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明朝-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冯二人被接来了,还来不及为李世杰闹出的动静表示一下感慨,就被李世杰一股脑的丢了一大堆工作过去,二人立马就变成了机器人,也就没工夫搭理别的。

第十四章 李过到来

天气是越来越冷了,崇祯八年的冬天比往年越加寒冷,加上又是灾年,人们忙碌一年也没有多少存粮,今年估计又会饿死冻死不少人。

不过,韦州的人还算幸运,今年韦州应该不会饿死冻死多少人,因为李世杰来到了韦州。

一队骑兵顶着寒风来到一座小村庄,这队骑兵有十一人,他们的身上都穿着一套银白色的铁甲,头上还戴着一顶裘皮小帽,铁甲的里面则是一件厚厚的毛衣,下身穿着的毛裤看起来也不薄,脚上则是一双皮靴。

毛是羊毛,皮也是羊皮,关中棉花减产已经持续十年,现在棉花的价格数倍于羊毛,所以,现在的关中毛织品和羊绒成为主流,棉织品倒是不多,这跟大明朝别的行省迥然不同。

来到村庄里面之后,骑兵们拿出一些告示贴在显眼的位置,然后拿出一面小锣敲打起来。

村民们被惊动,纷纷聚集过来。

见村民们已经聚集过来,骑兵中为首的一人指着那些告示,大声喊道:“招人。同心堡要修建要塞、道路、桥梁和水渠,闲着无事的人都可以去同心堡找份差事,一个壮劳力每日管两顿饭食,另外还有三斤粮食的酬劳。还有,同心堡从今日起开始招募女工,一名女工每月有三十六斤粮食的薪水,管食宿,总共只招募三千女工,按照报名的先后择优录用,先到则有,后到则无,想找份差事的女子须得尽快赶去同心堡。”

同心堡就是在建的那座棱堡,韦州在后世不是叫同心县吗,干脆,李世杰也就不用给那座棱堡另外想名字了,就叫它同心堡。

村民们自然是听说过同心堡的,先前李世杰做的那个广告闹得整个韦州沸沸扬扬,随后他又大肆招人,更是闹得满城皆知,整个韦州上下没听说过同心堡的还真不多。

此刻,听闻传说中粮食多到随随便便就得用几千匹(辆)马(车)来运的同心堡要招人,村民们大感意外,但更多的却是欣喜。

询问再三,得到一再肯定之后,村民们欢呼雀跃,他们正发愁这个冬天该怎么熬过去。粮食早就已经吃完,这些日子他们都是找些草皮树根甚至是泥土凑合着活了下来,可吃草皮树根显然不足以让他们熬过寒冷的冬天,眼看着要不了多久就得饿死人了,没想到同心堡却在这个时节给他们送来了这么一条活路。

同心堡大家都知道,同心堡的主人众人自然也不陌生,当下,村民们纷纷对李世杰感恩戴德,不时说一些感激的话语。

“好了,我们得赶去通知下一个村庄,你们有谁要去同心堡干活的赶紧回家收拾东西,早一天做事也就早一天领取粮食。”看着惊喜万分的村民们,这十一名士兵也是心有同感,他们也是韦州人,刚刚投奔李世杰不久,在投奔李世杰之前,他们的处境比这些村民也好不到哪儿去,村民们那种绝处逢生的惊喜他们感同身受,不由得对李世杰更加感激。

“军爷慢走,我们这便收拾东西赶去同心堡。”

千恩万谢地送走那些士兵,村民们纷纷归家收拾行装。

离开这座小村庄之后,那十一名骑兵随后又赶赴其它村庄,就这么一个村一个村的通知下去,将惊喜和希望带给一户又一户人家。

李世杰这次总共派出了一百个十人队,全是骑兵,由同心堡出发往北、往东陆续发出招募工人的通知,很快整个韦州就再次轰动起来,如果此时韦州知州做个统计的话就会发现,他治下的韦州总计八千户人家有超过五千户都出了至少一个壮丁,数日之内,这些青壮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同心堡。

事实上出丁来到同心堡的不止五千户人家,韦州是边疆州县,这里不但有汉人,异族也不少,而官府统计户口的时候是不把那些异族计算在内的,韦州在册的户口只有八千户,可如果算上瞒报的户口,再把那些异族——此时韦州的异族实际上只剩下萌古人和少量的西番人了,异教徒聚集成了马家寨,而马家寨已经被李世杰扫平了,剩下的一些零散的异教徒和白回在这些时日已经陆续被李世杰派兵剿灭,其它的异族李世杰还没有看到过,貌似韦州的民族成分还没有后世那么复杂——都算上的话,韦州的户口实际上超过一万户。

按照李世杰的统计,韦州的户口实际上应该在一万二千户以上,因为实际上有超过七千户人家出了一万一千名壮丁来同心堡做工,按照比例推算韦州的户口就是那么个数目。

不过,不管韦州到底有多少户口,这实际上跟李世杰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冬季其实并不是适合大兴土木的季节,修筑城堡和桥梁还好说,如果是修建道路和水渠的话,冬季修建的道路和水渠比夏秋两季修建的质量要差一些,不过李世杰也只是想给百姓们一些粮食好让更多的人熬过寒冷的冬天而已,他个人的力量有限,也只能使用类似于以工代赈的方法,至于修桥铺路开挖水渠之类,那只是顺带,质量差点没关系,到了夏季再休整就是了,无非是多消耗一些粮食。

很快,一万一千多名壮丁就被分成三组,两千人拉去开采山石,四千人修建同心堡到李家镇的道路,而其余的五千人则开挖地下水渠。

地下水渠是井田法的补充环节,就是把灌溉渠修建在地面以下,这种地下水渠在西域一带被称作坎儿井。开凿地下水渠可不简单,不但工程量远比开凿地面水渠大,而且技术难度也要高很多,不过李世杰有系统资料可查,可以无视技术难度。

现在的关中也只能用地下水渠来施行农业灌溉了,至于传说中被明人在这个时期发明出来的类似于滴灌的灌溉技术,这个李世杰还没有看到过,系统资料里是有这个技术,但使用该技术需要极大量的钢铁以及巨量的土木工程,成本不是一般的高,估计明人将这种技术发明出来之后使用的规模也极其微小,应该也就是少数大户豪强有那个本钱,李世杰暂时不予考虑。

分配好工作,一万多人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而李世杰得赶紧安排人手酿酒,冬季在野外做工没有酒可不行,特别是大明朝的冬天这么冷,没酒是会冻死人的,李世杰是想做点好事,可不想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同时,因为大量的青壮聚集到了同心堡,那么这些青壮所在村庄的防卫就要差许多,李世杰在安排各项杂事的同时还得派出军队在整个韦州地面巡逻,免得被山贼草寇之流或者北边的异教徒钻了空子。

亏得李世杰安排了军队巡逻,时隔不到半个月,巡逻的军队就发现了一支试图进入韦州的义军。

这一日,李世杰正忙得乱转的时候,手下突然来报,东边的巡逻队发出了信烟,应该是有外敌入侵。

所谓的信烟就是大号的烟花,可以冲上很高的高空炸出一个醒目的礼花,炸出的礼花远在数里之外都清晰可见,然后看到礼花的人再点燃手中的信烟……就这么一级一级的接力,就像狼烟一样,不过信烟传递消息的速度要比狼烟快上几倍。目前几乎所有韦州的村庄都被发给了信烟,信烟一起,看到礼花的巡逻军队除了将信号传递下去之外,还得马上汇集到最初的信号发出地。

这一次信烟最初的发出地在同心堡东面四十多里之外,等李世杰派罗贞达旺带兵赶过去的时候,这里已经汇集了十几支巡逻队大约两百名骑兵。

等罗贞达旺赶到的时候,那些巡逻骑兵正在跟一支军队对峙,双方还没有打起来。

跟巡逻骑兵对峙的军队人数在三千人左右,那些人穿的衣服五花八门,拿的武器倒还算统一,排出的阵型也算得上是严整,看样子就不会是山贼草寇,还真有可能是义军。

罗贞达旺一看这副架势就愣住了,这支疑似义军的军队超过三千人,而跟这支军队对峙的巡逻骑兵才两百人不到,三千对两百,这支军队怎么没有进攻?罗贞达旺再一观察,发现这支军队原来还不止三千人,三千人只是跟巡逻骑兵对峙的人数,在这三千人的后面远远的还有一批人,因为离得远了,那批人的人数看不出来,但他们赶着不少马车。

罗贞达旺排众而出,正准备冲对面那些人喝上两句,却见对面的阵营中跑出一个人来。

那人拍马上前,老远就朝罗贞达旺拱手,道:“这位兄弟,半月不见可还认得我李过?”

“李过?”罗贞达旺想了想,半个月前?他想起来了,恍然道:“我记起来了,你半个月前到过李家镇,当时还跟我家主公谈买卖来着,怎么,你怎么跑到韦州这边来了?”

“我这不就要到海城县去跟你家主公交易的吗,正好从韦州经过。”李过笑道:“没想到,仅仅半月不见,你家主公的势力都已经发展到韦州来了,李过佩服。”说完,他打量了一下罗贞达旺带来的那些人马。

事起仓促,这么短的时间李世杰只来得及召集骑兵,所以就让罗贞达旺带着西番营过来,此时的西番营有将近三千的弓骑,不过大部分士兵都是刚招募没多久,还没有受到多少训练,对排兵布阵都不怎么熟悉,使用火器也不熟练,对集团作战更是没什么概念,相互配合什么的几乎没有,所以此时西番营的战斗力并不咋滴,也就是有一个花架子可以唬人而已,打起来的话还真不一定打得过李过带来的这三千人。

不过李过不知道呀,他还真被西番营的花架子给唬住了。

罗贞达旺自然不会向李过说明,嘻嘻哈哈扯了几句之后,他就赶紧带着李过这些人回了同心堡,同心堡里有长刀营和长风营的一部分士兵驻守,有这两营兵马在,李过这三千人不值一提,他的西番营还是别掺和了。

第十五章 两百万两

李过被领着一直往西,一路上时不时地碰到往东赶的巡逻骑兵。李过稍微一统计,统计出来的数据却让他大吃一惊,就这么三四十里的路,他碰到的巡逻骑兵就不下五十队,每队十一到五十五人不等,那么就这一路上光他碰到的就有近千的骑兵。如果说只有东边这一个方向有巡逻骑兵李过是大死都不信的,加上罗贞达旺这三千人,这么算下来,那个李大户手下的光是骑兵就超过五千人。

五千骑!

李过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五千骑不管放在哪里都是很大一股军事力量了,他的叔父从崇祯二年起兵,到现在崇祯八年,六七年混下来也才攒了两万多的骑兵而已,还都不是什么专业骑兵,只是步兵骑着普通的马凑合着砍人。

可这个李大户呢,李过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人,那么这个李大户应该是最近两年才冒出来的,更可能的是今年才冒出来的,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居然就被此人开创了偌大的场面,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李过暗下决心,这次一定要交好这个李大户,其实他这次过来本身也没抱什么恶意,现在也只是打算把姿态放低点而已。

来到同心堡,看到数万人修筑城堡开挖水渠的大场面,李过已经有些能够接受了,倒是没多少吃惊。

李世杰早已收到回报,这会儿出堡三里左右迎接李过,他是给李自成面子,李自成那厮以后混得不错,甚至都坐过一回龙椅,虽然只坐了两年,那也不是一般人,李世杰都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坐一回呢。

面子是互相给的,见李世杰出迎三里,李过老远就下马迎了上去。

“半月不见,李老爷的家业却是越发壮大了,李过佩服。”

“哪里哪里,李某只是小门小户,带着家人糊弄着混口饭吃,却是比不得李将军前程远大。”李世杰拱手笑道:“李将军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李某已命人备下酒宴为将军接风洗尘,将军这边请。”

“请。”

当下,李世杰一边招待李过,一边安排人杀牛宰羊款待李过手下的义军。

酒桌上一向是谈论事情的好所在,吃过几轮酒,李世杰和李过就在酒桌上谈起了正事。

李世杰首先开口:“不知道李将军这次过来,是不是兵器交易的事已经有了决定?”

李过闻言,放下筷子喝了口酒,道:“李老爷家的厨子真是不错——交易的事我的叔叔已经做了决定,这次派我过来就是来办这件事的。”

“我叔叔的意思是,李老爷给出的价格他还算满意,特别是粮食,我叔叔特意让我向李老爷表示一下谢意,我叔叔说了,日后在陕西地面上李老爷若是有什么难办的事就不妨跟我们打声招呼,我们一定尽力帮李老爷的办到。”

李世杰忙道:“不敢不敢,贵叔父实在是太客气了,李某愧不敢当。”

又是一番客套,李过这才接着道:“价钱方面我们并无异议,就按半月前我们商议好的价钱来,但数量就有点少了,特别是火炮,不知道李老爷能不能将数量再加一些?尤其是火炮,火炮方面我们有多少要多少。”

“再加一些?”李世杰想了想,因为最近抢到不少牛马,锻压机也就不缺动力,加上前不久招收了不少铁匠,同心堡这边的军器生产规模已经远远超过李家镇那边,现在同心堡这边冷兵器倒是没怎么生产,但火器的产量却很高,虽然没有机床,但光靠人工锻造,加上流水线的作用,现在光是燧发枪的产量就达到了每日一百二十支,火霹雳的日产量也有三百多枚,象一窝蜂和火药箭的产量就更高了,主要就是火炮的产量低了些,因为钢铁的产量跟不上,铁矿石不够,泥炭更缺,现在火炮铸造营是五六天造出一门火炮之后就得停工十来天,就为了等钢铁。

要说增加一点数量么,李世杰问李过:“火器的数量倒是可以多一些,刀枪铠甲方面就多不了多少了,不知道李将军的意思是……”

李过摇摇头,失望地道:“火器方面我们就要火炮,火铳就不要了,火铳太容易损坏,李老爷也知道,我们义军之中这方面的工匠并不多,坏掉的火铳我们无法修理,所以我们义军一向是不用火铳的——李老爷,刀枪铠甲的数量就不能再多一些么,价钱方面我们还可以增加。”

李世杰摇头道:“无法再多了,我手下就那么点工匠,我都是让他们铸造火器去了,刀枪铠甲倒是没怎么在意,最多我只能提供长短刀两万柄、长枪一万四千杆、板甲八千套、鳞甲就只有一千套,火炮方面则有虎蹲炮五十门、三寸长身炮六十门、仿制的弗朗机炮十门和三门五寸重炮,别的就没有……呃,等等。”

李世杰突然想了起来,半个多月前他不是跟苏定方商量过走私的吗,怎么那厮一连半个月都没动静,玩失踪?那家伙怎么这么不靠谱。

想了想,李世杰补充道:“最近我剿灭了一些异教徒,另外还跟宁夏卫做了一场,从那些异教徒和卫所兵手里我倒是缴获了一批刀枪铠甲,数量大概在一万件(套),就是质量差了许多,不知道李将军看不看得上。”

李世杰的确是从异教徒和卫所兵手里缴获了一批兵器铠甲,本来他是想将那些兵器铠甲回炉重炼的,可他试着炼了一炉之后,发现炼出来的非钢非铁更非合金,都不知道是什么鬼东西,估计是那些兵器铠甲杂质太多,而且还有其它的元素成分,以李世杰目前的炼钢技术还无法去除杂质,更无法炼出合金,因此他只能将那批兵器铠甲丢到仓库里去,这会儿倒是被他想了起来,也就顺口一提。

李过却是不管那么多,喜道:“看得上,当然看得上,只要是兵器铠甲我都要,质量差点没关系,只要能用就行,我们义军人多,也不能给所有的人都配备上好的兵器,质量差点正好。”质量差的兵器铠甲自然是给炮灰准备的,这话李过没有明说,但李世杰却也明白这一点。

二人慢慢商议,最终确定好兵器铠甲的数量和价格,而李过更是对火炮狮子大开口,所有的火炮他都打包带走,不管是大炮小炮轻炮重炮,只要是炮他全都要。

李世杰对此也没什么意见,现在他手下的工匠都还处在试制火炮阶段,生产出来的火炮质量都没问题,但到了战场上好不好用就不好说了。就像虎蹲炮,李世杰一共生产了五十门这种小炮,加上军中已经装备的,总数超过七十门,可经过多场战斗的实践检验,士兵们纷纷抱怨这种火炮射程太近而且操作繁琐,在战场上根本就不实用,特别是罗贞达旺,那厮对虎蹲炮可谓是怨念深重,自从跟异教徒一战之后,那厮打死都不要虎蹲炮,宁愿让他的西番营带着不便于骑兵携带的床弩到处跑,虎蹲炮这东东谁爱要谁要,反正他是打死都不要。正好,这次趁着李过狮子大开口,李世杰干脆将所有的虎蹲炮都一股脑塞给他,反正李过不挑食,只要是炮他都要。

最后总的算下来,李世杰卖给李过长短刀两万七千柄、长枪一万六千杆、步兵短弓两千张、骑兵短弓四千张、弩一千具、板甲八千套、鳞甲一千套、箭矢三十万支,还有各类火炮一百四十三门,另外,在李世杰的忽悠下,李过还买了三千枚火霹雳和五百枚风火雷,床弩也买了两百具。至于一窝蜂,这东西少了没什么用,多了李过又不想买,更主要的是操作一窝蜂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比炮兵使用爆炸弹的技术要求低不了多少,义军之中根本就找不出多少能操作一窝蜂的人,李世杰干脆连提都懒得提。

最后一算价钱,李过总共得付给李世杰两百多万两将近三百万两银子,这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银子李过也就不用去做义军了,随便都能混个富家翁做做,干嘛还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讨生活。

银子李过自然是没有那么多,就算有那么多他也不肯给,就算他肯给李世杰也不敢收,不过除了银子之外,可以用来代替银子的东西着实不少。

比如说黄金珠宝,比如说古玩字画,又比如说棉麻丝绸,盐茶布帛也是可以的,李自成做了六七年的义军,这么多年下来都不知道抄了多少大户豪强的家,银子他是存不住,但这些东西他手里可有不少。

经过最后的商议,李世杰和李过约定,最终李过就以二十万两银子和六千石羊毛、十三万张羊皮、两千石盐以及一些茶叶布帛丝绸之类的来抵偿那两百多万两银子。

李世杰觉得非常奇怪,李自成手上有盐这很正常,陕西本来就出产池盐,李自成常年在关中混自然不缺盐,茶叶布帛丝绸之类的也很好理解,随便抢抢就有了,可李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