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我作主-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而培养出庞大的士子群体,到最后选择出一批最顶尖的士子扩充官场。

不过,四人也有定论,这种办法想要见效,最早也是十余年以后了,现在还是暂时延续汉代的孝廉制度为佳。

第427章 联姻的种子

在最后,司马徽还提议,招募一些荆楚七郡当地的一些德高望重的隐士,名士入楚学。提高教学力量。

刘封考虑了一下后,制定了楚学的制度。上有博士三人,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其下有学士数人,名额不限。

学生五十名。

每五年招生一次。前三十可直接授予官职。后二十名,为小吏。进行锻炼。

等各种制度制定下来以后,天色也晚了。

刘封留在司马府用了晚膳,才起身返回将军府。

刘封是心满意足了。

但是有两个人,两个女人之间却碰撞起了激烈的火花。

西陵城西,刘封赐给乔老,以及大乔居住的府邸内。

后院,大乔的居所。

屋子中,灯火很亮,照得屋子宛如白日。

大乔与孙尚香二人对坐着,二人的神色都不太好。

大乔是一脸的无奈,而孙尚香是很气愤,又在赌气。

二人已经坐着很久了,但是始终没有开口说话,侍女也都被大乔给打发走了。

“你怎么来西陵了,你知不知道这里有多危险?”许久后,大乔开口道,满脸的无奈。

“不就是刘封可能会抓住我炫耀吗?我就是来看看刘封的,传闻中能与我大哥孙策比肩的英雄。”孙尚香发出了一声轻哼,道。

一想到自己的大嫂,居然出入刘封府邸。孙尚香就满脸的不忿。

想看看与孙策比肩的英雄?大桥对于孙尚香这个答案,很是无奈,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好了,看也看过了,你该走了。”大乔无奈道。

“本来是想转身走的,现在看见你了。你还出入刘封的府邸,要是不问清楚,我怎么能安心的走啊。”孙尚香愤愤道。

想着杨武将军府门外,寇水打发她走的一幕,孙尚香很是不忿。不过,留下来到也不仅仅是为了大乔,孙尚香下意识的想多与刘封相处。或许是因为身陷牢狱,曾经差点死掉。

又被刘封所救。孙尚香在心中起了一些朦胧的好感。

总体是这样的,不过孙尚香自己似乎没有意识到。

孙尚香话中的意思,大乔知道。她开口道:“我出入刘封府邸,是为了与妹妹说说话,没别的。”

说着,大乔用宠溺的目光看着孙尚香,道:“走吧。不要耍小性子了。”

但是孙尚香却是充耳不闻,她冷哼道:“哼,只是与小乔说说话?”这是赤裸裸的质疑了。

大乔的面色一白,随即眼神中闪出了几分不忿。

本来孙尚香性格直来直去,很是爽利,大乔不会怪她失言,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大乔这会儿的心情变得很不好。

“就算我与刘封发生了点什么,又当如何?”大乔冷冷道。

孙尚香上一句话,本来就不是经过大脑,属于脱口而出的。说出去后,她就后悔了。不管怎么说,大乔都是她最敬仰,崇拜的大哥孙策的妻子。

不应该说的这么直白的。

正后悔呢,大乔口中忽然蹦出这么一句,让孙尚香气急。

“你是孙策的妻子,赫赫有名的小霸王孙策的妻子,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孙尚香怒声道。

“那又如何?哼,孙策是英雄没错,他是江东的英雄,孙权的英雄,但却不是我们母子的。”大乔心中也有气,反驳道。

“二郎娶二乔,天下美谈,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你居然这么说。”孙尚香气得浑身发抖了。

大乔冷冷一笑道:“他娶我,不过是窥视我的美貌罢了。要是真有心,我们母子业不至于落到如此的地步。”

“他传位于弟,我不怪他。但我怪他眼光肤浅,传给了孙权这个白眼狼。”

“你怎么能说二哥是白眼狼?”孙尚香不可置信的看着大乔道,但是说这句话明显有些底气不足。

孙尚香虽然直来直去没什么心机,但是对于大乔母子的处境,还是知道一点的。但是二哥孙权也对她不错啊,孙尚香只能私下里常常去大乔那里,亲近大乔,不冷落大乔。

“哼,我子孙绍,欲拜名师为师,以学习道德。修身养性。孙权不准。他像是接受了兄长基业的人吗?当真是无情无义。”

“偌大的江东基业,被刘封得去了四城,立了一郡之地。水师将军甘宁长驱直入,进入秣陵。还把我给虏来了西陵。他这个江东之主做的好啊,当真是能力高超,手段极强。”

人前是昔日吴侯夫人,地位尊崇。人后被二叔打压,受气多年。

大乔越说越快,越说心中就越是委屈,愤恨,不满。

眼眶通红,眼中的泪水欲喷涌而出,呼吸急促,一对饱满的乳房起起伏伏,让人看了又是娇媚,又是心疼。

孙尚香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却说不出来了。

这些话,大乔还是首次跟她说,她也是第一次听说。往常的时候,只是朦朦胧胧,现在经过大乔的讲解。

她也觉得孙权是一个卑鄙小人了。

坐享兄长基业,却把大嫂逼的如此地步。最终,还眼睁睁的看着大嫂被外强给掳掠走了。

这是无能。

在孙尚香的心中,孙权的形象崩塌了。

“当今天下,夫死改嫁者不计其数。孙策已经死了,我就算是改嫁给别人,就算是给刘封做妾,又如何?”说着,大乔讥讽道:“要是孙权觉得这样有辱孙氏威望,他就出兵前来江夏,报复刘封啊。”

“告诉你,他没这个实力。刘封在我心里,比孙策要能干。他能以短短一二年的功夫,打下媲美江东的基业。他比孙策强,比孙权更强。迟早江东会落入刘封之手。”

“刘封真的这么厉害?”孙尚香心下一急,道。

她想要看看刘封这个人,才来到江夏的。后来,刘封救了她一命,她有对刘封起了一些朦胧的好感。一直追到江夏。

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刘封强,比她想象的还要去强大。能率兵扫平江东。

这个问题,让孙尚香有些恐惧。

“那到时候,孙氏会怎么样?”孙尚香无力道。

“我不知道,但是至少绍儿会保住性命。”大乔摇了摇头道。

看着孙尚香恐惧的摸样,大乔心软了。

她叹了一口气道:“其实这些都是男人的事情。我虽然相信刘封能胜利,但也不是一定能行。将来的事情,谁又知道呢。就像是孙策鼎盛,谁又能想到一支箭矢就夺取了孙策的性命?回去吧,快快乐乐的过日子。再找个好人家嫁了。”

孙尚香毫无心机,也没什么见识。大乔的这几句话,让孙尚香彻底的陷入了恐惧之中。

满脑子的江东可能被占领,孙氏可能会被灭门。

看着孙尚香的摸样,大乔暗自后悔刚才胡乱的说话了。

叹了一口气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什么办法?”孙尚香眼前一亮道。

“你嫁给刘封为妻。到时候,两军交战,就算是江东有所闪失,不能保住孙权的命,也能保住你三哥,四哥,与你母亲孙夫人的命。”大乔道。

这句话,大乔是纯安慰。

两家仇恨似海,孙权怎么可能把妹妹交给刘封?而且刘封还是有正妻的人。另外,若是刘封心狠,就算是孙尚香嫁过来,也未必能保住整个孙氏。

最后,刘封能不能灭孙氏,也不是定论。虽然大乔本身是相信刘封是有那种能力的。

二人的对话,要是换做另外一个稍微有点见识的人。一定不会发展成这样。

但是孙尚香毫无心机,又很天真。被大乔的一句,江东会被刘封所灭给吓住了。现在大乔给她的一个安慰似的建议。

孙尚香却又悄悄的记在了心里。

不过,最终结果是孙尚香还是被劝住了。心里也已经种下了朦胧的种子。

次日一早,乔府偏门前。

大乔与孙尚香站在一起,门外有孙尚香的六名亲兵。

孙尚香的脸色郁郁,很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大乔的神色有些无奈,昨晚上真的把这丫头吓住了。也不知道她回去后,会不会与孙权乱说。

不过,不管怎么样,总算是把这丫头给劝说回去了。

今早上天刚刚亮,孙尚香就来找大乔,说是要回江东。大乔心中大是松了一口气。

“路上小心,千万不要出事了。”大乔轻声叮嘱道。

“嗯。”孙尚香点了点头,还是心事重重的摸样。只是心中,不由自主的想起在武昌时,刘封救她的事情。

要是没有刘封,她恐怕已经身死多时了吧。

哎。这样的救命恩人,又能力极强,比她大哥都还要出色的英雄,为什么就是江东孙氏的敌人呢。

真是纠结。孙尚香在心中唉声叹气。

出江东的时候,孙尚香还对于刘封占据了九江郡毫不在意,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心事重重了。

俗话说,人是会长大的。

大乔看着孙尚香心事重重的摸样,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对于昨天晚上,她自己说话太重,也就没了太多的自责。

人总是要长大的。

若是来日,刘封起兵消灭江东,这丫头能够趋吉避凶,存活下来吧。

第428章 蓬勃发展

孙尚香走的当日,刘封也有正事干。早早的就从蔡妲的身子上爬了起来,洗漱用膳之后,就来到了书房。

坐了片刻,对着门外的护卫喊道:“召杨敦,秦风来见我。”

“诺。”护卫应了一声,立刻走远。

杨敦,秦风,就是昨日司马徽,庞德公自荐的学生。根据后来,二人的介绍,这二人都有不错的才能,任郡守,刺史足矣。

因为刘封占据了七郡,隐隐与曹公抗衡的架势。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人又举家南下,这二人与不少好友,同窗一起南下。目前正在西陵。

刘封正因为缺少人才,才设立郡学,楚学。虽然这二人没什么名气,但没名气不代表没能力。

既然司马徽,庞德公评价曰有郡守,刺史之才。那么这二人的才干肯定毋庸置疑的,至于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出现二人的名字。

刘封估计这二人可能是在曹操南下后,不愿意服侍曹操,学着司马徽,庞德公做了隐士。

如今,五溪需要一个能力出众的人,带着一群有志之士帮着马良教化五溪百姓的人才。

蒋琬又要出任长吏,负责督造楚学,以及掌管府中各种事务。这样一来,江夏太守的职位,就空了出来。

刘封也刚好需这两人弥补空位。不过,这二人的秉性,也不怎么清楚,还有待观察。

出去的护卫没有让刘封等多久,不久后,两个人走了进来。

二人都是三十余岁,穿着都是普通的外袍。冠什么的都不怎么出众。

但是一人神色淡然,身上有一股子如司马徽一般,隐士的气度。另一人,则是相对精明干练一些,看着刘封的目光,也很是炙热。

“杨敦(秦风)见过将军。”二人齐齐对着刘封一拜道。

杨敦是那个神色淡然,有隐士气度的男人。秦风则是精明干练的那人。

“无需多礼。”刘封抬手道。对于二人,心中也有了第一印象,那杨敦心性淡然,不适合做官。那秦风则功利心稍重,很适合做官。

为官者为名为利者,为了不断的往上爬,做事才能稳妥,精明。刘封并不排斥这种人。

而且,秦风出自荆楚,是属于那种不愿意服侍曹操的人,用起来也很安全。

“坐。”打量了二人片刻,刘封指着旁边的座位道。

“谢将军坐。”二人目不斜视,对着刘封再拜,这才选择了刘封指着的位置,坐了下去。

“我坐拥七郡,看似风光无限。论军力,统帅,我也敢与孙权,曹操等人叫阵,但其实底蕴不足,帐下文官不丰。”刘封笑着道了一声。

相信这二人还是听得懂的。

抬头看了一眼二人,杨敦的面色淡然,只出现了少许的变化。而秦风的眼神要炙热了许多。

“心中甚是烦恼,而昨日往水镜司马先生府上一趟,先生举荐你二人,言你二人乃是千里良才。于是今日召见,若是有不喜之处,莫要见怪。”看了眼二人后,刘封继续道。

刘封话音刚落,秦风立即道:“我根基在荆楚,与那曹操合不来。如今天下,有能力与曹操抗衡者,唯有寥寥数人,而将军居汉南,雄兵十万,依长江天堑,足以与曹操长久对峙。我等心中仰慕,这才随老师南下,居西陵。”

说着,秦风掷地有声道:“即客居西陵,受将军庇佑,自然要为将军效命。”

这秦风才学有司马徽的保证,而本身又有上进心,有干劲。说话也直来直去,端是良才。

刘封心中对于秦风很是满意。

刘封含笑点了点头,道:“不久后,江夏太守蒋琬将升长史,你可在其帐下历练一番。”

这是暗示秦风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接替蒋琬的位置,成为江夏太守了。

江夏,乃是刘封杨武将军府的治所,七郡之首。蒋琬能力又强,万事都有章程,接替江夏做太守,一方面又是轻松,另一方面也是极为显赫的位置。

秦风心中自然大喜,下拜道:“全凭主公做主。”

搞定了秦风之后,刘封转向看着杨敦,笑问道:“不知先生?”

“愿在将军帐下,为一刀笔小吏。”杨敦抬头举拳道。有郡守,刺史之才,却要做小吏。这句话着实是有些过分了。

不过刘封听了后,不仅没有不喜,反而笑容满面。

这人真的是如庞德公,司马徽等人一般的隐士,不喜做官。但是如司马徽等人一样,乃是道德高尚的人。

客居在西陵,受他庇佑。不能推脱,于是请为刀笔小吏。

这种人,做一些教育工作,教化百姓,最是称职,不怕把人给教坏了。

“汉南一带,根基薄弱。文化不昌盛。我打算在七郡设立郡学,招募一些愿意读书的人,进学院读书。其余六郡还算好,而五溪那边尤为薄弱,我打算派遣一人,率领有志之士前往五溪,辅佐五溪郡守马良,教化五溪人,不知先生愿往否?”刘封笑问道。

喜欢做隐士的人,都喜欢读读书,教导教导学生。刘封不怕杨敦不愿意。

果然,听着刘封的话后,杨敦眼睛一亮,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愿去五溪。”

杨敦出身襄阳,乃是寒门。后摆在庞德公门下学习。年轻的时候,也有报销之心,但是后来见官场腐败,蒯越,蔡瑁等大族当权,排斥异己。于是心灰意冷,起了学习庞德公做隐士的心思。

南下西陵后,就打算结庐而耕了。现如今,刘封让他去教导百姓学习。不是做官,又有教化之功。

杨敦自然是心甘情愿。

刘封心中也是欣喜,这二人与他目前迫切的需要人顶替的职位,很相合,真是皆大欢喜。

本来刘封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是心中欢喜,还是耐着性子免礼了二人几句,这才打发了二人出去。

让杨敦去召集一些有志之士前往五溪,让秦风前往江夏太守府去见蒋琬。

二人走后,刘封开始思考起了造纸术以及印刷术。

欲教化天下,让无数人识字,读书,造就源源不断的人才,没有这两样法宝是不行的。

造纸术,印刷术。

造纸术能够取代昂贵的竹简,让普通人家也能读得起书,写得起字,而印刷术更加降低了这一成本。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古代的书籍,都是靠手抄来传播的。速度慢,传播的又范围又小。

而印刷术之后,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成本的书籍,可以运到整个天下。

这两样东西是制胜的法宝,所以,如何弄出这两样法宝是当务之急。

造纸术方面,到是有一些成品的。蔡侯纸已经出现了,只是制造工艺有些繁复,而且质量不太好,不能用以印刷。

刘封恰好就知道一些改进的办法,相信可以很快就造出质量好的纸张来,装订成书。

另外,印刷术,刘封晓得雕版印刷术。对于什么活字印刷术什么的,知道是知道,但是如何制造,却是不怎么知道。

活字印刷术要用特定的工艺进行的。很复杂。

不过,一步一步来就行了,先把雕版印刷术弄出来,对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普及已经是跳跃式的发展了,至于活字印刷术,来日再改进就行了。

想着,刘封心中升起了一种立刻找人来,去弄造纸术,印刷术的冲动。

不过,人选有待挑选。这种人才能可以不提,只要安全可靠,谨慎就行了!

很快,刘封就想起了一人。张威。

就是这个人督造了楚刀,让楚刀提前了无数年,出现在了汉代。

现在因为五溪一带发现了丰富矿藏的原因,负责督造楚刀的大部分工匠已经移去了五溪。

在五溪开采矿石,打造楚刀,再运出来。

不过,张威并没有跟去。因为张威的父母年事已高,不能翻山越岭去五溪。膝下又只有张威这么一个独子。

于是向刘封请求,留下来。

这种孝顺父母的事情,刘封自然不会拦着,于是一边任命了别人为新的督造。一边在将军府,安排了一个轻松的职位给张威。

这个张威,做事严谨,又有督造楚刀的先例在。应该能胜任。

想罢,刘封立刻吩咐了护卫,把张威给找来。

因为在府上任职,张威很快被护卫带了回来。

“主公。”进入书房后,张威拜见道。

因为要督造楚刀,张威常与那些打铁的铁匠接触,皮肤在铁炉子的热量下,变得很黝黑。

现在的张威,已经与刘封刚认识他的时候,判若两人了。

不过,张威却并无怨言。反而很是感激刘封。督造楚刀,刘封赏赐了不少东西。足以让他富足。

之后因为父母的事情,张威无奈辞去了督造楚刀的职位。刘封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安排了府上一个轻松的小吏职位给他做。

张威又是愧疚,又是感激。

不过,张威知道去了楚刀督造身份后,他见到刘封的机会恐怕很少了。只得把感激,与愧疚埋在心里。

今日,忽然得知刘封召见。张威心中很是欣喜。

第429章 赤壁前夕

“坐。”刘封微微一笑,对着张威道。

“诺。”张威应了一声,在旁坐下了。

见张威坐下,刘封从案上抽出了两卷空白竹简,上下排好。随即,提笔在上边书写了起来。

刘封写的很认真,他要把记忆中最好纸张的制造工艺,以及印刷术等一些事情都写出来。

足足花了一刻钟,刘封才写了出来。看了一眼,觉得满意,这才抬起头看向张威。

只见张威正静静的坐着,即使默默的坐了一刻钟,脸上也没有任何焦躁。

刘封见了心下满意,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