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三年-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四忠道:“只有高先生一人,还有一个我庄上带路的人。那带路人说,高先生昨日先到的蒙阳镇,曹总管告知高先生世子爷的所在,又派了他带路。高先生的十几个随从被曹总管留在了蒙阳镇,和王府的护卫安置在一块。”

    朱平槿点点头赞许道:“曹总管安排得妥当。你去将高先生引来,本世子在小院见他。庄上带路的,你赏了便让他自个回去。顺便让领路人给曹总管带个话,说是本世子不日将前往天全,让曹总管带着本世子的护卫和高先生的随从在雅州城外官道上候着!”

    王四忠连忙应了,正要上马回去,朱平槿却叫住他,转而吩咐舒国平和贺有义同去迎接高安泰。王四忠没了差事,翻身下马,听见世子对大小宋将军下令道:“让兵士们都操练起来!要有动静,更要有气势!”

    高安泰此番前来,当然是为了茶马对榷之事。

    年初二,他就跟他在成都府养老的奶奶告了别,带着朱平槿的亲笔信回天全了。他见到大兄高跻泰、二兄高登泰,便把自己如何得到舒师傅推荐进身为世子幕府,世子如何诏对问答等事情原原本本说了。能够攀上蜀王府这根高枝,与蜀王府直接对榷互易,自然让他的两个哥哥欢喜异常。高杨两家从唐末开始到现在,彼此通婚数百年,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矛盾更有合作。三兄弟将此事告诉现任的杨家家主杨之明,杨之明也是十分赞同。两家立即就在酒桌上讨价还价,分工分账,先头准备起来。

    川滇的马属西南马种,如同四川的人一样矮小,个头和冲击力远远比不上蒙古和青海、甘肃的战马,更比不上西域的战马。但川马也有好处,就是善于爬山越野。藏地的马匹比纯粹的川滇马高大一些,特别耐寒,善于进行无氧运动,但是下了高原,往往水土不服,容易生病死亡。由于战乱中军队的普遍缺马,这些川藏、川滇的马匹一样成了香饽饽。现在四川市面上一马难求,马价已经涨到了每匹二十两以上,高大的可用于战马的更是四五十两也买不到。如今官府所定之茶马对榷之价,依然以几十年前的老价为基础。茶价往上涨,却不准马价上涨,这无疑等同于从土司手中抢劫。高、杨两家以及西边的其他十几家土司,对此早已怨气冲天,可敢怒却不敢言。土司们也曾联合减少茶马对榷数量,可是立即产生了副作用。进茶太少则茶价大涨,边民怨气冲冲;马匹积压,草场也牧放不下。无奈何,十八家又只得忍住怨气,勉强恢复对榷。世子亲笔来信中说,他愿意以在天全建立榷场,以茶马市价公平交易。而且据高安泰转述,蜀王府王店众多,可供对榷交易的商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足以取代大明官方的茶马对榷。如此一来,这不仅可以让高、杨两家在茶马交易中大赚一笔,还可以借助自家地头上的榷场,从其他土司的交易中征取税收,坐收各家行商马帮吃喝拉撒的红利。至于官府那边如果要找麻烦,自然是蜀王府那边顶着,自己坐收渔利。这就是高杨两家打的如意算盘。

    然而坐收渔利也有个再分配的问题。高、杨两家商量的分工是,高家出地,杨家外联。因为高家是天全土司的正使,杨家是副使,几百年高家总是压了杨家一头,这次说动蜀王府又是高老三的功劳,所以高家以自家地盘大、地势平,靠近川藏大道为理由,顺理成章地把榷场选址在了自家地盘上。杨家为了分润好处,只得接下联络另外十几家土司的苦差。不过,两家人在欢天喜地忙活之余,都没有被朱平槿的天上馅饼砸昏了头:朝廷给了土司好处,历来总是要求土司有所回报:要么出兵,要么出人,要么进贡。联想到四川目前的贼乱,两家都估计是出兵,而且两三千人跑不了。可是蜀王府一藩王耳,不是正经的朝廷官府,怎地也插手土司出兵出人的事情?难道蜀王府求财之外,还有什么猫腻不成?

    昨日,高安泰就是带着高杨两家以及其他土司的期待和疑虑来到了蒙阳镇,结果被告知朱平槿在什么碧峰峡操练护商队,除了高先生本人,其他人一律不准前往。高安泰为了对榷大计,心里一横,把随从丢在了蒙阳镇,跟着王庄派出的带路人,策马狂奔,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峡口外。在峡口外小村凑合一夜,今天一早他便进到峡谷里,却被生生挡在哨卡前。好在今日值更军官王四忠到哨卡检查防务,这个小宦官认识高安泰,他给高安泰赔了个不是,便飞马禀报世子。

    高安泰手里牵着马,心不在焉地观望着峡谷对面高耸的青山。脚下一块石子挡住了去路,被他一脚踢个正着,消失在万丈深渊之中。正在等得不耐烦,他听到哨卡里马蹄声碎,接着竹门吱呀吱呀地被移开,露出一个熟悉的身影。

    舒国平和高安泰在舒师傅门下便是同窗好友。两人一见面,便嘻嘻哈哈抱打在一起。高安泰见到舒国平身后还有一人,年纪大些,微笑不语,自己却是不识。舒国平连忙介绍,这是同门学长贺有义,同在世子麾下效力。高安泰又与贺有义见了礼,三人这才上马扬鞭,直奔营房而去。

    高安泰在山道上转了几个弯,前面豁然开朗,远处出现了一片房子和一个平坝。只见平坝上数百兵士手持短矛,列成整齐的四个方阵,正随着一名军官的口令,一次又一次地狠狠前跨刺杀。

    杀!杀!杀声阵阵,尘土飞扬。

    高安泰吃惊地问舒国平道:“这便是世子操练的护商队?”

    舒国平笑着回道:“正是!世子正月里买了一些流民,送到这里来操练。以后我们护商队成军,商队马帮就不怕盗贼土匪了。”

    高安泰听言更是吃惊:“正月里?如舒兄所言,这些人原来是流民,操练尚不足一月?”

    舒国平和贺有义都笑起来。

    舒国平道:“操练哪有一月!为兄元宵那天才到的这里,流民还晚到一日!”

    贺有义也笑道:“高兄没见到那些流民刚到时的模样!全身就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连屁股蛋蛋都露在外边……”

    三人哈哈大笑起来。舒国平问高安泰道:“你们天全的兵是剿过奢安乱贼的强军,这些流民之兵与你们土司之兵相比如何?”

    高安泰立即答道:“这些兵只要不跑,就比我家的兵强!我家的兵其实操练不多,只不过吃苦耐劳听话,还有敢拼命而已。我家的兵,他父母妻儿都在本乡本土,他敢跑哪儿去?跑了老子杀他祖宗三代!再说,我土司兵只要打胜了,都是有缴获的,这可比放马耕田来的快多了!他们为了钱财,哪有不拼命的?”

    高安泰话丑理端,句句有理。舒国平和贺有义又笑了一回。三人来到晒场下了马,高安泰近距观察士兵们,发现他们脸上果然还带些菜色,但身上的精气神却是不亚于任何一支强军。

    高安泰心里想,世子练得恐怕不是护商队吧,难怪不准外人进来!

    朱平槿在他的小院接见高安泰时,特意脱下了这几日穿的灰色棉袍棉裤,戴上了翼善冠、换上了圆领窄袖的金织蟠龙赤袍和玉带皮靴的世子常服。高安泰跨进门槛,见到朱平槿的这身穿着打扮,果然行了跪拜的大礼,这才按朱平槿的吩咐落座回话。

    朱平槿向高安泰道了辛苦。高安泰还是大大咧咧的样子,只是拱手笑道:“多谢世子挂劳!学生回到天全,我大兄、二兄还有杨家的世叔看了世子的亲笔,学生又把世子的原话说给他们听,他们都欢喜得很!我高、杨两家商议了,我高家出地建榷场,杨家去通知其他土司知晓。大兄、二兄这次派学生回来,就是想请世子赏光到我们天全巡狩一番,一则定下榷场之地,二则世子要我们土司做什么,他们好听世子当面教诲!”

    高安泰快人快语,与这种人打交道心不累。朱平槿笑笑道:“本世子正有此意!这采茶的时节也快到了,不如我们后天便出发如何?”

    想不到朱平槿如此爽快,高安泰自然高兴得很,哪有不立即应允的道理?想到刚才在晒场上看到的一幕,高安泰又对朱平槿道:“学生恭喜世子练得强军!如此商道通衢,从此无忧矣!”

第四十四章天全之路(二)() 
又过了一日,即正月的最后一天,朱平槿终于离开了碧峰峡前往天全土司。宋振嗣、贺有义、曹三保等人随驾,护商队的军政主官宋振宗和舒国平留下继续操练军队。他们计划先到雅州城外,与曹三泰带领的王府护卫和高氏随从会合,然后沿雅天商道经飞仙关到达天全。孙洪要赶回成都府买人,所以在哨卡外便与朱平槿等人告别,带着王大牛的弟弟王二牛和特务排的两个士兵,走上里镇和夹门关的捷径,经邛州回成都府。为防止天全之行发生意外,王大牛和罗景云的特务排,加强了最近训练成绩突出的陈有福班,便装步行在朱平槿一行人后跟进。按照计划,他们将在飞仙关驻扎,等候朱平槿从天全回来。为免节外生枝,他们都穿着百姓的衣服,拿着他们自带的兵器。如果官府问起,就说是巡抚廖大人亲批的护商队。

    雅州到天全的路溯青衣江左岸(注一)而上。道路右边是崔嵬高耸的巨石绝壁,左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深谷。山路蜿蜒崎岖,不时需要牵马爬过陡坎石阶。最让朱平槿揪心的是路上随处可见的落石,大者如一两间房子,小的不计其数。有几处地方,道路已经完全被山上的流石掩埋,行人通过时只能手脚并用,或者拽着马尾。据高安泰说,这是几年前雅州大震的遗迹。大震之后,来往藏地的客商越发见少了。

    雅州到天全实际不远,也就是一百多里,骑马两三个时辰。朱平槿上辈子自驾游开车上高原,便是从雅安出发,经拉萨最后到日喀则。所以在他的心理上,觉得从雅州到天全的路程很近。但他现在不是开车,而是骑马。朱平槿在左右小心地护卫下艰难前行,时而遇上平路甩上两鞭快步几里,时而踏上乱石控紧缰绳缓步前挪,时而还要下得马来甩腿走路。朱平槿估计,以他们目前的龟速,要天黑才能到达天全。

    或许是来回次数多了,高安泰没有什么紧张,反倒是兴致很高。他一路上不停向贺有义和曹三泰,还有王府的护卫们介绍沿途的风景和故事,让他们舒缓了对艰难旅程的恐惧。

    高安泰大声对贺有义、曹三泰和护卫们说道:“前面不远就是飞仙关了!我们就在飞仙关打尖休息。小弟有个熟人,在关里开了一间客栈,那里的牛肉烧得好,不如我们中午就在那里用膳如何?”众人走了半响,早已是人困马乏,于是轰然叫好。

    高安泰又道:“飞仙关关城前面分左右两道。左去我们天全,右去芦山县。前面路上有个临关(今灵关镇)巡检司设的关栅,学生先去打个招呼!”说完他马腹一夹,跑到了队伍前头。

    一行人继续前行,突然隐约听到前面的争吵声,其间还夹着高安泰的怒骂。朱平槿叫声曹伴伴,曹三保心领神会,立即打马前去查看。朱平槿转过一处突出的山崖,只见前面的道路疏阔许多,只是在山崖与河谷之间的路上,设了几丈长的一排拒马。拒马后靠着山边有一间木板为墙、树皮为顶的小房子。一个绿袍的文官隔着拒马在与高安泰争辩什么,旁边还站着四五个烂兮兮的小兵助威。

    曹三保很快回来禀报,前面与高安泰争吵的是巡检司的一个巡检副使。他们要收我们的过路银子,而且人马和携带的赏赐礼物都要收。高先生不服,正与他们理论。

    朱平槿脸色有点发白。脚下的这条商道,是他实现走私贸易的重要物流通道。被人设了个关栅当中一拦,就好像喉咙被鱼刺卡住了一般难受。朱平槿提马前行,来到关栅前十几步远,曹三保在前面开路,宋振嗣、贺有义、曹三泰和护卫们都紧随在左右。朱平槿听到那绿袍官员对高安泰道:“高公子,不是本官为难你!你是世袭土官家子弟,那你就该知道本巡检司的老规矩!无论来回,无论是人是马是牛是骡子,只要过关,都得交银子!”

    “呸!你个大胆狂徒!一个九品微末,竟敢把我世子爷与牛马畜生并提!你想灭族吗?”曹三保用尖利的声音怒斥道。

    听了这话,那文官脸色有些不自然,也不答话,迅疾转身走进了木头房子。

    朱平槿提马前行时,早看见那小官拿眼睛瞟过自己,估计高安泰已经在他面前提起过自己的身份,那文官不过亲眼证实而已。在这穷山恶水的荒凉地方,一群明甲亮盔的骑兵簇拥而至的人物,绝不可能是等闲富贵人家的公子出来游山玩水的。

    那绿袍文官进去不久便转出来,后面还跟着一个胖胖的身着六品武服的官员。那武官仿佛刚刚睡醒,对着屋外的太阳眯缝了一会儿眼睛,也不瞧其他人,只是走过来对着高安泰懒懒地拱拱手说道:“高公子,本官雅州守御千户所百户彭元可,这厢有礼了!”

    因为刚才的争吵,高安泰黑红的脸庞已经变得通红,他只是用鼻孔哼哼:“彭百户,我们高彭两家是老相识了!”

    高安泰的话中带刺,那名叫彭元可的武官没有发怒,只是微笑道:“高公子所言不差!你们高家在天全是土皇帝,我们彭家在这飞仙关的地面上也快三百年,正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老相识!高公子,大家既然是老相识,你也不要用大话诳我。一个小小的飞仙关,那里当得起什么蜀王世子大驾光临?说得难听点,就你们几个乡下土司,还想请动省城王爷的人?我呸!”彭元可一口浓痰吐在朱平槿马前,让马儿有些躁动,刨了几下蹄子,“如果有哪个人敢自称世子,便让他拿出巡抚衙门的通关文牒。本官见了,立即拜见谢罪。不过……”那彭元可眼睛直接望着朱平槿,脸上掩饰不住的狂妄鄙视,“如果没有,那本官就要和宁大人联名参他一本,说他擅离藩界,交构土司!”

    那绿袍官员听了这话,也大声帮腔道:“擅离藩界,交构土司,意欲何为?”

    宋振嗣早已按耐不住。“你自己找死!”他低吼一声,夹马一跃猛地刺出长枪。枪尖带着闪光扎向彭元可的颈项,他胯下马儿却被拒马的尖头吓住,嘶吼着在空中把身体向左边一扭,让宋振嗣的枪尖在彭元可的颈项外几寸之地划过。

    朱平槿脸色发青,心中已经动了杀机。倒不是恨那两个小官对他不敬,而是这个小小的关闸将毁灭他的全部计划。一旁的贺有义也悄声在朱平槿耳边道:“世子,这几个人是祸害。留不得!”朱平槿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宋振嗣的枪尖扫过,把那姓宁的绿袍官员吓的身子一退,跌坐在地上。乌纱经此一顿,帽翅斜指天上地下。那彭百户眼中虽然闪过一丝恐惧,身子倒是保持不动,显得十分硬气。彭百户鄙夷地看了一眼尘土中的宁巡检,对宋振嗣拱手道:“这位将军,我们都是吃行伍饭的,你不要拿那枪头来吓我,本官不吃这套!你们也别仗着人多,起了杀人冲关的念头。实话告诉你们,本官后面还有一座关城!没有本官放话,你们就算冲了过去,也甭想囫囵回来!”

    朱平槿已经下定决心,必须除掉面前这个祸害。他稍一思考便用手指勾过贺有义,小声吩咐道如此如此,然后带着身边的护卫一起来到拒马之前。

    朱平槿轻声对曹三保道:“曹伴伴,给他们银子!”

    曹三保一愣,望了望朱平槿的脸色,然后有些不甘心地下马把马背上的包袱解开,摸索着银子。那彭百户听见朱平槿服软,脸上顿时绽放出笑容道:“还是这位公子懂事,晓得朝廷的规矩,体谅我们的难处!”他又对宋振嗣和众多护卫拱手道:“这几位兄弟,我们都在行伍里混饭。这几年朝廷的军饷时常拖欠我们,我们兄弟不在路上拿几个,家里婆娘娃儿还不得饿死?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宋振嗣昂着头没有理他,众护卫也没人敢于和他搭话。朱平槿微微一笑,对曹三保道:“曹伴伴,这几位官爷辛苦,多给他们一百两!”

    队伍过了关栅,高安泰还是余怒未消。看来他对朱平槿的突然服软十分不屑,只是默默走在前头,根本不与朱平槿搭话。朱平槿看出了高安泰的情绪,便让曹三保把高安泰叫来。未等朱平槿说话,高安泰便怒气冲冲质问朱平槿:“世子为何给那厮银子?我们土司他可以欺负,来往都收我们的银子。世子您为何不亮出身份,镇住他们?若是王府的银子他们都敢收,以后我们的商队还做什么生意?”

    朱平槿笑着摇摇头道:“小官难缠,古今通例。瞧那厮的泼皮流氓样,本世子亮出身份也吓不住他们,还给自己找麻烦。他们被银子亮花了眼,已经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高安泰愤愤道:“学生刚才恨不得拔刀把他们都劈了!一个小小的百户,手底下能有几个家丁?光是我们这四十几号人,就可以到他的关城里杀一个来回!”

    朱平槿哈哈笑道:“你们土司杀了朝廷命官,不正好让人告你一状,说你们谋反?这个麻烦你们土司解决不了,让本世子来解决吧!敬请先生拭目以待!”

    高安泰对朱平槿今天的软弱实在失望,听了朱平槿的话,还是将信将疑。朱平槿岔开话题,笑着环顾众人:“高先生说他在飞仙关里有个相好,做得一手好菜。刚才大伙一阵呱噪,这肚子都饿了,我们中午就去叨唠一番如何?”

    众人都大声说好,加快了马步。高安泰趁人不注意,小声问朱平槿道:“这熟人确是我的相好,不过世子如何得知?”

    “高先生说到此人,瞳孔放大,眼睛放亮,不是相好是谁?”

    “瞳孔放大?”高安泰一脸疑惑。

    众人一路说笑,兴致高涨,进了那飞仙关。甚至没人发现,他们的队伍里突然少了一个人。

    注一:河流的左岸、右岸是这样区分的:面朝河流下游,左手方为左岸,右手方为右岸。

第四十五章天全之路(三)() 
飞仙关是个很小的关镇,只有西南面一个城门,除了来往的行商,里面的住户不多。关城背靠大山,面朝青衣江河谷。河谷在城前分成两股,道路也沿着河谷分成两条,一条西南方向,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