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意大利的参战形势,德国统帅部事先虽有估计,但当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时,稍有见识的人都会为这些数字感到失望乃至悲观。冯。埃德沃克将军毫不客气的责问意大利总参谋长:“你们就这样参战?你们就这样让你们的士兵上前线?”
巴多格里奥摇摇头,“我们也没有办法,但他坚持要这么做!”
墨索里尼的孤注一掷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个人的野心和狂妄无知,而在这个军事会议上,德国人所得得知的唯一听起来不那么糟糕的消息,就是意大利潜艇部队已经被派遣到地中海域并随时准备对英法舰船动攻击。就历史而言,意大利潜艇部队也许是整个意大利军队中表现相对较好的一支,但张海诺知道德国统帅部显然不能把掌控地中海局势的希望寄托在这支规模有限的部队身上。
双方高级别的军事会议结束后,失望的冯。埃德沃克将军便提出带着代表团中的6军人员前往阿尔卑斯山观察前线意军的行动情况,空军人员留在罗马准备考察意大利的飞机工厂。在征得意大利海军最高指挥官、海军参谋长卡夫尼亚里上将同意之后,张海诺则带着他的同僚们前往意大利主力舰队驻泊之地塔兰托军港进行所谓的军事观察。在那里,他们由意大利舰队司令康皮翁提上将陪同着参观了战争状态下却远未达到战争状态的意大利舰队:舰员训练不足,缺乏诸如雷达之类的先进技术装备,更加糟糕的是海军的燃油储备严重不足。凭借这支舰队去遏制英法在地中海的力量,在许多人眼里纯粹是一种奢望。( )
第19章 大战略(1)
真正的意大利海军,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强大,但人想象的更好!”
当张海诺在自己的日记本上飞写下这行字的时候,欧洲历史正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德国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闪击战术在法兰西的大地上创造着奇迹,而他作为德国海军的重要组成份子,如今却身处相对安静的意大利南部,静静的思考自己一直以来所困惑的问题。
英国人已然成功导演一处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国的战败也将毫无悬念,在这种背景下德国的步伐将走向何方,张海诺虽然不是决定,但他早已决定不单纯的置身事外——到1945时德国海军只剩下一艘“不死”的“欧根亲王”号的惨淡景象,他实在不愿亲眼见到。
本着此次来到意大利的最根本目的,张海诺在台灯下翻开了草稿纸,这一个星期以来意大利海军官员热情的带着他和他的下属们走访了意大利本土的各个海军基地,地中海北岸的风光自是迷人,可惜张海诺无暇欣赏,他如今更加关心的是作为德国盟友的意大利在地中海究竟能有多大的作为。他之所以觉得意大利海军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强大,是因为仅就舰艇数量而言,意大利海军实力显然是在德国海军之上的,但这也是多年积累的“成果”——许多巡洋舰和驱逐舰都存在舰龄偏老、性能陈旧的缺点。
在海军航空兵方面,1oo左右地侦察机对于活动范围主要在地中海部分海区的意大利海军而言听起来应该是够用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意大利本土的海军基地里,那一架架老旧的单动机水上飞机让前来参观的德国同行们感到失望,根据随行的意海军官员介绍,性能较好的坎特Z。5o1“海鸥”型单水/。:“鹭巢”型水上飞机和其他相对先进地6基飞机都控制在意大利空军手里,海军需要使用时必须向空军提出申请。这样地情况和历史上地德国海军颇有相似之处,其效率必然因为军种之间的配合而受到不利影响。对于意大利同行的难处,张海诺也只有表示同情,而德国海军在这方面的境况也由于先前敦刻尔克布雷行动的失利而变得微妙起来。
意大利本土港口的防空组织情况同样让张海诺一行倍感失望。许多重要的基地防空设施严重缺乏。更糟糕地是一些港口甚至没有一个整体的防空计划。这意味着一旦英国人将更多的轰炸机投入到地中海区域,意大利人只能用自己性能相对落后且数量不占优势的空军部队进行拦截,其效果并不让人看好。
在硬件设施呈现种种不同的情况下,张海诺却从意大利海军官兵的表现中看到了积极的一面。和6军在阿尔卑斯山边境沿线缓慢的行动以及空军地谨慎侦察相比,意大利海军则在第一时间采取了一系列果决地措施。在6月1o之前,他们半数的潜艇就已经在地中海展开,一矣宣战。这些潜艇立即投入到侦察和进攻任务中去;与此同时,意大利人的驱逐舰和布雷舰非常高效地开始在本土沿岸敷设防御雷区,几天之内就布下了数以千计的水雷,他们还利用布雷潜艇在敌人港口和航道上进攻性的布设了水雷震,在亚历山大港外布设的水雷很快便取得了第一个战果,并在英国港口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除了潜艇攻势和布雷行动,意大利海军还在开战后的第三天派出两支巡洋舰分队前往西西里海峡附近巡逻。海面的第一次战斗生在6月12日,英国战舰突袭了托布鲁克港外的意大利巡逻舰。但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另一艘意大利潜艇就在克里特岛附近击沉了英国巡洋舰“卡利索普”号。更让德国同行们目瞪口呆的是,意海军的特种部队竟趁夜割断了直布罗陀到马耳他的海底电缆——要知道这些电缆目标很小而且都沉在较深的海底,而且意大利方面表示这种“有预谋”的行动还将继续下去。直到马耳他岛与外界全部的通讯电缆被切断为止。
在这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地中海区域尤其是南岸和北岸变得热闹起来,意大利和英国各自派出舰艇炮击对方目标,法国人也很快卷入近来,他们出动巡洋舰对意大利西北部沿海工业城市热那亚进行了有限的炮击,意海军则出动驱逐舰和鱼雷艇进行还击,双方互有损伤。此外,英国飞机开始每日对意军占领下的北非托布鲁克港进行轰炸。作为回应,意驱逐舰一个支队对利比亚和埃及交界处的塞卢姆港进行一次炮击行动。水下的战斗双方也是你来我往,法国潜艇“莫尔瑟”号被意水雷炸沉,意大利则在另一次行动中损失了潜艇“普罗旺纳”号。
轴心国和盟国在地中海区域的争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此时战争的主战场——法国,战事展之快远远过人们此前的猜测,6月德军先头部队一枪未的进入巴黎,这座在1914和1918德军士兵曾两度逼近却未能占领的城市,现在终于落在了德国人手中——都未经抵抗便遭放弃,这对于法军官兵心理上是个极其沉重的打击,而且城内和城郊的大军火工厂极未破坏也未搬迁,它们很快将为德国的战争机器制造枪炮弹药。在巴黎陷落之后,各路德军继续开足马力向前推进,北路以第5甲师和第7装甲师为箭头横扫法国北部沿海,英国人瑟堡撤走了他们在法国的最后一批军队;在中路,德军将8装甲师一字排开,对于连遭重创又没有预备队支援的法第2第4集团军装甲部队地攻势简直就是无法阻挡的洪水猛兽,古德里安所部每天的行进部队达到7o公里以上;在南线,一直沉寂的马奇诺防线也:来,德国第1集团军从北、第7集团军由南向这条被
为是坚不可摧的防线起了猛烈进攻,仅仅几个小时的空军轰炸和炮火轰击而取得了突破。
617日,新任法国战时内阁总理贝当元帅第一次对他的同胞表广播讲话,事实证明这一悲观至极的讲话对于法军地士气产生了灾难性地后果,到这时为止。法国战役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就在贝当表那番“著名”讲话地第二天。张海诺带着他新完成的报告书返回德国。他先要做的就是获取德国海军高层的支持,以他在海军的地位和人脉,这看起来是轻而易举的,但这份报告书绝非一般的谏言,由于它关系到整个德国在未来地战略,当张海诺在海军高层会议上向将领们阐述的时候,满场惊讶!
“诸位不用怀疑自己的耳朵。我认为德国未来的战略重心应该而且必须放在地中海!”张海诺环视一圈会议室,整齐划一的深蓝色军服让他心情良好,他紧接着解释道:“在我们有实力跨国英吉利海峡之前,地中海才是我们和英军作战的最前线!”
如果说这话的是某个无名小卒,会议桌旁一定会有人在第一时间蹦起来说他“瞎扯”,但如今表这番言论的却是德国主力舰队地指挥官、统帅部地海军主管以及德国元最青睐的海军将领。论资历,他参加了上一场战争并且是海军的王牌艇长,在这次战争中也已取得一系列辉煌地海上战绩;论靠山。海军总司令雷德尔长期以来都是他的支持。他和德国元非凡的私交更是令人既羡慕又嫉妒,如果一定要挑个美中不足的地方,那也许就是在不久之前结束的敦刻尔克之役中由他主导的布雷行动未获成功。但在元和海军司令部均未就此事作出追究的情况下,其他人又怎敢胡乱造次?
“看来此次意大利之行给将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只是据我所知,我们的意大利盟友还很难和英法舰队抗衡,而只要直布罗陀这个关卡在,我们的水面舰艇就不可能进入地中海!”
最终率先言的,是前德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张海诺的老上司威廉。马歇尔将军,如今这位老将是海军总司令部的特别顾问,虽然退出了一线指挥官的行列,但依然是海军内部颇有声望的人物。
张海诺不卑不亢的回答说:“将军,直布罗陀要塞的确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关卡,相比之下,苏伊士运河的航道则要平坦许多!不过以我个人的看法,只要6上战事进展顺利并成功夺取几个重要岛屿,我们的主力舰队无需进入地中海!”
威廉。马歇尔想了想,语调平和的问:“我一直认为顶多直接进攻英国就能结束这场战争,远征地中海沿岸和非洲地区是不是把战略问题复杂化了?”
张海诺依然恭谦的答道:“将军,英伦三岛看似很近,却是我们短期内难以夺取的;地中海看似较远,却没有英吉利海峡那样的天然防线!诸位,试想一下,一旦失去了地中海的航线、中东的石油以及非洲的殖民地,大英帝国凭什么和我们继续打这场仗?”
“我有个问题,将军!”看威廉。马歇尔将军不说话了,参谋长海耶礼貌的向张海诺提问到:“在您的设想中,未来的地中海之战以什么为主?海战、6战还是空战?”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十分到位,张海诺随即以早已想好的答案回答说:“唯三相互密切配合、不分主次!”
海耶带着淡淡的无奈说道:“但我们最多也只能决定海军!”
这样的问题张海诺早就考虑到了,这也许是计划付诸实施的最大障碍,但他还是较为自信的说道:“只要大家都意识到地中海的战略位置,三军之间的配合将会像挪威之战那样获得成功!我希望先得到海军内部的支持,然后再将这份报告书呈交给元审阅!”
海耶本想再说些什么,但看看张海诺那坚定的表情,也就没有再说下去。紧接着另外几位将领又先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不同见解,最终都一一被张海诺“化解”,这时还没有表态的就海军的两位司令——总司令雷德尔和副司令古泽了。
见冷场的时间有些长,雷德尔小声同古泽交谈了几句,像是在作最后的沟通似的,不一会儿,这位海军元帅站起来说道:“诸位,我应该是这里面最高看到冯。芬肯施泰因将军这份报告书的,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新颖、大胆和强烈的针对性,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敌人最害怕什么。是的,他们怕我们进攻英国本土,怕我们征服欧洲,但他们拥有英吉利海峡这条天然防线!各位也许并不知道,元先前向英国人出的和平试探已经遭到拒绝,元本人对此非常愤怒,在彻底解决了法国问题之后,他准备集中精力解决这个棘手的敌人!”
当大家之前的揣测得到证实之时,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表现得非常振奋,挪威和法国的胜利让他们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信心,但很少有人能够预料到在欧洲大6上所向披靡的德国空军会在比自己弱小的英国皇家空军身上栽跟头——虽然德国现在也有先进的雷达,但张海诺相信梅塞施密特1o9的航程缺陷、德国各型号轰炸机自卫能力和载弹量的不足、双方战略态势以及英国人的决心都注定德国空军难以通过单纯的轰炸战术压倒英国人。
雷德尔接下来的沉稳和谨慎表态一如往常:“考虑到元的战略安排以及我们的意大利盟友对地中海战事的态度,我认为这份报告书完全有价值作为备用参考计划,如果冯。芬肯施泰因将军坚持,可以个人名义呈交最高统帅部评估,我个人对此表示支持!”( )
第20章 大战略(2)
耻大辱!
当闹哄哄的笑声响起在最高统帅部的大会议室时,张海诺的自然反应就是这四个字,不过他很快就用理智让自己冷静下来。如今自己所面对的不再是亲密无间的海军同僚,在座的都是德*界的高级将领,他们可不会对一个“异想天开”的海军中将口下留情,哪怕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元的认可和称赞。
在德国最高统帅部,凯特尔无疑是最受希特勒信赖的将领之一,他笑着说道:“将军,如果你的这份计划书让意大利人看见了,他们今后会对你怒目而视的!”
旁边几位顿时又是一阵大笑,法国战场的巨大胜利给了他们乎以往的信心,他们才敢于在这样的场合开怀大笑,仿佛今天张海诺就是元请来取悦众人似的。
施佩勒也言道:“就算英国人真的在法国退出战争之后继续和我们为敌,我们也用不着跑到地中海去和他们打仗!诸位,如果说上一场战争英吉利海峡还能够成为英国人最坚固的防线,那么在德国空军无比强大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无休止的轰炸摧毁他们的一切!相信在许多年以后,英国人仍会一听到类似斯图卡的声音便自动找地方躲起来,就像他们的法国盟友一样!”
空军元帅的话引起了又一阵笑声,但他至少不像凯特尔那样刻薄,为了表示自己并无恶意。他接着又看着张海诺说:“冯。芬肯施泰因将军,你也许还不足够了解意大利人,他们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地中海的事务还是留给他们解决地好!”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持有和他们相同的观点,6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就是个例外,他反驳道:“诸位,冯。芬肯施泰因将军的设想大胆但并非没有道理,假若英国政府执意继续这场战争。在地中海沿岸挥我们6军和空军的优势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别忘了。英国一直以来都在从它的非洲殖民地获取大量资源。而这些资源又是它展和维持战争的根基!”
武装党卫军的最高指挥官“汉斯。洛梅斯特”也起身说道:“海军方面我没有太多言权,但想必各位也知道,以常理而论海军建设地周期要远比6空军来得长,要想在短期内尽可能挥我们以及盟友地优势,我认为选东南欧和非洲作为主要战场是上上之选!”
在阿道夫。希特勒开口说话之前,在座地将军们纷纷言,尽管正反意见都有不少支持。但总体而言持反对态度的占据了多数,在6军总参谋长约德尔指出德国完全不必要跑到地中海和意大利人抢风头之后,笑声又一次充斥着这间会议室。
“好了,诸位,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好笑!”希特勒出乎意料的话语顿时让将军们严肃起来,随着法国战役的进行,他个人的威信空前高涨,人们显然已经忘记了先前对于他和他的战略选择的种种质疑——国防军将领们普遍认为准备不充分地战争。如今演变成了自1867年以来国最伟大的胜利。
“冯。芬肯施泰因将军的报告书我仔细看过三遍。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出乎我们的预料,当然也出乎我们敌人的意料!这份报告最大的意义所在。是避开敌人的强处攻击敌人地弱点,而且可以为德国争取到无比广阔地生存空间!诸位,地中海沿岸地区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丰富的资源,人口、石油、粮食、矿石,我们不应忽视这一点!”
就在人们开始以为这将成为又一份类似“镰割计划”的冒险策略时,希特勒话锋一转,“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我们目前最大地敌人并不是英国,法国妥协已成必然,英国人继续这场战争没有任何的好处,他们终将坐下来和我们谈判。谈判可以解决我们和英国之间的问题,但另一个更加危险的敌人却不可以,他们有着广阔的国土、巨大的人口和资源,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思想如瘟疫一般具有可怕的传染性,他们狂热,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任何一个思想上的‘异类’。只要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成为德国乃至整个世界最致命的威胁!”
德国元虽然没有直接指明这个“敌人”的名字,但将领们不难揣测究竟是哪个国家如此令他痛恨,尽管苏德之间签订的条约使得这两个国家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成了朋友,但明眼人都知道那只是双方出于各自战略考虑的权宜之计。德国为了签署这份协议还被迫将波罗的海东部的利益转让给苏俄,最高统帅部的将领大都知道,元对于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他私下里更是不止一次的表示今后将加倍索回。
阿道夫。希特勒开始滔滔不绝的“揭露”苏俄的种种劣迹,在座的将军们听得认真但反应并不强烈,谁也没有注意到坐在相对偏僻位置上的张海诺脸上没有一丁点儿表情——当你置身于一段你熟知的历史却现自己无力改变它时,那种失落很难用一般的语言来形容。
半个小时后,德国元终于转回正题,他最后指示道:“我们和法国的谈判将在未来两天展开,在法国人接受我们的投降条件以前,前线各部应尽可能扩大占领区,待停战生效之后,各部就地休整并巩固占领区,直到新的命令下达!”
希特勒宣布散会的那一刻,张海诺几乎是带着绝望的心情离开自己的座位,不过凯特尔很快走过来并告诉他元要亲自和他谈一谈。他接着被引到了大会议室隔壁的房间里,而布劳希奇、施佩勒和雷德尔也被召进来,凯特尔最后也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