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终于能体会顾瑾之的心情。

这样的人家。不通道理,什么都只想着自己。旁人对他们好一点,就是为了巴结他们;对他们差一点。就是嫉妒要害死他们。

简直是岂有此理!

太后被宁萱狠狠气了一回,成姑姑百般劝解,心情才渐渐平复下来。

“……孩子果然是不能宠溺的。”太后跟成姑姑说宜延侯,感叹说,“要不是当年家里姊妹多。只有一个兄弟,父母也不会那么宠溺他。而后又给怕他委屈,专门给他挑了个和软、温顺极致的媳妇。

他那个媳妇,模样出挑,性格百依百顺,也孝顺。当年举家上下无人不夸。直到了十几年后,坏处才显露出来:他被众人捧在高高在上,谁也瞧不上。任谁一点好心就是巴结他。而他媳妇呢,贤惠过头了,既不能相夫,又不能教子,一味的羸弱。

往年没事。也看不出萱姐儿的性格。如今哀家倒知道,和哀家那兄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难成大器。”

成姑姑赔笑着,用银牙签给太后递了块哈密瓜,哄着她用些,并不敢接话。

“……宫里没有皇后,大公主和二公主都是嬷嬷们带着,将来会不会也养成萱姐儿那般的性格?”太后想起皇帝的两个女儿。

那两个公主,一个是苏嫔所生,一个是张妃所生。

“哀家明日跟皇上说,把两个公主接到身边来教养,皇上会不会答应呢?”太后问成姑姑。

宫里的公主皇子,都有定制的。

每个人出生就有宫殿,每人有制定的宫人服侍。

太后养公主的,本朝还没有过。

大皇子太后不敢养,怕将来朝臣说他是在妇人之长大的。

可公主无所谓的。

“这如何能不同意呢?”成姑姑笑着道,“只是大公主才三岁,二公主才一岁半,您又要操劳了。皇上至孝,只怕担心您……”

“哀家已经好了的。”太后笑着道,就打定了主意,要把两位公主接到坤宁宫来,亲自调教,将来都有出息。

成姑姑只得笑着说好。

等皇帝晚上来请安,太后把这件事跟皇帝说了:“……哀家怕那些嬷嬷,教坏了她们姊妹俩。如今一个才三岁,一个一岁半,正是好教养的时候。宫里没有皇后,哀家总不能让她们姊妹养在宫人之手。”

皇帝就想,这坤宁宫上下,几百宫人,倒也不用太后真的服侍她们姊妹吃饭穿衣,只不过闲暇了逗逗趣儿,没什么不好。

像二公主,她出生的时候,太后正在生病,甚至都没怎么见过。

“行啊。”皇帝道,“明日翻个黄历,选个好日子,将她们姊妹抱过来养。母亲,要不要再添些宫人服侍?”

“不用不用。”太后高兴的说,把宁萱带来的不快终于忘到了脑后,“皇上答应了就行,剩下的哀家自己操持,皇上不用担心半点。”

皇帝就说好。

——*——*——*——

顾家那边,顾瑾之和朱仲钧、煊哥儿都在母亲的正院,哄着两个弟弟玩。

宋盼儿舍不得孩子,快要满月了,也不说让他们分开院子住,只全部歇在她的暖阁里。

顾瑾之抱着小十,宋妈妈抱了小十一,进内室给宋盼儿瞧。

顾延臻也在。

他和宋盼儿商议孩子的名字。

“……当年辰哥儿出生,因道士批命说,五行缺木。却又孤煞坤位,可能会克母。需得用震位来压一压。震位属木,又正护坤位。那时候大嫂生辰哥儿,吃了大亏,大哥就信了道士的话,给他取‘辰’,没有用玉字旁;

二房的晴哥儿生而丧母,怕孩子将来也犯孤煞,就取了‘晴’字来镇压住煞气。到了煊哥儿,也有五行缺火。如今。这两个孩子五行不缺的,也没有其他讲究,是从了玉字旁。还是另外给字?”顾延臻问宋盼儿。

宋盼儿笑着道:“既然没有忌讳,就用玉字旁。”

顾延臻就忙把自己取好的几个字,拿过来给宋盼儿看:“瑭,似玉,古有瑭碧可成器的话;瑥。寓意君子自强不息;珹,意思是美珠无瑕,十全十美……”

他一口气说了“琚、琛、琟、a、琦、琪、|、㈢搿笔锤鲎郑扛鲎侄加谐龃驮⒁狻

宋盼儿等人就含笑听着他说。

“比你做时文还要用心。”宋盼儿打趣他,然后也认真挑选起来。

比来比去,总觉得前三个字最好的。

“瑥、珹……”宋盼儿想了想。道,“就这两个吧。我念着这两个字最是顺口。”

顾延臻就笑着道:“我也喜欢这几个字,所以放在前头。”

大家都笑。

于是。小十就得了“顾瑥之”的名字,小十一就得了“顾珹之”。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改了口。

到了两个孩子满月的时候,宋盼儿出了月子,城里的禁令也撤销了。

顾家大摆三天流水席,请了大夫人和大奶奶、三奶奶来帮忙。

那日。京里稍微有点关系的亲戚,都下了请柬。

还有很多素日不来往的顾氏族人。也来凑热闹。

大家纷纷要孩子抱,讨个吉利。

出了嫁的二堂姐和四堂姐也来了。

二堂姐比顾瑾之大很多。

顾瑾之两岁的时候,二堂姐就出阁了,如今是川宁伯府的宗族长媳妇,帮着婆婆主持中馈。她一进门,三年生了两个儿子,众人就奉承大夫人,把二堂姐和宋盼儿放在一起夸,说她们都是有福气的。

还有人幸灾乐祸问:“你们家二夫人来了吗?许久不见她呢。”

二夫人当然不会来。

她来了顾瑾之要气死的。

三房这边办事,她总不来;她那边有事,宋盼儿也不去,妯娌俩就真的成了仇。

正生日那天,太后叫常公公送了两只纯金长命锁来。

宋盼儿去外院接了懿旨,领了东西,回来之后,亲戚们的目光,几乎烧出火来。

宋盼儿更是洋洋得意。

顾瑾之依旧偷懒,在后头装小孩子,不管事,只坐着吃喝。

宋盼儿也不指望她。

在前头坐了一会儿,听了半场戏,顾瑾之抄了小路回正院,想去看看瑥哥儿和珹哥儿。

绕过一处的回廊,就是假山。

从假山上翻过去,就省不少的路。

顾瑾之一般都翻,只当锻炼身体。

她刚刚攀上了假山,就听到下面山洞里,有女子低低的抽噎声。

“走,告诉大伯母去!”顾瑾之听到了三嫂夏氏的声音,“这还了得!咱们房头的人靠不住,还有大房呢。当咱们顾家是什么寒门低户?”

“大喜的日子,还是算了。”另一个声音哽咽着说,“下次再说吧。”

是一个多月前刚刚出嫁的四姐。

第128节以势压人

假山上的顾瑾之,一时间进退两难。

远处,还有婆子丫鬟们穿梭来往,而她自己,没带服侍的人,只孤身一人在此。

要是那些婆子丫鬟们走近,喊了声七姑娘,三嫂和四姐定要疑心她是故意跟过来偷听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她就故意轻咳了一声,放重了脚步。

拱洞里的声音,瞬间消弭。

三奶奶夏氏甚至呵斥:“是谁?”

顾瑾之故意踩错了一步,差点跌了,大声道:“谁啊?谁在下面?吓死我了。”

三奶奶和四姑娘这才从拱洞里出来。

四姑娘脸上的泪痕未干,妆也被泪水花了。

看到趴在假山上的顾瑾之,姑嫂两人纷纷问她:“七妹这是做什么?”

顾瑾之笑了笑:“我抄近路。”然后目光在四姑娘身上打转,“四姐怎么哭了?”

四姑娘一时间不知如何应答。

三奶奶就笑着说:“谁哭了?不过是沙子迷了眼,我正帮你四姐吹呢。”

四姑娘就忙笑着说:“是是,迷了眼……”

顾瑾之就明白了,点点头,道:“今日风大……”

今日的确有点风。

“四姐要不要去我的院子补补妆?”顾瑾之问,“从这里翻过去,走几步就到了。”

三奶奶夏氏忙拉住了她,笑着说:“好妹妹,这山石都是假的,陈设不稳,一个不小心就塌了,平白跌了你。以后可不能从抄近路。”

旁出的假山可能陈设不稳。

而这处宅子的,却是稳得很。打算给公主造的别馆,样样都精致。

顾瑾之还是听话的点头:“那咱们从那边林子绕过去吧。”

她笑着说。

四姑娘的确是哭花了脸,出去也叫人起疑。

三奶奶就悄悄给她递眼色。

姑嫂两人。跟着顾瑾之,去了她的院子里换妆。

而后,两人辞了顾瑾之,去前头坐席听戏。

顾瑾之也起身,去了正院看瑥哥儿和珹哥儿。

晚夕送走了客人,宋盼儿累得浑身发软,双腿都提不起来,却还记得今日是十五,要和老爷子一处吃饭。

老爷子可不管家里有什么喜事,只初一十五出来一趟。其余时间都在外院僻静的书房撰书。

顾延臻和宋盼儿孩子们,都是闹了一天,此刻大家都累的紧。

特别是顾延臻。哈欠连连。

老爷子也不苛责,道:“那两个新添的小子,取名了吗?”

顾延臻一个激灵,瞌睡去了大半,忙道:“……取……取了。原该劳烦爹爹的。又怕……”

“不必废话。”老爷子打断他的解释,“我哪有闲工夫替你给孩子取名而?”而后又问孩子的名字,“是什么字?”

老爷子听了,点点头说:“寓意好,也朗朗上口,是好名字。”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两个荷包。递给了宋盼儿,“我让画琴去了银匠铺子,不拘什么买了回来。给他们兄弟带吧。”

宋盼儿忙起身。恭敬接过了,乃是两对小小的银镯,上面缀了两颗圆润的南珠。

家里早已打好了银手镯,却到底没有老爷子给得有意义。

宋盼儿欢天喜地,给老爷子道谢。

老爷子就道:“知道你们累了一整日。饭也不用上了。回头送到我的院子去了。只抱了那两个小子来,我瞧瞧是真。”

宋盼儿忙去叫乳娘抱了来。

一个月过去了。小十瑥哥儿已经长胖了很多,如今有七八斤的样子,白白胖胖的,甚至可爱;而小十一因为淘气苦恼,几乎没怎么长,他出生才五斤三两,如今最多六斤,瞧着仍是可怜兮兮的。

老爷子也不拘,一人抱了一回,对宋盼儿说起小十:“瑥小子有福气,长得憨厚讨喜”,然后又看了眼小十一,说,“珹小子机灵聪明,这么小,眼睛就活泛。”

每个孙子都赞了。

宋盼儿心里暖暖的,又道了谢。

又说:“等小子们长大了,爹爹多教导。”

“你们教导就好。”老爷子声音淡淡的,情绪很温和,“瑾姐儿和煊哥儿都很好。”

而后,看了眼琇哥儿,没说话。

琇哥儿小时候顽皮,打破了老爷子的古砚,老爷子记恨至今。那是祖母留下来的遗物,老爷子比命还有珍贵。

顾瑾之想,老爷子和祖母,年轻的时候,感情定是很好的。

她想起了自己和朱仲钧的前世。

她咽气的时候,朱仲钧在非洲访问。其实人死的时候,可以努力留住一口气,等到想要见的人。顾瑾之只等到了儿子榕南和养女槐南,没有等朱仲钧回来就死了。

她那时候也不觉得,非见朱仲钧一面不可。朱仲钧没回来,她安安静静,心无牵挂去了。

她死了之后,朱仲钧一定连她的遗物也没有看到过。

依着儿子的性格,母亲咽气的时候父亲不在,那么,他定要将顾瑾之连骨灰都搬走,不给朱仲钧瞧的。

而这会子,朱仲钧却住在她家的客房里,和她一样,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顾瑾之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老爷子看了一回儿孙子,就起身告辞。

顾瑾之要送他。

他道:“不用,画琴陪着我就好。你个姑娘家,少走些夜路……”

古人以为,姑娘家阴气重,眼睛又干净,夜路容易撞到各路神仙。

顾瑾之就依言了。

顾延臻和煊哥儿、琇哥儿一起,陪着老爷子出了内院。

两个小子又睡了,宋盼儿就斜倚在东次间的炕上打盹,等顾延臻回来再梳洗入睡。

顾瑾之坐在一旁,替她捏腿,缓解酸痛。

顾瑾之的手法,海棠她们怎么都学不会。

“娘。我今日听到了四姐哭……”顾瑾之把拱洞里偷听到的情况,说给了宋盼儿听。

宋盼儿不喜欢二房的人,却喜欢八卦。

“哭什么?”她果然来了精神。

顾瑾之就笑了笑,把自己听到的,说了一遍:“三嫂说,二房靠不住,要找大伯……。还说咱们顾家,不是寒门小户。我瞧着那意思,定是有些大事的。”

宋盼儿恍然想起什么,道:“你这么说。我倒想起,你三嫂的确拉着你的四姐,和你大伯母瞧瞧说什么。我刚刚到身边。就听到你大伯母笑着说‘别是听差了,那样的人家,怎么至于如此?’等我走过去,她们又不说了,我也没好问。原来是珊姐儿婆家的事。”

然后又努力想了想。“她才嫁过去一个月,能有什么事啊?你大伯母还说那样的人家,不至于如此……”

她想了想大户人家的阴私事,想了很多。

“……是不是四姑爷在外头有了逃生子,要接进来?”宋盼儿猜测,“或是。姑爷要珊姐儿的陪嫁;也或者,珊姐儿的婆婆用妯娌小姑,压珊姐儿。挑拨夫妻关系?”

因为大伯母说了,袁家不至于。

袁家也算大族,却是靠买卖起家的,有钱,没什么仕途子弟。所以攀上了顾家,想依靠大伯顾延韬的势力。

袁家有钱。不至于养不起通房,在外头弄逃生子;袁家富足,不至于要媳妇的陪嫁;袁家依靠着顾家,不至于敢对珊姐儿不敬……

不至于……

宋盼儿猜了半日。

“不是说,新房不能离了人吗?”顾瑾之问宋盼儿,“怎么四姐嫁过去还几日,她婆婆就带着她到咱们这里喝喜酒?足见,他们家是卯足了劲劲儿想要巴结咱们家。一过去就出事,要么袁家姐夫特别不堪,要么就是四姐听差了……”

二房的几个姑娘里,四姑娘最没有主见的。

她不似五姑娘泼辣,也不似六姑娘狠在心里。

旁人给四姑娘一根针,她都能当棒槌。

宋盼儿一想,也是呢。

而后,她又气四姑娘没用:“家里有个权倾朝野的大伯,宫里还有个二品德妃的妹子,她随便抬出一丁点儿,都能压死袁家。她呢,才嫁过去就哭着回娘家。不中用,她自己先不中用,只会在娘家和妹子们窝里斗,以后的苦日子在后头。”

顾瑾之没接话。

要是自己不争气,旁人怎么努力也帮不上忙的。

宋盼儿猜了半天,也猜累了,懒得去想。

顾延臻也回了内院。

顾瑾之就起身告辞,回了自己的院子去歇息。

第二天,又是家里的正宴。

大伯二伯等人全部来了。

二夫人和五姑娘不得不来。

宋盼儿就凑到了大夫人身边,问她:“珊姐儿婆家可是有事?您别瞒我,我昨日都听到她哭了。你不告诉我,我问二嫂去。”

大夫人笑着,拉着了她,道:“就你机灵。”

然后又压低了声音,道,“没什么大事。珊姐儿的公公,看中了珊姐儿身边的陪嫁丫鬟听风,叫了门客和四姑爷讨。四姑爷最是孝顺,就让珊姐儿把听风给她公公。珊姐儿觉得没脸,又不敢忤逆相公和公公,不知该怎么办,就哭着跑了回来……”

宋盼儿咋舌。

她猜了半日,都没猜着这样。

大夫人说袁家不至于,果然是不至于。

袁家那么有钱,哪里的丫鬟买不着?居然要新来儿媳妇身边的?

这的确不至于!

宋盼儿又好气又好笑:“袁家怎么出了这样的人?他们家生意做得那么大,应该不是珊姐儿这位公公管事吧?”

“四姑爷家里排行老三,他上头有两个兄弟,最是精明能干。这些年越过越好,都是姑爷的大哥掌舵……珊姐儿的公公,具体也不知道。我已经派人去说跟珊姐儿的婆婆说了,想要我们顾家的丫头,送几个去就是去了。珊姐儿身边的听风,是从小的服侍的,断乎给不的。她婆婆今日一大清早,亲自上门跟我赔罪了。只是你不说了出去。”

然后冲二夫人努努嘴,“珊姐儿还要在他们家过日子,要是那位知道了,闹起来起来,珊姐儿以后越发难了。”

——*——*——

有亲说,宁萼和宁萱这对父女的名字,有点像兄妹。哪里是有点像?分明就是嘛。我取名的时候,一定是脑袋抽了,很抱歉!以后宁萱换成宁媗,因前面的太多,就不一一更改,后面一律用女字旁的媗,大家见谅,么么!

还有什么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感谢桃子妖妖315 、桃子妖妖315 、桃子妖妖315 、桃子妖妖315 、老太婆缺書看 、熱戀^^ 、爱派派的猪 、xiao迷shuo 、evenlysky 、cici713 、jojo8129 的打赏。

第129节拥抱

宋盼儿仔细一想,四姑娘没用是有的,可怜也是真的。谁家新媳妇进门了,敢跟丈夫和公公叫板?

她笑了笑,道:“我说那些闲话做什么?”

而后,果然一句也没在二夫人跟前露。

二夫人来吃满月酒,因为是家宴,只有家里几个人。她脸色仍不怎么好看,送的项圈分量也轻。

宋盼儿忍了再忍,看着大夫人的面子,才没有发火。

除去二房这些事,其他的倒也圆满。

三天宴席过后,家里生活照旧如常。

朱仲钧每天都在顾家。

顾延臻也终于给煊哥儿和琇哥儿找到了一位先生。

先生姓尤,原先在山东大户程氏家里做教馆先生的。而后,程氏子嗣渐长,不喜读书,远走江南寻武馆学武去了。

尤先生家在京师附近的庄子上,就回了京。

因为早年读书和胡泽逾交好,听闻胡泽逾调任回京,他就进城拜访。

而后,听闻顾家正在寻先生。学生是两个公子,一个还是十岁,一个八岁,都是斯文的。

尤先生就同意见了见顾延臻。

顾延臻也是读书人,自然和尤先生言谈投机,当即定了下来。

“……他是中过举人的,听说当年还是前十名,这点胡泽逾作证,半分不假。我也问了他几句,学问不在我之下。”顾延臻跟宋盼儿说尤先生,“而后三年内又父又妻又丧长子,打了很大的打击,书就读不下去了。如今有个八岁的女儿,跟着他老娘过活。”

宋盼儿点点头,让顾延臻请了来,隔着帘子问了一回。

彼此对挺满意的。

到了十月初一。尤先生就正式开始坐馆。

每年的束脩三十两银子,四季各两套衣裳,逢年过节另有束礼;歇在顾家的外院,管一日三餐,每吨都是六个菜,两荤两素两汤。

这样的束脩,在京师也算是中等偏上的,尤先生岂有不愿意的?

他做官第一天,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