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三年-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荣贵在广安的失败,使“釜底抽薪”变成了“借刀杀人”,这是钱维翰在最初献计时未曾想到的。可结果如此完美,而且世子当众肯定,那就是把这份功劳算在了他的身上。

    钱维翰心中先是一热,然后又是一凉。热的是现在有了功劳,将来便有回报;凉的是,从此这个陷害王行俭和赵荣贵的黑锅就由他来背了。如果哪天世子事败,这笔帐就要算到他的头上!

    想清楚了这层厉害关系,钱维翰顿时明白,眼前这位年轻骄子,既是在拉拢他,也是在提醒他:以前你做的事,我可都还记得!

    想清楚了这层厉害关系,钱维翰顿时离开椅子,对着上头的朱平槿就来了个以头抢地:

    “臣万死不敢欺瞒世子!廖抚身为朝廷大员,皇恩泽厚,是故总还有些首尾两端!前些日他收到了姻兄刘先生之信。刘先生劝他,世子身份贵重,又深得万民拥戴,若不早早称臣,将来必为君上所弃,亦必为小人所欺!

    刘先生还道,天下事已然明了,朝廷、流贼、鞑子、藩王,四者必有其一而有天下。

    降虏,异族奴才也!辱没祖宗,天下耻之,无疑乃下下之选;

    降贼,清史贰臣也!遗臣不齿,新朝不容,是为中下之选;

    为朝廷尽忠,为天子守节,忠臣志士,流芳百世,惜之身家不保,抱负成空。仅中上之选;

    唯有跟着世子,既能全大明臣节,亦可一展抱负。远如汉之萧张、唐之房杜,近如英、成两国公(注一)。流名万世,光耀祖宗。将来天下大定,进不失王候公卿;退不失良田万顷。何等悠哉游哉!”

    “刘先生见识非凡!那廖公如何回答?本世子以为他还在观望,等待那座中原大城的消息!”

    “廖公确实犹豫。不过臣以为,以廖公之位,这也属正常!毕竟藩王领兵,当今天下也就只有世子一位!”

    呵呵!朱平槿终于笑出声来。

    朱平槿第一次与这钱维翰较量,还是在进军永兴场的路上。三个人坐着一根田坎,就这样完成了藩府的初步勾结。当日,朱平槿在江口之战中,用亲人的呼唤吼垮了牛角寨的土匪,完成了他回到成都府后的第一次精彩亮相。

    “廖公决心难下,本世子知道。不过依本世子所见,留给廖公思考的时间不多了。四川早晚要完成一元化统治。如今这般藩府分治之势,势难长久。早动早主动,晚动便被动!”

    什么是“一元化统治”,什么是“主动”和“被动”,钱维翰不是很明白,但是能大致猜出意思,知道上头的少年在敲打他。他决定稍后便向程翔凤请教,请程主任帮助他充分理解世子的意图。于是他再拜道:“臣一定不负世子所托,尽快请廖抚明示态度!”

    “好!还有那篇文章,钱先生要督促廖抚尽快写出来!

    太祖高皇帝治乱世,讲究重典惩贪;献王治蜀,讲究仁义教化,这本来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可总有些不良文人,肆意断章取义,歪曲污蔑!民间甚至有造谣诽谤太祖高皇帝之文,说什么太祖赐蒸鹅,害死中山王(注二)。简直是无稽之谈,孰可忍孰不可忍!

    这篇文章发表在复兴报上,不仅可以正本清源,应对当前蜀中犹豫观望之人;还可以对那些污蔑祖宗、造谣生事之徒一个严厉警告:若再不收手,文字大狱将兴也!

    因此,这是一篇大文章!

    要认真写!

    要写好,还要写透!

    廖公事繁,理着一省军事,钱先生为廖抚幕僚,还请多多用心,替廖公分些担子!如果钱先生为难,不妨与程先生、孙先生一起商量着办!”

    世子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钱维翰自然只能唯唯称是。军队从广安城中搜出来不少妖人反书,听程先生说,这些日子世子其将其尽数过目,极为震怒。廖大亨迟迟不肯对世子称臣,世子正好借题发挥。

    “现在来说眼前的急事,钱先生有什么感觉,尽管道来!”朱平槿换了一张笑脸道。

    “臣感觉之一,乃是世子掌控全川之机会来了;这感觉之二,是王朝阳不是真反!”

    ……

    不管王朝阳是真反还是假反,既然造反,那就一定要动兵围剿的。否则带兵官说反就反,军队没有成为杀敌保民的利刃,反而成了怀中冒烟的炸弹,那还了得!

    现在保宁府周围,护国军的兵力有仪陇县王省吾一个护庄大队、新政坝许守财一个护庄大队,这两个大队都是满员大队。仪陇县大队还是四个中队加两个中队的超编大队。南部县以西有王大牛的潼川护庄队两个中队,保宁府江对岸的贺家庄丁数百。总兵力就超过了两千。

    当然,这些兵力还要防守地方,不可能全部参与围剿,能抽出来的机动兵力最多只有一千二。

    如果从广安附近调兵一千多增援,既不会影响正在按部就班进行的整编改造计划,又不会影响对土暴子的作战准备,对王逆朝阳的兵力对比也能取得一比一点五的优势。

    这就是总参匆忙制定的军事应对计划。总参还认为,保宁有变,在渔溪附近的张奏凯和仪陇以北的贾登联得知消息,不可能坐视自己后路被截断,一定会抽兵反击。那样一来,官军与护国军的兵力优势更大。

    有了钱维翰的分析和总参的军事应对方案,感觉保宁问题不大的朱平槿点头认可,但是下令对非参战部队严密封锁消息,以免已经招安的刘维明部和投降的土暴子、广安教匪骚动。

    兵贵神速。朱平槿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即秘密率军向顺庆府急进。

    跟随朱平槿出征的部队,有警卫营;第一营一连、第十营第二连、第五营第四连共三个步兵连;董卜第三骑兵营;炮兵一营一连;辎重一连和新建的一个工兵排。

    卸任了桃花护庄队训练差事的冯如豹整日里闲来无事磨皮擦痒,朱平槿便把他一并带上,让他指挥步兵。刚刚接任第四团团长的贺仇寇率领第八营第一连直接由渠县出发。第四团副团长鲁印昌免兼第八营营长职务,代理团长职务。鲁印昌、罗景云率第四团团部移驻三汇镇。鲁印昌的遗职由第八营副营长曹勋接任。

    第一营一连是护国军资格最老的连队之一;第十营第二连是在广门铺打了败仗新近重组的连队;第八营第一连以前是正经的官军;第五营第四连是个天全土司连,又是个新近完成整编装备的火铳连,整编后汉、土兵各半。步骑炮缁各部队共计一千五百多人,可以组成一个步骑炮比例较理想的加强营级战斗队。

    这次出征,后勤部队只带了一个连,携带炮兵弹药以及少量的食品。因为直到新政坝,沿途都有王庄存在。部队依靠自己携带的粮食干粮,足以走到新政坝而不需要额外补给。这就是内线作战的好处。

    总参规划的行军路线,是先走广安经岳池到顺庆府的大路。这条路大约有两百里,西渡嘉陵江,正常行军速度步兵需要四天时间。

    在顺庆府与贺仇寇会和以后,延顺庆到保宁的陆路前进,到达贺家庄还有两百余里,又要走四天。

    两个四天,便是八天。

    朱平槿担心贺家庄的安危,也忧心保宁府的状况,便决定甩开步炮兵,自己率骑兵先行。这样,到达贺家庄的时间至少节约五天。步炮兵留给贺仇寇和冯如豹统带。身心遭受重创的四川巡抚廖大亨,预计将在广安休息两日,然后赶上步炮兵一同行军。

    经岳池到顺庆府的大路需要穿越金城山脉。在金城山脉的南麓,行军途中的护国军碰见了许多从大山里出来的难民。

    三三两两的难民迎着毛毛小雨,踏着泥泞,挑着担子,背着箩筐,扶老携幼。在寒冷的山间躲藏了两个多月,许多难民的气色竟比朱平槿预料的好。程翔凤驻马叫住几位老者询问,才知道金城山中有名的金紫观收留了许多难民。如今重返家园,心情岂能不好!

    骑兵绕过一个小山坳,朱平槿却意外碰见了在山路边迎候的贺曾柄。

    他正在指挥部队对黑虎混天星的搜索清剿,怎会丢下差事带着护兵跑到这里来?

    ……

    贺曾柄与朱平槿并辔而行。贺曾柄满脸凝重,朱平槿面如古井。

    “世子,臣并不担心贺家庄。老爷过去以军法治庄,是故庄内军械齐备,庄丁人人会武。如今贺家庄加上周边庄子,人口已近五千,留在庄里的人凑个五百战兵还是行的。若是叛军真的打来,男女老幼一起上阵,依托庄墙和白塔山上的堡垒,守住一个月没有问题。臣唯所虑者,是这王朝阳为乱兵裹挟,坏了一世英名!”

    朱平槿眼角一跳:“哦?贺将军是说这王朝阳不是真反?”

    “王朝阳此人颇为忠义!百顷坝一仗,王朝阳满身箭簇最后突出重围。后来臣将侯总兵与老爷的尸身寻回,王朝阳痛哭失声,数日不进水米。臣……”

    贺曾柄这个冷面人说到这里,脸上有些动情:

    “臣很难想象王朝阳会谋反!他对朝廷怨恨极深不假,可昔日川军宿将,谁人不怨恨朝廷?

    侯总兵天启六年代李维新为四川总兵官,讨奢安、攻贵州,镇永宁,身经百余战。崇祯二年,贵州总兵许成名大败于赤水卫,是侯总兵督兵奋勇逆袭,力挽狂澜,创西南奇捷。

    然此后那些文臣相互攻讦,皇帝偏听偏信,赏格不行!

    百顷坝中伏,乃是文臣不知兵,胡乱调度之过,岂能诿过于侯总兵?侯总兵奋战身死,朝廷不仅不抚恤,反而尽夺侯总兵官职!老爷……还有侯天锡、王朝阳一般将领……若不是想着这大明天下……当时便要反了!”

    贺曾柄说着说着眼眶慢慢变红。陈年旧事触动了这位铮铮铁汉内心最隐秘的伤痛。

    “王朝阳为何当年不反,为何现在才反?这也是本世子困惑之处!故而本世子令你二弟领兵。战阵之上,见了多年故交,有什么苦衷,都可以讲出来嘛!”

    贺曾柄突然翻身下马,就在山间坑洼不平的泥泞道路上给朱平槿跪倒。

    “臣斗胆,请世子留王朝阳一命!”

    “贺将军不仅想留王朝阳一命,还担心侯天锡及侯氏一族卷入谋反,绝了侯良柱一脉!”

    “世子洞察人心,臣确有此意!臣非以私情坏国事,实在是……世子,朝廷待侯总兵和死去将士们不公呀!”

    贺曾柄一位堂堂七尺男儿,一个身经百战将军,当道跪地痛哭起来。

    朱平槿沉默半响,终于从马上下来。他扶起贺曾柄道:

    “路是人走的,每人选择的路都不同。若是王朝阳迷途知返,本世子可以法外开恩。逼反王刘维明尚且可以不杀,况乎一员战功卓著的老将!

    可若他执迷不悟,以私怨而损公义,本世子也只好以其人头来正国法了!

    至于侯总兵及诸战死将士之冤案,本世子有意令四川二台三司重审此案,查明事实真相。然后上奏朝廷,为其平反昭雪,以慰殉节忠烈在天之灵!”

    “臣代老爷、少爷及死去的弟兄们,叩谢世子大恩大德!”

    注一:英国公张辅(战死)、成国公朱能,皆靖难功臣。

    注二:中山王徐达。

第三百八十六章 秋粮大限() 
崇祯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即蜀世子朱平槿率骑兵匆匆赶往顺庆府时,突如其来的劫难已经笼罩了保宁城五天。

    这次劫难,其实并非没有预兆。

    元宵未过,便有零星王营士卒在保宁府衙前闹事鼓噪,要求补发欠饷。只是以张继孟为首的保宁文官士绅,哪里会在意一群丘八的想法。

    在他们的头脑中,只有他们这群高高在上的读书精英才有资格对国家大事评头论足,而那些在寒风呼啸的冬日里饥寒交迫的普通士卒,就是一个个生就下贱的粗鲁莽汉,是一个个无足轻重的消耗物品。所以他们的处理方案,就是行文厉声斥责总镇外标游击将军王朝阳,令其领回士卒好生约束。

    ……

    自崇祯朝元年始,大明的官军便兵变不断。

    崇祯元年七月二十五日,京师大门蓟镇兵变。蓟门驻军索饷鼓噪,焚抢火药。后来先发欠饷三月,又调赵率教为总兵,兵变始平。

    仅仅两天之后,在抗击鞑子的前线重镇宁远城,四川和湖广的兵又因缺饷四月,发生兵变,其余十三个营群起响应。巡抚毕自肃自杀,袁崇焕以诱捕首领和补发欠饷的反GM两手,才将兵变平息。

    十二月陕西固原兵变,原因同样是缺饷。兵变军队不仅抢劫了府库,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加入了刚刚爆发的农民战争,直接促进了农民军的壮大。两个月以后,走投无路的著名(妇科)医生,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武之望,在固原城自己的总督府内绝望自杀。

    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中,兴冲冲赶到京师勤王的山西援军五千人,在没有获得任何给养的情况下,“一军尽散”,不少人回省参加了农民军。铮臣山西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成了兵变的替罪羊,两人都丢了脑袋。

    最著名的兵变,莫过于崇祯四年八月的山东吴桥兵变。

    孔友德的八百部下奉命援辽,半路在吴桥断粮。县人讨厌辽兵,闭门罢市。一兵取了山东望族王象春家仆的鸡一只,结果被“穿箭游营”。该兵不堪其辱,杀了王氏家仆。

    为了一只鸡,出了人命。王象春之子出面,使事态继续升级。

    孔友德在老战友李九成和部下的威胁下,不得不扯起反旗,带兵杀回了胶东。

    叛乱像瘟疫一样开始传染,更多的军队于是卷入。登、莱两府失陷,巡抚孙元化被俘,总兵张可大自杀。直到朝廷将辽东铁骑调来镇压,这场持续近两年兵变才宣告结束。

    孔友德等万余本与辫子兵有着血海深仇的东江军旧部,在走投无路之下,乘船渡海,携带火炮等先进武器投降辫子兵。

    兵变的结果,不仅使辫子兵的武器装备迅速进入了火器时代,而且从此以后,收服了辽人的民心军心。

    后来,这群东江军成为了辫子兵统一天下的急先锋,在镇压大明各地的反抗时,其残忍程度甚至超过了辫子八旗!

    朱平槿是带兵之人,曾让手下的臣子详细解说过吴桥兵变的原因。他自己总结,大明兵变无非两种诱因:没饭吃没衣穿;受上官士绅欺辱。

    钱维翰猜测王朝阳部是闹饷,贺曾柄也猜测王朝阳部是哗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造反。但他们两人都是猜测,并没有证据支撑。不管怎么说,保宁兵变已是事实。贺永年的急信上内容很简单,只是说乱兵一开始便占领了保宁关厢,并封锁了四门,所以他们迟迟未能发觉。直到有人发现乱兵自由出入道府衙门,他们才发现情况不对。

    那么这次王朝阳造反,是不是也是这些原因引发的兵变呢?

    朱平槿的直觉告诉他,应该是。

    可他又觉得很困惑。

    因为发兵巴州之前,廖大亨、刘之勃和陈其赤三人于端礼门前做戏,向蜀王府借饷借粮。而朱平槿在借故离开之前,便安排了郑安民和洪其惠借给了官军饷十万,粮五万。

    这次官军的巴州攻势,参与的总兵力有:北路甘良臣、副将刘镇藩、游击杨展、侯天锡的正、奇、游四营共计四千二百人;中路张奏凯部四千人;南路贾登连部六千人;预备队王朝阳部一千五百人,四路共计约一万六千人。

    所以朱平槿借出的银子和粮食,足够支撑官军打上半年。就算在加上同样要吃饭的民夫一万五,扛上三个月也没有问题。

    可是官军是在去年十二月初三日才正式发起进攻,到现在仅有一个半月。他们怎么可能在一个半月内将五万石粮食全部吃完,或将十万两银子全部花完?

    难道真的是王朝阳心中的旧怨?

    朱平槿直觉否定了。

    理由只有一个:王朝阳虽然心有旧怨,但还不至于为此陪上自己和一千五百名部下的九族性命!

    ……

    正月二十三日晚间,朱平槿赶到了顺庆府外的嘉陵江边。保宁兵变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毗邻的顺庆府。提前得到命令的南充县护庄大队征集了大量船只,在顺庆府东门外的嘉陵江左岸码头等待平叛大军的到来。半个时辰后,朱平槿和两营骑兵便渡河完毕。

    顺庆府的东门码头灯笼高挂,杜知府身着鲜亮的朝服,与王庄庄头江鼎镇分别率领官员和士绅迎候在东门外。

    当朱平槿打马从栈桥跃上码头,赞礼官一声吆喝,两百余名顺庆官绅齐齐叩头四拜,比朱平槿和廖大亨初到顺庆府时还要恭敬许多。

    除定远县属重庆府合州地境,广安、蓬州的两州六县,都是顺庆府所辖。朱平槿在岁末之战中取得的巨大胜利,不仅挽救了顺庆百姓的身家性命,也挽救了顺庆官绅的性命和仕途。

    王朝阳保宁兵变,若乱兵抢完保宁城又选择南下,顺庆府在嘉陵江西岸的两个县南充和西充首当其冲,难免不受池鱼之祸。如今朱平槿率军平叛来到顺庆,那些官绅自然长出了一口气。

    自觉心安理得的朱平槿于是没有故作谦逊,骑在马上妥妥受了他们的大礼。

    参拜礼成,朱平槿意气风发地告诉这群官绅:

    他和廖抚绝不会坐视保宁府这座川北重镇被叛军占据,所以决定调集大军平叛。他率骑兵先行,廖抚率步炮大军殿后。除此以外,蜀王府南部、仪陇两县和潼川州各县的护庄队都在向保宁府集结,因此顺庆府安然无虞。几天后,护国军大队云集保宁城下,必可一举荡平叛军。

    朱平槿自信满满的讲话,让杜知府这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泪涕长流。他当场献上一张顺庆士绅的助饷清单,钱数从一千两到三十两不等,人数密密麻麻足有两百余号。他还当场表态,如世子要在顺庆府征发壮丁、筹集粮草,他无有不从,只是……

    军情紧急,朱平槿没有时间陪杜知府打哑谜。

    “只是什么,请杜大人从速讲来!”

    “卑职昨日收到陈参政秋粮征收行文,顺庆一府竟要征收正税、三饷、加派共计税银十九万余。加上去、前年欠税十六万余,合计三十六万整!”

    杜知府说着便老泪纵横:“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