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观察者-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团副和张参谋长立时傻了,好好的怎么就打起来了?这可还在人家的地盘上啊。自己虽然是来找茬儿的,但也要有个借口、有个分寸不是?总不能这样痞子般胡来吧?

    杜文成却是镇定自若、大有唾面自干的君子风范。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擦干净脸上唾沫,随手扔在地上,语气中没有丝毫愠怒的地对孙团副、张参谋长说:

    “沈某今日受辱,再也无颜与两位把酒言欢,就此告辞,日后有暇定当亲赴小河沿村拜会二位。”杜文成说罢,深深地看了一眼张海波,转身就走。

    “沈将军留步,有话好说。”

    孙团副万万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自己还没想好怎么挑刺儿,那个倒霉的什么县长先就闹将起来,这算是什么破事儿啊。他的脑筋还没转过弯儿来怎么应对,就听见张参谋长的一声叫喊。

    “沈将军快请住手,不要开枪。”张海波一见杜文成不愠不怒地转身告辞,深知杜文成性格的他就心知不妙。杜文成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侮辱?受过这样侮辱而不报复当场那还是济南的杜文成吗?

    张海波早已从杜文成转身之际就判断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他那伸进怀里的右手绝不会摸出一直香烟出来,可这个时期枪杀国府官员可不是什么好预兆。

    张海波刚喊出“住手”两字时,孙团副尚未回过神来,李维汉洋洋自得的神情还没从脸上消失,杜文成已经开枪了。

    啪。啪。

    李维汉一声惨叫,他的两腿膝盖全部中枪不由得跪了下来。没有人能想到杜文成会这般决绝,说开枪就开枪,完全不顾其他人的感受。

    枪声一响,首先惊呆了队伍后面的吴良平和赵李二人。怎么回事?脚本不是这样写的呀?枪杀国府官员,破环统一战线,这样的罪名无论如何也洗不干净啊。

    李秀娟急的就要上前质问杜文成,吴良平却一把拉住了她,小声地对她说:“你这样上去无济于事,反倒是给了晋绥军闹事儿的借口。先看看沈成文怎么处理。”

    就见杜文成拎着那把勃朗宁,一步步向李维汉走过去,他还是那副不愠不怒的淡淡表情,只有脸上蚯蚓般的那条红色伤疤在微微扯动。

    “你,你不能杀我,我是国府官员,你没有权利杀我。我要上告国民政府,我要。。”李维汉盯着杜文成手上还在冒烟儿的勃朗宁,心里这个悔呀。自己怎么这么傻,好好的后方不呆,偏要到这里来找沈成文的晦气。

    他浑身颤抖着极力想转向孙团副求救,不想孙团副却目瞪口呆地傻站在那里动也不动。什么叫杀人不眨眼?什么叫冷酷无情?从刀枪火海中闯出来的孙团副太明白杜文成这种人了,你不招惹便罢,惹上就会不死不休。

    这世上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才有横的怕不要命的一说。孙团副今天可是开了眼,有幸看到了一位横而且还不要命的狠人。敢在一千大军眼前毫不犹豫地开枪射杀国府官员,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量啊,他就不想想后果的可怕?长治县城有这么一位愣爹守着,这上面交代下的事儿可该怎么办好?

    “沈将军,饶他一命。”

    张海波向着杜文成连使眼色,希望他能顾全大局,放过这个该死的县长。可张海波压根不知道杜文成是什么心思,也不知道八路军即将面临着反g*的到来。既然国g摩擦已经无可避免,与其步步退让就不如奋起反击。历史上若非延安军队在山西打得晋绥军和中央军找不着北,委员长也不会就八路军的问题邀请周先生谈判。

    所以杜文成并不担心他的举动会引起什么后果,晋绥军和中央军马上就要对八路军大打出手,那里还有时间去管一个县长的死活。自己的“轻率”之举反而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就比如现在的长治,正因为杜文成的“轻率”,晋绥军就不得不考虑是否有惹毛这位愣爹的必要,以及惹毛这位愣爹的后果。

    求救孙团副以及张参谋长无望,李维汉不得不再次向杜文成乞求饶命。他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希望杜文成大人大量地放过他的狗命,杜文成面无表情地走到李维汉跟前,将枪口顶上他的脑门儿,不带一丝感情地说:

    “记住了,下辈子好好做人。”

    啪。

    枪响了。

第45章 :计议(一)() 
李维汉死了,这个还没上任就死在杜文成枪口下的倒霉鬼,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成为国府阴谋下的第一个牺牲品。

    缓过劲来的孙团副一步步走近杜文成,眼睛里闪烁着野兽般的凶狠死死地盯着杜文成。既然要装,那就装全套。杜文成吹散枪口的余烟,把枪收进怀里,淡淡地看着孙团副说:

    “你可是有话要说?”

    “不敢。沈将军这一手敲山震虎玩得漂亮,孙某领教了。只是这李县长一死,必将震动整个国统区,希望沈将军敢作当才好。告辞。”

    杜文成嘴角微动,不以为然地笑笑。张海波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低声道:“我会尽力帮你解决此事,你要小心。”

    虽然直到如今他也不知道张海波到底站在那条线上,但依然含笑说道:“你也是。记住了,混出人样来想着过来帮我。”

    目送晋绥军离开长治,杜文成刚刚转回到城门口,就被赵,李两位干事堵在了那里。吴良平也随后赶来,一见杜文成就着急地说:“老沈啊,咱不是说好的和气生财嘛,怎么会搞成这样?这下麻烦大了,军区总部也未必保得下你。”

    “没那么严重,不过是死了一个县长而已。”

    “什么叫死了一个县长而已?沈成文,你太无组织无。。”李秀娟说不下去了,杜文成本来就没有组织,又哪里来的纪律约束?

    赵来顺接过话来:“沈将军,这事关统一战线,问题之严重超乎你的想象。从现在起,你的一举一动都将会受到游击队的严密监控,虽然我们还无权限制你的自,由,但也不会放任你四处闲逛,也不准许你离开我们的视线。你的事情我们会尽快上报军区总部,在此之前,你必须无条件接受我们的监管。这一点还请沈将军谅解。”

    杜文成耸耸肩,掏出枪扔给了站在一旁一脸惋惜的吴良平说:“给我保管好。”

    “还不进去,站这里还要干嘛?上次的事儿还没完呢。”一旁气鼓鼓的李秀娟恨不得猛踢杜文成几脚,也不知怎么她就是看不得杜文成的流氓样,至于杜文成是否流氓过她,那就不得而知了。

    长治县长惨遭枪杀,国g合作再起波澜——大公报特别报道: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刚刚上任的长治县长李某,因与某将军言语不和惨被枪杀于长治城下。另据报道,长治县城。。

    《中央日报》社报道:长治县长李维汉被枪杀一事,国府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据本报最新消息:杀人者沈成文已被拘押。

    《新华日报》报道:沸沸扬扬的长治事件已经进入第三天,声讨漫骂者有之,维持公义者亦有之。为还原事件真相,本报记者亲赴晋东南,走访了这一事件的亲历者。

    让记者奇怪的是,事件已经过去了三天,各大报端煞有其事,言之凿凿;事实上竟然没有一人前来长治进行采访,那么,这些所谓的最新消息又从哪里得到的呢?本报将会继续为你跟踪报道。

    打嘴仗吸引读者关注,历来是报刊杂志最喜欢做的一件事,自从沈成文上了头版之后,国统区舆论众口铄金,炮口直接对准延安。一些民主人士也对长治事件颇有微辞,一时间对延安不利的传闻甚嚣尘上。

    被解除了职务,行动上也有所限制的杜文成,穿着立领的灰色中山装,笑咪咪地把玩着手里的两枚已初具光泽的核桃,用李秀娟的说法就是一副很有气质的流氓样。在两名战士的监护下他漫步走进吴良平的办公室。

    “老吴,还忙着呢?”他笑眯眯地问。

    “老沈啊,过来坐。那边有烟。”忙着处理长治县城一切事务的吴良平有些歉意地招呼了一声,就又埋头在公文之中。

    杜文成也不在意,自顾点燃一支烟,又顺手拿过一份报纸闲闲地翻看着。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这文章谁写的?这么有才。”

    吴良平抬头看看他,不明所以。杜文成也不去管它,呵呵笑着看完了这篇文章。咂咂嘴说:“可惜了这文笔,否则到是一篇很好看的军事小说。我说老吴啊,什么事儿让你这么挠头?小鬼子要打过来了?”

    “你还别说,真的和小鬼子有关。”

    吴良平放下文件,认真地对杜文成说:“小鬼子的秋季扫荡刚刚结束,这不是,就开始惦记着我们的长治了。”

    杜文成饶有兴趣地问:“这倒是一个问题,你们怎么想的?”

    无良平道:“大多数同志主张坚守,不想放弃好不容易打下的长治。”

    “你的意思呢?”

    吴良平苦笑着说:“我的意思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军区首长建议我们在长治给鬼子一个狠狠的教训,向外界显示一下我们的力量和决心,以便配合主力部队打破晋绥军和中央军对我们的挑衅。虽然说是要我们量力而行,可是。。”

    “你们现在是隶属于120师还是129师?能不能联系上他们”

    吴良平翻了个白眼儿给杜文成:“我和丁伟是120师的,只是贺师长他们已经去了晋北靠近蒙古那一带。这里是晋东南,129师有一部分就在晋南一带活动,离我们倒是挺近。可就是联系上129师也没什么用,他们自己的任务还忙不过来呢。守长治还要靠我们自己。”

    杜文成想了想,对吴良平说:“要想守住长治,其实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损失大一点罢了。”

    吴良平盯着杜文成看:“你是不是又有好主意了?说来听听。”

    杜文成站起身来,熄灭了香烟扔在地上:“走了,今儿个天气不错,阴了吧唧的。”

    吴良平听他说的有趣,哈哈大笑起来,转眼间发现杜文成已走出老远。他盯着杜文成的背影,心里琢磨着:这个老沈还真是怪怪的,好像就没有什么难住他的事儿。

    枪杀李维汉的事情早就报给了军区总部,可他说总部一定会有特殊的安排,让他不必担心。这不,还真就让他给说着了。

    总部传回的信息是:不得刁难,谨慎监管。

    这算什么意思?

    就是赵来顺和李秀娟也不明白总部是什么意思。既然不能刁难,那就随他心意走动,只要不出军营就是了。可都不得刁难了,还怎么谨慎监管?难不成还要派一个连的战士把他保护起来不成?

    到底是政治部出来的干部,还真叫他们猜对了,军区总部就是这个意思。

第46章 :计议(二)() 
在济南被杜文成打得头破血流、狼狈不堪地逃回北平大本营的山本旅团长,被军部一顿臭骂后降职留用,军衔也从将官降为大佐。在北平被闲置了一段时间后,山本太郎接到大本营调他去山西晋城的命令。

    晋城位于长治西南不足百里公里左右的地方,是南下洛阳等地的咽喉要地。山本上任后仔细研究了中*队在山西的分布情况,发现除了八路军在晋西北活动频繁以外,还有大量的正规部队化整为零的活跃在晋南、晋东南等地。大日本帝国想要彻底控制山西,首先就要剿灭这些自称为游击队的中*队。

    躲过了剖腹的命运的山本对大本营调他来山西极为不满,他原本希望能够回到济南,回到带给他耻辱的地方一雪平生之恨。后来才知道杜文成在济南受到枪击,随后被人绑架下落不明。

    各国在华情报机构纷纷登场,却没有杜文成的半点消息。就是先头紧张无比的国民政府,在寻找无果后也不再有新的动作,杜文成的下落就此成为了一个谜案。

    就在山本为不能再度和杜文成交手而遗憾的时候,恰在此时传来了长治失守的消息。根据情报:攻打长治的是一股八路军的游击队,人数大约在三四百左右。装备齐整,战力强悍,是一股并不亚于正规军队的“悍匪”。

    北平参谋本部对长治失守也是极为震怒,不仅对晋城的鬼子下了命令,也对盘踞在屯留的鬼子下达了同样的命令。也就是说,处在屯留和晋城中间的长治,将面临着南北两路鬼子的疯狂报复。

    山本大佐的手指沿着地图弯曲向上,到了长治又退了回来,一路点指到了晋绥军驻扎的小河沿村:

    “给松井中佐发报:支那军一部进驻西河,地遏南北交通,窥视我晋城虚实,实为皇军大患。为绥靖晋南,拟于三日后进剿西河、长治。着高平守军协同作战。大日本帝国武运长久。”

    长治,晋东南游击队驻地。

    “同志们,为了配合主力部队粉碎日本鬼子对太行山根据地的进攻,也为了击退反动势力挑动摩擦,试图破坏统一战线这个大好局面,军区首长命令我们发扬井冈山根据地的光荣传统,坚决打退日本侵略者对长治县的进攻。”

    在晋东南游击队的动员大会上,指导员兼队长的吴良平慷慨激昂地做着动员报告,政治部赵、李两位干事也随后发表了讲话,对即将到来的长治保卫战充满了信心。

    远远地坐在一旁的杜文成却叹了口气:单凭抗日热情是打不败侵略者的,这些先辈们怎么就搞不懂这么简单的道理呢?

    长治县城不是不可以守,但怎样守却必须有个讲究,单凭县城的破烂城墙是顶不住鬼子飞机大炮轰炸的。晋东南游击队在这一阶段里的确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和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具备了小型攻坚战的能力并不意味着就有了打阵地战、消耗战的本钱,游击队一旦被鬼子围困在长治县城,不但自身失去了机动能力,还将陷入无路可退、穷于应付的不利局面。

    这些话杜文成不止一次地和吴良平说过,吴良平也认为很有道理,并且提出了将长治防御战和伏击战相结合的战法。问题是不足五百人的游击队防御尚且不足,又哪里来的兵力去打伏击?

    而杜文成提出的联络晋绥军参战的提议也被否决了,赵、李两位干事否决的理由十分好笑,让杜文成再也提不起兴趣和他们废话。可形式却是明摆着的,死守长治的结果不言自明。

    西河乡小河沿村,晋绥军团部。

    张参谋长正指点着墙上的地图,为晋绥军将领讲解着长治县城面临的局势。

    “。。从鬼子近期的活动可以看出,屯留的鬼子虽然大部分已经归建,但仍有近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这还不算来自高平,晋城两地的鬼子。也就是说:长治将面临着不少于一个标准的步兵联队3800人以及十几门火炮的攻击。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观察,长治守军兵力不足已是事实。但有迹象表明,晋东南游击队有死守长治的打算。倘若晋东南游击队不尽快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那么,他们的结局不难想象。”

    张参谋长讲完,郑永年抖动着脸上的肥肉,不紧不慢地说:“我要说明两点:一,长治可以丢,此战可以败,但是,老八的游击队一定要保全下来,其中的原因不说也罢。第二,放下恩怨,国事为重。”

    大家都清楚我们团来到这里目的,我还让孙团副带人去那边砸过场子。但现在不一样,小鬼子来了,我们就算不帮忙,也绝不能填乱。

    战事一起,要是老八那边请求我们支援,到时候这支援的事儿无论落到那位的头上,都要记住我刚才的话:放下恩怨,国事为重。

    要是老八抹不开面皮不来求援,那就照我们自己的计划进行: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参谋长,宣布作战计划。”

    张参谋长再次走到地图前指点着说:“这里是屯留,距长治五十公里。这是高平,距长治三四十公里左右。我们的位置在这儿,

    团座命令我们:如果长治方面前来求援,我们将在这里出击,趁高平空虚围魏救赵,全力攻打高平。长治不来求援,团座的意思是我们也不能见死不救。

    这里是一片乱坟岗,是通往长治的必经之路,我们在这里设伏,不求打退鬼子对长治的进攻,但求阻拦片刻,为晋东南游击队撤退争取一点时间,以减少他们不必要的伤亡。”

    张参谋长讲完,郑永年团长站起身来,小眼睛扫视了一圈:“诸位,好听的话我就不想再说了,参谋长已经讲清楚此次作战的目的,我还要加一句话:我郑永年的原则一向是不做滥好人,也不做赔本的买卖。

    但今天不同,打国战谁他娘的也不许给我装孬种。好了,都下去把兵带好,严密监视晋城、高平的鬼子动向。一有战机,即刻出击。”

第47章 :计议(三)() 
“。。据情报证实,高平方面将有一个大队的鬼子参加对我们的围剿,而屯留的情况目前还不能能确定,据估计至少也会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参战,就是说我们将要面临南北近两千多鬼子的包围。是否尽快向晋绥军求助,以解决我们目前的困难,我需要了解大家的意见。”

    吴良平神色严肃地介绍完情况,与会的同志无不忧心忡忡相互交换着意见。政治部干事李赵来顺敲敲桌子站了起来:

    “我们面临的情况是严重的,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失去信心,失去信念。在是否向晋绥军寻求帮助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暂时没有这个必要,也不认为本来就是捣乱来的晋绥军会帮助我们。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想取得胜利还得靠我们自己。”

    同为政治部干事的李秀娟也说道:“我与赵干事本不应该参与到游击队的决策中来,但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也决不会退缩。我尊重吴良平队长对这次战斗的方案构想,保留我的个人意见。”

    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向了队长吴良平,等待着军事主官的最后决策。吴良平吸着烟皱着眉头,心里反复地权衡着利弊,还是无法下这个决心。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谁来担负起这个联络工作。

    毫无疑问,沈成文是担负起联络晋绥军的最好人选,也是唯一让他放心的人选。问题是这个唯一的人选还处在“谨慎监管”之中,赵、李两位干事可以在其他方面支持他的决策,但在沈成文的问题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