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农说,不过是糊口。

“如今世道太平,不用打仗逃难,逃荒的人也少,干活就能填饱肚子,这是老天爷的恩赐呢。碰上了灾荒之年,颗粒无收,半年就白忙碌了……”老农笑着对他们几个公子哥说。

几个人笑笑,赏了一回稻田绿秧,作了几首诗就回了家。

顾辰之却一直记得那老农脸上的沟壑。

他们每日从早忙到晚,只求一碗米粥裹腹。

而顾家每顿吃饭,都要大量的剩余。

明明能自己穿衣,却要丫鬟服侍……

那么,他顾辰之长着手脚是做什么的?

盘中餐,哪一粒是他自己赚来的?

他就开始在市井行走,见得越多,心里总憋着一口气。

他也不妄想自己能造福百姓。

只是自己开个药炉,也能施舍一方……

他又想起自己看书,看到将“医者”这一行成为“杏林”的来历:三国的时候有个叫董奉的人,他看病不收诊金。病家的病若是痊愈,就在董奉家的后山种两棵杏树。很快,董奉家的后山。杏树成林。

春上杏花绽放,蔚然如霞,灿红映衬了半边天。

后人就把医者用“杏林”代替呼之。

每每想到这些,想到那董奉。想到杏林,顾辰之心里就一阵热血沸腾。

特别是顾瑾之的医术越来越显著的时候,顾辰之心里的骚动,再也按捺不下去。

他找了很多名医的医案自己看。

偷偷的看。

哪怕看不懂。他都先背下来。

有了这样的准备,他才敢今日违背父命开这个口。

顾辰之不求史册流芳,不求百姓感恩,只想将来若是有位像那位背脊弯曲的老农一样的穷苦人来求诊,他能解了老人的病痛,不收诊金,让老农把诊金省下来买口粮。

这样,顾辰之才能活得心安理得,才不枉自己在这个世上走一遭……

否则。尸位素餐。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尚未将自己的心思告诉妻子林蔓菁,大夫人后脚就跟了来。

大夫人眼底的泪痕未干,把大奶奶吓了一跳。忙叫人将惜姐儿抱出来。

大奶奶亲自端了茶给婆婆。

大夫人坐下,瞧了眼屋子里的丫鬟婆子。对大奶奶道:“让人都出去吧,你在这里服侍。”

大奶奶道是。

等人都散去,大夫人就对顾辰之道:“你跪下!”

大奶奶心里骇然,不由向丈夫面上看去。

顾辰之有点不情愿。

大奶奶自己忙噗通跪了下去:“娘,相公做错了什么,都是儿媳妇的错儿。您骂我就是了!”

说着,给大夫人磕头。

顾辰之这才上来,拉住了大奶奶。

他也跪下,对大夫人道:“娘,都是我自己的主意,跟蔓菁没关系。她还不知道!”

大夫人自然知道林蔓菁的性格。

顾辰之去说那些混账话,不可能是林蔓菁挑拨的。林蔓菁最是中规中矩。

“蔓菁起来!”大夫人沉声道。

大奶奶忙爬起来,不敢违逆。

“你可知道错了?”大夫人厉声问顾辰之,“若是知道错了,明日一早,在你爹爹上朝之前,就去赔礼道歉!”

顾辰之梗着脖子不语。

大奶奶都快急死了。

她云里雾里的。

怎么半日的功夫不在婆婆身边服侍,相公就惹了事?相公平素从来不忤逆公婆的啊!

“娘……”顾辰之抬眸,哀切看着大夫人,“娘,您也要逼死儿子吗?儿子又不是作奸犯科。行医有什么不好?咱们祖宗是摇铃串巷的赤脚大夫,我不过是继承祖业……”

“还说!”大夫人的手重重击在案几上,声音严厉道,“你知道你爹爹最恨人提及他的出身。你却一再往你爹爹心窝里扎刀子。你记得祖宗,却忘了父亲?”

顾辰之不说话了。

大奶奶林蔓菁终于隐约明白了什么。

她又跪下,请大夫人息怒。

“我……我没有忘记孝顺。”顾辰之声音有点湿,眼泪涌了上来,“小时候我不爱念书,娘说不念就不念,将来跟着祖父学医去,做个太医院提点也好,可父亲不同意。而后,我中了秀才。

再后来乡试的时候,前几日我就开始泻肚子,娘说命中没那个福运,不考就不考,多少人一辈子没中举人的?娘总是说,人活着,先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再要对得起自己,要心里记挂着别人的恩情。

怎么到了今日,娘也来逼我?娘,我若不是定了决心,我不会提这话,惹得爹爹不喜……”

他眼角和额头都青了一块,抬眸看着大夫人,眼泪似珠子滚。

大奶奶林蔓菁忍不住,也在一旁小声的啜泣。

大夫人的眼睛就模糊了一片。

她哽咽难语。

屋子里三个人,都哭了起来。

好半天,大夫人才用帕子抹了泪,对顾辰之道:“收拾收拾,你先搬到你祖父租下的药庐去住。惜姐儿和你媳妇要留在娘身边,娘离不得她们娘俩。除了换身的衣裳,我是分文不给你的!出去跟小伙计一样清茶淡饭,你都自己受去吧!”

说罢。起身走了。

林蔓菁已经听出了大概。

她扶起跪在地上的丈夫,道:“……你从延陵府回来,总说七妹好医术,还说自己想学医。前些日子又弄药书看,我心里就知道会有这么一日……”

说着说着,扑在丈夫怀里,大哭不止。

她从丈夫和婆婆的话里。已经知道了大概。

公公不同意,这是要赶丈夫走呢!

大奶奶最清楚顾辰之。

他这个人下定了决心,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林蔓菁也不劝了,只是心酸不止。

顾辰之也被她带得哭了。

夫妻俩抱头又哭了一回。

第二天一大清早,顾辰之就收拾好了包袱,去给大老爷和大夫人辞行。

经过大夫人一夜的劝解,大老爷情绪平静了很多。

看到顾辰之跪着,他冷哼一声,抬脚就出去。上朝去了。

顾辰之只得给母亲磕了三个头。

大夫人就道:“你爹爹心里还有气。平不了。不过。我说了你七妹好医术,也是光宗耀祖的事。你学不会你七妹的本事,就莫要回来!”

顾辰之心里大喜。忙道是。

大奶奶抱着惜姐儿,在一旁抹泪。

顾辰之磕了头。又摸了摸惜姐儿的脑袋,转身拿着包袱就走了。

大夫人和大奶奶都没有送他出门。

等顾辰之走出了院门,大奶奶眼泪就下来了。

大夫人倒是笑了:“傻孩子,你哭什么?你三叔替你祖父租的那铺子,就在西门大街上。咱们想辰哥儿了,等你爹爹上朝去了,咱们坐了车去瞧他。有什么相干的?他在那边,有三叔一家人照应着,吃喝都不会差,有什么可担心的?”

被大夫人这么一说,林蔓菁愣了愣。

继而也噗嗤一声笑。

可想着丈夫身上昨日被公公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林蔓菁的心又勾了起来。

顾辰之很快就到了元宝胡同的顾宅。

他先给顾延臻请安,说了他要学医的话,把顾延臻吓了一跳。

“好小子,你如今怎么想起这出?”顾延臻笑着问,“你爹说什么了吗?”

“我爹不太乐意。”顾辰之笑道,“还说学不会七妹的本事,就不准再踏入家门……”

顾延臻就笑。

他领着顾辰之,先进了内院。

宋盼儿也没想到大伯真的答应了。

抬眼,宋盼儿敏锐发现顾辰之眼睛微青,额头也有青肿。

这是挨打了呢。

大老爷肯定气坏了。

“定是你娘在中间说项。”宋盼儿对顾辰之道,“辰哥儿,你投胎到你娘肚子里,是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顾辰之心里也很感动。

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他的母亲就有种难以言喻的魄力……

“是,侄儿谨记三婶教诲。”顾辰之道。

顾瑾之就笑着,起身领了他去祖父的外书房。

路上,她对顾辰之道:“昨日晚饭的时候,我和祖父说了你想学医,还说你拿朱丹溪比较。祖父说,有志不在年高,他很高兴呢……”

顾辰之就笑,心里的重石,终于放了下去。

等顾辰之和顾瑾之一走,宋盼儿就想派人去问老宅那边问问,到底是什么情况。

结果,大夫人身边的春巧来了。

春巧是来传话的。

“大老爷说:大少爷学艺未成,不得入家门。大夫人让告诉三老爷和三夫人,只管拿药童对待他,严厉些,粗茶淡饭,磨磨他的性格儿……”春巧道。

宋盼儿就笑,对春巧道:“你回去告诉大夫人,我心里都有数呢……”

春巧就行礼告辞了。

宋盼儿对顾延臻道:“真没想到,辰哥儿愿意下这个狠心……”

“下狠心容易,坚持就难了……”顾延臻笑着道,“不知道他能忍多久。且看着吧。”

下午的时候,老宅那边外院的管事又来传大老爷的话,让顾延臻夫妻对顾辰之严格些,不准让他住在顾宅,要住在药铺,否则大老爷不依的。

——*——*——

泪~(≧▽≦)/~又晚了…。。

第177节其乐融融

到了外书房,顾瑾之进去通禀。

顾辰之想到老爷子平常那冷漠的表情,心里有点发紧。

要是老爷子考他怎么办呢?

一时间,原本熟记的医药名词,竟然都想不起来,脑海里一片空白……

他掌心微微有汗。

顾瑾之进去片刻,又出来对他道:“祖父让大哥进来说话……”

自从祖父搬到这里,顾辰之还没有到过这书房里面。

并不是他没来,而是老爷子不让进。

书房里一整套的花梨木家具,靠南墙摆放了书案,北向一架大书架,却只有寥寥不多的几本书。

书案很宽,上头堆满了笔墨纸砚,却很整齐,分门别类。

雪白的墙,没有悬挂任何字画。

老爷子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放了笔等着顾辰之进来。

顾辰之连忙行礼。

“怎么突然想起学医?”老爷子等顾辰之行礼后,示意他坐下,就开始问他。

顾辰之忙把自己的原因说了一遍:“……孙儿无匡扶社稷之才,却想为苍生尽点绵薄之力,所以想学医,解百姓病痛之苦。”

说完,他心里不由也打鼓。

会不会说的太过于清高了?

老爷子却笑了笑,表情难得一见的温和:“不图虚名,不逐浊利,这很好。”然后又严肃道,“既然打算学,半途而废可是不行的。”

“孙儿绝不会半途而废。”顾辰之忙保证。

老爷子又微笑了下。

“先去吧。”老爷子道,“瑾姐儿跟我学了两年,知道从哪里着手。你先听她的。把基本功打扎实了。”

顾辰之道是。

老爷子就重新拿起笔,沾了墨写字。

顾瑾之就起身,行礼告辞。

顾辰之也忙行礼,跟了出来。

“我说吧?”顾瑾之笑着对顾辰之道。“祖父很高兴大哥能学医……”

顾辰之也有点意外。

他以为祖父肯定要板起脸孔说教一番。

哪里知道,祖父听完了他的话,居然夸他“很好”。

“以后七妹多指教!”顾辰之道,“这要是正是拜师。我该叫七妹做师姐了!”

顾瑾之就哈哈笑。

“我现在需要做些什么?”顾辰之问顾瑾之。

顾瑾之笑道:“原该让人你先背熟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书的。我跟祖父学艺之初,也是学背这些。不过,咱们不忙这个,你明日跟我去药铺。我先教你把药认一遍。记熟了药,再慢慢背药书,才事半功倍。”

顾辰之说好。

“那我先去药铺……”他还记得父母的叮嘱,不准他住在三叔家。

顾瑾之说好,带着他先回了母亲的正院,向父母辞行。

宋盼儿留他吃中饭。

“哪有小药童在家里吃午饭的?”顾辰之笑着道。

他执意要去药铺。

宋盼儿和顾延臻都笑。

见他执拗。顾瑾之就道:“大哥。药铺如今没人。掌柜的和伙计都去我娘的铺子学手艺去了。不如吃了饭。我同大哥一起过去……”

顾延臻也道:“吃了饭,我送你们。”

顾辰之推辞不得,只得留下来吃了午饭。

顾煊之和顾琇之兄弟俩也下了学进来吃饭。看到大哥,兄弟俩很兴奋。围着顾辰之问长问短。

顾辰之也很开心看到他们。

尚未开饭,顾辰之还去看了回小十和小十一。

小十不言不语,一声不吭;小十一就没怎么停歇过,一会儿叫,一会儿笑。

这半年来,小十越长越结实可爱,一张小脸肉嘟嘟的,瞧着十分讨喜;而小十一不怎么涨,瘦的可怜。

宋盼儿每次看到小十一,都要心疼半晌。

顾辰之先抱了一会儿小十。

小十很无趣,有点呆,眼睛都不怎么动。

小十一就特别机灵,一双眸子转来转去。可没过片刻,他又开始嚎哭了……

顾辰之心里想:这两小子的性格要是中和一下便好了。只可惜,一个太呆,一个太好动爱哭了。

也不知道他们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子。

顾辰之忍不住羡慕三叔。

他成亲五年多了,如今才一个两岁的惜姐儿,没有儿子……

“你们俩如今念什么书?”看完了小十和小十一,顾辰之回来,跟煊哥儿和琇哥儿说话。

“四书。”琇哥儿道,“我念完了,如今在温习《春秋》,等煊哥儿。”

煊哥儿年纪小,进度比琇哥儿慢半拍。

听到哥哥这样说,煊哥儿傻傻的笑,憨态可掬。

顾辰之就被他逗笑,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

朱仲钧站在一旁,看着顾延臻一家人其乐融融,总有种外人的疏远感。

顾瑾之的两个弟弟和朱仲钧都不亲。

这大概是种本能。

知道朱仲钧要抢他们的姐姐,他们就本能排斥朱仲钧。

朱仲钧的目光,又落在顾瑾之的脸上。

这一刻,他恨不能立马和顾瑾之成亲,有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家。两个来自异世的灵魂,相互安慰。

生儿育女……

“……登封的嵩山书院就很好。一来相对于其他三大名书院,离家比较近;二则名儒更多,像孙茂林先生等,都在嵩山书院讲学。当年我就很想去,只是我爹怕我离了他的眼,学成纨绔模样,就不准。三叔怎么不送琇哥儿去?他这样聪明,不年就会有成绩,将来入阁拜相,指日可待。”朱仲钧愣神之间,听到了顾辰之这样道。

宋盼儿听了,心里微动。

顾延臻却久久沉默。

他有点舍不得顾琇之。

顾琇之太文秀了。性格又软,一个人去了外地书院,被同窗欺负了他也不敢吱声的。

顾延臻不放心。

他看向了顾琇之。

而顾琇之,一脸的期盼。他目光炯炯回望着自己的父亲。

顾延臻只得笑了笑,道:“琇哥儿还太小了。等明年吧。明年过了年就送你去。嵩山书院也不是那么容易进的吧?自然有应试,琇哥儿好好准备一年……”

再过一年,顾琇之就十二岁了……

顾琇之眼睛就亮了起来。

他连忙点头道是:“孩儿会用心念书的!”

而后。他又感激看了眼顾辰之。

顾辰之又有点羡慕。

堂弟堂妹过的人生,都是他曾经奢望而求之不得的。

吃了午饭,顾瑾之换了小子的衣裳,将满头的青丝绾起来,别了支白玉簪,秀眉斜飞入鬓,竟比姑娘打扮还要好看。

朱仲钧就道:“我也去!”

他非要赖着一起去了。

坐在马车上,朱仲钧和顾瑾之一辆。

他对顾瑾之道:“很好看……”

顾瑾之摸了摸自己的脸,笑着道:“从前莫瑗就说过我的脸线条有点硬。不够柔和。所以不好看。要是个男人就完美了……”

莫瑗是个摄影师。也是顾瑾之的朋友之一。

朱仲钧道:“胡说八道,你比她好看百倍!她那张假脸,看的特别不舒服。”

他说莫瑗整容。

莫瑗之前也很美。只是她品位独特。总刻意追求她认为的完美,一张脸整来整去。渐渐就残了,并不怎么美。只有她自己觉得符合标准美,朋友们背后经常说她的闲话。

就像朱仲钧这样,说她一张假脸。

顾瑾之就笑。

“你觉得我好看啊?”她问朱仲钧。

在名媛圈子里,顾瑾之是个容貌特别普通的人。

像朱仲钧长得这么精致的男人,能觉得她好看,她是不太相信的。

朱仲钧却撇过脸,不理她。

顾瑾之又摸了摸自己的脸。

朱仲钧大约是觉得她扮成男人好看。

她个子比较高,打扮成男人也能算个中等的男子,又清秀,不失风流俊朗。

很快,马车就到了药铺门口。

顾瑾之自己掏钥匙开了门,请了他们进来,又将一块写着“聘坐堂先生”的牌子,挂到了门口。

铺子里药味很重,顾延臻不太适应。

他说了会儿话,就借口先走了。

“我下午教大哥认五十味药材,明日要考。”顾瑾之笑着道。

顾辰之有点小兴奋。

这就要正式开始了啊?

朱仲钧则无聊,到后院去逛了。

顾瑾之则开始,一一给顾辰之讲解药材。如何判断真假、生长地、药性等等。

顾辰之一开始以为很简单。

直到顾瑾之讲了第五味,他脑袋都大了。

前面的四味,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七妹,你慢慢说……”他额头有汗。

顾瑾之就笑了笑,又从头跟他说了一遍。

顾辰之仍是记住了前面就忘了后面的。

别说五十味,就是十味,他都要混淆。

顾瑾之见他满头大汗,就笑着道:“你要不要拿个笔记下来?”

顾辰之忙说好。

“……大哥,用笔记是个初学入门的法子。将来时间久了,要渐渐丢开了。大哥出诊的时候,需要用药,可不能带走笔录本随时翻阅。”顾瑾之道。

顾辰之就有点惭愧。

他又说了句知道了。

“这里,可是聘坐堂先生?”正在顾瑾之给顾辰之一一讲解药材的时候,门口倏然传来一个温和又好听的年轻男人声音。

——*——*——

我最好的闺蜜是我的姨表妹。她在北京办婚礼,我是必须去的。而且我也没过去北京,又加上大半年没出门了,又是非假期人少,也想借机去到处逛逛。从今天开始起,接下来的四五天,我可能会单更,保证不断更。亲们原谅我。等我回来,我再慢慢三更补偿欠下的,么么大家。

第178节坐堂先生

顾瑾之听到了一个非常好听的男声。

她和大哥都回头去瞧。

门口,站着一个身量颀长的男人。逆着光,他的容貌隐在阴影里,瞧不真切。他一袭梨花白的直裰,头发简单梳了发髻,插了枝木钗。

很干净。

见屋子里的人有了反应,他便往里走。

顾瑾之也渐渐看清楚了他的模样。

二十出头的年轻男人,一双漆黑浓郁的眸子,闪灼着精明聪慧的光芒。

配上白衣,竟有几分仙风道骨,不染红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