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观察者-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有什么事情要说?”

    戴笠躬身:“据情报显示,苏俄和日本人正在秘密接触,两国已就东三省和外蒙问题达成协议,日俄恐怕就要缔约了。”

    “无耻。俄国人早晚会自食其果。”委员长离开座椅在屋子中央来回走动了几步,停下来对戴笠说:“把这份情报原原本本地通报给延安,让他们好好看看,他们尊崇的乌里扬诺夫和史太林,究竟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什么。”

    延安统帅部。

    “情报证实了吗?”主席吸着香烟,脸色凝重地问。

    “我们的同志已经证实了这份情报的真实性。莫斯科在这个时候拿我们国家的主权做交易,不仅会损害我党声誉,也会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攻击我们的政策,破坏我们的统战工作。更严重的是会让那些倾向于我们的无党派人士拉开和我们的距离,或者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副主席冷静地分析着。

    老总阴沉着脸插言道:“你说的这些只是外面的影响,更严重的在我们内部。我这几天在下面走了走,听了听下面的情况,我们的一些同志竟然在狂热地鼓动下面的战士们,一旦俄国发生战争,就要用生命和鲜血去保卫莫斯科。我们的人民还在受压迫、受侵略,我们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正在被出卖,被损害,我真想问问这些混蛋,谁来保卫我们。”

    “主席,我们要不要把这条消息透露出去,给莫斯科增加点压力?”

    “我看没有这个必要,这样一来非但阻止不了莫斯科对我们的出卖,反而会加重我们自己内部的混乱,我算是领教了史太林所谓的国际主义精神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我们需要做的是:加强我们的思想工作,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牢牢树立起我们的延安精神。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这才是我们目前需要做的工作。”

    “老m说得好。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当年面对gmd几十万大军我们都不怕,这天底下还有什么艰难困苦能够难道我们?”

    “老总的豪气不减当年哪。我这里还有一份电报,是重庆的委员长对十八集团军发布的命令,他要我们八路军参加到晋东南的正面战场去,以支援处于困境中的第二十七和第十五军。另外,和我们关系友好的卫立煌将军,已经被解除了本兼各职,回到重庆述职去了。”

    “晋东南的局势的确堪忧,出兵是要出的,不然又会让那些喉舌说我们‘只游不击’。来,我们研究一下怎样才能下好山西的这盘棋。”

第112章 :中条山(二)() 
师座这样的称谓,似乎只存在于国府的军队里,延安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就是在杜文成的军队里以前也没有这样的称呼。可是自从白云生白主任那一声戏谑的“师座”后,师座这个词就不胫而走了。

    当然,这个师座没过多久就变成了军座,没人觉得这样的称谓有什么不妥。就是杜文成自己也觉得叫军座比叫军长听着顺耳。值得庆幸的是李秀娟大姐不在,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象现在这样沾沾自喜。

    “军座,中条山传来的紧急情报。”白云生匆匆前来报告说。

    “哦?我还没准备好,他们这么快就打起来了?”

    白云生一愣,什么叫你没准备好他们就打起来了?难道说中条山之战是你挑起来的不成?杜文成看到白云生脸上的疑云,知道自己一时兴奋说滑了口,急忙补充道。

    “我意思是说我还没准备打仗呢,他们咋就先打起来了?”

    “谁先打起来了?”白云生不动声色地问。

    “不是你说。。”

    “我说什么了?军座另有情报来源是件好事,只是没有必要瞒着我吧?”

    杜文成的眉梢跳了一下,慢慢地道:“白先生很想知道?”

    杜文成知道必须把这件事讲清楚,否则的话引起自己手下这个老狐狸的误会就得不偿失了。做情报工作的人天生就敏感,他们最希望得到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决策者的信任。只是白云生刚才的语气让他有些不快。

    “白先生,你知道我的来历,想必也应该知道我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组织。我这样说你应该懂我的意思,还要我继续说下去吗?嗯?”

    杜文成拖了长音的最后一个字,让白云生悚然一惊,自己怎么质疑起先遣军的最高长官来了?任何情报机构都是把双刃剑,这么浅显的道理杜文成又怎么会忽略掉?古往今来,众多的驭下手段中最有效最常用的也无非是制衡两个字而已,这样说来先遣军里就是再有十个八个的情报系统又有什么奇怪?

    “属下糊涂,请军座责罚。”白云生躬身请罪,不敢有丝毫大意。

    “白先生不必多虑,把话说开就能好。你继续说刚才的情报。”

    杜文成可以轻轻放过,白云生却是暗自警醒,他知道自己今天过界了,已经超出了一个幕僚应有的本分。这也是和杜文成平日里大大咧咧,没有架子的表现有关,若非如此白云生也不至于信口说出那样的话。

    他定了定神,规规矩矩地继续禀告说:“昨天旁晚,日军以五个师团的兵力突袭了中条山外围的国府21军和15军,截至今日,战斗还没有结束。据情报显示,日军已经在中条山地区集结了大量兵力。到目前为止,日军仍在调兵遣将之中。”

    “勤务兵,通知张参谋长和各师长马上到军部开会,哦,把那个晏旅长也一并叫来。”

    功夫不大,先遣军的主要人物全都到齐了。杜文成让白云生把情报又讲了一遍,这才对自己的这几员得力干将说:“诸位,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日军对中条山发动的进攻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能否抓住这个机会一举攻克太原,就要看诸位接下来的表现了。

    国民军在晋东南大约有十八万军队,这还不算在黄河南岸的十六个师。也就是说,国民军在中条山地区至少拖住了山西境内的大部分日军。我的计划是这样:陈涛,你的第二师楔入黄河北岸这一地区,在为国民军撤回黄河南岸创造条件的同时,尽你们能力牵制中条山附近的日军。我给你临机处置的权利,怎么打,何时打由你们自行决断。

    张卫民,你的第三师前出到这里,你们的任务同样是牵制日军。我也给你同样的权力,只要牵制住日军,怎么打你们自己说了算。

    晏正德,你们旅的任务是搜集太原城里及其周围日军的所有情况,并根据情况拟出一个行动计划,限期一个月,完成这次攻坚行动的针对地训练。我宣布:代号为‘曙光一号’计划正式启动。

    张参谋长,白主任,你们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没有的话,二师三师三天明晨出发。”

    张海波早就习惯了杜文成指挥作战的方式方法,平常的时候他也许会很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但在打仗的时候从来就是一言堂。

    白云生虽然还不太适应杜文成的作战方式,但是有了刚才的教训,他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自从杜文成来到长治以后就在秘密策划的谋取太原的行动,终于在这一天正式展开了。

    进攻中条山外围的日军一面调兵遣将,一面施放烟幕迷惑国府的判断,为围攻中条山做最后的准备。四月,何应钦到了设在洛阳的第一战区长官部,立刻召开了紧急作战会议。在会议上,何长官根据重庆最高军事委员会拟定的指导思想,在“保守要地,力图持久,奠安内部,争取外援”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条山及潼洛工事,积极进行战备训练”的战略原则。

    国府和日军都在为中条山战役做最后的准备,就在双方箭拨弩张,准备在中条山大打出手的时候,一条来自塔斯社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莫斯科和东京签订了《俄日中立条约》,条约议定俄日双方相互承认满洲和外蒙领土完整与互不侵犯。

    次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发表声明,抗议苏日两国政府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史太林自知这件事做的不怎么地道,连忙派特使专程到重庆向国府作了解释。史太林在给委员长的亲笔信上说:兄弟我也是迫不得已啊,日本人在我的东边小偷小摸小动作不断,德国人又在我的西线搞风搞雨搞得我鸡犬不宁,兄弟我实在是没办法啊。只好和东边小偷小摸的做暂时妥协喽,相信我,没有错。

    委员长明知道史太林玩赖,有心和史太林过过招掰掰手腕,可是看看自己单薄的小身板儿实在是搞不过人高马大的史太林,只好在自己的官邸里骂了史太林几句“娘希匹”了事。

    委员长搞不过史太林,又咽不下这口气,便连夜给延安拍发了几封电报,严命十八集团军迅速出击中条山,协助国府军队打退日军的进攻。电报发完了,委员长的心里这才觉得舒服一些。

第113章 :中条山() 
杜文成得知俄日签署了中立条约以后,心里不由得冷哼了一声。虽然他早就知道会有一个这样的合约,可是这种出卖、背叛的感觉实在是让他不舒服。

    望着北方的天空,他在心里想到:也许外蒙在将来会是一个不错的安身之地,至于那位北极熊,哼!再有月余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就会疯狂开动,当蜂拥而至的德*队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时候,嘿嘿。你没机会参加雅尔塔会议了,更不用赫秃子踢碎你的墓碑,因为你没机会葬在红场里了。

    “军座,这是俺制定的作战计划,你看中不?”

    “你讲一下。”

    “军座,通过这几天对太原的不间断侦查,俺知道太原的鬼子兵力大约有一个旅团,和俺旅的兵力相当。最难对付的是鬼子的飞机和坦克,在这方面俺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晏正德迟疑了一下接着说:“这样一来就显得俺的兵力不足来,所以。。”

    “我没有多余的兵力给你,但是,我可以帮你解决太原机场的问题。至于坦克,我不是让后勤给你们旅下发了单兵火箭筒吗?”

    一提起单兵火箭筒,晏正德兴奋得溢于言表。“军座,那个火箭筒可真是好东西啊。本来俺还发愁进了太原以后怎么对付小鬼子的明碉暗堡呢,小钢炮在这方面可比不上这个火箭筒。”

    杜文成一听就火大了:“你们光想着拿火箭筒打碉堡,就没人告诉你们那是为了打坦克准备的?”

    “打坦克?”晏正德蒙了。“没人告诉俺呀,后勤的人只是说是军座你特意为俺们旅攻坚准备的。”

    杜文成一拍自己的脑袋,想起来这事还真是不怨别人。自己当时想到了小鬼子的坦克,就让基地准备了一些以作应急,但却忘了告诉下面的人这些是反坦克武器。本以为是谁都知道的事儿,可偏偏就没人知道这批装备的用途。

    “算了算了,现在知道也不晚,那个东西是专门用来打坦克的,打碉堡那是附属作用。”

    晏正德乐了。“嘿嘿,俺就知道。。”

    “滚蛋。”杜文成没好气地说:“过几天我会去你们旅检查战备情况,要是你小子整不明白,看我怎么收拾你。”

    “观察者,一号已经回归,基地要暂时关闭准备进行对接。”

    晚上的时候,杜文成收到了来自基地的信息,只是基地要暂时关闭的消息让他有些担心。

    “需要多长时间?”

    “最迟不会超过四十八小时。”

    杜文成暗暗盘算了一下,觉得还可以接受。“好。你快去准备吧。”

    穿梭者一号的回归可真是时候啊。他的心里既有些欣喜也有些不安:虽然现在还不清楚一号上面都搭载了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共和国不会浪费人力物力发射个没用的东西过来。

    四十八小时,四十八小时之后我将会拥有什么?真是期待啊。杜文成心里有事,坐卧不宁,就连白云生向他报告中条山战况也没心思听。

    “军座这是怎么了?”白云生悄悄地问张参谋长。

    张海波摇摇头,“快一天了,谁知道他发什么疯。”

    杜文成发现了他们两人的小动作,知道是自己操之过急引起的反应,当然不可能说破,便挑起了另外一个话题。自从第二第三师出动以后,白云生几乎每天都会向他汇报这两个师的情况,今天也不例外。

    “第二第三师有没有什么消息?”

    “张卫民的第三师在闻喜附近和日军36师团发生了遭遇战,双方一场混战各有损伤,第三师已于今天上午脱离战斗。”

    “哦?还有这事儿?参谋长,有张卫民的电报吗?”

    张海波摇摇头,“我们没有收到任何战报,张师长可能还在统计损失,所以没有及时上报军部。”

    杜文成想想觉得有这个可能,点点头对白云生说:“你继续。”

    “第三师脱离战场后,日军36师团已经加速向埝掌方向前进,日军企图包围第五集团军的动机已经十分明显。”

    张海波看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说道:“军座,36师到达埝掌,意味着日军即将完成最后的战争准备。你看,第五集团军的正面是日军的41师,背后是37师以及正在紧急穿插的混成16旅。如果让混成第九旅在东面切断了第五集团和第十四集团军的联系,第五集团军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困守。这样一来第五集团军的情景很不乐观。”

    历史上的中条山之战,由于国府军队事先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的指挥,除了一部分部队突围以外,大部分部队四处溃散了。据战后统计被俘三万余官兵,四万余官兵战死。中条山战役的失败给国府的打击是沉重的,委员长自己也承认:中条山之战是国府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杜文成对这场战役的态度秉承着他对国府的一贯做法,那就是不能见死不救。派出两个师牵制日军已经是他所能做出的最大支援了,希望在国府军队突围时这两个师可以为他们减少一些牺牲。

    “第三师现在什么位置?”杜文成看着地图

    “第三师脱离战场后正在加速向张店方向靠近,似乎要策应第二师的行动。”

    “第二师有大动作?”杜文成惊讶地问。

    “第二师正在对执行穿插任务的日军混成十六旅死缠烂打,意图迟滞日军向张店方向靠拢。”

    杜文成笑了:“这陈涛和张卫民的配合很默契嘛,看他俩的意思是想吃掉这股日军?呵呵,我们就不要管了,既然放权就放到底。”

    白云生有些担心地说:“不知道这两个愣小子有没有谱,别没喝到汤反被咬下一口肉去。”

    杜文成安慰他说:“打仗嘛总是有输有赢,战场上那有什么常胜将军。”

    张海波也不无担心地说:“军座,我们是不是派人接应一下他们?陈、张两位师长毕竟是第一次指挥这么多的部队作战。”

    “我看还是算了,给他们发封电报让他们谨慎一些也就是了。”

第114章 :中条山(四)() 
雨下得很大,虽然只是薄暮时分,但天色却黑的吓人。

    路旁的一株大树下,几张雨披合在一起为陈涛遮住了雨水,使得他能够借助手电查看地图。第二师进入黄河北岸这一地区后,陈涛一直在日军37师的附近寻找着战机。当他得到情报说日军独立混成十六旅正在兼程赶往张店,立刻就瞄上了这支队伍。

    一是因为日军37师部署严密,无隙可乘,二是打掉了混成十六旅这股日军,黄河北岸平陆一线也就成为了国府军队南撤的通道。因为军座事先有过交代不会干涉他们的行动,陈涛的骄傲也不允许他自己有事没事的请示汇报。他只是将自己的作战计划,通报给了正在横岭关一线自由作战的第三师,希望能够得到张卫民的支持。

    在杜文成倡导的实战大练兵中脱颖而出的张卫民,不仅出任了先遣军独立作战旅旅长,又在随后的师改军中当上了第三师师长,其风头可谓是一时无两。在得到第二师的消息后,他率领着第三师迅速脱离了和日军36师的接触,急速南下。

    就在张卫民的第三师急速南下的时候,陈涛率领的第二师已经抢先一步截断了日军十六旅的前路,并顶着大雨在张店以西、安邑以南地区设下埋伏。

    “中条山那里有没有新的战报?”

    重庆,委员长官邸。侍卫长王世和正在向委员长汇报着中条山战情。

    “日军占领恒曲后,于今日攻克邵源,截断了中条山守军的补给和退路。第十四集团军三面被围,形式极其危险。”

    “敬之误我。第一战区摆在黄河边上的十六个师不南渡驰援也就罢了,北岸的渡口也眼睁睁看着日军占领,致使我军南北相隔,退无可退。”

    陈布雷看着暴怒的委员长,小心翼翼地说:“何总长初到洛阳,一时间恐怕难以掌控下面的部队。况且日军筹谋已久,以有心算无心,我军只是暂时受挫而已。”

    “暂时受挫?布雷啊,军事上的事情你不懂,现在已经不是暂时受挫的问题了,而是全军溃败。十四军三面被围不能南渡,只有北上一条路可走。可阳城、沁水一线又有日军重兵把守,十四军危矣。”

    委员长说到这里,声音已经有些颤抖。他努力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又对王世和说:“第五集团军那里的情况如何?”

    王世和看了一眼示意他不要多说的陈布雷,刚要开口又听到委员长说:“不要听布雷的,自从北伐以来,经历了太多的失败挫折,我,还是站在这里。照实说。”

    “自从张店以东防线被日军突破以后,第八十军孔令恂和唐淮源的第三军联系也被日军切断,两军目前已退至曹家川、太寨一线。只是。。”

    “嗯?”

    “只是敌伪挺进队和日军第十六混成旅正在逼近茅津渡以下的槐扒、尖坪、南沟等黄河渡口,试图。。试图切断第三军和第八十军的退路。”

    “嘭”地一声,陈布雷手中的文件掉在了地上,与此同时委员长的茶杯也在桌上砸得粉碎。陈布雷第一时间看向委员长,发现委员长的右手被玻璃杯划出一条口子,正不断地流出鲜血。

    “来人啊,快、快叫保健医生来。”他惊慌失措地喊着。

    “好了,叫什么医生,划破点皮而已。我还没那么娇贵。”委员长不悦地说。

    在陈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