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界建道门-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教训,于是他开始全力支持阿里不哥,上串下跳,为阿里不哥即位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阿里不哥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直接给了他一大片土地,此刻,他就躺在自己的大帐里,望着自己一望无际的土地,发出了满足的微笑,“忽必烈,你竟敢瞧不起我,现在后悔了吧?我虽然平时不管事,但是并不代表我就是个废物。”

    突然,他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因为他发现,远处好像有漫天的烟尘飞扬,“或许是起风了吧。”他自己安慰自己道。

    “可汗,不好了,不好了,四皇子带着军队杀过来了。”一名士兵闯入账中,带来了一个令他目瞪口呆的消息。

    术儿彻整个人跳了起来,“忽必烈想干什么?他要叛乱么?”

    “可汗,快走吧,忽必烈就要杀到这里了,我们的勇士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让他们给拿下了。”那名士兵急声道。

    术儿彻苦笑一声,“走?我还走的了么?你下去吧,我要亲自见一见我这个侄子。”

    “哈哈哈哈,叔叔,许久未见了身体可还硬朗?”很快,忽必烈的笑声就传进了大帐之中。

    术儿彻神色复杂,“我们都小看了你,阿里不哥以为你真的诚心诚意归顺他了,没想到,你竟然在背后捅了他一刀。”

    “我为了汗位苦苦奋斗了数十年,你以为我有可能放弃吗?愚蠢。”忽必烈不屑道,“还请叔叔和我走一趟吧。”

    阿里不哥的战斗打的很顺利,仅仅三天不到的时间,叛乱的小部族就已经溃不成军,只要再有一天,他就能全歼敌人。

    虽然敌人没有主动投降让他有些遗憾,但是仅仅三天就取得战争的胜利同样彰显了他的实力,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人。

    “明日之后,整个蒙古都将臣服在我的脚下。”阿里不哥幻想着那时的场景,情不自禁哈哈大笑起来。

    只不过,很快他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愤怒。

    因为这时候,一个士兵带给了一个极为糟糕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他甚至差一点摔倒在地上。

    “大汗,忽必烈帅军突袭金账王庭,如今所有支持我们的贵族全部都落到了他的手上投降了,金账王庭已经是忽必烈的了,现在忽必烈正率领着十万大军朝我们这里赶来了。”那名士兵说道。

    阿里不哥的士兵闻言顿时全军大乱,大后方被破了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补己,马还好,毕竟草原上到处都是青草,但是人怎么办?

    “别慌,我们还有最后的机会,只要击败忽必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阿里不哥给士兵们打气道。

    一日之后,忽必烈大军如期而至,阿里不哥看着对面的忽必烈,恨的牙痒痒,“忽必烈,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原本我还以为你是个忠于蒙古的人,现在看来我真是瞎了眼!”

    “我当然忠于蒙古,只可惜,你代表不了蒙古,蒙古在你手上只能走向衰亡,只有我带领蒙古,蒙古才有能一统天下,你作为大汗,后方未稳,就擅自出兵,所以才会让我有机可乘,蒙古如今接连两场失败,需要的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汗,而不是一个莽夫。”忽必烈大声说道。

    “废话少说,忽必烈,我今天一定要把你绑在马尾上拖死然后剁碎了喂狼!”阿里不哥愤怒的哇哇大叫,拔刀就要冲向忽必烈。

    突然,他只觉得眼前一黑,就摔到了地上,他用尽全力转过身去想要看清楚是谁偷袭他,他看到了一张冷笑的脸。

    “大汗,你不行,比起四皇子,你差的太远了。”这是阿里不哥生命的最后一刻听到的话,而说话的人,正是当初劝他亲自出征的人。

    “原来我一直都在忽必烈的掌握之中啊,没想到我竟然差了他这么多。”阿里不哥苦笑着感叹了一句,随后便失去了意识。

    “阿里不哥愚昧无知,只有四皇子才能带领我们走向辉煌,今日我弃暗投明,望四皇子能够接受。”随后那人大声呼喊道。

    “降者免死!”忽必烈大声说道,随后,忽必烈身后的士兵也是纷纷说道,“降者免死,降者免死。”

    杀了阿里不哥的那名大臣身后的蒙古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都是缓缓放下了武器,等待忽必烈军队的到来。

    忽必烈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收编,喃喃自语道,“王庭以稳,如今只剩下那些心怀不轨的部落了,陈凡,真期待与你的交锋啊。”

第150章 征北与定北() 
蒙哥的死亡不仅给蒙古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样也让大宋有了巨变,蒙哥的死让整个大宋对于蒙古的畏惧降到了最低点,如果说呼和润的败亡只不过是因为他带领的是蒙古的杂牌部队,那么蒙哥的死亡就很能说明问题。

    大宋的大臣们这才知道,以往神一样的蒙古军队原来也不是战无不胜啊,金账王庭的实力也不过如此么,我大宋还没有以举国之力对抗他们就输了,实在让人目瞪口呆。

    立了功自然是要受封的,陈凡其实也是忙里抽闲去帮助天山童姥解决了问题,处理完毕之后,他就飞速跟上了杨过等人的步伐,前往京城受封。

    如今整个朝堂之上一片主战之声,仿佛从前打的大宋哭爹喊娘的蒙古铁骑已经不存在了一般,取而代之的是让陈凡轻轻松松就解决了的垃圾。

    就连宋皇都对蒙古的战斗力有了一个错误的认识,似乎蒙古骑兵也不过如此嘛,她现在正在考虑要不要兵出雁门关打他一家伙。

    这个诱惑无疑是极大的,那可是以往虐的大宋年年赔款的蒙古,每一任宋皇对待蒙古的态度都是你要什么我给什么,哪里敢拒绝?至于兵出雁门关这个念头也就只有在梦里可能会出现。

    要是他做成了这件事,那么他或许就有可能成为整个大宋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甚至是秦皇汉武这种级别的千古一帝,哪怕太祖皇帝都要被他给比下去。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再也挥之不去了,宋皇现在焦急的等待着陈凡的到来,他虽然很想要出兵,但是他还是没有完全丧失理智,这么大的事,总要问问有经验的人。

    就在宋皇即将望眼欲穿的时候,陈凡以及镇北军的将士们终于在老百姓们疯狂的欢呼声中,来到了京城,很快,就来到了大殿之上。

    “微臣参见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凡并没有行跪拜之礼,皇帝也没有意见,哪怕是陈凡初来乍到之时的实力也是化灵境初期,这种级别的实力已经没有必要跪拜任何人了,更何况如今陈凡已经是大宋的第一强者。

    “爱卿免礼。”宋皇笑呵呵的,“爱卿为我大宋镇守边关,屡次挫败蒙古,辛苦了。”

    “此乃微臣本分,不敢居功。”陈凡道。

    “爱卿不必谦逊,爱卿于江山社稷有大功,今日,朕就封爱情为太师,征北候,爱卿以为如何?”

    镇北候与征北候仅仅一字之差,表达的意思却是南辕北辙,镇北候,代表着被动防御,而征北候,却代表着主动进攻,这是宋皇对于陈凡的试探,向他询问是否可以进攻蒙古了。

    陈凡有些无奈的微微苦笑一声,对于皇帝与满朝文武的乐观有些无语,似乎打了两场大胜仗让他们有了一种蒙古人不过如此的错觉。

    “启禀陛下,臣有一言想说。”

    “爱卿但说无妨。”宋皇仍是一副笑脸。

    “陛下,如今我大宋的士兵战斗力与蒙古士兵仍是相差甚远,前翻两次胜利不过是臣用武功袭杀了他们首领,否则败的必是我大宋,此法冒险之至,臣也是万般无奈才出此下策,稍有不慎,就会被蒙军所杀害死三军,还望陛下收回成命,容臣练兵数年,再与蒙古人一较高低,若是现如今就起兵北伐,绝对有去无回。”陈凡苦笑道。

    宋皇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不好看了,有些失望的看向陈凡,“爱卿,你两次大败蒙古,难道就对我大宋士兵如此没有信心?”

    “陛下,蒙古人进军之时,正逢秋收,我军粮草不缺,而野草干枯,蒙古人的马匹无法就地解决粮草问题,此乃天时,雁门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乃地利,蒙古人原来疲惫,我军以逸待劳,此乃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全在我大宋,微臣仍然不敢与蒙古士兵硬碰硬,而是只能用冒险的方式袭杀敌军首领,甚至袭杀成功之后蒙古人也不过战损不足三万,由此可见我军与蒙古人相差实在太大了。”

    “镇北候此言谬矣,蒙古人再强,也是人,也要吃饭,他们不是神,当初朝堂上无数人反对镇北候抵抗蒙古,镇北候却坚持己见,连败蒙古,甚至连他们的大汗蒙哥都杀了,怎么现在反倒怕了蒙古人?”一名大臣站出来说道,此人正是顶替了朱勔位置的宋皇新一任心腹,他提出的问题正是宋皇想要说的。

    “是否防御与是否进攻是两回事,我军实力不如蒙古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北伐,我军必然全军覆没,更何况。击杀蒙哥之事,实乃运气使然,臣哪怕拼尽全力,也无法杀了蒙哥,若非杨过恰好埋伏在附近,臣的一剑又震开了蒙哥的护卫,给了杨过致命一击的机会,如今,陛下就见不到臣等了。”陈凡很无奈,和这些军事白痴讲这些真不是一般的累。

    “哦?杨过?就是他一枪杀了蒙哥?”宋皇突然有了一些兴趣。

    “正是,若非他那一枪,臣等如今皆为枯骨多时矣。”陈凡感叹道,这也只能说是剧情惯性了,原著里杨过杀了蒙哥,没想到在这里蒙哥最终还是死在了杨过手中。

    “让他进殿来,朕要好好看看这个少年英杰。”宋皇道,他此时当头被陈凡泼了一盆冷水,已经放弃北伐的梦想,想想也对,蒙古人怎么可能会是一群绵羊,他们哪怕失败了也是一群发疯的猛虎。

    不一会儿,杨过走到了大殿之上,虽然第一次见皇帝,但是久居军旅的他连数十万大军作战都经历过,哪里还会怕皇帝,当下不卑不亢的朝宋皇行礼道,“镇北军参将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皇看着杨过挺拔的身姿不住的点头,“古有甘罗十二为相,今日杨参军年纪与甘罗相仿,也立下了不世奇功,只不过爱卿年幼,朕今日就暂时不封爱卿官职,令有封赏,传朕旨意,封陈凡为太师,定北候,杨过赏金万两,朱勔此次御敌有功,朕本欲封朱勔为枢密使,不过朱勔请求镇守威远,那朕也就答应了他,封他为威远节度使,总领西南诸军。”

    “微臣谢过陛下。”陈凡与杨过都是再次行礼道,陈凡的嘴角微微翘起,这个皇帝,到底还是中计了,他一定以为朱勔是有自知之明才会甘愿自贬威远,但是他又哪里知道,这一切是陈凡的算计?

    “杨过,你如今年纪尚幼,定要跟在定北侯身边,好好学习定北侯的本事,知道么?”宋皇嘱咐道,他对杨过寄予了厚望,在他看来,杨过是忠良之后,不管如何一定会注重自己还有祖宗的名声,忠于大宋,而陈凡如今已经快有功高震主的姿态,所以他需要一个有潜力的人来替他对抗陈凡,杨过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微臣遵旨。”杨过答应道,其实有一点皇帝没想到,杨过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宋人,他的内心其实是离经叛道的,这一点从原著之中就能看出,所以,他固然是想保家卫国,但他也绝对不会愚忠于皇帝,在他心里,陈凡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

    “好,好,好,此次定北军大获全胜,立功甚多,全部重赏,今日,朕决定设宴款待群臣,以庆贺我大宋大败蒙古之事。”宋皇虽然被告知北伐必败,但是打赢了同样令人高兴,这场胜战也足以让他为自己的传记添上浓浓的一笔,他还是很高兴的。

第151章 八年之变() 
随着忽必烈成功继任大汗职位,蒙古

    各部族都是蠢蠢欲动起来,忽必烈自顾不暇终日忙于安稳部众,无暇南顾,而大宋也受限于士兵素质问题,无法北伐,因此宋蒙两国今日了一个和平时期。

    时间飞逝,转瞬之间,八年过去了,这八年里,陈凡闭关了很久,终于彻底稳定了化灵境中期的境界,此时的他,已经和扫地僧处于同一个层次了。

    “多谢师傅向陛下推荐弟子为应天节度使。”此时,一个青年朝陈凡走了过来,经过八年的改变,杨过也是有了很大的变化,最初时候的幼稚脸庞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副坚毅的脸庞,让人一看就很有安全感。

    “没什么,你如今在为师身边也已经八年了,这八年来你的所作所为大家有目共睹,这个应天节度使是你应得的,用不着谢我,如果你是一个废物哪怕是我徒弟我也不会推荐他。”陈凡道。

    “师傅,弟子想要问您一个问题。”杨过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说了出来。

    “什么问题,说吧。”陈凡淡淡道。

    “师傅是不想要当皇帝?”杨过看着陈凡,鼓起了勇气,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出了一个足够吓死一大片人的话。

    陈凡笑了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杨过道,“这些年,师傅你暗中控制朱勔,几乎将整个西南掌控在手里,而我如今已经被师傅推荐为应天节度使,掌管南方诸军,再加上师傅如今已经是定北侯,北方十万大军全部在师傅手上,如此一来,只要师傅振臂一呼,半壁江山几乎立刻就会落入师傅的手里。”

    杨过其实最害怕的就是陈凡造反,他是忠良之后,为了家族名声他必须要站在皇帝一边,但是陈凡对他有再造之恩,若是与他为敌杨过也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转头就去帮助皇帝,一但陈凡造反,那么他将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你知道为什么我要暗中控制朱勔还有让你掌管南方诸军么?”陈凡问道,杨过这些年经过锻炼,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少年了,只可惜他的眼界还不够高,只能想到造反一个层面,不过以他的年纪这也正常。

    杨过没有答话,因为原因他已经说过了,两个字造反而已。

    “威远是西南重镇,更有可能直面吐蕃,蒙古如今已经渐渐完全被忽必烈掌控,很快,他们应该就会再次入寇,忽必烈与蒙哥这些人不同,蒙哥他们想的永远是抢资源,而忽必烈想的却是灭亡大宋,蒙哥不会请外援的,因为请了外援就意味着他要分人一杯羹,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蒙哥不会动用别人,因为他不能亏本。”陈凡道。

    杨过有些吃惊的看着陈凡,他隐隐有些想法,但是却抓不住重点,只能听陈凡再讲下去。

    陈凡顿了顿,继续说道,“忽必烈想要灭亡大宋,那么他就不会在乎一时的得失,亏本找外援的是他有很大的几率去做,所以而如今朝堂上我们势单力孤,一但蒙古人入侵,我们甚至有可能得不到一丝一毫的援军,所以我必须早做准备,无论是江南鱼米之乡还是西南益州天府之国,都是大宋最为重要的粮仓,如果我控制了这里,至少可以保证粮草不缺,吐蕃向来对我大宋虎视眈眈,而大理与南方诸国虽然一直忠于大宋,唇亡齿寒,但是在利益面前难保他们会不会昏头,一但这两个国家支援蒙古,那么大宋将会四面受敌,朝堂上不过是一群不懂打仗只知道瞎指挥的废物,让他们领兵,你能放心?”

    “所以师傅就让我统领江南,这样就算大理与南方那些土著人真的入侵了,我也可以挡住?”杨过脸色一喜,陈凡没想造反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这是其一,你是忠良之后为了顾及名声一定不会造反,这也是皇帝为什么放心你去江南的原因,朱勔这个人虽然是个小人,但是他绝不是一个废物,能成为皇帝代言人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是废物?他曾经在威远呆了很久,虽然是渡金,但是也绝对学到了一些真才实学,否则皇帝也不可能让一个什么都不懂只懂得迎合圣意的人当自己代言人。”陈凡道。

    “只是吐蕃毕竟是一个国家,若是真的起举国之力入侵大宋,凭一个朱勔挡的住?”杨过还是有些不放心。

    “吐蕃人口稀少,土地极度贫瘠,他们不太可能用举国的力量进攻大宋,况且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朱勔应该能挡的住,就算他挡不住,我手中还有一个外援可以动用。”陈凡道。

    “什么外援?”杨过不解道,陈凡竟然还有外援,这个师傅不声不响之间竟然拥有了如此巨大的底牌。

    “西夏。”陈凡给出了答案。

    “怎么可能?西夏与我过曾经连年交战,双方结怨已深,蒙古进攻他们不来分一杯羹就不错了,怎么回来助我们一臂之力?”杨过吃了一惊。

    “西夏如今看似是皇帝掌权,实际上大部分权利都在皇太妃李秋水手里,这个女人是个聪明人,懂得什么是唇亡齿寒,更懂得忽必烈是个什么样的人,再加上她还欠了我一个小人情,所以我有把握她会站在我们这一边。”陈凡微笑道,李秋水与天山童姥解了数十年的仇怨,陈凡功不可没,再加上李秋水定然明白忽必烈不是一个只知道抢劫的人,所以不出意外她会来支援陈凡。

    其实陈凡还有底牌没有告诉杨过,那就是天山童姥与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天山童姥自然不必说,她欠陈凡的是救命之恩,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却是小命都掌控在陈凡手里,这些年陈凡一直在秘密训练他们,如今,他们的纪律性已经和正规军队没什么差别了。

    李秋水当初为什么执掌西夏大权还不用大军围剿灵鹫宫?就是因为灵鹫宫九天九部与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这些人的实力足以抵挡住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否则李秋水早就动手了,当初她与天山童姥不死不休,可不会在乎用什么手段杀了对方。

    有了这只生力军在暗中随时等待救援,哪怕有一方撑不住了陈凡也不用担心。

    “师傅,这次蒙古一但入寇恐怕真的是动用举国之力,你若是当真赢了,我怕功高震主,朝廷那些人会对您不利。”杨过道,对于朝廷那些士大夫的节操他向来没什么信心,让他们胡扯一通,皇帝就算没疑心都会变得有疑心,先前他还担心陈凡造反,现在他反倒担心起陈凡来了。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人绝对都会引起皇帝的怀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