武很快就溃败了,由于芜湖城中的军队全都派了出来,大将更是全体出战,因此,留守城中的基本上是一些文臣,虽然主持军队的是主战派人士,但是,当城处吴军溃败的情况被城内的人们看到后,那些主降派就更加坚定了投降的决心。醉露书院

在主降派的密谋下,主持军事的孙政被顾雍的部曲袭杀,紧接着,由顾雍率领,芜湖城竖起了白旗。

溃败的吴军在内外夹攻之下彻底失去了战意。

唐军很快也就解决了战斗。随着芜湖的夺取,贾诩与诸葛亮进行了分工,由诸葛亮率军攻打建业等地,贾诩率其它军队继续向南部夺取地盘。

诸葛亮的分工会议后就率领着十万军队向建业开拨。

建业城内现在是由吴国夫人镇守着,当日孙权是想把她也带到芜湖去,但她对孙权说道:“我年事已高,没必要再去其它地方,死就死了,我就守在这建业城。”因此,她现在成了建业的最高首领。当孙权自杀的消息传到建业时,吴国夫人的心情复是沉重,她清楚地明白这吴国已经完了,凭借着现在的将士真还没有任何的取胜希望,也有一些人提出另外立一个新君意见,但吴国夫人想了想就感到已无任何的意义,立了新君也无法改变吴国灭亡的命运。

诸葛亮的十万大军已经开来,吴国夫人深知现在硬要与唐军开战的话,失败是肯定难免的,想到孙氏地血脉不能由此断送后。吴国夫人立即派人到了诸葛亮的军队商谈投降事宜。

正在行军中的诸葛亮听到吴国夫人派出了使臣后,立即进行了召见。醉露书院

这使臣却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

“小弟拜见兄长。”多年没见到兄长了,诸葛亮的心情也很是激动。

诸葛瑾是一个严谨之人,向诸葛亮点点头道:“你一向还好吧。”

诸葛亮与诸葛瑾叙了一会话后,诸葛瑾便把来意进行了说明,“二弟。想必你也知道了我的来意,吴国夫人派我来地目的就是商谈投降之事。”

点了点头,诸葛亮道:“吴国夫人能够想到投降,说明她也了解现在的形势。我国现在国势日上,吴国的灭亡已经注定,不知她让你来地目的是什么?”

“吴国夫人的意思是吴国全面投降后,由唐国划出一个郡交给孙氏管理。

诸葛亮微笑道:“兄长认为这事行吗?”

诸葛瑾尴尬道:“我也知道吴国到了现在的地步谈这些有些不合时宜,但孙氏在江东还是拥有极大的势力的,如果你国皇帝能够同意吴国夫人地意见的话。定然会少了不少地刀兵之争。”

诸葛亮道:“我国现在派在吴国境内的兵力达到了三十多万人,哪怕吴国还有一些孙氏的残余势力。也已无伤大局了,请兄长回复吴国夫人,现在她唯一的出路就是无条件投降,否则,当我大军到来之时。孙氏将再没有谈判的余地。”说到这里,诸葛亮看了看诸葛瑾道:“兄长,我国皇帝是雄才大略之人。他对兄长地才能也是非常看重的,希望我们兄弟两人都能够同殿为臣。



诸葛瑾叹道:“难道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诸葛亮道:“也就是兄长来了我才说这些话,如果换一个人来,我根本就不会再讲那么多了,这样吧,我地大军将屯军在石子冈两天,相信在这两天之内吴国夫人应该有所决定了。醉露书院”

自从派出诸葛瑾后,吴国夫人就焦急地等待着诸葛瑾谈判的信息,当听到诸葛瑾回来后,她立即召见了诸葛瑾。

吴国夫人听了诸葛瑾带来的诸葛亮的意见,她半天都没有讲出话来,说实话,她派诸葛瑾去与诸葛亮商议的目的就是存有一点万一心里,她知道诸葛亮现在是唐国的重臣,他受到唐国皇帝吕三阳的重用,如果诸葛亮能够在吕三阳那里帮助说一些话,那就有可能搞出一个孙氏自治的郡来,只要有了一个孙氏自汉的地盘,孙氏也就有了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根本无法实现了。人家根本就无视孙氏在吴国的势力,其目的

了,这是要挖断孙氏的根啊!如果真的打了起来,这的头送到对方设置好的断头如上。

吴国夫人知道,越是拖得时间长了就越对孙氏不利,便对大厅内的文武大臣们说道:“情况已经很明显了,我们不降也得降,大家认为怎么样?”

听到吴国夫人的问话,许多人在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仗不必再打了,都对吴国夫人说道:“我们听吴国夫人的。”

心底暗叹了一口气,吴国夫人知道大家的想法,平时一个个目空一切的,都对吕三阳这样的寒族看不起,现在都变了,吕三阳成势了就连投降都可以了!

“就这样吧,还是由诸葛瑾具体负责此事吧。”转头看向诸葛瑾道:“希望子瑜尽可能请诸葛亮保住孙氏人员的人生安全。”

唐穿越四年八月,吴国夫人率残存的吴国文武人员投降唐国,吴国也随之彻底灭亡。

诸葛亮在建业各地收拾地盘的同时,贾诩的二十万大军分成三路向南部开进,一路由赵云率领,直接向西南延平方向进发,这路大军所到之处根本就没有象相的抵抗,少数大家族也不再敢明着反抗,西南部各城很快就收复;第二路是由黄忠率领的军队,这路军队向合浦方向开进,一路之上进展也非常快,在南越之地攻下之后,军队更是打到了琼崖,原来这里是有着一些少数民族势力的,但面对唐国大军后,凡是敢于反抗的军队都被黄忠强力镇压;第三路军队由贾诩亲自率领,这路军队行军的路线就长了不少,向交州最南部进攻,直到八番、九十三甸之地。

贾诩之所以要向这些地方展开攻势的目的就是这些地方现在正是兵力最空虚的时候,由于周瑜率军队曾经征讨过交州之地,势力大的蛮军差不多都被他击败了,现在蛮军能够与唐军相抗的基本没有,不趁这个时机占领交州之地真是可惜了。

果然,当贾诩的大军向交州开进时,军队一路之上基本上没有遇到较大的阻力,一路之上,每攻下一个地方后贾诩都把地盘重新进行了细化,设置了新的县城,由唐军进行驻守,亲唐蛮族配合汉人进行治理。

唐军很快就推进到了九十三甸的三江地区。

当唐军打到这里时,吕三阳派人送来的命令传到了贾诩的手中,吕三阳对贾诩提出了要求,军队不得停下,要立即向更南方向进发,要一直打到海边。

接到吕三阳的命令后,贾诩的大军继续向南开进,一直打到了交趾、九真、日南,由于有了吕三阳直接打到海边的要求,贾诩的军队也就打到了海边,并把原来没有设立过郡县的交趾南部设立为越南县。靠西的一些地区也分别重新设置为老挝县和缅甸县。

打下这些地方后,科技部也传来了要求,要求贾诩在这些地方大量种植橡胶树,很快的,科技部也派人来到这里建起了橡胶厂。

为配合贾诩军队攻打吴国,唐国水军一直都在吴国沿岸进行着袭击,后来,管承看到吴军的战事基本上已没悬念后,他也想立点战功,与手下将领们商议过后,管承率领着水军首先就攻上了夷洲,并把这里设置为台湾县后,管承再次率领水军向倭国发起了进攻,当时的倭国称之为邪马台,这邪马台国的国王面对着唐军的强大攻势仅仅抵抗了一天就宣布投降,管承本来就是海贼出身之人,在台上进行了大肆的抢劫之后,凡是大点的家族和大点的势力都进行了镇压,看到倭人彻底失去了反对的勇气,管承便把这倭国设置为倭县,派了一支军队在此进行管理。

随着各地战事的平熄,吴国彻底纳入到了唐国的版图,南部也最终平定。

接到从吴国传来的报告,吕三阳现在是彻底放下心来,说实话,虽然自己的军队很强,但他对于攻打吴国之事还是悬着心的,如果在吴国出现意外的话,这中原的大势可能就会有变化。现在南部平定了,下一步的方向应该是北部的曹操的鲜卑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军攻鲜卑

着吴国的攻下,吕三阳感到现在已到了解决鲜卑问题由于打下了吴国,唐国的粮食物资现在是非常的丰富,足够支持一场大战,最主要的还是唐军的骑兵部队经过了几场大战的锻炼后也都战力强大起来,要对付那些马背上的民族应该问题不大。醉露书院

虽然上次诸葛亮打败了鲜卑军队,但是,当唐国开始与吴国作战时,那些败走的鲜卑军队再次攻了过来,幽州目前倍受其害,由于吴国没有结束战事,所以吕三阳要求单福维持现状就行了,现在不同了,吴国已灭,并且唐国也有足够进行一场大战的物资,吕三阳再也不能忍受目前的这种被外族侵犯之事。

把吴国地盘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吕三阳把吴国划分了不少郡,原来建业周围为建业郡、松江周围为松江郡、然后是江夏郡、温州郡、建安郡、长沙郡、桂阳郡、广州郡、郁林郡、琼崖郡、桂林郡、云南郡、贵州郡等诸多的郡,每个郡都派出了大量的文官去进行治理,实行军政分立制,在每个郡都设置了诸多的管理机构,彻底把吴国的地盘牢牢控制在了手中,解决了吴国的事情后,吕三阳除留下赵云率五万军队在这里镇守外,其他人员全都召回到了长安。

贾诩和诸葛亮率领二十多万军队回到长安后,也没有让他们进行休整,吕三阳立即命令他们率领大军开赴幽州。

单福被吕三阳命令到了西凉防备曹操。那曹操自从有了一个根据地后又有了向唐境侵犯的苗头。

鲜卑轲比能部自从上次败在诸葛亮的手下后,其势力有所减弱,在不久之后,轲比能部被另外一个叫步度根的集团所吞并,这步度根集团的首领叫檀莫槐,他看到唐国正在与吴国征战,认为这是侵犯、掠夺汉地的最好时机,便调集了十万军队攻打幽州,当时由于单福福要稳定北部的局势。醉露书院便没有认真与他的军队征战,也造成了幽州边境的不少地方受到了步度根集团地掠夺。

步度根集团在唐国的成功掠夺也造成了鲜卑族对于汉军的轻视,也进一步变本加利起来。

贾诩和诸葛亮率军到来之后,他们认真了解了鲜卑军队的情况后,贾诩对诸葛亮道:“从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鲜卑军队地行动非常快速,他们都是抢了就远奔而去,我军却大多是步军,要追上他们是有一定难度的。”

诸葛亮点点头道:“我上次跟他们打过一仗,之所以能够打胜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轻敌。如果不是轻敌的话,当时我军也难以取得胜利。所以。现在我们要想地就是怎么样对付他们的骑兵地问题。”

两人商议了一阵也没有一个很好地办法,最后中还是诸葛亮说道:“鲜卑人暂时是不会与我们硬战的,反正这地盘攻打下来后就要进行治理,不可能再放着给鲜卑人,我的意见是步步为营。每隔一段就设置一个城市,派出人员进行防守,这样一来。鲜卑人失去了物资的供应,再想我军作战就更难,最后就只有向西奔逃的路了。”

贾诩赞道:“孔明好计,这样一来,我们地军队可以以此为据点逐步推进,在补给上也能够有保证。”

在贾诩和诸葛亮制定了方案后立即报给了吕三阳,吕三阳也觉得这个办法很好,这样做能够最有效控制打下的地盘,便同意了这个方案,同时,吕三阳命令科技部立即派人到幽州设置水泥厂、石灰厂、采石厂等工厂,并要求这些工厂要紧跟大军前进,不断在鲜卑地盘上设厂,要加快城市建设。醉露书院

果然,鲜卑军只要在很远的地方听到唐军到来地消息后就立即远撤,唐军也就不紧不慢推进着。

鲜卑首领檀莫槐按固有的想法就是那汉人的军队到达鲜卑地盘后也只是打仗而已,只要他们无法见到自己的军队,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定然会立即撤出,到时等唐军撤走后,这广大的地盘还是会重新回到自己的手里的,所以他一直都不急。

令檀莫槐意外的是,这次的唐军明显与往日不同了,从传来的情报中知道,唐军并没有象以前那样急于与自己的军队作

们每隔一段都在修筑着城市,并且,这些城市修好之队进行守卫,最可气的是他们沿途不断解放了多年来被鲜卑人抢来的大量汉人,这些汉人全都搬到了这些新城里。这就造成了汉军实实在在地控制台了这些地盘,自己的军队再也无法回到那些地盘上去了。

看着发生在这些地盘上的变化,檀莫槐急了,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自己难道真的要被赶到西方去?一想到这里他的心中就很是不甘,想到自己与唐军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骑兵完全是唐军无法相比的时候,檀莫槐第一次有了与唐军一战的想法。

把手上的羊骨头往地上一砸,檀莫槐终于下定了一战的决心,反正打不过就逃,用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去冲击唐军,檀莫槐认为在自己的骑兵强大冲击力之下,那些唐军面对这样的强力冲击想必也不可能挡得住吧。

汉人军师宋政祥听到檀莫槐决定与唐军一战的想法后急忙说道:“大人,那唐军不仅也拥有骑兵,而且他们的连弩的杀伤力很强,上次轲比能部就在他们的手上打了败仗,现在他们刚刚打下了吴国,其战力很强,我认为大人还是暂避其锋芒为好。”

檀莫槐大笑道:“我的骑兵是天下无敌之军,唐军在这草原之上定不是我军的对手,你不要再说了,命令军队集结,我要在这草原上击败唐军。”

鲜卑军队要与唐军一战的消息很快就由情报部门探知,贾诩和诸葛亮接到这个情报后大喜,只要对方真有一战的想法,那么,唐军就可以针对鲜卑军的情况制定出作战计划了。

为了对付鲜卑人的骑兵,唐军一直都在进行着针对性的训练,吕三阳发明的钩镰枪、斩马刀配合着地雷大量运到了。

从情报中看出,这鲜卑首领这次是决定用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