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贝利亚发现史太林陷入沉思后就停止了汇报,直到史太林发话,这才继续汇报说:“鼹鼠从缅甸发来的情报说,在押的缅甸临时政府总理丁武的手里有一份重要情报,是关于杜文成在瘟疫期间利用军队大肆屠杀反对派的。丁武的交换条件是让我们把他从杜文成手里救出来,因为我们在缅甸的人手不足,鼹鼠请求国内指示。”
史太林头也没抬地说:“屠杀反对派?哼,这样的事情那里没有?只是不会摆在明面上说罢了。我不觉得丁武手中的那份情报比鼹鼠的安全更重要,如果可以安全地得到那份情报更好,代价太大的话就放弃吧,这样的情报只能给杜文成添点麻烦,不会动摇他的根本。”
“那么,对于米英派观察员去缅甸的事情……”
史太林叹口气道:“我们和杜文成之间积怨太深,几乎没有缓和的余地,这次的事情就让驻华大使彼得罗夫给缅甸那边通个气,行则行不行也没有办法。
我担心的是这次的联大会议,杜文成一定会借这个机会就外蒙的事情向我们发难。当初同意米英的建议,让杜文成取代法国安理会的位置,现在看来还是有欠考虑。”
贝利亚赶紧为史太林开脱道:“事情互有利弊,米英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选择了一条疯狗,早晚会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史太林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米英觊觎杜文成手里的技术,千方百计地想要和杜文成搞好关系,可他们忘了杜文成不仅是个华人,还是一个顽固的民族主义者,现在的亲近不过是为了相互利用,正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早晚会有他们后悔的时候。哈哈哈哈。”
贝利亚陪着史太林笑了一会儿,又向史太林汇报了米英法三国在德国占领区的事情,在得到史太林批准后告辞离去。望着贝利亚消失的背影,咬着空烟斗的史太林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的精心打理的漂亮的胡子都微微翘了起来。
第268章 :升起的蘑菇云()
将近凌晨时分,杜文成才疲惫地回到家里,在和基地做了一次沟通后,这才安心地睡下。
在梦里,他似乎又回到了晋南,回到了长治,丁伟,吴良平,赵干事等人走马灯般地围着他转,丁伟的身上插着好几把刺刀,吴良平则瞪着不甘的眼睛,还有赵干事……
三七年底来到这个时空,转眼已经过了九年的时间,在这九年的时间里杜文成见过了太多的生死,也见证了先遣军在济南的崛起,在长治的新生,在外蒙的成熟,以及在缅甸的辉煌。
现在,硝烟即将散去,他终于可以睡上一个好觉了,可是,为什么会梦到那些战死了的英雄们呢?
杜文成悚然而醒,打开床头灯看了下手表,现在是5:15分,也就是说他睡了刚刚五个小时。窗外已经泛起天光,他索性不再睡,而是点燃一支香烟靠在床头慢慢地吸着。
今天是四月九号,星期二,农历丙戍年三月初八。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在几个小时之后,它将不再平凡,而且必将为世人所牢记。
九号清晨,当天光照射近昭和天皇的寝宫时,四十五岁的昭和正在擦拭着皇室神器之一的八坂琼曲玉。日本皇室有三件神器,分别是草薙剑、八咫镜和八坂琼曲玉,这三件神器在一千多年来一直被当作是日本皇室的信物。
据说这三件神器本是秦始皇的宝物,被徐福奉旨出海寻长生不老药时带到扶桑,后被日本人视为私有。
“现在几点钟了?”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握着八坂琼曲玉的手也在微微颤抖,显示着他内心的紧张。
“正好七点,陛下。”侍卫柔声回道。
七点?一晚上没怎么睡觉的昭和觉得自己正在承受着一种难言的煎熬,天不佑护日本,为什么是杜文成拥有那种毁天灭地的力量,而不是日本?为什么是米英苏打赢了这场关乎日本生死存亡的战争,而不是德意日?
一旦日本承认战败,杜文成会允许日本保留国体吗?米英又会是什么态度?想到这里昭和就埋怨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要不是他坚持“本土决战”,早早地和米英终战,也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进退失据了,阿南误朕哪。
就在昭和彷徨无计的时候,铃木首相以及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等人也在防空洞里计议着杜文成的事情。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杜文成到底会轰炸哪个城市,不过想来也不外乎我们的几个工业重镇。我已经和下面打了招呼,希望可以减少一些损失。”
铃木也是整晚没睡,他怎么可能睡的着?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原子弹的威力,但撒哈拉沙漠中情景可不是传说,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为什么会是日本要遭受这种可怕的武器摧残?天照大神真的不再佑护这个国家?
“不过,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不知道我们能否承受住原子弹的轰炸,所以,如果现在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应该还来得及。”
阿南惟几瞪着血红的眼睛问:“首相那么肯定杜文成一定会用原子弹报复我们?”
“侥幸心理帮不了日本帝国。”铃木淡淡地说。
“我只知道投降立刻就会毁了大日本帝国的根基。”阿南惟几寸步不让。
铃木默言,他也没把握一定能保住国体,如果不是惹恼了杜文成,保住国体应该没有问题。杜文成也曾答应过这件事,可惜……他摇摇头,不再言语。
上午八点,缅甸,曼德勒西部实皆省某处。
杜文成的亲卫团正在封闭道路,两辆导弹发射车已经就位并已竖起了发射架。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属于他的二炮部队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仍然是跟随他来到这个时空的亲卫在操纵。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缅甸的人才积累还是达不到要求,忠诚度也存在问题,他不敢冒然地把这种“神器”交托给外人掌管,只好有待将来了。
“杜……总统,我们能参观一下那辆指挥车吗?”叶参谋长问。
“现在不行。”杜文成笑着答道:“叶参谋长,指挥车里正在进行发射前的最后一次准备工作,这个时候过去会打扰到他们。”
“总统先生,能问一下这两枚核弹的当量吗?”一名米国将军问道。
“这两枚都是十万吨级以下的小型核弹,理论上的有效杀伤面积大概是三十平方千米左右。这些具体数据还有待检验,我所知道的暂时只有这些。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还是撤到安全的地方擦不管这次的发射吧。”
杜文成拍了拍手,一辆改装过的中型大巴停在众人的面前,杜文成带头走上大巴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参加这次导弹发射的众人也一起上了大巴,车门关闭后众人立刻感到阵阵的清爽,全然不同于在外面时的燥热,原来是装有空调设备的客车。车的前面挂着一张显示屏,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正在紧张工作的战士们。
显示器上的画面一转,显示出一个城市的画面,同时传来了播音员的介绍:这里是日本广岛县的首府广岛市,广岛县下辖因岛、生口岛、大崎上岛、江田岛、严岛(宫岛)等约一百五十个大小岛屿,面积七百平方公里,其首府广岛市为濑户内海工业地带重要地区之一。
广岛县南临濑户内海,日本陆相坂垣征四郎便来自于广岛,同时这里也是臭名昭著的第五师团的故乡。广岛是日军军事重镇,集结有实力可观的防御部队,世界上的第一次核爆炸将发生在这里。
画面在飞速地移动着,最后停在另外的一个城市,播音员的声音在继续解说着:这里是日本列岛重要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爱知县首府——名古屋。
名古屋位于东京与大阪之间,又称为“中京”,是日本东西交通的重要地带,其城市总面积约为三百二十多平方公里,既是日本的工业大城,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
名古屋的工业生产规模仅次于东京都、大阪和横滨,同时还是日本列岛的海陆空运输枢纽,仅次于横滨和神户,是日本第三大贸易港和世界大港之一。
二战前的名古屋以生产棉纺织、陶瓷器等轻工业产品为主,二战爆发后在战时经济的刺激下,这里的军事工业、飞机制造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第二颗核弹就将在这里爆炸。
在播音员的介绍中画面一分为四,最上方的两格为广岛和名古屋的画面,下面的两格分别是指挥车和导弹发射车的画面。指挥车里,数据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分析输入,一个洪亮的声音传出画面。
“十分钟准备。”
大巴车里,矮胖的一身戎装的胡宗南正在一脸震惊地紧盯着画面。胡宗南字寿山,浙江镇海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是委员长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他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g”、抗日战争,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名震一时的“西北王”。
对于杜文成的大名他是久有耳闻,虽然未曾见过面,但在心底却对杜文成有些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杜文成不过是仗着手中的飞机厉害,这才打遍四方无敌手,至于原子弹那是什么东西?能比我手中的几十万美械装备的军队还厉害?
可他到达缅甸接触了缅甸人民军后才发现,他的所谓的美械装备在人民军面前简直不值一提,只是一位普通士兵身上的装备就足够他眼红,这要是杜文成的嫡系部队又该怎样?
在和接待他们的阎锡山的闲聊中,他又惊骇地得知了一个事实,人民军每一个班都配备了战地通话器,不仅可以随时呼叫飞机增援还可以和上级取得迅速联系。而他引以自豪的军队里一个营都分配不到一台发报机,更不要说呼叫飞机增援了。
直到看到了发射车,看到了操作员在各种仪器上飞快地操作,他才感到自己的军队和杜文成简直没法儿比,那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武器装备的差距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对战争的深层次的把握上。
这种差距不是换上了先进装备就可以弥补的,还需要有先进的作战思想相配合。这就不是他们国府军队所具备的了,就连国外最先进的米*队也做不到这一点,这种远超这个时代的军事思想不是他们可以弄明白的。
以胡宗南的军事素养很快就发现了战地指挥车的灵便之处,同时也想起叶参谋之前的一问,不觉脸色阴沉地看了叶参谋长一眼。延安军队的战力已经足够惊人,更有那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现在又出现了这样一位目光敏锐的参谋长,党国的前途堪忧啊。
在这一刻他暗暗决定,一旦解决了延安问题就像委员长申请出国进修,一定要学到可以和杜文成媲美的先进的军事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为校长分担忧愁,为党国解除后患。
“一分钟准备。”
指挥车传出的声音让所有人的心情一振,这可是世界为之瞩目的一次发射啊,前一次的发射虽然震撼,可那毕竟只是实验,一次没有任何人伤亡的实验。可这次则完全不同,这次的发射将会被写进历史,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八点五十五分,日本铃木首相再次来到皇宫觐见昭和天皇,“陛下,我们无法判定杜文成会攻击我们那一座城市,为了安全起见还请陛下移步。”
昭和心疼地看着皇宫里的一切,心里暗自咒骂阿南惟几:倘若朕的皇宫遭受一点损失,朕绝不会轻饶了这个混蛋。昭和大概忘记了这场战争是他本人首肯并挑起的,那时候的昭和信心满满,三个月征服中国的口号让他的野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八年的时间过去了,大日本帝国不仅没有征服中国,反而被打得狼狈不堪,不得不吐出了他们吞下的所有中国领土,灰溜溜地撤回了日本。“大东亚共荣圈”更是成为了一个笑话,成为了令世界上所有人所不齿的谎言。
就是在准备对杜文成实施细菌战的时候,他的心里还存着侥幸心里,希望能够一举消灭杜文成,扫除大日本帝国的心腹大患,再和米英进行终战谈判。遗憾的是被他寄予厚望的外相东乡茂德失败了,东乡辜负了他的期望,而且死得很惨很惨。
现在,决定日本的命运之轮不在他的掌握之下,而是握在他的敌人的手中,就连他本人都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逃避世人对他的审判。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感到害怕,甚至咒骂那些主战派为什么不早点接受《波茨坦宣言》。
可是,晚了,一切都晚了。可恶的杜文成!可恶的米国佬!可恶的英国佬!
就在昭和诅咒他的敌人的时候,忽然就得脚下的大地一阵颤抖,要不是身边的侍卫扶了他一下,昭和几乎摔倒在地上。“地震?”他想。
“不对,这是……”。
铃木大吃一惊,急忙叫道:“陛下快走,杜文成的报复开始了。”
广岛的天气今天很好,被日本军国主义洗脑了的广岛军民,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本土决战”不辞辛苦地准备着。就在此时,一枚拖着长长焰尾的导弹,以极快的速度划破苍穹,向着地面高速扑来。
第一枚导弹在广岛上空三百米处爆炸,伴随着一种可怕的震动,大地上出现一股令人窒息的热浪和狂风,并且形成一道巨大的冲击波不断地向外围扩散,似乎要把阻挡在前面的一切障碍全部卷走。随着耀眼的光芒闪过,剧烈的高温把爆点周围的一切都化为了灰烬。
蘑菇般的云雾在日本的广岛上空升起来了。
第269章 :倒计时再继续()
这是一次三万吨级的核爆,比美国的那颗“小男孩”多了一点,但比起后世动辄百万、千万吨级的核弹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落在名古屋的那颗也同样如此,都是三万吨级的小型核弹。
广岛和名古屋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变成了人间地狱,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火球猛烈向外膨胀、压缩周围空气形成的冲击波以超音速向四周传播,将周围的人或建筑全部被抹去。
更远处有些人倒毙在地面,还有人严重烧伤,爆炸产生的核辐射以及经久不散的核污染,不仅对人的骨骼、血液和生殖系统产生了可怕的影响,更使人患上种种奇怪的疾病,最后被慢慢折磨而死。
这次的轰炸后来被制作成预防核弹的四十五分钟纪录片在全世界广泛发行,影片中的很多珍贵影像被很多国家当作历史资料被永久地保留下来。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呼吁全面销毁核武器的运动就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联合国也在一九五六年全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的提议。
广岛和名古屋核爆四小时之后,也就是四六年四月九日的下午一点,杜文成在电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发生在日本的核爆既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敲响的丧钟,也是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敲响的警钟。
核弹的破坏力是可怕的,但是,日本军国主义给全世界人们带来的灾难却更加可怕。核弹在广岛和名古屋造成的人员伤亡不会超过xx万,但是,日本军队仅在南京一地就屠杀了三十多万人,对比之下日本军队的凶残尤甚于核弹。
他在讲话中限令日本政府在三十六小时之内无条件投降,否则,缅甸人民军将会对日本实施第二轮、第三轮核轰炸,直至日本政府接受无条件投降为止。
让杜文成在没有想到的是,他在讲话中对核轰炸后果的估计,似乎和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误差,日本政府在战后发表的统计报告中所公布的数字是:两市在核爆中直接死亡的人数约在xx万多人,失踪人数x万多人,伤残人数无法统计。这些只是现有的伤亡统计数字,还不算核辐射给当地人带来的永久伤害。
他对日本政府公布的这个数字还有些不敢相信,以为是日本政府在为他拉仇恨,为日本博同情。事后在基地的解释下才明白:他的两颗核弹看似和米国的那两颗核弹在当量上相仿,但在技术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才是杜文成低估了这两颗核弹所造成的危害的主要原因。
因为核爆造成了日本通讯中断,日本政府得知广岛和名古屋的实际情况已经是六个小时之后了,广岛和名古屋的惨像深深地刺激了昭和以及铃木内阁成员,让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还是那个海陆空交通枢纽城市吗?那还是那个历史名城吗?这样下去被毁灭的将不仅仅是日本的希望,还有日本的未来,面临现在这种情况,“本土决战”还有必要继续吗?一连串的问号在昭和以及铃木内阁成员的脑子里轰响,让他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集体失声。
在这难堪的沉寂中,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忽然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嚎叫:“杜文成,八嘎。”
铃木贯太郎干咳了几声道:“目前的情况已经很明显,我们已经失去了和杜文成对抗的手段,广岛和名古屋已经……已经被摧毁了,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在继续下去,距杜文成限定的时间还有一天,接受他的要求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为了日本的未来,请诸君抉择吧。”
“不!我绝不投降,大日本帝国皇军绝不会向它的敌人投降。我们还有几百万军队,我们还有……”
“够了!”昭和喝断了阿南的咆哮,阴沉着脸看了所有的人一眼,厉声说道:“着内阁明日午时前必须给朕一个准确的答复,朕累了,不想再听那些骗人的鬼话。”
昭和拂袖而走,只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大臣。
铃木贯太郎苦笑道:“诸君也请去休息吧,我们晚上再议。”
阿南惟几愣愣地跪坐在那里,脸色由青转白,在由白转青,忽然一声长叹,吟道:“不见飞蛾事,徒然夜扑灯。罢了!身似浮尘人渺渺,休问归处,休问归处。”
阿南吟罢长身而起,也不理众人自顾扬长而去。
首相铃木急道:“陆相不可。”
阿南惟几没听见一般几步没了踪影,铃木贯太郎呆呆地站在那里,让他在斜阳下的身影显得那么孤独,那么无助。他听出了阿南惟几所吟的和歌里的意思,这是日本古今和歌集十二卷中的一首《恋歌》的前两句,整首和歌是这样的:
不见飞蛾事,徒然夜扑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