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者,根本就是他自己占有欲作祟,跟爱不爱的没关系。

那时候整日忙着和父亲斗、和二伯斗,要爬上去,要生存,就把朱家的人全部踩在脚下,让他们好好听话……

得到了顾瑾之,她在朱仲钧的心里,就被现实和生活挤到了角落里。

而后那么多年,直到现在,朱仲钧经常反问自己,假如换一个女人,他愿不愿意和她结婚、生子,愿不愿意把心里丁点的角落留给她?

他想,他做不到。

他的心都被现实折磨得生锈了。

顾瑾之只是顾瑾之,不管她占了大多的位置,她都无可取代。

“王爷,天快晚了。咱们再不回去,就要赶上宵禁。”朱仲钧想事情出神的时候,身边的护卫走过来,小声提醒他。

朱仲钧也一下子回到了现实。

他茫然看着漫无尽头的麦田,想着即将要离开京城和顾瑾之,当初那种感觉,顿时又回来了。

他和顾瑾之是重生的,理智是可以控制的,感情却不能。

他也在经历着年轻时的感情……

“回去吧。”朱仲钧道。

他翻身上马,慢悠悠回了城。

回来之后,他没有去找顾瑾之,而是去了外院歇下。

顾瑾之也没有找他,她仍在为她祖父的去世而伤心,心无旁骛。

第265节不舍

三月的京城,仍是冷,寒风瑟瑟,不似江南的春光明媚。

顾瑾之对祖父的思念很执拗,不肯停歇。她心里清楚,祖父也不会再与她相见。

越是这么想,越是深陷,难以自拔。

整个家里,大约只有她伤心这么久。

前世爷爷离开她的时候,她已经有了儿子榕南,心里有了个寄托。可是现在,这世上,包括母亲宋盼儿,都不能取代恩师祖父,成为她的支柱。

她不看书,不写字,整日绣花。

绣得又不好。

祝妈妈对宋盼儿说:“姑娘拿着针线装样子,就是怕咱们跟着担心。”

这话足以形容顾瑾之的状态。

她就是拿着针线装装样子。

宋盼儿很着急。

她自己劝了顾瑾之几次,顾瑾之心不在焉的答应着。宋盼儿想起前几年没有跟她祖父学医,她也是经常一个人发呆。

那模样,彷佛什么都跟她没关系。

如今又这样,叫宋盼儿很害怕。

她怕顾瑾之憋坏了。

她的担心还没有缓过劲来,又听说朱仲钧这个月十五就要回庐州了。

“你要走了?”宋盼儿错愕,问朱仲钧。

朱仲钧说是。

“哎呀,那瑾姐儿怎么办?”宋盼儿急了,就脱口而出。

朱仲钧总在这里,还能陪着顾瑾之玩玩。如今他也要走了,顾瑾之连个玩耍的人都没了,岂不是更差?

“母后说,我明年回来娶小七。我还是会回来的。”朱仲钧非常坚定的对宋盼儿道。

宋盼儿被他认真的模样逗笑,道:“是,王爷还会回来的。”

转眼间。就到了三月十四。

时间飞逝般。

朱仲钧眼瞧着自己要离开了,而顾瑾之还沉浸在她的情绪里,心里很恼火。

十四那日,他一整日在顾瑾之的院子。

顾瑾之却不和他说话,一个人埋头做针线。

晚饭也没有去上房吃。

丫鬟们端了饭菜,朱仲钧陪着她用了膳。

等丫鬟众人将碗碟撤下去,顾瑾之又回里屋做活计。

朱仲钧就跟了进去。

祝妈妈和霓裳几个都知道朱仲钧明日就要走,两个小人儿只怕也有些贴心话要说,就没有进去打扰他们。

里屋只有顾瑾之和朱仲钧。

朱仲钧坐到了顾瑾之对面的炕上。一把夺过了她手里的针线。

顾瑾之这才抬头看她。

“我明天就要走了,你就不跟我道个别?”朱仲钧语气不善。

顾瑾之则怔愣了下,问道:“今天已经十四了吗?”她有点不安,站起身道,“我还以还早呢。什么也没有替你准备……”

朱仲钧的心倏然就软了。

他拉过顾瑾之,让她坐到了自己身边,柔声道:“没事,没事。你不用准备什么,你娘亲都叫人打点好了。”

顿了顿,他又问,“你有没有舍不得?”

顾瑾之看了他一眼。

朱仲钧目光灼热看着她。

“有啊。”顾瑾之道。“两年了,每日都混在一起,像念初中时候似的,当然舍不得。”

朱仲钧就笑。

他眉梢飞扬。旖旎俊逸。

“很好。”朱仲钧道,“你还算有心。”

顾瑾之也笑。

她问朱仲钧:“你舍得我吗?”

朱仲钧沉吟了下,道:“不知道……没什么舍得不舍得,我这个人本就没什么感情。六亲不认的。”

顾瑾之无奈笑着,就轻轻捶了他一下。

朱仲钧顺势捉住了她的手。将她拉起来,坐到了他的大腿上。

他紧紧搂着她的腰,一抬头,她的唇便在自己呼吸间。

朱仲钧心跳有点急。

他努力不露出异样,声音暧昧对顾瑾之道:“你喜欢我吧?”

顾瑾之又笑了下。

“说你喜欢我。”朱仲钧道。

顾瑾之就很顺从的说了句:“我喜欢你。”

朱仲钧这才微微扬脸,吻住了她。

唇齿相依,她的气息馨甜诱人,朱仲钧吮吸着她,舌头早就探了过去,在她口中,纠缠着她。

顾瑾之也回应着。

两人就有点意乱情迷。

朱仲钧翻身,将顾瑾之压倒在炕上。

“我上次那个提议……”朱仲钧有点喘息,手顺着顾瑾之的衣襟往上钻,又想起上次被顾瑾之拒绝的提议,“咱们又不是没有睡过。好不好,顾瑾之?”

顾瑾之就按住了他不安分的手。

她推朱仲钧。

朱仲钧不动,依旧紧紧压着她。

顾瑾之将头偏到了一旁,道:“不好。你再说这话,我就发火了。”

“你很固执。”朱仲钧恨道。

“不是我固执。”顾瑾之转过脸,对着他,看着他的眼睛道,“我还在热孝中。你叫我做得事,天理不容。你明知我祖父对我很重要……”

朱仲钧一个轻柔的吻,落在她的额头。

“对不起。”他道。

顾瑾之脸色微缓。

“顾瑾之,等我。”朱仲钧道。

“好,我等你。”顾瑾之道,“记得回来娶我,因为我喜欢你。”

朱仲钧轻笑,心满意足,在她唇上轻轻啄了下,放开了她。

夜里,顾瑾之躺在床上,她想着朱仲钧的事。

她觉得自己不会舍不得他。

可是到了第二天送行,看到他的马车就停在门口,想着两年来整日的陪伴,顾瑾之眼泪婆娑。

她心里酸楚难当。

可能是祖父的去世,她心里就存积了太多的酸楚。朱仲钧的离开,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总之,那天她哭得很凶。

朱仲钧和宋盼儿都在哄她。

最后,朱仲钧眼睛也湿了。他不是假装,只是难受得紧。他紧紧攥住了她的手。低声说:“我最后一次离开你,以后都不走了。别哭别哭,等我回来,我回来就娶你。”

宋盼儿很惊讶这个傻子能说出这么一番话。

她顿时对朱仲钧刮目相看。

顾瑾之仍是哭个不停。

她哭得太凶了,旁人的人都不敢催。

所以朱仲钧出城晚了两刻钟。

可能是顾瑾之哭得太厉害,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太后耳朵里。

太后心里也难受说,就把顾瑾之请到宫里去说话。

她劝顾瑾之:“这是祖制,仲钧是要回封地的。好孩子,哀家知道你舍不得。以后多到宫里来,咱们说说话儿……”

顾瑾之点点头,眼睛又湿了。

太后宽慰了她半晌,才放她出宫。

祖父去世了,朱仲钧回庐州了。顾瑾之花了两天的功夫,才让自己起伏的情绪平静下来。

大哭过一次,她心中的郁结缓了不少。

到了三月十九,姜昕给她下帖子,请她去城外的缘兴寺上香,顾瑾之同意了。

虽然她没什么求的。

宋盼儿陪着她们去。

正好姜夫人也没事,顺道一起去了。

顾瑾之和姜昕尚未及笄。还算髫龀少女,两人陪着母亲拜完了菩萨,就带着各自的丫鬟,在寺庙里到处逛。

宋盼儿也不加以阻拦。

今日她们来上香。姜夫人是提早跟主持打过招呼的,此刻寺庙里没多少闲杂人等。

宋盼儿很放心。

她希望顾瑾之能尽快把老爷子去世的阴霾驱散。

“你求了什么?”两人在缘兴寺里到处逛,姜昕就问顾瑾之,方才求了什么签。

顾瑾之笑。不告诉她。

“求婚事平顺?”姜昕道。

顾瑾之怕她问起来没完没了,自己总不回答。也扫兴,就顺势点点头,说是的。

姜昕就笑:“果然如此。听说庐阳王走,你哭得晕过去了,太后还叫你,安抚了你一番?”

顾瑾之瞪大了眼睛:“谁说的?”

“大家都在说啊。”姜昕眨眨眼睛,“是不是真的?”

“哭了,没晕。”顾瑾之道,“真可恶,怎么传了出去?”

姜昕哈哈大笑:“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两人边说边笑,姜昕笑得很是爽朗。

不远处有几位夫人小姐,由家人子簇拥着而来,也是京城的世家女眷,过来上香的。

姜昕对京里的人来客往,比顾瑾之还要冷漠。

她不认识来人。

顾瑾之则认出是谭家大夫人。

谭大夫人也看见了她。

两人便相互见礼。

姜昕听说是谭家的人,随意福了下身子,喊了声谭大夫人,态度非常冷淡。

在这京城里,冷淡并不会得罪人,反而让人不敢轻视你。所以谭大夫人没有不悦,只是在心里想,这位是谁家的姑娘?

这么傲气,应该是身份尊贵的。

谭大夫人想不起姜昕的身份,却又觉得她面熟……

谭家其他人,则不敢看顾瑾之,怕再次露出异样。

谭大夫人打过招呼,也不再说什么,跟顾瑾之和姜昕错身而过。

主持迎了出来,谭大夫人就顺便问他:“今日庙里,还有其他人家来上香吗?”

“元平侯姜夫人和顾家的顾三夫人来了……”主持道。

谭大夫人就知道姜昕是姜家的人。

姜昕长得像她母亲姜夫人。谭大夫人跟姜夫人是比较熟悉的,怪不得觉得姜昕面熟……

弄清了姜昕的身份,谭大夫人倒觉得她怪没教养的。

她也没多想。

今日是替老祖宗还愿的,谭大夫人就去上了香。

她并没有打算会一会姜夫人。

“大爷昨日不是答应了老祖宗,今日也要帮老祖宗还愿?”谭大夫人拜完了菩萨,就问身边的人,“他还来不来?不来咱们也回去了。”

身边的二奶奶便笑着道:“跟来的管事在外头,要不叫人去瞧瞧?”

谭大夫人含笑点点头。

第266节害怕

和姜昕的相处,是挺愉快的。

姜昕算半个问题少女,她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讲究,有时候还挺腹黑毒舌,说话也爽利,对顾瑾之的脾气。

姜昕也听说过京里的望族夫人们称顾瑾之母女是从乡下来的野蛮人,就问她:“你祖父去世,你们不用回延陵府吗?”

这个年代守孝,孝子要在父亲的坟前打个小棚住,所以丁忧的官员都要回乡,回到父亲埋葬的地方。

可顾家老爷子并没有送回祖籍去下葬。

顾瑾之就认真和姜昕解释:“当年回延陵府,也是祖父念着江南风土人情,有点想念。我祖父并非出生延陵府,和延陵顾氏也是出了五代的血脉。我们家的祖坟,就在京城,回去做什么?”

姜昕就笑了笑。

她是知道的。

她只是想试探试探,看看顾瑾之心里,她祖父去世的话题,是不是个禁忌。

见顾瑾之肯说这么多,她的伤心应该过去了一些。

姜昕也就放心了。

“原来如此。”姜昕笑道,“你们不是延陵乡下来的啊?”

顾瑾之笑,打趣她道:“你连这个都知道?你娘亲不是说你从来不问世事吗,怎么什么闲言碎语你都晓得?”

她暗骂姜昕八婆。

姜昕佯作不悦,道:“我不关心,可是我知道。京里的事,我大部分都知晓,只是觉得没趣。懒得说罢了。你忘了,我记性比你好。”

然后觉得不解气,又补充一句道,“你连简单的唐诗都记不住。”

顾瑾之又笑起来。她觉得踩了姜昕痛脚,姜昕发怒的样子很好玩。

两人说笑着,就将寺庙前前后后逛了个遍。

姜昕甚至想出去玩。

外头今日逢集,有庙会,好吃的好玩的,琳琅满目。

顾瑾之不太想惹麻烦,就道:“乱哄哄的。要是冲撞了你。你娘亲该骂我不懂事,以后不准你找我玩。还是算了吧。”

“胆小。”姜昕鄙视她,却也没坚持非要出去玩不可。

姜昕也不爱热闹。她是想极力调动顾瑾之的情绪,让顾瑾之开心点。却又不想做得太明显。被顾瑾之看出了就功亏一篑。

两人又慢慢往回走。身后的丫鬟不远不近的跟着。

回到宋盼儿和姜夫人休息的厢房时,在门口遇到了两名男子。

其中一位还穿了官服。

他衣着的飞鱼服,应该是锦衣卫。

顾瑾之对历史研究不深。仅仅是知道些皮毛。她对锦衣卫的印象不太好。

姜昕也瞧见了,就微微停了下脚步,等那男子和他的侍从先进去。

那男子非常敏锐。

他似乎察觉到了不远处的人。

身子微转,他直直看向了顾瑾之和姜昕。

目光在姜昕身上一闪而过,就落在顾瑾之脸上。

他眉骨很高,显得眼睛深邃明亮,似能看透人心般。

顾瑾之头皮有点发麻,脸色骤变。

看到顾瑾之变脸,那男子微微挑唇一笑,目光里陡然添了几分温柔。

姜昕就暗中捏了捏顾瑾之的手。

顾瑾之掌心全是汗。

“怎么了?”姜昕错愕,“你认识他吗?”

她感觉顾瑾之的反应,是害怕……

顾瑾之半天才透出一口气。

她轻轻摇头,可表情还出卖了她,她并没有那么轻松。

姜昕、顾瑾之和那名男子,都站在原地,相互打量,有点怪异。姜昕见顾瑾之害怕,就携了她的手,原路返回,没有进厢房。

“你害怕那人?”姜昕问顾瑾之,“没事,他穿着是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官服。我听我爹和我哥说,锦衣卫的同知两人,其中一人是谭家大少爷谭宥,谭贵妃的胞兄。方才咱们不是遇着了谭夫人,那么定是谭宥无疑了。”

知道身份,就算知己知彼。

姜昕希望顾瑾之别那么害怕。

她也不太明白顾瑾之怕什么。

她和顾瑾之相处的日子不算多,却也清楚顾瑾之的性格,她不至于这么怕事,被人一瞧就变了脸。

顾瑾之深吸一口气,冲姜昕微笑,说了句:“我没事的,并不是害怕他。只是他的模样,像个故人……”

“很讨厌的人?”姜昕问。

顾瑾之笑起来,道:“一个很讨厌的故人。”

她们俩知道谭夫人也在厢房歇息,为了不再遇上谭宥,两人索性没回去,直到宋盼儿派人来寻她们。

来的是慕青。

顾瑾之便问慕青:“……谭家的人走了吗?”

慕青道:“还没走。不过,夫人有些不太高兴,想早点回去。”

上次谭家那个小女孩儿抱着顾瑾之的腿,喊股瑾之叫姨娘,宋盼儿至今仍在生气。

而后,谭大夫人答应来道歉,却食言了。

宋盼儿向来不是个擅长隐藏情绪的人。

她对谭大夫人没有好脸色。

“走吧,咱们回去吧。”顾瑾之道。

她携了姜昕的手,回了厢房。

谭家的大夫人在隔壁房间歇息,偶然能听到说话的声音。

宋盼儿和姜夫人在屋子里,等着姜昕和顾瑾之回来。

而后,她们就起身回城。

出门的时候,隔壁厢房里有人探出脑袋看,顾瑾之和宋盼儿都察觉到了,却没有回头。

宋盼儿和姜夫人各自带着女儿,上了自家的马车,出了缘兴寺。

路上,姜夫人想起宋盼儿,不由笑了笑。

姜昕就追问母亲:“您笑什么?”

“顾家三夫人,性格真烈。”姜夫人笑着道。“她不太喜欢谭大夫人,就摆在脸上,连笑都不愿意笑一下。”

姜昕也听人说过宋盼儿泼辣。

“……我做姑娘的时候,脾气也暴躁。”姜夫人感叹道。

她挺喜欢宋盼儿这种爱恨分明的性格。

姜夫人在娘家的时候,性格也烈。她母亲希望她端庄淑婉,多次告诫她要收敛。渐渐的,姜夫人的性格就压抑了些。

而后,她又嫁给姜梁。

姜梁性格更坏。

年轻夫妻,两人也不乏针锋相对,争吵起来。明慧公主在中间劝了多次。而后语气里隐隐对姜夫人有点不满。

姜夫人这才下定了决心改一改。

她是怕惹恼了丈夫。又冷了婆婆的心。

长年累月,她的脾气和做姑娘时大不相同。

宋盼儿至今不改性格,大概是因为她有个温和的丈夫,拌嘴时会让着她;又没有婆婆……

“我不像您。”姜昕道。“顾瑾之也不像她娘。”

然后想起方才顾瑾之变脸。姜昕又沉默了下。

“你也不像你爹爹。”姜夫人道。

说罢。想起女儿的眼里只有灰白,心里一阵难过,又生怕说错了话。惹得姜昕多心,就描补道,“你和你二哥性格都糯,你姐姐和你大哥性格烈……”

“二哥才不糯呢。”姜昕道,“他狠在心里头。大哥和大姐输二哥一大截子。我要是狠起来,姐姐也不及。您只当会发脾气就是烈吗?”

姜夫人被她堵得一时无言以对。

见姜昕没有伤感,反而能顶嘴,姜夫人心里松了口气,也不和姜昕计较。

母女俩却沉默了下来。

姜夫人心里非常疼姜昕,可是她跟姜昕,的确没话说。

“娘,那个谭宥,他为人如何?”姜昕突然问,“京里有他什么传言吗?”

这让姜夫人心里一惊。

“怎么突然想起问他来?”姜夫人道。

姜家的大少爷跟着父亲出征前,在五军营任职。

都是京城的侍卫,彼此也算熟悉的。姜家大少爷很欣赏谭宥,多次提及他。元平侯也觉得谭宥是个人才,偶然也说几句。

姜昕深得父亲和哥哥们的喜欢,有时候他们说话,并不避开姜昕,姜昕的记性又好,听过一次就记在心上了。

“我们在门口瞧见了他。”姜昕道,“顾瑾之当时就变了脸。她很害怕,掌心都湿了。娘,顾瑾之跟谭家,还有什么话传出来吗,不就是谭宥的女儿抱着顾瑾之喊过一声姨娘?”

姜昕云淡风轻说着那件事。

姜夫人失笑,道:“你心眼大,这还不算大事?顾三夫人至今还在生气呢。”

姜昕哦了声。

姜夫人也认真想了想,似乎没什么传言。

京里的大事小事,姜夫人都知晓。像姜家这样的门庭,需得时刻保持警惕,消息灵通。

姜夫人说没有,应该就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