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观察者-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缅联合政府。

    全缅联合政府筹备委员会随即发表了联合声明:以吴登敏主席为首、以阎锡山副主席为副的缅甸联合政府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缅甸的历史从此进入新的篇章。

    英国人气疯了。

第216章 :缅甸新闻() 
“文成啊,你还是把我这把老骨头送回天宫里算了。”

    阎锡山唉声叹气的对杜文成抱怨说。自从登敏有一次私下里跟阎锡山说起杜文成的“天宫”,阎锡山还笑他无知,后来想想也只能用“天宫”两字才能形容那个地方,也就默认了登敏的说法。

    不明所以的杜文成吃了一惊,以为最近的工作太多太忙,阎老爷子吃不消了才来向他抱怨。

    “阎老,你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吧?要不就先把手上的工作放一放,带着家人到掸邦那里避避暑,休息一下。”

    阎锡山摆摆手道:“我的身体倒没什么,只是……唉,我老头子说不出口。”

    杜文成更惊奇了,什么事让老爷子这么为难?“阎老直说就是,只要我能帮忙的绝不会推辞。”

    “你说的哈,我是没什么事儿,主要是家里的婆娘总是在我耳边嚷嚷,说是搁家里腻歪,想看你的那个什么电视消遣。我想那个东西只有你的‘天宫’里面有,我到哪里给她们弄?实在是拗不过她们,只好厚着脸皮找你来了。”

    杜文成听后不觉失笑,老爷子年近六十还这么玩赖,你家里的婆娘看不成电视就上我这儿玩赖,我还想……也是哈,这要是把电视给整出来也是件挺不错的事儿,也不知道英米那边现在整没整出彩电来。

    可是,有电视就要有电视台,就要有演员,就要有制作团队,就要有……他想想就头疼了。老爷子呀,你这不是没事儿给我找事儿玩嘛。

    但可是呢,梅岚也是整天没事做,也是整天抱怨个不停。要是能给她弄两部婆媳剧的话,没事儿看看也能解解闷。弄。为了耳根清净,就是累死了也要弄。

    首先要弄出个电视机厂来,还要弄一个电视台,其他的可以先放一放。缅甸这大地方怎么还凑不出一个剧组来?反正现在的观众也没什么欣赏水平,就是看着玩儿解闷罢了,借此机会还能普及汉语,宣传中国古老文化。

    杜文成把这个想法和基地一说,基地倒是没什么意见,而且非常配合,愿意承担信号的中转工作。杜文成现在不愁技术,而是为技术工人发愁,无论是电子管还是晶体管或者液晶集成块,都需要有人来制造才行,可现在的缅甸暂时还找不出这样的人来。

    要不先整收音机,慢慢培养技术工人?杜文成纠结着。

    “小雅最近在忙什么?”

    吃完了晚饭,杜文成夫妻坐在一起闲聊,不知怎么就聊起了冯小雅。杜文成忽然想到小雅的外貌形象似乎很有一点播音员的潜质,她又是搞文艺的不缺乏镜头感,弄不好也许会弄出一个美女明星来。

    “我也不太清楚。”梅岚的脸上现出一些愧疚的神色来,大概是觉得没能照顾好自己的这位表妹吧。

    “要不让她也到这边来?”杜文成有些犹豫。

    “你想要干什么?”梅岚警觉起来。“你要想清楚,这件事可……”

    “有什么好想的?大不了我离她远远的就是了。那丫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像是跟你我有仇似的,真是莫名其妙。”

    想想杜文成在小雅面前吃瘪的样子,梅岚不由得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心里自我安慰道:还好,不是我想的那回事,要不然真是不知道怎么好了。

    “我最近弄了个好玩的东西,本想弄成后再给你一个惊喜,可是又缺少很多相应的东西。刚才说到小雅一下让我想起来,放着家里的大美女不用实在是暴殄天物。”

    梅岚道:“别玩虚的,说实话到底怎么回事?”

    杜文成就把自己的想法对梅岚讲了一遍,对于电视这个东西梅岚倒是听说过,现在欧美很多工业发达国家都有了这种东西,至于播音员这个职业却很陌生。

    “你来,让你看一件东西。”

    杜文成的办公室后面有一间保管文件的密室,除了杜文成外还没有人进去过。房间不大,靠墙是两排到顶的柜子,尽头处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是给杜文成临时查找文件用。

    现在的那张桌子上面正摆着一台私人电脑,这是杜文成为了自己的消遣特意让基地弄出来的。

    “这是……这是我和基地联系用的,所以一直没有告诉你。”杜文成解释说。

    梅岚也知道杜文成的身份特殊,有些东西不能随便透露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现在他能告诉自己,已经说明自己在他心目中的重要了。

    杜文成点开经过基地剪辑过的一段视频,屏幕上一个女人正坐在那里播报着新闻。两分钟后杜文成又换了个视频,这是一个女人站在一块大屏幕前播报新闻。

    梅岚接收到的信息很混乱,她不知道视频里说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发生在那里,但却隐约猜到了一点杜文成的想法。

    “你是想……”

    “我想让你姐俩儿做这份工作,怎么样,你不是一直埋怨在家里无所事事吗?”

    梅岚有些心动,但还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我想再看一遍刚才的视……频。”

    随后的一个月里,自由缅甸联合政府主席登敏一直喋喋不休的向外界通报着缅甸联合政府即将出台的各种利民措施,什么缅甸第一座电视塔奠基了,各村寨即将开通电灯电话了,第一座电视机厂破土动工等等。所有这些全都通过架设在各城镇、村寨的高音喇叭传递到缅甸的四面八方。

    缅甸民众不知道电视机是什么东西,更不明白电视塔是干什么用的,但却知道电灯电话是个好东西。由阎锡山主持开发、杜文成提供技术支持的火力发电站,预计在明年秋季开始运营发电,这一点上登敏倒是没有夸大其词。

    突然有一天登敏主席再次宣布:自由缅甸联合政府将在各大城镇广场修建电视墙,以方便民众了解国际时事,增加百姓的娱乐活动。

    缅甸联合政府公布的这件事,立刻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关注,各国观察家以及新闻媒体不顾危险地齐聚密支那,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第217章 :缅甸新闻(二)() 
这些新闻媒体就想不明白了,缅甸的科学技术啥时候这么先进了?我们还在看那种小黑白,你这里就敢整电视墙?况且你这儿的电视台还没建起来呢。

    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密支那联合政府的那栋办公楼顶上,出现了一块120寸的超大显示屏。那是电视?联合政府在糊弄民众吧?那就是一块大玻璃而已,还电视墙,切。

    晚六点左右,那块大玻璃开始一阵闪烁,试播开始了。屏幕上出现的是密支那风光,悠扬的音乐,优美的风光,蓝天、流水、森林、佛寺……广场上的人看傻了,密支那有这么美丽?

    那些媒体记者更是为那彩色逼真的画面给震住了,上帝,这是什么技术?密支那的人怎么做到的?这么大屏的电视制作技术足可以领先我们半个世纪。

    晚七点,画面变成了一间直播室,冯小雅以清新时尚的风格出现在屏幕上。

    各位观众晚上好,这里是自由缅甸之声,下面为您播报此次新闻提要。

    英国第八集团军和米国第一集团军在******胜利会师。

    波兰首都华沙发生犹太人起义。

    ……

    今天,德国政府公布了波兰“卡廷屠杀”事件真相,请看前方记者发回来的珍贵图像资料。……

    杜文成又一次狠狠地羞辱了史太林所标榜的“正义”。

    这一晚,整个缅甸联合政府控制区域内的大中城市居民,大都看到了这次播出,虽然在语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诧异,很多人听不懂大玻璃里面说些什么。但在随后播出的节目里,克钦语、缅语等都占了很大的比例,至于英语就被杜文成自动无视了。

    在克钦邦,克钦族的人口比例占了大多数,汉族人口比例因为先遣军的关系而排在第二位。因为历史上的原因克钦族有很多人都听得懂汉语,这也是当地人们并不十分排斥汉语播出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汉文化的传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它对亚洲广大地区的影响力仍然十分强大,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自由缅甸之声的第一次播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西方各国纷纷谈论缅甸政府拥有的信息传播以及宽屏彩电技术,并且称之为世界技术革命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不过一位年轻记者偶然的一句话让整个西方世界集体哑然——貌似密支那的电视台还没建起来吧?

    诡异莫名的杜文成。

    阎老爷子家里的电视自然不能和外界的一样,如果愿意他也可以收看到外界的电视节目,但大多时候都是他的夫人收看由杜文成提供的碟片机里播放的电视剧。直到现在,他的夫人也不知道她住了一年多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在这段时间里,日本继续往印度因帕尔地区增兵,到目前为止,日本第15军和后来的33军18师团已经控制了东印度大部分地区。而缅甸联合政府军却在内比都以南地区的蚕食行动受到了日军的顽强抵抗,日本人终究还是不肯放弃对中国的封锁啊。杜文成为此叹道。

    日军进入印度并迅速站稳了脚跟,让英国朝野上下大为震惊。参议院指责丘吉尔在缅甸问题上的无能,英王也对丘吉尔的亚洲政策颇为不满,希望他尽快解决缅甸问题,平息上下两院因此引发的纷争。

    英米两国为印度以及缅甸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后,再次致电委员长,三国首脑终于就缅甸问题达成协议——远征军按原计划进入缅甸作战,英国政府愿意就缅甸独立建国问题与杜文成进行谈判。

    当委员长把英米的意思转告给杜文成后,杜文成咧嘴一笑:英国人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谈判是啥?谈判就是相互妥协后的利益共享,是弱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后手段。可杜文成是弱者吗?他会和英国人共享缅甸的利益吗?

    这是不可能的。

    自由缅甸联合政府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指出:缅甸不接受也不需要其他国家的帮助,缅甸政府和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并驱逐缅甸国土上的日本军队。任何不经缅甸人民同意而进入缅甸国土的外*队,都将被视为对缅甸领土的侵略,都将被视为缅甸人民的敌人。

    缅甸的未来掌握在缅甸人民的手中,缅甸的独立自主也不需要外人来指手画脚。那些打着解放者的幌子,试图再次奴役缅甸人民的西方殖民者们,滚回去吧!缅甸,不欢迎你们。

    登敏的讲话让英国人恼羞成怒,让米国人唉声叹气,让委员长窃笑不已。自驼峰航线开辟后,滇缅公路对于国府来说已经显得不那么迫切了,他可不希望那些精锐部队牺牲在缅甸战场。

    事实上滇缅公路直到45年日军投降才算打通,可对中国战场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缅甸拒绝盟*队进入缅甸作战,彻底断绝了英国人重回缅甸的希望,也让东印度的史迪威彻底地绝望了。雄心勃勃的史迪威自从进入缅甸战场,还没等发挥他的雄才大略,就迎来了缅北大撤退。

    好不容易等到换成美式装备的新一军完成了训练,就等着进入缅甸作战了,日军突然发起了对印度的进攻,并且很快就在因帕尔平原站稳了脚跟。东印度只剩下处境艰难的的远征军新38师,孙立人将军几次致电远在印度中部的兰姆伽远征军指挥部请求指示。

    可兰姆伽联军指挥部一直也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意见,英国人坚持要38师原地待命,等待配合英军反攻因帕尔。史迪威也认为38师留在雷多是正确的,因为英军反攻因帕尔的计划已经完成,只待雨季一过即可发起反击。

    远征军总指挥郑洞国将军却认为38师孤军在外,粮草不济,应该尽快进入野人山取道缅北回国,以免受到日军的两面夹击,进退失据。

    就在指挥部里打嘴仗的时候,日军已经开始了对38师的进攻。

    而此时的杜文成正在规划着密支那的建设蓝图,他否决了阎锡山提出的在密支那建设钢铁厂的建议,提出了将密支那建设成轻工业城市的设想,他不想让钢铁厂的烟囱毁了密支那。

    缅甸本来就是个农业国家,虽然矿产资源丰富,却并不太适合重工业的发展,小型工业、轻工业才是它的未来发展方向。

    克钦邦有的是翡翠、宝石、缅玉、金银,如果按后世的流行款式开发出来,绝对会形成一股庞大的产业链,既可以增加当地民众的收入,又笼络了人心,还促进了密支那经济的发展。这样一举数得的好事儿怎么可以放弃?

    “阎老,你看是不是可以出台一个政策,扶植密支那手工业者组建一个联合生产基地,政府只负责提供样品,控制质量,其他按照合同办事。”

    阎锡山想了一下认为可以考虑,密支那的玉器和金银器皿生产一直是当地民族的强项,密支那生产的与宗教有关的玉制品和金银制品一直广受人们的喜爱。只是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在档次上一直处于低端水平。

    “这件事可以交给沈涵阳去办,我看他的能力很强,这些日子帮了我很多。我说你小子在哪儿找的这些人才?”

    杜文成翻了个白眼,什么叫在哪儿找的?那是用命换来的好不好?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小型的电子元件厂,我前两天看了一下他们的产品,唉。可惜了我提供的那些设备。靠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别说什么电视机了,就是手电筒他们也搞不出来。”

    阎锡山笑了:“你搞的那些东西,老头子我看不懂,也不想参乎。我懂的军工厂你又不同意搞,克钦邦地方上的事儿基本上已经捋顺,掸邦那里也走上了正轨。只是往南发展计划受到了日本人的阻挠,基本上已经停了下来,我也不知道你小子搞什么鬼。”

    搞什么鬼?杜文成苦笑了。日本人在印度站稳了脚跟,也按照协议把掸邦让了出来,剩下的就只能依靠自身的实力去争取了。别指望日本人会主动撤出缅甸,那是不可能的。

    失去了缅甸,在东印度的日本人就成了无根之萍,缅甸是日军进攻印度,窥视中东的跳板,怎么会轻易放弃?况且日本人的无赖也是出了名的。

    “将军,米国飞机又一次轰炸了仰光,你看……”

    登敏气咻咻地走了进来,把肥胖的身躯扔进了椅子上说。杜文成皱了一下眉,这是米国飞机第二次轰炸仰光了,米国人这是在试探我的底线吗?

    “登敏,你先发个声明抗议一下。”

    “好,将军。我不明白,以将军你的能力完全可以把日本人给赶出去,何必要拖到现在?”

    不仅是登敏就是阎锡山也早有这样的疑惑,杜文成在心里苦笑道:我也不想拖到现在,可然后呢?他想了想还是觉得和他们说清楚的好,也省得以后多生是非。

第218章 :回家的孙立人() 
“我是这样想,把日本人赶出去不难,难的是以后怎么办。自由缅甸政府成立还不到一年,无论是能力还是影响力都不足以控制全国,况且还有一个强大的英国在一旁虎视眈眈。

    另外一个方面是我们自身,政府军看似强大,但强大的是武器而不是我们的军力。一旦开战整个缅南都会在这种大威力武器下被打得支离破碎,这就需要我们在战后用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来恢复缅南的基础建设。

    相反的如果只靠政府军自身力量的话,我很怀疑他们能否打败训练有素的日本军队,至少在一两年内很难见到成效。要知道日本在缅甸还有着四五个师团的兵力,就算我们赶走了日本人,我们的军队也快要打光,到时候英国人再来找我们的麻烦,我们如何应对?

    相信一两年后的国际形势一定会更有利于我们,只要我们耐心等候一两年,就可以节省下至少十年的建设时间,这就是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和日本人大动干戈的原因。”

    杜文成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两年后日军必定投降,他不想用先遣军这五个师去和日军硬磕。只是两年而已,他还等得起。

    登敏在缅南呆过很长时间,知道缅南的一些情况,如果真的像杜文成所说的那样,那就的确是自己操之过急了。

    “将军放心,在有限的一两年内,我会努力提高自由缅甸政府的影响力,加强我们自身的工作能力,为接收全国做好准备。”

    “嗯,你去准备发声明吧,语气不妨强硬一点,真让米国人把仰光给炸个稀烂,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自己,米国人可不会给我们一毛钱的赔偿。”

    登敏走了,梅岚却神色紧张地走了进来。

    “远征军第38师在雷多遭到日军围攻。”

    “38师?他们没有随英军撤走?”

    杜文成看过情报后立刻发布命令:“命令外籍军团立刻出击,接应孙立人将军过境;命令郑永年,迅速出击占领曼德勒,进逼实皆。告诉晏正德,我允许他西进仁安羌,让他悠着点打。”

    杜文成这个气呀,小鬼子不遵守协议退出缅甸也就罢了,他也没想过小鬼子会信守这个承诺。可他md拿着我的武器去攻击国民军,那就是你自己找死了。

    此时孙立人将军的38师正在印度的边境小镇和日军展开血战。38师领到的任务是开通雷多到野人山的公路,以便让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因此,38师并没有携带多少重武器,此时突遭日军的攻击,只能边打边向缅甸方向撤退。

    可就在这时,在缅甸一侧的日军突然杀出,将正在撤退的38师堵在了印缅边境。

    “一团长,你们团留下来阻击正面之敌,其他人跟着我冲开一条回家的血路。”孙立人得知前路被阻,果断命令道。

    “是,师座。”一团长神色平静地接受了任务。

    “全师的命运掌握在你的手上,你多坚持一分钟,就会给我们多带来一份希望,保重。”

    孙立人知道留下来阻击的部队,基本上没有多少生还的希望,但为了大局必须做出必要的牺牲。

    “来人,留下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