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上官鸿博心中却在想着另一个问题,今天的光明军比昨天进攻的还要猛烈,这很不正常,是什么缘故让光明军不顾死伤疯狂进攻?
第203章 各州局势()
【再写一章局势,有一些铺垫,让大家大致心中了解一些大黎帝国的局势变化】
潼州
如今潼州已经被光明教完全占领,潼州光明军经过两个月休养生息,潼州境内光明军总兵力已高达十六万。
两个月的休养生息后,光明教教主袁昊准备整军再战,攻占更多的地盘,潼州北边的宿州,潼州南边的莱州都是很好的选择,这两州中,光明军和世家大族已陷入僵局,无论袁昊挥军哪一州,局势就会迅速改变。
不过当袁昊刚刚将分散在潼州各地的光明军集结起来,共得十一万大军时,临州却发生意外情况。
原本临州光明军兵分两路,还剩下三万光明军在临州境内进行游击战,将郭忧的十万平叛大军拖住,但是经过朝廷经过数个月的募兵,临州境内官兵人数剧增,已临近四十万,各地城池少则一千五百守军,多则数千守军,光明军想要攻占一座城池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且会使平叛大军和光明军的距离越来越近,临州光明军只能暂时放弃攻打城池,带着平叛大军绕圈子。
郭忧的平叛大军也不再是十万人,而是十四万人,兵分四路围剿光明军,光明军只能狼狈逃窜,光明军手中粮草消耗殆尽,但是又难以快速攻下一座城池补充粮草,无奈之下,只能向潼州撤军。
郭忧得到消息后,迅速带领平叛大军向潼州方向集结,因为临州境内光明军几乎已经没有多少,除了平叛大军四路共十四万大军集结外,郭忧还从各地城池抽调兵力,最后得军十八万,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
因为平叛大军和光明军的一系列举动,新平城的达官显贵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不需要担心自己会死在光明军的屠刀下,一直未停止的帝位之争又变得激烈起来,主持朝政的丞相周树却不以为意,夺嫡之争是世家大族在暗斗,现在世家大族忙着对抗光明军,可没有时间去管谁当帝君,只有当他们打败光明军后才会将视线重新放到这边。
在临州和潼州交界处,郭忧的十八万大军和袁昊的十一万大军对峙,对战双方兵力已达三十万,若是开战,这场战争就是大黎帝国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参战双方投入如此多兵力,都明白短时间内难以分出胜负,除了平时小规模接触战外,超过万人的大规模战斗并没有发生,双方都在加紧从后方调集各种物资。
别看郭忧的平叛大军比光明军多七万,实际上平叛大军的实力比光明军并没有高太多,平叛大军中多新兵,光明军中新兵较少,大部分士卒都见过血,再加上光明军的信仰武装,这场大战的胜负还不一定呢。
宿州
宿州原本有两大世家——刺桐沙氏和泌阳吕氏,再加上宿州城,三方力量互为犄角,与宿州光明军相对抗。
在宿州,两大阵营的战斗中,小规模战斗双方各有胜负,大规模战斗却难以分出胜负,两大阵营的斗争陷入僵局。
然而随着郭氏从潼州退往宿州,宿州又多了一大世家——阏与郭氏。
郭氏从光明军手中夺得阏与郡,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生息,郭氏恢复一些力量,不需要再固守阏与郡,可以主动出击。
宿州世家阵营多了阏与郭氏,世家阵营实力拔高一截,已经超过光明军阵营,随后世家阵营商议一番,集结十五万大军向光明军阵营袭来,宿州光明军阵营却只能抽调九万余人。
在世家联军的猛攻下,光明军只能采取守势,艰难抵挡世家联军的进攻。
莱州
莱州是光明教黑水堂大本营,在莱州,世家阵营和光明军阵营的斗争同样陷入僵局,为了解开僵局,黑水堂堂主刘坤两度统兵进入泽州,欲求快速拿下泽州,然后聚集泽州光明军进入莱州,以打破莱州之僵局。
若是没有云氏出兵横扫泽州北方,云家军就快要进入定襄郡这件事情,刘坤的谋划会获得成功,但是云氏的意外出兵,使得刘坤的谋划即将破产。
在莱州,世家阵营牺牲大量探子,终于获知光明军部分主力去了泽州的消息,这可是一个好机会,莱州两大世家——博陵王氏、舂陵孙姓(氏)迅速联合莱州城,聚兵十万攻向光明军统治区域。
莱州光明军来不及反应,短短数日内,大片地盘落入到世家阵营手中,随后莱州光明军才反应过来,迅速调集兵力抵挡世家联军,却因为世家联军实力比光明军高出一截,光明军难以抵挡,不断败退,世家阵营已经占据莱州土地超过五成,不过因为光明军的拼死抵抗,世家联军损失也比较严重。
在钦州、贺州、衡州这三州,世家阵营和光明军阵营同样是陷入僵局,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双方的僵持局势还将继续,大规模战斗没有,小规模战斗不断。
在惠州和信州,惠州对面是大唐帝国,信州对面是大越帝国,因为两两州多次遭受到两大帝国的入侵,使得两州百姓皆尚武,凡是有些钱财的家庭都会供养武者,即使没钱供养武者,那些普通青壮也会没事连连枪法、刀法什么的。
世家阵营和光明军在惠州和信州同样处于僵局,不过这个僵局却是比较激烈的僵局,两大阵营从数个月间不断爆发大战,谁也奈何不了谁,双方死伤无数,但是大战却在继续,直到一方战败才会停止。
不约而同的,大战的双方都避开武威关和彰德关这两大关卡,两大关卡的守军也是也可以算是世家阵营,但是这两大关卡的守军却坐镇关卡内,对外界的大战坐视不理,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守住关卡,不让任何敌人踏过关卡一步。
袁州
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袁州局势却不是大黎帝国大部分州那般陷入僵局,而是世家联军压着光明军大,在袁州,还处于光明军控制下的土地已经要降到三成以下。
出现这番状况,却是因为袁州两大世家之一保德王姓(氏)出了一位爵士天才——王朔。
王朔年仅二十六岁,却已经是先天二阶武者,本身更是天生神力,手持一柄双耳方天亮银戟,更是能够和先天四阶武者打个平手,与先天五阶对战,三百回合内也很难被击败。
王朔自身实力惊人,军事天赋也同样高超,世家联军在王朔的带领下,连续数次击败光明军,甚至有光明军军官将领在听到对面是王朔,第一个念头就是转身逃跑。
袁州的世家联军在王朔的带领,在与光明军的对战中已经取得相当大的优势,若是没有外界因素影响,袁州光明军败亡已成必然。
第204章 坚持就是胜利()
【早上五点钟停电,到现在也没有来电,幸好有两章存稿,幸好是笔记本】
十月十二,云逸与云家军第一师汇合,同一天,云家军第一师进入定襄郡境内。
云家军已经进入定襄郡,距离定襄郡城越来越近了,一旦云家军赶至定襄郡城,那刘坤的谋划就彻底失败,最好的结果就是刘坤带着黑水堂泽州分舵和莱州分舵剩下的兵马撤出这两州。
“进攻!进攻!一定要拿下定襄郡城!”
刘坤身先士卒,带领光明军疯狂的向定襄郡城发动进攻,几天时间,围攻定襄郡城的光明军战死五千余人,最后一个副舵主战死。
光明军损失惨重,定襄郡城的守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只剩下不足八千人,先天宗师也战死两人,只剩下四人。
现在光明军兵力几乎是定襄郡城守军兵力的四倍,双方差距已经拉开,但是上官氏已经在坚守着,期待那一线生机。
十月十二夜深时,七名黑衣人自外围进入光明军军营,欲穿过光明军的封锁线进入定襄郡城。
就在这七名黑衣人即将穿过光明军的封锁线时,却意外的被光明军士卒发现,随后就有无数光明军士卒围捕这七名黑衣人。
这七名黑衣人武力不弱,拼杀着想要冲出光明军封锁线,最终六名黑衣人倒下,只有实力高达后天九阶的那名黑衣人带伤冲出封锁线,穿过已经填满杂物的护城河,来到定襄郡城下。
“我是黑狐狐王,快开城门。”那黑衣人大声喊道。
城外发生的事情自然被定襄郡城守军发现,守城将领上官翎听到那黑衣人说自己是“黑狐狐王”后立即叫士卒开城门,让那黑衣人进来,原因无它,身为上官氏族人,上官翎知道黑狐是自家建立的情报组织,狐王就是黑狐的头领,再说现在城门附近只有那黑衣人一人,光明军离这里还远着呢,不可能有意外情况。
十几息后,定襄郡城城门开了一个容单人通过的缝隙,黑衣人快速走进城门,随后城门便紧紧关死。
“嘶,快送我去见家主,我有重要事情禀告。”黑衣人忍着伤痛对身前的一个守军小统领说道。
大约一刻钟后,一份带血的书信出现在刚刚醒来没多久的上官鸿博面前,而那黑衣人已经重伤昏倒。
上官鸿博打开书信,虽然被一些鲜血侵透,不过还是能看清上面的内容:云华云氏大军北上,邪。教妖魔无可挡……
看到这里,上官鸿博心中就是一跳,上官鸿博深深呼吸一口气,平息一下自己的心情,快速将这份带血的书信看完。
“唉!”看完书信后,上官鸿博哀叹一声,从书信中,他已经了解事情的始末,原来是云华云氏派军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光明军无法阻拦,若是云家军赶到定襄郡城,定襄郡城便可解围,这也是光明军加紧进攻定襄郡城的原因,他们想要趁着云家军未到,将定襄郡城攻下,否则等云家军到了,光明军只能撤退。
上官鸿博的脑海已经乱了,从书信中能够知道,云家军的实力很强,若是早点出兵,定襄郡城之围早已经破解,也不会变成如今这种惨状——城内青壮死伤殆尽。
但是上官鸿博心中对云华云氏没有多少怨恨,当初是他决定将要出嫁的嫡女换成庶女,使得两家关系骤降,如今云氏能够出兵救援上官氏,已经是云氏不计前嫌,他上官鸿博怎能产生怨恨?
云家军此时已经进入定襄郡,还有几日时间就能进抵定襄郡城,在云家军未到之前,光明军一定会更加凶猛的进攻定襄郡城,想要抢在云家军未到之前攻占定襄郡城。
定襄郡城的守军只剩下不足八千人,大多数人身上都带伤,守军们的精神也已经快要达到极限,就算光明军不猛攻,恐怕定襄郡城也坚守不了几天。
不过现在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只要将这个消息放出去,守军们心中都会生出活下去的希望,有希望,守军的士气就会增加,守军们就会拼尽全力抵抗光明军,坚持更长时间……
第二天,上官鸿博将援军即将达到的消息传遍全城,听到这个消息,全城军民身心振奋,仿佛心中多了一股劲,守军士气大增。
倒是上官氏族人和附属上官氏的小家族族人在听到消息后,一片愕然,他们都知道上官氏和云氏的关系,现在云氏居然来救援上官氏,他们能不感到惊讶吗?
在宅邸中养伤的上官希莹也得知此事,因为深受重伤上官希莹脸色一直苍白,在得到消息后,上官希莹面无表情,双目无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上官鸿博将消息传下去没多久,成为光明军再次向定襄郡城袭来,这一次,光明军进攻势头比昨天还要猛烈,光明军的三个先天宗师一马当先,直接冲上城墙,光明军士卒则狂热的喊着口号跟着统帅向城墙上冲去。
看到光明军的先天宗师冲上城墙,上官氏的四个先天宗师赶紧上前挡住,不过上官氏的先天宗师都是才是先天一阶,实力较弱,根本无法阻挡刘坤、朱文、陈亚飞三名老牌先天宗师,只能两名先天抵挡一人,其他两名先天个带着二、三名后天九阶、八阶武者抵挡另外两人。
在付出上百人伤亡的代价后,光明军士卒也冲上城墙,与定襄郡城守军站在一起。
因为得到援军将至的消息,定襄郡城守军士气大增,竟然一时之间将光明军压制住,光明军士卒不断向城墙边撤退,还有守军联合起来组成军阵向刘坤三人靠近。
“该死,肯定是他们知道云家军的事情,撤!”刘坤转念一想便知道定襄郡城守军为什么士气大增,明白这回合无法取胜后,刘坤直接命令撤军。
刘坤、朱文、陈亚飞三名先天宗师摆脱与之纠缠的敌人从城墙上跳下来,不过那些冲上城墙的普通士卒想要平安退回来就困难了,最终冲上城墙的士卒只有十之一、二退回来,剩下的都被守军杀死。
这一回合战斗,光明军损失超过一千两百人,定襄郡城守军损失不足五百人。
第205章 云家军至,光明军退()
十月十三,仅仅一天时间,云家军第一师连下两城,再往北一日多时间就能抵达定襄郡城。
这一天时间里,上官氏也不好过,虽说有云家军来援的消息使得守军士气大增,但是守军兵力和光明军兵力相差越来越大,光明军连番来攻,守军却只能拖着疲惫的身子迎战敌人,上官氏四名先天宗师又战死两人,剩下两人也是身上带上,付出惨痛的代价,最终他们也将光明军的一名先天宗师击杀,现在光明军只有刘坤、朱文两名先天宗师坐镇。
为了抵御光明军,上官氏和依附于上官氏的小家族也是拼了,族中无论男女,凡是武者皆要上城墙守城,就连在宅邸中养伤的上官希莹也走出宅邸登上城墙,上官希莹的实力已经降到先天之下,不过多了一个上官希莹,守军就减轻几分压力。
然而上官希莹重伤未愈,现在是带伤战斗,若是定襄郡城能够守住,原本有十年阳寿的上官希莹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
如今在定襄郡城中转一圈,好多房子都没了,房屋房梁都被拆下运到城墙上当作滚木,砖石也成为守城的武器,从一个个人形投石机上投掷向光明军。
坚持就是胜利,上官氏一直在坚持着,上官鸿博受伤,长子上官阳辉战死,上官氏依旧在坚持着。
定襄郡城内的老百姓也在坚持着,外面就是邪。教妖魔,一旦城破,他们都会被吃掉,倒不如拼死守城,还有一线生机,城中仅剩的男丁纷纷加入到守城序列中,就连一些妇人也拿起菜刀想要拼命。(明末时就曾出现过几次敌军重兵围城,城内军民齐心坚守数月之久的事情)
数次光明军就要攻陷定襄郡城的北城墙,最终都被守军夺回来,为此定襄郡城守军只剩下三千人不到,恐怕光明军下一次进攻就能占领。(守军只有三千,不过还有大量老弱妇孺帮忙)
“难道天要亡我上官氏吗?”满头白发的上官鸿博发出嘶哑的怒吼声。
十月十四,天蒙蒙亮,刘坤和朱文率领一万八千光明军向定襄郡城发动最后一次进攻。
就在光明军向定襄郡城发动进攻之际,光明军有探子突然来报:“报告堂主,南方二十里外突现云家军。”
刘坤、朱文闻声大惊,怎么云家军这么快就到了?
二十里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光明军想要完全占领定襄郡城还有一些困难。
刘坤和朱文两人快速商议一下,最后朱文亲自率领五千光明军前去阻拦云家军,刘坤率领剩下人马猛攻定襄郡城,一定要在云家军未到之前完全占领定襄郡城。
光明军分兵的事情逃脱不了定襄郡城守军的视线,很明显,光明军分兵是为了阻拦云家军,云家军就要到了!
得知云家军就要到了,士气已经降到低谷的守军士气居然再一次上涨。
这是最后一战!
“妻儿老小都在我们身后,我们不能让邪。教妖魔冲进城中,杀!”城墙上,一名没了左臂的守军统领右手举剑怒喊道。
“杀!杀!”城墙上喊杀声震耳欲聋。
一段又一段房梁被守军扔下城墙,将光明军士卒砸死砸伤,还有守军拿着砖石就往城下扔,城下光明军士卒躲闪不及,直接被这砖石砸中脑袋而死。
“都给我去死!”刘坤冲上城墙落入到人群中,手中两柄八棱铜锤一扫,就是数名守军士卒吐血而飞,内脏俱碎。
“尔敢!”却见上官氏晋升的两名先天一阶武者持剑向刘坤冲来,与刘坤站在一起。
“给我死来。”刘坤早已经准备好,转身就将一柄八棱铜锤全力投掷而出,下一刻便击中其中一名先天武者,那名先天武者眼睁睁的看着八棱铜锤砸到自己身上来不及躲闪,大口吐血倒飞出去。
“啊啊啊,可恶。”虽知不敌,剩下一名先天武者仍旧持剑冲了上去,与只剩下一柄八棱铜锤的刘坤站在一起,随后附近又有一名后天九阶武者跟上,辅助先天武者与刘坤战斗,这是这两人合力也难以抵挡刘坤,只几回合,那后天九阶武者便被锤杀。
这时,光明军士卒也源源不断冲上城墙来,很快定襄郡城北侧城墙接近一半位置被光明军占领。
“杀!杀!”
“光明降世!”、“圣光普照,驱散黑暗!”
两军交缠在一起,就算是武者也在普通士卒联合进攻下来不及躲闪而被杀死。
城墙边缘处,上官鸿博和上官希莹两人各持一柄剑,将冲过来的光明军士卒斩杀,两人一个虽年老却也是后天九阶武者(非正常),另一个也曾是先天武者,少量光明军士卒冲过来只能是送菜。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恐怕无法坚持到援军到来。”看着身边不断死去的守军士卒,上官鸿博脑海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为今之计只能撤退,退守上官府,才有可能坚持到援军到来。”
“撤,快撤。”上官鸿博下达撤退命令。
听到撤退命令,周围守军士卒且战且退……
从朱文分兵大约一刻半钟后,云家军与光明军距离已经仅三百丈,在云逸的命令下,云家军开始放慢速度,火铳兵来到队伍最前列,排成三列,火铳兵快速为火铳装填弹药后,枪口对准前方的光明军。
“前进!”
咚!咚!咚!
有序的战鼓声响起,云家军士卒大