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观察者-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文成一咬牙:“命令,即刻摧毁机场上的两架飞机,直升机一中队紧急起飞,封锁机场,决不让一块碎片流落在外。”

    崔可夫曾经三次出使中国,对汉语还是可以听懂一些的。听到杜文成要炸飞机,可把他给吓坏了。在飞机上的可都是苏俄的技术人员,是他和季米特洛夫费了好大劲才说服了情报部长康sheng,以及一些亲苏官员才获得的这一机会,

    还没等他想出办法阻止杜文成的时候,机场方向已经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崔可夫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这才知道杜文成刚才真的不是在吓唬他,如果自己在惹怒这个狠人,真的不好猜测后果会是怎样。

    杜文成已经没工夫在搭理崔可夫了,在下达完命令以后看也没看崔可夫就大步走出了门外,直奔机场而去。

    “谁让他们搞这种事情的?那个高明达是怎么回事?谁给他的命令?”一向文雅的周先生在得知杜文成一怒之下,炸毁了自己的飞机以后,也勃然大怒起来。“策反”了人家的特战队长,强行登上人家的飞机进行研究,这也难怪杜文成不过后果地要“毁尸灭迹”了。

    主席问道:“机场那边现在的情况怎样?”

    “杜将军的二十几架飞机已经封锁了整个机场,除了登上飞机的几个人以外,我们的人全部安全离开。只是。。”

    “说!”

    “只是苏联的六名技术人员和五名我们的陪同人员,全都在爆炸中无一生还。”

    “好狠的杜文成!我看我们也有必要进行一下整顿了,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经报告就自作主张,我们这些同志啊,真把这里当成克里姆林宫了?”老总叹道。

    副主席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对主席和老总说:“我去机场找杜文成谈谈,看看能不能挽回影响。”

    主席大手一挥,愠怒地道:“不必了,这里是延安,容不得他杜文成如此撒野。这样桀骜不驯、肆意妄为、草菅人命、不顾大局的‘贵客’,我们侍候不起。”

第84章 :何去何从() 
延安机场,杜文成冷冷地看着被他的三十名护卫从飞机残骸里拖出来的尸体,开口问道:“有没有遗漏?”

    “全部死亡,没有任何遗漏。”护卫报告说。

    杜文成点点头命令道:“加快搜索进度,尽快离开这里。”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已经无法在延安呆下去了,延安也不可能接受自己今天的行为。至于三位伟人是怎样看他,已经不再他的考虑之中,他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今后又该何去何从。

    延安不再接受自己,也就意味着山西的独立团同样不会在接受自己。独立团发展到今天是和他的努力分不开的,他还真的有些割舍不下。可事到如今还能怎样?

    山西回不去,重庆又被他第一个排除在外,难不成再打回山东?他苦笑着摇摇头。基地对他的支持永远都是有条件的,这次之所以能够出动直升机主要是为了防止技术泄漏,要知道现代飞机的每一块残片的价值,对于这个时空来说都无异于一场技术革命。

    就在杜文成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的护卫101向他报告说,所有的飞机残骸已经全部装载完毕。杜文成再次看了一眼百米开外的高明达和他的特战队,转身登上了直升机。

    “杜文成,等我一下。”

    梅岚忽然从人群中跑了过来,她弯着腰跑到直升机前对杜文成说:“我要和你一起走。”

    “为什么?”

    梅岚娇笑着说:“我接受的命令就是要盯紧你啊,你到那里,我就跟到哪里。”

    杜文成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将她拉上了直升机。直升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了一圈,径直向东南飞去。但是一个在机场上奔跑呼唤的娇小身影,却深深地感动着杜文成此时心底的柔弱。

    “那是小米,要不要等她一下?”梅岚关切地看着杜文成说。

    “不必了。两个立场不同的人是无法走到一起的,就像。。”

    杜文成无意识地看着梅岚,忽然有些说不下去。自己和小米立场不同,那么眼前的梅岚还不是一样?自己拉他上飞机的时候,似乎早就有着这样的期盼。难道说自己真的喜欢上了梅岚?

    “我们到哪里去?”

    杜文成很干脆地说:“不知道。”

    梅岚笑了:“我知道你是不会去重庆的,也就不再劝你。但是你总该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吧?飞机上可住不了一辈子。”

    “我是无家可归喽,不然我就将就一下跟你走算了。反正又不是第一次,我很快就会习惯的。”

    梅岚白了杜文才一眼:“你这人油嘴滑舌的分不出真假,不过嘛你要是真的走投无路,我倒是觉得有一个地方很适合你。”

    “真的啊?是什么地方?”

    “山西长治。”

    “长治?”

    杜文成想了一下觉得梅岚的提议很有道理,便找出地图仔细地看着。梅岚在一旁指着地图上长治的位置说。

    “我是从长治追你到延安的。”

    “嘿嘿,不敢不敢,有劳有劳。”

    梅岚立刻查觉出自己的话又被杜文成发掘出语病,她狠狠地瞪了杜文成一眼,不施粉黛的脸上却不禁有些发烧。连忙低下头继续地说着。

    “你看,长治以南是国统区,东面是河南,也有大半在国府的控制之下。长治以北是八路军控制区,西边是陕西,国府和延安各控制一半儿。我离开长治时国府还没有进驻。你此时接收长治正是时候。”

    杜文成奇怪地看着梅岚问:“你如此为我考虑,就不怕你们的委员长骂你吃里爬外?”

    梅岚羞怒道:“去死吧。讨厌鬼。”

    和梅岚的一番打闹让杜文成的心情舒缓了很多,既然长治还没有任何势力控制,到那里暂时落脚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就算是旧地重游吧。

    重庆,委员长的办公室里,何应钦正在向委员长汇报国府和日本在香港秘密会谈的情况。委员长的脸色很不好看,很显然,担着巨大风险的这次密谈并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结果。

    “日本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了。伪满的事情尚可斟酌一二,延安问题也未必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个,华北驻军绝不可能。要我与汪逆合作,这种事情他们也想得出来?简直就是笑话。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就不要在谈了。

    还有,南洋陈嘉庚,执意要去延安。这个,你们搞个方案出来,能劝阻最好,即使不能,也要想出个办法来。很多人就是听信了延安的鼓惑,才背弃了总理,背弃了党国。”

    委员长越说越有气,竟然失态地把桌上的杯子碰倒在地上。何应钦连忙就要吩咐人打扫,却被委员长叫住:“这个,你不要管。戴笠来了没有?”

    候在门外的戴笠听到里面的动静,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让委员长如此震怒。连忙将手里的情报分拣了一下,把不好的消息暂时压了下来,以免激怒正在气头上的校长。

    “校长,学生刚刚收到一个好消息,杜文成和延安闹翻了。”

    委员长果然是精神一振,摆手让不相干的人全都出去,这才破天荒地让戴笠坐下说。在委员长的办公室里,除了有数的几人外,很少有人得到这样的待遇。

    可戴笠哪敢坐下?谢过校长之后就一一汇报起来:“特派员梅岚从延安发来紧急电报,杜文成到达延安的第二天,就于苏俄顾问崔可夫发生争吵,随后又因为苏俄人在延安的庇护下强行登上杜文成的飞机,致使杜文成一怒之下炸毁了飞机。六名苏俄高级技工和延安的五名低级官员死于爆炸之中。”

    委员长连连嗟叹:“可惜了,可惜了。继续,继续说。”

    戴笠不明白校长说的可惜是什么意思,又不能询问,只好接着汇报说:“杜文成炸毁飞机后,又招来二十余架直升机封锁了机场,将毁坏的飞机残骸一一收拾干净,现场没有留下一块碎片。”

    委员长疑惑地问:“直升机是什么?”

    “就是那种不需要跑道,可以垂直起降,任意悬停的飞机。杜文成称其为直升机,梅岚正陪同杜文成乘坐直升机飞往山西。”

    “你说梅岚和杜文成在一起?好。好。一定要奖赏她,等她立功回来,我要亲自接见她。”

    戴笠继续汇报说:“梅岚在电报中说杜文成已经无处可去,又不愿意来重庆,她只好劝杜文成暂回山西长治,以便从长计议。”

    委员长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这个,杜文成不肯来重庆,是党国的一大损失。去了长治也好,告诉下面,不要去找他的麻烦,长治就交给他好了。

    另外,明令嘉奖:杜文成山西抗战有功,晋中将衔,奖大洋十万。即日起率部进驻长治,以卫国土。就这样明码发出吧。”

第85章 :从零开始() 
长治城外,杜文成望着斑驳的城墙不禁大发感慨。前后加起来也不到十天的功夫,他的处境竟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景物依然,人事已非,真应了三国里的那句定场诗:是非成败转头空啊。

    梅岚轻声劝道:“不要再想了,进城吧。”

    杜文成摇摇头,转身向城外的一条小路走去。穿过一片野生杂木林,转而东行不远,在一处高坡的向阳处,矗立着一座石碑,那里埋葬着柳河堡阻击战牺牲了的烈士们。

    梅岚不知从那里弄来了一盆清水,帮着杜文成清洗了石碑,又采摘了一束野花供奉在石碑上。杜文成感激地看了梅岚一眼,手摸着石碑上的名字,嘴里喃喃地念叨着。

    “牛大力,一营营长。大力兄弟,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那时候你是总部特务团的,是正规部队,向我报到时眼睛都是朝上翻着。呵呵。我知道你们来游击队是奉命保护我,可我更知道你们是真正的军人,你们的使命是在战场而不是跟在一名游击队长的身边。

    我也从没有把你们当作警卫人员使用,每当游击队遇有危险,你们这个排也总是冲在第一线上。现在,你走了,不再和我争这争那。我呢,也离开了晋东南游击队,离开了独立团。

    是是非非的说也说不清楚,就不和你说了。今天来看你,就是要和你喝一杯,我们都不是部队的人了,没有人再说我们违反纪律。来,我敬你。”

    “这是什么酒?好香。”梅岚不愿让杜文成沉浸在悲伤之中,便在杜文成倒酒的时候故意打岔道。

    “这是茅台,窖藏了百年的茅台。来,你也来敬大力兄弟一杯。我的大力兄弟白活了二十几岁,和女人说一句话都会脸红。呵呵。”

    梅岚没有理会杜文成的胡言乱语,只是依言敬了一杯酒,随后劝道:“天要黑了,我们先进城吧,改天我陪你再来和你的兄弟们喝酒。”

    杜文成却不耐烦起来了:“我和兄弟们喝酒,你个女人搀和什么?走了走了,我要和兄弟们喝个痛快。”

    梅岚知道杜文成心里郁闷,也就懒得和他计较。直到他喝得酩酊大醉之后,才和护卫搀扶着他进了县城。

    “你们的委员长可真能搞事啊,屁大点儿事儿也吆喝得这么大声。”

    第二天上午,清醒过来的杜文成看完梅岚递给他的《中央日报》后,轻描淡写地说。

    梅岚笑道:“什么叫屁。。事儿?这可是给你加官进爵,省的有人打你地盘儿的主意。好心当成驴肝肺。”

    “本来就是屁事儿,这世上敢打我主意的人除了那些外国鬼子,也就是你们委员长最热心了。对了,有时间你要提醒一下你们的委员长,就说济南机场的两个师装备可不是无偿供给的。看在他又是加官又是给我提供地盘儿的份上,利息嘛就算了,本金可还是要还的。”

    梅岚剜了它一眼:“懒得理你。今后你打算怎么办?”

    杜文成倒了一杯热茶递给梅岚,脸上也有了郑重之色:“抛开你我以前的恩恩怨怨,我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坦诚。你也知道我的身上有很多的秘密,委员长让你来接近我,也无非就是这个目的。只是抱歉的很,我的这些秘密暂时还无法和任何人分享,哪怕是我的父母。

    我并不介意你留在我身边,甚至有些喜欢你留在我身边。只要你不给我添乱,我就不会干涉你的工作。我只要求你一点:就是不能以伤害别人的方式来换取你所需要的情报。”

    “我以我的人格向你保证,绝不会发生你所担心的事情。”

    亲眼目睹了杜文成在延安所做的一切,以及昨天发生的那一幕,梅岚对于他的个性又有了新的了解。杜文成很在意身边的人,只要他们受到伤害,他就会变着法儿地也要为他们报仇雪恨。用一句话说就是:狠辣冷酷却又侠骨柔情。

    “好。记住你说的话。”杜文成看着梅岚继续说着:“我准备在长治以东这片地区发展我的势力,就像你跟我保证的一样,我也可以向你保证:不管以后我的实力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我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鬼子。”

    “可你怎么解决兵源问题?要不要请委员长帮忙?”

    杜文成深吸了一口气说:“这个问题我会想办法,我不想再犯同样错误,不想再有人背叛。你帮我个忙,透漏一个消息给苏俄,就说我还是希望和他们有所交易的。”

    事实上杜文成一直在纠结着给苏俄提供军事技术的对与错,德国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毕竟远离东方。苏俄的强大对于邻国来说就无异于一场灾难,就像被肢解的波兰,没有人知道这头北极熊什么时候张开它的獠牙。

    国府已经和德国断交,想要联系也接触不到。英法不在杜文成的考虑之中,再有就是米国,如果不是米国人在济南搞出的阴谋,杜文成或许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下场。以杜文成的性格自然不会去和米国人打什么交道,这样的排除下来最后只剩下苏俄了。杜文成无从选择。

    有着委员长奖励的十万大洋,杜文成拉起队伍的速度也是极快,大半个月的时间就有了一个团的兵力。虽然这些兵都没有打仗的经验,但杜文成相信只要用心训练,很快就会形成战斗力。

    惯于偷懒的杜文成这次可是亲历亲为,不仅跟着新兵们在一起摸爬滚打,就连吃饭睡觉也是一样。杜文成如此表现也是没有办法,在独立团还有吴良平等人帮他处理军务,现在的杜文成则是纯粹的孤家寡人。

    幸好他还有三十名心腹护卫,杜文成把他们一一分配到营、连长的岗位上,替他暂时管理着部队。

    六月初,梅岚风尘仆仆地回到长治,告诉杜文成说苏俄特命全权大使潘友新和崔可夫将军接受了杜文成的邀请,将在近期抵达长治。

第86章 :南洋陈嘉庚() 
既然苏俄人还要过些日子才能来到长治,杜文成也就放下别的念头,一门心思地操练新兵来。

    重庆的委员长在梅岚每天一份的情况汇报中,得知了杜文成的近况,为了拉拢住他这匹野马,不仅批下了一个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的编制,同时还奉送了一批军火给他。

    杜文成虽然不缺这点军火,但有人白送自然是一一笑纳,况且这也是委员长欠自己的,就当是收回一点点利息。至于那个国民军的编制杜问成却有些不屑:委员长真是好算计啊,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的部队轻轻松松地纳入麾下,只是这可能吗?

    “既然你不用国民军的编制,那也该有个名字吧?难不成还像在济南那样叫先遣军?”

    梅岚知道杜文成是不会轻易地投向重庆的,也就不再这件事上纠缠,只是问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支部队不可能没有名号,否则就真的名不正言不顺了。

    杜问成笑笑说:“怎么,不可以吗?”

    他已经决定再次打起抗日先遣军的旗帜,只不过这一次可不是像在济南那样小打小闹了,他要堂堂正正地打响先遣军这块招牌。在济南时他还只是个观察者,所谓的观察者自然不好插手国内的政局。

    现在的情况则是完全不同,现在的杜文成不仅仅是观察者,更是曙光计划的执行者。要想为共和国打出一片新天地,迎来新曙光,他就要拥有超越国内一切势力的实力。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二战中把握机会,为共和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这个计划已经在杜文成的心里策划很久了,和苏俄人的接触也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他要通过苏俄换回一些急需的工业设备来发展经济,有了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支持先遣军的发展,才能让他的曙光计划得以顺利地实施下去。

    虽然长治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落脚之地,这里也不适合他的发展计划。可是现在的他根本就是浮萍,若是还不能尽快发展起来,就是不被国府吞并也会被外来势力所击垮。

    就在他一边加紧训练部队,一边等待苏俄人的时候,却没想到首先迎来了刚刚结束对延安考察的陈嘉庚一行。

    陈嘉庚在重庆拜会了委员长以后,他的心里一直很不是滋味,在这国破家亡的关键时期,委员长却仍然念念不忘要剿灭延安,并且把摩擦的罪名一股脑地扣在了延安头上。为了弄清国府和延安摩擦的真正原因,他不顾国府的阻挠坚持要访问延安。

    陈嘉庚在延安所看到的一切,更增加了他对国府的失望,甚至有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思想。结束了对延安的访问,他又带领考察团来到山西进行实地考察,偶然听说杜文成就在长治,便顺路前来拜访。

    闻听陈嘉庚来到长治,杜文成真是喜出望外,他正愁着因为人脉不够从而导致自己的发展受限,要是能够和陈嘉庚达成合作意向,强强联手无疑会使自己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杜文成从农场急急忙忙赶回自己驻地的时候,陈嘉庚已经在会客室里等候他很久了。甫一见面杜文成便一躬到底:“陈老先生,劳您久等,文成惭愧不已。”

    “杜将军快快免礼。是我来的冒昧,杜将军不必自责。”

    “老先生年过花甲,还不辞辛劳为国内抗战四处奔走,捐款捐物,文成钦佩万分。还请先生宽座,文成这一礼是万万免不得的。”

    一身西装打扮的陈嘉庚虽然年近七十,但却思维敏锐,精神矍铄。看着恭恭敬敬行礼的杜文成,心里十分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