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昊话音刚落,汉献帝和曹操都沉默起来,江山就是百姓,这个道理说来似乎人人都懂,但真正打仗的时候却偏偏只顾着争夺城池领土,甚至屠城之事也时有发生,有时候往往争夺到的,不过是一处空城罢了。如果依曹昊的话来看,那么真正在争夺江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豫州牧刘备。
第119章 望梅止渴()
汉献帝在殿内来回踱了几圈,有些迟疑地说道:“刘皇叔他”
曹操见状开口说道:“陛下,前番刘备投在臣的麾下,臣观其行止,便知其志不在小,此番他又趁乱逃离,只怕是放虎归山了啊。”
汉献帝叹了口气说道:“唉,当日朕与那刘备对谈,他言辞恳切,心诚貌恭,所言皆天下大义,所虑皆社稷苍生,朕还一度感叹此人真乃忠臣良将。”
曹昊笑道:“刘备他连皇上的信任都能赢得,更遑论普通百姓了,陛下且试想,若是假以时日,待他刘备民心所向,他再以仁义为名起事,则云集响应者势必多于当年黄巾之乱。抑或是他不行篡逆,然而届时天下人只知有刘皇叔仁义高远、竭忠尽智,这又置陛下于何地?”
听罢曹昊的话,汉献帝的神色也不由地严峻了起来,他看了看曹操说道:“这曹司空,此事你怎么看?”
曹操说道:“安民所虑非虚,陛下理当慎之啊。”
汉献帝点了点头,沉吟了半晌,一摆手说道:“也罢,曹爱卿你还有什么想说的,继续说下去吧。”
曹昊答道:“是,陛下。适才微臣说到这江山实乃百姓,故而微臣以为,想要重整江山,还需要从百姓的根本需求和利益抓起。”
汉献帝说道:“爱卿言之有理,可眼下连年灾荒,百姓流离失所,他们最根本的需求无非就是粮食罢了,但朕哪里有那么多粮食去赈济流民呢?”
曹昊朗声答道:“此事又有何难?陛下余粮有限,自然不能广开粮仓,大济天下百姓,不过对于那些誓死效忠于我大汉江山的忠臣良将,则可在他们所辖境内赈济灾民,同时放出风声,只说此乃圣上您的旨意,圣上亲政爱民,体恤下情,不似诸侯般自私自利、残暴不仁。如此一来,陛下自可清名远播,民心所向亦不过转瞬之间。不过陛下所言只对了一半,百姓最迫切的需求确实是粮食不假,但这却不是他们最根本的需求。”
汉献帝好奇道:“那么依爱卿之间,百姓最根本的需求又是什么呢?”
曹昊沉思了片刻答道:“是进步,就如同陛下想让我大汉变得更加繁荣昌盛一般,百姓同样希望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富足,精神更加愉悦,这种越来越好的进步方向正是百姓最为渴求的。”
曹操虽然见多识广、思维缜密,但曹昊的这番话他却也是头一次听到,因而开口问道:“如此说来,这百姓的需求可没法满足了,毕竟有的人追求的是口腹之欲,有的人追求的是服章之美,每每不同,要如何满足?”
曹昊笑道:“这个问题叔父不应该束手无策啊,诚然百姓数量何止千万,必然人人欲望不同,非但如此,百姓之间的差异更大,有勤奋的,又懒惰的,有聪慧的,有愚蒙的,岂能一一满足?但陛下要做的,并不是达成他们期望,而是让他们看到他们的期望有达成的可能。”
曹昊的一席话说得有些绕,汉献帝和曹操都略楞了一下,曹昊见状,有出言对曹操说道:“叔父可还记得征宛城路上的那一大片梅林?”
曹操恍然大悟,不由得笑道:“当时的情况,我这也是不得已方出此下策,你反倒拿此事来取消叔父。”
曹昊说道:“小侄岂敢取笑叔父,只是叔父你刚刚可说错了,这可不是下策,此乃上上之策。叔父可还记得当时你告诉我等前方有大梅林、饶子、多汁之后,三军行进速度增快了多少?”
曹操略一思忖道:“最起码快了三成。”
曹昊笑道:“如此可见,这种望梅止渴的方法实乃上策不是?若非受当日叔父的启发,小侄岂能想出这个主意。”
汉献帝也笑道:“望梅止渴,果然是好名字,不过依爱卿的意思,莫非是要朕去欺骗天下百姓不成?”
曹昊摇头道:“微臣自然不是此意,这望梅止渴也并非欺骗。臣的意思是,陛下只要让百姓们知道,陛下能够给他们希望,有大汉在,他们的希望就在。依微臣之浅见,陛下只要给天下百姓都打下一种印象,那么天下就已经平定一半了。”
汉献帝连忙问道:“什么印象,爱卿快说。”
曹昊朗声答道:“陛下和朝廷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着天下百姓的根本利益。”
汉献帝迟疑了半晌,终于开口说道:“爱卿此番话语,朕闻所未闻,当真不知从何说起。”
曹操也说道:“皇帝陛下贵为天子,怎能反而去代表区区百姓的利益,当真胡闹。收拢民心的确可取,但臣以为还需继续斟酌。”
曹昊见到二人如此反应,倒也不感觉奇怪,毕竟汉朝之人,封建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让他们接受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自然难如登天,汉献帝没有直接震怒斥责与他已是出乎意料了。不过想来也不难理解,汉献帝刘协虽然从小贵为皇子,但一直生活在何太后和宦官的阴影之下,每每死里逃生,又因缘巧合继承大统,历经波折坎坷何止九九八十一?故而从来也没有过作为皇上的优越感和尊贵感。甚至细论起来,他倒要比那些朝堂之上的士大夫亲民许多。也正因如此,曹昊才敢把这些在当时看起来完全是“大逆不道”的话说与汉献帝听的缘故。
见曹操一力反对,曹昊又开口道:“微臣自然知道此法不合礼数,但权宜之计,难免周全。倘若陛下仍觉不妥,那便只有兴兵讨逆了。”
汉献帝说道:“原本今日召爱卿前来,是想假爱卿之名以实施禅让之策,不过听了此番言论,朕觉得尚待商榷,不妨日后再议。不过既然爱卿提到兴兵讨逆,眼下正有一个机会。朕已经下旨,命曹司空帅军攻打袁绍,此役必定艰难异常,今特命你随之一同前往助战,如若再行推辞,朕便以抗旨不尊论处。”
第120章 帝王之命()
曹昊从宫内出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几个时辰,天色也渐渐黑了下去,张绣等一行人苦等曹昊不见,早已被安排到驿馆休息了,曹昊在一个小太监的带领下,也七拐八绕地赶了过去。
驿馆看起来倒是不大,也就和普通的二层酒肆差不多,此刻作为皇上招待臣子的住所就显得有些寒颤了。不过眼下曹昊跟皇帝密谈了许多,自然知道这多半是曹操用来掩人耳目的罢了,况且眼下汉献帝雄心勃勃,自然也不会在这些地方投入太多的经济,故而此时看来,倒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了。
众人等了大半日,终于见曹昊回来了,于是纷纷七嘴八舌地围了上去开始问起来。“皇帝留将军何事?”“将军可曾获得什么封赏?”“咱们下一步行动是什么?”“之前皇上说的那个扬州牧的事情怎么样了?”等等问题不一而足,直听得曹昊脑袋发涨,也不知该从何开始回答众人,不过倒是让曹昊突然想起来,扬州牧的事情皇上竟然没提,不过此刻想也无益。因摆了摆手,沉声说道:“大家且静一静,你们这样围在一起,我的头都被你们吵炸了。”
众人闻言便都纷纷退了下去,单留下张绣问曹昊说道:“将军,大家都在担心你,你还是跟大家说一下都发生了什么吧。”
曹昊却并不急着回答他的样子,而是慢悠悠地开口说道:“此事先不急,你们这里可有什么吃的没有?圣上还真是勤俭节约,留我留了这许久,也不说给我安排点饭吃。”
蓝夜见状,连忙吩咐馆内服侍的小厮,让他们去速速备些酒菜来,小厮领命去了,自不必多提。只说曹昊这边,在等酒菜的功夫,他把一开始和汉献帝的对话简单地跟众人学了一遍,众人皆听得云里雾里,不解其中含义。天下大势、各路诸侯的情况他们自然是颇为了解的,只是不知汉献帝为何会突然问起曹昊这些事情了。
张绣想了片刻说道:“依照将军所言及我等之见闻,这当今圣上明决果敢,体臣下情,与往日所听闻的大为不同,如今问起这些,想必定是对天下有所图吧。”
公孙幽笑道:“这天下本就是他刘家的,他有何可图的。”
曹昊说道:“张绣将军所料不错,圣上他还真有意向要平定天下、重整河山。”
张绣说道:“这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是汉家江山,如今变成这幅模样,他一个做皇上的岂能不急。想来圣上他也少不了给将军分派任务吧?”
蓝夜从一边走过来说道:“而且多半还是棘手的任务。”
曹昊在心中苦笑了一声,可不是棘手的任务么,他要禅位于我,这简直就是百死无生的差事。但曹昊想了一下,这个计谋事关重大,虽然汉献帝暂且将其按下不提,但保不齐以后还会用到此计,虽然说此时在场的这些人都是曹昊的心腹,陈阳不算,但凡事难保周全,而且许昌这等风云莫测之地,是否隔墙有耳也未可知,自己还是管好嘴巴,莫要提及此事为妙。
正思忖只间,公孙幽却已经走到曹昊身边来,身子向前一探,就将右肘搭在了曹昊的肩上,笑吟吟地对他说:“来,你偷偷告诉我,皇上给你派了什么神秘的差事了,我给你保密,谁问我都不说。”
曹昊哪里见过她这样,一时间倒也有点手足无措,多亏了蓝夜上前解了围,她一把拿住公孙幽的手,玩笑道:“不行,我看你就是袁绍派来的奸细,将军断不能说给你听的。”
公孙幽见蓝夜开起玩笑来,也便顺势和她闹成一团,倒也顾不得曹昊了。不过曹昊听到蓝夜的话,却是有些好奇地问道:“蓝夜,你莫非有未卜先知之能不成?”
蓝夜楞了一下,心中想到,这话是从何说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所知之事,只怕比你还略多一些,若是说我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却也无何不妥,不过此时我又没说出什么事关未来的话,怎么你却有此一问呢。因而开口问道:“蓝夜不解将军的意思。”
曹昊说道:“若不是未卜先知,如何知道皇上派我去攻打袁绍?”
蓝夜说道:“皇上派将军去攻打袁绍?我什么时候哦,将军是说我刚刚和公孙幽的那句玩笑话啊,这可真是无心之言,我不过随口那么一说罢了,谁想竟然就凑了巧了。”
张绣倒是有些吃惊地说道:“什么!圣上他果真拍将军去攻打袁绍了?”
曹昊点了点头说道:“也不能算是派我攻打,因为主力还是我叔父曹操,我也只是个从旁协助的任务罢了。”
张绣沉吟了半晌开口问道:“不知道曹操他此次准备出动多少兵力?”
曹昊苦着脸对张绣悄悄说道:“恐怕还不足一万。”
张绣大惊道:“什么!这不是以卵击石,要将军去送死么?想那袁绍如见坐拥青、幽、并、冀四州,拥兵数十万,精兵亦有数万之多,此刻兵精粮足,这区区一万之数,只怕是连给他塞牙缝都闲寒颤了些。”
张绣话音未落,突然听到公孙幽有些颤抖地问道:“张将军,你你刚刚说什么?”
张绣有点好奇她为何有此一问,但还是回答道:“我说袁绍兵精粮足,一万人恐怕远远不够看的。”
公孙幽摇了摇头说道:“不是这句,是前面那句。”
张绣答道:“前面袁绍坐拥青、幽、并、冀四州,拥兵数十万”
他的话还没说完,公孙幽几步走过来,紧紧地抓住他的胳膊问道:“冀州什么时候是袁绍的了?”
张绣近来忙于操练手下的兵士,与众人走动不多,故而虽然知道孙成是女扮男装,原名为公孙幽,但是并不知道她是公孙瓒的女儿,故而此时见到公孙幽的反应也是颇为惊讶地说道:“你还不知道么?就在十数日前,袁绍破了冀州公孙瓒,此刻冀州已经是他的领地了。”
第121章 白马义从()
听了张绣的话,公孙幽不禁有些失神地问道:“那我父亲怎么样了?”
张绣一愣,说道:“你父亲?是谁?”
蓝夜在一旁对张绣说道:“公孙幽的父亲你还不知道?就是那冀州公孙瓒啊。”
张绣惊讶地说道:“我竟全然不知此事,你们怎么也没人告诉我?”
陈阳说道:“大家都知道了,也就是你,不常来议事,故而不知。”
张绣听罢颇有几分懊恼,他要是早知这层关系,断然不会提及袁绍破幽州的事,如今话说到一半,却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简直是要人命一般。曹昊在旁看到他颇有几分尴尬,于是上前拍了公孙幽一下,替张绣解围道:“如今情况如何想必你也能猜到了,你父亲不敌袁绍,此刻怕是已然凶多吉少了。”
公孙幽从来不是软弱之人,起初一听到自己父亲兵败,恐遭不测的消息时,惊慌失措乃是人之常情,此刻已然过了些许时间,她也很快地调整后自己的情绪,又恢复到了平日里冷静的状态,只是略失了些活泼的神采。公孙幽看了曹昊一眼,突然跪了下去,毅然决然地对曹昊说道:“将军,属下公孙幽请命攻打袁绍,望将军俯允。”
曹昊自知此战虽然看起来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实际上曹操十有八九会大胜袁绍,因为按照目前历史进展的状况来看,虽然很多事件都有着时间上的变动,但大体的方向并没有偏离太多,故而此次出征官渡,应当是必胜无疑。此时派公孙幽出战的话,非但没什么危险,更能让她亲手雪恨,倒也是可行,故而曹昊说道:“你的脾气我也知道,既然你此次请命,我便答应你,并且再派人回寿春,给你调来五千精兵,还望你妥善用之。”
公孙幽无不感激地说道:“属下谢过将军,既蒙将军信任,必当竭忠尽智,一为家父之仇,二报将军之恩。”
曹昊伸手将公孙幽扶了起来,对她说道:“我知你战心急切,但有一点,如今圣上有令,命我等协助叔父曹操,既然是协助,你就要千万注意,别擅自行事,也别太过招摇为上。”
公孙幽虽然神色上有几分不情不愿,但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将军尽管放心,只是属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曹昊笑道:“你且说来,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都尽量满足于你。”
公孙幽说道:“将军既要派人回去调兵,还望可以将我素日里训练的那三百亲兵一同调来。”
曹昊说道:“这不是什么难事,还有什么?”
公孙幽略迟疑了一下说道:“我这三百名亲兵不比其他,乃是我长久以来一直勤加操练的精锐骑兵,他们皆臂力过人,善于冲杀和骑射,且属下又传授了他们几招简易的枪法,故而要远比寻常兵勇强大许多。之前我曾拜托过蒲元,为我这三百亲兵打造了镔铁甲、镔铁长枪、镔铁长弓和精钢长剑,眼下这些均已齐备,只一件,就是没有合适的战马。”
曹昊想了一下说道:“这也不难,之前我曾经找孙策买过一批战马,分三百匹与你就是了。”
公孙幽咬了一下嘴唇,说道:“将军,属下想求三百匹白色战马。”
曹昊听罢倒是愣了一下,战马不都一样,要白色的干嘛,又显眼,又不耐脏。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那公孙瓒最出名的部队是什么?正是白马义从。传闻公孙瓒有精锐三千,由于他酷爱白马,因而这三千人也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战马,而且每逢战时,均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因而得名白马义从。如今公孙幽训练了三百精锐,多半也是想要效仿或是纪念一下他的父亲。想通了这一关节,曹昊开口说道:“此事倒也不算什么过分的要求,但我军现有的战马,多是黄色或是杂色,白色战马颇为稀少,就连一百匹都不到,更别说三百了。”
公孙幽听罢不禁有些黯然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便算了,属下不敢过分劳烦将军费心。”
曹昊见状,也不忍再破她的冷水,因说道:“倒也无妨,我去帮你想想办法就是,既然圣上命我助战叔父,那么想来我去请旨讨一些军备马匹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公孙幽眼神中一喜,连忙说道:“属下寸功未立,便得将军如此看重,何以克当?”
曹昊笑道:“你自打跟随了我以来,颠沛劳苦,每每出谋献策,岂能说无功,若是真心感戴,日后为国勤勉尽忠就是了。”
众人正说着,忽然听到有人敲门,蓝夜前去应门,却发现是之前她吩咐下去弄吃的的那个小太监,此刻已然备好了酒菜,带着一众人端了过来。
曹昊见了,一边吩咐人他们进来摆好食案和酒菜,一边问那个小太监道:“你叫什么名字啊?来这多久了?”
那小太监答道:“回将军,小的叫做德顺,自打小时候就进了宫,是随圣上从长安一路跟过来的。”
曹昊点了点头,又问道:“前儿我见了一个太监,骄横跋扈得很,叫什么克哲的,你可认识?”
那个叫做德顺的小太监忙不迭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低声道:“克哲大人是长侍,岂是我等小太监能够认识的。”
曹昊不由得嗤笑道:“就他那等五短身材,也能称作‘大人’?”
陈阳最爱凑热闹,此时又窜了过来说道:“将军,什么是五短身材?”
曹昊翻了个白眼对他说道:“你不是教书先生么?怎么倒来问我?”
陈阳说道:“四书五经里横竖没有这词,若有我也早知道了。”
曹昊一想,也不怪陈阳不知道,“五短身材”这个词乃是出自水浒传,原本在书里是形容矮脚虎王英的,他陈阳能知道就怪了。这倒是自己一时疏忽,说了个还没出现的词来。曹昊正在自嘲的时候,突然发现不远处蓝夜正在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像是也发现了这一点,曹昊刚要对她也报以微笑,却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来。
第122章 宦官遗祸()
曹昊原以为蓝夜既然也是穿越过来的,自然会知道这点事,但又忽然想到,倘若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